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

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
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抑或在20世纪中形成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所代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挫折后,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这一反映21世纪经济发展总趋势的世界潮流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前途究竟如何?这是人们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我想谈几点初步认识。

一、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发展。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和战争),总会以当时文明最发达的民族和国家为核心,形成一个众多弱小民族和国家围绕和依附着一个或数个强大民族和国家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支配、推动或制约着体系内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依靠其发达的生产力,使其世界体系的发展比以前任何其他的世界体系要快得多,范围更广阔得多。

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利益,首先是核心国家通过征服或在经济交往中的强大优势对外围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同时也是外围国家通过对核心国家的依附获得在经济上的某种发展。当然中心与外围在经济利益上是绝对不平等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世界体系中,中心主要依靠政治权力,以纳贡的方式从外围手中掠夺剩余产品,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性政治体系;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虽也曾有过直接的掠夺,但更主要的是中心以不平等交换来掠取外围的剩余价值,从而更是一种世界性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作为完整的全球性体系,虽经历了一次次危机,仍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跨国集团,遍及全球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诞生和发展,都表现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和特点。经济全球化,反映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全世界都卷入这一潮流之中,其中包括原来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对立的苏东集团国家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界限已被打破,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来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对应的经济形式,仍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

二、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也在调整其生产关系,而社会主义因素正是在这种调整中得以成长。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其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制约并非是完全停止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战以来,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的先后登场,正是这种调整的理论反映。直至90年代以来,欧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更是不仅从经济理论上,而且从政治、社会的全方位概念上,企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但其体制内容和运行方式,却在不断革新。这并不是资产阶级还具有革命性,而是生产力这最革命的因素在迫使资产阶级为其生存和发展而去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除此别无出路。现代生产力发展

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

□赵放人

的要求,是更高水平上的生产社会化(全球化)、资本社会化;是社会生产对计划性、预见性、合理性、可控制性的更高要求;是生产者队伍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是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必须进行的对社会各阶级利益的调整;是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福利政策、全民教育;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这些要求提供着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技术支持。这一切,都在为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创造所必须的条件。虽然资产阶级总想把资本主义说成是永恒的,已达到完美顶点的社会制度,但只要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停止,它对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就不会停止。实际上,自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已经向社会主义学了很多东西,如经济计划、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国有经济等等,而且由于其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某些方面能比社会主义做得更好。在西方盛行的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虽不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却能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推行一系列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政策,这正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客观要求。总之,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资本主义本身又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断被迫否定自己,直至最终彻底的否定。这个历史进程是漫长的,又是不可逆转的。

三、经济全球化在改变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推动着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边缘国家的压迫和剥削基础之上的,正是有提供原料和劳动力的边缘国家作为经济依附,核心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了工业扩张。但金融资本时代的到来,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大规模资本输出,带动了边缘国家的发展。在这些国家,封建政治体制解体了,工业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迅速推动民族自决意识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摧毁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虽然这次变革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并没有改变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取得了民族独立的边缘国家依然在经济上,从而也很大程度在政治上依附于核心国家,核心国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世界分工、不平等交换从边缘国家掠取剩余价值,并进一步扩大着核心与边缘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然而,二战中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胜利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解放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边缘、半边缘国家的生产力。一部分原来的中等发达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边缘,过去对这一体系的核心很少有影响能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影响力在日益增加;一部分原来的不发达国家,经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在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有的已由边缘进入半边缘,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力也在提高。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完全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的新的经济、政治集团,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全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核心与边缘的关系的变化有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苏东剧变之后,虽然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但由于有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有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仍然对占有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重要影响。

目前,仍有一部分落后国家的情况还在不断恶化,这既有外部因素(发达国家的长期掠夺),也有内部因素(民族矛盾、社会动乱、科技文化严重落后),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这样的国家的长期落后造成的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政治局势动荡,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终将对发达的、半发达的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国际社会不应、也不能忽视落后国家的发展。

总之,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共同发展才是全球的希望。

四、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投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才能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在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前,社会主义尚十分弱小,曾经强大过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因苏东剧变而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体社会生产力还很低,还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手。应该看到,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形式上曾竭力追求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其社会发展进程和生产力水平,远不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

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建立,但这并不就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了资本主义,并使其制度和体制的

科学性、优越性真正表现出来,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由于其生产力的发展起点很低,不能不有它的历史局限性:(1)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几国建立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而不会是普遍现象。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是客观规律,但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先建立起先进的生产关系,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即在本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很低,难于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抗,或难以摆脱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时,运用公有制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发展经济、获得独立。但这时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充足生产力基础的,没有充足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积累的,十分弱小,未取得合格证的社会主义,因而发展生产力是它首要的、急迫的、长远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不向资本主义学习,吸取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成果。而且,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活力,因为它与这些国家的实际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割了几十年“资本主义尾巴”,不但割不掉,还破坏了生产力发展的原因。(2)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都很低,由于未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由于是从一个封建性很强的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缺乏民主的传统,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很容易带上封建主义的色彩,使公有制一度在经济上变形为部门所有制、官僚所有制;在政治上变形为在全民名义下的少数人专制;在文化上表现为一元性、封闭性。可以说,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不只是资本主义,还有封建主义,封建传统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社会主义遭遇失败和挫折的主要原因。(3)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尚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还十分弱小,在经济管理、政治运作、科学文化等方面还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许多东西要向资本主义学习,因而也容易受到资本主义的颠覆和动摇。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寻找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赶上世界潮流。

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就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敌视,就置身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发展。在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后,社会主义国家更是自觉置身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力图形成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抗衡,并开始了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争夺边缘国家的斗争。然而,由于前面谈到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也由于社会主义阵营自身的分裂和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未能形成。

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要想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虽然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但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努力成为这一进程的主角之一,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这是因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吸取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在全球经济竞赛中,社会主义更能够从发展生产力的视角,审视和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进而调整和完善其上层建筑,从而探索一条更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不完善,但社会主义国家有两大有利条件。一是作为后发展国家,可以吸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少走弯路,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条件下,可以更自觉更有效地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作用,从而更适应自身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性,通过多种所有制的综合效应得以更快地发展,逐步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五、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前途和社会主义因素在全球的成长。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能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生产、管理经验能带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逐步缩小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种认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它们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强化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而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实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

两种前途。这两种前途都有其存在的依据。

第一种前途是符合世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的。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虽然在经济上还依附于或受制于发达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互动和促变的作用,只要不发达国家把握机遇,就能得到发展。20世纪后半期许多新兴国家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随着它们的经济活动向全球的扩散,其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与其他国家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不发达国家也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还是发达国家跨国生产经营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和经营的现代化上也需要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需要不断调整,它们在经济运行和利益上的影响已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可以说共同的利益已越来越多,世贸组织的发展,正反映了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这一客观要求。

第二种前途是资本主义本质的体现,但从根本上看,它是注定要被世界人民所否定的。因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最终会遏制全球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的发展,会加速全球经济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恶化,这将迫使发达国家、半发达国家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调整世界经济秩序。如果世界听任两极分化的发展,听任落后国家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少数最发达国家依靠其经济、政治、军事优势不断加大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关系,那么必然引起更大更广泛的民族情绪和暴力活动,造成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动荡,引发更多的战争,最终会引起革命,由革命来摧毁已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经济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至于这一过程有多长,要看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现有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虽然我们曾一再强调资本主义已经腐朽,它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资本主义又确实还在发展,还有生机。这除了我们过去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具有的活力和适应力外,还因为我们没有从世界体系的概念上去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全球的眼光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的经济处在资本主义的初期、中期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仍适应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许多新兴国家能快速发展的原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已超越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看,生产关系已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是个世界体系,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垮国生产、资本输出、向外转移夕阳产业以保证自己能集中力量发展科技和新兴产业,通过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交换获取超额利润和转移危机,以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从而维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从全球经济视角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国家相互作用看,社会主义确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需在全球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同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能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上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如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这只能是一种初级的、很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然而,只要这些国家能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努力向发达国家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有可能获得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而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交往,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示范效应,其维护世界和平、公正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矛盾和斗争,都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因素在部分不发达国家的成长,甚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发社会主义革命。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推动的,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虽然它将是很不平衡的),而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促使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虽然世界将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仍以资本主义为主导,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创造条件,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会是怎样的形式,现在难以预料,但肯定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要高得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更成熟、更科学。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辛国安

第20章__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授课题目: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课时安排:本章共8课时,理论课6课时,讨论课2课时。4个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战略;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总量平衡的条件和失衡的可能性;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利用外资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 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条件,失衡原因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政治经济学》教案之二十三 (第12周第1次课2学时总46/64) 一、授课题目 第二十章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二、授课类型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难点在于理论依据。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国际交往。 ②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在对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广度不断增加,程度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惊醒最佳的资源配置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它带来的机遇,同时处理好它带来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谈到要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中国需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高度发展,国与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本国经济,吧中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和谐社会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内优化分配,导致生产力飞速提升和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最终形成经济一体化、交往自由化、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全球化所带来的这些进步,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来发展自己。 但是,经济全球化利弊共存,中国在积极计入全球化浪潮中需要采取趋利避害方针。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更有利西方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不平等的地位3。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那它往往对发达国家更有利,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弊端。因此,中国在参与“全球化”中应该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主义趋利避害,谋求最大的国家利益。 中国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必须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这是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实践发展,是搞好市场经济的支柱和灵魂,如果不这样,那就不要提经济的全球化,不要提国家和民族利益。中国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在金融、贸易、市场、劳动力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否则将被历史潮流所淘汰。另一方面还需要开放,建国后30多年的闭关锁国、不闻外事,我们落后于日本,没有赶上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吸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何等重要啊!这是后发效应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例如,设在广东顺德的格兰仕公司,正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通过采取跨国公司合作、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其生产规模已经是历史悠久的日本松下公司的八倍。4 二、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说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的坚定信念。“四项 1《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梁宝华,张其飞;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第十八卷,第六期 2《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中国与经济全球化》;朱庆玲 4《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张金龙;《经济师》,2002年第4期。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从新的视角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从新的视角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中心;东西方革命;社会主义因素 [摘要]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思想、世界革命中心转移的思想、东西方革命互动的思想。他们论述这些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是,他们对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预测和设想至今没有实现,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情形。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现实,引导我们去发现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以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忽视、而在现今历史条件下凸显出来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根据世界范围内历史时代的演变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先后论述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直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世界革命中心的转移与东西方革命的互动关系,预测和设想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的时机、条件、形式和进程。他们的预测和设想至今没有变成现实,而且在上一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思想,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观点,成了我们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新视角。这个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这个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世界范围内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信念。 一、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主张批判“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他们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有两个绝对必需的前提:一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否则就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会重新开始争夺生活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二是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相联系的各个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如果不具备这两个前提,就会造成以下两个后果:(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能发展成为普遍的因而是不可忍受的力量,它们仍然会处于地方性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 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P86、87)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回答共产主义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时指出:“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1](P241)学术理论界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论称为“共同胜利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既是他们的世界革命中心转移和东西方革命互动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新的视角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基本的理论出发点。 我国理论界有人认为,“共同胜利论”只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的思想,1850年以后,他们就放弃了这个思想。中央编译局编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对上述两段引文所作的注释就持这种观点。注释写道:“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胜利,因而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恩格斯最早在《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中作了明确的表述……。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预见到美国将发展成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并认为欧洲要不陷入对美国的依附地位,唯一的条件就是进行社会革命。在这以后,他们再没有重提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1](P792)这个说法根本不符合实际。“共同胜利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恩格斯在晚年还多次重申过这个思想。恩格斯在1892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说:“欧洲工人阶级的胜利,不是只依靠英国一个国家。它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2](P361)恩格斯在1893年致保尔?拉法格的信中说:“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如果法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20-3-12 每一个人的职业道路和经历都不一样,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走为人先,必须先经过好好的思考。怎么才能够创造财富,财富不是空穴来风,必定是你帮助到了别人,或者在某一个方面创造了极大地价值,所以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于“如何帮助到他人从而创造自己的财富”对未来可能热门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经过网上调研,深入探究了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经过合理的思考和缜密的分析,总结出了3-5年内最具潜力和发展力的几大职业。 首先,未来一定是多元化、智能化的时代,各种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在科技层面上一定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进度赶不上速度,关于信息产业的各项发展必将引领世界的潮流,并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关于此方面了解知之甚少,后续调研之后再做补充。 其次,人们变得很有“钱”,人们“生活”的品质会越来越高。人们不会在乎短时消费和小打小闹,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如何钱生钱,是人们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未来的“理财师”必将是一个火热的职业,一定要多和金融界和学过经济学的人打交道,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帮助自己理财。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也越来越早的“社会”,钱虽然多了,但人际关系不一定好,甚至人心可能更加险恶,未来“律师”一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在我看来,甚至比“教师”还要好,因为我国现有教育体制说实话很不完善,各项福利待遇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差之瑶瑶,虽然也很有发展潜力,但就像脱贫一样,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面积崛起,而律师是一个辛苦但看起来“人上人”的职业,未来必定大有可期。说完了“钱”“人际关系”,接下来就是“品质生活”。“品质生活”包含方方面面,这是一块肥牛,是一块正在被大肆啃食的肥牛。“旅游业”“养老保健”都很有发展前景,虽已被大肆掠食,但仍有可乘之机。 接着,说到了刚刚提到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行业,未来的“教育”会搭载上智能化的班车,向更全面,更新颖,更长年龄段进发。现在一个两岁的孩子“早教”就需要花费一大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未来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但是辅以相关的行业还未调查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活品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娱乐”,未来娱乐相关的基础产业也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健康医疗”具有重要发展潜力,也算是“生活品质”中的一员,可以适当关注一下。 综上所述,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跟“钱”“人际关系”“品质生活”有关,生活中可以适当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读一下相关的报道,了解行业最近资讯,对眼界,以后的发展都有帮助。 最后祝愿每一位积极劳动刻苦学习的孩子们都能乘风破浪,做时代的弄潮儿! 反馈:画出来了重点,但深入调查和分析没有。以后了解了之后慢慢补充。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面鲜明的旗帜;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位置,使我们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基础和出发点,使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依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II-页 目录 摘要................................................................................................................................................I 绪论.. (1)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 (二)全球化进程的辩证思考 (2)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定位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和愿望。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5) (一)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 (5) (二)在非均衡博弈中实现对外开放利益的最大化。 (6) 四、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 (6)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有力的机遇: (7)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挑战: (7) (三)我们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主动应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加健康的发展: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9) -II-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复习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 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

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 苏联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从原来的16个减少到5个,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变成我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他们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个人认为,苏东剧变只能表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正如邓小平所言: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如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没有理由因为苏东社会主义的垮台而披着丧衣哭泣”,又如吉登斯所言:“不要因为共产主义制度的消逝,而放弃推动其前进的那些价值和理想。” 当然,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必然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千篇一律;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也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其次,时代和

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以上几点,必然注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个人认为首先应该看后继者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由于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的,而且还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还会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而要赶上并超过它们,还需要很长时间。社会主义的任务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需要在政治和文化的进步,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培育社会主义文化。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两个过程都将是非常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进攻与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国家会采取经济封锁、政治干预、文化渗透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干扰和阻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对于继任者来说任重道远,他的观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其次,我个人认为,一个理论的内容,总会有一部分掺杂了作者的想象而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并不是完全按照马克思提出的理论照搬硬套,我们所要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应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应是进行经济建设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完整版)20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而且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 (2)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2)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主动地位,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1)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延伸,会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2)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经济全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兄弟姐妹们: 经济全球化专题很重要!!!所以在此集中总结一下,其中的题对比自己的课本,没抄的抄 到九下第八单元目录,大部分应该是抄了。 1、含义: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加强 2、历程: 第一阶段:起源 1)时间: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2)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早期殖民扩张 3)方式:商贸往来 4)表现: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出现 5)影响: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阶段:起步 1)时间:19世纪中期 2)原因:工业革命和早期殖民扩张 3)方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4)表现: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 5)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加强 1)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3)方式:资本输出 4)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 5)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第四阶段:发展 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2)原因:①(根本因素)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趋 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国谋求合作,取长补短;④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⑤跨国公司的推动;⑥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明;⑦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⑧二战后民族国家独立,南南合作,影响: 3)南北合作;⑨市场机制普遍被认可。 4)表现: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 势加强;世贸成立。 A对世界来说: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反:带来了很多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等。 B对发达国来说:利大于弊。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C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重点):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共存;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经济全球化中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答: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两种前途:社会主义 法西斯主义

两种前途: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 赤色飞蛾 当资本主义国家债台高筑,无力还贷之时,当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手段用尽,人民不再信任之时,当资本主义国家对付经济危机的经济干预手段用尽之时,当旧技术革命结束,新的技术革命迟迟不能出现之时,是不是标志着资本主义必然的结束呢? 不,不是这样的,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改良主义者统治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时,资本主义就不会结束。资产阶级绝不会就此认输,自动地把权力交给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冲动流产之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权力,不再使用摆脱危机的经济手段,而转而采用强制性的政治手段,取消民主,实行独裁统治。这就是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产物。 人类的历史还会经历一次法西斯吗?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相同的境遇会产生类似的想法,大萧条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前途无望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被改良主义者压制,于是资产阶级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它们利用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冲动建立起了法西斯独裁,并借此取缔了所有的独立的工人阶级组织。靠着法西斯发动的二战的支持,资本主义终于熬过了寒冬,迎来了战后的大繁荣时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真该感谢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虽然他们的行为遭人唾弃,但是若没有这些狂热的法西斯分子的努力,二战不会有,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会有。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就将就此灭亡,现在西方的领导人连谴责法西斯来昭示自己正义的机会都不会有! 如果无产阶级的革命被压制了,产生的到底是怎样的后果呢?法西斯主义还会大行其道,但肯定是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处理危机的经济手段用尽了,它如果还要维持统治就必须诉诸政治手段。同时还要防范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出现,民主自由的幌子恐怕要成为历史,我们看到,在对付大萧条时,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罗斯福新政的民主方案,另一个就是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方案。事实证明法西斯的方案更为有效。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干预将不再起作用,如何制止出现的大萧条?这需要政治强制,民主自由将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敌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