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
六氟磷酸锂制备方法

六氟磷酸锂制备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这玩意儿可重要啦,就像做菜里的一味关键调料一样!六氟磷酸锂的制备呢,有几种常见的办法。
比如说,有一种方法就像是搭积木,把各种原材料精心地组合在一起。
先准备好氟化锂和五氟化磷,这俩就好比是积木的基本块儿。
然后呢,让它们在合适的条件下相遇,发生反应,就像积木搭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城堡,六氟磷酸锂就这么诞生啦!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一种方法呢,就好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大冒险。
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又有趣的步骤,让各种物质相互作用,最后变出我们想要的六氟磷酸锂。
这过程就像走迷宫一样,得找对路,不然可就达不到终点咯!你想想,要做出高质量的六氟磷酸锂,那可得多讲究啊!就跟咱包饺子似的,面得揉好,馅得调好,包的手法也得恰到好处,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好吃。
制备六氟磷酸锂也是一样,每个环节都得拿捏得稳稳的。
而且啊,这制备过程中还得注意很多细节呢!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洗澡水,太烫了会烫着,太凉了又不舒服。
反应时间也得控制好,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这可真是考验技术呢!再说说这原材料的选择,那也得精挑细选呀!就像挑水果,得挑新鲜的、好的,不然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吗?这六氟磷酸锂的质量可就全靠这些原材料和制备过程中的精心照料啦。
哎呀,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呢!咱可不能小瞧了它,毕竟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呢!你说要是没有这些巧妙的制备方法,那得少了多少好东西呀!所以说呀,这些方法可真是宝贝呢,得好好研究,好好利用,让它们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研究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研究以下是关于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的研究。
一、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六氟磷酸锂的原料主要包括磷酸和锂碳酸。
磷酸和锂碳酸通过进行分解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的中间产物。
2.中间产物处理: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中间产物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六氟磷酸锂。
3.结晶:将高纯度的六氟磷酸锂溶解于溶剂中,通过控制温度、浓度等条件,使其结晶形成晶体。
4.晶体分离:将结晶得到的六氟磷酸锂晶体分离出来,并进一步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最终的六氟磷酸锂产品。
二、优化工艺研究1.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磷酸和锂碳酸作为六氟磷酸锂的原料,其质量对最终产物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注重其纯度和稳定性,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提高反应的效率。
2.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因素。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3.分离和纯化工艺的改进:分离和纯化过程对最终产品的纯度和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改进分离和纯化工艺,如采用适当的溶剂、控制结晶条件等,提高产品的纯度,并减少工艺中产生的废液、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4.产品质量的控制:针对六氟磷酸锂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如含量、水分、杂质等,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加强产品的质量跟踪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环保措施在生产六氟磷酸锂的过程中,应注重安全和环保问题的解决。
1.安全措施:加强生产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采取防火、防爆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与水和酸类物质接触,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2.废气和废液处理:建立废气和废液处理系统,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吸附、分离、浓缩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节能减排:通过优化工艺和设备,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四、未来发展趋势1.提高六氟磷酸锂的纯度和稳定性,以应对高性能电池和电容器的需求。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专利
01 专利背景
03 权利要求 05 荣誉表彰
目录
02 发明内容 04 实施方式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是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28日申请的专利,该专利公布号为CN, 公布日为2009年11月4日,发明人是皇甫根利、李世江、闫春生、贾雪枫、马小芬。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无水氟化氢与浓磷酸反应制得六氟磷 酸;(2)在冷却搅拌下,向步骤(1)制备的六氟磷酸中加入发烟硫酸,制得五氟化磷气体;(3)将高纯氟化 锂溶于无水氟化氢溶液中,形成氟化锂的无水氟化氢溶液;(4)将五氟化磷气体经过冷却之后,再导入到盛有氟 化锂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经反应,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纯净的六氟磷酸锂产品;(5)将未反应的冷却后的五 氟化磷气体继续通入到盛有氟化锂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继续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成品。该发明过程中的五氟化 磷经冷却后充分进行反应,避免了五氟化磷未完全反应而造成的环保压力。
2018年8月,《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获得第一届河南省专利奖二等奖。
专利背景
六氟磷酸锂(LiPF6)被选定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六氟磷酸锂被溶于某些非水有机溶剂中形成锂离 子二次电池的电解液。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理想化学能源,其以体积小、电容量大、能反复充放电 500次、电容量只降低3%的优势,被广泛用于移动、手提电脑和手提摄像机等,还被用于电子工业制作晶片的掺 杂剂和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当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充电时,锂离子进入并附着在阴极的空穴处;而锂离子二次电池 被放电时,附着在阴极上的锂离子重新回到阳极,在这种情况下,锂离子通过电解质溶液运动,结果为了维持电 池的性能,例如使用寿命,应对在电解液中电解质的纯度进行严格控制。2008年之前,由于制备六氟磷酸锂 (LiPF6)的生产环节多、工艺复杂、设备要求较高,导致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研究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研究
六氟磷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催化剂、光学玻璃等领域。
下面是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研究内容:
1. 原料准备:以氢氟酸和磷酸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
其中,氢氟酸可以通过氢氟酸水溶液和氟化钙反应获得。
2. 混合反应:将混合好的氢氟酸和磷酸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
3. 结晶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冷却,使六氟磷酸锂结晶析出。
然后通过离心、过滤等分离技术将固体产物与反应液分离。
4. 洗涤干燥:将分离得到的六氟磷酸锂固体产物进行洗涤,去除杂质。
然后进行干燥,使得产物达到一定的含水率以及理想的结晶形状。
5. 包装储存:将干燥的六氟磷酸锂产品进行包装,存储在干燥、密闭的环境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是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控制,以及产物的结晶和分离过程。
同时,对原料的质量和纯度要求高,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此外,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以提高产率和减少能耗。
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

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六氟磷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催化剂、电解质等领域。
它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并探讨其中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步骤。
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通常基于六氟磷酸和氢氧化锂或氧化锂的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六氟磷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锂或氧化锂,产生六氟磷酸锂的沉淀。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合成方法,但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溶液的pH值。
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还包括固相合成和气相合成。
固相合成方法是将六氟磷酸和氧化锂粉末混合,然后在高温下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能够大规模生产高纯度的六氟磷酸锂。
气相合成方法则是将六氟磷酸和氢氧化锂或氧化锂在一定温度下气相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的粉末。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六氟磷酸锂的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在六氟磷酸锂合成的化学原理中,关键在于六氟磷酸和氢氧化锂或氧化锂之间的中和反应。
六氟磷酸是一种强酸,而氢氧化锂或氧化锂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在反应中生成六氟磷酸锂并释放水。
这种反应需要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进行,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晶型结构。
在实验步骤中,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反应的原料和溶剂,例如六氟磷酸、氢氧化锂或氧化锂、以及适量的水。
然后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将原料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反应,最后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六氟磷酸锂的产品。
在固相合成和气相合成中,实验步骤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涉及到物理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合理选择合成方法和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得到高纯度、良好晶型的六氟磷酸锂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可能性。
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主要有氟化氢溶剂法、气-固反应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本文重点对这几种合成工艺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六氟磷酸锂;合成工艺;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六氟磷酸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暴露在水中或者含湿空气中易吸潮分解,放出五氟化磷而产生白色烟雾。
对眼睛、皮肤,特别是对肺部有侵蚀作用;加热不稳定,与强氧化剂、强酸等不反应;易溶于水,还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
由于六氟磷酸锂的物化性质,在其合成过程中,涉及高低温等工艺条件,生产过程要求无水无氧操作,原料要求高纯精制,且有强腐蚀性等特点,生产难度相对较高,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要求严格。
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其合成工艺主要有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气固反应法和离子交换法四种工艺。
本文主要对六氟磷酸锂的四种合成工艺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1 氟化氢溶剂法氟化氢溶剂法是将氟化锂溶解在无水氟化氢中形成LiF·HF溶液,通入高纯五氟化磷气体进行反应生成六氟磷酸锂晶体,经过分离、干燥得到六氟磷酸锂产品。
该方法具有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反应速率大及产物转化率较高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反应设备需要耐氢氟酸,同时反应为低温,必须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能耗较大。
研究者[1]提出了一种高端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首先通过蒸馏获得纯度为99.99%以上的氟化氢液体,然后将氟化锂投入无水氟化氢液体制备反应溶液,最后将五氯化磷投入含有氟化锂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制得高端六氟磷酸锂溶液。
对高端六氟磷酸锂溶液进行过滤,滤液送至析晶槽中,六氟磷酸锂析出,过滤,母液送入母液贮槽,循环利用。
经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得高端六氟磷酸锂产品。
采用该方法所得的高端六氟磷酸锂产品纯度在99.98%以上,水分含量低于10 ×10-6,酸分含量低于50 × 10-6,不溶物含量低于60 × 10-6,总金属含量低于1 ×10-6,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行业需求。
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_理论说明

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六氟磷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电池材料、催化剂和配位化学等方面。
其高离子导电性和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电解质盐之一。
因此,对于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优化,对于提高其合成效率、纯度以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探讨可能存在的新合成方法。
随后,我们将介绍实验设计与反应条件优化所涉及的关键参数选择与调控策略。
进一步,我们将展示合成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并对不同合成方法下产物纯度及收率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目标的达成程度,并提出未来改进和拓展方面的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的理论说明,包括已知方法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可能存在的新合成方法进行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提供更加高效、纯度更高的方法,推动此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应用技术进步。
2. 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的理论说明2.1 六氟磷酸锂的化学特性六氟磷酸锂(LiPF6)是一种重要的电解质盐,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它具有高离子传导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特性。
在锂离子电池中,六氟磷酸锂可以作为溶剂中的阳离子提供导电通道,实现电荷的自由传递。
2.2 已知的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目前已知的六氟磷酸锂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固相法和气相法等。
溶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溶剂将反应物溶解并进行反应得到产物。
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获得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但是,该方法存在着对环境较为敏感以及生成有害副产物等问题。
固相法是将反应物直接混合加热进行反应,得到产物后进行后续处理和分离。
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合成效果受到反应温度、时间和原料质量的限制,并且产物纯度较低。
气相法是在高温下通过蒸发与沉积的方式进行合成,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
六氟磷酸锂研究报告

六氟磷酸锂研究报告
六氟磷酸锂(LiPF6)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电解质之一。
本文将对六氟磷酸锂的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六氟磷酸锂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LiPF6在常规温度和压力下不挥发,具有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
这使得六氟磷酸锂在电池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次,六氟磷酸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尽管六氟磷酸锂在常温下的电导率相对较低,但在较高温度下,如60℃以上,其电导率会显著增加。
这使得六氟磷酸锂可以提供较好的电气导通性,有助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传输。
此外,六氟磷酸锂的高溶解性也是其优势之一。
六氟磷酸锂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都能较好地溶解,如甲醇、乙烷和二甲基亚砜等。
这样的高溶解性使得六氟磷酸锂可以与其他电池材料(如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等)进行良好的配伍性,从而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然而,六氟磷酸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六氟磷酸锂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产生氟化物等副产物,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其次,六氟磷酸锂的水解性较高,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改善六氟磷酸锂的化学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封装性能等。
总的来说,六氟磷酸锂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池电解质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和溶解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克服其分解和水解等问题,以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改进和优化六氟磷酸锂的方法,以应对电池领域中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1 生产技术现状目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 - 固反应法、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4种 [1-3] 。
气 - 固反应法是将氟化锂( LiF )用无水氟化氢( HF )处理形成多孔 LiF ,然后通入五氟化磷( PF 5 )气体与多孔 LiF 反应,从而得到六氟磷酸锂。
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不使用任何溶剂,易于操作。
但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的六氟磷酸锂容易将LiF 完全包覆,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反应不彻底,产品纯度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有机溶剂法是采用制造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如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二乙酯( DEC )、碳酸二甲酯( DMC )作溶剂,或者采用没有腐蚀性的有机络合剂来替代 HF ,常用的络合剂有乙腈、醚、吡啶等。
将 LiF 悬浮于有机溶剂中通入 PF 5 ,反应后制得六氟磷酸锂。
该工艺的优点是避免使用氟化氢,操作相对安全,降低了对设备的防腐要求。
且反应中生成的六氟磷酸锂不断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使反应界面不断更新,产率较高,并且得到的电解液可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
缺点是 PF 5 与有机溶剂发生反应以及有机溶剂与六氟磷酸锂之间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有机溶剂从最终产品中脱除较为困难的问题。
离子交换法是将六氟磷酸盐与含锂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该方法避免了使用 PF 5 为原料,反应一步到位;但制得的六氟磷酸锂纯度不高,一般都含有未反应完的其他六氟磷酸盐;原料价格较贵,一般只用于实验室制备。
氟化氢溶剂法是将氟化锂溶解在无水氟化氢中形成 LiF · HF 溶液,通入高纯 PF 5 气体进行反应,生产六氟磷酸锂晶体,经过分离、干燥得到六氟磷酸锂产品。
由于六氟磷酸锂与 LiF 都容易溶解于 HF 中,因此反应在液相中发生均相反应,整个反应易于进行和控制,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转化率较高等优点。
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适当的耐氟材料,同时反应低温,必须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能耗较大。
该方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主要方法。
2 工艺技术进展刘建文等将高纯氟化锂在密封搅拌条件下充分悬浮于无水乙腈溶液中,加压引入五氟化磷气体,反应合成高纯六氟磷酸锂。
该方法使用无水乙腈代替 HF 作为溶剂,避免了 HF 溶剂法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使得生产过程对最终产品无杂质污染,同时避免了 HF 对生产设备的腐蚀,生产过程在室温下进行,能耗低;由于整个物相体系中只有 Lip6溶解于无水乙腈中,因此,该工艺反应速度快,生成的六氟磷酸锂纯度高,主含量大于 99.9% ,HF 含量小于10ppm ,总杂质金属含量小于 50ppm ,水分含量小于10ppm 。
宗哲等 [5] 用无水正磷酸、氟化钙与氧化硫反应,蒸发出 PF 5 气体;将蒸发出的 PF 5 气体脱水,得到高纯无水 PF 5 产品;将乙醚、无水乙腈分别脱水,得到高纯乙醚和无水乙腈;将高纯氟化锂加入乙醚液中;在上述液体中加入乙腈;然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通入 PF 5 气体,反应完毕后,通入高纯度氮气,进行置换,直到容器内没有 PF 5 气体;将馏干的产物Li(CH 3 CN) 4 PF 6 加热、分解制得六氟磷酸锂;将六氟磷(酸锂在室温溶解,形成 1M 浓度溶液,通过 0.2μm精密过滤器得到澄清溶液;干燥后得到六氟磷酸锂纯品。
刘红光等 [6] 在反应罐中将 MPF 6 溶于混合溶剂中后, MPF 6 与混合溶剂中的无水 HF 反应生成HPF 6 , HPF 6 在加热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分解形成PF 5 气体,所产生的 PF 5 气体在吸收罐中与无水LiF反应生成六氟磷酸锂。
回流冷凝管中,通入冷却介质,使反应罐中蒸发的无水 HF 有一部分能够被冷凝下来,以保证 MPF 6 不断溶解,并转化为 HPF 6 。
通过对六氟磷酸锂处理的惰性气体下持续干燥,最终获得高纯六氟磷酸锂产品。
王坤等 [7] 将六氟磷酸盐 MPF 6 ( 其中 M 为 Li 、 Na 、K 、 NH 4 、 Ag) ,与原料卤代锂盐 LiF 反应,得到氟化物MF 和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反应在密闭条件下,水含量小于 10ppm 的干燥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反应温度 0~15℃,反应时间 2~24h 以生成六氟磷酸锂溶液;利用 MF 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将其溶解于溶剂中,经精密过滤后通过过滤方式除去氟化物 MF 等不溶物,冷凝结晶得到六氟磷酸锂固体,经干燥,即得六氟磷酸锂产品。
侯红军等 [8] 将五氟化磷通入到溶解有氟化锂的无水氢氟酸溶液中,得到六氟磷酸锂溶液;将功率为200~400W 、频率为 15~40KHz 的超声波作用于待结晶的六氟磷酸锂溶液, -30~-20℃结晶 2~3h ,分离、干燥即得六氟磷酸锂。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诱导期,加快结晶速率,从而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使产品的粒度分布范围变窄,且减少产品中包裹的杂质含量,从而得到颗粒均匀、纯度高的六氟磷酸锂。
3 提纯方法由于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对六氟磷酸锂的纯度要求很高。
其纯化方法因合成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目前常用的纯化方法有化学反应法、热真空干燥法和溶剂重结晶法等,其中化学反应法容易引入其它杂质,热真空干燥法真空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且易导致六氟磷酸锂分解,故这两种方法很少使用。
六氟磷酸锂能溶于低烷基醚、腈、醇、碳酸酯、吡啶等非质子溶剂,因此溶剂重结晶法具有较好的优势。
黄铭等[9] 开发出一种六氟磷酸锂纯化新方法。
将六氟磷酸锂粗品在温度0~40°C 溶解于碳酸酯和/ 或醚类溶剂中,再将溶解液过滤得到透明液体;在透明液体中加入体积为透明液体体积的0.1~10的烷烃和/ 或醚类溶剂混合搅拌,使六氟磷酸锂在混合溶剂中成核结晶;陈化0.5~24h ,将混合溶液过滤,得到六氟磷酸锂晶体;-40 —90℃低温下,真空、干燥,得到高纯六氟磷酸锂。
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六氟磷酸锂中的无机和有机杂质,大大提高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质的性能。
张学良等[10] 开发出一种六氟磷酸锂的化学深度纯化方法。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六氟磷酸锂与含氯磷化物按质量比为20~45:1 加入容器中,密封静置1~10h ;控制容器内压力为-0.07~-0.09MPa ,温度为60~80℃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3~9h ;以1~4m 3 /h 的流量向容器中通入氟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通气时间为0.5~2h ;以1~3m 3 /h 的流量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5~30min 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卸料即得到纯化后的六氟磷酸锂产品。
该方法具有纯化效率高、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
付豪等[11] 在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腈、丙酮几种溶剂中, 确定了用乙醚来纯化六氟磷酸锂后, 考察了六氟磷酸锂、LiCl 、PCl 5 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 乙醚能有效地分离LiCl 和LiF, 但是不能很好地分离PCl 5 , 使得纯化后的Cl 较高。
研究了PCl 5 在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环己烷中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 氯离子在苯和甲苯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用苯和甲苯分别进行纯化研究, 结果表明: 用苯纯化后的六氟磷酸锂产品中的Cl 含量在 2 mg/L 以下, 苯的残留量为0.0004% 。
乙醚和苯是纯化六氟磷酸锂产品的最佳溶剂选择。
4 装置设备在装置设备方面,主要进行产品合成装置、结晶分离设备等研发,以解决反应过程中工艺合成路线长,原料转化率低,反应条件苛刻,产品纯度低,环保效益差,不易批量生产,降低产品中的水和氟化氢含量等问题,使其符合锂离子电池的工业要求。
李云峰等[12] 开发出一种六氟磷酸锂合成装置。
它包括装置筒体,装置筒体内设置有将装置筒体分隔成上、下筒体部分的过滤结构,上筒体部分的上端开设有筒体进料口和排气口,上筒体部分的下端开设有筒体出料口,下筒体部分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口,上筒体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结构上方区域进行降温的降温结晶装置,上筒体部分与下筒体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结构上的结晶物质进行干燥的升温干燥装置。
该装置减少了六氟磷酸锂合成UPR 使用的是纯度较高的DCPD ,而国内产品纯度较低,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设备腐蚀等问题,影响了其应用。
因此我国DCPD 生产企业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消除污染,加大DCPD 在高端UPR 领域的应用开发。
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DCPD 应用领域是加氢石油树脂、PDCPD 、环烯共聚物、一叉降冰片烯等产品,主要问题是技术瓶颈,今后发展还要看国内技术的开发及引进技术的发展情况,市场一片光明。
过程中所需的中转设备。
黄铭等[13] 开发出一种六氟磷酸锂结晶分离纯化器,机架相对应位置上分别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分别装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带调温夹套的罐体沿重心水平中心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连接,第一旋转轴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受旋转电动机带动,第一端通过搅拌减速机受搅拌电动机控制的搅拌轴伸入罐体内的第二端上装有搅拌浆,在罐体上半部装有过滤筛网,罐体壁上有与过滤筛网相通的滤液出口,第二旋转轴上有与罐体内相通的进液通道,罐体壁上有管道,罐体加料口处有罐盖,罐体底部有出液口。
该分离纯化器控制简单,操作方便,耐低温、高压,耐腐蚀,安全。
杨瑞甫等[14] 开发出一种无水氟化氢非水溶剂法合成六氟磷酸锂的合成装置。
它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顶端设置有带气体吸入口和回流液入口的喷射吸入器,气体吸入口与带气体调节阀的气体管道相连接;喷射吸入器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气液混合器,在连接管和气液混合器的外面套装有导流筒,导流筒的顶端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间隙,导流筒的下方设置有“W ”型导流板,在导流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从导流筒的底部螺旋上升至导流筒的上端的螺旋导流板;反应釜的下端设置有回流液出口,回流液出口通过循环管道与回流液入口相连接,在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回流阀和循环泵。
5 结束语六氟磷酸锂是制造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率和电化学稳定性,是目前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
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需求,所需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新型电解质锂盐的研发工作。
此外,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将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国内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问题己迫在眉睫。
目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但工业生产方法还是以无水氟化氢为溶剂的制备方法为主。
今后的重点是不断完善现有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不断研究开发新的纯化工艺和装置设备,同时研究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并尽快实现产业化,以满足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