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课件

合集下载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天上云海茫茫,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 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 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思考: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词中是如何展现出的?
如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这几句词应如何读?请你展示给大家。 要点:读出豪放、雄奇之感
拓展延伸
结合诗词谈谈你对李清照的认识。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 做到忧国忧民是怎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 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到怎样的白 眼。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能无 视所有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所在乎之事,她是 勇敢的。
李清照的杰出,为她之后那些深闺中的女子 照亮了一条通往希望的路。她是一轮明月。
背诵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 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体感知
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一个字概括。

作者梦见了什么?
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景象
品味语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Hale Waihona Puke 李清照其人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人,是婉 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 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 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 诚为金石考据家。“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 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有《漱玉词》传世。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2张PPT)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词:上下片、调有定格、韵有定音、句式参差不齐、曲词或曲子词。
《渔家傲》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 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 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 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作业 • 品读《如梦令》 •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 推荐阅读徐培均《李清照》。
叹息路长日暮,她叹息的 是....
人生暮年、人世流离、家国破碎。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 家世背景显赫,父亲进士出身, 官位不低,又是大文豪苏东坡 的学生。母亲身出名门,有一 定的文学造诣。受文化环境熏 陶,耳濡目染,从小就才学过 人,令人刮目相看。
读了《读中兴颂碑》后, 能够立刻写出上佳之作,针砭 时弊的评论朝政,总结的历史 教训,鄙视唐明皇。
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上 都称赞过才高博学。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 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徒有,空有_______处。 归无__________。
寻寻觅觅, 归路不知何处去, 那乘长风展翅的鹏, 是心中不灭的梦。 心似鲲鹏,命若飞蓬? 欲展翅高飞,却路长日暮? 俗子胸襟谁识我!
在梦境里,在诗词中, 希望有一场风, 浩荡九万里, 你听我说——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漱玉词中论平生·寻易安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 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强化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中华 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
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 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性别平等意识培养
通过讲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雾》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导 学生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 权利,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ppt课件
目录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 跨文化对比与国际化视野 • 教育启示与实践应用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 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审美体验
引导读者在欣赏词作的过程中,感受意象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词句的审美特点,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分析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变化,如由开头的壮美激昂到 后来的梦幻迷离,再到最后的归隐之思。通过具体词句的解 读,揭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注释解析
重点解析“云涛”、“星河”、“千帆”等意象, 揭示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同时,对“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等关键语句进行解读, 帮助读者理解词人的创作意图和心境。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象描绘
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如“天接云涛”、“星河欲转”、“千帆舞”等,营造 出一种雄浑、奇幻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素养提升
对比分析诗人心情
下面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同样的“日暮”
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xìnɡ,兴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背景链接
这首词大约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梦 之作。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 年(1130)左右,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 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等,都与这 段生活经历有关。
文体知识

词是诗的一种变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
义 盛行于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
天帝居住的地方。
情意恳切。
【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画面。
【诗意】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
涛,银河流转,千帆如梭逐浪漂。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 意地相邀,他情意恳切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回答。 叹,慨叹。
同“漫,空、徒然。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词人
想像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
“报”字照应上片的“问”字。 “路长”“日暮”反映词人孤 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默写常考句
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 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 界的追求。
下片:词人理想抱负

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遭逢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03
艺术手法鉴赏
Chapter
独特的表现手法
01
02
03
豪放洒脱
词中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 的气度,表达了作者对自 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独特 理解。
浪漫主义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塑造出瑰丽奇特的 意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对比鲜明
通过对比手法,将离别的 哀愁和归隐的逸趣相互映 衬,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学、艺 术、科学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李清照的词作正 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 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风貌和 气息。
《渔家傲》题材与风格
题材
《渔家傲》以渔家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海上仙山、神人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风格
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柔美,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渔家傲》一词中,她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和夸张的手法,将海上仙山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她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02
诗词内容解析
Chapter
全文朗读与录音欣赏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心得1
在阅读《渔家傲》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她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 切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心得2
通过这首词,我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 溢的女词人,更是一个情感丰富、思想深邃的女性。
感悟1
在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古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言简意赅,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和共鸣 。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布置作业
课外诵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一剪梅》《声声慢》等。
香宋 下此种花字云解红
·
残代 玉李 簟清 秋照
眉情 相 自 回 中 罗 藕 头无 思 飘 时 谁 裳 香 ,计 , 零 , 寄 , 残
》《 却可两水月锦独玉
一 上消处自满书上簟
·
剪 梅
红 藕
心除 闲 流 西 来 兰 秋 头, 愁 。 楼 ? 舟 。 。才 。 一 。 雁 。 轻
词句翻译
如波涛翻滚的云。 银河流转,指天快
一说指海涛。
亮了。星河,银河。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翻译:茫茫的天空堆起团团白云,流
动的云山就像奔涌的波涛,水面上袅袅晨
雾缓缓升起,天地之间云雾缭绕。一阵狂
风吹来,云雾飘散而去,那天河好像也在
流转,河中闪闪的星辰,似乎是漂浮着许
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课文研读
5.怎样理解最后三句的深意?
此三句由梦境回到现实, 借《逍遥游》营造恢弘意境, 希望凭仗风力奔向理想的所 在。也回答了“归何处”的 询问。
结构梳理
意象:天、云、雾、星河、千帆
景象壮丽
渔 动词:接、连、转、舞
动词贴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帝所”寄寓
傲 意境:雄奇瑰丽,虚实结合
美好的希望
天帝形象:慈祥温和
课堂小结
课文研读
4.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
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 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 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
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 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 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 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 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2021
9
2021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021
11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2021
12
声声慢
2021
8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 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 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 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 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 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 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 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览群书,记性特强,不常 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 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 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 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求理想生活,寻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境瑰奇壮阔,充满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文全篇探究
[发散思维] 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一派, 即认为 其作品内容侧重儿女之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 种柔婉之美。但《渔家傲》这首词却以雄奇的想象、雄健的笔力 营造了一种豪放之美。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结合诗(词)人生平和诗词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3 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XXX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积累拓展五
品行素养
感受诗词魅力,领略作者高洁的志趣、品行及爱国情怀, 培养爱国意识。
预习资料速查
我们将某位诗人、词人划归某个流派,或对其总体风格做出 归纳总结, 往往是就其主要作品给人的印象而言的,事实上很多 诗人、词人的创作风格是多样化的。
课文全篇探究
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婉约风格为主,但并不妨碍她写出 《渔家傲》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作品。除此之外, 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也是大方雄健、掷地 有声,不作小儿女语。其他诗人、词人也是如此。比如 陶渊明除了《饮酒》这样闲远散淡的田园诗外,也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这样 “金刚怒目”的诗句。
温庭筠和李煜等。
文言知识积累



嗟( jiē ) ·
谩( màn ) ·
文言知识积累

假 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 同“漫”,空、徒然 ) ·
文言知识积累



殷勤问我归何处 ··

( 古义:情义恳切;今义:热情而周到 )
文言知识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
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意境开阔,
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婉约风格
莫东佳薄
道篱节雾
不把又浓
消酒重云
魂黄阳愁
,昏,永
帘后玉昼
卷,枕,
西有纱瑞
风暗厨脑
,香,消
人盈半金
比袖夜兽
黄。凉。






晚期作品
夏日绝句 李清照
解 释: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含屈 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 隐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谩:徒,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 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词大意:
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
和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朦胧。透过云雾远远望去, 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 动,随云涛起伏。
我在梦中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听到天帝对我讲话, 关心我想要回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到了黄昏,
我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 么用呢?
词 赏


经受了人间的冷漠后,听到天帝殷勤的 垂问,多少心愿,终于有了诉说的机会。 于是自然引出下阙。
诗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诗


赏 析
译文?修辞?寓意?
赏 析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 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 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 “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 路长 ”、“日 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
渔 家 傲宋
()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 人物。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 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 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 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 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 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 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展翅高飞。大风啊,不要 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
诗 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诗 词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一幅辽 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 动态俨然。
诗 “仿佛梦魂归帝所,

词 赏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句有两层含义:①感慨自己空有才
华,毕竟是一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 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 又有何用?
诗 “九万里风鹏正举。


词赏Βιβλιοθήκη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修辞?寓意?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必做):
1、《渔家傲·天接云涛》作者是
,她是 朝女词人,


2、本词中“


两句描写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3、“

” 两句,
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
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