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转化》教案1
硫转化教案1鲁科版(汇教案)

课题第节硫的转变(第一课时)课型新讲课设计者王文明设计思想教材剖析学生剖析教课思路三维目标由雄黄酒和成语“言三语四”引出自然界中硫的存在,接着研究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学习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化学观点和理论以及碳、氮两种元素知识以后,因此他们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而在此基础上持续学习硫元素,有益于学生养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
先由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再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变,从而商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复原性。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氧化复原反响特色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也为下一课时实验室中不同价态硫的转变做下铺垫、打下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的基础上来学习硫的转变,因为他们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已经有了必定的认识,因此相对来说学习起来不会感觉太大的困难。
可是依据学生的理论推导能力较差,因此他们不必定能很好的从氧化复原反响的角度来认识、剖析硫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经过视频图片进行实验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也会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识理解和稳固的目的。
本课时经过展现火山喷发的图片,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含硫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如何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硫单质转变而来?从而引出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变。
也能够得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接着又让学生研究硫的物理性质及硫的化学性质,硫的去除拓展延长和迁徙应用又能够加深硫单质化学性质的学习。
最后学习硫的用途。
经过基础练习和拓展提高查验学生对本课时的知识掌握状况,最后与学生共同归纳本课时的知识内容。
1、认识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根源。
知识与2、认识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变。
技术3、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及用途。
、实验能力的培育。
培育学生依据实验现象研究、剖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1、阅读、运用实验、察看等方法自主学习硫的性质。
化学:3..3《硫的转化》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三节硫地转化第一课时自然界中地硫【学习目标:】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地转化.含硫物质在自然界地存在及主要来源.2.认识单质硫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过程:】一.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地转化阅读教材85页和86页图3-3-2,回答下列问题:1.硫元素常见地化合价有哪些?2.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地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3.火山爆发后地下中不同价态地硫是如何转化?<画出转化关系图)小结:自然界中地硫地存在状态:例题1.下列物质中,能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地是( >A. SB. NaC. FeS2D. Cl2二.认识单质硫⑴、阅读课本p86总结出硫地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常见地硫地同素异形体有哪些?⑵硫地化学性质【预测:】1、S元素常见地化合价有-2,0,+4,+6,作为一种非金属单质,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预测硫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2.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地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地物质反应?A 硫与铁反应:现象:结论:【问题】:1.Fe与S反应实验中,只加热混合物一端就能继续反应,这是为什么?2.铁与硫地生成物中铁是 <+2价还是+3价)如何验证?<生成物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能否写出与盐酸反应方程式?3.写出Fe与氯气反应方程式,并比较硫、氯气氧化性强弱说明理由.[小结]:因硫不如氯气氧化性强,硫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填高或低)价金属化合物.【试一试:】硫能与绝大多数地金属反应,能否写出下列反应地化学方程式?硫与铝反应:硫与铜反应:硫与汞反应:硫与银反应:B、硫与氧气反应现象:结论:C、硫是一种非金属,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写出反应地化学方例题2.下列物质中,能通过单质间地化合反应直接得到地是< )A. CuSB. FeCl2C. FeSD. Cu2S[3]用途:自读课本p87.了解硫用途.例题3. 黑火药爆炸所发生地主要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在此反应中硫表现什么性质?能否标出电子转移地数目?【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叙述正确地是< )A.硫单质为淡黄色地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硫单质质脆易粉碎,易溶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硫是生物生长所需要地一种元素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地是< )A.FeSB.FeCl2C.SO2D.NO3.Cl2地氧化性比S地氧化性强,最主要地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或氯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成—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4.实验室常用热地NaOH溶液洗去试管口地沾有地S,其反应如6NaOH+3S=2Na2S+Na2SO3+3H2O 在此反应中硫表现地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5.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这是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说明了硫单质具有什么性质?6 .某同学做完硫地实验后,发现试管壁上附着地硫很难除去.一位同学利用如下地原理清洗:3S+6KOH == 2K2S+K2SO3+3H2O这一反应体现了硫地<)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有无还原性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1硫的转化教学设计

3-2硫的转化(第1 课时)课堂设计一、课程标准1.能列举、描述、辨识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硫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能说明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合成氨等)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含硫元素的物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硫单质的性质,建构从类别、价态的角度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验证的认知模型。
3.认识硫磺的用途,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进作用。
三、教学资源利用PPT课件、学案、液封除毒集气瓶、燃烧匙、塑料瓶、玻璃棒、石棉网、棉花、酒精灯、水、硫粉、硫铁混合物等。
四、教学活动设计【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火山喷发时岩浆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了许多含有硫元素的物质,火山喷发实现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硫的转化。
【板书】3-2硫的转(第一课时)【解读目标】教师解读本节学习目标,明确课堂任务。
【讲述】接下来,咱们先来完成目标1中的内容,自然界中的硫是如何存在的?如何转化的?大家先自主学习,研读课本内容。
【板书】一、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投影】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图【学生展示】学生结合投影和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和存在形态。
【情境体验】疫情期间,每天要用温度计量体温,小军在使用时不小心将水银温度计打碎了,老师立即找来硫粉洒在水银珠上进行了无毒处理,该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反应?体现了硫的什么性质?【追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究硫的性质,大家回想一下,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回答】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预测物质性质、实验观察、解释和结论。
硫的转化教案

第3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学案一、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溶解性:水中______,酒精中______,二硫化碳(CS 2)中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俗名:______。
2.硫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化学性质S —⎪⎪⎪⎪ ――→与非金属O 2还原性――→与非金属Fe 氧化性⎩⎪⎨⎪⎧ 现象:反应方程式: ⎩⎪⎨⎪⎧ 现象: 反应方程式: 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____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液化,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水溶性试管中液面________ SO 2__溶于水 ________水溶液的酸碱性溶液颜色________ SO 2的水溶液显 ______漂白性溶液先____,振荡后____,再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 SO 2具有____性,但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碱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 +SO 2=====△CaSO 3(2)漂白性SO 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还原性SO 2中的硫元素为____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
3.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常用Na 2SO 3和浓H 2SO 4的反应制取SO 2。
《硫的转化》教案1

《硫的转化》教案1《硫的转化》教案教学⽬标:1. 通过查找资料,引导学⽣了解关于硫元素在⾃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 引导学⽣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认识硫黄是黄⾊固体,既有氧化性,⼜有还原性,能够与铁、氧⽓等物质发⽣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氯⽔、硫化氢等物质发⽣反应,另外还具有漂⽩性,能使品红等有⾊物质退⾊;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能够运⽤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通过硫元素在⽣产、⽣活中转化的实例,使学⽣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产、⽣活中的应⽤,体会应⽤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中排放⼆氧化硫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氧化硫的性质和浓硫酸的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知识⽬标:1.了解关于硫元素在⾃然界中的转化2.引导学⽣了解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3.利⽤学⽣已学过的氧还反应的知识引导学⽣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能⼒⽬标:⿎励学⽣进⾏合作性探究实验,培养学⽣互助合作情感⽬标:培养学⽣对⼤⾃然的热爱,⼤⾃然馈赠⼈类的硫单质有着⼴泛的⽤途教学重点: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掌握S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相关的⽤途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演⽰)【课前预习区】1、写出硫元素在⾃然界的存在形态:。
2、回忆:氯⽓的化学性质各⽤⼀个化学⽅程式表⽰。
3、总结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
预测单质硫的可能化学性质【课堂互动区】单质硫⑴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完成下表,认识硫的物理性质。
1、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从氧化还原⾓度预测硫的性质:。
2、硫是⼀种⾮⾦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硫的转化教案

硫的转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硫的性质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2.掌握硫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规律;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硫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硫的性质与应用a.硫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易与金属发生反应;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c.硫的应用:用于制取硫酸、火药、橡胶等。
2.硫的转化规律a.硫的氧化反应:硫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b.硫的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的化学方程式;c.硫的卤素化反应:硫与卤素反应生成卤化物的化学方程式;d.硫的酸碱反应:硫与酸反应生成盐和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硫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硫的性状,引出硫的化学转化。
2.知识讲解与示范(20分钟)a.讲解硫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硫在制取硫酸、火药和橡胶中的应用;b.讲解硫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卤素化反应和酸碱反应的转化规律,结合示意图进行示范。
3.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进行硫的转化实验,重点观察硫与氧、金属、卤素和酸的反应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讨论与总结(15分钟)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归纳硫的转化规律,总结硫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特点。
5.练习与拓展(2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硫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拓展学生的思维。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编写与硫相关的化学反应题目。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讨论等;2.实验结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练习题目:评估学生对于硫的转化规律的掌握程度;4.作业任务:评估学生对于相关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硫样品;2.课件或黑板;3.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4.相关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目。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由硫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酸雨的形成;2.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设计一组有关硫的转化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3.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硫的转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3《 硫的转化》教案设计(鲁科版必修1)

第三节硫的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方法上重点、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播放录像】火山喷发【讲述】火山口黄色的物质即为硫单质。
硫磺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硫酸、火药、烟花爆竹等,还可以用来制硫磺软膏医治皮肤病。
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硫单质的性质。
【板书】一、硫单质的性质【提问】1、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怎样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2、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硫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各实验方案并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的合理方案可能较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演示。
<实验1>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少量硫粉,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酒精和二硫化碳,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硫的转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硫的转化过程及其相关化学反应。
(3)理解硫的转化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硫的转化过程及其相关化学反应。
2. 教学难点:(1)硫的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机理。
(2)硫的转化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硫磺燃烧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
(2)提问:硫磺燃烧后产生了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用途?2. 新课讲授(1)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讲解硫的转化过程及其相关化学反应。
(3)分析硫的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机理。
3. 实验演示(1)演示硫的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演示硫的转化实验,如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硫的转化过程。
4. 课堂讨论(1)讨论硫的转化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
(2)分析我国硫资源现状,探讨如何提高硫资源的利用率。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课堂讨论: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观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2. 加强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的转化》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 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认识硫黄是黄色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够与铁、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浓硫酸的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知识目标:1.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2.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3.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氧还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硫单质有着广泛的用途教学重点: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掌握S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相关的用途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演示)【课前预习区】1、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3、总结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
预测单质硫的可能化学性质【课堂互动区】单质硫⑴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完成下表,认识硫的物理性质。
1、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2、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引入】:【放映】:火山爆发的影片片断【讲述】:火山爆发的一瞬间,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在火山喷发后人们其附近地下找到的几种矿物质。
【投影】黄铁矿(FeS2)雄黄(As4S4)雌黄(As2S3) 辰砂(HgS)等含硫矿产的图片【设问】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矿物质的分子式有什么共同点?【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硫元素。
【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2、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自主学习】【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6-87,思考下列问题。
时间为8分钟。
1、硫元素存在于哪里?有哪些存在形态?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的?2、硫的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小结:学过有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哪些?)3、试管壁上有硫附着时应如何洗涤? (洗涤方法两种,一种是物理方法,一种是化学方法)4、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请从元素化合价分析,硫单质可能具有哪些性质?(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氧化性:【实验2 】观察:硫与变价金属Fe反应注意有什么现象?是生成高价态硫化物还是低价态硫化物?(思考:硫与铜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比较硫与氯气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实验3 】观察: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思考:硫与氧气反应能否直接生成SO3)5、硫有哪些用途?【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教师精讲】【投影】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图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H2S2SO3微生物 S3SO4 H2SCaSO4·2 H2O NaSO4·10 H2O、As、S4 、As2S3、HgS【学生活动】通过自己阅读讲述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讲述】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和单斜硫【演示实验】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呈融化状态后,迅速伸入底部有少量水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归纳】化学性质:氧化性:S + Fe === FeS(黑色)S + H2 === H2S(臭鸡蛋气味气体)S + Cu === Cu2S(硫化亚铜)还原性:S + O2 === SO2 (无色、刺激气味有毒)【投影】(体现S用途的图片)【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2、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A.用CS2洗涤B.通氧气加热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D.用水洗涤【本节知识点小结】【5分钟检测题】1、在下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A.CuB.H2C.FeD.O2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A.酸性B.不稳定性C.氧化性D.还原性3、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A.SO2B.FeSC.Al2S3D.CuS4、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上沾有的硫,其反应如下:6NaOH+3S==2Na2S+Na2SO3+3H2O,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2:1B.1:2C.5:6D.6:5作业:1、完成课本P93《练习与活动》2、课后思考题: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这是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说明了硫单质具有什么性质?第2课时知识目标:1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转化2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硫酸的氧化性3通过二氧化硫与酸雨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以二氧化硫为中心从分析硫元素的价态出发,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充分运用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设计实验,研究硫元素间的转化。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实验和亲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硫酸的氧化性教学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实验,演示)仪器与药品:SO2气体两瓶、SO2的水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氯水、品红溶液、稀硫酸,70%浓硫酸,铜片【课前预习区】1、根据物质的分类和硫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硫属于,硫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二氧化硫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3、浓硝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课堂互动区】二氧化硫的性质(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2) S02中的硫是,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性,又有性。
氧化性:还原性:(3)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原理:思考:SO2的漂白原理与HClO2, H2O2漂白原理有什么不同?硫酸的性质(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的粘稠液体。
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是高沸点无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引入】: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它们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
那么,在实验室里是否也能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投影】学习目标1、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0价,+4价,+6价硫元素的转化2、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3、了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重点: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学生自主学习】【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8-90,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为8分钟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哪几种?分析各种化合价的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二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提示可以从化合价和酸性氧化物两方面去分析)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4、浓硫酸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常温下要如何储存?5、酸雨是怎样形成?要如何防治?【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教师精讲】【投影】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学生活动】讨论讲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代表物,以及它们相互转化。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⑴氧化性: SO2 + 2H2S ===3S + 2H2O⑵还原性: SO2 +Cl2 + 2H2O ===2HCl + H2SO4⑶漂白性:品红退色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有表现还原性。
同时它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或碱性物质反应。
【投影】二氧化硫的性质【演示实验】铜分别与稀硫酸、浓硫酸的反应【学生观察】观察现象,分析产物,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投影】〔交流与讨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2、根据硫元素的价态变化,浓H2SO4在该反应中表现出哪些性质?3、1 mol Cu 与2 mol 浓H2SO4共热能否得到1 mol SO2?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观看实验录像】木炭与浓H2SO4的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2、在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的作用?【小结】浓H2SO4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常温下,能使Fe、Al钝化;2、加热时,能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除外),不生成H2【投影】酸雨的危害【学生】酸雨的防治【练习题】1、下列试剂中能鉴别SO2和CO2的是 ( )A.湿润的石蕊试纸 B.品红溶液C.澄清的石灰水 D.HCl溶液2、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便某些有色物质退色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 工业上在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治炼金属D. 汽车排放尾气【本节知识点小结】【5分钟检测题】1、将SO2通到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2 ( ) A.有漂白性 B.有还原性C.有氧化性D.溶于水后显酸性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A.酸性B.不稳定性C.氧化性D.还原性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4、浓H2SO4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2H2SO4(浓)==CO2↑+2SO2↑+2H2O③2FeO+4H2SO4===Fe2(SO4)3+SO2↑+4H2O④Fe2O3+3H2SO4===Fe2(SO4)3+3H2O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作业:完成配套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