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女性地位

合集下载

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

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

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一、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而就业权平等保护作为女性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其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女性权益的进步与变迁。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挑战,以期为我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提供借鉴与启示。

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女性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就业机会有限,且常常遭受性别歧视。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美国女性开始逐步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益。

本文将沿着历史脉络,分析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特点,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当前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现状,分析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我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简述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历史背景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美国女性开始进入劳动市场,但她们的就业权益却常常受到忽视和侵犯。

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在家庭中扮演主要角色,因此她们在就业市场中的机会和待遇都受到了限制。

为了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美国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但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各州开始通过立法对就业女性进行特别保护,如规定女工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禁止女性上夜班、限制女工职业领域等。

这些保护性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女性就业环境,但它们却夸大了男性和女性身体能力上的差异,强调了性别角色的不同,实际上是对女性的歧视而非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权运动的兴起,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逐渐受到重视。

各国女人的择偶标准

各国女人的择偶标准

各国女人的择偶标准各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可能因文化、社会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般趋势:1. 美国女性:美国女性通常比较注重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她们在选择伴侣时可能更看重幽默、风趣和魅力。

此外,美国女性也喜欢寻找身体强壮、有运动能力和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性。

2. 乌克兰女性:乌克兰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可能更注重家庭背景和稳定性,以及男性的工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 印度女性:印度女性可能更喜欢有强烈男性气质、身体健壮、有稳定工作和良好家庭条件的男性。

此外,印度女性还注重男性的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习惯。

4. 俄罗斯女性:俄罗斯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可能更注重男性的忠诚度、幽默感和家庭责任感。

俄罗斯女性也可能更喜欢有一定职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男性。

5. 日本女性:日本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可能更注重男性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

此外,日本女性也可能更喜欢具有传统家庭观念和一定文化素养的男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些一般趋势,并不适用于所有女性。

每个女性的择偶标准都可能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当然,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偏好,这些因素会影响她们在寻找伴侣时的标准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女性择偶标准的因素:1. 教育程度和职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稳定职业的女性可能更喜欢寻找同等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的男性。

这不仅有助于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也可以共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2. 家庭背景和价值观:许多女性在寻找伴侣时会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价值观和家庭观念。

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双方是否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家庭价值观,从而为未来的婚姻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个性和兴趣爱好:女性通常喜欢寻找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男性。

这不仅可以增加彼此的默契和相互欣赏,也有助于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

4. 成熟度和稳定性:许多女性更喜欢寻找具有一定成熟度和稳定性的男性。

这可以确保他们在未来的关系中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

5. 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在一些文化中,女性可能更注重男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摘要】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社会地位经历了极大的变化。

在奴隶制度下,她们承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无法享有人身自由和权利,劳动生活极为艰辛。

但随着奴隶制度的废除,黑人妇女获得了自由,开始融入社会,努力改善家庭生活和劳动条件。

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社会地位的变迁使得黑人妇女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平等待遇。

在当时的社会中,她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平等和自由,以及尊重和支持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

【关键词】19世纪、美国南部、黑人妇女、奴隶制度、解放、劳动、家庭生活、教育、文化、社会地位、变迁、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这个时期,美国南部地区的种植园经济主要依靠奴隶劳动,黑人妇女作为奴隶的一部分,承担了重要的劳动任务。

她们不仅要从事繁重的农田劳动,还要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如烹饪、清洁和照顾子女。

随着南方奴隶制度的废除,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她们在劳动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往往只能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黑人妇女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资源,限制了她们的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种族关系的演变,黑人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她们开始参与社会运动和政治活动,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

在今日社会,我们可以从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经历中,看到她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黑人妇女的生活及其社会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黑人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黑人妇女生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对她们的影响,揭示她们在家庭、劳动和教育领域的种种困境,以及她们如何通过抗争和努力来争取平等权利。

浅析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浅析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浅析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发布时间:2021-12-17T06:07:16.92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5期作者:税楚曦[导读] 本文以论述女性在社会家庭的地位及女权意识的觉醒推断出女性早期无权以及现代崛起的的原因。

北京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北京100000摘要:女性地位指的是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拥有控制家庭或社会资源的权利。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来,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在变化。

通过回顾并分析历史上西方各类文学,影视作品里包含的女性元素,本文以论述女性在社会家庭的地位及女权意识的觉醒推断出女性早期无权以及现代崛起的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地位;女权主义;女性形象;平等;文学作品;地位提升前言:二十世纪以前,西方女性跟男性相比普遍处于弱势群体。

进一步说,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阶级,当时多数的女性甚至是在男性的保护下生存。

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尤其是已婚妇女,更像是男性的附属品。

然而,二十世纪后,随着女权运动数量的增加,女性地位提高。

这一历史性变化也暗示了可能导致女性早期卑微地位的原因:只有当女性有了获得权力的意识时,她们的权力才会增加。

本文通过分析二十世纪前后不同文学与影视作品中不同女性地位的体现,把女性在不同时期的意识变化在作品中的展现与同一时间对应的拥有权力在逻辑上连接起来,以此作出为什么西方女性在二十世纪之前处于劣势的原因解释。

1.以二十世纪为节点,对比前后女性地位1.1二十世纪前女性地位在早期西方社会中,女人毋庸置疑的处于卑微的地位。

比如,在西方的语言中,无论是人类,人,还是历史等词语中都不包括女人,[1]而具体化的文艺复兴,启蒙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仅指男人。

不光如此,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第一卷开篇之作《创世纪》里也暗示了女性一开始就跟男性持不平等的地位的理念。

通过第二章的情节,“主耶和华说,’人孤独是不好的,我会让他成为他身边的支撑者’”主耶和华最初只是为“人”创造男人,但后来他意识到应该有一个支撑者与他在一起,这导致了女人的创造。

世界各国女性地位

世界各国女性地位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女人幸福指数最高?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曾经历过漫长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但留在人们观念中最深的还是来自于男人主导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比较起来,女性的地位在世界不同国家差距还是很大的,女人地位在一个国家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国民素质。下面,不妨根据我掌握的部分信息,将世界上女人地位最高的国家和最低的国家给予排排座次,说的不对,请专家们矫正批评。1、瑞典。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据说在瑞典的对外贸易中,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2、挪威。与她的北欧邻国瑞典一样,同享“女权国家”的声誉。除了在议会中,在谈判桌上也能与男人们一较高低。挪威女性的吸烟率与男性基本持平,而女足的注册会员甚至超过男足。3、新西兰。2000年,新西兰宪法规定的五个最高职位:国王(由英国女王兼任)、总督、总理、议长、最高法院院长均由清一色的女人担任,以至令世人惊叹南太平洋上出现了一个“女儿国”。1893年,新西兰的妇女就获得了选举权,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4、荷兰。荷兰历史上女王累计在位时间比男性国王还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6世纪荷兰国家形成之前,荷兰就出现过连续由三位女总督统治的情况,从1890年起,荷兰又连续由三位女王统治,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民族恐怕是世界上最习惯由女人统治的了。5、英国和丹麦。英国历史上国王中就有三个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和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英国是一个有着“女王情结”的民族。丹麦也是如此。更何况,英国男人的绅士风度让女人的地位彰显重要呢!6、法国。法国的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法国人有这样说法:在法国,女人排第一位,狗排在第二位,孩子排第三位,男人站最后。这话虽带有调侃的成分,但是却能很好地反映了女人和狗在法国的地位。法国的男人的确是非常尊重妇女的。他们处处礼让女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也都是由女人来拿主意。7、加拿大。加拿大的女权运动范围之广令人咋舌,10年前,加拿大还发生过一起因为抗议男人可以裸露上身,而女人就不可以而发动的女权运动。加拿大人与北欧人、荷兰人一样,属于世界上体格最健壮的民族,这与它们的女性地位高有一定关系,因为母亲对子女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8、美国、新加坡。美国、新加坡的女人地位很高,源于其国家的民主性程度高,几乎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9、中国。中国的“阴盛阳衰”在体育界表现得最为充分。中国女人在家中都是家长,尤其是中国上海的女人地位更高,岂止是妇女顶起半边天。但考虑到中国女性胎儿因为性别的原因而被流产掉,以及妇女在各级政府中所占的席位(达不到10%)等,中国的“阴盛阳衰”只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这恰恰是女权落后的体现,因为她们的精力和愿望不能通过正常的社会政治途径来实现,就只能用那些靠拼命扬名的方式表现出来。10、芬兰、冰岛。受其他北欧国家的影响,女人的地位普遍超过男人。11、拉脱维亚。拉脱维亚是世界上最缺少男人的国家,2000年,拉托维亚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17%。是否因为北欧男人的生育力相对差,女人的地位就显得高了呢?12、委内瑞拉。这是个最负盛名的盛产美女的国度。她的人口只有2400万,却每年总能够在世界各类选美大赛中披金戴银。相反,南美洲的男人魅力只能在足球场上显示出来的,因此委内瑞拉的足球总在南美洲的比赛中排在末尾。13、日本。日本从理论上相当注重人权,女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男女在很多方面完全完全具备同等的地位,不过日本女人很低调,他们很愿意听从于男人们,所以给人造成一种男尊女卑的视觉差。14、韩国。韩国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影响很深,女人的实际地位远不如男人。15、俄罗斯。俄罗斯国家的女性地位所以比较靠后排,主要是这些国家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女性不得不沦为二等国民。16、南非。在非州国家中,经济比较富裕的南非,女性地位相对就高。17、中非和北非:因为贫穷,甚至是原始生活状态,让非洲女人的地位并不比男人差多少,国家的贫富程度决定了女性的地位高低差异。18、土耳其、叙利亚、沙特、科威特等。女人地位相对要低一点的就是西亚的许多阿拉伯穆斯林和伊斯兰国家。其中,土耳其、叙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因相对开明一点,所以女性地位还可以。19、印度和越南。从印度女人出嫁还要丰厚的陪嫁就可以看出其地位还比较低。而越南女人的地位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男人而生存所致。20、阿富汗。阿富汗的女子地位最低。大部分女人不愿意受教育,女人甚至不能出入男人的场所,特别是清真寺,绝对要男女分开,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女人规定不可以接受教育,12岁就可以嫁人。有趣的假设:让一个阿富汗男人娶一个瑞典女人,或者让瑞典男人娶一个阿富汗女人,情况会是怎样呢?有人研究过高,则妇女地位就越高。原因是在气候暖和的地方,往往农业文明形成较早,父系制的宗法社会的观念就越根深蒂固。而在北极圈里的国家,长期以打鱼、采集、加工为生,脂肪多耐力强的女性比男人更适合生存,男人的生育力差也是一个因素,女性地位突出就成为必然。————言语根据网络资料整合、比较,按照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在1986年,瑞典的32个部长中一度由女性占据了其中的16席。而瑞典妇女在社会活动中比男人更活跃,据统计,在瑞典的对外贸易活动,女人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 挪威 与她的北欧邻国瑞典一样,同享“女权国家”的声誉。除了在议会中,在谈判桌上与男人一较高低之外,她们在其他领域领域也不甘落后。挪威女性的吸烟率与男性基本持平,而女足的注册会员甚至超过男足。在北欧旅游的人,往往会发出一种感叹:“他们的男人都到哪里去了?” 新西兰 2000年,新西兰宪法规定的五个最高职位:国王(由英国女王兼任)、总督、总理、议长、最高法院院长均由清一色的女人担任,以至令世人惊叹南太平洋上出现了一个“女儿国”。事实上,新西兰的女权历史悠久,1893年,新西兰的妇女就获得了选举权,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 拉托维亚 拉托维亚是世界上最缺少男人的国家,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拉托维亚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17%。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的水土和气候可能更适合于女性胎儿和婴儿的存活和成长。不过拉托维亚的夏娃们在择偶时则要面临比其他国家的姑娘更狭隘的选择。 荷兰 荷兰历史上女王累计在位时间比男性国王还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6世纪荷兰国家形成之前的勃艮第公国时代,荷兰就出现过连续由三位女总督统治的情况,从1890年起,荷兰又连续由三位女王统治,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民族恐怕是世界上最习惯由女人统治的了。 委内瑞拉 这是个最负盛名的盛产美女的国度。她的人口只有2400万,却每年总能够在世界各类选美大赛中披金戴银。相反,南美洲的男人魅力是要在足球场上显示出来的,但委内瑞拉的足球却总在南美洲的比赛中包尾。 冰岛 有人最过研究,认为在南北纬20度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妇女地位最低,而纬度越高,则妇女地位越高,这个分析颇有几分道理,在气候暖和的地方,往往农业文明形成较早,父系制的宗法社会的观念也越根深蒂固。而在北极圈里面的冰岛,女性地位突出是她的特色之一,毕竟这个在历史上长期以打鱼、采集、加工为生的冰火岛上,谁比谁更强呢? 英国 英国历史上男性英雄人物不少,国王中就有三个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和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英国是一个有着“女王情结”的民族,他们喜欢在女王统治下的那种温柔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幼年时期恋母情结的延续。 加拿大 同样是一个纬度很高的国家,加拿大的女权运动范围之广令人咋舌,10年前,加拿大还发生过一起因为抗议男人可以裸露上身,而女人就不可以而发动的女权运动。加拿大人与北欧人、荷兰人一样,属于世界上体格最健壮的民族,这可能它们的女性地位高有一定关系,因为母亲对子女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相比之下,在那些崇尚女性以弱为美的国家,它们的母亲们只能生育出一代比一代更弱的后代。 中国 中国的“阴盛阳衰”在体育界表现得最为充分。而在不久前网上一次调查中,有49%的人认为中国目前妇女地位过高了,认为过低和说不清的人只占25%和26%,但考虑到中国目前每年都有数百万计的女性胎儿因为性别的原因而被流产掉,以及妇女在各级政府中所占的席位(达不到10%)等,中国的“阴盛阳衰”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毕竟我们不能因为身边出了若干“野蛮女友”或泼妇就认为女权过盛了,事实上,这恰恰是女权落后的表现,因为她们的精力和愿望不能通过正常的社会政治途径来实现,就只能用那些另人厌恶的方式表现出来。

女性在美国边疆开发中的地位

女性在美国边疆开发中的地位

2442011・9我看得出,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

趁此机会,我把她找来谈话,没有严厉的训斥,没有干瘪的说教,只是心平气和、平等的交谈。

聊天似的谈起近半个学期来她课余时间的利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思想的动态。

原来她认为没有必要每件事都做得那么出色,混在人群中,过得去就可以了,干嘛把神经绷那么紧,过得那么累呢?显然她的思维意识进入了一种误区,心理上有一定的偏差。

怎么办?这个女孩挺有思想,作为班主任的我怎样来扭转她错误的认识呢?我认为她还是有一定的上进心,便和她说起这半个学期里由于她的不努力,失去了推荐入团、江苏省数学竞赛、江苏省英语竞赛选拔出线等很多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还有每天放学后看电视、看闲书、上课走神所浪费的时间,均是失去了就没有办法弥补的。

并与她谈起刚进初中时她的雄心壮志,她曾获得的成绩及荣誉,谈起她的理想,谈起她父母工作的艰辛……然后,我让她回家自己制订计划。

几天后,我又和她一起探讨所订计划的科学性,提出计划要明确、具体,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要包括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各科学习计划、行为规划、做什么、不做什么等等对自我的具体要求,还要建立对自我的监督检查系统。

自己订了计划,便该忠实于自己。

古往今来,有作为的人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及时检查自己的言行,学习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发现失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大脑,冷静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对待自己许多不成熟的冲动。

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变得成熟,跳出自我的圈子,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客观、公正地看待自我,分析自我。

终于,期末考试她取得了总分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自信和竞争心又回到她身上,学会科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头脑,将能极大地发挥个人潜能,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

心灵是一叶方舟,心灵是通向社会的窗口。

让我们始终保持纯洁高尚的心灵、炽热温暖的心灵、坚毅不屈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叶不沉的方舟,航行在波澜起伏的大海上;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女性在美国边疆开发中的地位来岚(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摘要】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是美国享有崇高威望的史学家。

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二战期间,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战争期间,数百万美国男子被征召到军队中,这使得工厂和办公室等各个领域出现了空缺。

政府和雇主不得不转向女性募集劳动力来满足国家的需求。

因此,女性参与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并开始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中的显著影响。

首先,在二战期间,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为男性被召征到战区,女性被聘请,填补空出的工作职位。

这些岗位不仅集中在女性通常所占据的领域,如护士和秘书,也包括制造业和其他蓝领工作。

事实上,大规模的女性入职劳动力市场甚至促进了一个新的趋势:职业女性。

这个概念认为,女性在工作场所中的成就与男性是平等的。

美国女性“玫瑰女工”在工业生产线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战争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随着女性在工作中的显著表现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张,她们开始在政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女性逐渐开始参与政治活动,争取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在这一时期,如女权主义运动的领袖贝蒂·弗里丹和格蕾丝·汤普森发起了女性的政治运动。

这些呼吁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历史性的改变。

例如,战争期间,女性开始就在工业和社区领域中工作,这为她们争取到投票权打下了基础。

最后,二战期间,女性对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电视和电影行业的发展,女性开始在娱乐领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许多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探讨了女性的主题,如“罗马假日”和“麦当娜”的音乐成为战后年代的代表。

这些作品反映出了女性对社会心态和文化偏见的挑战,展示了她们在主流文化中的基本地位和权利。

总的来说,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得到了巨大提升,从逐渐崛起的职业女性到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中的新角色和影响,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美国社会做出贡献和变革。

这些变化是持久的,它们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和世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简论美国选举中女性政治参与度变化

简论美国选举中女性政治参与度变化

简论美国选举中女性政治参与度变化作者:李思梦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2期摘要近年来美国女性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度都大幅度提升,女性参政意识明显增强。

尽管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男女身份不平等和看待问题视角差异使得美国女性在大选中显现出一定差距,然而分析女性政治参与度变化对美国选举的结果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美国选举女性政治参与度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29-02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获得连任,其最关键的竞选策略就是关注女性事务,赢取女性选票。

正如许多专家预言的“这是一场美国总统选举史上差距最小的竞演”,这也是对女性极有利益关系的一次选举。

在选举中当讨论起性别工资差距、生育权利、获得医疗保健、气候变化和经济政策时,奥巴马和米特罗姆尼作为候选人都有着非常不同的脚本。

女性选民所扮演的角色获得了专家学者、媒体、候选人的极大关注,比以往任何一次选举中都更引人注目。

除了支持奥巴马、罗姆尼,女性选民还击败了男共和党候选人托德阿金、理查德默多克、汤姆史密斯和乔沃尔什,这些证明了“如果不懂得迎合女性选民,就无法走向胜利”。

美国女性地位和政治参与度的提升是女权主义者长期努力的结果,从美国女性获得选举权到现在总统大选中女性问题成为选举辩论的重要议题经历了93年的漫长过程,这期间有过停滞也有过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女性地位和参政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美国妇女运动的历程回顾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女权主义发展是较引人瞩目的。

“女权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其最初的意思是指在社会活动中,女性应当同男性一样享有相同且平等的权利。

女权主义者认为,要想使女性与男性在各个领域内都享有同样的平等权利,就必须通过社会的变革改变女性的不平等地位。

(一)1920年获得选举权在美国革命时期,美国女性正如欧洲女性的命运一样,由于她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长期作为被压迫的弱势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阅读:在美国女人为何没有地位摘要:全世界的企业都需要进一步对女性敞开大门。

美国企业本应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但它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U.S. companies are lagging behind not just progressive Scandinavians but also businesses in emerging markets. Companies in countries just now shaping their economies have higher percentages of women business leaders than in the U.S.Not only does the U.S. lag behind several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in terms of female leadership on company boards, but the gap extends to other executive roles. According to a 2013 report by Grant Thornton, only 20% of senior corporate leaders in the U.S. are women. Other G7 countries didn't fare so well either -- take Japan (7%) and the United Kingdom (19%).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women in high places? China. Over half of corporate leaders in China are women. Estonia (40%), Vietnam (33%), and Botswana (32%) rank in the top 10."I'm surprised that they're making as much progress as they are, " says Erica O'Malley, a partner at Grant Thornton.How are these nations making such progress?First off, national cultures that may appear conservative on the surface are in fact more complex. In a 2012 paper called "Cultural constraints on the emergence of women as leaders, " authors Geoffrey Leonardelli and Soo Min Toh, both associate professo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rigidity related to female leadership. So-called '"tight" cultures punish members of the group from deviating from cultural norms. In general, culturally inflexible countries do not support women leaders.But there are exceptions to this tendency. Namely, when countries with traditional gender norms implement government mandates or top-down rules about gender equity in business, they tend to take hold. For example, in 2011, Malaysia's cabinet approved a law mandating that companies based in the country include one-third female representation on corporate boards within the next five years. The punishment for failure is harsh: Companies that don't make the cut risk being delisted.But this is America. U.S. companies don't respond well to government mandates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And that status was solidified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America's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fueled by steel, coal, and oil and designed by men.The world has since changed, but cultural norms stick around long after they're relevant, especially given the tendency of people in power to surround themselves with people who think like them.Emerging markets don't face that problem in the same way. Many are undergoing their very own industrial revolutions right now, and even culturally conservative countries by 2013 standards probably look like socially progressive free-love fests compared to the buttoned-up division of labor prevalent in turn-of-the-century America.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als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hire women since they are growing, O'Malley says. "If you look at more traditional-valued countries who you think would struggle with putting women in leadership rules, they're also the growth countries, so they're creating new jobs." As these nations are developing their business cultures, women are entering the workforce in high places from the get-go.The U.S. has less of a clean slate, and will have to quickly come up with an alternative to top-down government mandates to encourage the appointment of senior-level women at corporations. "It would not be a good business strategy to sit and wait," O'Malley says.双语阅读:在美国女人为何没有地位摘要:全世界的企业都需要进一步对女性敞开大门。

美国企业本应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但它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全世界的企业都需要进一步对女性敞开大门。

美国企业本应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但它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美国在这方面不仅落后于不断改进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走在新兴市场后面。

在经济刚刚成形的国家,女性在企业管理层所占的比重也要高于美国。

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美国不仅女性董事长偏少,在其他管理职位上也存在差距。

格兰特桑顿会计师事务所(Grant Thornton)今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企业高级管理者中,女性只占20%。

七国集团(G7)其他成员的表现也不算好——日本和英国的女性公司领导者比重分别为7%和19%。

哪个国家女性企业领导者所占的比重最高呢?中国。

在中国,一半以上的公司管理者都是女性。

排名前十的国家还包括爱沙尼亚(40%)、越南(33%)和博茨瓦纳(32%)。

格兰特桑顿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艾丽卡•奥马利说:“这些国家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让我感到意外。

”它们是怎样取得这样的进步呢?首先,表面上看似保守的国家文化实际上更加复杂。

2012年,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两位副教授杰弗里•莱昂纳尔德利和苏敏窦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文化对女性成为领导者的制约》(Cultural constraints on the emergence of women as leaders)。

文中探讨了文化成见对女性发挥领导作用的影响。

他们指出,所谓的“紧绷型”文化会对偏离常态的成员进行惩罚。

总的来说,文化弹性较低的国家都不支持女性成为领导者。

但也有例外。

具体来说,在执政领域对性别比例有传统规范或者自上而下地规定企业中男女比例需达到均衡的国家在这方面往往更胜一筹。

比如,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法令,要求马来西亚公司在五年内使女性董事所占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未能达到要求的公司将面临严厉惩罚:它们有可能被勒令退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