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第三讲-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共35张PPT)

│主│ │谓
│
┗━┛ ┗│━━━━━━━连━││━谓━│┛
┗━━━━━━━┛┗━┛
┗┃┃━述━┃━┃述━补┃┛┃┃┗宾━┛┃
┗━┛┗━┛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
• ┗━┛┗━━━━┛
•
│述││宾│
•
┗━┛┗━┛
•
│主││谓
│
•
┗━┛┗━━━━━┛
•
│述││宾 │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 1、词语实际上是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而客观 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步组合而成的,所以词语的组
合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 2、语言是表达意义的,所以各级语言单位都应 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为了表达一个相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我
很好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状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二)、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句法结构成分的称谓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中补结构 主谓结构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中心语 动语 + 宾语 中心语 + 补语 主语 + 谓语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
主要讲两个问题: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 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 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一个” “五次” “这件” “那位”
③“的”字结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
面组成。也可以看做是带“的”的偏正短 语省略了中心词以后所形成的短语。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④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 复合式中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 谓结构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二分结构。所谓 “二分结构”是指结构的直接构成成分只能是两 个;所谓“配对性质成分”是指结构的构成成分 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如下:
• 偏正结构 • 动宾结构 • 中补结构 • 主谓结构
修辞成分 : 被修辞成分 关涉成分 : 被关涉成分 被补充成分 : 补充成分 被陈述成分 : 陈述成分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

• 4、在组合体中,有时出现不止一个修饰语,这 时候要区别这些修饰语之间是A+(B+C)结
构还是(A+B)+C结构。比如,“确实非常 吸引人”的实际组合可以是:
•
确实
•
吸引──→人
•
非常
• 所以应该用A+(B+C)的结构方式表示,即:
•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
┗━┛┗━━━━━━━┛
•
┗━┛┗━━━━┛
• 坐车的人都希望顺利到达目的地
主
谓
偏
正 偏正
述宾
述宾 偏正
坐车的 人
都
希 望
顺 利
述宾
到达 目的地
子分析的一种典型方式。 • 传统语法认为,句子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所以句
子成分是由词充当的(传统语法其实没有“词组” 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 比如:
偏正 偏正
┗━━━┛ ┗┛┗━━┛┗━━━━━━━━━┛
┗指┛ ┗量┛
┗━━偏┛┗┗正━━━━述┛━┗━宾━━┛┛
(一)层次分析法4
• 从词语的组合顺序进行分析叫“从小 到大分析法”:
那本 书
定中
定
中
主
确实 非常
状 状
吸引 人 述宾
中 中 谓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1
这 本 书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一个文学研究方法,它指导中文学程度,以便人们仔细检查原
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意向。
它罗列了这样一系列的语言等级,从非常公认的,官方批
准的古代汉语,到更有创造性的,表达个人选择和看法的文字。
因此,它可以帮助学者更
细致地解释和理解作品。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有时也被称为格式主义。
它从一个结构层面,检查在原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含义,而不依赖文学分析方法,如叙事结构和其他象征
技法的分析。
核心的观点是,文学作品的理解必须从一个更完整的,探求语言本身精神及
寓意的角度出发,这个角度需要学者对各种文学表现的格式及构成,尤其是汉语的词语和
结构,作出相当的深刻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提取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学者应当有效地检查使用语言的层次。
这里涉
及某一作品所使用语言不止一个层次。
它可能是普通文言,高级古文,书面语或者作者自
创的用语。
学者必须一一分辨出来,因为不同层次中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意思和精神会有
所不同。
识别出每个层次的使用语言,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意思,才能使学者更好理解作
者的选择和看法,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讲述了它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让人们能更彻底
地解读一篇文献或诗文的方法。
它的核心观点是,学者在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之前,应要从使用语言的层面出发,激发出其中的意义。
以此,人们可以把握出文学文本更
深处的精神及其关系,而不只是表面文字层次的内容理解。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

┗━━━━━━━┛┗━┛
┗┃┃━述━┃━┃述━补┃┛┃┃┗宾━┛┃
┗━┛┗━┛
18
我 请 他 作 报告
│主││谓
│
┗━┛┗━━━━┛
│述││宾│
┗━┛┗━┛
│主││谓
│
┗━┛┗━━━━━┛
│述││宾 │
┗━┛┗━━┛
19
我 问 你 两个
│主││谓
┗━┛┗━━━━━━━━━━━━┛
┗━━━方━┛┗位┛┗述┛┗补━┗┛━━━━偏━┛ ┗正┛
┗━偏┛┗正━┛
┗━联━┛┗合━┛
27
28
关于“层次”,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一、组合的位置是一定的,这些位置犹如一些空
格,这些空格可以放进一些符合使用习惯的语言 单位。这些语言单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汉语的词组合成短语之后是可以再进一步组合的。 例如:
┃ ┗┳┛ ┃┖┳┛
┗━━┛
┗━┛
6
7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8
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段不断地一分为二,这样的分 析方法叫“从大到小分析法”。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 主
│
述││宾
┗━━━━┛┗━━━━━━┛
│述││宾│┃ 定┃┃中
┗━┛┗━┛┗━━┛┗━━┛
问题 │
│
┃
20
述+补+宾:
我 去了 一趟 北京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例(2)的基本脉络是:飞船——返回——地 面”。
优点: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简洁、清楚、
明了
局限性是什么呢?先看下列例子:
(3)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我们便宜他了。 例(3)作为句子主干的 “*思想清除”,根本就不 成立。例(4)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便宜”,句子 可以成立,但是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1.层次不同:
“咬死了猎人的狗”
2.语法结构关系不同: 我们 需要 进口 设备 1 2 3 4 5 6 5、6述宾关系,偏正修饰关系
第二,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 的语法规律。
如:VO(动宾)+N(名词)
“让 位 / 梅艳芳” “接 邻 / 美国” “赠 书 / 小王”等
参看:杨海明2001 《 “VO+N”与语义、结构的兼容与冲突——汉语动宾组 合带宾语结构中的语义问题》, 《汉语学习学术版》1期.
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六大句子成分的级别——主语、述语(即谓语)、宾
语是第一层级的;定语、状语和补语是第二层级的。 再看谓语是哪种动词,来决定其他成分。
4、分析时,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谓语,
(1)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
例(1)的中心词----主语是“朋友”,谓语是 “斟”,宾语是“葡萄酒”。 因为“斟”是个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葡萄酒”这个中心词就是宾语成分。 “我”、“好”、 “早已”、“满”和“一 杯”、“香香的”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 的各种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为——照片放大了
分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第三讲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一)——分布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第一节分布分析法“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区分定语、状语和补语后面的“də”的不同,前者写为“的”,状语后写为“地”,后者写为“得”。
这是书面上的不同,是人为区分的,并不反映语言事实。
其原因有三:1.读音完全一样;2.把本来相同的语言成分写成不同的形式,如两个“很出色地/的”;3.把本来不同的语言成分(不同功能的)写成了相同的形式,如“悄悄地消失了”和“慢慢地消失了”。
前者只能做状语,而后者还能做谓语。
一、“的”分合的理据有人认为“的”就是只有一个,可是朱德熙先生将其分为三个,分别是副词性的、状态性的和名词性的,分别用“的1”“的2”“的3”表示。
朱德熙先生之所以主张分为不同的“的”,是因为注意到不同的“X”加上“的”之后形成的格式的功能不同。
比如:偏偏的、渐渐的;静静的,嫩嫩的;木头的,写的。
如果“的”是同一个,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功能上的差别?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采用把“X的”的不同,归结为其中“X”的不同的呢?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可以有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现在大多数都主张分为不同的“的”的理据有三个:○“的”是个虚语言成分,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又是后置定位的语言成分,其性质取决于“X+的”以后的性质;○同一个“X”加上“的”可以形成不同的“X的”,有许多兼类的现象,如“突然”,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定语;○不同性质的“X”加上“的”可以形成相同的“X的”,如“木头的”、“红的”、“写的”、“我提出的”、“大型的”。
二、研究方法作者自己指出,“本文分析‘的’字的基本方法是比较不带‘的’的语法单位——假定为X——跟加上‘的’之后的格式‘X的’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别,由此分离出‘的’性质来。
”其实作者在这里贯彻的是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方法,具体的表现是:首先,根据对立原则,即将加“的”后形成的“X的”之间的对立归结为“的”的对立,从而区分为不同的“的”;其次,成分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如“突然”、“共同”等,通过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来考察。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PPT课件

偏正
┗━┛ ┗━━━━━━━━━━┛
┗┛ ┗━━━━━━┛
述
宾
述
宾
┗━━━━┛
┗━━━━━┛
┗┛ ┗━━━━┛
联
合
偏
正
偏
正
┗┛ ┗━━┛
┗━━┛
┗━━┛
┗━┛ ┗━━┛
偏正
┗┛ ┗┛
第25页/共35页
(四)综合练习2
• 从大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新鲜的风
┗━━━━━━━┛
偏
正
┗━━━━━━━━━━━━┛
(三)特殊结构的层次切分
第16页/共35页
(三)连谓词组的层次切分
他
赶 回 学校 上课
│主│ │谓
│
┗━┛ ┗│━━━━━━━━━━┛连││谓│
┗━━━━━━━┛┗━┛ ┃┗┃━述━┃━┃━补┛述┗┃━┃┛┃宾┃ ┗━┛┗━┛
第17页/共35页
(三)兼语词组的层次切分
• 我 请 他 作 报告
• │主││谓
大│ │开
扇│
─┘ └─
─┘ 两│
─┘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词组”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比如:
大 风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
主
谓
第32页/共35页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2
大 风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定 = 主
- 〈〉 谓补
( 定
)
~~~
宾
第33页/共35页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3
———风—‖—吹—(—了—)——│—窗—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应用范围有限 2 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缺乏层 次关系观念 3 语义理解容易出现偏差
8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基本分析原则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 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 的直接成分。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很快就能分析出 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发 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常用的“紧缩法”就是从这种方法演变而来 的。 ③有利于句型归纳。
经过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之后,句子的格局就比较清楚, 因此有利于归纳汉语的句型系统。
7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过程
5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单句分析例析
➢Text ➢Text ➢Text
6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①显示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法规定句子成分和词相对应,注意寻找句子成
分和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能够直接反映句子成分所表示的 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结构层次分析
1
结构层次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关于结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次分析方法 结构层次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结构层次分析的作用与局限
2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基本原则
➢Text ➢Text ➢Text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
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12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
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13
层次分析法 优点
层次分析法能够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符 合语言结构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分化某些歧义 结构。例如:
9
层次分析法
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 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10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
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例如:
11
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药。 • 4 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21
答案:
22
23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出来的只是平面上的结构,并非句法 结构的真正层次。
24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句子成分分析法强调中心词,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 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
25
3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过程
➢Text ➢Text ➢Text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 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 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 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4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14
•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15
•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16
层次分析法
局限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 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 即语法结构关系, 不能揭示句 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17
练习1:判断下列结构哪种切分是正确 的
18
19
20
练习2:请按切分法分析下列结构
• 1 来了一个人。 • 2 今天下午开会。 • 3 老王的表哥昨天下午吃了三次退烧的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 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 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当主谓 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 句称作“无主句”。
④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 其中的谓语中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