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树林植物区系分析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及其环境适应性

种 生长 环境而形成 的生理结构 。由于红树林 生长环境 的特殊 性,导致 了其生理结构 的特 殊性,这 一点有别
于陆地森林群落 。 关键词 中国 红树林 分布 生长环境 环境适 应性
海 南 、 台湾 、香港 、澳 门等 省地 区 ,2 世 纪 5 年 0 0
lபைடு நூலகம்前 言
红 树林 是生 长 在 热带 、亚 热 带沿 海 潮 间 带滩 涂 上 特 有 的木 本 植 物 ,属 常绿 阔叶 林 。全 球 红树
B uu e a g m or ia 、 海 莲 B u u ea rg ir y n rh z rg ir
福 建 红 树 林 分 布 面 积 较 小 ,只 有 4 6 顷 , 1公
而 且种 类 少 ,只 有 7种 ,分 布 于 厦 门、 云霄 、晋
江 、莆 田等地 。
海 南 省 是 我 国 红树 植 物 种 类 最 多 、生 长最 高 大 的地 区 ,主 要 分 布 于 东寨 港 、清 澜 港 等地 ,共 有 2 种 ,面 积 4 8 6 顷 。 海 南 省 红 树 林 主 要 为 9 3公 次 生林 ,多为 小 乔木 或 灌木 丛 林 ,结构 复 杂 。 台湾 省 有 红 树 植 物 l 种 , 面 积 1 0 顷 ,主 4 2公
要分 布 于 台湾 省西 南 部 沿岸 。
浙 江 仅有 引种成 功 的 一种 秋 茄种 类 。 我 国红 树 植 物 ,根 据 其 种 类 组 成 、外 貌 结 构 和 演 替 特 征 ,可分 为 7个 植 物 群 系 ,它 们 是 木 榄 群 系 、红 树 群 系 、秋 茄 群 系 、桐 花 树 群 系 、 白骨 壤 群 系 、海 桑群 系 、水椰 群 系 。
sx n ua、红 树 R ioh r a iua a ea g ] hzp o a p c ] t、红 茄 苹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气候
潮
汐 与 洋
生境 特点
地 形
流
土壤
气候:热带气候是最适合红树林生长的,随着温度的下降, 红树林种类减少,林相高度也变矮。温度过低会导致红树 植物落叶、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地形:红树林适宜于风浪平静和淤泥深厚的海滩,因此多 见于海湾内或河口地区,背风地形有利于其发展。
土壤:滨海盐土,土壤含盐量较高。
红树林可净化海水,吸收污 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 度,防止赤潮发生。
红树林发达的支柱根加速了 淤泥的沉积作用。
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 态系统成为自然的生态研究 中心,对科普教育、发展生 态旅游业也有积极作用。
科
研
、药 教用 育价 、值
生
态
防 风 浪 冲 击 保 护 海 岸
根 部 致 密 加 速 淤 泥 沉 积
恢复生态学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案例
利用与 保护
生态 价值
红树林
案例 分析
分布及 其生境 特点
红树林指
生长在热带、 亚热带低能海 岸潮间带上部, 受周期性潮水 浸淹,以红树 植物为主体的 常绿灌木或乔 木组成的潮滩 湿地木本生态 系统。
我国的红 树林主要 分布于广 东、海南、 福建的沿 海,在广 西和台湾 也有分布。 其中以海 南岛的红 树林生长 最为茂密。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环境之
一,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
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对发展生态旅游
利
业也有积极作用。且红树本身也具有较高
用
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与
保 护
目前红树林正在受到过度砍伐、污染、 长期的洪水以及海平面变化等活动的威胁。
从全球看,大约一半以上的红树林面积已
红树林中国分布

概况:全世界的红树林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沿岸。
以子午线为分界线,则可将世界红树林分为东、西方群系。
前者种类丰富,后者贫乏。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离赤道带越远,红树林越矮,最后成为灌丛矮林,种类也越少。
世界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位于孟加拉湾,其次为尼罗河三角洲。
这篇主要讲的是中国红树林的分布真红树:卤蕨、尖叶卤蕨、木果楝、海漆、怀萼海桑、海南海桑、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无瓣海桑、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正红树、红海榄、红榄李、榄李、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瓶花木、水椰半红树:莲叶桐、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海南:卤蕨、尖叶卤蕨、木果楝、海漆、怀萼海桑、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无瓣海桑、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正红树、红海榄、红榄李、榄李、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瓶花木、水椰、莲叶桐、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广东:卤蕨、海漆、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海桑、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广西: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阔苞菊台湾: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白骨壤、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阔苞菊香港: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澳门:卤蕨、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福建:卤蕨、海漆、木榄、海莲、尖瓣海莲、秋茄、红海榄、榄李、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杨叶肖槿、银叶树、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浙江:秋茄厦门:木榄、秋茄、白骨壤、老鼠簕、桐花树、红海榄、无瓣海桑泉州:老鼠簕、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可能会与近年的红树林分布有一定细微出入,这里大致了解参考一下就好)灰蓝字体是当地已灭绝绿色表示引种成功红树林分布与生长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洋流、波浪、盐度、潮汐、底质等。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什么省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什么省①先说结论,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红树林是一种沿海滩涂湿地内的重要生态屏障的植物,主要有净化水质,为生态提供修复场所和为动植物提供遮蔽场所的作用,红树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海边,浙江有红树林。
②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
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茉莉(苦郎树)、蕨类植物凤尾蕨、爵床科的藤、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黍等。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什么省 2中国红树林分布最北的地区是浙江省的中南部。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淹没,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坪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的中南部。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群落以红树植物为主。
红树林根系发达,能很好地保护海堤,在2004年的印尼海啸中,红树林表现优异,获得了“海岸卫士”的美称。
中国现存的红树林面积还不足了40年前的一半,也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集中在雷州半岛,红树林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3.红树林分布在中国最北部的省份?红树林分布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
海南红树林

海南红树林的研究食品学院食科3班:宋海涛红树林是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
由于温暖洋流的影响,有的可以分布到亚热带。
红树林中生长的木本植物叫做红树植物,一般都没有包括群落周围的草本或藤本植物。
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繁多,所有中国的红树林种类在该岛均可找到,集中连片面积最大,树体高大繁茂,结构复杂是我国红树林的中心分布地带。
一、红树林的分布海南的红树林是我国南海热带海岸特有的景观,其种类甚丰富,多达11科19种,约占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种的总数81%以上,比太平洋群岛的种多37%,比菲律宾种多58%,比马达加斯加多50%以上,是我国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
其主要分布于岛东部、东北部的文昌县清栏港、下场港及与琼山县相连的东寨港等,次即南部崖县的三亚、榆林等港湾及东南部陵水县新村港等处,东部万宁县的杨梅港的红树林即水椰(NyPa fruticans Wurm.)为主,有纯林群落,其他红树林的种类不多,北部汇迈县的花场港及临高县的马袅港也有分布,西部澹县的新英港及海头港和昌江县的南罗新港等地亦有分布,但因气候干燥,种类不多,与新英港的种数同为8种,但种的成分并不一致。
红树林中的主要种类以红树科(RhizoPho,aceae)为代表,如红树(Rhizoplioraapieulata B1.)、海莲(Braguier Sexangula)、木榄(B. gymnerrhiza)、红茄冬(B.mucronata Lam.)、柱果木榄(B.cylindrica)、秋茄(红海兰Kandelia slylosa)及角果木(Ceriop tagal)等为主,属乔木类型的还有白骨壤、海桑、木果栋、海芒果、海漆、银叶树等,灌木有角果木、瓶花木、李抗等种,草本以卤蔗(金藏)和老鼠靳较为普遍,树高有达9一10米的乔木类型,或4一5米高的灌木种类。
群落组合分明,有状如篱笆斜插或直伸于海泥的支柱根或气根及从污泥冒出的呼吸根,有四季常绿光泽的叶层及悬垂如吊笔的胎生果苗,时现时没在海潮退涨的港湾岸边,充分表现出我国热带海岸美丽的奇特景色,它们不但可以防风浪,固海堤及绿化海岸,而且还是裸料(单宁)、药用等的植物资源。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它的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它是消浪先锋、海岸卫士: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而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人们感受到红树林是保护神。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中红树林的优异表现,让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盛名在全球远播:海啸袭向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23万人,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瑟纳尔索普渔村、距离海岸仅几十米远的172户家庭却幸运地躲过了海啸的袭击,原因是这里的海岸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
可见,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报告内容:
1. 概述:红树林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附近,是中国南方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次考察对红树林的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
2. 调查方法:通过随机取样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了植被调查。
使用植物学手
册和测量工具,记录并测量了各种植物的物种、数量、高度、覆盖度等参数。
3. 植被分布:根据调查结果,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七娘山附近的河口湿地和沿海地区。
各种植物以红树为主,还有一些湿地植物,如葫芦藤、芦苇等。
4. 物种多样性:红树林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包括红树、海葵、石韦等。
红树
的种类较多,包括红树林、白红树、黄红树等。
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呈现出一定的
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5. 植被生态功能:红树林的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能够保护海岸线,固定沙丘,减少风沙侵蚀。
红树还可为鱼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6. 环境问题:红树林面临着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如填海造地、水污染、乱砍滥伐等。
这对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造成了危害。
7.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红树林,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监测。
控制填海造地的规模,加
强水污染治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并加大对红树林保护宣传的力度。
结论: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的植被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
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红树林正面临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红树林,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红树林简介——精选推荐

红树林简介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朝见代特有的抬木本植中习群落,其中有高大的乔木、有矮小的灌木丛,还有草本植物。
红树林的种类繁多,但从世界范围来讲,它分为西方群系和东方群系两大类。
(我国红树林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的种类同属于东方系)。
据介绍,海南岛沿海的红树林有木榄、海莲、红树、秋茄树、角木果、海桑、瓶花木、银叶树、木果楝、海漆、桐花树、白骨壤等11科20多种。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生长在海滨潮汐沼泽地带,它们能适应海风侵袭、盐水浸泡以及缺氧底质的生活环境。
人们称红树林为“海上森林”、“海岸卫士”。
红树植物的叶子都是很厚的,比一般的陆生叶子厚很多,且叶里饱含水分。
这是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的。
红树植物多生长在海岸或河口的水下,这些地方的水含有丰富的盐类,红树植物的根吸收了这些物质后,必须通过叶子排出,需要比较厚的叶肉,所以它们的叶子很厚。
在叶子的表层有一层蜡层,是用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的,因为这些咸水浓度很高,不容易渗透到植物的内部。
另外,叶片中具有排盐腺,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即泌盐),因此有人称它为“植物海水淡化器”。
红树植物的茎和一般陆生植物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红树植物的茎有吸收水中某些杂质的功能。
红树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根。
红树林有发达稠密的根系,它们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构成一座座海上的立体栅栏,不仅足以支撑它们那硕大的树冠,而且护卫海岸沙滩,使沿海的村镇和农田免受风浪潮汐的袭击。
它们的根除了有陆生植物生在地下的根外,还有生在地下的支柱根和呼吸根。
因为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河口风浪较大的地方,常年风吹浪打,这些支柱根从茎的下部开始长,延伸一米的范围内才插入地下,就像种树时的支柱杆一样。
由于红树林的根被水泡着,无法与空气接触,无法呼吸,也就无法生存。
因此需要呼吸根。
一棵树的呼吸根很多,都环绕树露出水面排列着。
呼吸根的表皮有很多细小的气孔,它们与根内的气管相连,吸收氧。
红树植物的生殖方式也异于陆上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厦门老鼠勒 A . x iamenensis
13 卤蕨 A cr os tichum aur eum 14 尖叶卤蕨 A . sp eciosum 15 红榄李 L umnitz er a littor ea
9 马鞭草科 V erbenaceae
10 苦榄蓝科 M yo po raceae 11 草海桐科 G oo denia ceae
合计种数
种
1 玉蕊 Bar ring tonia r acemosa 2 海芒果 Cerbera manghas 3 海滨猫尾木 D lichandr on sp athacea 4 阔苞菊 P luchea indica Less. 5 莲叶桐 H er nandia Sonor a 6 水黄皮 P ongamia p innata 7 水芜花 P emp his acidula 8 黄槿 H ibiscus tiliaceus 9 杨叶肖槿 T hesp esia p op ulnea 10 钝叶豆腐木 Pr emna obtus if d ia 11 假茉莉 Cler od endr um iner me 12 苦榄槛 Myop or um bontioides 13 草海桐 Scaevola s er icea 14 海南草海桐 S. hainanensis
禾本科
种 名
文珠兰 C rinum asiati cum var . sini cum Baker
露兜勒 P and anus te ctor ius Sol. 凹叶女贞 L igu st ium ret usum 短叶茳芏 Cyp er us mal accensis Lam 牛毛毡 E l eochar is y okoscensis Tang et Wang
海 香澳 广广 台福 浙 南 港门 东西 湾建 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 3 11 9 12 8 1
第 2 期 陈桂葵等: 中国红树林植物区系分析
第 17 卷 第 1998 年 12
2期 月
生E co l态og
ic S科cie nc学e
Vo l. 17 N o. Dec. 1998
2
中国红树林植物区系分析
陈桂葵 陈桂珠
(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州 510275)
摘 要 红树 林是热带海岸的植被类型, 我国仅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
25 海南海桑 S. hainanensis
26 拟海桑 S. p aracaseolaris 27 银叶树 H er itier a littor alis 28 白骨壤 A v icennia mar ina
海 香澳 广广 台福 浙 南 港门 东西 湾建 江
+
+ + ++ ++
+
+
+ + ++ +
假老虎勒 Caesalp i nia nuga A it
鱼藤 D erri s tr if ol iata Lour. 海刀豆 Canaval ia marit ima ( A ubl. ) T hou 二裂红薯 Ipomoea p es-cap rae Rot h
科 名 石蒜科 露兜树科 木犀科 莎草科
澳门等沿海地区有自然分布. 共有真红树 12 科 15 属 28 种, 半红树 11 科 13 属 14 种, 另约 有 27 种红树伴生植物. 红树林区系性质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性质. 化石证明红树林的起源不 会晚于三叠纪.
关键词 中国, 红树林, 区系
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和对海岸保护的重视, 红树林研究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 注. 迄今为止, 对中国海岸红树植物区系的研究, 人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4 年以前 有报道[ 1] . 从 1985~1997 年, 许多学者对中国红树林各个分布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中国红树林区系研究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近 10 年 来的研究成果, 对我国红树林区系作一阐述, 希望能为今后中国海岸红树林各方面的进 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绊根草 Cynodon d actyin
3 中国红树林的特点
由表 1~3 可看出, 我国海岸的红树植物迄今为止发现共有 42 种, 其中真红树 12 科 15 属 28 种 ( 含变种) , 半红树 11 科 13 属 14 种, 另约有 27 种红树伴生植物. 由于各种 红树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不同, 因此整个中国海岸的红树林植物区系特点有所不同.
2 中国红树林区系成分
张娆挺等[ 1] 综合 1984 年以前的资料, 得出我国共有红树植物 16 科 20 属 30 种. 林 鹏[ 2] 也列出了中国红树植物的种类以及分布, 认为共有真红树植物 12 科 15 属 27 种, 半 红树植物 9 科 10 属 10 种. 但笔者根据有关原始资料[ 3~15] 认为个别红树植物的分布区有 所遗漏, 如银叶树在香港[ 4] 、广西[ 11~13] 、台湾[ 14] 也有分布, 红茄冬在广东雷州半岛也有 分布[ 5] , 海桑属的拟海桑在海南清澜港也有天然分布[ 6] . 另中国大多数红树林工作者根据 习惯将苦槛蓝科和草海桐科列入半红树植物. 故重新列表, 见表 1, 2. 除表 1, 2 中所列出的红树植物之外, 尚有许多藤本或草本植物生长在红树林内或其
海南岛滩涂面积大, 红树林分布广, 种类丰富, 类型多样, 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 中心, 有真红树 12 科 15 属 26 种, 半红树 11 科 13 属 14 种,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东寨 港、清澜港和南部的三亚港及北部的花场港、红牌港、马袅港、新盈港和新英港. 其中 东寨港和清澜港是我国 2 个最大的红树林区, 其面积分别为 1 733 hm 2 和 2 000 hm2. 典 型群系有红树、红海榄、海莲、红榄李、海桑、木果楝和水椰[ 6, 7] . 由于生境条件的差异, 群落的分布也有变化, 如西南部沿海多为砂岸及岩岸, 且岩线较平直, 红树林分布较少, 且组成种类也较单纯, 东部沿海海岸曲折, 海湾多且滩涂面积大, 地处迎风面, 雨量多, 高温湿润, 红树林分布广, 种类多, 结构复杂, 一些嗜热窄布种类如瓶花木、水椰、红 榄李、红树等仅出现于岛的东部; 北部由于气温低, 红树林分布有一定的面积, 但组成 种类和植被类型较单纯.
11 梧桐科 St irculiaceae 12 马鞭草科 V er benaceae 合计种数
种
1 柱果木榄 Br uguier a cy lindr ica 2 木榄 B . gy mnor hiz a
3 海莲 B . sex angula
4 类瓣海莲 B. s. var . r hy nchop etala 5 角果木 Ceriop s tagal 6 秋茄 K andelia candel 7 正红树 Rhiz op hor a ap iculata
锐棱荸荠 E l eochari s acut angul a ( R oxb. ) Schult
多穗扁莎草 Py creus p olustac hyos ( R ot t b. ) P. Beau v. 双穗雀稗 P asp al um d isri chum L. 盐地鼠尾粟 Sp orobol us v ir gi nicus ( L. ) Ku nt h 沟叶结缕草 Z oy si a mat rel la ( L. ) 铺地黍 P anic um r ep ins
21
内岸海滩上, 它们可认为是红树林的伴生植物, 主要种类如表 3.
科 名 海金沙科 水龙骨科 番杏科 藜科
芸香科 乌毛蕨科 中国蕨科 川蔓藻科 毛蕨科 苏木科 蝶形花科
旋花科
表 3 中国海岸红树林伴生植物种类
种 名
海金沙 Lyg od ium sp. 抱树莲 Dry mog lossum p ilosell oid es Presl 海马齿 Se suv i um p or tul acastrum L. 节藜 Ar thr ocnemum ind icum ( Wi lld. ) M oq. 南方碱蓬 Suae da aust ral is( R. Br. ) M oq. 酒饼勒 At alant ia bux if ol ia ( Poir. ) O li v. 光叶藤蕨 St enochl aena p al ustr is ( Bu rm. F) Bcdd 粉背蕨 Pi tyrogramma cal omel anos 川蔓藻 Rup pi a r ostel lat a K och 间断毛蕨 Cycl osor us int errup tus
1 与中国红树林区系相联系的生态条件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植被类型, 它适宜生长在风平浪静和淤泥深厚的海湾或河口高 潮线以下的地段. 影响红树林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气候、土壤、海水盐度和洋 流[ 2] . 它的适宜分布南自海南岛的榆林港 ( 北纬 18°9′) , 北到福建福鼎 ( 北纬 27°20′) 附 近的沿海地区均有间断分布, 水热条件差异比较大, 干湿季比较明显. 林下土壤有机质 丰富, 土质粘重, 土壤含盐分较高, 达 0. 46% ~2. 7% [ 3] , 土壤 pH 值低, 呈较强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