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近5年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
霉菌性食管炎10例临床分析

霉菌性食管炎10例临床分析
徐艳玲;赵波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1(41)16
【摘要】@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共行胃镜检查2263例,发现霉菌性食管炎10例。
现报告如下。
rn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7例;年龄37岁~72岁,60岁以上5例。
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食管癌,2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而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3例合并糜烂性胃炎。
胃镜下见:食管粘膜广泛充血、水肿,表面有较厚的灰黄或白色斑块附着,触之易脱落,斑块下粘膜发红,有的触之易出血。
10例均行毛刷细胞学检查,涂片发现大量成群的卵圆形单壁芽胞。
培养可见乳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的菌落,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酵母样孢子。
病理检查可见霉菌丝。
因此,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徐艳玲;赵波
【作者单位】淄博市临淄区医院;淄博市临淄区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100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J], 蔡芝镜
2.37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J], 李梅
3.37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J], 李梅
4.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J], 牛爱原;程国荣;布和
5.霉菌性食管炎40例临床分析 [J], 黎健; 张晓红; 冯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霉菌性食管炎2临床分析

生活方式改善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及方法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吞咽 困难、胸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评估症状改
善情况。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尿常规、 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影像学检查
通过食管造影、胃镜等 影像学检查,观察食管 黏膜病变情况,评估治
疗效果。
随访观察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 察,了解病情变化及复 发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霉菌性食管炎的并发症预防与 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出血
霉菌性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从而引发出血。出 血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药物使用不当、饮食刺激等。
食管镜检查
通过食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 黏膜的病变情况,是诊断霉菌性食管 炎的重要方法。
鉴别诊断注意事项
与其他食管疾病鉴别
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等,需要通 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鉴别。
注意并发症的诊断
对于出现食管狭窄、食管穿孔等并发 症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
04
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与效 果评估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等)进行诊断。胃镜下可见食 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表现,病理活检可发现真菌感染的证据。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发病率
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相对较 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
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 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等药物的人
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霉菌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由霉菌感染引起。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病因1. 引起食管炎的霉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和黑色念珠菌等。
这些霉菌一般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植物、动物体内等。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其他疾病因素影响时,霉菌就有可能引发食管炎。
2. 免疫功能低下是霉菌性食管炎的主要易感因素。
例如,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化疗患者等容易患上霉菌性食管炎。
二、临床表现1. 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类型的食管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胃灼热感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2. 在病程中,患者还可能出现食管缩窄以及糠麸样渣滓样物质附着在食管粘膜上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觉到食物卡喉,严重影响饮食和生活质量。
三、诊断1. 临床检查:通过鳞状上皮细胞或食管黏膜刷取物的镜下检查,可以发现霉菌菌丝和孢子等特征性病变。
2. 组织活检:食管镜下取材活检,可以明确诊断是否为霉菌性食管炎,同时还能进一步分析霉菌的类型。
3. 糖元特异性染色:在组织切片上使用某些特异性染色剂,如盖亚尔定色法,可以显示菌丝和孢子等霉菌结构。
四、治疗1. 抗真菌药物治疗是霉菌性食管炎的主要措施。
例如,在确定病原为念珠菌时,可以使用氟康唑、酮康唑等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抗真菌药物。
2. 预防维护是防止霉菌性食管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和规律的生活作息。
3. 针对严重的食管缩窄情况,可以考虑食管扩张术。
此手术可以通过扩张食管,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改善饮食和生活质量。
举例: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近期出现吞咽困难和食物卡喉的症状,伴有呕吐和体重下降。
经过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粘膜上有白色的糠麸样渣滓,并出现食管缩窄。
进行组织活检后,病理报告显示为霉菌性食管炎。
患者开始接受抗真菌药物,症状逐渐得到缓解,食管缩窄也有一定改善。
霉菌性食管炎243例临床分析

( P < O . 0 5) ,两组治疗后 V A S 评分均优 于治疗前 ( P < O . 0 5 o
3 讨论
( 2 ) 本 组治疗遵循 “ 治病求本 ” 原则 , 但不拘泥 “ 以痛为腧 ” ,
疗效较好 ,说明经络 的客观存在 ,也 进一步证实 了中医理论 的完整 性、独立性及科学性 。( 3) 针 灸疗 效确切 ,早期介入
体类消炎药物 ,合理使用抑酸药物及化疗药物是 防治 的关键 。
【 关键词 】 霉菌; 食管炎; 内镜检查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 4 9 8 5 . 2 0 1 3 . 0 5 . 0 8 5
霉菌性食管炎是指食 管黏膜被霉菌感染后所产生 的伪膜 性 炎症 ,主要 由白色念珠菌 引起 【 1 】 。随着人 口老年化 、恶性
伴随恶性 肿瘤 、糖尿病 、艾 滋病 、肝硬化 等疾患 ,激素 、免 疫抑制剂 、化 疗药物等药 物的使用 ,或 广谱 抗生素 的应用 ,霉菌性食 管炎的发 病 明显增 加。不少霉 菌性食管炎合 并有非 甾体 类消炎药 的使用 ( 1 6 例) 、抗 幽 门螺杆 菌治疗 ( 4 1 例) 、反流性食管 炎 ( 3 1 例) 。按 K o d s i 分
上腹部不适 6 2例 ,上 腹 部 疼痛 5 7例 ,乏 力 1 9 7例 ,纳 差
1 . 1 一 般 资料
本文 2 4 3 例 患者 中,男 1 7 5 例 ,女 6 8 例;
湖南 永 卅 l 4 2 5 0 0 0
1 4 2 例, 发热 8 例, 无 明显 消化道 症状 3 1 例。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0 卷第5 期( 总 第2 5 1 期) 2 0 1 3 年2 月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我院近5年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

我院近5年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来霉菌性食管炎逐年增加的原因。
方法统计近5年来我院胃镜检查20000多例,其中各年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的例数,基础疾病情况。
结果霉菌性食管炎逐年增加,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各种癌症疾病并发比例较大。
结论医院发展新业务,在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的同时,应重视霉菌性食管炎等并发疾病。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本文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统计我院胃镜检查20000多例,其中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共60例进行分析,总结原因。
一一般资料1 各年例数分布情况2 年龄分布30岁,2例;30-40岁,2例;40-50岁,6例;50-60岁,15例;60-70岁,14例;70岁,23例。
3 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20例,各种癌症疾病29例,糖尿病2例,肾病6例,肺结核1例,其他2例。
二临床分析1 霉菌性食管炎是食管真菌感染中最多见的一种。
霉菌是口腔中正常菌种,其生长受其他共生菌制约。
当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或应用广谱抗菌素时,霉菌数增加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受损时容易发病。
其诊断主要是胃镜及内镜下刷片或活检[1] ,临床表现有无症状和严重程度与发病缓急及炎症的范围有关,常见症状是吞咽疼痛,部分别人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有些轻症者可无症状或仅感到食物通过食管感。
2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从资料分析,发病例数逐年增加,近年国内文献报道11202例胃镜检查结果,其中发现真菌性食管炎31例,检出率0.3%,与我院检出率相近。
年龄大,慢性肺疾病和各种癌症疾病相对所占比例较大,分析我院主要原因可能:1)医学发展,医疗技术普及,如食道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血液透析,ICU建立等业务发展,从而使患各种慢性疾病,各种癌症疾病等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2)长期运用广谱抗生素,酶制剂,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等的病人数增加,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
3)临床医生及内镜医生对霉菌性食管炎的认识,诊断的提高。
霉菌性食管炎32例临床分析

霉菌性食 管炎 3 2例 临床分析
王 羚
( 山州 医 院 二 院 , 南 文 山 6 3 0 ) 文 云 6 0 0
维普资讯
■ 嘧鼹目圈厨
患 者有耳 鸣症状 , 效与病 程 、 疗 听力 损失 、 眩晕 的关 系分别 见
表 1 ~表 3 。
表 1 疗 效 与 病 程 对 照
生素 、 抑酸 剂, 高血糖 , 免疫功 能低 下, 食管黏 膜屏 障破坏 , 食品 污染等 多种 因素有 关。
【 关键词 】霉菌性食 管 炎 临床 分析 临床 特点 胃镜
检 查 治 疗
1 引 言
霉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感染霉菌所致 的炎症 ,主要致病菌 为白色念珠菌 , 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 , 也广泛存在于人
体各个部位 , 如消化道 、 呼吸道 、 泌尿 、 生殖系统 , 是人体正常菌
院 , 治医师。 主 ( 稿 日期 :07 1— 5 收 20 — 12 )
6 基 础 病 和诱 因
反流性食 管炎 2 例 , 1 为食管外 疾病 。其 中 2 1 1例 0例 因 反复上 腹疼 痛诊 断慢 性 胃炎 长期 不规 则服 用抗 生 素 、抑 酸 剂 ,2例因长期 患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及头痛长期服用激 素、 1 非 甾体类药物致上腹 疼痛就诊 。
群。 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抑酸剂等多种
因素 , 使霉菌性食 管炎 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现对我院 20 0 4年 一 2 0 年 胃镜检出诊断 3 05 2例霉菌性食管炎进行分析。
霉菌性食管炎25例临床分析

[ 1] 马立新, 李炳庆, 尹春英, 等. 霉菌性食管炎178例临床分析. 承德医学 院学报, 2007, 24( 2) : 145- 146
[ 2] 董丽丽, 柯美云, 杨爱明. 24例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 杂志, 2003, 20( 4) : 273- 274
[ 3] Bonaci ni M,Yong T,Lai ne L. The cause of esophagel sympt oms i n human i mmunodef i ci ency vi r us i nfect i on: a prospect i ve s t udy of 110pat i ent s.
本组病例中,发病患者平均年龄 44. 5岁,较其他文献报道年
25 例患者中,男 15 例,女 10 例,年龄 18~79 岁,平均年龄 轻,说明该病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其中 6 例在 30 岁以下,其中
44. 5 岁。胃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散在白色、乳黄色斑点状物,可 2 例为反流性食管炎,1 例为 AI DS,1 例为克罗恩病,2 例原因不
临
相互融合,用水不易冲去。所有病例均经细胞刷涂片证实确诊, 明。这与基础病的发病年轻化有关。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
床
其中 5 例经病理证实。
可能是食管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中 5 例合并反流性食
医 学
1. 2 临床表现
管炎,2 例合并贲门失驰缓。原因可能与食管动力障碍、胃酸或
25 例患者中 15 例有食道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3/ 15),胸 胆汁反流破坏食管黏膜屏 障,食管淤积有 关[ 2] 。AI DS 患者以及
作者单位: 221628 江苏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卫生院(史为玲)
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霉菌性食 管炎临床分析
章四杰, 丁小云, 王海勇, 俞杏萍, 王布江 , 王维红 , 方夏英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霉 菌 性食 管 炎 的 临床 特 点及 治 疗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5 食 管 霉 菌 感染 患者 临 床 资 7例
料。结果 2 5 0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霉菌性食管炎 5 10 7例 (. %) 02 7 。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 疼痛或胸骨 后烧灼样感以及吞咽 困难 、 恶心 、 泛酸等症状 。 内镜下可见食管表面散在或广泛 的白色或乳白色 的颗粒状 、
化, 霉菌 性 食管 炎 的检 出率 有 上 升趋 势 。 至 1 0年 。 临床 表 现 以 上 腹 不 适 、疼 痛 年 老 体 弱 等 情 况 下 才 发 生 。 近 年 来 文 现回顾性分析霉菌性食管炎 5 7例 患 者 或 胸 骨 后 烧 灼 样 感 以及 吞 咽 困 难 、恶 献 报 道 患 病 率 有 上 升 趋 势 , 能 与 内镜 可 的 临床 资料 , 来探 讨 相 关 诊 治 经 验 。报 心 、 酸 等 症状 。 内镜 下 诊 断 为 慢 性 胃 检 查 普 及 率 及 水 平 提 高也 有 一定 关 系 。 泛
难、 缺铁 性 贫 血 、 腹 部包 快 等 , 予 以 上 应
PI P 经验 性 治 疗 ( 1~ 2周 ) 治疗 的标 准 ,
收 稿 日期 :0 90 —0 2 0.91 ( 责任 编辑 : 晓 庆 ) 姜
以症 状 的缓 解 、 失 为 目标 , 于 急诊 科 消 对
பைடு நூலகம்
体会 【】 J.临床和实 验医 学杂志,0 86 2 0 ,
霉 菌 性食 管 炎系 食 管 少 见 疾 病 , 近 合 并严 重 系 统 性 疾 病 。 年 随着 内镜 检 查 的普 及 以及疾 病 谱 的 变 1 . 临床 表现 及 转 归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近5年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3T15:01:22.3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黄秀军谭玲[导读] 30岁,2例;30-40岁,2例;40-50岁,6例;50-60岁,15例;60-70岁,14例;70岁,23例。
黄秀军谭玲(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利川 445400)【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132-02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来霉菌性食管炎逐年增加的原因。
方法统计近5年来我院胃镜检查20000多例,其中各年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的例数,基础疾病情况。
结果霉菌性食管炎逐年增加,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各种癌症疾病并发比例较大。
结论医院发展新业务,在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的同时,应重视霉菌性食管炎等并发疾病。
【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变化分析
本文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统计我院胃镜检查20000多例,其中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共60例进行分析,总结原因。
一一般资料
1 各年例数分布情况
2 年龄分布
30岁,2例;30-40岁,2例;40-50岁,6例;50-60岁,15例;60-70岁,14例;70岁,23例。
3 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20例,各种癌症疾病29例,糖尿病2例,肾病6例,肺结核1例,其他2例。
二临床分析
1 霉菌性食管炎是食管真菌感染中最多见的一种。
霉菌是口腔中正常菌种,其生长受其他共生菌制约。
当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或应用广谱抗菌素时,霉菌数增加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受损时容易发病。
其诊断主要是胃镜及内镜下刷片或活检[1] ,临床表现有无症状和严重程度与发病缓急及炎症的范围有关,常见症状是吞咽疼痛,部分别人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有些轻症者可无症状或仅感到食物通过食管感。
2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从资料分析,发病例数逐年增加,近年国内文献报道11202例胃镜检查结果,其中发现真菌性食管炎31例,检出率0.3%,与我院检出率相近。
年龄大,慢性肺疾病和各种癌症疾病相对所占比例较大,分析我院主要原因可能:1)医学发展,医疗技术普及,如食道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血液透析,ICU建立等业务发展,从而使患各种慢性疾病,各种癌症疾病等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2)长期运用广谱抗生素,酶制剂,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等的病人数增加,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
3)临床医生及内镜医生对霉菌性食管炎的认识,诊断的提高。
3 霉菌性食管炎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或预防,据尸解发现20%淋巴肉瘤及白血病人和10%霍奇金病人伴食管或其他处肠念珠菌感染[2]。
但是临床医师充分认识该疾病的危害,严格掌握执行抗菌药物的运用原则,掌握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的指证。
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霉菌性食管炎近年的发病率是增多或是减少,还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统计,才能得出结论,但作为临床医师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重视并发其它疾病。
参考文献
[1]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54.
[2]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