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功能现状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

沈阳广场调研报告沈阳广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沈阳市的广场状况,包括广场的规模、功能、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广场规模通过调查发现,沈阳市内广场数量众多,覆盖了市区的各个区域。

其中,中山广场、市府广场和东北政法大学广场规模较大,成为市内重要的公共聚集区。

2. 广场功能沈阳市广场的功能丰富多样。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广场提供休闲娱乐功能,如花坛、音乐喷泉、文化广场等。

此外,还有广场提供运动健身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

少数广场还有儿童游乐设施。

3. 广场设施调查显示,沈阳市广场的设施配套齐全。

大部分广场都提供了休憩座椅、卫生间、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

少部分广场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

4. 广场管理调查发现,大部分广场都由沈阳市政府或相关机构进行管理,实行24小时监控。

广场管理人员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市民能够舒适地使用广场。

5. 广场利用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广场利用率较高。

大部分市民在休闲时间选择到广场散步,参与集体舞活动,与朋友聚会等。

少数市民还选择在广场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三、问题分析和建议1. 广场规模过小虽然沈阳市内广场数量众多,但是很多广场规模较小,容纳人数有限。

建议市政府在规划新的广场时,考虑其容纳人数和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 部分广场设施老旧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广场的设施已经老旧,维修不及时。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广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确保市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设施条件。

3. 广场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广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问题。

建议政府加强对广场管理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广场管理的质量。

4. 部分广场功能单一尽管广场提供的功能较为丰富,但仍有部分广场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

建议市政府在规划新的广场或对现有广场进行改造时,注重增加更多的功能元素,使广场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广场调研报告是一份针对广场的使用情况、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的研究。

以下是一份关于广场调研报告的示例: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民的休闲、娱乐和生活品质。

为了了解广场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广场使用者和周边居民进行,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受访者。

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三、调查结果1.广场使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广场的使用频率较高,多数市民认为广场为他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广场设施与服务:调查发现,部分广场设施齐全,如健身器材、座椅、公共卫生间等,但部分广场设施破损、维护不及时。

3.广场管理:调研中发现,部分广场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如垃圾处理、秩序维护等方面。

四、问题分析1.广场设施不足:部分广场设施老旧、破损,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广场空间利用率低:部分广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利用率不高,影响了市民的使用体验。

3.管理不到位:部分广场管理人员不足,难以维持广场秩序,保障市民安全。

五、对策建议1.提升广场设施:加大设施投入,更新老旧设施,增加健身器材、座椅等设施,以满足市民需求。

2.优化广场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广场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打造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3.加强广场管理:增加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广场秩序井然,市民安全。

4.举办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场的使用价值。

总之,广场调研报告反映了当前广场的现状、问题和挑战。

为提升广场的使用价值,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广场的设施和服务。

广场调研分析报告

广场调研分析报告

广场调研分析报告广场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人们对广场的需求越来越高。

广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窗口。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场的使用情况、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们对广场的需求和意见,从而为广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简洁明了的问卷,涵盖了广场的功能、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给行人。

同时,我们还派出调研团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广场的人流量、活动情况以及设施的状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和实地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广场的主要功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80%的受访者认为广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其次为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

实地观察发现,广场上常常有人们打球、唱歌、跳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2.广场的人流量:调研数据显示,广场的人流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尤其是在夏季,因为气温较高,大家更愿意在晚上出来活动。

然而在白天,由于大部分人都在工作,广场的人流量相对较少。

3.广场设施的状况: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广场的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数量过少。

调研数据显示,有70%的受访者认为广场的公共设施亟待改善。

4.广场管理意见: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广场的管理比较满意,认为广场的安全性和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广场的安保措施不够严格,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四、建议与展望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增加广场的公共设施,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数量。

这样可以满足人们在广场活动的需求,提升广场的舒适度。

2.加强广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清扫垃圾、修剪花草,并安排人员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广场的整洁和卫生。

3.增加广场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广场的亮度,增加人们在晚上的活动选择。

4.加强广场的安保措施,安排安保人员巡逻,提高广场的安全性。

城乡公共广场功能优化设计

城乡公共广场功能优化设计

城乡公共广场功能优化设计公共广场作为城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居民休闲、社交、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与使用中,一些公共广场存在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缺乏人性化设计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公共广场的品质和活力,对其进行功能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公共广场的现状与问题1、功能单一许多城乡公共广场仅仅作为空旷的场地,缺乏多样化的功能分区。

常见的情况是只有简单的绿化和硬化地面,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人群的需求。

2、布局不合理部分广场在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人流走向,导致出入口设置不合理,交通拥堵,内部空间流线混乱。

3、缺乏人性化设计例如,座椅数量不足,缺乏遮阳避雨设施,无障碍通道不完善,给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带来不便。

4、文化内涵缺失一些公共广场在设计上没有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缺乏地域文化的展示和传承,使得广场缺乏独特的魅力和认同感。

二、城乡公共广场功能优化的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空间环境。

2、多功能融合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条件,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共广场。

4、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城乡公共广场功能优化的具体措施1、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根据人流量和活动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展示区等。

同时,合理设置出入口和交通流线,确保人流的顺畅和安全。

2、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座椅、垃圾桶、照明设施、遮阳避雨设施等,提高广场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保障特殊群体的使用权益。

3、丰富景观设计通过植物配置、水景营造、小品雕塑等手段,打造美观、宜人的景观环境。

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增加绿色空间,提升广场的生态品质。

4、强化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将其融入广场的设计中。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地带的重要空间,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体,还是社交交流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广场周边居民和经常光顾广场的市民进行,采集他们对广场的意见和建议。

实地观察则包括对广场的环境、设施、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 广场的功能性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广场的功能性评价较高。

广场提供了休闲娱乐、公共活动和文化展览等多种功能,丰富了市民们的生活。

受访者认为广场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其吸引人的特点之一。

2. 广场的环境质量调研结果显示,广场的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改进。

有部分受访者反映,广场的卫生状况不够理想,存在垃圾乱扔等问题。

同时,广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升市民在广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广场的设施完善程度调研结果显示,有部分广场的设施相对简单,不足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一些受访者提到,缺乏休息椅、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而言,存在较大不便。

因此,建议在广场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人性化和多样化。

4. 广场管理和维护调研结果显示,广场的管理和维护状况参差不齐。

一些广场管理较好,设有专职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而另一些广场缺乏有效的管理,存在乱摆摊、商业广告过度等问题。

因此,加强广场的管理与维护是提高广场整体品质的重要举措。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广场环境质量和卫生状况,加强垃圾处理和广场绿化维护工作。

2. 完善广场的基础设施,包括增加休息椅、公共厕所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 加强广场管理和维护,设立专职人员进行巡查和维护,防止商业广告过度等问题。

4. 拓展广场活动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今后方向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今后方向
参考文献:
1.苏丽萍.言彬.城市广场, “城市客厅” .信息导刊,2005 2.蔡永洁. 城市广场.东南大学出版社, 2 0 0 6 3 . 杨廷宝. 戴念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 划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9 8 8 4.赵知敬.钱连和.城市的开放空间.北京规划建设,2003.2 5.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1 6.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王鹏.城市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 “城市广场陷入雷同误区” .资料来源于筑龙网,www. zhulong. c o m 9.黄志华.詹福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三明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 0 . 柳潋艳. 鲍继峰. 刘勇. 浅析道家“朴素自然观”与 园林景观设计.南方建筑,2005.3 1 1 . 吴隽宇. 肖艺.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中国 园林,2001.3 12.宫晓春.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 13.胡敬伟.张真媛等.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浙江建 筑,2004.6 1 4 .郭风平. 方建斌. 中外园林史.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7 1 5 . 城市广场设计与思考——阳城县东门广场设计初 探.中国大学生网,www.chinaue.com
“城市广场是地中海文 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在一步一步提高。 广场设计的文化底蕴, ; 丰富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欧洲城市文明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特殊现象”
;还有很多从城市广场的 要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如公园、 统化的内在机制” 、 、 、 绿地、城市广场等。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 “照明设计”“场所精神”“人文关怀”“地 个重要元素——市广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和青睐。许多人把城市广场比作城市 的“客厅” ,甚至可以说是城市的灵魂。 “这 块公共广场是市民和八方来客共享休闲时光 的场所,同时‘客厅’的陈设和风格也体现 出‘主人’的‘待客之道’” 。 一、 城市广场的作用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 空间。 “城市广场的出现首先归功于人类实际 的社会需求,而并非有目的的城市空间造型 的结果” , “城市广场历史悠久, 它的发展变化 城市广场是 “城市中由建筑物、 道路或绿化地 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 活的中心,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 术面貌的建筑空间”“城市广场对于一个城 , 市的环境和市民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 以维护、 改善生态环境, 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 出现的生活和环境问题,同时能创造现代都 市生活所期盼的舒适、 方便、 富有人情味的活 动空间。它是城市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的窗 口,同时具有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 。 二、我国城市广场的现状 1.城市广场研究取得的成绩 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城市广场的发 展,并且人们在城市广场各方面的研究都取 得了显著成绩。有从城市规划原理阐述了 “城市广场的作用、 广场的分类、 不同性质的

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日益被重视。

广场承载着社交、文化交流和市民活动的重要功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广场的现状及潜在问题,本次调研侧重分析广场的设计、管理和利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广场设计广场设计是决定广场形象与功能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广场设计犯了过度设计的错误。

过分追求奇特的造型和复杂的景观,容易导致广场功能杂乱无章,不符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

此外,一些广场的人流线和空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广场过于拥堵或存在闲置和废弃区域。

在广场设计中,应注重人性化和实用性。

合理规划广场的大小和功能区域,确保人流通畅,同时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文化交流等多样化体验。

建议在设计中加入较为简洁明了的人流引导系统,便于市民获得信息,更好地利用广场空间。

2. 广场管理广场管理涉及到广场的维护和活动组织。

调研中发现,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广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些广场缺乏有效的安保措施,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广场管理混乱,举办大型活动时缺乏策划、协调和服务。

为了改善广场管理,建议加强管理团队的培训和专业素质,确保广场的日常运营与安全。

同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责任和权益,提高广场管理的效能。

此外,鼓励广场与社区居民、商业机构、文化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广场的管理和利用,形成多方共治的管理模式。

3. 广场利用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利用好广场对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一些广场存在着利用率低、单调乏味、缺乏活力的问题。

市民对广场的兴趣不高,很多广场只是作为过渡空间存在,缺乏吸引力。

为了提高广场利用率,呼吁创造更多吸引人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项目。

可以通过组织音乐会、文艺演出、手工艺展销等活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

此外,倡导在广场设置便民设施,如咖啡店、图书馆、公共卫生间等,提供方便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广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城市广场室外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室外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室外调研报告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城市广场的现状,本次调研对某城市广场进行了室外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

首先,该城市广场的设计与布局较为合理。

广场的面积宽敞,路径交通便利,人行道和车道设置合理,保证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广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咖啡厅、餐厅、商店等,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购物的场所。

此外,广场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总体而言,广场的设计与布局能够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广场上的环境卫生保持良好。

调研发现广场内的设施设备干净整洁,道路、公共设施及周边植物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广场内没有垃圾堆放现象,空气质量良好,没有异味或污染物。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市民在广场上的体验感,也体现了城市管理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然而,调研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广场上的噪音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广场周边道路车辆较多,噪音较大,影响了市民的休闲体验。

其次,广场上的绿化覆盖率较低,缺少绿意。

虽然广场周围设有一些植物,但整体覆盖率较低,没有提供足够的草地或树木供市民休憩。

此外,广场周边的停车场缺乏规划,导致停车难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汽车进入广场的数量,以减少噪音污染。

其次,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增加广场内的花草树木的种植,提高绿化覆盖率。

同时,市政府还应规划配套停车场,以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升市民的出行便利。

总结而言,该城市广场在设计与布局方面表现较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但存在噪音污染和绿化覆盖率低的问题。

希望市政府能够加大投入,改善广场的环境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1):69-72.
[3]欧凡.城市公共空间如何“公共”——南京公共广场的市民参与度调查[J].艺术科技,2014(3).
[4]文增著.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思考[J].美苑,2003,(6):58-59.
[5]刘韶军.城市广场建设要结合居民的休闲特点[J].城市规划,2002,(3):63.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选取衡阳市的四个城市公共广场,采用观察、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就市民体验认知度对广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剖析,从多个角度切分析城市广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创新之处:不是直接从城市广场的选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来考察城市广场的设计状况,而是从市民的视角来看城市广场的设计情况,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
2.2.4缺少的功能区与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倾向于婴幼儿活动区,女性倾向于购物区
3总结和建议
3.1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重区位环境的选择
3.2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重功能设施的齐全化3.3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化
3.3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化
3.4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重文化内涵
3.5城市广场应该增强管理
2.选题意义:通过对城市居民对广场的认知度的调查,可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发现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不仅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发展有一定帮助,更对营造独具魅力的城市环境有着深刻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城市广场是最具有城市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它不仅供当地市民活动休闲,更是供游人游览的最好去处,它是展示一个城市面貌的窗口,是透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博物馆。城市广场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因此,城市广场的地位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它的规划以及公共设施的设计正在不断改善和更新。投入大量心血的设计师们乐此不彼地研究城市广场的设计,并取得了大量经验和可观的成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进行:①城市广场的功能性研究。城市广场具有社会功能、使用功能、综合功能等(王家涛,2008)。②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借鉴国外城市空间人行为设计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国内适应性问题(吕红,2004)。广场的设计除了要尊重自然生态过程、展示地方乡土历史文化外,最重要的是应尊重使用者的真实愿望和需求,了解使用者的行为心理模式并从生理和心理上给人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人性关怀(欧阳勇锋,2005)③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广场的功能主要是供大众娱乐的场所,满足大众休闲娱乐最基本的需求。要健全城市广场功能,其中公共设施的设计是广场整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王健,2013)。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城市修建广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城市景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杨任骋,2004)
2.2.1最满意的功能区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60岁以上的人最满意休闲区,青年人则喜欢娱乐区
2.2.2功能设施满意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最满意倾向于健身器材,女生最满意倾向于植物花卉,男女都对清洁设施和文化元素不满意
2.2.3需要增加的功能设施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低的倾向于增加购物活动场所,文化程度高的倾向于增加文化元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系工作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笔者观察,得出衡阳市城市广场的现状和市民参与的情况。
2.问卷调查法。自主设计问卷,在广场发放随机抽样调查。
3.访谈法。对部分市民进行访谈,了解市民参与的心理。
论文提纲:
引言
1.城市广场的概述
1.1城市广场的概念
1.2城市广场的功能
1.3城市广场的作用
[6]侯雅娟,周剑云.城市广场的功能与形态[J].南方建筑,2004,(1):6-8.
[7]李蕾,王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J].江苏建筑,1999,(4):2-4.
[8]严军.城市广场的物质环境建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1-65.
[9]徐育红,胡红.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3):139-142.
2.论文从哪几个方面去实证分析?
a)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区位环境、功能设施、管理程度、景观的可参与性和人性化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b)通过对衡阳市几个重要的广场进行实地勘察,得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功能广场的设计要点。
会主持人:韩青
记录人:刘晨阳
2015年3月20日
教研室(或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意见:
[10]曹伟.城市广场的人文关怀及其生态误区[J].华中建筑,2002,(6):47-50.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2015年3月20日
地点
理科楼北204




姓名
职务(职称)
姓名
职务(职称)
姓名
职务(职称)
田亚平
教授
韩青
助教
李伯华
副教授
报告人:刘晨阳
论文题目:城市广场功能现状实证分析——以衡阳市为例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4年10月论文选题
2014年11月下达任务书,搜集、整理资料
2014年12月撰写论文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015年1月—2015年4月完成初稿
2015年5月初修改格式、校稿、定稿、打印
2015年5月上中旬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60.
问题:
1.本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a)通过对城市居民对广场的认知度的调查,可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发现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城市广场现状以及发展提出建议。
b)本文着重从城市广场市民的参与度入手,为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做出一个参考体系,使得城市广场的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为广大市民受益的公共空间。
2衡阳市广场功能市民体验认知度调查分析
2.1区位环境影响分析
2.1.1岳屏公园游客主要是附近居民
2.1.2市民前往岳屏广场大多以步行为主,男性更愿意坐公交车
2.1.3每天来的主要以退休赋闲的人群为主
2.1.4 60岁以下的居民前来岳屏广场主要目的是观赏浏览,60岁以上的主要目的是来跳广场舞
2.2岳屏广场功能现状体验分析
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城市广场功能现状实证分析——以衡阳市为例
学生姓名
刘晨阳
学号
11950121
专业
城乡规划
班级
11级1班
指导教师
田亚平/韩青
职称
教授/助教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选题目的:目前各大城市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广场设计。对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城市广场只是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项目金费动辄上亿,但却缺乏行为支持和人文关怀。本文着重从城市广场市民的参与度入手,为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做出一个参考体系,使得城市广场的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为广大市民受益的公共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