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内幕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成藏特征

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内幕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成藏特征

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内幕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成藏特征高先志;陈振岩;邹志文;单俊峰;刘峰;刘宝鸿【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31)006【摘要】利用地震、钻井地质和测试资料,结合储层显微镜观察和原油地球化学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的内部结构、储层特点和油气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现的兴古7井潜山油气藏不同于以往发现的风化壳型潜山油气藏,它是一种潜山内幕构造裂缝型的混合变质花岗岩基岩油气藏.兴隆台潜山油气藏体系存在分布于潜山顶部附近的不整合遮挡和分布于潜山内幕的构造裂缝型油气藏两种类型.两者油气来源相同、运聚成藏时期相近,但输导体系不同.潜山浅表层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面输导运移;深层内幕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裂缝和断层构成的复杂输导体系运移,断层起"大动脉"作用,裂缝起"微循环"作用,油藏间连通较好.兴隆台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揭示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内幕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的新领域.【总页数】4页(P6-9)【作者】高先志;陈振岩;邹志文;单俊峰;刘峰;刘宝鸿【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4【相关文献】1.兴隆台潜山油气藏钻井技术与方法 [J], 陈旭;王磊2.兴隆台潜山油气藏的油水关系 [J], 于海波3.岩性对兴隆台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控制作用 [J], 张宇4.冀中坳陷隐蔽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发现与认识 [J], 赵贤正;金凤鸣;王权;韩春元;董雄英5.辽河西部凹陷南段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鲁卫华;牛嘉玉;冯有良;陈振岩;谷团;李秋芬;鞠俊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坳陷太古宇变质岩内幕油藏成藏特征

辽河坳陷太古宇变质岩内幕油藏成藏特征

油性 质好 。中央凸起赵古 1 油 藏 的原 油 为 正 常 原 油, 属 于 较远 源 聚集 成藏 ; 原 油 性质 与 兴古 7 油 藏相 近, 仅 胶 质 和沥 青质 含 量大 于 2 0 %, 原 油 性 质 较 好 。大 民屯 凹陷 沈 3 1 l 油藏 的原 油 为 正 常 原 油 , 其 原油性质也与兴古 7 油藏相近 , 仅 含 蜡 量 与胶 质 和 沥 青 质 含量 大 于 1 0 %, 原油 性 质较 好 ; 沈2 8 8 、 胜2 5 、
中图分类号 : | r 1 1 2 . 3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9 6 0 3 ( 2 0 1 3 ) 0 2 — 0 0 2 5 — 0 5
油 m
气 ㈨


贾 a



太古 宇 是 辽 河坳 陷最 古 老 的结 晶基 底 , 以变 质
收 确 … : 2 0 l 3 - 0l — l 0 f 1 者简介: 志 宏, 男, 幽级 1 程帅 , 从‘ J i : , i l t  ̄ 气 地 质 综 合 研 究 联 系 电 : ( 0 4 2 7 ) 7 8 2 6 7 3 5 , E — m a i l : m a z h @p e t r ( b i n I l _ C O I I I n 。 毖 金顺 ¨ : _ } l 油 天 然气 股 份有 限 公 司 项 目“ 成 熟 探 区油 分 规 律 精 细 助 探 技 术 研 究 ” ( 2 0l l D一 0 7 )
质 原 油 。
夹 有 基性 一 酸 性 岩浆 岩 脉 。 由于受 变 质 岩 收 岩 为 主 ,
率 . -

整体上 , 辽河 坳 陷太古 宇 变 质 岩 内幕 油 藏 的原 油性质较好 , 但 受 烃 源岩 生成 原 油 的 化 学 组 成 、 与 烃 源 岩 距 离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研 究 区不 同 凹陷 或 凸起 的太 古 宇 变 质 岩 内幕 油 藏 的原 油 性 质 具 有 一 定 差

辽河东部凹陷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储层成因分析与研究

辽河东部凹陷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储层成因分析与研究

油气勘探化 工 设 计 通 讯Petroleum Explor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252·第46卷第5期2020年5月1 地质概况东部凹陷北段整体呈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东侧的牛居——长滩洼陷为北段最主要的生烃洼陷,是茨榆坨潜山油气的主要来源,西侧的茨西洼陷相对较小,生烃能力较弱。

茨榆坨潜山位于两个洼陷中央,是受西侧的茨西断层与东侧的茨东断层所夹持而形成的翘倾断块地垒山,太古界地层紧邻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地层剥蚀作用强。

茨榆坨潜山顶面整体形态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根据埋深、分布特点、主要断层控制作用,从南至北,可分为南部潜山、中部潜山和北部潜山三个潜山带,中部与北部潜山带潜山整体规模较大且紧邻生烃洼陷,为有利勘探区带。

2 太古界变质岩储层成因在茨榆坨地区,太古界潜山的基岩主要由2种岩石组成:①元古的变质岩;②不同地质历史时代的岩浆岩侵入体或者岩脉[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地质营力的作用,古老的变质岩系中发育的裂缝经历了各种反复的演变,主要4种:形成、发展、充填以及再形成等。

在裂缝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5种:构造、风化、交代溶蚀、充填以及岩浆侵入等,其中构造作用与风化作用对太古界潜山储层改造作用最强[1—2]。

2.1 构造作用在茨榆坨地区,构造裂隙(缝)主要的形成时期有2个:①前震旦期;②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期,这个时期的构造裂隙主要为张裂隙,这些裂隙通常在断层周边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随着断层活动的不断增强,裂隙会不断发育和持续扩大,有时会变窄或者被充填,这些充填物主要有3种:方解石、石英以及高岭石等。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并且通过充填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确定了研究区基岩储层的张剪性复合裂缝所形成的时期为中生代中、晚期[2]。

通常情况下,构造裂隙(缝)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部位:①裂隙发育和风化破碎的储集区;②断层交汇和分叉区;③弯曲断层的内弯区域,这些区域的裂缝比较发育,易于形成油气储集空间与油气成藏。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辽河坳陷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其地质演化历史较为复杂,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

欢喜岭潜山带是辽河坳陷地区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对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勘探潜力进行分析。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南向的褶皱及断裂带,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结构。

这种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断裂带的存在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断裂带中的断裂带动作可以使油气从烃源岩向储层中运移,形成较高的聚集程度。

褶皱带的存在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场所。

褶皱带的存在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储集空间,使油气得以聚集形成油气藏。

在成藏特征方面,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沉积条件。

侏罗系的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交替发育,为泥页岩和砂岩等储层岩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热演化程度。

该地区经历了多次的热演化作用,使烃源岩的有机质得以热解生成油气,促进了油气的形成和储集。

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构造条件。

欢喜岭潜山带的复杂构造形成了大量的油气藏及潜在油气藏,丰富的构造油气藏是辽河坳陷油气资源的重要来源。

在勘探潜力评价方面,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

该地区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油气田,证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该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条件。

辽河坳陷地区的地表条件相对较好,勘探工作相对较容易展开。

欢喜岭潜山带的复杂构造为勘探提供了多样化的目标和机会。

该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未勘探区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勘探风险和潜力。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特征和较高的勘探潜力。

未来的勘探工作应该继续深入研究该区的地质条件和构造特征,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供应作出贡献。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辽宁省辽河坳陷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成藏盆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多样、沉积层系叠加较厚,具有良好的生烃、成藏条件。

欢喜岭潜山带作为辽河坳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一、地质背景欢喜岭潜山带位于辽宁大石桥市东南部,是辽河坳陷的一部分。

该区域构造复杂,主要由东西向的隆升构造和北西向的断裂构造组成,断裂活跃,破碎带分布广泛。

受华北板块向东北移动的构造运动和环太平洋板块向东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

二、地层特征欢喜岭潜山带地层发育早至元古代至晚更新世,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沉积地层组成。

在该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寒武纪沉积层,其上覆盖着厚重的石炭纪-二叠纪层系,成岩相以泥岩和煤为主。

这些沉积地层为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生烃条件欢喜岭潜山带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

地层深厚,热演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和生烃作用。

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有机质丰富的泥页岩和煤层,为生烃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断裂活跃,地层变形明显,有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

四、成藏特征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层叠加较厚:该地区面积较大,地层叠加厚度一般为2000米以上,有利于形成大型油气藏。

2. 断裂圈闭:断裂活跃,构造破碎带分布广泛,有利于形成断裂圈闭型油气藏。

3. 有机质丰富: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有机质丰富的泥页岩和煤层,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4. 顶盖条件好:盆地顶盖地层良好,地质构造稳定,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气藏。

五、勘探潜力评价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欢喜岭潜山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地质构造复杂,有利于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包括断裂圈闭型、隆升圈闭型等。

地层叠加较厚,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

生烃条件良好,有机质丰富,为油气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以往的勘探开发工作表明,在该地区获得了一些油气发现,为进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谢文彦;孟卫工;张占文;李晓光;陈振岩【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6(033)006【摘要】潜山表层风化壳可形成油藏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但潜山内幕深部能否形成大规模油藏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地区潜山为研究对象,从潜山岩性、构造活动、生烃系统、输导方式等角度论述了潜山多期裂缝成藏模式的发育依据,建立了潜山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认为兴隆台潜山带具有极好的油气源条件和运移输导条件:潜山内幕多期发育而不均匀分布的断层和裂缝可对油气运移起沟通作用,形成具有相互连通而又相对独立的多个含油气层段的油气藏体系.在该成藏模式指导下部署的兴古7井揭露了具有千余米整体含油幅度的特大型潜山内幕油藏,为在辽河坳陷乃至全国扩展潜山深层勘探领域提供了依据.图7表1参17【总页数】4页(P649-652)【作者】谢文彦;孟卫工;张占文;李晓光;陈振岩【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1240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12401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12401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1240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相关文献】1.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J], 吴伟涛;高先志;刘兴周;李理;张东伟2.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规律初探 [J], 刘兴周3.辽河坳陷古潜山内幕基性岩脉对油气成藏影响 [J], 刘兴周4.辽河坳陷齐家变质岩潜山内幕隔层特征与控藏作用 [J], 吴伟涛;高先志5.薛庄-留路地区寒武系潜山内幕成藏模式初探 [J], 周霞; 冷剑桥; 李健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孟卫工;李晓光;刘宝鸿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2007(028)005
【摘要】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古潜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多层次分布特征,从岩性特征、构造活动、烃源岩、供油"窗口"、封盖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对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成藏模式.取得了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变质岩古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可形成储隔层交替分布、古潜山侧向供油"窗口"是其内幕成藏的关键、供油"窗口"的幅度决定了纵深方向含油气范围等认识,有效地指导了辽河坳陷古潜山深层的勘探实践.
【总页数】6页(P584-589)
【作者】孟卫工;李晓光;刘宝鸿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1
【相关文献】
1.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J], 李晓光;刘宝鸿;蔡国钢
2.辽河坳陷古潜山内幕基性岩脉对油气成藏影响 [J], 刘兴周
3.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成藏因素及勘探技术 [J], 单俊峰
4.辽河坳陷齐家变质岩潜山内幕隔层特征与控藏作用 [J], 吴伟涛;高先志
5.辽河坳陷太古宇变质岩内幕油藏成藏特征 [J], 马志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辽河坳陷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盆地。

欢喜岭潜山带是辽河坳陷的一个构造带,其地质条件和构造特征表明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潜力。

本文将对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进行评价。

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特征欢喜岭潜山带位于辽河坳陷南部,地处欢喜岭断层带的北侧。

该断层带是辽河坳陷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其东西向延伸近200公里,南北宽度不一,但一般在5-10公里之间。

欢喜岭潜山带由于处于地质演化的交错带,褶皱和断裂构造多发,形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构造格局。

在欢喜岭潜山带内,沉积岩系较为复杂,沉积相互变化较大,主要包括古近系-古近纪、大庆组-奥陶-志留系和下寒武统-中寒武统等。

各地区的地层厚度、沉积体系、构造变形历史等因素也有较大差异。

欢喜岭潜山带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盆地型成因,即早期为裂陷-沉积盆地,后期为复合构造-沉积盆地。

欢喜岭潜山带前身为一个被深层断裂切割成数段的沉积盆地,后期随着区域大地构造的发展,发生了多期次的冲断、垂向挤压和侧向压缩等构造变形。

这些构造变形不仅影响了构造格局的演化,也影响了区域沉积环境和成藏条件的演化。

同时,在构造变形过程中,还发生了岩石圈地幔的对流,引发了欢喜岭潜山带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使欢喜岭潜山带的构造和烃源条件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表现为油气聚集区域多、藏层组合复杂、成藏环境多样性和成藏时代长等特征。

在欢喜岭潜山带内,油气主要分布在大庆组、志留系和奥陶系等68个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含油气层带中,其中大庆组包括了58个含油气层位,是目前开采最集中的含油气层带。

藏层组合以碳酸盐岩、滑石岩、页岩等为主,储层类型包括了裂缝、孔隙、储层岩石等多种类型。

成藏环境也较为多样,包括了酸性-沉积、变质和岩浆等不同成藏环境。

欢喜岭潜山带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但受到地质条件和构造特征的影响,欢喜岭潜山带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相对较为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形轮廓, 或成脉状穿插围岩, 但基岩侵入或火山
2 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通过对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认为, 变质岩潜山 内幕油藏不同于表层风化壳油藏。风化壳油藏是以
熔岩变质后也成层状、似层状产出。通过对辽河坳 陷周边野外露头区勘测展示出该特征 (图 2) 。通
表层的风化壳为储集体、以不整合面为遮挡的油气
位于生油凹陷中的变质岩潜山表层风化壳可 以形成油藏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 3] 。对于变质岩 潜山内幕油藏的勘探与认识才刚刚起步, 深入研究 和正确认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特征及成因机 制, 对于指导勘探实践, 丰富和提升潜山成藏理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特征
111 储集空间以裂缝体系为主, 油藏具非均一性
37051 18 36861 50 39401 00
411 24
391 26 391 28 421 21
压力系数
11 27 11 20 11 16 11 06 11 06 11 07
体, 而是内部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复杂结构。 21111 变质岩本身具层状特征
对变质岩成因分析认为, 变质岩是一种转化岩 石, 其成分与原岩 的总化学成分和 变质作用的类 型、强度密切相关。副变质岩原岩是沉积岩在转化 过程中经历了地层的升降与地质应力的破坏, 但是 母岩原始状态下存在的 层状构造依然 存在 [ 6] ; 正 变质岩原岩是火成岩, 产出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的封
图 3 兴隆台潜山地层对比剖面
21112 多期次和多性质构造运动决定裂缝发育 辽河坳陷的结晶基底在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
运动改造, 抬升隆起、挤压褶皱、块断翘倾、走滑活 动 [ 7] 以及长期 的风化淋滤等地质营力作用, 造成
史演化过程中, 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 潜山裂缝、孔、洞的发育。对辽河坳陷潜山钻探成
前言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 历经 30 余年勘 探和开 发, 先后发现了太古宇、中上元古界、中生界等多套 含油层系, 探明了 10多个潜山油气藏, 取得了良好 的勘探开发效果。 / 十五 0以来, 辽河坳陷潜山在 勘探理念和勘探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 1, 2] , 勘探工作 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向 寻找埋藏更深、更隐 蔽、更复杂的潜山拓展, 相继取得了多个领域重大 突破, 尤其是针对变质岩开始向 / 潜山内幕深 层 0 延伸, 实现了规模储量的增10)
摘要: 在近几年辽河坳陷勘探实践中, 发现了多个变 质岩潜山内 幕裂缝 性油藏, 取得 了变质 岩 潜山深层可以富集油气的认识。在总结变质岩潜山 内幕油藏特 征的基 础上, 重点从 地层岩 性 特征、烃源岩、供油 / 窗口 0等方面分析了对 潜山内幕油藏形成 的控制作 用。研究表明, 变质 岩 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 纵向上呈 / 似层状 0; 裂缝发育受构造活 动和优势 岩性双重因 素控制, / 优势岩性 0序列决定了 储层与隔层交互发育; 潜山内幕多 套储、隔层组合 与烃源岩有 机配置, 具有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可能; 油气的分 布受内幕裂 缝体系及 致密隔 层所控制。 该研究 为 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认识拓展了勘探领域。 关键词: 潜山内幕油藏; 成因; 古潜山; 变质岩; 优势岩性; 构造运动; 裂缝 性储集层; 辽河坳陷 中图分类号: TE1221 3 文献 标识码: A
勘探取得突破以后,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油藏勘探 成果不断扩大, 相继在大民屯凹陷前进潜山、曹台 潜山等 取 得新 发 现, 尤 其是 前 进潜 山钻 探 的沈 288、289井在太古宇潜山表层油气显示微弱, 但揭 开 200 m 后见到良好油气显示, 测试获得工业性油 气流, 进一步证实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存在。
为 016% , 主要分布在 2% ~ 10% , 平均为 517% 。
钻探证实, 在变质岩潜山内幕可形成多个相对
钻井资料及 FM I成像测井资料表明, 黑云母斜长 独立的油气藏, 在 纵向上组成多套 油水或油干组
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碎裂岩及花岗斑岩、闪长玢岩 合。
等暗色矿物含量较少的岩类裂缝较发育, 含油性较
育, 试油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 改变了变质岩内 / 优势岩性 0的概念分析, 在某一潜山内岩性序列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 辽河探区西部凹陷油气深化勘探理论与实践 0 ( 07- 01c- 01- 04)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李晓光 ( 1966- ) , 男, 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博士, 1989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 华东 )石油地 质专业, 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 术专家, 5特种 油气藏 6编委, 现从事科研与生产管理工作。
第 16卷第 4期 2009年 8月
文章编号: 1006- 6535 ( 2009) 04- 0001- 05
特 种油气藏 Special O il and G as R ese rvo irs
V ol116 N o14 Aug1 2009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李晓光, 刘宝鸿, 蔡国钢
藏类型; 而潜山内幕油藏以潜山内幕的裂缝体系为 储集体、主体以内幕致密层为遮挡的油气藏类型。
211 潜山内幕储层、隔层交互分布是内幕油藏形 成关键
太古宇变质岩系是辽河坳陷广泛分布的最古 老的结晶基底, 根据单颗粒锆石同位素原位定年技 术测定的西部凹陷兴隆台、齐家潜山和大民屯凹陷 前 进 潜 山 等 多 个 地 区 太 古 宇 变质 岩 年 龄 值 为 24198 @ 108 ~ 25181 @ 108 a[ 4] , 属于新太 古界。根 据钻探和大量的岩心、岩石薄片等资料表明, 辽河 坳陷变质岩潜山多种岩性组成, 主要包括区域变质 岩、混合岩和少量动力变质岩及多期侵入的基性― 酸性岩脉构成 [ 5] 。太古界变质岩并非简单的块
兴隆台太古界潜山油藏目前钻井证实, 纵向上
好; 而角闪岩、斜长角闪岩、辉绿岩、煌斑岩等裂缝 发育 3个油层集中发育段 ( 图 1), 而且压力资料也
不发育, 含油性较差。
证实潜山中各油层段存在压力系数差异 ( 表 1) , 表
受储层非均质性 影响, 内幕 油藏表现 非均一 性。在纵向单井剖面上不同井段含油气性的差异
21114 潜山内幕存在隔层 在潜山内幕既发育储层又存在隔层, 储、隔层
年龄值集中在 220~ 230 M a 之间, 对 应于晚三叠 配置良好才可能为形成多层次的内幕油藏提供条
世。岩心观察这些中酸性岩脉裂缝极为发育, 经历 了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 表明构造运动的多期性。 多期强烈的构造作用决定了潜山内幕多期裂缝的
件。通过对已发现的潜山内幕油藏的岩性特征分 析发现, 潜山内幕 隔层岩性具有多 样性和多成因 性。有的是区域变质作用成因的暗色矿物含量较
发育, 是兴隆台潜山内幕油气富集的关键, 也说明 基岩断裂对潜山内幕储层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其 中兴古 7井在潜山内部 1 000 m 以下裂缝仍很发
高的角闪岩类, 有的是后期侵入成因的火成岩岩脉 ( 煌斑岩、辉绿岩等 ) 。归纳其特征认为, 作为潜山 隔层的岩性为具有暗色 矿物含量高的 特点, 按照
发现了逆掩断裂存在的证据。在兴隆台潜山钻探 的兴古 7- 5等井在太古界内部钻遇了中生界重复
个体存在岩性的下限, 而对于变质 岩潜山类型来 说, 储层岩性无下限, 在一定条件下, 任何一种岩性
段, 以及潜山内部发育的糜棱岩、碎裂岩, 表明了潜 都有成为储集岩的可能。
山逆掩推覆的特征, 通过对潜山内发育的岩浆侵入 体中锆石 U - Pb 同位素原位测年资 料分析, 样品
图 2 辽河坳陷周边变质岩野外露头照片
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研究表明, 辽河坳陷结晶 基底太古宇变质岩产出状态有序分布, 如片麻岩的 片麻理, 混合岩条带状构造, 浅粒岩中线理、斜长角 闪岩与变粒岩或片麻岩互层出现时的层理, 往往在 同一局部地区表现出产状一致性。利用钻井取心 和系统的岩屑样品结合常规测井、 FM I成像测井 以及 ECS测井岩性解释资料, 建立了兴隆台潜山 1 600余米井段岩性剖面并进行多井岩性对比, 表 明变质岩潜山内幕岩 性呈 / 层状 0或 / 似层状 0展 布, 并形成层状岩性垂向分带性 (图 3) 。
成为潜山内部隔层段。 兴隆台潜山油源条件十分充足, 表现为裂缝
发育为油层, 裂缝不发育段为干层, 油层、干层
变质岩潜山内幕具有多层系裂缝发育的特点, 交互分布的组合特征。在油源条件不十分充足的
裂缝的发育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和富集。潜山 条件下, 其间可存在水层。最近在中央凸起钻探
内部多期发育不均匀分布的裂缝带, 控制油气纵向 上分段分布、平面上迭加连片。
以往认为, 变质岩潜山油藏是在表风化壳形成 的一种不整合遮挡油气藏。辽河坳陷在以往的勘 探中陆续发现了兴隆台、齐家、东胜堡等多个变质 岩潜山油藏, 受潜山风化壳含油认识的限制, 钻探 集中于表层部分, 揭露厚度一般较小。 2005年在 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主体部位钻探了兴古 7井, 揭 露太古宇变质岩厚度达 1 640 m, 并在潜山内部试 油获高产油气流, 不仅使兴隆台潜山的含油底界下 延了 1 600余米, 而且揭示了潜山内幕多层段富含 油气的特点, 发现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 该潜山 已经进行整体开发生产。继兴隆台潜山内幕油藏
2
特 种油气藏
第 16卷
明, 兴隆台太古宇潜山为具有双重孔隙结构的裂缝 测解释油层 17层 136 m, 差油层 45层 414 m。潜
性储层, 主要储集空间为构造缝和碎裂粒间孔。潜 山整体反映出多层系裂缝含油特征, 揭露油层埋深
山内幕储层宏观裂缝发育, 多为中、高角度张开缝, 在 2 400~ 4 500 m, 含油幅度高达 2 100 m。目前
的赵古 2井, 在潜山上部钻遇水层的情况下, 在 下部仍然发现了油层, 表现为油层、干层、水层
从钻井、试油、生产结果反映出兴隆台太古宇 组合特征。多套油水组合特征的认识, 为潜山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