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肝脏 PPT

合集下载

肝脏疾病患者的麻醉

肝脏疾病患者的麻醉

镇静催眠药
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丙泊酚、依托咪酯和氯胺 酮均为高脂溶性,经肝脏代谢,在严重肝病患者体 内清除率降低;
肝硬化患者绝大多数静脉麻醉药的代谢均受到影响, 在反复或长期使用时需谨慎。
神经肌肉阻滞剂
去极化肌松药 如琥珀胆碱,由血浆胆碱酯酶水解,在肝功能损 害病人胆碱酯酶合成减少,药效延长。
总结
1、相对于手术而言,麻醉对病人肝脏的影响小。 2、药物对于肝脏若是有直接毒性,建议不用;药物若是在
肝脏中代谢,谨慎使用,注意剂量往往是减小的;药物不 在肝脏中代谢,也没有明确肝毒性,但是,由于肝脏损害 可能造成的内环境紊乱(尤其是肝肾衰竭患者)也会影响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3、注意肝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及术中氧供需平衡。
肝血流量的变化取决于:体循环的动脉压(肝动脉压)、内脏血管阻 力(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肝静脉压)。麻醉和手术对这三者都 可能有影响,从而使肝血流减少。肝脏疾病患者在接受麻醉时,我们
主要考虑的是: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是否加重肝脏损害
四、麻醉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所有常见的吸入麻醉药均可以降低肝门静 脉血流,但氟烷使肝动脉血流和门静脉血流均显著而持 续的减少,对肝脏有急性损害。异氟烷和七氟烷单独使 用对肝脏无损害。
肝脏在机体的代谢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被称为人 体的“化工厂”。
肝脏的大体解剖图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1、调节物质代谢:包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 肪的代谢; 2、分泌与排泄:肝细胞分泌胆汁,排泄代谢产物; 3、参与凝血与抗凝的调节:合成凝血因子;促进 VitK的吸收;产生促血小板生成因子;控制纤溶;
阿片类药物
吗啡:在严重肝硬化患者,吗啡代谢明显降低,消 除半衰期廷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镇静及呼吸 抑制作用增强;

第八章 麻醉 ppt课件

第八章 麻醉 ppt课件
高痛阈,增强止痛效果。③ 减少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 物,以便于麻醉操作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④抑制 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手术中发生呕吐,心律失常或心 跳骤停的意外。
麻醉前用药选择: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情和麻
醉方法确定用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术 前晚可口服催眠药或安定药,术日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镇静催眠药或安定药,剧痛病人加用镇痛药,全麻或 椎管内麻醉病人加用抗胆碱药。
3.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 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驰胃肠平滑肌,较大剂量时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此外,阿托品 有兴奋中枢作用,东莨菪碱有抑制中枢作用。
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
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 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 志消失,全身无痛,也可反射抑制和肌肉 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霍纳综合征 全脊椎麻醉 气胸
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组成, 它们构成深丛和浅丛,支配颈部的 肌组织和皮肤。
适用于颈部外科手术。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膈神经阻滞 喉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肋间神经阻滞
麻醉前用药
常用麻醉前用药: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及酚噻嗪类药物均 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肮掠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 应,常用者有苯巴比妥钠、安定、异丙嗪等。
2.镇痛药:阿片类药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 常用哌替啶和吗啡,哌替啶镇痛效能约为吗啡的1/10,抑制呼吸 和咳嗽反射较轻,对腺体分泌有弱的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的收收 缩作用也弱,较少发生恶心呕吐。

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

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

PART 05
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并 发症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在麻醉过程中,肝功能障碍病人可能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作用所致。肝功能衰竭可能导致黄疸、腹水、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与处理
为预防肝功能衰竭,应尽可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特别是在长时间手术中。同时,应密切监测肝功 能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以减轻肝脏负 担。
PART 06
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新 进展与展望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麻醉药物
针对肝功能障碍病人,研究新型麻醉 药物是当前的重要方向。这些药物应 具有较低的肝毒性,并能有效地抑制 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药物筛选与评估
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对新型麻 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同 时,研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机制,以 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PART 01
肝功能障碍对麻醉的影响
肝功能与麻醉的关系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 谢器官,负责药物、 毒素等物质的代谢和 排泄。
肝功能障碍会影响麻 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从而影响麻醉效果 和安全性。
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 泄也依赖于正常的肝 功能。
肝功能障碍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肝功能障碍会导致药物代谢减慢,使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和毒性反应。
呼吸循环功能不全
呼吸循环功能不全
肝功能障碍病人可能存在肺功能不全或心脏 疾病,这增加了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功 能不全的风险。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可能导致 低氧血症、酸中毒、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与处理
在麻醉前应对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评 估,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肺功能不全或心脏疾 病。对于存在问题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改善肺功能、控制心脏疾病等。 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循环 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麻醉与肝脏PPT医学课件

麻醉与肝脏PPT医学课件

如结果证实PT、aPTT延长确系 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应输入新鲜冻 血浆(FFP)治疗,若手术较大,还应准 备足量的FFP供术中使用。
(二)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的目的:尽可能矫正术前存在 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 纠正贫血,改善凝血功能; 治疗腹水;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术前用药。
麻醉与肝脏
肝脏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调节能量代谢; 调节凝血功能; 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急性失血时,调节低血压; 维持免疫监督,调节炎症过程。
一、肝脏的解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其 重量在成人为体重的2%,在小儿 为体重的5%。
(一)肝脏的叶和段
传统分叶:左叶和右叶; 根据形态学特点:左叶、右叶、方 叶和尾叶, 根据生理解剖特点:分为8个具有独 立功能的肝段。
疹、肝功检查酶学异常; 3.一般3~6日后出现黄疸; 4.病人既往多有用过氟烷的历史。
有关氟烷肝炎的几个特点:
儿童发病极其罕见,即使反复使用; 成人仅用一次也少见发生; 无可靠的实验诊断或排出; 易感因素: ①年龄>40岁, ②中年、肥胖女性, ③此前用过氟烷,尤其是短时间内(<6周) 。
(二)氧化亚氮对肝脏的影响
体检:发现有瘀点和瘀斑;
大的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器官移 植、全髋置换术、脊柱手术等。
凝血功能检查的内容: 凝血图; 血小板功能测定; 测定相关凝血因子
(3)严重凝血功能紊乱
如PT、APTT>正常值的1.5倍:
进一凝血功能检查,确定凝血异常的原 因;PT、APTT延长除凝血因子缺乏外,血小板 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减少、纤溶亢进等原因 均能使其延长。避免盲目用新鲜冰冻血浆(FFP) 治疗。

肝脏手术的麻醉ppt 课件

肝脏手术的麻醉ppt 课件
23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评估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确定手术适应证
·肺功能状况 ·肝脏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创伤大小 ·病人的体能储备
24
肺功能要求
一般要求
· 肺活量>预计值的50% · RV/TLV<50% ·一秒率 (FEV,/FVC)>50% · MVV>预计值的50%
应该结合病人的体能储备和心功能状况综合 评估
机体代谢
11
目前,肝脏手术病人仍以中年病人居多,因 此,合并上述夹杂症的病人也较少。 为确保病人的安全,仍然应当重视术前评估, 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12
肝脏手术的麻醉选择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13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目前肝脏手术的 首选的麻醉方法
14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优点
·深呼吸和吸气后屏气
29
术后管理原则
早期体疗
·翻身、拍背 ·早期活动
术后NPPV支持
·术前即可开始适应性训练 · 术后4~6小时开始间断NPPV 支持,有利于气道湿
化,减少病人呼吸作功,节省体力,降低代谢
30
肝脏手术后的呼吸功能不全
主要原因
·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减损 c3功能残气量下降 c 膈肌功能下降
19
保护肝脏功能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缩短肝门阻断时间 减少全麻药用量,减轻肝脏负担 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不输正内环境紊乱 注意外科医生的操作,如腹腔内填塞、放置 肝脏拉钩、阻断肝门或下腔静脉等,应及时 采取措施
21
腹水引流
大量腹水严重影响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传统理论
现为气促和低氧血症
8
泌尿系统
肾功能减退

肝脏移植麻醉的思路与经验ppt课件

肝脏移植麻醉的思路与经验ppt课件

其他辅助措施
★ 常规凝血功能检查:PT、APTT、INR、纤维蛋白原
含量 ★ 纤溶项目:D-Dimer(D-二聚体)及FDP(纤维蛋白降 解产物 ★ 激活凝血时间(ACT)
★ 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计数
血栓弹力图仪(TEG)
TEG 能即时及动态监测血液凝固全过程,因此 TEG 被定为 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最有意义的指标
肝脏移植麻醉的思路与经验
Dr. Starzl 1963.3.1完成了全球 第一例成功的肝脏移植
Mark S, Robert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2004;886-897 Carbone m et al, Liver Regenaration2012;178-188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22(3),168-170
Clot Rate >7 signal/m in 时不必输入FFP SC A 测定的血小板功能( Pl t Function ) > 1 就可以不 输血小板
黄洁夫教授成功实施我国第一例静脉转流下的肝移植 黄洁夫教授和郑克立教授施行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肾联合移植 器官簇移植 儿童肝移植 肝段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双供肝移植 。。。。。。
本中心2003~2013 1594例


患者,男,55岁,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拟于全麻 下行原位肝脏移植术。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重70Kg, 身高172cm,神志清楚,消瘦乏力,全身皮肤及睑睫膜黄疸,双 上肢皮肤有散在瘀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呼吸18 次/min,SpO2 88% ,心率10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袖带 血压116/80mmHg;腹膨隆腹围97cm,移动性浊音(+);尿 黄、色深,每日尿量约1800mL。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3g/L, 血小板75×109,血型O型,Na+138mmol/L,K+3.8mmol/L, Ca2+ 2.3mmol/L,总胆红素471.5μ mol/L,血清肌酐138 μ mol/L,血清白蛋白30.5g/L,凝血酶原时间30.8秒,国际标准 化比值2.52,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51.4秒,凝血酶时间35.5秒 ,纤维蛋白原1.16g/L;腹部B超示:脾大,下腔静脉、肝静脉和 门静脉血流通畅;心脏彩超:EF55%,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 呼吸功能:通气功能显著下降。

《麻醉教学》PPT课件

《麻醉教学》PPT课件
2021/11/17
(三)常用药物
常用麻醉前药物
药物类型
药品
作用
安定镇静药 地西泮 安定镇静、催眠、抗焦 咪达唑仑 虑、抗惊厥
用法和用量(成人)
口服2.5~5mg 肌注0.04~0.08mg/kg
催眠药 镇痛药
苯巴比妥 镇静、催眠、抗惊厥
吗啡 镇痛、镇静 哌替啶
肌注0.1~0.2g
肌注0.1mg/kg 肌注1mg/kg
2021/11/17
常用吸入麻醉药
➢ 氧化亚氮(nitrious oxide, N2O), 笑气(laughing gas)
药理特点⒈ 麻醉作用极弱,30%~50% N2O仅有镇痛 作用。
⒉ 轻度抑制心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 ⒊ 轻度抑制呼吸,无呼吸道刺激作用 ⒋ 肝肾毒性低 临床应用⒈ 与其他麻醉药物复合应用 ⒉ 严重休克或重危病人 ⒊分娩镇痛 禁忌证: 肠梗阻、气拴、气胸病人。 注意事项:持续吸入时,氧浓度须>0.3;
谁是现代麻醉第一人
2021/11/17
威廉·莫顿 (William Morton,
1819~1868)
1846年10月16日Boston牙医Morton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实施了乙醚, 是外科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诞生。
2021/11/17
作者:Robert Hinckley,1882年
4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最基本任务就是消除手术疼痛的问题麻醉又称动态急性期医学其基本概念是外科剌激情况下能保持病人内环境稳定是一种严密的医疗实践稍有不慎即可危及病人生命或引起严重并发症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安全安全理想麻醉镇静遗忘无痛肌肉松驰抑制反射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麻醉与肝脏(精) ppt

麻醉与肝脏(精) ppt
麻醉与肝脏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教研室
-
1
教学目的
掌握肝的血流、调节及神经支配、肝 胆的主要功能,掌握肝功的评估,掌握 麻醉和手术对肝功的影响。
目录
肝胆组织解剖生理学 肝功能的评估 麻醉和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课后思考题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一)肝的组织结构
1、肝细胞: 为肝的实质细胞,
多为单核。 肝细胞的功能面: 肝血窦面、胆小管面 和肝细胞连接面
汁排放等功能。 ②胆囊的分泌、吸收和收缩排空功能受神
经与体液调节。
肝功能的评估
目前尚无一种试验能反映肝的全部功能。 单凭一种试验结果作出肝病判断易犯 错误,应作若干种试验,必要时反复检 查,且需配合临床表现或其他辅助项目检 查,全面考虑后作出判断。
与蛋白质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1、血清总蛋白: 正常值为60 ~ 80g /L,白蛋白35 ~50g /L, 球蛋白20 ~ 30g /L ,白/球比值为1.5~ 2.5。 血清总蛋白减少至60g /L以下,表明预后 不良有肝坏死的可能。 白蛋白浓度<20g/L ,表明预后不良。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1)线粒体: 是肝脏能量
产生和贮存的场 所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2)内质网: 分粗面内质
网和滑面内质网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3)高尔基复合 体:ຫໍສະໝຸດ 参与蛋白质 的加工和贮存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4)溶酶体 (lysome)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5)微体: 肝细胞
内最小的细 胞器
肝与胆囊的组织结构
肝、胆的主要功能
(一)肝的主要功能
①贮存和滤过血流; ②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功能; ③参与物质代谢,包括分解、合成、
转化、贮存; ④屏障和吞噬功能; ⑤生物转化(解毒)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直接、间接胆红素特点
直接胆红素
溶解性
水溶性
与偶氮试剂反应 直接阳性
通透性
不易通过细胞膜
肾小球滤过
可滤过可出现在尿中
间接胆红素 脂溶性 间接阳性 易透过细胞膜
与血尿蛋白结合,不能滤 过,不可出现在尿中
3. 胆红素代谢试验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17.1μmol/L,
>34.2- 51.3μmol/L可出现肉眼黄疸
双侧T7-10交感N →肝血管仅有交感N支配,调节血流量 迷走N左右支→胆道系统同时受交感,副交感N调节 右膈N→肝的传入(感觉)N,纤维分布于肝内及胆道系统
三、肝、胆的主要功能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贮存、净化血液 分泌胆汁参与消化 营养物质代谢调节
参与凝血和纤溶调节 生物转化(解毒) 宿主防御功能
多面棱柱体 (1) 中央静脉 (2) 肝板 (索) (3) 肝血窦 (4) 窦周隙 (5) 胆小管
2、肝细胞:肝的实质细胞 三种不同的功能面 肝血窦面 胆小管面 肝细胞连接面 窦 周 间 隙 ( Disse space ) : 物质交换场所,有散在的贮脂 细胞
3、门管区:几个相邻肝小叶之间结缔组织区域,有小淋巴管及神经 纤维内含有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胆管。
血浆蛋白与药物效应 药物入血 与血浆蛋白结合→暂无药理活性 游离状态→有药理活性
肝合成血浆胆碱酯酶
对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 代谢有影响
2、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肝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以及抗凝作用的抗凝血酶III和纤溶 酶原,肝对维持正常凝血和纤溶过程起重要作用。 当肝有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凝血纤溶发生紊乱,严重可 致DIC。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 Ⅶ Ⅸ Ⅹ 维生素K依赖的蛋白质C具有抗凝调节作用
血清直接胆红素 正常<3.4μmol/L
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尿胆红素:正常尿中无,如有为直接胆红素 尿胆原
(二)蛋白质代谢及相关试验
1、蛋白质合成 肝可以合成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质:白蛋白、纤维蛋白原、α 、β球蛋白和凝血因子II、V、VII、IX、 X、 XII、XIII等
肝是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合成的唯一器官, 白蛋白从合成到分泌仅需20-30min,成人每日合成12g白蛋白。 合成分泌多种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原,血小板 生成素等 灭活多种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雌激素等
3、生物转化功能:
大多数麻醉药属脂溶性和非极化性质,不能经肾排出,
需在肝脏转化为水溶性的极化性物质从肾排出。
肝生物转化:
巴比妥类 苯二氮棹类
阿司匹林
I相反应:细胞色素P450酶系或混合功能氧化酶
吗啡
(氧化、还原、水解、脱烷基、甲基化) 氯霉素
II 相反应:结合反应(形成化合物易于经尿或胆汁排出)
(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牛磺酸盐、甘氨酸)
门V
肝A
肝管
肝硬化时,结缔组织增生,小叶间静脉首先受压
(二)胆囊:主要贮存 胆汁作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肝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一)肝的血供 来源
肝的血液供应丰实,有双重血液供应,占心排量的25%。
门V
肝A
①来源:
来自胃、肠、脾脏的血液 来自腹主动脉分支
②供血量: 供应肝血的70-75%
巴比妥、苯二氮棹类经I相反应灭活,乙醇(氧化), 阿司匹林(水解) 吗啡、氯霉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酶诱导:酶活性受药物的作用而加强,加快药物生物 转化 (如苯巴比妥、氢化可的松、乙醇)
酶抑制:抑制酶的活性,延缓药物代谢 如西咪替丁(甲氰咪呱)
肝脏内在代谢清除率
肝脏通过代谢和转化灭活药物的能力
可用药物一次通过肝脏时发生代谢转化的比例来反映。
交感神经 +
2.体液调节:
肝A 收缩
胃肠血管
肝血流量
5-HT、NE、血管紧张素
肝A收缩
缓激肽、前列腺素
肝A扩张
血管加压素
肠系膜A和脾A收缩 肝门V血流
胰高血糖素 肝门V血流 ,肝A血流不变
3.自身调节: 中央静脉---管壁无平滑肌,内皮细胞收缩控制肝血窦血流量 肝A与门V之间血流互相补偿机制
(二)肝的神经
麻醉与肝脏 PPT
概述
肝脏是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是维护持生命活动 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要脏器,还有很强的生 物转化(解毒)功能,因此在肝细胞中包含有丰实 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 酶体、微体等。
第一节 肝胆解剖及生理学
一、肝、胆的解剖、组织结构
(一)肝脏 1、肝小叶: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高清除率药物: 清除速度 利多卡因 取决于肝 布比卡因 血流量 吗啡 氯胺酮 异丙酚 芬太尼 苯海拉明
低清除率药物:
地西泮
安替比林
茶碱
与肝脏代 谢药物能 力有关
硫喷妥钠
4、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1) 血清总蛋白:正常60-80g/L,白蛋白35-50g/L,球蛋白20-0g/L, 白/球比:1.5-2.5/1
(2)血清酶测定: ➢ 谷丙转氨酶(ALT GPT):最敏感、主要位于肝脏对肝损害意义大 ➢ 谷草转氨酶(AST GDT) ➢ 乳酸脱氢酶:其中LDHS主要来自肝脏及胃骼肌,敏感性好 ➢ 胆碱酯酶同工酶:肝功受损;胆碱脂酶合成↓ ➢ 碱性磷酸酶(ALP):成人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ALP升高,一般提
与临床麻醉关系最密切的有 胆红素代谢 蛋白质代谢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药物转化、解毒功能
(一)胆红素代谢
1. 过程
血红蛋白分解
80-85%
单核巨噬cell
含血红素的酶类
游离胆红素
入血 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未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尿胆原(肠道细菌)排入胆管 结合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 肝cell (直接胆红素)
示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及骨骼病变
(3)血氨及氨基酸测定:
体内的氨主要由氨基酸分解来,也可肠道细菌作用含氮物质产生, 它主要在肝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由肾排出;
25-30%
③供O2量
各占50%
各占50%
④含O2饱和度 70-85%
98%(氧供丰富)
⑤压力情况: 低(6-12mmHg)
高(100mmHg)
肝A→小叶间A (营养循环)
门V→小叶间V (功能循环)
血窦
窦 周 隙肝
细 胞
中央V
肝V
小叶下V
肝血流的调节 低血压
低血容量高 1.神经调节:一般碳认酸为血肝症血管仅有交感N支配,调节血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