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植物-土壤界面过程(董世魁[等]著)思维导图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收 稿 日 期 :20180307;修 回 日 期 :20180718 基金项目:国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重 点 专 项 “荒 漠 化 退 化 草 地
治 理 技 术 及 示 范 ”(2016YFC0500500)资 助 作 者 简 介:荣 浩 (1969),男,内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市 人,硕 士,
摘要: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天然草地为对象,研究草地地上 部分生 物量 及不同 土层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分析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明:围 栏封育 +灌木 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 2 种 荒 漠 草 原 植 被 恢 复 模 式 草 地 地 上 生 物 量 在 生 长 末期分别比放牧天然草地,增加31.30g/m2、24.57g/m2;3 种 植 被 恢 复 模 式 及 放 牧 样 地 的 表 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均较低,随着深度增 加,土 壤 含 水 量 增 大;短 花 针 茅 荒 漠 草 原 地 上 生 物 量 与 土 壤 含 水 量 间呈正相关关系,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 栏 封 育 + 松 土 补 播 + 草 种 包 衣 试 验 样 地、放 牧 天 然草地(CK)的地上生物量与0~20cm 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犘<0.05),“围栏封育+ 灌 木 条 带 + 施肥复壮”试验样地的地上生物量与20~40cm 土壤含水量为极显著正相关(犘<0.01);退化荒漠草原 生 态 恢 复 过 程 中 ,可 采 取 围 栏 封 育 、施 肥 、补 播 、增 加 防 护 灌 木 带 等 多 种 措 施 以 提 高 生 态 恢 复 效 果 。 关 键 词 :荒 漠 草 原 ;植 被 恢 复 ;地 上 生 物 量 ;土 壤 含 水 量 中 图 分 类 号 :S157.2;S81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5500(2018)05007106
思维导图9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2023年高考总复习狙击与专项突破

高频考点95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拓展提升】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寒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2.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3.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答案】1.B2.C3.D【分析】1.读图可知,元朝新增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B正确;由材料“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可知,交通不是自然条件,元朝时蒙古族统治中国,此地没有战争,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入关后在此不是从事耕作,所以交通、土壤、军事都不是元朝新增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ACD错误。
故选B。
2.明朝新增聚落比较多,山区也有大量聚落增加,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加上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水土流失加剧,但不是沙漠化问题,B错误,C正确;聚落分布是乡村地区,不是城镇地区,因此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A错误;没有湖泊分布,不可能导致湖泊面积萎缩,D错误。
故选C。
3.由材料“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可知,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处于中原地区与塞外少数民族交界地区,推测这些聚落是因为商贸而兴起的聚落,D正确;在元朝时此处没有新增聚落,不可能是牧业,B错误;在明朝时期此处也没有新增大量聚落,不是农业,A错误;不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推测不可能是手工业为主导产业,C错误。
故选D。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值越大示意植被覆盖越佳。
新教材2021-2022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阶段提升课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含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 义 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形 式
户外自然考察、模拟实验和社会调查
素 (1)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做 养 一个可持续的消费者 要 (2)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食品、生活垃圾分类等进行调 求 查,讨论并交流
2.具体案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搜集资料】上网搜集目前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处理 方法
优势
填埋法பைடு நூலகம்
_投__资__少__,_处__理__量__大__,_技__术__要__求__低__,_可__处__理__ _所__有__种__类__垃__圾__
堆肥法
_通__过__微__生__物__发__酵__,_可__将__病__原__菌__杀__死__,_ _使__垃__圾__变__成__有__机__肥__
阶段提升课 第五章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生态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森林破坏
森林火灾、病虫害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草地退化 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湿地干涸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围湖造田、围海造陆、引水灌溉等
一般使用填埋处理
圾
其 他 除上述几类之外的难回收垃圾如砖瓦陶瓷、卫生间 垃 的卫生纸、渣土等 圾
根据垃圾特性焚烧 或填埋
(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提示: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4)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哪些好处? 提示: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变废为 宝。 (5)你知道哪些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请列举3~4例。 提示: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 等)和布料五大类。
第5课土地荒漠化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 4日批准)天然发菜具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调理肠
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发菜谐音"发财 ",与甜食搭配烹制为佳,深受广东一带人们的喜爱。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
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
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
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
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
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
沙化土
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
半湿 润区
人类过度 经济活动
土 地 退 化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
气候变异等自 然因素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Hale Waihona Puke 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使荒漠
化面积不断扩大。
(2)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抑制风沙活动
气温、降 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过度砍伐
为了增 加收入
人口激增
燃料需 求多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巢世军;赵先贵;任桂镇;董琳琳【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08(020)002【摘要】采用典范变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吴旗县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封禁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N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8.2%~12.6%、12.73 g/kg、0.78 g/kg、0.57 g/kg、50.5 mg/kg;而人工小叶杨林群落、无管理的自然恢复群落的养分含量相对偏低.综合分析表明:封禁条件下的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总页数】3页(P54-56)【作者】巢世军;赵先贵;任桂镇;董琳琳【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9【相关文献】1.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水分特征——以桥子沟流域为例 [J],马建业;李占斌;马波;王贺;张乐涛;李朝栋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轮作休耕模式下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J], 马涛;吕文强;李泽霞;陈爱华;董彦丽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J], 齐雁冰;常庆瑞;田康;刘梦云;刘京;陈涛4.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抗冲性形成过程──Ⅱ.植被恢复不同阶段土壤抗冲性特征 [J], 刘国彬5.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J], 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康燕霞;赵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组成元素: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Fe等
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
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
结构通式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生命活动的主要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有一个 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 种类的依据是R基(侧链基团)。
探索历程
20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细胞膜并非是静态的
1970年细胞融合等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功性。蛋白质 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 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 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 与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 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空间结构
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链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 白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结构的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 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3)从利弊两方面,简要评价采挖冬虫夏草对三江源地区发展的影响。
利: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弊:大量采挖冬虫夏草,会加重水土流失、使草地退化;破坏了 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素养提升
中科院某研究员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孩子们的照片。这些孩子远在青 海三江源地区,他的手里拿的、身上挂的都是满满的塑料瓶串。这些塑料 瓶无人收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人们要背着垃圾走两至三天的路程, 才能集中处理。近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2019年10月24日,三江 源地区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建成投运。
4.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___变__暖___,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 和湿地的___水__源____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___缩__小___甚至干涸。 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 生态环境的___恶__化___。
5. 简述国家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 图中序号与河流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
A. ①——黄河
B. ②——澜沧江
C. ③——怒江
D. ④——长江
4. 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 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 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5.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以及我国淡水资源的 重要补给地。下列对三江源地区淡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淡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B. 长江总水量的49%来自三江源地区 C. 三江源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 D. 三江源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A. ①③⑤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大全之欧阳学文创作

专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专题八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分类
2、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的起源和进化Βιβλιοθήκη 专题九生物技术专题十健康的生活
专题一科学探究
欧阳学文
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专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