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临床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1

医学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1
双单侧检验
非劣效性试验:临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不比另外一种药物
的疗效差,是指两种药物的疗效差πT -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
范围 - Δ < πT -πC ;
单侧检验
单侧检验
优效性和非劣效性试验仅用一个界值,而等效性试验要用到
劣侧和优侧两个界值。
33
2019-06-19
34
2019-06-19
优效性试验
等效性试验(equivalence trial)
非劣效性试验(non-inferiority trial )
2019-06-19
2019-06-19
29
传统的假设检验——差异性检验
大部分无效假设是两组或多组的总体参数相等,备择假设为
两组或多组的总体参数不等,称之为差异性检验(testing f
达到临界值(Δ);
等效性试验: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
疗效是等效的,并不是两种药物疗效相等,而是指两种药物
的疗效差πT -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 - Δ < πT -πC <
or difference)。其推断统计仅限于两组或多组的差异有无
统计学意义。
30
临床试验中,还有
优效性试验(superiority trial)
等效性试验(equivalence trial)
非劣效性试验(non-inferiority trial )
若P>α,意味着统计上“不能拒绝无效假设”,并非说明无效
临床试验必须得到所在医疗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如果是
新药或新的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还需要得到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的批准,同时还要得到每一位受试者或其亲属、监护人

1期临床实验的内容

1期临床实验的内容

1期临床实验的内容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实验在医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期临床实验作为临床试验的起点,是对新药物或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估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1期临床实验的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受试者招募、观察指标等方面。

试验设计1期临床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通常采用开放标签、单剂量、单中心的设计。

试验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遵循国家和地区的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指导方针,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受试者招募1期临床实验的受试者通常是健康志愿者或疾病早期的患者。

研究者会通过在医疗机构、社区或其他途径发布招募信息,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

在招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充分向受试者说明试验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利益,并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

药代动力学评估药代动力学是1期临床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者通过测定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药物的半衰期、最大浓度、曲线下面积等。

安全性评估在1期临床实验中,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

研究者需要监测受试者的不良事件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常见的安全性评估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观察指标在1期临床实验中,观察指标的选择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药物特性确定的。

常见的观察指标包括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评估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1期临床实验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研究者应根据分析结果,编写实验结果的报告,包括实验设计、观察指标结果、安全性评估等内容。

结论1期临床实验作为临床试验的第一步,对于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严格遵循试验设计、招募受试者、评估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等步骤,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临床医学中的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医学中的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医学中的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研究方法,用于评估新药、新疗法或新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良好的临床试验设计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试验设计。

一、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见也是最可靠的试验设计。

它将参与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

随机对照试验能够消除选择偏倚和配准偏倚,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常见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包括平行设计、交叉设计和群组随机对照试验。

二、盲法盲法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设计手段,其目的是尽量减少研究者和参与者的主观偏见。

常见的盲法包括单盲法、双盲法和三盲法。

单盲法指的是研究者不知道参与者所接受的处理;双盲法指的是研究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所接受的处理;三盲法在双盲法的基础上,还包括评估结果的人员不知道参与者所接受的处理。

盲法的使用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三、平行设计和交叉设计平行设计是指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每组分别接受不同处理。

平行设计适用于长期的治疗干预试验。

而交叉设计是指试验组和对照组接受不同处理,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后,两组交叉进行另一种处理。

交叉设计适用于短期治疗干预试验。

平行设计和交叉设计各有优劣,选择适合的设计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试验对象。

四、自举法自举法是一种常见的非参数推断方法,通过重复抽样生成估计量的分布。

自举法可以应用于小样本试验设计,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估计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五、无效试验设计无效试验设计是指针对预期结果为阴性的试验设计。

这类试验的设计思路主要集中在疾病预防、早期筛查和药物无效性的评估等方面。

尽管无效试验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合理选择试验目标、确定样本大小和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临床试验设计。

良好的临床试验设计能够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试验设计,以及合理控制各种偏倚因素,从而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结果。

15-1临床试验设计

15-1临床试验设计

使用条件
观察指标是一个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变量,
例如神经精神病科中的各种量表(如MMSE量表,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生活能力量表等) 客观指标(如生化指标,血压测量值等),为了 客观而准确地评价疗效也应该使用双盲设计 双盲临床试验中,盲态应自始至终地贯串于整 个试验:产生随机数编制盲底、药物的随机分 配、病人入组用药、研究者记录试验结果并作 出疗效评价、监查员进行检查、数据管理直至 统计分析都必须保持盲态


处理手段非常特殊 , 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非常特殊
阳性药物对照(active control, positive control)
定义:采用已知的有效药物作为试验药物的对照 阳性对照的药物 条件 疗效肯定、医务界公认、药典中收载的药物,特别 是最近药典中收载者 注意事项 阳性药物对照使用的剂量和给药方案必须是该药最 优剂量和最优方案 随机双盲 组间的比较要用等效性假设检验或非劣效性假设检 验
临床试验的特殊性
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国际医
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 国际道德指南》的道德原则,即公正、尊重人 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限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 损害 人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受试对象的主 观因素、心理作用、精神状态是导致试验结果 产生偏性的主要原因 临床试验中有更多的外来因素难以控制,特别 是研究对象的同质性、依从性等
排除标准:① 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如
糖尿病,GBS等);② 亚临床神经病;③ 心、 肝、肾等重要脏器有明显损害或功能不全及中 枢神经病变者;④ 其他原因所致的肌无力、肌 萎缩;⑤ 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者;⑥ 正参加 其他临床研究的病例;⑦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受试者权益与安全性保障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是医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评估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方法。

而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试验过程的核心,一个合理的方案设计能够确保试验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将围绕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展开论述,探讨一些关键问题。

一、试验目的与假设每一次临床试验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假设,这是方案设计的第一步。

试验目的可以是评估新药的安全性、疗效,也可以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

试验假设则是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期,它通常分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确立明确的目的和假设,可以为整个试验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试验人群的选择与招募策略试验人群的选择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根据试验目的和假设,需要选择与之相符的病患群体进行试验。

同时,招募策略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合适的招募策略可以保证试验人群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试验设计与随机化试验设计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随机化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增加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随机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随机化方法,如简单随机化、分层随机化等。

四、试验指标与终点事件试验指标与终点事件是评估实验结果的重要依据。

试验指标可以是临床指标、生物学指标、行为指标等,需要根据试验目的和假设进行选择。

终点事件则是反映试验结果的重要事件,如生存期、缓解率、不良反应等。

在设计试验指标与终点事件时,需要考虑其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五、样本容量和统计分析样本容量和统计分析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所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实验效应和数据的可靠性。

统计分析的选择取决于试验设计和数据类型,可以是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生存分析等。

合理的样本容量和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六、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临床试验基本步骤

临床试验基本步骤

⒊连续给药药动学与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 ⑴受试者选择8-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受试者,筛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 健康检查观察项目同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 ⑵受试者于给药前24小时、给药后24小时、给药后72小时(第四天)及给药7天后 (第八天即停药后24小时)进行全部检查,检查项目与观察时间点应符合评审要 求(包括国内、国际)。 ⑶全部受试者试验前1日入住Ⅰ期病房,接受给药前24小时各项检查,晚餐后禁食 12小时。试验当天空腹给药,给药后2小时进标准早餐。剂量选用准备进行Ⅱ期试 验的剂量,每日1次或2次,间隔12小时,连续给药7天 方案包括三部分: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动学试 验方案、连续给药药动学试验方案。 方案内容:⑴首页;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 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 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
Company Logo
⑶研究目的;⑷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制剂规格、制 剂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 样品数量并附药检质量人用合格报告单;⑸受试者选择,包括志 愿受试者来源、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⑹筛 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⑺Ⅰ期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 (CRFs)及知情同意书应报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后才能开 始Ⅰ期临床试验;⑻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⑼观察指标;⑽数据 处理与统计分析;⑾总结报告;⑿末页。
新药Ⅱ期和(或)Ⅲ期临床试验的药动学研究内容包括:
①新药在相应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包括单次和多次给药。 ②研究者根据试验新药的药理学特点、新药临床用药的需要以及试验条件的可行性 来选择和决定进行下列临床药动学研究的内容:
新药在人体内血药浓度和临床学效应(药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药物 和可能配伍的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的药动学研究;新药在人体组织和分泌物中分 泌和排泄的研究;新药的特殊人群药动学研究,包括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血 流动力学障碍、年龄等因素对人体药动学影响的研究;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遗传 因素的影响)的药动学研究。 ⑴受试对象:健康志愿者,原则上男女兼有。年龄18-45岁,体重符合标准范围,

CART-1 临 床 试 验

CART-1 临 床 试 验

临床试验J-C Tardif : CART-1 (Canadian Antioxidant Restenosis Trial)AG1-1067(Athero Genics公司)是一种亲脂的血管保护剂, 其抗氧化性与强力抗氧化剂和降脂制剂probucol (Lurselle Mer-National) 相等。

再狭窄是PCI后的主要问题, AG1-1067具有的抗氧化性能是否意味着它可能预防再狭窄呢?高脂血症动物研究表明, probucol 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远大于它的降脂作用, 两者不成比例。

人们认为这可能归因于probucol 能够干预LDL 的氧化, 但它似还能够对PTCA后支架置放后的再狭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学者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它抑制PDGF(血小板-产生生长因子)和白介素-1(IL-1)等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最近的两项临床试验:MVP (MultiVitamins and Probucol) 和 PART (Probucol Angoplasty Restenosis Trial) 均反映 probucol 明显减少PTCA 后的再狭窄(NEJM 1997:379:1365; JACC 1997:30:855)。

由于Probucol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 不宜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因此开展CART-1 试验, 验证下述假说:AGI-1067的抗氧化性能与probucol 同, 但副作用较少。

可能有预防再狭窄之效, 且安全。

主要目的用IVUS探明AGI-1067能否减少再狭窄。

PCI前两周用药至PCI后4周(置入或不置入支架)设计CART-1是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的临床试验, 共设5个治疗组:安慰剂(n=42)probucol 500mg/日(n=48)AGI-1067 70mg/日(n=41)AGI-1067 140mg/日(n=38)AGI-1067 280mg/日(n=42) AAGIPGI前2周开始治疗, 继续至 PGI 后四周。

1期临床实验

1期临床实验

1期临床实验1期临床实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并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围绕1期临床实验的定义、设计、实施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1. 1期临床实验的定义1期临床实验是新药研发中的第一个临床阶段,也称为I期试验或初步人体试验。

它是在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的基础上,首次将新药用于人体,通过观察和评估新药在人体内的代谢、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2. 1期临床实验的设计1期临床实验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评估的指标和终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标准、药物剂量的确定、实验周期的安排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严格的伦理审查方案,保护被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3. 1期临床实验的实施1期临床实验需要在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

首先,实验组织者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供研究计划和相关文件,经过严格审查后获得批准。

然后,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应选择合适的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进行实施。

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监测被试者的反应和不良事件,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其安全。

4. 1期临床实验的意义1期临床实验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初步评估新药的药物代谢、药效和安全性,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作用机制,为后续的药效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1期临床实验还可以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疗效评价提供初步参考。

5. 总结1期临床实验是新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将新药引入人体,初步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实施1期临床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不断完善1期临床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加快新药的研发进程,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期
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 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 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 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 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 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 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 药剂量等。
4.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期
I 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 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 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 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和安全性,也包括为 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 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 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 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
(I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欧洲药品管理局
α消耗函数(alpha spending function)
成组序贯试验的基本思想

N 2 3
统计分析次数与统计意义水平α的关系
表 i 1 2 1 2 3 1 2 3 4 1 2 3 4 5 α=0.05 双侧检验名义检验水准及其界值 Pocock α(i) 0.029 0.029 0.022 0.022 0.022 0.018 0.018 0.018 0.018 0.016 0.016 0.016 0.016 0.016 O′Brien&Fleming α(i) 0.005 0.048 0.0005 0.0145 0.0450 0.0001 0.0040 0.0190 0.0430 0.0001 0.0013 0.0080 0.0230 0.0410 Peto α(i) 0.001 0.050 0.001 0.001 0.050 0.001 0.001 0.001 0.049 0.001 0.001 0.001 0.001 0.049
2.2 新药研究的有关管理规范
GLP (Good Laboratorial Practice):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MP (Good Manifactorial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 (Good Supply Practice):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医学研究设计
新药的临床试验
内容提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临床试验的特点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 临床试验的基本流程 临床试验的分期 临床试验的设计 临床试验的实施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等效性与非劣效性检验
1. 临床试验的特点
4
5
成组序贯试验实例
NGF用于治疗正己烷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采用成组序贯试验。共240例,分5阶段,每阶段48 例。
第一阶段 安慰剂组 NGF组 t P 2.88± 3.18 24.13±12.21 4.37670 0.0000708 第二阶段 5.81± 6.75 27.33±12.26 6.74495 0.000000

成组序贯检验图(实验线触及上界,结论为新药优)
正确应用成组序贯试验
成组序贯设计常用于大型的,观察期较长 的,或事先不能确定样本含量的临床试验。 成组序贯设计的盲底要求一次产生,分批 揭盲。
正确应用成组序贯试验
每一批受试对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 相等或比例相同,且不宜太少,批次以不 大于5为宜,以减少多次揭盲带来的信息 损耗(loss of information)。
成组序贯试验实例
例 临床研究某新药与安慰剂作对照试验,估计安慰剂的有效率 为50%,要求新药的有效率至少不低于 68%,规定假阳性与假阴 性率为5%,估计病人进入试验的速度约 30例/月,于是可约定约 每30例分析1次。
12 10 8 6 上界(U)
累计 Z
4 2 0 -2 -4 -6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累计 V 下界(L)
(EMA,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内容提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临床试验的特点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 临床试验的基本流程 临床试验的分期 临床试验的设计 临床试验的实施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等效性与非劣效性检验
3. 临床试验的基本流程
研究基地 研究人员 试验方案 知情同意书 SFDA批准 EC 批准
新药发展计划
临床试验 监查与视察
批准上市
研究报告 申请上市
数据管理 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 收集数据
内容提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临床试验的特点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 临床试验的基本流程 临床试验的分期 临床试验的设计 临床试验的实施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等效性与非劣效性检验
正确应用成组序贯试验
成组序贯试验是期中分析的扩展。
由于多次重复运用假设检验,故需要对每
次检验的(名义)水准 进行调整,以控制
总的检验水准为=0.05。 分5组的成组序贯试验其名义检验水准 =0.0158异时,可较早得到结论。
伦理性 社会性 主观性
具体表现为:
a. 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差 b. 依从性差 c. 可控性差
1.1 临床试验与临床治疗的区别
临床治疗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对 症施治,无需统一的方案,目的是将患者 治好; 临床试验是为了探索某药物是否安全、有 效,所以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试验方案, 对所有参与试验的受试者均按同一方案进 行治疗或处理,不得因人而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样本含量的最低要求
Ⅰ期:试验组20~30例 Ⅱ期:试验组100例 Ⅲ期:试验组300例 Ⅳ期:试验组2000例。 生物利用度试验:19~25例; 等效性试验:100对。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样本含量的最低要求
避孕药 Ⅰ期20~30例 Ⅱ期100对6个月经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 Ⅲ期10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 Ⅳ期临床试验应当充分考虑该类药品的可 变因素,完成足够样本量的研究工作。
一般的研究设计思路
试验开始
试验结束
N个患者接受治疗
进行统计分析
=0.05
成组序贯试验的基本思想
试验开始
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结束
试验结束
n个患者 n个患者
n个患者
第一次统计分析 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次统计分析
第k次统计分析
1
2
k
I型误差的调整
几种方法
Bonforoni: /k Pocock O’Brien-Fleming Peto
成组序贯设计(group sequential design)
相对于固定样本的试验而言,成组序贯设 计是每一批受试对象试验后,及时对主要 指标 ( 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 ) 进行分析,一 旦可以作出结论 ( 无论是有统计学意义还 是无统计学意义 ) 即停止试验。因此既可 避免盲目加大样本而造成浪费,又不致于 因样本过小而得不到应有的结论。
2.2 新药研究的有关管理规范
2.3 各类指导原则
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
2.3 各类指导原则
2.4 主要技术参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质量管理规范
办法、规定
指导原则
若干规定
2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1)
2 临床试验的有关法律、法规(1)
2.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b.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项目要求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样本含量的最低要求
已获境外上市许可的药品,应当进行人体 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临床试 验。多个适应症的,每个主要适应症的病 例数不少于60对。
从而减少样本含量,缩短试验周期,尽早
地使受试者停止接受较差的治疗(特别是
安慰剂治疗),符合伦理道德。
5.3 样本含量的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 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例数应当根据临床 研究的目的,符合相关统计学的要求和本 办法所规定的最低临床研究病例数要求。 罕见病、特殊病种及其他情况,要求减 少临床研究病例数或者免做临床试验的, 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
5.1 试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格式
首页 方案摘要 研究背景 立题依据 试验目的和目标 试验的场所 试验总体设计 适应症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样本含量估计 治疗方案 观察指标 药品管理制度 临床试验步骤 质量控制 不良事件 有效性评估 安全性评估 统计分析计划 伦理学要求 数据管理 资料保存 主要研究者签名和日期 各参加单位主要研究者签 名 附录(参考文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