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护理常规
麻痹性斜视 病情说明指导书

麻痹性斜视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麻痹性斜视概述麻痹性斜视(paralytic strabismus)是由于神经核、神经干或肌肉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类斜视,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眼外肌的部分或完全性麻痹。
患者多发病急骤,发病时立刻感觉复视。
多数是由于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paralytic strabismu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风牵偏视、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头部,眼。
常见症状:眼位偏斜、复视、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眼性斜颈、投射失误。
主要病因:麻痹性斜视的病因有很多,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CT。
重要提醒:先天性斜视一般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麻痹性斜视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者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麻痹性斜视者可在各种年龄发生,多为急性发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二、麻痹性斜视的发病特点三、麻痹性斜视的病因病因总述:麻痹性斜视病因一般因年龄而异,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则可在各个年龄发生。
两者起因有所区别,前者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后者多继发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和损伤。
基本病因: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即可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因出生时的创伤或幼儿期疾病所致。
可累及单眼的一条眼外肌(上斜肌部分麻痹最为多见)或多条眼外肌(双上转肌或双下转肌),又可累及双眼同名肌(双上直肌或双上斜肌)。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者多为急性发病。
斜视矫正手术护理常规

斜视矫正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发病的时间、年龄、有何诱因、斜视的变化和发展情况,有无治疗及家族史,评估患者的视力及屈光度、评估患者眼球偏斜的方向、评估患者的眼球运动,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视觉障碍,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2)专科检查:同视机检查、斜视度检查、立体视检查、Hess 屏检查、验光。
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局麻患者术日晨可进少量易消化食物,不可过饱,以免术中发生呕吐。
3)术眼准备:术前三日点消炎滴眼液,术前一日备皮,术晨以20%的肥皂水充分擦洗备皮范围,用0.9%的生理盐水洗眼遮盖眼垫,遵医嘱注射术前针。
个人卫生:术前一日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4)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口服镇静剂。
5)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6)床单位准备:全麻患者需备全麻床、血压表、听诊召岳寺:O7)心理护理:讲解斜视手术的简要方法,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取得患者术中、术后的配合。
斜视患儿术后护理措施

斜视患儿术后护理措施引言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术后护理是确保斜视患儿手术顺利恢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斜视患儿术后护理的重要措施,包括术后生活注意事项、眼部护理、饮食调整等方面。
术后生活注意事项术后的斜视患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眼部清洁:术后的眼部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家长应定期用温水轻轻擦拭患儿的眼部,注意避免用力过大造成伤害。
2.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的患儿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3.妥善保护眼部:家长应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摩擦或碰撞眼部区域,保护手术部位。
4.遵医嘱使用眼药水:术后患儿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其他眼药来防治术后感染或减少术后不适,家长应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频率正确使用。
眼部护理术后斜视患儿的眼部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过度用眼:术后的斜视患儿需要适当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物体或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眼睛疲劳。
2.使用眼贴:医生可能会建议患儿使用眼贴,在特定时间内覆盖正常眼睛,强迫使用手术眼来培养正常视觉,家长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眼贴。
3.视觉训练:术后的斜视患儿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视觉训练,如眼球运动训练、调节和配合能力训练等,帮助恢复正常眼部功能。
4.定期复诊:术后的患儿需要定期复诊,医生将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家长应按时带患儿去医院复诊。
饮食调整术后斜视患儿的饮食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1.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有助于眼部的健康,术后患儿的饮食应尽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
2.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眼睛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儿的饮食应注重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类、豆类等。
3.限制高盐饮食: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水肿,影响术后患儿眼部的恢复,家长应注意减少盐的摄入。
4.定期营养评估:术后患儿的饮食营养也需要定期评估,家长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咨询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医院眼科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医院眼科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交代手术的有关事宜及配合的注意事项,使病人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2.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以清洁局部,泪囊手术应冲洗泪道。
3.眼部矫正、成形、美容、斜视及眶肿瘤等手术,应在手术前及术后照相。
4.眼眶手术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有无较重的全身疾病,必要时备血。
5.儿童、老年人及较大手术应按全麻手术做准备。
6.手术日护理,参照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二、术后护理
1.休息与饮食:术后应适当休息,眼眶手术者应卧床,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护理观察:注意敷料及绷带松紧、是否移位、有无出血、发热及疼痛等。
4.换药:一般隔日换药,结膜囊成形术则每日换药,并注意分离结膜囊以免粘连。
眼睑整形术则术后4天首次换药。
换药时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炎症反应并注意无菌操作。
三、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注意做好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
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需求并予以满足,以取得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交代注意事项,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诊。
做好出院指导。
五官科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4第一节耳部手术前后护理4第二节鼻科手术病人的护理6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8第一节鼻出血的护理8第二节鼻窦炎的护理10第三节鼻息肉的护理13第四节鼻中隔偏曲的护理15第五节耳前瘘管的护理17第六节喉、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护理18第七节喉癌的护理20第八节喉息肉的护理27第九节急性会厌炎的护理29第十节慢性扁桃体炎的护理31第十一节突发性耳聋的护理33第十二节腺样体肥大的护理35第十三节耳性眩晕的护理37眼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39第一节外眼手术护理常规39第二节内眼手术护理常规41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43第一节白内障的护理43第二节青光眼的护理46第三节视网膜脱离的护理49第四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护理52第五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护理54第六节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护理56第七节斜视的护理59第八节翼状胬肉的护理61第九节机械性眼外伤的护理63口腔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66第一节口腔外科护理66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68第一节颌骨骨髓炎的护理68第二节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71第三节颌骨囊肿的护理74第四节腮腺囊肿的护理76第五节涎腺肿瘤的护理78第六节阻生齿的护理79第七节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81第八节颌面部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护理83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第一章常见症状护理常规86第一节咽痛的护理86第二节眩晕的护理87第三节眼痛的护理88第四节呼吸困难的护理89专科操作护理常规第一章耳鼻喉科操作护理常规90第一节气管切开气管套管护理法90第二节鼻腔滴药法91第三节耳滴药法92第四节剪鼻毛法93第五节外耳道冲洗法94第二章眼科操作护理常规95第一节剪睫毛法95第二节冲洗泪道法96第三节冲洗结膜囊法97 第四节药液滴眼法98第五节涂眼膏法99第六节结膜下注射法100 第七节球后注射法101耳部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概念】耳科手术主要包括耳前瘘管摘除手术,乳突根治手术,鼓室内成型术,电子耳蜗植入术,颞骨切除术等。
五官科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全身情况。
2.评估患者心理。
3.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二)护理要点1.根据病情安置床位,感染患者需隔离放置,防止交叉感染。
2.遵医嘱给予眼液。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4.对危重患者及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做好基础护理及日常生活护理。
(三)指导要点1.指导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忌辛辣刺激饮食。
2.做好出院指导,药物用法及复诊时间。
3.疾病应注意事项。
4.安全指导。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观察用药后反应和疗效。
3.观察生命体征,血糖是否偏高。
4.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5.评估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6.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脱、移位。
7.评估术后疼痛性质和程度。
(二)护理要点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心理。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液。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1次,必要时测血压、血糖。
4.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患者护理常规。
5.根据手术的要求给予卧位,双眼包扎或卧床休息者,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6.伤口剧烈疼痛的患者,应检查绷带包扎是否过紧,有无眼压增高现象,并报告医生。
7.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术后患者应与感染患者隔离。
8.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致伤口裂开或前房积血,影响伤口愈合,必要时服缓泻剂。
(三)指导要点1.手术名称、目的。
2.注意冷暖、防止手术前感冒咳嗽。
手术前做好个人卫生。
3.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安全指导,术后注意事项指导。
4.出院前教会患者点眼液及涂眼膏的方法。
5.定期复查。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评估有无眼部疼痛,疼痛的性质。
3.观察用药后反应和疗效。
4.观察生命体征,血糖是否偏高。
5.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6.评估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7.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脱、移位。
斜视眼睑内翻与倒睫护理常规

斜视眼睑内翻与倒睫护理常规一、斜视疾病健康教育【概述】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另一眼偏离,属眼外肌疾病。
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斜视有许多诱发因素,诸如神经支配的、解剖的、机械的、屈光不正的、遗传的和调节的因素等。
伴有调节因素的斜视是常见的。
多数斜视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
另外集合和外展机制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某种因素打乱两者的平衡,则可能出现斜视。
【临床表现】1.共同性斜视斜视角不随注视方向的变化而改变,眼球运动无限制,两眼分别注视的斜视角相等(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2.麻痹性斜视眼球运动有障碍、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斜视角随注视方向的变化而改变,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检查指导】1.项目(1)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功能、感染筛查、X线胸片、心电图。
(2)远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映光法、三棱镜中和法;同视机主观、客观斜视度测量法。
2.目的及注意事项(1)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功能、感染筛查、X线胸片、心电图,详见第一章总结论第一节常见检查和化验。
(2)远视力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1)目的:评估患者远视力情况,有助于疾病诊断。
2)注意事项:①检查是患者头位摆正,不歪头,不眯眼,不用另一眼偷看。
②每个字母辨认时间为2~3秒。
③遮盖非受检眼时不要压迫眼球。
检查距离不足5m,采用平面镜反射法检查视力的患者,应从镜内所见视力表作出判断。
(3)近视力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1)目的:评估患者近视力情况。
2)注意事项:①检查是患者头位摆正,不歪头,不眯眼,不用另一眼偷看。
②每个字母辨认时间为2~3秒。
③遮盖非受检眼时不要压迫眼球。
(4)眼压测量目的及注意事项1)目的:评估患者眼压情况。
2)注意事项:①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患者坐于非接触眼压计之前,脱去帽子及眼镜。
头部固定在眼压计头架上,向前注视,尽量张大眼睑。
②使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前受检者瞬目,以免角膜干燥。
医院眼科护理常规管理制度

医院眼科护理常规管理制度目录第十八章眼科护理常规一、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三、青光眼护理常规四、翼状胬肉护理常规五、眼球破裂伤及角膜穿通伤护理常规六、眼球化学烧伤护理常规七、斜视护理常规八、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护理常规九、眼内异物护理常规十、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八章眼科护理常规一、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3.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及饮食护理。
4.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
协助视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
6.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7.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8.认真及时准确写好各种护理记录。
9.做好健康指导。
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概念】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
当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状体囊通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状体蛋白变性,纤维间出现水隙、空泡、细胞上皮增殖等改变,透明的晶状体变为混浊形成白内障。
【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及对手术的耐受性,了解发病年龄、职业、用药史、外伤史及家族史。
2.评估患者各项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视觉功能及是否合并有眼压增高、视神经萎缩等。
3.评估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内眼手术前护理常规。
(2)年老体弱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糖尿病者控制好血糖。
(3)配合医师准备合适的人工晶体,术前l小时遵医嘱给术眼滴散瞳眼药水。
(4)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术后护理(1)按内眼手术后护理常规。
(2)取仰卧位休息,限制头颈部活动,避免低头及头部震动。
(3)术眼遮盖眼垫,防止碰撞眼球,遵医嘱滴抗生素眼药水。
(4)了解麻醉方式及手术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术眼疼痛剧烈等异常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视手术护理
双眼在注视(眼位)状态下,不能保证双眼获得的图像落在视网膜中心凹对应点一种状态。
即双眼注视时,一眼眼位偏斜称为斜视。
根据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的变化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根据偏斜方向可分为水平斜视、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上或下斜视。
临床主要表现为复视、抑制(自动关闭一眼防止视觉信息的传入)、视物偏斜、头斜、弱视。
一.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使积极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局麻手术的患者,术前少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以防术中牵拉眼肌时,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
全麻患者术前应禁食水6-8小时。
5.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6.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术后护理
1. 术日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尽量少转动眼球,以免影响愈合。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切口渗出清况。
全麻患者予吸氧、心电监护、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6小时后无呕吐者可以少量多次进食。
4. 嘱患者勿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避免揉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6.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四.健康指导
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用力挤眼,避免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对有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后需及时配镜治疗。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者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 执行各项治疗及时准确。
4. 饮食指导正确。
5. 护患沟通有效,关系融洽。
20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