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兵器概论第一讲

合集下载

武器概论教案

武器概论教案

第一章兵器科学技术概述兵器科学技术是新兵器的源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如果没有先进的兵器科学技术,便不可能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兵器装备。

因此,总结兵器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探讨兵器科学技术的问题是很必要的。

1 兵器的分类及主要研究范围1.1 兵器的概念:是以非核常规手段杀伤敌有生力量、破坏敌作战设施、保护我方人员及设施的器械,是进行常规战争、应付突发事件、保卫国家安全的武器。

通常把兵器作为武器的同义词,我国多数辞书都采用“兵器即武器”或“兵器又称武器”的定义,例如把轻兵器称为轻武器,把反坦克兵器称为反坦克武器,把步兵兵器称为步兵武器。

但是,严格说来,兵器和武器还是有区别的。

1.2 兵器的分类:按发展时代分:古代兵器、近代兵器和现代兵器;按配属军种分:陆军兵器、海军兵器、空军兵器、公安警用兵器等;按运动方式分:自行兵器、牵引兵器、舰载兵器、机载兵器、携行兵器等;按用途分:防空兵器、反坦克兵器、压制兵器、杀伤兵器等;按配属部队分为炮兵兵器、装甲兵兵器、步兵兵器、航空兵兵器等;按质量轻重分为轻兵器和重兵器;按弹道是否受控分:制导兵器和非制导兵器;按射击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兵器、半自动兵器和非自动兵器;按操作人数分为单兵兵器和集体兵器。

这里的“兵器”绝大多数都可用“武器”代替,而且较常使用“武器”,较少使用“兵器”。

1.3 兵器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兵器的构造原理、战术技术性能以及在兵器方案选择、论证、工程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储存、维修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其中包括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型元器件和新装置。

新技术又包括兵器的产品技术、试验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系统分析技术等。

1.4 兵器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4.1 兵器技术预先研究兵器技术预先研究是为研制先进精良的兵器装备、改造现有的兵器装备提供必需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同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兵器科研队伍、积蓄发展兵器装备的后劲。

常规兵器概论第八讲

常规兵器概论第八讲

装上下线的锚-3水雷
§1 水雷武器 三、典型水雷武器 3.声-超声非触发水雷 声
锚-4水雷
用途: 用途:布放在20~100m深的水域,用来 打击敌人的中型以上的水面舰艇 战技诸元: 战技诸元:1. 总质量:660kg 2. 炸药质量:140~150kg 3. 雷体尺寸:1850X800X1650mm 4.布雷深度:20~100m 构造特点: 构造特点: 1. 构造原理与触 3.引信中设有防炸电 角水雷相似; 路,当水中发生连续 2. 无触角引信,靠 爆炸时,自行切断引 声-超声引信引爆。声 信电路电源,使之不 -超声引信由噪声接收 误动作。 器、电池组、引信电路 装置组成,当舰船通过 4.装有沉雷器和定时 时,其声场作用到噪声 灭雷器,当出现特殊 接收器,声引信电路、 情况时可自行沉入海 超声引信电路相继工作 底。 ,经适当延迟后,引爆 水雷。
沉-5水雷
§1 水雷武器 三、典型水雷武器 6.自动定深漂雷 自动定深漂雷
用途: 用途:布放攻势和机动水雷障碍,用来打 击70~1000吨的水面舰艇。 战技诸元: 构造特点: 战技诸元::1. 由雷体、引信、起爆 构造特点 1. 总质量:≤150kg 装置、仪表、电池、漂行系统等组成。 2. 炸药质量:60kg的梯黑铝炸药 2.漂行系统由深度控制器、螺旋桨调 3. 雷体尺寸:1510X400mm 节装置和控制线路组成,以保证漂雷在规定 的深度上漂行; 4.设定深度:1.2~6m 3.引信采用声引信和撞击引信或门操 5.浮力在-4.9N~+14.7N范围内可自行调 作。 整
2.按水雷起爆方式分
§1 水雷武器 二、水雷的特点和作用 1. 2. 3. 4. 具有巨大的破坏威力 作用在防护最薄弱的水下部分。 攻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作用的长期性 攻防兼备、作用的威慑性

常规兵器概论五讲

常规兵器概论五讲
常规兵器概论
第五讲
第二章 弹药
弹药是指装有火炸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其 它战术器材,能投射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达到杀伤、破坏或其它 战术目的物体的总称。
• 枪炮弹药的分类 • 枪炮弹药的构造原理 • 其他弹药介绍
枪弹、特种炮弹、手榴弹、导弹武器简介
• 枪炮弹药的发展
§1 枪炮弹药的分类
按用途分
主用弹
榴弹 穿甲弹 破甲弹 碎甲弹
§2 枪炮弹药的原理 一、弹丸原理 (二)甲弹原理
1.普通穿甲弹
尖头穿甲弹 尖头穿甲弹通常由
弹体、装药、引信、 曳光管等组成
用于打击装甲目标和钢筋混凝土工事 的弹药统称为甲弹。按弹丸外形和毁伤原 理不同,甲弹可分为穿甲弹、破甲弹和碎 甲弹,穿甲弹可分为普通穿甲弹和特种穿 甲弹。特种穿甲弹包括超速穿甲弹和脱壳 穿甲弹。
§2 枪炮弹药原理 一、弹丸原理 (二)甲弹原理 3.碎甲弹
碎甲原理是利用堆积于钢甲表面 的炸药爆炸,对钢甲内部产生极大的 应力压缩波,通过这种波的叠加,使 钢甲剥落。
§2 枪炮弹药原理
一、弹丸原理
85

(二)甲弹原理

4.破甲弹

利用带有锥孔的装药 结构,使爆炸后在装药轴
破 甲 弹
§2 枪炮弹药的原理 一、弹丸原理
脱壳穿甲弹
(二)甲弹原理
2.特种穿甲弹
特点: 经合力铀贫使获质分 翼与 金 小 合 铀炮得量稳②为其,,金弹③弹较小①定④弹质弹可等;弹旋在大)利脱托脱体量道获制转大的;用壳在或比系得造壳稳口初大穿飞弹小数较。穿定径速于甲行芯(小大用甲脱的(弹弹时材采的铀c弹壳火受体=两脱料用动合I稳炮力直穿*种落可高能金d中面径定甲2/。,用密;制发 积的m方弹)此钨度 造射 大弹式和,时合的 即, ,托可尾阻弹金钨 是可 且,、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

中国古代兵器库:十八般兵器详解和大图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一、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

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刀脊无饰,刃部较长。

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

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

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

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

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

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

常规兵器概论第三讲26页PPT

常规兵器概论第三讲26页PPT

§3 典型枪炮武器 一、枪械
3.冲锋枪
1956年式7.62mm冲锋枪
战斗是诸步元兵:主要武器。自动机原理同全自动步枪,弹匣容量为 初3速0发71,0m可/进s 最行大2-3射发程点2射000,m枪发托射较率重90,-1后00期发改/分进有铁把枪托, 也可上刺刀。 有效射程 300m
§3 典型枪炮武器 一、枪械
③拨弹与压弹机构
弹夹供弹的压弹机构
§3 典型枪炮武器 一、枪械
1.手枪
1954年式7.62mm手枪
用于指挥员或特 种兵自卫、近距离杀 伤 敌 人 。 使 用 54 年 式 7.62mm普通弹。弹匣 7发。采用枪管短后坐 式自动机。
战斗诸元: 初速420m/s 最大射程800m 发射率30发/分 有效射程 50m
1957年式26mm信号枪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②抽筒与退壳机构
螺式闩的抽筒退壳机构
楔形闩的抽筒机构
(三)自动机
3.自动机各机构
包括闭锁机构、开闩机构(加速机构)、抽筒与退壳机构、拨弹机构、 输弹关闩机构和击发机构等。
③拨弹与压弹机构
弹链供弹的拨弹压弹机构
(三)自动机
3.自动机各机构
包括闭锁机构、开闩机构(加速机构)、抽筒与退壳机构、拨弹机构、 输弹关闩机构和击发机构等。
战斗是诸步元兵:的基本武器,以火力、枪刺、枪托杀伤敌人。 使机初。用速枪567机年35后式m坐/7s.6式2m。最m大普射通程弹2。000弹m仓10发发射。率采3用5-4导0发气/式分自动

认识兵器知识点总结

认识兵器知识点总结

认识兵器知识点总结兵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承载了人类对于战争和防御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了解兵器知识,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更可以理解当今世界的安全形势和军事发展。

本文将从兵器的分类、历史演变、原理和使用等方面对兵器知识进行总结。

一、兵器的分类兵器的分类可分为近程武器、远程武器和辅助武器三大类。

1. 近程武器近程武器主要包括近身格斗武器和刀剑武器两种。

近身格斗武器包括拳套、手铳、手推车、战斧等,刀剑武器包括匕首、刺刀、短剑、长剑等。

2. 远程武器远程武器主要包括射箭武器、发射器械和飞射器械三种。

射箭武器包括弓箭、弩弓、长矛等,发射器械包括投石机、火炮等,飞射器械包括飞镖、标枪、炮弹等。

3. 辅助武器辅助武器主要包括警用装备、防暴器械、军事通信器材等。

警用装备包括防弹背心、手铐、警棍等,防暴器械包括催泪弹、橡皮子弹、震爆手榴弹等,军事通信器材包括电台、卫星定位仪、无线电设备等。

二、兵器的历史演变人类使用兵器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早期的兵器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兵器开始向金属时代演变。

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器时代等不同的时期,兵器的体系逐渐完善,种类和用途也日益丰富。

军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兵器的不断发展,从简单的近程武器、远程武器到如今的高科技兵器,兵器的杀伤力和精准度显著提升。

同时,兵器的使用也随着战争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征战与防御到对付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战争的破坏与残害,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军事规范和条约,限制了特定类型的兵器的使用和发展。

三、兵器的原理和使用1. 近程武器的原理和使用近程武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机械或人力的作用,对目标造成伤害。

拳套、手铳、手推车等近身格斗武器主要依靠攻击的力度和速度,主要用于近距离的格斗。

而刀剑武器则是通过刃部的锋利和刺入的速度造成伤害,主要用于近程杀伤和反击。

2. 远程武器的原理和使用远程武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弹射、火药或其他能量的作用,将武器投射到目标上。

武器知识-1-第14章

武器知识-1-第14章

第14章鞭器长短鞭,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

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

鞭有软硬之分。

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

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鞭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锏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

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御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

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御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

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

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

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

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

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

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

”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

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

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

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

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

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制鞭节和圆环相连而成。

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御,有7节、9节、13节之分,习称九节鞭。

携带方便,使用可长可短,软硬兼施。

其技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

常规兵器概论整理资料

常规兵器概论整理资料

常规兵器概论整理资料常规兵器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非核武器,包括步枪、机枪、坦克、战斗机、导弹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现代军队和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常规兵器进行概述。

首先,步枪是一种最基础的常规兵器。

它是手持火器的一种,用于单兵作战和射击。

常见的步枪有AK-47、M16等。

步枪通常具有射程较远,火力较强等特点,可用于杀伤敌人和保护自己。

其次,机枪是一种连续射击的火器,常见的有轻机枪和重机枪。

轻机枪通常由单兵携带并操作,射击速度较快,例如M249机枪。

而重机枪通常需要多人合作操作,比如12.7mm口径的DShK重机枪。

机枪在战斗中可以提供大量的火力支援,有效压制敌人并保护己方部队。

另外,在现代陆地战争中,坦克是一种重要的装甲战斗车辆。

坦克通常组成坦克部队,提供机动性、火力和装甲保护。

坦克主要用于击毁敌方装甲目标、控制战场,例如M1艾布拉姆斯和T-90等。

坦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模式,成为战场上的霸主之一此外,战斗机是一种用于空中作战的飞行器。

它们用于远距离的空中巡逻、空中拦截、攻击地面目标等任务。

常见的战斗机有F-16、苏-27等。

战斗机通常具有高速度、灵活性和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发现敌方飞机并进行空中对抗。

最后,导弹是一种用于远程攻击的武器系统。

导弹可分为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和地对地导弹等。

它们通过火箭助推、火箭发动机或者喷气发动机等进行推进,可对敌方飞机、舰艇和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例如地空导弹系统S-400和巡航导弹汤森中程导弹。

导弹具有高速度、远程打击能力和精确性等特点,对于打击敌方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常规兵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步枪、机枪、坦克、战斗机和导弹等常见的常规兵器系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共同构建了现代军队的战斗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常规兵器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为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枪炮武器
枪炮都是以火药为能源,抛射弹丸的管状武器。
• 弹道学 • 枪炮武器的组成、分类和原理 • 典型枪炮武器 • 枪炮武器的发展
第一节 弹道学 一、内弹道学 1.火药
a.很快生成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温高压 的火药气体,将弹丸从膛内发射出去;
b.燃烧规律可控制,并使弹丸获得一定的初速,即 具有一定的弹道性能; c.不产生固体残渣。
弹带的尺寸及软硬
装药的温度、湿度
装药的质量、尺寸、化学性质
c.气象方面的原因 风速风向的变化 气温气压的变化
思考题
• 1. 什么是弹丸飞行稳定性?保证弹丸在空中飞 行稳定,目前有哪两种方法?
• 2. 为什么有的炮弹弹丸底部做成船尾型,有的 做成圆柱型,有的弹丸很锐长?
• 3. 弹丸是怎样从炮膛发射出去的? • 4. 从弹道学上,怎样提高火炮的射程?
常规兵器概论
周德魁
教学目的和任务
• 目的
1.灌输常规兵器的基本知 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 识
2.了解常规兵器的基本结 构和原理,以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
3.熟悉兵器的常用术语和使 用方法等,为到部队就 业打下基础
• 任务
1.枪炮原理(重点)
2.弹药(包括枪炮弹药、 导弹等)
3.水中兵器(水雷、反 水雷和鱼雷)
b.装药方面
装药量增加 pm增大,v0增大
装药温度增加 pm增大,v0增大
药粒形状、尺寸和成分
药粒厚度增加 pm增大,v0下降
药粒挥发物含量增加 pm增大,v0下降
c.火炮方面
药室容积磨损增大 p 降
二、外弹道学 1.作用在弹丸上的空气阻力 a.摩擦阻力
压力大——膛内火药气体的最大压力达到245~343MPa, 因此发射时弹丸和身管(枪、炮管)受力都很大;
温度高——膛内火药气体的温度高达3000℃,对身管的 物理化学以及烧蚀作用很大。
前期 第一时期 第二时期 后效期
3.影响火炮初速和最大膛压的因素
a.弹丸方面:-----弹重增加 pm增 大 , v0下 降
减面燃烧
定面燃烧
增面燃烧
第一节 弹道学 一、内弹道学 2.膛内发射现象
首先击针击发底火,继而底火药燃烧,点火药燃烧, 装药燃烧,火药气体膨胀,弹丸嵌入膛线,压力变化和弹 丸加速运动等
第一节 弹道学
一、内弹道学
2.膛内发射现象
时间短——火药在膛内燃烧迅速剧烈。弹丸从开始运动 到飞出炮(枪)口只需0.002~0.06s;
b.涡流阻力
c.波动阻力
2.空气弹道的特点
速最弧小不而f气产如逐击落开b均弹于水弹c降升降弹大某于a决角决状决数越...d于e旋中生右渐平点射度是上是高当相道真平道弹弧弧弧道点点射..,大于于定弹,、初转飞偏旋向面c击弹最点随某恒点初同中空射高道不平弯上在,角处弹,初由的道而尺速弹行流弹右,平道大不弹点为,速时各弹程也升对直曲曲降落;,道则速弹弹不寸且;丸时现丸偏在弹面上射、,点道和较弧称而而率弧角4是道而,系5射在,象重离弹丸的和丸道仅等还射空均,最小与,长短上大最程弹系落゜是数空会,心射道离距程射形系取所取角气低其大,,,道数小角速降,,、 和离最Z初,大速叫弹偏在道流2高5º、~ 6落0º速范都围较内小变;化 ;
4.射弹散布与影响因素
在火炮射击时,即使把各种射击条件准备得尽可 能相同,所发射的许多弹丸也不可能落在同一点上, 而是按一定的规律散布在一定范围内。这种现象称为 射弹散布
引起射弹散布的原因
身管和炮(枪)架的振动 弹丸的质量
a.火炮方面的原因
炮身的温度
炮膛内的清洁程度
瞄准机具的松动与空回
b.弹药方面的原因
3.弹丸飞行稳定性
所谓弹丸飞行稳定性,就是指弹丸在全部飞 行过程中,弹头始终向前,使弹道切线和弹丸轴 线基本重合,保证弹丸头部着地。
要使长形弹丸飞行时不翻跟头,目前有两种方 法:一是给弹丸装上尾翼,好像射的箭、掷标枪 一样。二是采用膛线和弹带的结构,使弹丸飞出 枪炮口以后具有一定的自转速度,象儿童玩的陀 螺急转时不翻倒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