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

合集下载

红树林

红树林

哥伦比亚 :浸泡大红树
的树皮,制成漱口剂来治 疗咽喉疼。
5
中国的红树林分布
资源量最丰富,占中国 红树林面积的I.
红树林的保护——危机
厦门西海域,成片的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 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II.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 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III. 广西,由于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红树林面积 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
红树林
种类演替特点
2
生物特性——叶片
旱生结构
• 为了可以适应这样变化剧烈的环境
表皮角质层厚
• 具储水组织、排水器、栓质层,气孔
凹陷或为密毛体包围,减少水分丧失
有的具有盐腺
• 以调节组织的盐分。有些植物可借由 老叶的脱落来排除多余的盐分。
2
生物特性——叶片 台湾的红树林
海茄苳:厚厚的表皮+叶背密生绒毛+盐腺 榄李;具有肉质的厚叶片,能够保存更多的水分 水笔仔、五梨跤:具有厚厚的表皮,防止不必要的水散失
2
位于低潮线以上、高 潮线以下的中间地带, 盐度约在10~25, 海滩宽度从几十米至 几公里。退潮时地面 暴露,淤泥深厚;高 潮时,树干几乎被淹 一半左右,这是红树 植物生长繁盛地带。
3
土壤经常暴露,表面 较硬实。特大高潮区 有较干实的土壤,是 红树林带和陆岸过渡 的地带,土壤盐度受 淡水冲洗影响而比较 低。以上各带自海向 陆所分布的红树植物 是不一样的,群落表 现出明显的演替特征
I.
台湾,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 度的破坏
5
面积1.9万公顷, 1990年建立,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世界海拔 1997 年晋升为 国家级,主要 最低的森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红 林,也是 树林生态系统 保护最为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 湛江红树林自 完整的红 然保护区为我 级保护区 国现存红树林 树林。 面积最大的一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 个自然保护区。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生态系统,它生长在潮湿的盐碱土地上,以其独特的树种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红树林的十个优美句子:
1. 红树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以其独特的红色树皮和茂密的树冠,将海滩点缀得如诗如画。

2. 在红树林中,枝繁叶茂的红树木像一把巨大的雨伞,为海岸线提供了天然的防护屏障。

3.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丰富物种使其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从小鱼到大鱼,从蟹类到鸟类,它们都在这片神奇的栖息地中繁衍生息。

4. 漫步在红树林的小径上,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四周是婆娑的红树木,头顶是蔚蓝的天空,脚下是寂静的泥滩。

5. 红树林的生长需要盐分和淡水的平衡,它们在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微妙而美丽的平衡。

6. 红树林是大自然的净化器,它通过吸收有害物质和泥沙,为海洋提供了一个洁净的生态环境。

7. 红树林是海岸线的守护神,它的根系像巨大的网一样,稳固地扎根在海滩上,防止海岸线被侵蚀。

8. 红树林的红色树皮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光芒,让整个海滩都变得温暖而迷人。

9. 红树林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藏,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0. 红树林是自然之美的结晶,它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无穷的魅力。

这些句子通过描绘红树林的独特之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展现了红树林的优美之处。

《红树林》课件

《红树林》课件
• 多音字组词:
• 栅:zhà( 栅栏 )shān( 栅极 ) • 形近字组词: • 栅( 栅栏 )珊( 珊瑚 ) • 御( 抵御 )卸( 装卸 ) • 躺( 躺下 )淌( 流淌 )倘( 倘若)
美哉 红树林
游客在观赏红树林。
美哉 红树林
游客穿插在红树林中,欣赏红树林生态环境。
美哉 红树林
原生的红树林有七、八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提纲
• 远观红树林 • 近赏红树林 • 红树林的繁殖 • 红树林的精神
• 1. 摘抄课文中的精彩句段。 • 2.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
然后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写成作 文,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红树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了解红树林及其价值后,你认 为该如何开发利用红树林资源? 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美哉 红树林
花 蕾
美哉 红树林
开 花
美哉 红树林
结 果
美哉 红树林
果 实
美哉 红树林
发 芽
美哉 红树林
红树林中的小动物——弹涂鱼。
美哉 红树林
正在爬出洞穴的弹涂鱼。
美哉 红树林
红树林中的小动物——招潮蟹。
美哉 红树林
招潮蟹大特写,威武吗?
请每位同学阅读关于红树林的有关文 章,结合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以小组为研 究单位,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讨论。
1.认识红树林 2.了解我国红树林的分布与现状 3.了解我国红树林的保护状况 4.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对红树林的开发 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1.红树林不是红色,为什么叫红树林? 2.红树林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3.红树林群落中的红树种类大约有多少种? 4.红树林对生态有什么作用?
1.海南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2.红树林在海南有哪些优越的生存条件? 3.目前海南红树林的状况如何?

红树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红树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红树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红树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篇一」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红树林①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

适宜生长在风干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

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子”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②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

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

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

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

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③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

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④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

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

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⑤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

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

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林生态系统

创新发展模式和策略建议
01
02
03
04
生态旅游开发
利用红树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 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有机种 植、养殖等,减少对红树林生
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科研与教育支持
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科研和 教育支持,提高公众对红树林 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物控制
一些微生物能够分泌抗生素和其他 生物活性物质,对于控制红树林中 的病虫害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 作用。
03
CATALOGUE
红树林生态功能与服务
防风消浪、护岸固堤功能
01
02
03
抵御风浪侵袭
红树林的茂密枝干和根系 能有效减缓风浪速度,降 低风浪对海岸线的冲击。
保护岸线稳定
红树林根系发达,能够紧 密固定沙滩和泥滩,有效 防止岸线侵蚀和后退。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
植物种类与特点
红树植物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植物组成,如 红树、秋茄、木榄等,它们具有 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态适应性, 能够在高盐、低氧、潮汐等极端
环境下生存。
伴生植物
红树林中还伴生着许多其他植物 ,如海藻、海草、藤壶等,它们 与红树植物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植
物群落。
植物特点
红树林植物具有耐盐、抗风、固 沙、促淤等生态功能,对于维护 海岸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
非生物组成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包括土壤、水分、空气、光照 和温度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红树林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 要影响。
红树林重要性及价值
01 02
生态价值
红树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它们能 够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同时还为众多生 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

描写红树林的优美句子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群落,它们通常生长在滨海地区的河口、海湾、沼泽等地,形成了一道壮丽而神秘的景观。

下面是对红树林的十个优美描写句子:1. 在红树林的世界里,它们如诗如画般沉浸在泛黄的阳光中,迎着微风轻轻摇曳。

2. 红树林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们的枝叶犹如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柔美而又富有生机。

3. 红树林的树干高高耸立,纵横交错的根须像迷宫一样纠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

4. 漫步在红树林中,可以看到一片片树冠呈现出不同的红色、绿色和金黄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5. 红树林的树干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藤蔓,它们纠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天篷,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6. 红树林中,一片片的叶片像翠绿的绸缎一样覆盖着整个天空,微风吹过,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大地上的生命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

7. 红树林的海水中充满了植物的芬芳,微微的腥味和清新的海风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8. 在红树林的世界里,鸟儿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昆虫在叶片间跳跃,小鱼在水中嬉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9. 红树林的水面上荡漾着微微的波纹,水中的倒影犹如一面明镜,把周围的景色映照得更加美丽动人。

10. 沿着红树林的小道漫步,可以看到一片片凤尾蕨摇曳着舞蹈,一群群螃蟹在沙滩上忙碌着,一片片棕色的树叶飘落在地面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这些优美的描写句子,生动地展现了红树林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生态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红树林既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自然之美的杰作,它们的存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提醒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共同呵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红树林课件

红树林课件

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度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可能影 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 红树林淹水、土壤盐渍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如开发、建设等导致红树林 土地被占用或改变,破坏了红树林生 态系统的完整性。
05
红树林的文化与教育
文化价值
生态文化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蕴 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包括生物 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地域文化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地域 特色和民俗风情。
科学探索
红树林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生 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 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红树林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地区或个人进 行补偿,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公众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红树林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
恢复技术
种子繁殖
利用红树林的种子进行繁殖, 通过人工种植或自然萌发的方
式恢复红树林。
扦插繁殖
从健康的红树林树干上剪取嫩 枝进行扦插繁殖,促进红树林 的快速恢复。
传播渠道
红树林课件可以通过多种 传播渠道进行推广和普及 ,如学校教育、社会培训 、网络传播等。
普及对象
红树林课件适用于不同年 龄段和教育水平的对象, 具有广泛的普及基础。
影响力
优秀的红树林课件能够产 生深远的影响力,推动更 多人关注和参与红树林保 护事业。

红树林课文原文

红树林课文原文

红树林课⽂原⽂ 《红树林》⽂章从四个⽅⾯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章语⾔优美⽣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多积累。

下⾯是⼩编整理的红树林课⽂原⽂,欢迎查看。

《红树林》课⽂ 我爱森林。

长⽩⼭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海⾥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

去年⼀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个风和⽇丽的妆春,我在海南岛琼⼭碰到海上景观。

那是涨潮的时候,⼀⽚密密⿇⿇的红树林浸没在海⽔⾥,露出⼀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会⼉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躯出现在海滩上。

啊,我的眼前出现了⼀⽚绚丽多姿的世界。

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

这简直是⼀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的树⼲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座座⽴体栅栏,⽀撑着硕⼤的树冠。

树⼲,低的⼆三⽶,⾼的⼗来⽶,东扯西拉联织成⼀张海上的绿⾊之⽹。

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

我被这幽静⽽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进了神话⾥龙宫的⼤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

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们,⼀棵新的⼩红树降⽣了。

”国为红树具有“胎⽣”的繁殖特别。

当种⼦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个⼩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

倘若被海⽔冲⾛,也能在海⽔中漂流上两三个⽉,遇到海滩照样扎根⽣长。

我爱这⽚海上森林。

红树叶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样,在植物世界⾥是⼀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

它既不要肥沃的⼟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柱根。

依靠这庞⼤的根系去吸取⼤地的营养,它把⾃⼰的兄弟姐妹连成⼀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所带来的⾃然灾害。

《红树林》创作背景 1996年3⽉,莫⾔开始着⼿写《红树林》,当时写了6万字左右,由于⼯作和⽣活突然发⽣变化,从b队到了《检察⽇报》影视部,接⼿写⼀部检察题材的电视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红树林植物的组成
主要建群种类为红树科的木榄、海莲、红海榄、 红树和秋茄等,其次有海桑科的海桑、杯萼海桑, 马鞭草科的白骨壤,紫金牛科的桐花树。可组成 7 个主要群系:即木榄群系、秋茄群系、红树群系、 桐花树群系、海桑群系、白骨壤群系和水椰群系。
2.红树林植物的特性
• 发达的根系:支柱根、板状根、呼吸根等。通过根系固定 植株和进行呼吸作用。 • 胎生与半胎生:种子在母体植株上发芽。 • 叶片的适应性:特有的旱生结构,叶肥厚革质化、叶背有
足够的水分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扎
根生长的重要条件。
海桑的细胞内渗透
压为32个大气压
白骨壤的细胞内
渗透压最高,达
到62个大气压
(3)排盐机制和泌盐现象
红树植物之所以能在含有高量盐分的生长环境取得 优势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抗盐排盐结构。 有的种类具有肉质厚叶,叶片气孔下陷,适于抗盐 排盐;有的种类将体内盐分累积至老叶中,当叶片黄 化凋落之时,也将多余盐分一并带走,如秋茄;有的 叶子分布有排盐孔,能在饱吸海水后有效地把盐分排 泄出来;有的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
短而紧贴的茸毛和贮水组织、表皮光亮,叶细胞有很高的 渗透压和泌盐能力等。
发达的根系
由于红树植物生于潮滩的淤泥中,土壤中充满水分和高量的 盐分。因此,红树林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氧气。但是,红 树林有着发达的根系,通过这些根系进行呼吸作用和固沙固土, 使红树植物能够在潮滩的淤泥环境下茂盛生长。 红树植物的根系可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支柱根、 板状根有利于红树植物体在滩涂上的固着,呼吸根使红树植物 在被海水淹没时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活动,二者联合作用,使 得红树植物生长茂盛,形成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社会效益
1.天然的海岸防护林
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
滩涂之中。红树林对海浪和潮汐的冲击有着很 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 保护农田、降低盐害侵袭,对保护海岸起着重 要的作用,为内陆的天然屏障,有“海岸卫士” 之称。
红树林可防风浪冲击,保护海岸
2.净化海水
红树林可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 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
树林种类仅5种,比前者红树植物种类25种少得多。
4.海水和潮汐
含盐分的水对红树植物是十分重要的,红树植 物具有耐盐特性,在一定盐度海水下才成为优势 种。虽然有些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既可以在海
水中生长,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长,但在海水中生
长较好。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潮汐,没有潮间带的
每日有间隔的涨潮退潮的变化,红树植物是生长
适应性。例如,很多红树种类的叶子都具有 旱生形态结构,叶肥厚、革质化、有茸毛, 表皮光亮,叶细胞有很高的渗透压和泌盐能 力等。
(1)旱生形态结构
红树林生长在多水的泥滩上,由于海水中盐 含量很高,红树植物很难吸到足够的水份。因 此,红树植物虽然生长在水中,但它与生长在 干旱地区的植物一样,有着许多旱生形态结构。 如叶片很硬,叶肥厚、革质化、表皮反光、有 绒毛、叶面的气孔下陷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减 少水分蒸腾。可以说,红树植物是生长在水中 的“旱生植物”。
3.促淤造陆
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樊篱,促进了淤 泥的沉积,而密致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 积作用。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 也逐渐扩大。
密致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
4.科研、教育、生态旅游
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 , 兼具陆 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其特殊的环境和生 物特色使得红树林成为自然的生态研究中心, 对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业也有积极作用。
• 我国的红树林属东方红树林的一部分,主要分布
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和台湾,浙江省
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由于受人类活 动干扰,我国的红树林多为次生林,仅在海南岛 和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可见高达 8 ~ 15m 、胸径 10~30cm的大树。
红树林的生境特征
1.地质地貌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隐蔽海岸,该海岸多因风浪较微 弱、水体运动缓慢而多淤泥沉积。因此,它与珊瑚礁 一样都是“陆地建造者”。自然发育的滩面,平坦而
胚轴无法顺利固着,则随潮水漂流、传播到其它海
岸滩涂。由于胚轴内部具有间隙且饱含空气,比重比
水轻,可浮在水面随潮水漂流;而且胚轴表皮含有单
宁,不易腐坏,也可避免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的吞噬,
因此可以在海水中漂流二、三个月不死。一旦随着海
潮漂流到或被海潮冲击到合适的泥滩,胚轴就能继续
萌发生根,开始生长发育。这是红树植物扩展其分布 范围的重要方式。
红树林的分布
• 红树植物为热带或亚热带海岸树种,全球红树林约有 1,700
万公顷(1995年),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度之间的热带亚热 带无霜地区。但由于洋流影响,一些较耐寒的树种也可以生 长于高纬度的地区。红树林的生长北限位于日本九州岛(北 纬 31 度),为秋茄构成的纯林;南界则位于澳洲维多利亚 (南纬38度),构成的树种以白骨壤为主。 • 若以分布的经度来区分,则可分为东方红树林和西方红树林。 东方红树林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中 心;西方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 非洲西海岸。
栖类、爬行类等脊椎动物的食物。
沼泽泥土中的微生物则是上述消费者的分解者,分
解后的营养元素,又回到土壤中,被红树林吸收,
供给树木生长发育。由此构成复杂的食物网链。
在这个食物网链中,红树林是生产者,经过一级、
二级,以至多级的消费者,最后由分解者分解,完
成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在此生态系统中,红树
林是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基质,起着第一生产者
红海榄、秋茄等的支柱根最为典型。树干的下部
产生许多支柱根,向下弯曲成拱形并深深扎入泥土
中,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架,使植株能牢
牢地固定在泥滩上,即使在惊涛巨浪中也不为所折。
桐花树也有发达的根系,其根系宛如粗索,在林地
中蔓延生长,时而隆起突出。支柱根还有呼吸的功 能,根中的通气组织相当发达,下陷的气孔、皮孔 等都有助于体内外气体交换。
秋茄的叶片
为厚角质,
具储水组织
白骨壤的叶背密被星
毛,在被海水淹没时
起着隔离层的作用。
(2)高渗透压
红树植物能够适应高盐度生境,主要是依靠其渗 透压高。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通常达30-60大气 压(一般的陆生植物只有5-10个大气压)。渗透压的 大小随种类和生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海桑平均是 32.0,木榄是33.0,白骨壤是34.5-62.0大气压。红树 植物的高渗透压保证了植株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
盐水液排出叶面,在其叶背常可见到闪亮的白色的盐晶
体,称为泌盐现象。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
白骨壤通过泌盐作用排出体内盐分
老鼠簕通过泌盐作用排出体内盐分
秋茄通过叶片凋落将盐分带走
桐花树通过泌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排出体内盐分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环境之一,是 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 的理想场所,对发展生态旅游业也有积极作用。 且红树本身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总的来说,红树林具有社会、生态、经济三方 面的效益。
木榄的膝状呼吸根
木榄的主干上长出的呼吸根, 向下生长可形成板状根
无瓣海桑 群丛,中 间为出水 的笋状呼 吸根
无瓣 海桑 的笋 状呼 吸根
海水中的 白骨壤群 丛,可见 周围的指 状呼吸根
白骨壤 的指状 呼吸根
胎生现象
胎生(胎萌)现象是红树植物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由于长
期生长在海潮涨落及海水冲击的环境中,栖地为极度缺氧的高 盐度沼泽区,红树植物的种子难以有稳定的萌发环境,又缺少 种子发芽必需的氧气,只有胎生繁殖才可保证红树植物在海岸 生存。这是红树植物另一奇妙的适应性。 一些红树植物(如红海榄、木榄、秋茄)的果实在离开母树 前就从母株吸取养分,生长发育成绿色的棒状胚轴,并利用胚 轴上的皮孔换气。胚轴的下端粗重而尖锐,呈笔状,利于胚轴 成熟后从母体脱落,顺利插入母树周围的软泥中。如果胚轴能 够顺利固着,则几小时后即长出侧根,将幼苗固定在滩涂上。
红树林适合生长在细质的冲积土上。在冲积平原
和三角洲地带,土壤(冲积层)由粉粒(silt)和粘粒
(clay)组成,且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适合于红树林
生长。一般红树林土壤是初生的土壤,含盐量 0.2
%~2.5%,pH 4-8,少有pH 3以下或pH 8以上。
3.温度
红树林分布中心地区海水温度的年平均值为 24~27℃,气温则在20-30℃范围内。我国海南岛 海口的海水温度年平均在 25℃左右,而厦门港年 平均水温为 21.7℃,平均气温为 20.9℃。后者红
美丽的红树林对科研、教育、生态旅游都有积极意义
生态效益 1.红树林生态系统
茂盛的红树植物每年向林地及附近海域输送大量的 枯枝落叶,经微生物分解,成为鱼虾蟹贝等底栖生物 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同时,由珠江河水携带而来
的营养物质和泥沙也在此淤积,使这里成为底栖生物
的乐园。而这些无脊椎底栖生物又是鱼类、鸟类、两
的作用。一旦红树林被破坏,则会影响周围海域生
态的结构,自然生态就会失衡。
2.红树林是生物的理想家园
由于红树林具有热带、亚热带河口地区湿地生态 系统的典型特征以及特殊的咸淡水交迭的生态环境, 为众多的鱼、虾、蟹、水禽和候鸟提供了栖息和觅 食的场所。因此,红树林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 物种多样性。据统计,在珠海淇澳岛,共有植物种 类近 1000 种,鸟类 80 多种,两栖爬行动物 11 种,昆 虫130多种,鱼类20多种,其他底栖生物20多种。湛 江红树林保护区内就有底栖硅藻159种,水体浮游植 物97种,水体浮游动物26种,大型底栖动物111种, 鸟类 170 多种,昆虫 133 种„„红树林可谓是生物大 宝库,是生物的理想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