人工晶状体市场现状及国产替代趋势(2021年)
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工晶体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结晶性的物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光纤通信、触控屏幕等行业。
人工晶体制造技术也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现状1.1 生长方法生长方法是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重要基础,目前常用的生长方法包括熔融法、气相传输法、溶液法和气-液界面法等。
其中,熔融法是人工晶体制造中最成熟、最常用的生长方法之一,可用于制备高纯度单晶硅等材料。
气相传输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刚石等材料,溶液法则可用于制备光电材料、生物材料等。
1.2 制备技术制备技术是人工晶体制造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制备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例如,利用激光技术对半导体晶片进行加工可大幅提高人工晶体制造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1.3 应用领域人工晶体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突出的是电子领域。
例如,半导体器件、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都是利用人工晶体的独特物理和化学特性而制成的。
此外,人工晶体还广泛应用于触控屏幕、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材料的重要代表。
二、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2.1 材料多功能化随着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备方法不断升级和改进,并充分利用材料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特性,人工晶体不仅能满足单一用途的要求,还能实现多功能化的应用。
例如,利用人工晶体的独特光学和电学特性,开展光电材料的研究和制备,为光通信、光储存等领域提供优质材料。
2.2 纳米级晶体制备纳米技术在人工晶体制造技术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小尺寸的材料,而且可以使它们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
通过纳米级晶体的制备,可以实现材料表面及其性质的改变,从而提高材料的特殊性。
同时,纳米级晶体的制备也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使其适用于更严酷的应用环境。
2.3 新型材料的出现在人工晶体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型材料的出现也为科学家们开启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分析(2021年)

国产化进程:目前,国内供应商为爱博医疗,普诺明®ToricIO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和Alcon的AcrySof®IQ Toric IOL相当,已经初步获得医生认可度,在3+6联合带量采购 的中选价为3899元。
3
2、连续视程型相较于多焦点,为老花患者提供更加无损的远中近全程视力
临床应用范围:多焦点人工晶体的出现解决了单焦点看近需要佩戴老视眼镜的弊 端,植入后不仅获得较好的远视力,近视力也得到提高,满足了患者术后阅读的需求。 根据其功能分为折射型和衍射型,其中衍射型人工晶体最突出的优点是在整个光学部 位选取任何区域均能形成两个焦点,从而基本不受瞳孔大小改变的影响。
(二)未满足需求:医生供给结构优化将促进高端晶体终端扩容
医生供给结构优化,具备高端术式(屈光性手术)操作能力的医生数量增加,将
2
有效推动我国白内障手术从防盲手术向屈光性手术的转变,有望促进高端人工晶体的 终端扩容。自2017-2018年,国际眼科器械龙头与国内重点眼科医院合作,共同推广白 内障高端术式,进行医师培训。参考报告开头对药物支架进口替代历程的复盘,术式 的成熟是介入性耗材放量的基础,我们认为国内白内障手术高端术式的逐渐成熟,为 后续高端晶体的销售放量提供了基础。
图表 35:跨国眼科器 械龙头与国内重点眼科医院合作推广白内障高端术式
合作主体
爱尔康、爱尔眼科 (2017 年)
2024年人工晶体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人工晶体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人工晶体是一种医用器械,是为了替代人眼的天然晶状体而设计和制造的。
近年来,因为人口老龄化及近视率的上升,人工晶体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人工晶体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人工晶体的定义和分类人工晶体是一种医用器械,用于替代眼球中天然晶状体的功能,使患者可以恢复视力。
根据材料和设计的不同,人工晶体可以分为硬性晶体和软性晶体两类。
硬性晶体硬性晶体通常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其具有优秀的光透过性和生物相容性。
然而,由于其硬性质,硬性晶体需要通过更大的切口进入眼内,手术创伤较大。
软性晶体软性晶体通常由柔软且可弯曲的材料(如硅胶或互聚物)制成,其更加接近天然晶状体的形态和功能。
相较于硬性晶体,软性晶体的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期较短。
人工晶体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近视率的上升,人工晶体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人工晶体市场规模达到了4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继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中患有白内障的比例也在增加,从而推动了人工晶体市场的需求增长。
2.近视率上升:近年来,全球的近视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亚洲地区。
近视患者通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视力,因此也促进了人工晶体市场的快速发展。
3.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提供了更安全、更准确的操作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人工晶体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全球市场上主要的人工晶体制造商包括爱尔康、强生、诺贝尔生物和阿尔康等。
这些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效果,通过合作和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人工晶体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近视率的继续增加,人工晶体市场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晶体的质量和效果将进一步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人工晶体行业市场分析

人工晶体行业市场分析人工晶体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特定结晶结构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光学,电子,医疗等。
本文将对人工晶体行业的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一、人工晶体行业市场规模人工晶体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人工晶体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人工晶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增加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二、人工晶体行业市场应用领域1.光学领域人工晶体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镜头、透镜、光纤等。
光学领域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光学器件质量的要求提高,对人工晶体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电子领域人工晶体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光电器件、半导体材料等。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技的进步,对人工晶体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3.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人工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人工眼晶体等医疗器械中。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工晶体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市场也将继续扩大。
三、人工晶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人工晶体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美国合光科技、爱尔康、德国博士伦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除了大型企业,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在人工晶体行业中崭露头角,加快了市场的竞争。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人工晶体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人工晶体行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人工晶体行业正朝着高性能、高品质、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人工晶体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2.市场细分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广泛和多样化,人工晶体行业趋向于细分市场。
2024年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述眼内人工晶体是用于替代视力受损的天然晶状体的一种人工装置。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眼内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眼内人工晶体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市场数据。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眼内人工晶体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眼疾疾病的增加。
3. 市场驱动因素3.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老年人群视力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并植入眼内人工晶体。
3.2 眼疾疾病增加近年来,眼疾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包括白内障、近视、远视等。
这些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就是植入眼内人工晶体,从而增加了市场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竞争者。
这些竞争者包括不同规模的眼科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品牌公司。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品质和价格上。
5. 市场前景展望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市场增长将受到医疗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眼疾疾病的增加等因素的推动。
同时,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以保持竞争优势。
6. 结论眼内人工晶体市场在人口老龄化和眼疾疾病增加的背景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扩大,并且未来有望继续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持续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主要人工晶状体产品体系对比及我国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测算(2021年)

目录(一)主要进口及国内厂商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体系对比(二)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的市场规模测算1、预计未来五年国内白内障手术量实现 10%的复合增速2、价格趋势:人工晶体带量采购的降价幅度与竞争激烈度明显相关3、预计 2025年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实现 30亿元的市场规模(三)预计未来五年爱博医疗人工晶体业务复合增速为 21-40% (四)冠脉支架的进口替代过程复盘(一)主要进口及国内厂商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体系对比白内障是眼科的第一大类疾病,据《人工晶状体屈光手术学》、《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取代变性浑浊的天然晶状体,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依据临床应用场景、技术含量,我们将人工晶状体分为三大类:1)低端产品,应用于复明性白内障手术,主要为硬式晶状体和球面晶状体,存在创口较大及视觉质量一般等问题,其中硬式晶状体在发达国家早已淘汰,部分本土企业以生产该类产品为主。
2)中端产品,即普通型人工晶状体,是国内临床上的主流产品,主要为单焦点非球面晶状体。
从注册证布局角度看,目前国内该类产品仍是国际四大眼科医疗器械公司的相对领先,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和蕾明视康等。
3)高端产品,应用于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包括散光矫正型、多焦点型(远中近的全程视力)、散光+多焦点型等功能性人工晶体,该领域国内厂商目前仅为爱博医疗。
图表36:主要进口及国内厂商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体系对比 低端产品 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爱尔康 (美国) 硬式球面(MZ 系列、MTA3U0、Type05); 球面(MA 系列、SN60AT 、SA60AT ) 疏水单焦非球面(SN60WF 、SN6CWS 、SA60WF 、AU00T0) 散光型(SN6AT 系列、SN6AT2); 多焦点型(SN6AD1、SV25T0); 散光矫正+多焦点(SV25T 系列、SND1T 系列)强生视力康(美国) 硬式(EP 系列); 球面(AR40系列、AAB00) 疏水单焦非球面(PCB00、ZCB00、ZA9003) 多焦点型(ZMB00、ZMA00、ZXR00); 散光矫正+多焦点(ZMT 系列)博士伦 (美国) 球面(Akreos Adapt 、EZE-55); 硅胶(LI61A0) 疏水(MX60); 亲水(Akreos Adapt AO 、MI60)/ 蔡司(德国) 硬式球面(PH55B ); 球面(CT SPHERIS 209M 、BIGBAG 、CT SPHERIS 203、CT SPHERIS 203P ) 亲水单焦非球面(CT ASPHINA 509M 、CT ASPHINA 系列、CT ASPHINA 、CT ASPHINA 409MP ) 散光型(AT TORBI 709M ); 多焦点型(AT LISA 809M 、AT LISA tri 839MP ); 散光矫正+多焦点(AT LISA toric 909M )爱博医疗 / 疏水单焦非球面(普诺明®A1-UV 、普诺特®AQBHL_预装式) 散光型(普诺明®Toric 型); 多焦点型(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河南宇宙 硬式(PC301UV 、PC156系列);球面(PCF60)亲水单焦非球面(PCF60/A )/ 珠海艾格 硬式(PMMA 一件式人工晶体)/ / 光学特性 单焦点;球面 单焦点;非球面(二)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的市场规模测算1、预计未来五年国内白内障手术量实现10%的复合增速2018年下半年起,医保支出结构调整等政策面变化促使国内白内障手术量增长率出现阶段性放缓。
2024年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分析前言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于替代人眼内自然晶状体的医疗器械。
随着近视、老花等视力问题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工晶状体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人工晶状体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 人工晶状体市场概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人工晶状体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视力健康的重视,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工晶状体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近视、老花等常见眼部问题,还可以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2. 2024年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分析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1 区域分析从区域分析来看,人工晶状体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
这些地区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人工晶状体市场较为发达。
2.2 产品类型分析人工晶状体市场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调焦人工晶状体等。
其中,调焦人工晶状体市场份额占据较大比例,因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适应能力。
2.3 价格分析人工晶状体市场价格在不同地区和产品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高端产品价格较高,而低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产品价格也有所下降。
3. 人工晶状体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增长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晶状体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创新。
例如,采用生物材料制造的可降解人工晶状体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2 个性化定制成为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个性化医疗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人工晶状体市场也不例外。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推出个性化定制的人工晶状体,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3 健康管理的兴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眼部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人工晶状体(ICL)市场规模及发展格局分析

人工晶状体(ICL)市场规模及发展格局分析一、人工晶状体行业概况人工晶体是人工台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重要材料,通过手术摘除白内障患者浑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可以使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
2018年国家最新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将人工晶体归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人工晶体发展到现在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过了5代的临床探索。
目前第一、第二、第三代已经很少有人使用。
第四代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由于在工艺和设计上都进行了改进,因此目前临床上还一直在使用。
最先进的则是第五代软性晶体,相关技术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上。
人工晶状体属于高值医用耗材,2018年我国眼科高值医用耗材的市场规模为76亿元。
2019年7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旨在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净化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值医用耗材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策红利下,眼科高值医用耗材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二、人工晶状体发展现状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工晶状体的市场规模为26亿元,增速略有放缓;考虑后续带量采购对价格影响,预计2021年行业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目前国内低端与基础人工晶状体仍然占据40%左右的市场,该部分市场的平均价格在300-1200元左右。
该部分市场的晶状体主要为PMMA硬式晶状体与球面晶状体,存在创口较大和视觉质量一般等问题。
未来伴随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可能逐渐转向中高端市场,行业整体晶状体价格有望稳步提升。
三、人工晶状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目前政策,我国开展的白内障手术至少一半以上的手术使用的还是发达国家早已淘汰的硬式人工晶体,软式人工晶体基本上依赖进口,ICL眼内晶体高端产品市场基本为进口厂商占据。
目前,眼科三巨头诺华爱尔康Alcon、强生视觉和博士伦B&L公司垄断了全球80%人工晶体的市场份额。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百康医用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宇宙人工晶状体研制有限公司、珠海艾格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宁波艾克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多数是以生产3、4代硬式人工晶体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和渠道优势实现快速替代进口;而在进口替代完成后(行业成熟期),国产头部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渠道开拓能力主导终端扩容,实现二次成长,同时维持较高的 盈利 能力。
图表 3:进口替代及终端扩容依次是国产药物支架的成长驱动力
(二)国产人工晶状体具备性价比优势,正处于替代进口的节点
国产人工晶状体正处于替代进口的节点,具备性价比优势。产品性能角度,国产 人工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进口竞品相当,且更具价格优势。销售能力角度,国产 头部供应商尚未形成很强的推广能力,医院终端覆盖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 对进口的替代。
分产品以及销售两大方面具体来看: 1)产品方面,国产人工晶状体具备性价比优势。参考冠脉支架,在其快速成长期, 国产支架与进口竞品在产品性能、质量方面总体差距不大,且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 据乐普医疗招股书披露2009年时国产药物支架的价格约为强生Cypher的61%。人工晶状 体与之类似,以爱博医疗为例,通过对产品性能(详见附录)、临床疗效及进院价的 对比,我们发现国产人工晶体与进口竞品相比性能、质量相当,且更具价格优势,例 如据爱博医疗招股书披露其首款产品的价格约为可比进口品牌的62%。综上,我们认 为 产品本身(性能/质量、价格)不是限制国产人工晶体大幅替代进口的核心因素。
UV型)
型) 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裸眼远视力、裸 眼近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普诺明® Toric IOL
Alcon的 安全性(术后两组均无患者出现严重的炎性反 AcrySof® IQ 应及与IOL有关的其他并发症); Toric IOL 有效性(两组的术后视觉质量、散光矫正效果
、旋转稳定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安全性(两组手术推注过程均顺畅,均未发生
2
图表 4:替代期国产药物支架技术水平略低于进口
指标
国内外企业的药物支架产品的差异
国内外企业均拥有自己特有的设计方案,特 产品构造 点各异
乐普医疗及大部分公司采用雷帕霉素,波士 有效药物 顿公司采用紫杉醇药物
总体:国内外企业技术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国外产品整体略高于国内同类产品
产品品质 乐普医疗:第一代药物支架技术与国外不存 在差距,第二代无载体药物支架在技术原理 上领先国外产品
通过对产品(性能/质量、价格)和销售(推广能力、终端覆盖能力)两大方面的 对比, 我们发现人工晶体国内头部供应商尚未形成很强的推广能力,医院终端覆盖率不 高,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晶状体的进口替代节奏。
图表 1:国产药物支架上市四年后基本替代进口
图表 2:国产人工晶体上市四年后未大幅替代进口
引自《乐普医疗招股书 》
Hale Waihona Puke 图表 5:国产药物支架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
图表 6:国产人工晶状体的疗效与进口竞品相当
实验组 对照组
临床试验结果
安全性(术后两组均无患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
国产非球 Alcon非球面 应及与IOL有关的其他并发症);
面IOL(A1- IOL(SN60WF 有效性(术后1年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最佳矫
一、终端覆盖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晶状体的进口替代
国内人工晶状体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国产化程度仍较低。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 共有 20 个进口品牌、3 个国产品牌,从参与者数量角度看国内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国 内头部供应商中,根据爱博医疗招股书披露,2019 年整体国产化率 19%-20%,处于国 产率较低水平,爱博人工晶状体 2014 上市,产品销售数量口径的市场占有率从 2016 年的约 3%提高到 2019 年的约 10%(销售金额口径为从 2016 年约 2%提高到 2019 年约 7%)。同为介入性耗材,根据乐普医疗招股书,乐普医疗的药物支架 2005 上市,4 年 后,在药物支架市场的占有率即提高到了 25.8%,另一家药物支架龙头微创医疗 2004 年可洗脱药物支架上市(国产第一家),市场占有率更高,2008 年国产药物支架合计 市场份额则达到 70%左右,远高于人工晶状体国产率。为什么国产人工晶状体的进口 替代率及速度低于当年国产药物支架的?
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
AQBHL型预 装式IOL
非预装式推 意义); 有 效 性 (两组受试者裸眼远视力、裸
注系统(A1UV型)
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 正近视力 、等效球镜度数、对比敏感度、眼压的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
图表 7:国产人工晶状体具有价格优势
2)销售方面,国产头部供应商尚未形成很强的推广能力,医院终端覆盖率不高。 参考冠脉支架,国产企业相较于进口企业营销能力更强。据乐普医疗招股书披露 , 其药物支架产品“已覆盖全国85%以上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医院…公司营销网络 和 营销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优势”,乐普医疗招股书还披露,“国外企业的产品主 要集 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而国内企业除上述区域外,已经进入所 有省市级地区及部分地县级医院…公司授权的临床医院数量超过800家”。 相比较而言,我们预计国内人工晶状体供应商的推广能力不及当年的冠脉支架企 业,据爱博医疗招股书披露,“目前国产和公司品牌认可程度与国外产品相比较低, 需加大进行学术和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从终端覆盖率角度来
(一)参考冠脉介入,进口替代及终端扩容是国产支架成长驱动
为寻找人工晶状体进口替代的限制因素,我们首先复盘了冠脉支架的进口替代历 程,并以此作为参考。产品迭代角度,冠脉支架依次分为金属裸支架、药物支架和可 降解支架,其中药物支架是临床上的主流产品。通过复盘(详见附录),我们认为进 口替代、终端扩容依次是国产药物支架的成长驱动力:在行业快速成长期,国产凭借
看,据爱博医疗招股书披露,3 “公司人工晶状体产品上市以来,已覆盖国内30多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00多家医院”。而根据“十二五”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目标,到2015 年年底,85%的县级综合医院眼科能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十三五”规划,县级综合 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90%以上的县有医疗机构能够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预计全国二级医院约8000家。依据上述数据,从二级及以上医院终端覆盖率来看,我 们估算爱博医疗的医院覆盖率不到15%,在终端覆盖上不及药物支架龙头(乐普医疗心 脏支架上市4年后,2008年已覆盖全国85%以上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