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第一次作业

国培第一次作业
国培第一次作业

国培第一次作业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 The fifth period)

Section B (3a-Self check)

人教版新目标 ( Go for it ! ) 七年级英语 (上)

湖南省绥宁县刘三祺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练习与巩固本单元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练习谈论物品的价格、练习谈论对物品的喜好、练习使用礼貌语进行购物、学习用英语进行导购。

(3)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巩固掌握与课文有关的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进行交际。

三、教学流程示意

Big sale → Sale ad → Describe and order → Summary and Homework

四、教学过程

Step1:Big sale!

Huaxing clothes store.

Do you like sweater/shorts?

We have blue sweaters/blue shorts for only 29/15 yuan.

How much are our green sweaters/blue shirts?

Only 21/18 yuan.

And red shirkts are 25 yuan.

请学生进行促销导购表演,可以自行设定商品价格。

抽取学生上台表演。

Step2:Sale ad.

为自己的服装店写一则广告,学生们讨论修改。

参考:

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Hong Lv Clothes!

Do you like sweater? We have red,green and write sweaters.They are very nice.

Do you like shorts? We have blue,green,yellow and red shorts. They are nice and cheap!

Come to our store now!

Step3:

1、Describe what these people are wearing today.

My partner:

My teacher:

参考格式:A pair of white socks.

2、Put the sentences in order to make conversation.

A、Thank you.

B、I’m sorry. We don’t sell bags.

C、You’re welcome.

D、Here you are.

E、Yes,please.Do you sell bags?

F、Ok.I’ll take them.

G、Can I help you?

H、I see.Hmm…those blue trousers are nice. How much are

they?

I、They’re twenty-five dollors.

参考答案:G-E-B-H-I-F-D-A-C

作业:为自己的服装店写一则完整的广告,至少推荐两样货物。不得与课堂上的参照相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Z第一次作业原题答案

选择: 1.与Lucas试剂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C.叔丁醇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分子中没有对称因素,就是手性分子 3. 下列化合物中有p-π共轭的是答案C 4. 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C.丙酮 5.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B.(CH3)3COH 6. 下列糖类化合物中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的是 B.葡萄糖 7.与CH3COOH酯化反应速度最慢的是 B.(CH3)3COH 8. 9. 正丁烷的构象中,能量最低的是 D.全重叠式 10. 下列化合物中最易被Br2开环的是: C. 11. D.几何异构体 12. 下列化合物中进行卤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A. 13. 下列化合物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速率最大的是:C.

14.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D. 15.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D. 16. 果糖的半缩酮羟基是:B. 17.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 18. 下列化合物中构型为Z型的是:B. 19. 下列分子在极性条件下最难生成碳正离子的是:D. 20.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D 21. 在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中属于邻对位定位基的基团是C 22.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NaHSO3反应生成α-羟基磺酸钠的是:D 23. 下列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是:B.氯气先用光照射后,在黑暗中迅速与乙烷混合 24. 下列化合物中无顺反异构体的是丁烯

25. 与CH3COOH酯化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D. 26.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是B 27. 列化合物中与乙醇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乙酰氯 28.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进行反应,其反应机理是:B.亲核取代 29. 与Lucas试剂反应速度最慢的是:A.正丁醇 30. 下列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的是C. 31. 下列化合物最易脱羧的是A. 32. 下列化合物中与乙醇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B.乙酰氯

数学国培研修总结

数学国培研修总结 我参加了这次的国培初中数学学习,面对专家,面对同行,我敞开胸怀,张开思维的触角,择其善者而取之、从之、创新之,同时积极参与,也把自己的观点播散出去,在大家的反馈中不断去完善自我。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抽时间,打开电脑上网学习按照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交作业,参与讨论,写心得体会。总结此次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

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学习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I)

模块2 活动1 第1步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过程。 模块2 活动2 第1步 阅读与讨论 相同环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相同的环节,都包括课题名称、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 不同环节: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图、帮助和总结、专家点评 模块2 活动2 第2步 1、观摩案例 首先,教学环节不同,《识字4》、《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中的环节: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特色、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学过程环节的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评价等在我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案中很少见到。 其次,教学设计写的很细,将所有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安排。 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的撰写中会尽可能的做到环节完善,内容充实,做到有的放矢。

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理念?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养。 4.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要程式化,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数学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 其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数学新课程标准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可拓展性。即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既要有定性目标(基础目标),还要有不定性目标(发展目标)。在学生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力求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同一的学习活动中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观摩案例:

国培小学数学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2]

国培小学数学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2]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圆的周长 姓名XXX 学科数学学校XXXXXX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一、激情导入 1、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最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 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 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 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 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 模块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第1步: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请阅读“模块9资源”→《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基本作用》两篇文章。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将您的想法记录下来: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它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其次是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第三是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它的作用是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且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帮助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诊断性评价的结果用于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生特性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形成性评价用于每一节课后或某知识单元后的及时反馈;总结性评价用于期末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的具体运用,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

国培第二次作业

一、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问题:“如何针对个别具有“特色”的学生的因材施教。” 2、本次作业设置的具体问题:对农村留守寄宿生儿童夜里爬墙出校上网,以及窃取别人财物的问题处理。 二、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思路: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个人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拥有个人的知识结构,他们拥有个人的性格特点。要怎么样才能激发那些“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戳伤其个性的发展呢? 学生的个性,首先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所以,对于一些特别具有“个性”的学生,需要独立地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加强家校合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老师需要对有必要的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让家庭与学校一起参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针对本次作业提出的具体问题的思路: 部分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教育学生,思想有一些孤单、造成一些散漫的习惯、对社会缺乏责任心。需要学校与家庭给予这些学生爱的感化,驱散其自私的性格,唤起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

对于留守寄宿生儿童夜间外出上网、窃取他人财物等行为问题,需要从心灵上排解孩子的孤单,找到正确的方式,予以解决。进行适当量的家访是很有必要的(电话家访或者与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者——爷爷奶奶进行谈话交流)。 三、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第一次作业提出的预期目标:分析、了解“特色”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达成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目的。 本次作业的具体预期目标:改变这些“特色”学生夜间爬墙出去上网的行为,唤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生活具有更多的热爱之情。 四、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计划:(1)研究对特色学生家访的时间、方式与提问设置。(2)对“特色”学生家庭进行第一次家访,提成家校合作的要求。(3)观察学生的变化。(4)进行第二次家访,总结上段时间家校合作的成绩,并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5)继续观察学生的变化。(6)进行第三次家访。总结学生的变化,提出改进建议。 2、本次作业提出的改进计划:(1)1、在周末对发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第一次家访,可以当着学生的面,也可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家访。要求家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让孩子体会到正确的爱(非

国培数学实践小结2篇

国培数学实践小结2篇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 是羁绊,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所幸没有持续很久。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而这次专家给了我明确的回答。 今后,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这次的培训无疑给我们一次头脑风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堂才有实效。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讲座中专家也讲到,教师要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实践活动的应用。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国培计划研修作业一

我学习了《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这一课中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结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盛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详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例外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没趣、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严重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盛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

分析化学Z第一次作业

A.π→σ* B.π→π* C.n→σ* D.σ→σ* E.n→π* A.氨分子中3个H-C键不对称变形振动 B.丙炔分子中-C≡C-对称伸缩振动 C.乙醚分子中的C-O-C不对称伸缩振动 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 E.水分子中H-O伸缩振动 A.吸收峰的高度 B.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 C.最大吸收峰峰形

D.最大吸收峰的宽度 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 A.一般温度升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加快 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 C.两电对越大,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突跃越大 D.氧化还原滴定突跃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有关 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从而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A. B. C. D. E.

A.解蔽法 B.配位掩蔽法 C.沉淀掩蔽法 D.氧化还原掩蔽法 E.预先分离 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 R B.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相邻两色谱峰峰的保留时间的差值会随着色谱柱长度而改变 C.t R =t (1+k) D.改变流动相会改变某一物质的t R E.改变柱温会改变某一物质的t R A.都有三种不同颜色 B.能指示溶液的确切pH 值 C.显酸色时溶液为酸性,显碱色时溶液为碱性 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 E.都是有机酸 A.其它副反应

B.酸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盐效应 E.配位效应 A.产生新吸收带 B.红移 C.蓝移 D.位置不变 E.消失 A.无水Na 2CO 3 B.K 2Cr 2 O 7 C.H 2C 2 O 4 ?H 2 O D.Na 2B 4 O 7 ?0H 2 O E.NaOH A.色谱柱较GC短 B.柱前压力高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三(最新整理)

作业三绝对值(第一课时)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②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 出.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1.2.4 绝对值(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学习目标 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二.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P11.—12 的内容.思考P11 页思考题中的问题, 5 分钟后,比比谁的答案正确.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2.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练习 观察出示一组数6 与-6,3.5 与-3.5,1 和-1,它们是一对互为,它们的不同,相同. 【总结】例如6 和-6 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两点虽然分布在原点的两边,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不考虑两点在原点的哪一边,只考虑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6,我们就把这个距离叫做6 和-6 的绝对值.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a│. 想一想(1)-3 的绝对值是什么? 3 (2)+2 的绝对值是多少? 7 (3)-12 的绝对值呢? (4)a 的绝对值呢? 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 求+2.3,-1.6,9,0,-7,+3 的绝对值.(出示胶片) 由此,你想到什么规律? 讨论交流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零.总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 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讨论字母a 可以代表任意的数,那么表示什么数?这时a 的绝对值分别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师加入讨论,学生相反补充回答. 归纳若a>0,则│a│=a 若a<0,则│a│=-a 若 a=0,则│a│=0 例题填空: (1)绝对值等于4 的数有 2 个,它们是±4. (2)绝对值等于-3 的数有0 个. (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无数个,它们是 0 和正数(非负数). (4)①若│a│=2,则a= ±2. ②若│-a│=3,则a= ±3. (5)绝对值不大于2 的整数是0,±1,±2.

2020国培计划英语作业怎么做

篇一:《2016年国培计划--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 模板》 篇二:《2016国培计划再发展行动计划模版》 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 附件表单工具{2016国培计划英语作业怎么做}. 篇三:《2016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 2016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就是教育部针对教师的特点进行全面培训的计划,以下由第一公文网整理的范文,整理参加国培计划送培下乡活动的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2016国培计划英语作业怎么做}.{2016国培计划英语作业怎么做}. 2016年9月28日——30日"国培计划"送培下乡活动在我校设点,开始了

为期3天的培训。3天来,我的心被送培下乡专家老师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意识所吸引,我的心情每天都在激动着。 从9月23日学校通知参加"国陪计划"送培下乡活动讲公开课时起,我顿时身感"任务艰巨",不过这也是一次机会。一年来,我们学校也在搞课改,确立了"导学—探究—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本人也在摸索着用这一模式教学,其中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困惑与不解,感觉就像闭门造车,盲人摸象。现在专家来了,太好了,我有机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可以当面聆听专家的点评和指导,向专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技巧了。 28日上午讲公开课《王几何》后,终于迎来了与专家面对面的评课交流。太原市万柏林区教研室周老师对我课上表现出的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当堂训练反馈意识及教学理念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四点需改进的地方(1)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2)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仔细巡视,认真查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二次备课;(3)对学生品味描写人物语言的方法指导不够;(4)教学重点的设置要围绕教材特质,如本文《王几何》应强调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而我《我的老师》则是以详略不同的几件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专家的评论非常中肯,直中"要害",这也正是我常感到困惑和忽略的地方,听得我不住地点头称"是",心里默默感激着。 29日上午,太原市万柏区十一中张瑞丽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上张老师以实际的行动诠释着新课程理念,让我明白了教学中如何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按极性由大到小排列的溶剂是 [1分] 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 2. 适合于对热不太稳定的成分,提取效率高,溶剂消耗量大的提取方法是 A.渗漉法 3. 小檗碱属于 [1分] B.季胺碱 4. 小檗碱母核是 [1分] D.原小檗碱型 5.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1分] A.小檗碱 6. Vitali反应不能用于检识 [1分] A.樟柳碱 7. pKa值最大的生物碱类是 [1分] C.季铵类 8. 雷氏盐沉淀生物碱最佳pH值是 [1分] B.3~4 9. 生物碱柱色谱用担体优先考虑的是 [1分] C.氧化铝 10. 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1分] B.草酸盐溶解度差 11. 某生物碱碱性弱则它的 [1分] D.pka小 12. 用萃取法分离中药成分,较常用的方法是取中药的水提液,分别依次用()进行萃取。 B.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 13. 属于酸碱两性的生物碱是 [1分] B.吗啡 14.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 [1分] E.氯仿 15. 提取挥发性成分一般首选的方法是 [1分] C.水蒸气蒸馏法 16. 亲水性有机溶剂是 [1分] C.丙酮 17.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1分] C. 18. 做生物碱沉淀反应时,也可生成沉淀而干扰反应的是 [1分] D.蛋白质 19.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小的是 [1分] C.石油醚 20. 含下列生物碱的中药酸水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可萃取出的生物碱是 C.秋水仙碱 21. 具有配位键结构的生物碱是 [1分] C.氧化苦参碱

22. 与水不混溶的溶剂是 [1分] B.乙醚 23. 检查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先选用 [1分] C.薄层色谱法 24.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是 [1分] D.麻黄碱 25. 毒性最弱的是 [1分] D.乌头原碱 26. 不适合于含淀粉多的中药的提取方法是 [1分] A.煎煮法 2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1分] B.丙酮 28. 工业上从麻黄中提取生物碱用 [1分] E.水 29. 下列溶剂极性最大的是 [1分] A.甲醇 30. 多数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存在的形式是 [1分] D.有机酸盐 31. 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是 [1分] A.麻黄碱 32. B.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33.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是 [1分] A.差向异构体 34.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湿润药材最好用 [1分] D. 35.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条件是 [1分] B.酸性水溶液 36. 与水混溶的溶剂是 [1分] C.丙酮 37. 目前已很少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1分] B.铅盐沉淀法 38. [1分] B. 39. 测定一成分的分子量可选用 [1分] C.质谱法 40. 具有隐性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 [1分] E.以上都难溶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有机化学Z》第1次作业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CHCH 3CH 3CH 1. 双键 CH 3CH 2Cl 2. 卤基 CH 3 CH 3CH OH 3. 羟基 2 氨基 5.CH 3CH 33O 羰基 CH 3O C H 6. 醛基 CH 3CH 2C O OH 7. 羧基 NO 2 8. 硝基 CH 3CH 2CH 3O 9. 醚基 CH 3CH 2CN 10. 氰基 二、 按照开库勒及古柏尔等所提出的经典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 写出下列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结构式 CO 21. C 4H 102. C 2H 7N 3. CH 2O 24. 1. O=C=O 2. 3. 4. 第二章 烷烃 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CH 2CH 2CH 321. 2-甲基戊烷

CH 3CH 2C(CH 3)2CH 2CH 32. 3, 3-二甲基戊烷 (C 2H 5)2C(CH 3)CH 2CH 33. 3-甲基-3-乙基戊烷 CH 3CH 2CH(CH 3)CH(CH 3)CH(CH 3)24. 2, 3, 4-三甲基己烷 CH 3CH 2CH(CH 3)CH 2CH CH 2CH 3 CH 2CH 3CH 2 5. 3-甲基-5-乙基辛烷 (CH 3)3CCH 2C(CH 3)26. 2, 2, 4-三甲基戊烷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7. 2-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H(CH 3)CH 2C(CH 2CH 3)2CH 38. 2, 3, 5-三甲基-5-乙基庚烷 (CH 3)2CHC(C 2H 5)2CH 2CH 2CH 39. 2-甲基-3, 3-二乙基己烷 CH 3CH 10.CH 2CH 3 CH 3CH 2CH 2CH CH 3 CH 3 3-甲基-4-异丙基庚烷 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 1. 2. 3. 丙烷 丁烷 异丁烷 4. 5. 6. 2, 2-二甲基丙烷 2, 3-二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 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2,3,3—四甲基戊烷 2. 2,3—二甲基丁烷

2012年国培数学第二次作业

小学生数学厌学原因的探究 龙胜县伟江民族小学黄红玲 经过一年的数学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数学的厌学远比语文和英语严重,语文和英语都是属于语言类学科,其中的朗读和故事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而数学作为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容易做错的计算题和弄不清题意的应用题都是学生非常讨厌的。但是又是数学课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是一种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老师精心备课,细心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学生事前预习,事后复习,认真听讲,积极地思考。这是我们理想的教学画面,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往往如此,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厌学的现象愈发严重,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不容忽视的因素,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是多种因素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学生内部原因。此外还不能否认有社会的影响。学生“厌学”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过去也有个别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只不过近几年已经越来越不容坐视了。 对小学各年级的一些学生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表现出厌学的倾向,他们都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平时一看到数学书就感觉到烦躁”,“一做应用题就想睡觉”等等。我们针对学生讨厌数学学原因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厌学的各方面的原因。其中,95%的学生认为每次数学考试,心情不是紧张害怕就是焦虑不安,95%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的要求过高,对于他们考试的分数过于计较,60%的学生对数学计算题总是出错觉得无法避免,50%的学生觉得数学应用题很难,35%的学生觉得不想上的那门功课的老师讲课没意思……等等。 我把这些原因一一进行分析: 1、自身原因。随着小孩年纪的增长,他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对社会的了解也越来多。社会上的一些阴影部分对他们影响就在了起来。如:数学其实没必要学那么深,只要会算加减乘除就可以了,而且现在算什么都有计算器,每个手机上都会有计算器。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

国培计划综合实践作业

国培计划综合实践作业 1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新的特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它与学科课程一起,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这一层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与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传统课外活动的升华与发展。 学校传统活动是以某种特长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如体育活动、唱歌跳舞、绘画书法、科技活动等等,他注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与兴趣,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参与学生都参与的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如“奥运在我心中”这一综合实践课例,不仅可已搜集奥运会的历史、精神、奥运项目、举办城市、历史意义等知识,还可以动手制作精美的图画卡片、制作电子幻灯片,组织设计吉祥物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与学习,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树立长远的奥运理想。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学校活动的单一性的特点,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与和综合实践的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整合与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学科课程是以某种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突出知识性与专业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学科知识的整合与生成。如美术学科,在普通的学科美术课上,教学的主要活动是美术表现,如画画、折纸、粘贴、泥塑等单一、专业的学科活动,而综合实践的美术活动

国培第二次作业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 精彩的人生。 学习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 二、举一 :由“逆”字引读全文,品读句子:“像一朵”比喻句 的含义。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处对夏洛蒂个人事迹高度概括的句 子,它也是文章的一个中心句。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 2找出这句话中表现夏洛蒂坚强不屈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关键词 -----“逆境成才”。 3理解“逆境”。 4为了说明夏洛蒂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作者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 比喻句对她进行了一生经历的赞美。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一)仙人掌的“逆境”。 说说你对仙人掌的了解?(生存环境?) (二)夏洛蒂的“逆境”。 1、自主学习。 师: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艰辛地生活呢?请同学 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有关夏洛蒂在逆境中艰辛生存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品读句子 . (1)家庭不幸的逆境。 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 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象,进行 说话练习。(出示) 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指名交流。 (2)遭遇训诫的逆境。 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 幸。

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 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得到的是 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了心里。 师:是的,我们看课文这样的描写。(出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止她失望的 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冰冷冷的口吻训诫她:“在 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 ----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痛?指名交流,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情、不满、气愤) 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逆境,骚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剑, 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在骚塞看来,妇女应当服从上帝的安排甘心 去做小草,而不应去追求大树的事业,妄想当什么文学家。命运继续 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 ----[ (3)出版失败的逆境。板 书:生活,遇不幸写 诗,遭嘲讽 出版,又失败 【感受成功】:这些就是夏落蒂三姐妹的逆境,然而,她们最后 取得的成功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 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 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师:我们为她们创造的成绩而兴奋,大家把那份喜悦送进自己的 朗读中。(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个别学生展示 朗读) 3、准确表达比喻句的含义。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的第一个比喻句,齐读―――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最后,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这个比喻句中有两 个词语浓缩了她们的成绩,就是 ----“壮丽”、“傲放”。 师: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语文重要的就是学习恰当的 表达,谁能够对照着板书,把这个形象准确的比喻句的含义说给大家听。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把语言组织通顺、清楚) 【知方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习得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1分] B.0.1000mol/L 2. 有关保留时间t R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 R 3.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1分] B. 4.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1分] E.滴定剂浓度 5.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1分] 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 6.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1分] 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 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 E.式中α≤1 8.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1分] 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 9.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1分] B.

10. 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1分] 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 11. 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1 mol/L 的酸应是:[1分] E.HCN 12.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 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 13.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1分] B.单色器 14.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1分] C.同离子效应 1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1分] D.σ→σ* 16.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1分] 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 17.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 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 18.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1分] 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 19.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 E.相对过饱和度 20. 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1分] E.pK a1+pK b2= pK w 21.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1分] D.流动相粘度大 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