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繁荣》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文学的繁荣和艺术的发展教案

教学设计【课标精解】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方针和文艺繁荣表现,了解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分析】本课注重介绍文化与体育成就,由于国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中国的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正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与本单元前几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学情分析】学生正是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良好的文学熏陶和强壮的体魄是时代发展对他们的要求,因此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比较高,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相结合方法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策略】多媒体授课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
2、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章节名称: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 掌握几位古代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 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
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2. 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PPT或其他展示工具;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4. 作业本或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PPT展示几位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等。
3.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PPT展示其他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
3.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 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阐述理由。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案基本信息《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章节名称:第二章现代文学的崛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文学的崛起背景及其重要意义;2. 掌握几位现代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及文学地位;3. 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认识。
文学的繁荣电子教案

泰戈尔晚年经常怀念中国的锦绣山河和结识的中国友人,距他谢世仅6 个月的1941年2月21日,他以饱含思念之情的笔墨写了一首自由体诗《我 有一个中国名字》。
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 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 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
的 繁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
“愤怒青年” “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
荣
20世纪的
解冻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世界文学
苏联文学
主要成就
后现代主义文学
背景: 1.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世界的平衡
3.第三次看科技革命缩短了科技转化为生产 力的过程
主要特点
A、集中表现自我。 B、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和结尾没有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Nhomakorabea乐此不疲
----节选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 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 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 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 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
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亚洲人
泰戈尔的中国情结
泰戈尔一贯强调中印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 1881年,他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 中国人民的罪行。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 赞歌》4首。 1916年,他在日本发表谈话,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 1924年,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 4月20日在国立东南大学发表讲演,徐志摩当翻译,南京城为之轰动。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文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文学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的流派、主题和典型作品。
3. 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美学特点。
4. 能够运用文学知识和写作技能,发表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古代文学的流派和典型作品3. 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和典型作品4. 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5. 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和主题6.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7. 当代文学的流派和主题8.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运用讲解、分析、讨论等方法,系统地介绍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典型作品。
2. 分组讨论法:以文学为主题,组成小组,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讨论。
3. 课外阅读法:发放阅读书目,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阅读报告和文学写作。
4. 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电子讲座、网上论坛、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介绍文学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 介绍文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分析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第二节:古代文学的流派和典型作品1. 分析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特点。
2. 分析古代文学典型作品的社会背景、主题和情感。
3. 分析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第三节: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和典型作品1. 分析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主题。
2. 分析中世纪文学典型作品的宗教、骑士和史诗题材。
3. 分析中世纪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第四节: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1. 分析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和思想特点。
2. 分析文艺复兴文学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分析文艺复兴文学对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第五节: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和主题1. 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和主题。
2. 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表现和艺术特征。
3. 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启示和影响。
_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教案

《_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教案》摘要:迅速发展状况0 世纪上半期高繁荣,3代表作高尔基说《_____》和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 __________》Zxx] 三、亚非拉学、特反映了精神,(亚洲诺贝尔学奖获得者)《戈拉》国《呐喊》哥伦比亚《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 尼日利亚《释者》【问题探究课学繁荣【课程标准】了9世纪以学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代背景【教学目标】 9世纪浪漫主义学和现实主义学;0世纪西方学与苏学【教学重】浪漫主义学、现实主义学与现代主义学主要特【教学难】浪漫主义学、现实主义学与现代主义学和苏学盛行与当社会历史条件关系【知识梳理】、9世纪以西方学、浪漫主义学()盛行()背景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政治黑暗b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设想“ ”深感失望.特政治上反对封建制深入发掘人类____世界;通和夸张手法塑造特鲜明人物形象b创造风格上以想像力丰富构思和情节主要特征3.代表作国作作品特法国《》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学特征英国《》鼓励人们争取由和理想而斗争德国《》抒发强烈爱国情怀、现实主义学()盛行()背景使主义进步发展欧美主义国也日趋尖锐(3)特关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b深入剖析社会生活质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3.代表作国作作品特法国《》堪称主义“ ” 英国《》描述英国下层社会生活俄国普希金《》无列夫·托尔斯泰《》无丹麦安徒生童话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社会问题剧”揭露产阶级庭关系虚伪提出了妇女放问题美国万英镑批判种族歧视痛斥主义金钱至上(0世纪早期)英国《》无法国《》无 3、现代主义学()背景和严重社会问题影响()特强调集表现;手法怪诞;故事背景不清;语言风格悖离传统(3)代表作美国作海明威《_________》;爱尔兰剧作______《等待戈多》二、苏学背景伟胜利苏迅速发展状况0 世纪上半期高繁荣3代表作高尔基说《_____》和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 __________》Zxx] 三、亚非拉学、特反映了精神国别作作品印(亚洲诺贝尔学奖获得者)《戈拉》国《呐喊》哥伦比亚《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 尼日利亚《释者》【问题探究】【探究】、学是社会政治济反映根据下列材分析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学产生历史背景材9世纪30、0年代是主义制西欧几主要国战胜封建主义期主义制确立和巩固使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除了赤裸裸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系了”——《共产党宣言》材二 0世纪以两次伤亡惨重世界战接连不断济危机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数众多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影响他们方面对腐朽、丑恶主义制越越悲观失望另方面又和轰轰烈烈革命运动格格不入这就使他们精神世界深陷迷途他们心充满难以名状迷惘、困惑现代派学正是这部分人思想情绪曲折反映——朱维、赵澧《外国学史》、学是社会面镜子学是定期社会政治济反映从学和社会关系角用句话概括不学流派特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亚非拉学【探究二】东西方学交流材 9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他那至敏锐、清新与优美诗;这诗出以高超技巧并由他己用英表达出使他那充满诗思想业已成西方学部分” ()材反映了当世界学发展什么特?材二面对9世纪期以世界化交流有人认这是主义国对亚、非、拉等国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这是不化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化发展国化()你认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问题谈谈你认识【探究三】苏学下面材材“人宝贵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次人生应当这样当他回首往事不因虚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而羞耻这样他临死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壮丽事业——人类放而斗争” 请回答()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人生态?它对你有什么启发?()比较西方现代主义学与苏学差别并思考什么会产生这样差别?【课堂结】必修3课参考答案问题探究参考答案探究三()东西方化融合东方化得到世界承认()二种说法更合理;看法主义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要辩证看待外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交流充实和发展己探究四()态这段名言反映了苏学显著特,充满了强烈社会责任感,它表现了作者要建立人类社会美奋斗人生态启发勇担当;全人类等()差别西方空虚、迷惘、痛苦;苏朝气蓬勃、强烈社会责任感原因西方社会危机引发精神危机;苏正处社会主义建设期。
《文学的繁荣》课件

《百年孤独》、《围城》等现代文学的
经典之作,它们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
的表现形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3
影响与意义
现代文学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 观念和社会发展,拓展了我们的视野, 启发了我们的想象。
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对人类的影响
文学启迪思想、传递知识、培养情操,它是人类智 慧的结晶,对我们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 响。
古代文学以歌颂国家、崇尚忠诚和礼仪为主题,融合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元素,注重表达情 感和塑造形象。
代表作品
《诗经》、《楚辞》等是古代文学的杰作,它们传承了文化、历史和哲学,留下了深远的影 响。
现代文学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
2
和个人经历,尝试新的写作风格和实验 性的创作技巧。
文学的重要性
文学反映社会、记录历史,以及表达和传递文化, 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珍惜和传 承。
结语
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文学将继续融入新 的媒介和创作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迸发出更 加丰富和多样的表达。
对文学的展望
我们期待未来文学能够继续推动人类思考和进步, 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情感共鸣、思想碰撞和美的享受。
《文学的繁荣》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文学的繁荣,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典到现代主义, 探索文学的定义、发展史、主题与特点,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与重要性。
概述
文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史,从古代的诗经和楚辞,到现代的长篇小说和诗歌, 文学一直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重要方式。
古代文学的繁荣
主题与特点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精美课件: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的《______》、法国 ________的《约翰· 克里斯朵夫》等。 2.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两次________、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________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影响。
答案:1.苹果车 罗曼· 罗兰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 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 度,深入发掘人类的 启蒙思想描绘的“理想 感情世界,手法夸张, 王国”存在差距 情节跌宕起伏 我们让你更放心!
金品质•高追求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30年代 的矛盾开始大 起~20世纪20 量暴露出来, 年代 社会问题日益 突出 20世纪30 年代起 经济危机、世 界大战等社会 问题使人们产 生了危机感、 迷茫、痛苦等 强调真实具体 描写现实生活, 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 对社会现实秩 序表现出不满 流派众多、风 格各异的多元 化文学,表现 自我,在艺术 手法上反传统
现实 主义
现代 主义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应用示例 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 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 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 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 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 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2)通过瑰丽的想象和____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创造风格上,以________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 要特征。 3.主要成就 (1)法国:雨果的《________》。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范文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古希腊文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分析古希腊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重点介绍《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
分析古希腊文学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古希腊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古希腊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古希腊文学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分析中世纪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重点介绍基督教文学和民间文学。
分析中世纪文学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中世纪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世纪文学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重点介绍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的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4.1 教学目标:了解17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学习17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繁荣》教案《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学生分组展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含义及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预习环节一.引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含义进行讲解。
二.学生做学案上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在展示课前利用课间将本组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
展示环节〈导入新课〉有人说,文学是凝聚地、夸张的历史,也有人说,文学是历史的影子。
今天,就让我们从文学发展的脉络中追寻历史的足迹,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方文学。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三个阶段。
〈学生展示〉一、浪漫主义文学〈第一组同学展示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间、背景、特点以及成就〉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主要特点: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3、列举成就雨果——《巴黎圣母院》。
补《悲惨世界》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
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4、感受名著:学生完成,每人2分钟(教师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但还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热望与追求;而现实主义在继承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力图真实地再现社会风貌,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二、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组同学展示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间、背景、特点以及成就)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2、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
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
狄更斯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肯定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4、感受名著:(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历史翻到了20世纪。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三、现代主义文学(第三组同学展示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及成就)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2.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3.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
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4.感受经典(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20世纪的西方现代文学充满了颓废、迷茫、无根、无归属的情绪,那么同时期的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有什么特点呢?)四.20世纪苏联、亚非拉文学(第四组同学展示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成就)1.苏联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沿革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
2.基本特征是: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3.主要成就: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
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一个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
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
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4.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及成就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
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
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
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