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合集下载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
6、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的资料
(二)研究种类
1、普查(census): 1)定义:在特定时间对特定人群进行全面调查 2)目的:(1)早发现、及时治疗病人。高血压
(2)了解疾病或因素分布。血吸虫病 (3)了解健康水平。儿童发育调查 (4)建立生理指标正常值。血脂、发铅 (5)疾病爆发或流行时,搜寻全部病例
缺点:1)结论仅适合推广到同一分层条件的人群 2)要求完整的人群资料
求:应调查多少人? 解:查表3-1得,当90%可信区间下限为1.37,即有90%的机
会可见到病例出现时,期望发病例数为4。 满足出现4例期望病例的条件是:观察2万人年
1)1万人观察2年 2)2万人观察1年 如整群抽样,尚须增加样本量
2)计量资料:
n
4s2 d2
式中:s 总体标准差估计值, n 为样本量,d 为容许误 差,一般 为0.1s
SE PQ N
(SE)2 PQ N
N
PQ (SE)2
令d 为预期样本(p)与总体现患率(P)之容许误差,则d =t×SE SE=d
/t
N PQ t 2 PQ
(d )2
d2
t
令d =0.1P 取t =1.96≈2 则:
N
22 PQ (0.1P)2
4PQ 0.01P 2
400 Q P
当d =0.15P时: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总体按某些特征分成若干长层, 在各层中随机抽样组成调查样本。
层内抽样方法:1)等比例抽样:各层抽样比例相同 2)最优分配抽样:各层内比例按要求抽样
优点:1)精确度高:要求层内差异小,层间大。样本量少。 2)可进行层间对比 3)可椐研究目的调整各层样本量 4)抽样误差小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例如,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该病的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的研究假设的启发,进而逐步建立研究假设,为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

描述性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尚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等方法。

第一节现况研究概述一、概念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由于所收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为在特定时点或时期与范围内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一)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通过现况研究来揭示目标群体中某病的患病率,以及在不同人群特征上的分布状态是这类研究最常见的用途。

对此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例如,若要掌握某个区域内目前居民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情况,则可通过某种抽样技术,从这个区域的人群(目标人群或总体)中,随机地选取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研究对象(样本),对此逐个进行酒精性肝病的调查和检测,并同时收集有关的研究因素,诸如,是否饮酒及其程度、性别、年龄、职业,等等,然后分析求得按不同研究因素分组(类)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水平。

(二)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任何一个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因的最终揭示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决定因素
①研究单位之间的变异(一般用标准差s 表示) ②调查人群中欲调查特征或疾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即
暴露比例或患病比例) ③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容许误差”,即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
的大小 ④把握度的大小,由α和1-β来表示
.
31
估算公式
① 率的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符合二项分布)
N t 2 PQ d2
.
23
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
.
24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EpiCalc 2000
.
21
四、明确抽样方法,估算样本含量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22
抽样技术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其他抽样技术
按比例 不按比例
.
48
“五不问”原则
① 可问可不问的项目不问。 ② 复杂问题项目不问。 ③ 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项目不问。 ④ 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项目不问。 ⑤ 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不问。
.
49
调查项目顺序的编制
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与心理反应分类排列,符合调查对 象的交流习惯。可根据人们的思维方式,按事物的内容和 相互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先设定容易回答的,后设定敏感的、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排列开放式问题。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采用不同调查方式,调查表项目的顺序应有所区别。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流行病研究方法E. 以上均是3.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1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9.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10.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 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2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5.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6.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3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2.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3.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三)调查员培训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计算患病率
A 检查核对:逻辑检错;补漏、纠错、删去重复 检查核对:逻辑检错;补漏、纠错、 B 整理分析:计算率(现患率、阳性率、检出率) 整理分析:计算率(现患率、阳性率、检出率) 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性分析 C 计算标化率,有比较组的做比较分析 计算标化率,
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二)调查表变量的规定 1、定义研究因素 、
概念定义 执行定义
2、设定测量尺度 、
二值尺度: 二值尺度:Yes No 列名尺度:无顺序,可分类。 列名尺度:无顺序,可分类。如血型 序列尺度:有顺序,可分类。 序列尺度:有顺序,可分类。如每日吸烟支数 区间尺度:有顺序,连续性。 区间尺度:有顺序,连续性。如身高
3)优缺点: )优缺点:
优点:普及卫生知识;早期发现病人; 优点:普及卫生知识;早期发现病人;设计技术简 单 适 缺点:调查质量差(人员多,漏调);花费大;不 缺点:调查质量差(人员多,漏调);花费大; );花费大 于患病率低或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抽样调查( ) 1)概念:是一种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统计量)来估 )概念:是一种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统计量) 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的现况调查方法。 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的现况调查方法。 2)原则:样本必须能够代表总体:抽样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原则:样本必须能够代表总体:抽样随机化;样本足够):由某些不能准 (2)系统误差(偏倚;systematic error;bias):由某些不能准 )系统误差(偏倚; ; ): 确定量但恒定的因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离总体真值的误差。 确定量但恒定的因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离总体真值的误差。 来源: )受试者:抽样不随机; 来源:1)受试者:抽样不随机;受试者本身变异 2)观察者:倾向性暗示;个人技术偏差 )观察者:倾向性暗示; 3)仪器、试剂:仪器未校正,使用不当,发生故障; )仪器、试剂:仪器未校正,使用不当,发生故障; 试剂未标准化; 试剂未标准化; 4)非试验性外环境因素:气象;照明;震动;声响 )非试验性外环境因素:气象;照明;震动;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目的;普查的概念、目的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筛检的概念及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熟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筛检的应用原则。

了解: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公式;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大纲精要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常可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的描述,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发。

㈠现况研究1.概念: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目的: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⑵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⑶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⑷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3.种类⑴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1)普查时必备的条件2)普查的目的3)普查的优缺点⑵抽样调查: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的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2)样本大小取决于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高低②预期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3)样品大小的估计公式n= 4s2/d2①计量资料n-样本量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d-容许误差②计数资料n= 400*Q/pP-总体率的估计值Q=1-P4.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5.(1)常见的偏倚1)选择偏倚:①选择性偏倚②幸存者偏倚③无应答偏倚2)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②调查员偏倚③测量偏倚⑵防止偏倚的措施:①抽样遵守随机化原则②提高受检率③选用不易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开展互相监督和服查工作㈡筛检1、定义:是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流行病学 第3章-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 第3章-描述性研究

缺点
非全面调查方法 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资料 不适用于患病率过低的疾病
调查的精确度高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明确研究目的和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特征/数量) 确定样本和抽样方法 资料收集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偏倚与控制 研究的局限性

三间分布、病因线索 三早、考核防治效果 参数估计、监测 需求评价、卫生决策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编号, 再用随机数字表或 抽签、摸球、电子 计算机抽取等进行 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例) (simple random sampling)
例如某县有31个乡镇,欲从 中抽取3个乡镇作调查,可以先 将31个乡镇进行编号(1号--31 号),制作31张大小完全相同 的纸片,把1--31数字分别写到 31张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揉成 球状,全部放入一个纸箱中完 全混匀,在任何人都看不见的 情况下摸出3个纸团,其上的3 个数字所对应的乡镇即为所抽 取的样本。
(2)
目的
是根据调查所得的样本资料估计和推断被调查现象的总体特征, 根据抽取样本所调查出的结果可以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 或某些特征的情况。它是以少窥多、以小测大、以局部估计全体 的调查方法。
★ (3) 抽样调查基本原则
遵循随机化原则:代表性
样本必须足够大:可靠性 对象之间变异小:均匀性
关键 样本 总体
闭水井,爆发即告终止。
Snow关于霍乱的调查,正是运用了描述性研究的 方法,分析霍乱的人群现象、地区差异等情况,了解
霍乱的分布,根据分布特点,提出霍乱爆发与宽街供
水站有关这一假设。
涉浅水者见虾米 其颇深者察鱼鳖 其尤甚者观蛟龙

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重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分章节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类。

观察法主要有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筛检、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法主要实验流行病学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数理法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

2、生态学研究概念答: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名词解释:1、发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影响的程度,发病率高对人群危害大。

2、罹患率:是测量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较短,能根据暴露程度较精确地测量发病频率,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的暴发及流行中,经常使用。

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4、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5、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

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now关于霍乱的调查,正是运用了 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霍乱的人群现 象、地区差异等情况,了解霍乱的分布, 根据分布特点,提出霍乱暴发与宽街供 水站有关这一假设。
引言
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 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确定样本量
预期现患率 ( P ) 允许误差(d) 显著性水平(α)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2 2 t s n 2 d 计数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2 t PQ n d2
t:统计学上的t值 P:某病现患率
d:容许误差 Q=1-P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单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方法
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 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 依此类推…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四、资料的收集
通过测定或检查的方法收集 直接用调查表询问研究对象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检查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 按标准归类、核实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第 三 章
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暴发霍乱,10天内死去500多
人,在霍乱暴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以 上的居民离去。据1853年统计,在过去几次霍乱流 行中,该地区虽曾流行,但远比其他各区轻微。
死亡无数
人们纷纷逃散
引言
英国医师John.Snow运用了流行病
学调查,分析了霍乱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
根据研究提出的问题,明确调查目的
根据具体研究目的确定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施
二、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规定对象的人群分布特 征、地域范围以及时间点
某个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或其中一部分
某一时点上的流动人员
某些特殊群体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研究实例
第四节 生态学研究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
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一、基本概念
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也称患 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 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研究类型
普查(Census) 调查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 (总体)。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
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图3-1 总体与样本示意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System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的抽样方法。 将总体各个个体单位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编号 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计算抽样距离(N/n) 用单纯随机方法在第一组中确定一个起始号 从此起始点开始,每隔K(K=N/n)个单位抽取一个作 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2 系统抽样示意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 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分类
单纯整群抽样(Simple cluster sampling) 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 二阶段抽样(Two stages sampling) 通过再次抽样后调查部分个体
抽样方法
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非随机抽样
选择样本时,加入人主观因素,使总体中
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典型抽样 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 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具有代 表性的对象进行试验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随机抽样
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
当时霍乱病原体尚未发现,Snow集 中精力调查发生疫情的地点和死亡病例, 发现几乎所有的死亡病例都发生于离宽 街水井不远的地方,且他们都饮用宽街 供水站的水,Snow根据疾病分布进行分 析,教区霍乱暴发与宽街供水站的水井 有密切关系,而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了这一假设。经封闭水井,暴发即告终 止。
引言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3
整群抽样示意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层),然后 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分类
按比例分配(proportional allocation)分层随机抽样 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二、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
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
第一节 现况研究概述
三、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
研究特点
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最优分配(optimum allocation) 分层随机抽样
各层抽样比例不同,内部变异小的层抽样比例小, 内部变异大的层抽样比例大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4 分层抽样示意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 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 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