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涤棉混纺织物剥色的研究

合集下载

涤棉织物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印花的研究

涤棉织物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印花的研究

纺织装饰科技
2018年第 1期 (总第 124期 )
2.2染 料 配 方
E |枥 虏 1 1 I (浅 灰
打 j j 页色
_ 五 1

8 墓 醒髅
Il 强
_

暖豳
。 溺 —爨—— l翳_ _i l 霜露 0 、
豳 _ 一 §
积 j蠹豳 闲 —— l ∞ 骥 — 睇 * m辩 搿 11
2.3还 原 液 配 方
打 样 颜 色
颜 色 配 方
15 .00g/I Dianix Yello w Bro w n S.2R 150% :1 .00g/I Dianix Rubi n e S一2G 150% :7 .00g/I Dian ix Blu e S-BG ;
14 .70 g/lInda nthren Yellow F3GC ;8.55g/llnda nthre n Brown K—BR;34 .20g/IInda nthre n Ol ive K- T
疆 _
《§
_
。、 …
臻麟 器 目 翻 嚣
j j
Y。
。。
肆 ? 一 一
颜 色配 方
0.748g/I Dianix Yellow Brown
S-2R 1 50% :0.066g/I Dianix Rubine
S-— 2BGG ;1 50%:0.1 87g/I Dianix Blue
保 险粉 Na S 0 (分析 纯 ,上海 虹光 试
着 不透 气 等 缺 点 ,是 面 料 中一 款较 典 型 的 剂厂 );氢氧 化钠 NaOH (稀释 自制 ,北 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硫酸剥色法定量研究洗涤过程中棉针织物的褪色及串色行为

硫酸剥色法定量研究洗涤过程中棉针织物的褪色及串色行为

硫酸剥色法定量研究洗涤过程中棉针织物的褪色及串色行为作者:邓旭山蒋赞吴金丹王际平来源:《现代纺织技术》2020年第06期摘要:在家庭洗滌过程中,活性染料染色布样会发生褪色及串色现象。

以活性黑5染色的棉针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硫酸剥色等技术并采用UV-Vis来定量研究洗涤过程中棉织物上染料掉落的量以及串色的量,同时用测色配色仪测定洗涤前后布样的K/S值和ΔE值。

结果表明:洗涤过程中掉落的染料由残液中的游离染料和毛头上的染料组成,机械力是影响毛头上染料量的主要因素。

机械力越强掉落的染料越多,布样的K/S值明显下降,色差ΔE增大。

而对陪洗白织物而言,残液中的游离染料会串染、掉落的毛头会黏附到白色织物上使其色差发生变化,且毛头的黏附是影响陪洗织物色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毛头;染料掉落;洗涤;机械力;褪色及串色Abstract:In the home washing process, color fading and crossing will happen for cloth dyed by reactive dyes. In this study, the cotton knitted fabric dyed with reactive black 5 was used as the object. Sulfuric acid decolorization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 (UV-Vis)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amount of dye drop and color crossing in the wash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the K/S value and ΔE value of the sample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colori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e dropped during the washing process consists of the free dye in the residue and the dye on the pompon. Mechanical force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amount of dye on the pompon. The stronger the mechanical force, the more the dyes dropped. The K/S value of the cloth samp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chromatism ΔE increased. When the colored fabric washed together with the white one, the free dyes in the residue would lead to color crossing, and the dropped pompons would adhere to the white fabric, resulting to the chromatic aberration change. And the adhesion of pompon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chromaticity change of the white fabric.Key words:pompom; dye drop; washing; mechanical force; color fading and crossing活性染料目前已成为纤维素纤维印染的主要染料[1-2],尽管活性染料染色织物具有固色率高的优点,但在日常家庭洗涤中不同颜色织物混洗还是会出现有色织物褪色、浅色织物沾色的现象。

【涤棉】涤棉混纺织物色差成因及解决方法

【涤棉】涤棉混纺织物色差成因及解决方法

【纯干货】涤棉混纺织物色差成因及解决方法涤棉混纺织物热熔染色色差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克服办法1.两边色差1)染液浸轧:两边带液量不一致;2)预烘和焙烘:烘干程度不均匀或不充分;2.边中色差及左中右色差1)轧辊轴心发生变形,产生轧余率不一致;2)在预烘或热熔时布幅中间和两边温度和风量不一致;a)在一般空车情况下,中间温度高于两边温度(焙烘箱)(热熔);b)散热时,两边易干,而中间慢,造成中间温度稍低(预烘);3)染料性能不同:由于温度中高边低,产生固色条件差异;低温型会发生中浅边深,高温型分散染料却相反;克服办法:第一,改善织物干燥的均匀性;第二,采用均匀轧车;第三,改善轧液的均匀性;第四,染色时要合理选用染料;3.正反面色差1)轧辊软硬度差异太大;2)预烘时正反面温度和风量不一致;3)热风预烘拔风效果差,湿度过度;4)克服办法:第一,合理选择软辊的硬度;第一,正反面烘燥力求均匀;第二,热风部分采用横导辊穿布方式;第三,预烘室拔风要充分,防止湿度过高;第四,在染料溶液中适当加入防泳移剂4.左右对角色差(实质上是局部性的正反面色差)1)预烘时左右热量不匀,辐射强度不一;2)喷风量左右不匀;3)金属导辊左右两头散热不一4)克服办法:从设备上找根源;5.前后色差1)坯布方面:纤维的种类、质量、配棉的变动;2)练漂前处理方面A.前处理采用设备不同,工艺条件不容易掌握一致,半制品染色后色泽有区别;B.退浆效果如有差别,也会形成色泽深浅;C.热定型速度和风速;D.丝光后的pH值:最显著的产生原因;3)染色方面A.进焙烘箱之前织物干潮不一致;B.热熔温度是染色过程中影响色差最显著的因素;C.车速、染液、显色液、还原液浓度掌握不一致,造成前后搭色不一;D.产地、批号不同的染料,色光有差异;4)后整理方面:树脂或高温焙烘可引起某些染料色光变化。

6.克服办法:第一,防止坯布因素,掌握纤维原料和上浆成分的变化情况;第二,练漂前处理机台要“三定”(定工艺、定机台、定人员);第三,要经常检查定型机、热风机运转情况;第四,染整加工的半制品,其退浆、丝光后织物上的pH值须“三查”;第五,染色用染料要按产地、批号分开堆放,控制好色光;第六,染料上车要研磨认真;第七,预烘后进入焙烘箱前布身要干;第八,在染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和操作规程;第九,染色机上装自控温装置;第十,出布处建贴样制度;第十一,染色后,成品检验按次序进行,分色成包;。

涤棉混纺织物毕业论文

涤棉混纺织物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分析并研究了涤棉混纺织物的特点及其前处理的工艺流程!了解了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的机理(杂质如何去除)!冷轧堆法和汽蒸法各自的优缺点!对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冷轧堆法;汽蒸法目录引言 (2)第1章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及应用 (3)1.1 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 (3)1.1.2其它性质 (3)1.2 涤棉混纺织物的主要应用 (3)第2 章涤纶及棉的性质及其混纺植物的比例分配 (4)2.1 涤纶的性质 (4)2.2 棉织物的性质 (4)2.3 涤棉混纺织物的比例 (5)第3章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 (8)3.1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图 (8)3.2 (8)3.2.1 机压成型 (8)3.2.2 振动成型 (9)第4章焦油白云石砖的干燥和烧成 (10)4.1 干燥 (10)4.2 烧成 (10)第5章焦油白云石砖工艺流程图 (1)结束语 (1)结束语 (2)致谢 (3)参考文献 (4)引言焦油白云石砖是以烧结白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碱性耐火材料,耐火度1750-1900℃,具有较高的抗碱性渣侵蚀性能。

一般先将白云石熟料制成一定要求的颗粒和细粉后,经加热、配料,掺入5%~10%的焦油或沥青,在130~190℃的温度下搅拌、机压成型或振动成型,冷却后制得。

有的在使用前还预先经过低温(250~400℃)处理,排除部分挥发物,有助于提高低温强度,避免在使用初期塌落。

这种砖主要用于砌筑碱性平炉炉墙、转炉炉墙、炼钢电炉炉底、化铁炉熔化带、水泥回转窑烧成带等。

焦油白云石砖也是碱性耐火材料,对碱性渣的抵抗能力强,而对酸性渣的抵抗能力差,荷重软化开始温度同样比较低,只有1500~1570℃。

焦油白云石砖的耐急冷急热性比普通镁砖好得多,可达风冷20 次。

这与结合剂(固定碳)具有好的热稳定性有关。

使用不烧结的焦油白云石砖时,由于焦油或沥青在低温下加热即软化,故烘炉时在500℃下不能停留时间过长,以防止砖软化变形。

剥色法测定粘/棉混纺纱线纤维含量及不确定度评定

剥色法测定粘/棉混纺纱线纤维含量及不确定度评定

剥色法测定粘/棉混纺纱线纤维含量及不确定度评定
介召静
【期刊名称】《纺织标准与质量》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针对当前粘/棉混纺纱线纤维含量分析试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剥色法预处理试样,并进行不确定评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剥色法所带来的误差满足标准要求,测试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随机效应和质量损失修正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介召静
【作者单位】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7
【相关文献】
1.60%硫酸法定量分析黏纤/棉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董绯
2.棉与莫代尔纤维二组分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J], 潘虹燕
3.棉和莱赛尔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J], 赵明慧;李延峰
4.棉粘混纺产品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刘艳
5.棉/粘纤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J], 李波;朱洪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涤纶剥色技术是将满色涤纶经过经染加工,去除染料,将涤纶织物开口,使其达到低色浓淡、部分洗染或全洗效果的技术。

目前,涤纶剥色面临着困难,首先,破坏了原有涤纶结构,无法完整恢复原始状态,因此产生一定的色差;其次,涤纶剥色处理过程较长,耗时较长;最后,易污染和变色,无法满足工业的物理性能要求。

如何解决涤纶剥色的问题:
1. 针对成分结构改性。

采用低温涤纶或挤出涤纶,采用新型有机硅等改性剂共混,从而使能够提高染料的洗出率和色牢度,降低剥色时间,改善织物光泽度,而且可以降低洗染剂浓度,减少洗染剂的危害性。

2. 改变洗染设备。

开发多功能洗染设备,可以针对织物本身的特点和染料性能变化,来改变涤纶剥色处理的参数和步骤,从而提高涤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灵活性。

3. 开发能洗色和洗染的洗染液。

采用新工艺,采用双酯化技术或微波干燥洗涤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洗出率,降低液体温度,降低洗染消耗,降低原料成本。

4. 运用新技术。

结合对蓝光、负离子剥色等技术的研究,可以在不改变染料结构的前提下,运用蓝光照射、负离子物质,使染料从织物表面渐渐剥离,可以有望达到不改变染料结构的剥色光泽度和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

一种除去涤纶织物上颜色的剥色处理方法

一种除去涤纶织物上颜色的剥色处理方法

一种除去涤纶织物上颜色的剥色处理方法
涤纶织物是一种常用的衣料材料,它具有柔软、舒适、易洗涤、耐磨损等特点,一种极其
受欢迎的时尚服装材料。

涤纶织物有着多样的颜色,但有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其特色和用途,它也需要经过剥色处理来除去其原有的颜色。

剥色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涤纶织物表面处理技术,通过采用相应的工艺处理涤纶织物,可以将涤纶织物表面的原来的颜色去除掉,从而
使其有一个新的颜色,从而更好地达到客户对于涤纶织物产品品质要求。

经过剥色处理后,涤纶织物可以获得更漂亮的色彩表现,而且还可以改善涤纶织物的立体廓形显示,以及它
的纹理等,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服装的美观性和时尚性。

剥色处理是一项复杂的表面处理技术,它的技术难度和处理流程十分复杂,需要相关人员
具有较高的设备技术水平和原料处理技术能力。

在剥色处理前,我们首先要对涤纶织物表
面颜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选用的机器配置也要根据涤纶织物颜色来进行选择,以
便剥色处理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涤纶织物剥色处理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将涤纶织物收到工厂后,我们会对表面颜色进行
检测和分析,找出要去除的颜色,并根据颜色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机器和药剂配置;然后
将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清洗、磨粒等工序,把原有的颜色去除掉;接着,将清洗过的涤
纶织物浸渍在碱液中,并使用高压集成式钢模具加热此钢模具,以进一步改变涤纶织物的
表面纹理,而后再进行水洗,即可完成剥色处理。

剥色处理有着许多优点,用剥色处理后的涤纶织物更易于更改其幅面,它比天然纤维的表
皮表现更加强悍,它的纹理更加清晰,不容易褪色、抗污染,可以长期使用,不易起皱纹,。

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5
的溶剂可以提供必须的化学能, 打破高分子间 的 结合力[ 10] ;Knox等人认为,把PET纤维看作是一种
剂。 2. 2 溶胀后脱色剂的选择
半刚性芳香链段和柔顺的脂肪族酯链段的交替 共
考虑到分子结构大小、以及与涤纶纤维分子间
聚物,前者的溶解度参数为较低,后者的较高,这 样溶胀剂的选择范围更广[ 11] 。考虑到溶胀剂的沸点
作用力强弱等因素,选择B作为溶胀后的脱色剂。 经过溶胀、脱色以及整个剥色过程涤纶织物试样
高低、毒性大小等因素,最终选择试剂A作为溶胀 K/ S值下降百分数如表1:
表1 溶胀、脱色以及整个剥色过程 涤纶织物试样K/S 值的变化
染料 名称 [12]
分散红 3B ( 蒽醌 类)
分散大红 S- BWFL ( 偶氮 类)
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染色: 染料 1%( owf ) , 磷酸 二氢铵 2g/ L,醋酸调节 pH至 4- 5, 扩散剂 NNO1g/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作者:杨锋(1962- ),男,教授,研究方向:敏感材料物理化学. 基金 项目 : 武汉 科技 学院 校基金 ( 20 0 8Z 04 ).
织物首先在温度17℃- 23℃、湿度60%- 70%的大 气环境下平衡24小时, 然后在该大气条件下进行 测试。每个试验测定个5数据, 最后平均获得该试 样的强力值。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1 溶胀剂的选择 Ri bni ck等人认为溶解 度参数与PET纤维相近
第4期
杨亮,等:一种涤纶剥色新方法的研究
72.49%
总值
90.1%
88.58%
81.73%
90.76%
89.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Aneffectivestrippingmethodofpolyestercottonblendedfabricdyedbydisperse/directdyes anddisperse/reactivedyeswasstudied.Themethodcanbedividedintothreesteps,includingswelling withdimethylsulfoxide,solubilitystrippingwithN,Ndimethylformamideandreductionstrippingwith thioureadioxide.Theoptimum conditionisthattheswellingtemperature120℃ for40min;dissolved strippingtemperature100℃ for30min;reductionstrippingtemperature100℃ for30min.Theaverage strippingratereached95.48% andthestrengthretentionratereached92.28%.Theswellingagentand discolorationagentcanberecycledbydistillationwithahighrecoveryrate. Keywords:polyester/cottonblendedfabric;swelling;stripping;fabricstrength;strippingratio
织物的剥色在纺织行业应用广泛,如染厂染 色、纤维分 析 以 及 废 旧 纺 织 品 的 回 收 再 利 用 等 领 域[1]。随着行业的发展,织物剥色技术也在日益提 升。对于成分单一的织物,剥色方法较为成熟,比如 涤纶织物的剥色主要通过次氯酸钠氧化剥色或在碱 性条件下使 用 连 二 亚 硫 酸 钠 (保 险 粉 )来 进 行 还 原 剥色[2];纯棉 织 物 可 以 用 双 氧 水 剥 色,也 可 用 保 险 粉配合烧碱剥色[3];羊毛织物可以使用还原剂配合 表面活性剂来进行剥色。然而,对于成分较为复杂 的织物如涤棉混纺织物的剥色,传统的剥色方法效 果均不理想。在当前的纺织面料中,涤 /棉混纺织物 的应用又最为广泛,所占市场份额也最大,若不能解 决其剥色问题,大量废旧涤 /棉混纺织物将被浪费,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从溶胀剥色、溶解剥色和还原剥色三个方 面出发,对分散 /活性染料和分散 /直接染料染色后 的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剥色研究,达到了较为理想的 剥色效果,且主要的剥色试剂可以循环利用。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组织结构为 1+1平纹,织
物密度 96×72,纱支 45支);分散染料(大红 HBGL, 黄 RGFL,蓝 2BLN)、活性染料(大红 M3BE,黄 3G, 蓝 KNR)和 直 接 染 料 (大 红 4BS,黄 D3RLN,蓝 DRGL)均 为 工 业 级;氯 化 钠、二 甲 基 甲 酰 胺 (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氧化硫脲、氢氧化 钠均为分析纯。
第 47卷第 10期 2018年 10月
应 用 化 工 AppliedChemicalIndustry
Vol.47No.10 Oct.2018
有色涤棉混纺织物剥色的研究来自侯文生1,2,凌晨1,蔡智锋1,阎智锋1
(1.太原理工大学 轻纺工程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山西瑞赛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13111063180,E-mail:wshou10@163.com 通讯联系人:蔡智锋(1986-),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废旧纺织品的再资源化。电话:13453273100,E-mail:
shisheng3100@126.com
2098
应用化工
第 47卷
平;BGZ型电热鼓风干燥箱;YG(B)026D500型电 子织物强力机;PN48A型白度颜色测定仪。 1.2 染色 1.2.1 分散 /直接染料染色 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 按照分散染料 1%(owf)、直接染料 1%(owf)、NaCl 20(g/L)、浴比 1∶25的条件进行染色,流程见图 1。
Researchonstrippingofcoloredpolyestercottonblendedfabric
HOUWensheng1,2,LINGChen1,CAIZhifeng1,YANZhifeng1
(1.CollegeofTextile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zhong030600,China; 2.ShanxiRuisaigeTextileTechnologyCo.,Ltd.,Jinzhong030600,China)
摘 要:研究了一种对分散 /直接染料和分散 /活性染料染色的涤棉混纺织物的有效剥色方法。该方法分为二甲基 亚砜溶胀,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剥色和二氧化硫脲还原剥色三个步骤,最佳工艺条件为:溶胀温度 120℃,时间 40min;溶解剥色温度 100℃,时间 30min;还原剥色温度 100℃,时间 30min。平均剥色率 95.48%,强力保留率 92.28%。溶胀剂和溶解剥色剂可通过蒸馏法回收再利用,回收率高,能够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 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溶胀;剥色;强力;剥色率 中图分类号:TQ202;TS190.8;TS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18)10-2097-06
HS12型高温 小 样 染 色 机;AY220电 子 分 析 天
收稿日期:20171122 修改稿日期:201803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3153) 作者简介:侯文生(1968-),男,山 西 繁 峙 人,太 原 理 工 大 学 副 教 授,主 要 从 事 领 域 为 废 旧 纺 织 品 的 再 资 源 化。 电 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