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史复习题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答案:D2. “存在即合理”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D. 马克思答案:B3. “我思故我在”是谁的名言?A. 笛卡尔B. 斯宾诺莎C. 莱布尼茨D. 休谟答案:A4.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5.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的世界是?A. 物质世界B. 感官世界C. 理念世界D. 精神世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下列哪些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中的核心概念?A. 先验B. 经验C. 现象D. 物自体答案:A, C, D2. 以下哪些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无为B. 自然C. 逍遥D. 仁义答案:A, B, C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哪些?A. 质料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 同一性B. 对立性C. 矛盾性D. 否定性答案:B, C, D5.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哪些因素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意识形态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是非、大小、美丑之分,一切皆因人的主观偏见而产生差异。
庄子通过“齐物论”表达了对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哲学思考,强调超越世俗的是非对立,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2. 描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答案: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讲述了一群囚徒从小就被锁在洞穴中,只能看到他们背后墙上的影子,而不能直接看到真实世界。
当其中一人被解放并看到外面的世界后,他回到洞穴中试图说服其他人,但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北京大学哲学系“634西方哲学史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2.四假相说3.波菲利问题4.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5.先验幻相二、论述题(共计110分)1.假若你面前有一支笔,请分别使用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加以分析,并比较之二者学说之异同。
(30分)2.论述贝克莱关于洛克物质的批判。
(25分)3.介绍休谟的关于必然联系的论述。
(25分)4.论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自由的二律背反的分析。
(30分)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答:由赫拉克利特提出。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在这段话里,需要注意“本原”的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
2.四假相说答: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相”,他把这样的假相归结为四个:“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大致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现代人所说的“人类中心”论。
“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每一个人都囿于自己所处的“洞穴”。
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性、偏隘性,就是这样的洞穴。
“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
“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培根把历史上的哲学和思想比作舞台上演出的一出戏剧。
3.波菲利问题答:波菲利问题是波菲利提出的三个关于共相的问题,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共相问题的一个基础。
这三个问题是:共相(种和属)是实体还是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如果共相是实体,它们是有形还是无形;共相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还是在可感事物之中。
4.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答:由洛克提出。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试题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试题兼些许中国哲学试题1994年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虚一而静物偶自生自性自度即物穷理知难行易二论述1 庄子“自然无为”思想评析2 评述僧肇“不真空”论与“本无”“即色”论的不同3 简述王夫之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批判4 简述戴震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非中哲专业)一名词解释绝四三表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胜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二问答1 比较王弼、郭象、僧肇(后缺)估计为:对有无关系的论述2 比较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1995年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涤除玄览浩然之气道法自然人副天数得意忘象太虚即气坐忘中庸二论述1 简述庄子“齐万物为一”的思想2 分析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3 论述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思想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三表见独袭明经权六家七宗二解释命题并指明出处1 坚白不相外2 稽实定数3 心统性情4 质测既藏通几三问答1 简述荀子的逻辑思想及其对当时流行的三大逻辑谬误的批判2 评述并分析贵无论与崇有论在理论及方法上的分歧3 朱熹与王阳明知行观的差异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非中哲专业)一名词解释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行之知俱分进化二问答1 荀子对礼仪和人性的看法2 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 慧能“本性即佛”说4 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 严复的认识论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助产术四线段的比喻四因说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实在论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单子论图象说存在先于本质二问答1 简要论述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学说2 阐述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内容和意义3 阐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其意义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一填空1 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是:2 柏拉图的对话(五个):3 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4 笛卡尔的代表作有(四个):5 贝克莱著名的主观唯心论命题是:6 费尔巴哈说:人是的存在物7 尼采说:(缺)8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是:9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的代表作是:10 逻辑原子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11 罗素从他的逻辑原子论得出的结论是和12 分析哲学家认为两千年来科学迅速进步,而哲学几乎原地循环的原因是(三个):13 康德的三部代表作:14 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代表作:15 莱布尼茨的代表作:二问答1 简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2 试分析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3 试评现代西方哲学所谓的“形而上学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非中哲专业)一名词解释道法自然人副天数独化太虚即气物竞天择二问答1 试分析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2 简述王充对先秦、西汉人性论的评议3 僧肇“物不迁论”评述4 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评述5 试分析谭嗣同“仁学”体系的理论特点3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息末淮南格物俱分进化二简答1 老子“反者道之动”2 郭象的独化论3 质测即藏通几三论述1 僧肇对三家义的批判及其不真空论2 张载关于气的学说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1 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2 伽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3 试分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4 福柯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5 尼采关于“重新估计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一填空1 费希特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是,,2 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 单子的前定和谐是德国思想家提出的4 培根的四假相是,,,5 在中提出主奴关系6 认为美德就是知识7 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证明是,,,8 “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提出的命题9 “思想最大的真理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提出的命题二简要解释巴门尼德的存在原子与虚空四因说流溢说实在论我思故我在物是观念的集合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三论述1 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 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及其作用4 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考试科目:中西哲学史(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形神相即能必副其所二问答1 简单叙述后期墨家的判断推理学说2 简要分析王弼得意忘象的学说三名词解释四因说唯名论白板说先天综合判断四问答1 试论述柏拉图理念论的要点2 试论述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思想1999年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仁内义外十翼以理杀人肇论重玄学二简答1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 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3 罗钦顺“理一分殊”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任选五题1 简析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 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或“缘在”)的思想3 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4 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 简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判6 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四根说波菲利问题单子先验幻相5二简要解析以下命题1 德行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 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有神学真理(托马斯)3 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莎)4 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三问答1 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莱在此问题上有何不同见解?2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2000年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礼记》谶纬崇本举末习与性成体用一源二简答1 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 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 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及其意义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 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任选五题1 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及其问题2 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3 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 罗蒂关于基础主义的批判5 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6 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助产术四线段的比喻太一前定和谐绝对同一性真理是过程二指出下列各段话语出何处,并解释其含义1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
北大哲学考研历年真题

北大哲学系历年考研真题20005年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x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8分x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35分x2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一、关于名解1、老子和庄子每年考1或2个很偏的,在方克立的辞典中老子有70多个名解,庄子也有60多个,考到了不会不要管,猜一个作者。
估计没几个人会,那本书没得卖了。
庄子的注意一个“见独”:是体会到独一无二的道的一种人身修养境界。
是人在修养19天之后达到朝彻境界后的第二阶段。
见独之后才能达到超脱生死、不为外物所累的阶段的境界。
2、每年都会考几个史料学的名解,曾考过《礼记》、《肇论》等。
注意西铭(即订顽)3、只会考名解的哲学部分孔子、孟子、名家、先秦逻辑学、孙武、道教、贾谊、慧远、天台宗、范缜、柳宗元、刘禹锡、李觏、谭嗣同、严复、章炳麟4、2004年的新动向。
考陈来《宋明理学》中的重要论述概念和命题(包括大题)。
列举可能考的孔颜乐处、一故神两故化、太虚即气、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民胞物与、定性说、涵养须用敬、元会应世、心统性情、四句教、知行合一、一物两体、道则自然生万物(程颐)、物极必反(注意程颐的发挥)、百姓日用即道。
5、明清之际部分:反因、四几、能必副其所、习与性成、颜李学派、六府三事、知无体以物为体、气化即道、血气心知。
二、大题可考范围:1、老庄比较道论或论无;荀子、韩非子;2、玄学与早期佛学(3个考察方面:本体论即是有无之辩、方法论即是言意之辩、理论归宿即是名教与自然之争。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8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中国哲学史论述题1.荀子的人性论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现代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三个世界3.索绪尔“能指”、“所指”4.《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蒯因)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解释学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为何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合理的3.罗素摹状词理论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荀子关于名的理论2.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1.“永恒的回归”(尼采)2.意义与指称3.解释学4.实用主义5.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二、论述题(3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试述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概念的主要意义2.如何理解现象学还原?3.试分析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
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中国哲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言立三表2.辩无胜3.静因之道4.人副天数5.物不迁6.言尽意7.神灭论8.一物两体9.理一分殊10.淮南格物二、简答题(共1题,10分)试析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
现代西方哲学一、术语或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范畴错误2.生活世界3.语旨力4.范式5.绵延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论。
北大中国哲学史试题

北京大学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考试科目: 849 中国哲学史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 01.中国哲学史 02.中国现代哲学
考试时间:2014 年 01 月
说明: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此上无效。注;本真题由网友回忆2014 年北大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30 分) 1、良知 2、物化 3、小故 4、无待 5、本无 6、重玄 二、简答题(60 分) 1、化性起伪 2、得意忘象 3、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4、理一分殊 三、论述题(60 分) 1、试分析比较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政治观念 2、试分析比较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关系
欢迎加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交流 QQ 群:11217371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哲学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下列哪项不是庄子对“道”的描述?A. 无形无象B. 无为而治C. 无始无终D. 有形有象答案:D2.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下哪项是“四因说”中的形式因?A. 物质B. 动力C. 目的D. 形式答案:D3.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他的道德律?A. 普遍性原则B. 人是目的原则C. 快乐原则D. 自由意志原则答案:C4.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哪一项不是其核心环节?A. 否定B. 否定之否定C. 肯定D. 静态平衡5.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以下哪项不是理念的特点?A. 永恒不变B. 完美无缺C. 可感知D. 独立存在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笛卡尔怀疑论的起点?A. 梦境的怀疑B. 恶魔的假设C. 感官的不可靠D. 知识的确定性答案:D7. 尼采的“超人”概念中,以下哪项不是其特征?A. 权力意志B. 道德的超越者C. 传统道德的维护者D. 创造新价值的人答案:C8. 斯宾诺莎的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其对神的定义?A. 自因B. 无限属性C. 有限属性D. 单一实体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的关键概念?B. 时间C. 意识D. 此在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两个原则?A. 最大平等自由原则B. 差异原则C. 平等原则D. 功利原则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是非、美丑、大小、长短之分,一切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
庄子通过“梦蝶”的寓言,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主体与客体界限的模糊,进而引申出对世界多样性和相对性的深刻认识。
2. 描述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
答案: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是指那些既非纯粹分析的(即不增加新知识的),也非完全经验的(即不依赖于特定经验的)判断。
这类判断在经验之前就为真,并且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
马哲与西哲历年真题(北大,北师大等)

马哲与西哲历年真题(北大,北师大等)1998 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1998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填空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关于罗亍澳W创省崩砺奂昂笕硕运呐 ?BR>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1999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名词解释5分1、四根说2、波菲利问题3、单子4、先验幻想简答8分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论述24分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2000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1、助产术2、四线段比喻3、太一4、前定和谐5、绝对同一性6、真理是过程指出下列各段话出自何人,并解释其含义1、这个世界,……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2、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思考:
第一讲:
1.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2.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3.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
1. 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实现仁?
2.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3.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第三讲:
1.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2.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3.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议。
第四讲:
1.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什么特点?
2. 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3.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内容?
第五讲:
1. 什么是“四端”?
2. 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
3. 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第六讲:
1.庄子与隐士有什么关系?
2.庄子对道与物的看法。
4.谈谈齐物论的主要思想。
第七讲:
1. 惠施“历物十事”具体包括那些方面?
2. 谈谈公孙龙的白马论?
3. 惠施与公孙龙思想有什么不同?
第八讲:
1. 谈谈《易经》与《易传》的关系。
2. 《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
3.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九讲:
1.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2.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3. 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第十讲:
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十一讲:
1.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2.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3.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4.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讲:
1.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2.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第十三讲:
1. 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2. 王充的效验思想。
3.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
1. 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2. 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3. 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第十五讲:
1. 谈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
2. 论述嵇康的“声无哀乐”思想?
第十六讲:
1. 比较贵无与崇有思想?
2. 谈谈欧阳建的“言尽意”思想。
第十七讲:
1. 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
2.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3. 性与命在郭象哲学中有什么不同?第十八讲:
1. 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
2. 僧肇是如何论证“物不迁”的?
3. 谈谈僧肇的“不真空论”。
第十九讲:
1. 道教是如何形成的?
2. 论述葛洪的主要思想?
3. 唐代道教有那些代表人物?
第二十讲:
1.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2.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3.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4.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第二十一讲:
1. 论述韩愈的“道统”学说。
2. 论述李翱的“复性”思想。
第二十二讲:
1. 论述周敦颐的太极观?
2. “诚”在周敦颐哲学中占有什么地位?
3. 谈谈二程的人性学说。
第二十三讲:
1. 谈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
2. 论述张载的“一物两体”思想。
3. 张载的人性论有什么特色。
第二十四讲:
1. 论述朱熹的理气观。
2. 评论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
3. 谈谈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4. 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第二十五讲:
1.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2.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十六讲:
1. 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2. 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3. 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第二十七讲:
1. 谈谈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思想。
2. 论述王廷相“理载于气”思想。
第二十八讲:
1. 论述李贽的“童心”说。
2. 解释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3. 论述方以智“随、泯、统”思想。
第二十九讲:
1. 论述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思想。
2. 王夫之是如何看待能、所关系的。
3. 谈谈王夫之的人性论。
4. 谈谈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三十讲:
1. 论述颜元的理气思想。
2. 颜元的格物说有什么特点。
3. 谈谈颜元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三十一讲:
1. 戴震是如何论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
2. 谈谈戴震的“血气心知”思想。
3. 戴震是如何批评宋明理学的?
4. 理学与朴学有什么关系。
5.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