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14理性之光

高中历史必修三14理性之光
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2012· 海南单科卷· 10)孟德斯鸠启蒙思
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 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C
法国上流社会经常以沙 龙形式聚一起拜读他的 作品。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 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 利。
下列各项要求,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 D、呼唤理性、自由、平等、博爱
不同阶段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阶段 时期 内涵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追求现世的幸福; 倡导个性解放 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 魂得救的自主权 理性主义: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 资产 阶级“理性王国”
二、核心——理性主义
1、含义: 理性即人对世界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宗教神学体系 反对:
、 内 容
封建特权 封建专制制度
(破旧)
3、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和弘扬
2
追求: 自由,民主,平等,法治 (立新) “理性王国”
三、启蒙运动的经过
(一)兴起:
兴起英国,中心法国,影响世界。
(二)代表人物:
当……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后,自 由便不复存在了。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 约权力。 请简要叙述孟德斯鸠的思想 权力制衡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孟德斯鸠】
请思考:
议会 立法权
孟德斯鸠提出此方案的目的? 防止君主专制,确保 公民政治自由
制约 与 平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复习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复习课件

一、启蒙运动兴起背景
现实阻碍:欧洲的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着 尖锐的矛盾。(必要性) 经济基础:17-18C,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 展。(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力图冲破封 建思想的束缚。 科学推动: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尖锐的思想武器)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 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出现了启蒙运动。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 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欧洲 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 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 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 的巨大障碍,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 到限制。
影响总结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作 了舆论准备;
思想文化——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斗 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欧美——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 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合作探究:通过比较探讨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
批判 对象 批判 方式
宗教神学
启蒙运动时期
封建专制制度 宗教神学体系
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为名,披着宗教 “外衣”
抛开宗教的“外衣” 矛头 直指封建制度,构建资本 主义蓝图 理性思考判断
第三单元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理性之光

高三复习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4课 理性之光 20ppt

高三复习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4课 理性之光  20ppt

总统内阁 (政府) 行 政权
国会 立 法权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 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如此完美, 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 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 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 伏尔泰《英国书简》
探究篇一:理性王国的构想与实践
伏尔泰 (法)
《哲学通信》
卢梭 (法) 康德 (德)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 源和基础》 《纯粹理性批判》
探究篇一:理性王国的构想与实践
总 统 可 国 否 会 决 可 国 以 会 总 三 通 统 过 所 分之 的 否 法 决 二多 律 的 数 法 律 通过
美国政体 示意图
宪 违 令 法 统 官 总 法 布 邦 宣 联 可 命 院 任 法 统 高 总 最
探究篇一:理性王国的构想与实践
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 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 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 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 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 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 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 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 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 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 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 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 什么主张? 国家学说:①建立契约国家; ②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人权学说: ①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②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不可转让、分割;③ 个人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人民主权并不是个人不受限制的自由) 法治学说: ①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 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经典课件(共4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经典课件(共44张PPT)

Free Template from
15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归纳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教会制定的法律,非经政府明白批准,不 应有丝毫效力。……教士不能以违反神律的罪名剥 夺一个公民的权利……教士和官吏、劳动者既然都 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地交纳租税。 矛头分别指向封建社会最崇高的神权、教会特权 与封建专制统治。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轭,而贵族 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一切享有各种 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 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想想:你觉得雨果这样说有道理吗?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封建统治加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人文主义) ④自然科学的成就 ⑤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
Free Template from
7
二、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1、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生平简介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 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 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 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 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 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 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Free Template from
8
材料: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 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 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 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 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 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 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思考:材料中的原则指什么?形成了什么政治学说?孟 德斯鸠希望建立的政体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历史必修三第14课归纳.ppt

历史必修三第14课归纳.ppt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解析:B.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 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
演示课件
例3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 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演示课件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 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 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 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 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 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 法学经典著作。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发表于1748年。在这部著 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专制制度,而且主张一种行政、 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 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 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 一书,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
德国康德:
1)思想: 人非工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的最终价值取向,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2)影响:
划时代,确立人类在哲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
演示课件
第14课 一、背景
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7~18C)
二、概况
三、认识评价
1. 主要内容:提倡理性(人的思考和判断)
第14课
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7~18C)
一 、背景
1.经济基础:资~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C力量的壮大 3.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4.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5.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

历史:第14课-《理性之光》精品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14课-《理性之光》精品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课下拓展

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 http://www.papapa.vip/ 啪啪啪娱乐网
stz91qu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去了!”耿正说完,含泪燃放炮仗。耿英含泪锁上院门。耿正和耿直含泪举起招魂幡。兄妹三人悲悲切切地往北门外去了。街 坊邻里们都摇头叹息着各自回家去了。不一会儿,骡车来到了北门外的大榆树下,伙计帮忙将两口寿棺卸下来。耿正说:“多 谢大哥帮忙!剩下来的事情不难做了,我们自己可以做的,您请回吧!”伙计说:“我还是帮你们挖坑掩埋了再回吧!”耿正 说:“真得不用了,您帮助我们送来这里就已经非常感谢了!剩下来的事情我们自己干就行了!”伙计也就不再坚持,赶着骡 车回去了。耿正兄妹三人手拿铁锹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着这棵高大的榆树。在初春温暖的阳光下,那一串串,一团团乳白色的榆 钱儿重重叠叠地挤满了大榆树的各个枝枝桠桠;而在那一串串,一团团乳白色榆钱儿的缝隙中,似乎还能看得到无数嫩绿色的 新叶已经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了。这是一棵多么粗壮挺拔,展现着勃勃生机的大榆树啊!耿英感慨地说:“这人可真是不经活啊! 四十多年前梁爷爷和梁奶奶来这里时还很年轻,但它当时已经是一棵大树了;现在梁爷爷和梁奶奶老了,故去了,可它还是这 样壮实!”耿正点点头说:“是啊,榆树在咱们老家就是一种特别长寿的树呢。看它现在的样子,再活几十,甚至上百年也绝 对没有问题!”耿直想一想说:“我终于明白梁爷爷为什么还叫它大榆树了,因为它还并不老!人为什么就不能像大榆树这样 慢慢地变老啊?”耿英叹息一声说:“唉,要不说人生苦短呢!”耿正说:“而且啊,这人活着真是不容易;而要活出个样子 来,唉,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耿英说:“是啊,老话不是说了吗: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 甭想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地活着!”“就是呢,老话没有假的!”耿正说着,在大树的周围观察一番,在距离树根两丈之余的西 北位置上,用铁锹划上一个大圈,说:“唉,咱们不用多想多说什么了,让两位苦命的老人在他们喜欢的地方安息吧!”耿直 奇怪地问:“哥哥,你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位置上挖坑呢?”耿正说:“这个方向是梁爷爷和梁奶奶的老家河南啊!梁爷爷虽 然没有吩咐什么,但咱们还是把他们埋在这里吧,并且要把他们的坟头朝着老家的方向!”耿英赞许地点点头,对弟弟说: “咱哥说得对,就在这里挖坑吧!倘若在天有灵,梁爷爷和梁奶奶一定会很高兴咱们这样做的!”于是,兄妹三人一起动手挖 坑。挖开了才发现,这里的土质非常疏松,挖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耿直一边挖着一边说:“是不是梁爷爷怕我们挖得费劲, 才选择了这个地方啊?”耿英说:“我看是梁爷爷在帮助我们挖呢,他是一个那么好心的人!”耿正担心弟弟听了这话害怕, 就说:“英子,你说什么呢!”耿直却说:“哥哥你放心,梁爷爷和梁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课件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课件

材料三: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 继续弘扬,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 放运动。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舆论准备
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的重大开展?
历史背景 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
反对形式 影响
人文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2.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这是因为他认为: A.人民应当推翻暴君,实现“主权在民〞 B.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当推翻教皇 C.教士贪婪成性,人民应当粉碎教会势力 D.现存制度压制自由,应当重建开明制度
3.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 ①起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 ②以宪法理性为中心,鼓吹人权和法制 ③是欧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启蒙学说开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提倡自由平等
4. 以下革命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有: 〔1〕辛亥革命〔2〕英国革命 〔3〕法国大革命〔4〕美国独立战争 A.〔1〕〔3〕B.〔2〕〔4〕 C.〔1〕〔2〕〔3〕D.〔1〕〔3〕〔4〕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 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 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欧洲宗教改革 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 思想解放奠定了根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影响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开展程度 较高。但法国专制制度到达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 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 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 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锋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优质授课课件(31张)(共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4课《理性之光》优质授课课件(31张)(共31张PPT)

思想主张
1、抨击天主教会;
2、天赋人权;
3、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反对君主专制,
伏尔泰 : 法国启蒙 运动的领袖,被誉
倡导君主立宪制。
为“思想之王”、
“欧洲的良心”。
代表作:《哲学通信》
卢梭:社会契约
材料: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 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 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 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 制,不准分割。……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 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侵犯民权,人 民有权推翻他的统治。
——卢梭
思想主张
1、社会契约 2、天赋人权 3、人民主权
4、民主共和制
卢梭
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
9年后,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4:45
5:00 7:00—9:00 9:00—12:45
100
320
182
230
法国
100
210
220
247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阻碍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提 供 了
封政 思 科想学治建制:::专度文自教制艺 然会复 科和兴 学封和 的建宗 发专教 展制改制天革度主权阻教碍必教推

须翻

制封
和 阶 级 基 础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行政权 (君主)
立法权 (议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权分立
【弘扬人文精神】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和弘扬”
都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继续 都崇尚科学;
都反对天主教会;都体现反封建精神;
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
弘扬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并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三、启蒙运动与中国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 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 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 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 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 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 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 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 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 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 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 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 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 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 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 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谈谈你对理性的认识
含义:即人自己对世界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而不承认天意或神的意旨;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既然人的理性是至高的地位,那么人的自然权利 也就成为神圣至高的权利,而不是王权、神权和 特权。
二、启蒙运动
(1)17-18世纪阶段特征
罗列重大事件
分析阶段特征的一般步骤: 政治
启蒙思想的历史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 (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构建资 产阶级“理性王国”) 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 舆论准备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美国

启蒙运动的实践——泽被世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按照三权分立原则 在人们中成立政府。 组成联邦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摘自《独立宣言》1776
【领会启蒙思想——建构“理性王国” 】
思想家 代表作 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
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自由平等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 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卢梭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 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 根源。(4分)
(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 修补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 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2分) 经济根源: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小农经济 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 资产阶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2分)
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其历程包括近代早期的四 场运动和变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 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 仰事务上的自主;在科学革命中,人的理性探索出 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想传 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 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 心。四场运动并非环环相扣,其精神实质却相通相 融,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 觉和自信。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 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 有何相似。(4分)
(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 卢梭批判儒学;(2分) 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分)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 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 楚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 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 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 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 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 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 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领会启蒙思想——建构“理性王国”】
天赋人权
人的权利从哪来
自由平等
人非工具 尊重他人 社会契约
最终确立人 的主体地位
国家是谁的 (国体) 如何治理国家 (政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权在民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权分立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 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探寻启蒙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 1.经济:
根本原因
力量日益壮大。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2.政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思想:
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4.科技:
时空观念 (2018年课标Ⅲ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 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 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 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 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4分)
(3)相似点:借助外来文化为思想武器; 都进行过激烈争论;否定专制暴政,主张 开明民主;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4 分)
问题三: 17-18世纪的西方世界 试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 (示例)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壮大; 工业革命开始启动 思文: 思想解放深入开展; 自然科学成就巨大 国际关系:殖民扩张加速; 霸权争夺日趋激烈
核心特征: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
理性之光
孟德斯鸠 1689-1755
伏尔泰 1694-1778
卢梭 1712-1778
康德 1724-1804
一、理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希腊理性主义的真正启蒙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德国 哲学家黑格尔说:“苏格拉底的原则就是人· · · · · · · 必须通 过他自己达到真理。”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 德是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辉煌时期,尽管科学理 性和人文精神已经出现,但这种转变是艰难的,斗争十分 激烈。苏格拉底的悲剧说明了这一点。苏格拉底被审判 处死(罪名是不信仰城邦的神,企图引入其他新的神灵 并毒害青年),表面上看是直接民主的结果,但本质上 却是两种不同文化——希腊传统宗教文化与希腊文化转 型时期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化冲突的结果。 ——张旅平《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
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二、(2)启蒙运动的过程
17世纪兴起于英国
霍 布 斯 洛 克
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 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 反对君权神授,但不反对 君主专制。
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 学说:立法权(议会掌握)、 行政权和对外权(君主掌握)
结合史实简要概括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 动中国社会的进步的。
19世纪后半期,维新派宣传民权、议会和君主立宪,领导了 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大力提倡民主共和思想,并发动 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
经济
概括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归因 多角度评价阶段特征
思想文化
国际关系
问题二:17-18 试概括本阶段政治、经济、思文等特征 世纪的世界
1600年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1688 问题一 : 年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1651年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请回顾这一时期世界发生的大事件 1652-1674年 三次 英荷 战争 权利法案 1689年 英国颁布《 》 17世纪后半期 经典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叶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1756-1763 英法“七年战争”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工业 革命开始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5 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7年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1789年 法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一、理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近代哲学家关于理性的认识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 视为真理; ——笛卡尔 知识就是力量 ——近代科学的先驱培根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 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 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