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前途:社会主义 法西斯主义

合集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知识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知识内容

1.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不是社会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她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她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

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⑴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统治代替资产阶级统治;⑶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领导下,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夺取政权,争得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⑷必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⑸经过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来改造整个社会,并培育一代新人,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⑹社会主义衽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⑺达到两个文明极大提高,实现城乡、工农、脑体三大差别的基本消灭,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如何能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能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凶和走狗。

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镇压。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

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其表现是:在政治上,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社会经济丧失独立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在文化上,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即“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西方社会思潮

西方社会思潮

西方社会思潮一、唯意志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创性流派。

这是一个夸大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以致使其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哲学。

主要代表是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和悲观主义迎合德国资产阶级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悲观、懊恼情绪,为意志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调;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强暴、坚忍、狂妄的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意志主义哲学作为唯心主义的一种形态在许多方面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意志主义在很多方面还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

叔本华的反理性,让人们开始更深刻的认识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是在他这方面的影响下写下心理学的奠基作《梦的解析》的。

之后的存在主义也在一些方面吸取了叔本华的理论。

尼采发现“上帝死了”,便提出强力意志希望给人以新的信仰。

事实上,强力意志也的确激励了很多人。

意志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各有差异,但其基本观点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根源,世界是意志的创造品。

意志主义者把意志看作脱离物质世界而真实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认为世界就是我的意志;同时把意志看作世界的本质,用意志去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的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

第二,把意志看作理性的主宰,贬低理性的作用,贬低逻辑和科学的价值。

认为意志是人的实体,是人的真实本质,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宣称意志支配理性,理性屈从意志,理性是意志的工具;只有本能和直觉才把握实在。

第三,叔本华极力宣扬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否定人生的意义,厌恶人类的存在;他认为由于人的欲壑难填,所以人生充满痛苦,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

主张用禁欲主义来解脱人生的苦难。

第四,尼采提出重估人类一切价值,要反善为恶、以恶代善;主张超人主宰世界、决定历史发展;蔑视群众,咒骂群众,认为人民群众只配作超人的奴隶,超人鱼肉群众是天然合理的,最后人类要过渡到超人类。

社会主义考点讲解

社会主义考点讲解

社会主义考点讲解社会主义考点讲解: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它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高于资本主义新社会制度的愿望。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l6世纪至17世纪初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人莫尔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

第二阶段是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以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等人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特别是l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他们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之源。

(2)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描绘和探索。

社会主义空想家都设想了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在未来社会里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行共同劳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实行合理的分配原则,坚持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消灭阶级和三大差别等等。

l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试图通过法律的威力和立法者的机智和努力,严格限制私有制的扩大,逐步改造现存社会,使其“曲折前进”地接近理想社会。

(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萌芽和辩证因素,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时代局限空想社会主义为启发工人觉悟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是从理性的原则出发,没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和经济的根源。

当代社会科学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当代社会科学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当代社会科学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当代社会科学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代社会科学的最伟大的理论创新新华网作者:万夫左2010-06-07一、当代社会主义的最重大课题20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影响下,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波澜状阔。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机迂,世界上先后产生了苏联、东欧和中国以及亚洲、、拉丁美洲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同时,全世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通过人民斗争纷纷取得独立。

由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广大地区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兴起,严重地削弱和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这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前进和发展。

使全世界原来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瓜分世界的矛盾转变为主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斗争格局。

到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 。

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很大改变。

由于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全世界资本主义不能不联合起来维护其共同利益,一致对付共产党。

这样必然促使帝国主义各国由相互之间的利益瓜分和争夺逐渐走向其相互间的联合和关系稳定。

同时,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上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先进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它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权和利益体现。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的严重挑战。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在长期间仍处于不成熟、不巩固和弱势的地位,总的处于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在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进犯和军事干涉不断失败、受挫之后,被证明不可能通过武力进攻手段消灭社会主义。

因此,西方政治家在五十年代后期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和平演变”的新战略,即以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途径促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变质。

论社会主义前途和马克思主义命运

论社会主义前途和马克思主义命运

论社会主义前途和马克思主义命运中国现当代文学李影20世纪是人类历史沧桑巨变的世纪,在他的上半年,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占社会主义三分之一的国度里取得的伟大胜利而震惊世界,在他的下半部,社会主义因其遭受挫折,特别是前苏联,东欧的巨变,又一次的震惊世界,这种沧桑巨变,在人们面前提出了新世纪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无产阶级领袖和思想家预言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政客和学者则千方百计的诅咒社会主义的“死亡”。

回首昨天,社会主义虽然历经磨难,但是社会主义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但也是毋庸置疑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大半,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都开始冷静的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新世纪的社会主义该何去何从?自社会主义出现,资本主义世界便变得寝食难安,然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共产党的数量也开始下滑,党员统治的区域也开始缩小,这场风波席卷了全国,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挑战,正直此,社会主义运动低迷之际,西方的资本主义政党大肆的宣扬“共产主义必将灭亡”,“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事物的前进过程是与挫折相伴而行的,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确实曲折的,社会主义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只要从中吸取教训,社会主义将重燃生命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更加健康发展。

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经历了几次大的挫折和反复,但是马克思主义则也在挫折中得到了发展和创新,随着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总体的趋势一直是前进的,上升的。

在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危机的时候,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吸取着经验教训,革新着旧的观念、理论,以气大无畏的精神推动了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反观这场浩劫,深刻检视战争爆发的根源,有益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战争深刻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当今世界加强经济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是抑制战争的有效途径“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的论断仍然不失其深刻性和正确性。

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20世纪20年代,一方面以英法为代表的老牌殖民帝国已将有限的原材料、土地和市场瓜分完毕;而以德日为代表的后起新兴工业国,其经济增长迫切需要资源和市场。

由于当时世界经济体系还处于无序的发育期,这些国家只有通过硬实力的比拼来强行夺取资源。

另一方面,一战使包括战胜国在内的欧洲遭受重创,经济整体缺乏动力,出口市场完全依赖远离战火的美国。

然而192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危机则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正是在这种困顿、混乱与不满中,德、日、意选择的法西斯道路得到了民众的追随。

经济危机成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二战的一个借口。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又有两点值得提出: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片面谋求利润、牺牲普通劳动者福利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使得消费增长赶不上生产供给的扩张,这是导致经济大衰退,并最终导致战争悲剧的原因之一。

第二,二战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各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与国之间经济矛盾激化,使战争的爆发无可避免。

今天,人类在设计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时无疑应深刻记取这些教训。

二战结束后,人们鉴于战前各国经济分裂的教训,痛感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

在1945年后,形成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联合国、IMF、WTO等国际组织相继建立,为国际社会的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加强合作,防止和抵御各种危机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

第十一章-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

第十一章-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

第十一章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自从世界大战以来,三种政治经济学体系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苏联的共产主义,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法西斯主义,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

可以从这三种观点出发,对它们进行比较:经济理论、社会哲学和世界历史。

经济理论是供给和需求、生产成本、边际生产力、欲望的满足。

社会哲学是人性和它们所趋向的最终目的。

世界历史是从历时二十五年的法国革命的世界战争到我们现在亲身经历的四十次革命的世界大战为止的实际变迁。

这三种观点是分不开的;想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的努力,就是现在的所谓“制度经济学”。

它们从亚当·斯密的个人主义和法国革命开始。

斯密提出法国革命所实行的那些原则。

这些原则攻击了公司组织和行会,攻击了地主,攻击了政府造成的特权。

法国革命废除公司组织,分掉地主的财产,并且宣告一切个人的平等、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受国家或者由国家赐予特权的行会和公司的控制。

斯密以经济上的供求法则以及政治上的财产、平等和自由的法律代替了重商主义。

所需要的对个人的唯一控制,是消费者的欲望。

正统经济学家追随了斯密一百余年,起初作为古典经济学家,他们的学说以生产的劳动成本为基础;后来作为心理经济学家,他们的学说以消费者的欲望为基础。

这两派可以称为自动平衡经济学家,他们的推论采用自然科学里的类比为基础,就这个问题来说,它成为各个人当中供求的平衡,这些个人是自由、平等、分子式的和可以移动的。

可是,结果证明经济理论必须以历史为基础,和必须以平衡为基础一样。

在这自动平衡的背后有一种人性的哲学。

亚当·斯密的哲学是神学的。

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受神圣理性的指导。

这神圣理性是一位仁慈的上帝,他会给全世界带来丰裕,只须人类不要用政治和公司的集体行动来抑制和压迫个人。

法国革命废除公司和地主,崇拜了一位理性的女神。

可是希望不久就幻灭。

马尔萨斯在大革命中就预先说到。

人不是有理性的动物——他是感情和愚蠢的动物,所做的事情往往和理性要他做的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前途: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
赤色飞蛾
当资本主义国家债台高筑,无力还贷之时,当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手段用尽,人民不再信任之时,当资本主义国家对付经济危机的经济干预手段用尽之时,当旧技术革命结束,新的技术革命迟迟不能出现之时,是不是标志着资本主义必然的结束呢?
不,不是这样的,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改良主义者统治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时,资本主义就不会结束。

资产阶级绝不会就此认输,自动地把权力交给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革命冲动流产之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权力,不再使用摆脱危机的经济手段,而转而采用强制性的政治手段,取消民主,实行独裁统治。

这就是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产物。

人类的历史还会经历一次法西斯吗?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相同的境遇会产生类似的想法,大萧条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前途无望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被改良主义者压制,于是资产阶级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它们利用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冲动建立起了法西斯独裁,并借此取缔了所有的独立的工人阶级组织。

靠着法西斯发动的二战的支持,资本主义终于熬过了寒冬,迎来了战后的大繁荣时代。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真该感谢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

虽然他们的行为遭人唾弃,但是若没有这些狂热的法西斯分子的努力,二战不会有,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会有。

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就将就此灭亡,现在西方的领导人连谴责法西斯来昭示自己正义的机会都不会有!
如果无产阶级的革命被压制了,产生的到底是怎样的后果呢?法西斯主义还会大行其道,但肯定是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处理危机的经济手段用尽了,它如果还要维持统治就必须诉诸政治手段。

同时还要防范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出现,民主自由的幌子恐怕要成为历史,我们看到,在对付大萧条时,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罗斯福新政的民主方案,另一个就是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方案。

事实证明法西斯的方案更为有效。

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干预将不再起作用,如何制止出现的大萧条?这需要政治强制,民主自由将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敌人。

资本主义国家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甚于法西斯专政。

一个颠覆它,一个维护它。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谴责法西斯主义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但如果真正到了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国家还会拒绝法西斯吗?我想不会了!
这里出现了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如果法西斯真的上台了,结果将是什么?法西斯的目的在于取缔独立的工人组织,使工人阶级不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

法西斯还会发动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吗?不会的,二战的爆发实际上还是殖民地心态的重演,是对一战未解决的殖民地瓜分问题的第二次解决。

现代社会,殖民地早已独立,不再存在瓜分殖民地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在新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统治需要政治统治勉力支撑,或许在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之前,国际的资产阶级率先联合起来,共同防范和压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国际的资产阶级有了联合起来的可能。

这将是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世界联邦。

在国际水平上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仍然能够构成新技术革命出现的条件,但其产生过程将更加痛苦,甚于二战。

我并不希望在资本主义穷途末路之时会有一个法西斯政权来控制局面,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改良主义政党控制着无产阶级。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与改良主义路线进行坚决的彻底的斗争,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时刻准备着,在资本主义面临全面危机时推翻它,避免上世纪的大萧条时期的错误。

对改良主义政党,夺取其基本群众,对法西斯主义,要防患于未然。

现今资本主义正向这种穷途末路的方向发展,奥巴马上台以来的救市政策并无新奇之处,仅仅是对付前几次危机的故伎重演。

可见资本主义对付危机的手段已经用尽了,只是它还没有运用最后的政治强制手段。

现在,可以说,世界革命的前景已经不远了,只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

试看未来的环球,必然是赤旗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