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7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

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

第 21 课《风筝》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1.书写以下四句诗。

风筝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给以下多音字注音组词。

什( () ___ ) ___嚷( () ___ ) ___恶( () ___ ) ___落( () ___ ) ___3. 请为下面一那么消息拟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2 分〕五彩的风筝、尖叫的小孩、忙碌的家长……昨日,在一片高涨的热情中,海 都风筝大赛在泉州江滨体育公园拉下帷幕。

在正式报名参加此次大赛的 20 支队 伍中,共有 6 支队伍最后获得前 3 名。

当日上午,江滨体育公园的上方飞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既有参赛选手自制 的泉州传统风筝,也有买来的成品风筝。

造型各异的风筝吸引了 3000 余人前往 观看,其中绝大部分是家长带着小孩参加。

许多小朋友一看到漂亮的风筝就赶忙 被吸引住,一时刻差不多上哭着闹着要风筝的小孩,而后有许多家庭临时加入竞赛的行列。

家长们也成了全场最忙碌的人……阅读明白得 阅读«风筝»,回答以下咨询题。

4.文章开头能领取全篇内容的是哪两个词?其中哪个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5.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游动〞,就感到〝惊奇和悲伤〞的缘故是什么?6.什么缘故〝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小孩所做的玩艺〞?7.〝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8.请讲讲你是如何明白得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的?拓展运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急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 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 切复原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讲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讲。

母亲喜爱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候的 那些花都死了。

语文: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语文: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风筝》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zhēnɡ)温(xīn)丫(chà)寂(mò)憔(cuì)点(zhuì)嫌(wù)(nüè)杀2. 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我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C.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 )②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 )④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

( )4.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5. 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家、家和家。

原名,字,浙江人。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2)在1918年到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论文集《》、散文诗集《》、散文集《》等专集。

七年级上风筝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风筝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风筝同步练习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第21课《风筝》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丫杈.( ) 可鄙.( )虐.杀( ) 笑柄.( )瑟缩..( ) 点缀.( )宽恕.( ) 苦心孤诣.( )荡漾.( ) 憔.悴(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即刻伸手____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____在地下,____扁了。

A.拉 丢 压B.抓 掷 踏C.抓 掷 压D.拉 丢 踏3.《风筝》选自 的 集,他的原名是 ,伟大的 家 家 家。

4.解释下列词语:憔悴: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二、课内阅读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同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1.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风筝》同步学案附答案

《风筝》同步学案附答案

《风筝》同步学案(附答案)(2) 《风筝》同步学案(附答案)(2)文章来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风筝》同步学案主备人:王均伟审核人:王学刚时间:2011年11月14日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2.明白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2.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二、自主预习(A级)1、《风筝》选自散文诗集,作者,原名,字,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

他写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为话文小说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嫌恶()瑟缩()什物()苦心孤诣()宽恕()丫杈()惊惶()huǎng()然大悟mú()样nüè()杀jué()别伶dīng()3、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划线,将正确地字写在括号内。

A、绝别笑柄尘封惊慌失措()B、什物糊涂宽怒苦心孤旨()C、肃杀虐杀点辍恍然大悟()D、吐雷堕落惩罚毫不忆及()4、判断下列各句运用修辞的正误。

(对√,错×)A、“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底,伶仃地显出僬悴可怜的模样。

”这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C、“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采用了反复的修辞。

()5、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感到“惊异和悲哀”,应如何理解?(2)、为什么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风筝同步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风筝同步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风筝同步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七年级语风筝同步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七年级语风筝同步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风筝
前导学
1、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嫌恶(è) 惊惶(huáng) 模样(ó) 憔悴(qiá cuì)
B.伶仃(ling dīng) 决别(ué) 可鄙(bǐ) 丫杈(chà)
c.什物(shí) 似的(shì) 落枕(là) 苦心孤诣(ì)
D.瑟缩(sè) 既刻(í) 虐杀(nuè) 掷出(zhì)
2、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
c.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 )
②本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 )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 )
④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之笔,没必要。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
《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同学们如果想要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一定要在平时加强练习,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希望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选出各组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嫌恶(è) 惊惶(huáng) 模样(mó) 憔悴(qiáo )
B、伶仃(dīng) 决别(jué) 可鄙(bǐ) 丫杈(chā)
C、什物(shí)似的(shì) 落枕(lào) 苦心孤诣(yì)
D、瑟缩(sè) 既刻(jí) 虐杀(nuè) 掷出(zhì)
3、选出下列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 )
A、联袂抉择决别诀窍
B、通牒间谍蝴蝶谍报
C、笑柄彪炳把柄话柄
D、倘若徜徉流淌一趟
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杀——
②笑柄——
③恍然大悟——。

【七年级语文】七年语文上册21风筝复习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七年语文上册21风筝复习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语文上册21风筝复习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语上册21风筝复习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
蜈gōng()líng仃( ) qiá悴()
ué别( ) 点zhuì()xián恶( )
sè缩( ) 苦心孤i( ) nuè杀( )
duò落()
2、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小说、散、诗歌等,收在里。

其中小说集两部和;散集。

本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诗集________。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
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预备答复他们,还要轻视这样无知的见解。

A.假使而不但而且 B.如果就因为所以
c 因为所以如果那么 D.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选自四川泸州市二四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4、形近字注音
嫌嫌恶()怒愤怒()堕堕落()
赚赚钱()恕宽恕()坠下坠()
二、阅读理解
(一)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_______ 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

七年级语文风筝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风筝同步练习题

风筝风筝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丫杈()诀别()吐蕾()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宽shù( ) nüè( )杀3.解释下列词语。

肃杀:伶仃:4.用下列词语造句。

荡漾——憔悴——5.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6.填空。

①我还能(希求希望)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②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救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

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院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方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7.选文第一段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兄弟非常喜欢风筝?8.“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请你想像一下“我”此时会怎样想?9.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我”的做法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风筝》同步练
习7 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丫杈.()吐蕾.()点缀.()苦心孤诣.()
掷()虐.杀()宽恕.()堕()
2、文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易写错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伶仃()荡漾()
恍然大悟()苦心孤诣()
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请查出来写在课文边上。

4、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还有________的风筝瓦片,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________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___________的故乡的____________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______了。

③我____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子去,推开门,果然就在________的什物堆中。

5、关于作者。

《风筝》的作者鲁迅是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___________,他是浙江绍兴人。

他写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是他脍炙人口的名篇。

6、质疑讨论。

①、在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真思考或者请教同学老师后,对这些问题有了怎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交流一下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a、在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到风筝,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c、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用“_____”划出来。

12、你童年时有类似文中“小兄弟”的经历吗?联系上下文想“小兄弟会些什么?如果你是小兄弟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与探索】
13、你一定有许多玩具,那么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玩具有益的,推荐一个你认为有益的游戏或玩具。

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风骚”原来指《》里的《》和_________写的《》。

⑦、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