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及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以黄自三首作品为例.docx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以黄自三首作品为例.docx

绪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第一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1.1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溯源1.2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韵律分析1.3钢琴伴奏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黄自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2.1黄自的生平简介黄自,江苏川沙人,是我国30年代最为重要、较有成就的一位音乐作曲家、音乐理论研究者、音乐教育学者。

黄自在早期我国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发挥了其优秀的天赋,以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艺术歌曲为人们所知。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战争贯穿整个过程,政局动荡不安,经济秩序混乱,人民生活疾苦。

这一时期,作曲家不满于水深火热的现实生活,只能从古代诗词中挖掘音乐素材,进行音乐创作,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黄自也不例外。

他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纷纷跻身于优秀作品之列。

2.2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像是一个巨大的,壮丽的山脉和国家的河流的集合体。

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东方。

江南风光景色秀丽,北方山势雄伟,亦有雄伟的长江,被称为世界喜马拉雅山脉的屋顶,风景是如此迷人。

我们爱祖国,爱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思想,身体和动力。

因此,在我们的许多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也深深地表达了演唱家对祖国热爱的感情。

我们在祖国的土地上成长起来,因此我们心中充满对祖国的热爱。

黄自所作的《抗敌歌》原名《抗日歌》,抗敌歌是中国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

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音乐家黄自有感于神州山河遭敌寇侵略荼毒,欲唤起人民抗敌爱国意志所作。

《再见了,大别山》就是这样一首歌颂祖国,发扬抗战精神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抗敌歌》这类歌颂革命胜利的歌曲,时常出现在我们的革命、红色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那么演唱家如何运用自身的情感,将对抗战精神、歌颂革命胜利的描述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钢琴伴奏时进行情感的投入和对音调、重音等多方面的运用。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黄自(Jay Chou),是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非常知名的音乐人,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新的作品而备受喜爱。

他擅长创作各种风格的音乐,其中包括艺术歌曲。

在其音乐作品中,使用钢琴伴奏的歌曲尤为突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我们要了解黄自的音乐风格。

黄自的音乐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中国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其音乐深受受到古典音乐、爵士乐等多种音乐形式的影响。

他的音乐常常表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和时尚的音乐元素,使其音乐在国际音乐市场也备受青睐。

我们来分析一下黄自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在黄自的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往往是非常突出的一部分。

在编曲上,他常常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方式,比如采用流行的打击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的编曲形式,使得钢琴伴奏呈现出时尚的音乐风格。

他的钢琴伴奏在和声上往往非常丰富,常常采用丰富的和声语言,以丰富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技巧来表达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一首歌曲是《夜曲》。

《夜曲》是黄自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将浓烈的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和时尚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了浓浓的中国传统和时尚的感觉。

在这首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特点表现在编曲上十分突出,钢琴伴奏采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方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和声丰富,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国古典音乐元素,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首歌曲是《红尘客栈》。

《红尘客栈》是一首颇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歌词唱的是江南水乡,人来人往的红尘客栈,从歌词中就能看出这首歌曲的中国传统意境。

而在钢琴伴奏方面,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同样突出,采用了丰富的和声,以及流畅的旋律,使得整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

黄自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表现在编曲上对现代流行音乐的使用,以及对中国古典音乐元素的融合上。

他的音乐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和时尚的魅力,使得其音乐在国际音乐市场也备受青睐。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并在这些歌曲中运用了钢琴伴奏,使得歌曲更加生动和动人。

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优美旋律:黄自的钢琴伴奏通常采用优美的旋律,旋律流畅、抒情、富有感染力。

这样的旋律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歌曲的意境。

2.丰富和谐的和声:黄自的钢琴伴奏注重和声的丰富和谐,通过不同的和弦进行、和声进行和旋律进行来实现音乐的表现力。

这样的和声使得歌曲更加丰满、宏大,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灵活多样的节奏和技巧:黄自的钢琴伴奏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和技巧,包括快速的音符连续、优美的演奏技巧、巧妙的音乐表现手法等。

这样的技巧和节奏使得钢琴伴奏更加生动活泼,更好地支持和衬托歌曲的情感表达。

4.独特的编曲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独特的编曲风格,他善于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质感。

他的钢琴伴奏既有古典音乐的精髓,又注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钢琴伴奏更加富有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5.情感饱满的表演:黄自的钢琴伴奏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他通过细腻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钢琴伴奏更加生动和感人,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优美旋律、丰富和谐的和声、灵活多样的节奏和技巧、独特的编曲风格和情感饱满的表演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钢琴伴奏更加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性。

无论是听众还是音乐爱好者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黄自音乐的美妙和精彩。

黄自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

黄自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
美孤 I 的 忍嘲
黄 自艺术歌 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
◎ 郑 巩 洋
鳓 鳓 搿 嬲 测 溺 蛳 璐 彩 鳓 § 搿
黄 自 ( 9 - 13 ) 1 ̄- 98 ,我 国现代 著 名 的作 曲家 、音 乐 而又 无 可奈 何 的心情 。通 过这 段 情绪 的变 化 ,音 乐 随之 教 育 家 。 自幼 受 到 良好 的 教育 ,特别 喜 爱 唱 歌 ,考 入 清 走 向高 潮 ,在 歌 曲 的最 后一 段 ,她 终 于从 心 底 呐 喊 出 内 “ 不化 成杜 宇 , 华 学 校完 成 学 业 之后 ,又赴 美 国 学 习心 理 学 和音 乐 理 论 心 的渴 望和心 灵深 处的所 思所 想 :恨 只恨 , ” 作 曲。12 回 国后 ,先后 任 教 于 沪江 大 学 和上 海 国立 唤 他快 整 归鞭 。 因此从 第 十八 小节 开 始 ,右手 的伴奏 音 99年 音 乐 专科 学 校 。黄 自的 音乐 创 作 多 以歌 曲为 主 ,并 且 大 型变 成 柱式 和弦 ,所 有 和 弦 的高 音 与歌 唱 旋律 同步 ,增 多 集 中在 13一 l3 间。在 他 的创 作 中 ,数 量 最多 、 9 1 97年 编 歌 曲 十 首 ,清 唱剧 《 长恨 歌 》七 个 乐 章 ,等 等 。其 中 创 作 数量 最 多 的是 艺 术 歌 曲 ,这 也最 能 代 表他 的创 作 风 格 和艺术 成就 。 。 黄 自艺术 歌 曲 中的 歌词 可 以 分 为两 类 ,一 类 是 选 自 加 音 乐 的力 度 ,表现 出音乐 情 绪 的 高涨 ,加 强 了作 品 的
三 愿 》 《 乡 》和 《 思 曲 》等 ,这 类 作 品旋 律 声 部 和 、 思 春
语 言 以及 鲜 明的艺术 形象 来表现 内心 的激 情 。

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及艺术成就

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及艺术成就

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及艺术成就黄自,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人和音乐创作家,在华语乐坛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她的音乐作品以创新融合、情感深刻、艺术独特为特点,尤其以钢琴伴奏为她的特长,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

同时,在音乐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无数的荣誉。

黄自最大的特长是钢琴伴奏,在她的音乐作品中总是能感受到钢琴的存在,可见她对钢琴的热爱和挚爱。

无论是弹奏旋律还是伴奏旁白,总是把钢琴演绎得淋漓尽致,用音乐呈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黄自的钢琴演奏作品不仅在音乐上有价值,在艺术上也是极具观赏性的,她的音乐风格独具一格,让听众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喜悦、忧伤、温馨以及希望。

作为一名创作家,黄自不仅擅长于音乐,同时在词曲创作方面也拥有非凡的才华。

她的歌曲总是能够打动人心,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她的歌曲既有青春热血的《椿》也有温柔恬静的《彩虹》和《月牙湾》,这些作品都是她用心创作,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爱、友情、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思考,是她人生中的一块永恒的印记。

除此之外,黄自的创作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音乐中融入了很多元素,如电子音乐、嘻哈等,使得她的音乐彰显出了新鲜感和创新性。

她的音乐也常常被运用在电视剧、电影、广告等领域,成为了众多人喜欢的经典名曲。

在艺术上,黄自是一位比较独立、坚持、勇敢的音乐人。

她用音乐传递出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思考,在这个大众化的音乐市场中,她的音乐是一道清流,让人们能够从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她的音乐往往传递出人性与情感的光辉,让人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到人生的感悟和价值,这也是她音乐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总之,黄自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音乐创作家和音乐人,她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创新、独特和感性,用音乐传递出格外美妙的艺术意义和价值。

她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和音乐追求,让她在音乐领域中不断向前,成为了华语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为后来的音乐人铺平了道路,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更多原创性音乐作品。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黄自是中国著名歌手和音乐人,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有许多具有艺术性的歌曲,其中不乏被钢琴伴奏的歌曲。

下面将对黄自三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特点进行浅析。

黄自的歌曲钢琴伴奏具有独特的旋律线条。

他的钢琴伴奏常常以简洁明快的旋律走向为特点,旋律线条简单清晰,容易让人记住,带给人一种舒适的听觉感受。

比如他的歌曲《风筝误》,钢琴伴奏的旋律线条简洁而流畅,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钢琴伴奏的编配丰富多样,增加了歌曲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黄自的歌曲中常常使用多声部的编配方式,通过将旋律分配给不同的手指,使得钢琴伴奏更加丰满和富有层次感。

他也善于运用和弦进行来丰富钢琴伴奏,通过改变和弦的进行方式和音响效果,增加了歌曲的变化性。

例如《站在天安门》,钢琴伴奏部分运用了丰富的和弦进行,使得整首歌曲更加丰富多彩。

黄自的歌曲钢琴伴奏运用了丰富的技巧手法,增强了音乐表达力。

在钢琴伴奏中,他常常运用琶音、颤音、连奏等技巧手法,使得音乐更加生动丰富,并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比如歌曲《我去年夏天》,钢琴伴奏运用了连续琶音的技巧,使得音乐更加明朗、欢快。

黄自的歌曲钢琴伴奏注重与歌声的呼应和互动,形成紧密的音乐结合。

他的钢琴伴奏往往与歌声形成对话,交替出现,通过歌声与钢琴的回应,使得整体音乐更加有机统一。

例如歌曲《沙漠》,钢琴伴奏与歌声交替出现,形成一个个旋律的对话,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黄自三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具有旋律简洁明快、编配丰富多样、技巧运用灵活多变以及与歌声的互动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钢琴伴奏更加丰富多彩,并与歌曲的主题和情感相呼应,增强了音乐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是中国著名的音乐人、作曲家和歌手,他的歌曲以情感真挚、词曲优美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黄自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黄自歌曲的基本伴奏乐器,也是表达情感和塑造氛围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的钢琴伴奏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在他的歌曲中,钢琴伴奏往往是以简单的和弦进行或音乐旋律的形式出现,使整个伴奏十分简洁明了。

比如在歌曲《随心之所》中,钢琴伴奏以简单的和弦进行为主,结构清晰而明快,不掩盖歌词的内容,突出了歌曲的主旨和情感。

黄自的钢琴伴奏注重情感的表达。

他的歌曲通常都是情感丰富的,钢琴伴奏则以情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歌曲《当我们老去》中,钢琴伴奏充满悲伤和思念的情感,通过弱音和渐弱的演奏技巧,为整首歌曲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黄自的钢琴伴奏在节奏感上非常强烈。

他的歌曲往往都有明确的节奏感,而钢琴伴奏则起到了强化节奏的作用。

比如在歌曲《加快脚步》中,钢琴伴奏以快速的连续音符和强烈的击打力度,营造出节奏紧张而紧凑的效果,为歌曲带来了一种活力和动感。

黄自的钢琴伴奏中融入了一些古典和流行元素。

他擅长将不同音乐风格的元素融合到自己的音乐中,钢琴伴奏也不例外。

比如在歌曲《哀伤的恋人》中,钢琴伴奏中加入了一些古典音乐的技巧和旋律,为整首歌曲增添了一丝优雅和浪漫的氛围。

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简洁明快、注重情感表达、强烈的节奏感和融入古典和流行元素等方面。

他通过巧妙的运用钢琴的音色和技巧,使钢琴伴奏成为他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歌曲增添了色彩和情感。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黄自三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
黄自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创作的许多歌曲中,艺术歌曲是其经典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有《夜来香》,《茉莉花》,《梅花三弄》等自然风景、人文情怀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伴奏以钢琴为主。

一、氛围浓郁,情感厚重
黄自的这些艺术歌曲所传递的情感都非常浓郁厚重,钢琴伴奏中往往会使用和声和旋律上变化,使听觉上更富有情绪,更富有动态性。

同时,钢琴伴奏还运用了许多不同的音色和弹奏技巧,如化音、闷音等,进一步刻画了歌曲的情绪和氛围。

二、旋律简单,节奏明快
黄自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简单,极具听性,具有一定的流行音乐特点。

钢琴伴奏同时也较为简单,弹奏技巧也较为基础,速度快、节奏明亮,节奏感强烈,展现出良好的韵律感。

三、钢琴伴奏独特性强
黄自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独特性尤为突出,虽然使用的弹奏手法较为基础,但是钢琴与歌曲之间的和声关系和音色处理等方面,全都有着极强的个性和独特性,营造出浓郁的音乐气氛。

总而言之,黄自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具有独特性强、氛围浓郁、情感厚重等特点;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韵律感强烈。

钢琴伴奏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整体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以艺术歌曲的创作最为代表。

而黄自先生特别强调了钢琴伴奏对于艺术歌曲组成的重要性。

本文是以黄自先生创作的具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歌曲《天伦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分析,归纳钢琴伴奏的弹奏方法与特点,并总结黄自先生的艺术成就与贡献。

【关键词】艺术歌曲;和声;伴奏织体;弹奏技巧
一、黄自艺术歌曲《天伦歌》的分析
(一)《天伦歌》的人文及创作背景。

黄自的艺术歌曲《天伦歌》是一首具有教育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

同时,它也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这首作品是根据联华公司的影片《天伦》而创作的主题曲,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为电影谱写的艺术歌曲。

作品创作于我国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的30年代,这个时期,这种文化思潮冲击着我国各个领域,连音乐艺术领域也未幸免――以《毛毛雨》为代表的黄色歌曲流传广泛,对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极其深刻,黄自为此担忧,创作了大量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歌曲。

《天伦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以孤儿失去亲人的苦痛为起点,发展到人民的发愤图强,最后升华到博爱、奋起的民族志向,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天伦歌》曲式与和声。

《天伦歌》是并列三部曲式,为a+b+c,最后扩充并达到全曲的高潮。

作品中引子和coda所使用的音乐材料相同,前后呼应,合头合尾。

这首艺术歌曲结构规整,乐句进行的较为清晰,所使用的节拍韵律符合歌词的特点,如三连音紧密连接,为突出歌词中号召的力量等。

和声上,充分体现了中西方作曲技法融合的创作特性。

使用了很多七和弦。

其中,一部分是西方的和声,一部分是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纵向的结合,构成五声性和弦。

与前两首作品相比,《天伦歌》的民族性因素增强,这也与它本身的歌词内容和要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应。

(三)《天伦歌》的伴奏织体分析。

《天伦歌》的前奏使用了a段进唱的旋律发展而来的,具有五声调性特点,增添了民族性的色彩。

在作品的第10小节转调入近关系调,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增添抒情的情绪。

这时的伴奏加强和弦力度,采用切分节奏,节拍重音突出,与a段形成强弱的明显对比,突出悲壮情绪。

c段的伴奏采用进行曲的风格,右手以和弦为主,表现铿锵有力的进行。

右手为上行进行,把全曲推向最高潮。

左手仍以柱式和弦为主,保持节奏稳定。

在作品的扩展乐段,左手的节拍低音上行与右手的八度和弦与音程对应,推动音乐朝向宏伟、壮丽的方向进行。

coda 处,与引子材料相同,首尾呼应。

二、《天伦歌》实践研究
《天伦歌》是具有很强民族性因素的作品。

所谓民族性,体现在所使用的五声性和声、传统歌词韵律以及歌曲段落发展等方面上。

作品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用伤感――悲壮――兴奋――宏达四个过程来表述。

在钢琴伴奏弹奏的时候,要以演唱者的歌唱状态为中心,选择合适的伴奏音量、音色和音质来配合,做到对演唱者的演唱同步,并起到连接、补充、修饰等辅助作用。

作品分为三段,即a+b+c+扩充段落。

第一段以五声音阶的进行为主,表现儿童失去父母的悲伤和痛苦,前奏进入时要弹奏的使用稍凄楚的音色,左手低音重复进行,在弹奏完第一个低音后,要迅速的找到下一个跨音区的音符;右手弹奏的要有棱角,在前奏结束的时候第四小节的t方向的延音处,要给演唱者留有准备。

演唱者进入后,左手整体的踏板使用的要连贯。

随着作品发展,伴奏与旋律声部出现轮唱的形式,要弹奏的流动性强,稍突出一些。

后以mf力度出现的具有转调性质的琶音奏法,要弹奏的如流水般连贯。

在重复段落,即“小
鸟归去”前,左右手伴奏要起到连接和推动的作用,力度渐强,在“归去”处,右手高音区,需弹奏的音响宽厚一些。

第二段,节奏鲜明有力的进行,充满着坚强的生活意志与力量,悲壮而又激动。

弹奏时要将切分节奏中的八分音符弹奏的富有弹性,突出四分音符,并与之形成强弱的鲜明对比。

在左手震音的弹奏上,要弹奏的音响宏大,把握住第一个低音,弹奏时手腕放松,保持震音以较快的频率进行。

c段回归主调be大调,乐段以前两段的音调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表现奋起的激昂情绪。

进唱时,演唱者与伴奏都要保持兴奋地情绪,弹奏时采用f力度,右手弹奏的要富有力量,左手则要连贯的进行,左右手的配合要抒发音乐强烈的号召力量。

在与扩充段落的连接处,要突出左手重音,在后两拍做渐慢处理,以增强对具有表现庄严风格的补充段落的期待感。

作品的高潮在补充段落,即“浩浩江水……”,语气缓慢下来,庄严宏伟的旋律和丰满的和声表现出英雄般的气魄,唱出了作品“大同博爱,共享天伦”的崇高理想。

伴奏音型增多,左右手的伴奏织体都变得丰富起来,弹奏的音响要丰满。

左手在的节拍重音在第一个低音上,要弹奏的略重一些,右手要将保持音弹奏的有爆发力,弹奏的稍跳跃一些,突出颗粒性的音色。

coda与引子的材料相同,遥相呼应,具有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习性。

伴奏时也要与回归引子的音色,在最后两小节处做渐慢、渐弱的处理,营造意犹未尽的气氛。

三、黄自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黄自先生用34岁的生命为世人留下了各种体材,近94首作品充分体现着他高尚的音乐品格和创作精髓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值得珍藏和传承的,他的艺术成就如下:(一)推进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发展。

艺术歌曲是黄自一生创作中价值最高的。

他将西洋的创作手法,尤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相结合,并探索其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更是在音乐表现上突出传统音乐的特点。

他要求艺术歌曲的创作,例如乐句、节拍等必须符合歌词本身内容,并且强调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既不失西方音乐细腻的和声带来的丰满音响,又使作品充满着中国音乐的韵味与意境,堪称是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

(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黄自先生对于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做出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他克尽己责,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例如贺绿汀、刘雪庵等等。

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将西方现代作曲理论传教的,命名了“配器”和“赋格”这两门课程的名称,撰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一书。

他首创了中国第一支管弦乐团――上海管弦乐团,打破了中国没有自己管弦乐团的状态。

考虑到“授课无教本之难,学者无书读之苦”,黄自先生编写和声、音乐史类的课程书籍,不辞辛苦。

(三)通过音乐创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黄自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的影响,赴美学成后,他毅然回国,写民族之歌,赞祖国之魂,倡导创作本民族音乐,重视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音乐。

黄自先生响应爱国运动的号召,创作了像《天伦歌》这样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

这类爱国主义歌曲的出现,如一声号角般,掀起了爱国主义歌曲的创作热潮,使作品很快便被大家接受和传唱。

虽然他在抗战爆发的第二年就与世长辞,但是他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音乐家。

黄自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才高命短的,他优秀的音乐才华刚刚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就与世长辞了。

但他先进的创作手法、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文品格等都奠定了他在我国音乐发展浪潮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他优秀的作品成为我国丰富而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他的创作思想对于后来的作曲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