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党组织的建立和
建国前党历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ppt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 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 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 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 了南昌城。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南昌起义
6、南昌起义
左起:朱德、叶 挺、朱克靖、周 恩来、刘伯承、 贺龙
孙中山等步入国民党一大会场192412019265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南昌武汉南京开封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关押的民四一二事变时军队杀害共产党人的现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
建国前党历史上的几 个重大事件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当时中国的状况
⑴清朝在康乾盛世后的衰败 ⑵十七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⑶独立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国家 ⑷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孙中山等步入国 民党一大会场 (1924.1.20)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南昌起义
4、北伐战争(1926.5)
开封 南京 武汉 南昌
1926年10月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12)
“四一二”事变时军 队杀害共产党人的现 场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中被关押的民 众
江西瑞金
翻越夹金山
泸定桥
红军机枪连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 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中央和军委 领导成员进行了改组。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 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统一指 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 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 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 中国革命。
加强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开滦党建工作在服务企业改革中创新发展

一
级党组织 和广大 党员 的要求 , 一个有机 的整体 , 者之 是 三 间是相辅相成 , 辩证统一的 , 缺一不可 。 2积极探索发挥 “ . 三个作用 ” 的途径 。集 团公 司党委在 实践 中重点抓 了三个方 面的工作 : 一是把“ 完善三个系统 ”
作为切入点 。要从总体上推动党建工 作创 新 , 就必须 解决 原有系统 中存在的职责模糊 、 环节不畅 、 考评粗放 , 重影 严 响党 建工作效率和质量 的问题 , 使党的工作成为各个 环节 紧密相连 、 相互影响和作用 的系统性 的工作 。为此 , 我们遵 循党 的工 作规律 , 照“ 按 决策—— 落实——检查——处理” 的工作流程 ,把完善 “ 工作职责 系统 ”“ 、途径程序 系统 ” 、 “ 考核评价 系统 ”作 为构 建党的工作系统化 的切入点 。二 , 是把 “ 明确 四项 目标 ” 作为重点 , 着眼于党的工作流程 的畅 通、 高效 。集 团公 司党委对 三大系统的 内容明确 了四项标 准, : 即 职责清晰 、 程序 明确 、 制度健全 、 考核科学 。三是 把 “ 突出五条原则” 作为保证 。 了使党的工作系统化朝着现 为 代企业党 建工作的方 向发展 ,无论在完善 三大系统中 , 还 是在 明确 四项 标准 中 , 们始终注重 突 出五条 原则 , 我 即有 利 于发挥 “ 三个作用 ” 的原则 、 吸收借鉴先进管理理念 的原 则、 与行政管理既融合又 区别 的原则 、 立足 实际 、 尊重个性 的原则 、 企业 党政 共同研究 的原则 。 3党组织 、 . 党员 队伍发挥“ 三个作用 ” 的实践效果。 经过 不 断的研究 和探索 ,开滦各级 党组织 和广大党 员在发挥 “ 三个作 用” 的实践 中取得 了明显成效 。一是法人 单位 党建 工作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集 团公 司党委根 据《 党章》 公 和《 司法》 的精神 , 制定 了《 于改进和加强 国有相对控股企业 关 党建工作 的指 导意见》 提出 了具体职责 、 , 工作原则和 实现 任务 的具体途径。 意见》 《 在很 多方 面有新 的突破 。 : 如 要求 “ 业党组织 负责人 , 策层 、 企 决 管理层 负责人要 双 向进 入 、 交叉 任职 ”通 过强化党 委会 、 , 中心组 、 营团 队的思想作 经 风建设等 , 为党组织“ 与企业重大 问题决策 ” 参 奠定 良好 的
开滦企业文化手册文字版3

产品质量的裁判,用户满意是我们的质量标准。这不仅要体现在对外商业交往中,也要
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工序上。 执行理念:说了算 定了干 落实责任抓兑现 面对新形势,开滦人必须树立迅速果断,敢于担责,追求速度,讲究效率的工作作风, 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迎难而上的胆识和气魄贯彻战略意图,执行战略规划,层层落 实责任,逐级兑现目标,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员工的成就感、价值感。
共同愿景:基业长青 员工幸福
开滦人始终以报国富民为大业。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竭诚奋斗不懈追求,基业
传承玉树长青。展望未来,我们所追求的美好愿景,就是以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为基 础,把开滦建设成为持续繁荣的“四跨”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感、荣誉感和 归属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休戚与 共。
理念篇
人才理念:胜任本职是人才 超越自我是优秀人才 在我们的企业,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规范操作,兢兢业业、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就是
企业的人才。对这样的员工,我们要给予足够激励。而那些充满进取精神,不断瞄准更
高水平,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并作出突出成绩的人,便是企业的优秀人才。对这样的 员工,我们不仅要给利益,而且要给前途。 创新理念:挑战自我 求新达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便是变化本身。创新是延续企业生命的唯一途径。创新包含着多个方 面,过去它是开滦的优良传统,今天它是时代的呼唤。所以,我们要更加强调创新。每 个开滦人都要瞄准战略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在观念、战略、组织、技术、管理和市场 等各个方面谋求变革,使创新成为开滦做大做强的首要因素。
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积累的经验凝结升华成经营理念,转化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
固本:就是巩固企业之根本,通过实施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锤炼优良品 质作风,优化提升管理功能,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塑形:就是借助文化力量,努力培育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打造开滦“金字招牌”。塑造开滦企业形象,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形象”、“企业公众形象”、 “员工队伍形象”三个方面。 聚力:就是以企业愿景为引领,打造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平台,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
河北党史大事记

河北党史大事记前言河北省是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
自1922年4月河北地方党组织建立以来,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折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中共河北历史作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凝聚河北人民近80年革命斗争和建设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五四运动席卷直隶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河北时称直隶,省会驻天津。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传到直隶,全省纷纷响应。
5月5日至6日,天津、唐山、保定的大、中学校学生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从5月12日开始,先后成立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生会、天津学生联合会、保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
5月23日,天津学联组织10000多名学生罢课,24日,保定中等以上学生2000余人举行总罢课。
承德、沧县、宣化、邢台等地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
唐山、保定等地学生还派代表进京声援。
为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学生,6月5日至10日,保定、天津等地各界群众开始罢工、罢课、罢市,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响应上海的三罢斗争。
直隶人民的反帝斗争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开办留法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的半工半读的留学运动。
为了从西方探寻救国真理,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全国开展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7年,李石曾在保定育德中学开办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到1921年6月,共举办4期。
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都参加了学习。
同时,在高阳县布里村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学校,到1920年夏,共培养3期,蔡和森曾任国文教员。
在长辛店、北京、天津等地也开办了近20所旅法勤工俭学预备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以后,在李大钊和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领导下,从1921年到1922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奔赴直隶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集团历史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前身是开滦矿务局,1999年底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走过了134年的沧桑岁月。
1878年7月24日,开滦的前身——“开平矿务局”正式挂牌;1878年10月2日,唐山矿一号井正式开凿。
开滦有绵长的历史根脉,享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北方民族工业的摇篮”等盛誉。
开创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先河:这里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这里铺就了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唐胥铁路,这里开出了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这里产出了中国第一桶水泥——麒麟牌水泥,这里建造了中国企业第一个煤炭码头——秦皇岛港,这里驶出了中国企业最早的自营海运船队。
建国后到2009年底,开滦集团共生产优质原煤10.5亿吨,精煤2.64亿吨,上缴利税165.6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30多年后的今天,开滦人又迈开了坚实的脚步,达到百年开滦基业长青的辉煌境地!开滦集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环渤海经济区腹地。
与京、津相毗邻,京山、京秦铁路纵横其中,秦皇岛港、天津港与之相接,新崛起的京唐港建有开滦业主码头、曹妃甸国家级数字化煤炭储配基地、京唐港煤化工产业物流配送中心,煤炭可直抵华东、华南市场,远销海外。
目前,开滦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化工、现代物流、电力、装备制造、建筑施工、建材化工、文化旅游等多产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下辖煤业公司、国际物流公司、销售公司、物资公司、服务公司、张家口蔚州矿业公司、张家口蔚州能源公司、内蒙古投资公司、新疆投资公司、加拿大投资公司等46个子(分)公司,拥有能源化工上市公司。
开滦肥煤、焦煤、1/3焦气煤等煤种齐全,主要供应冶金、焦化、发电等大企业。
除煤炭产品外,还经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电力、焦化、新型建材、化工、矾土、运输、商贸等产业。
1993年,在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百家优质产品企业;1997年,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多年来被河北省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和“市场质量无投诉”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四同步”推动生产经营上台阶

党建工作“四同步”推动生产经营上台阶作者:韩秀英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9年第7期河钢唐钢党委坚持“四个同步”,做到了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河钢唐钢党委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以健全的组织体系、扎实的制度基础、有效的作用发挥,切实提升了党建工作质量,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同步设立,实现党组织有效全覆盖。
河钢唐钢党委秉承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及时在新的单位、企业成立党组织,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
坚持海外项目和党的组织同步设置的原则,加强境外企业党组织建设,及时成立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党支部,落实《河钢集团境外企业党组织建设暂行办法》,完善组织建设,健全支部工作机构。
推行《境外企业党员电子卡》制度,明确党员身份和党员组织关系隶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认真组织好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做到落实党建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要求不走样。
同时针对扁平化管理模式下作业长制推进的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构建全面覆盖、精简扁平的组织网络体系。
目前,河钢唐钢共有基层党委33个,党总支4个,基层党支部360多个,党员1.3万余名(含离退休及改制单位党员)。
坚持同步配备,强化党建工作保障。
2018年2月,为构建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管理体系,河钢唐钢党委进一步完善事业部制运营模式,成立了炼铁、卷板、汽车板、型线、中厚板五大事业部。
各事业部同步成立党委,由公司级领导担任各事业部党委书记,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设立党群工作科,配备党务工作人员,确保人员调整到位,管理职能到位。
各事业部党委进一步强化事业部模式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完善党委工作规划、党委工作清单、纪委工作清单和支部工作清单,促进党建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同步完善制度,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中厚板公司是河钢唐钢的重要子公司,近年来在完善企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同时,细化和完善《中厚板公司党委工作规则》《政工例会会议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党委决策企业重大事项的制度体系建设,使企业战略和党的工作理念同步制定实施。
开滦五矿大罢工中飘扬的红旗

开滦煤矿创建于1878年。
开滦煤矿的工人,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底层,劳动、生活条件尤为恶劣,始终在悲惨境况中挣扎生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加强了对开滦工人运动的领导,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1922年10月23日,开滦五矿工人俱乐部在唐山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和组织了开滦五矿3万多人的同盟总罢工,并发表宣言,通电全国。
罢工斗争达25天之久,给予封建反动势力和英国资本家以沉重打击。
大罢工中,红旗高高飘扬,旗帜中“尖镐与锤子”徽标显著。
飘扬的红旗增强了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为开滦五矿大罢工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展现了党组织领导下工人阶级伟大的力量。
1922年,全国风起云涌的罢工运动鼓舞着开滦矿工,大家纷纷要求组织起来,为获得政治自由和经济解放而斗争。
与此同时,在开滦党组织建立后,李大钊作为党的创始人、领导人亲自同工人代表谈话,宣传党的革命主张。
10月16日开滦五矿推举赵芯峰、李星昌等8名代表,向矿方提出了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等六项要求,被矿局无理拒绝,工人代表亦被扣压。
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军阀也乘机勾结,向工人施加压力。
这使矿区工人极其愤慨,决定展开大罢工斗争。
23日,俱乐部发动和领导了开滦五矿3万多人的同盟总罢工,并发表宣言,通电全国。
《罢工宣言》说:“开滦矿局对矿工的态度,甚于奴隶,我等生命不及骡马,……此等痛苦,千言万语,不能尽述,真可谓人间之地狱也”,揭露了英国资本家和反动军阀虐待矿工的种种罪行,并提出加薪、休息、体恤等六项要求条件。
在全国各地工人兄弟广泛地同情与支持下,五矿工人坚持斗争达25天之久。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4第4期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时使用的旗帜。
50 《党史博采》│ 2014第4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毛泽东和唐山开滦煤矿

毛泽东和唐山开滦煤矿毛泽东——一代伟人,曾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巨人。
无疑,这位历史巨人对开滦煤矿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而又深远的。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没有亲自来过开滦。
但毛泽东同志对开滦煤矿——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煤矿的情况是非常关注和熟悉的,特别是对开滦矿工的生存状况和工作情况,他尤为关注。
在几次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都针对开滦的情况做出过重要论断。
这些论断至今仍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有些论断已成为我们响亮的口号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并对开滦煤矿的发展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至今开滦矿工仍然很怀念他。
令开滦矿工至今引为自豪的是,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深入地分析和评价过他们这支队伍,并赞扬“他们特别能战斗”。
“他们特别能战斗”,是毛泽东同志对包括开滦矿工在内的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高度赞扬。
开滦矿工能够得到毛泽东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1922年10月爆发的那次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
这次罢工是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区委发动和领导的,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工运领袖在矿区组成了罢工领导核心。
在罢工斗争中,3万多工人直接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军警搏斗。
英国的雇佣军、军阀的保安队都出动了,“天天鸣枪数千百响”。
在敌人血腥的镇压面前,工人们宁死不屈,庄严宣告:“除非把我们全体工人都打死,不然,还留我们一个活着,也要为死者报仇,和他们决战。
”工人们英勇无畏,团结战斗,一直坚持了25天,给帝国主义、资本家以沉重打击。
这次大罢工,不仅把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推向顶峰,而且有力地配合了全国人民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是开滦工人由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正在湖南领导工人运动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次罢工非常关注。
他对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以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无愧为革命运动的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滦党组织的建立和一九二二年开滦五矿大罢工中国共产党在开滦煤矿建立组织始于1922年,随后,以开滦党组织和铁路南厂党组织为基础,组建了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
开滦党组织的建立在北方地区是比较早的,在煤炭行业里也是比较早的。
开滦党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开滦工人运动由自发阶段转入自觉阶段;开滦党组织的建立为开滦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开滦党组织的建立为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开滦的建党历史,将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将会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勇敢地朝着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
“五四”运动之前,唐山就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区,唐山的开滦煤矿、铁路工厂、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纱厂等都是很有影响的大型工厂。
在这些工厂聚集着5万多产业工人。
这么多的大工厂,这么集中的产业工人,为唐山成为重要的工人运动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五四’运动之前,开滦的工人阶级虽然也进行过数次罢工斗争,但大都影响不大,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开滦这样一个工人阶级如此集中的大煤矿而没有与之相称的工人运动呢?革命先驱李大钊对开滦煤矿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他说:“这样多数工人聚会的地方,竟然没有一个工人组织的团体。
”应该说,这是开滦工人运动没能充分开展起来的主要症结。
“五四”运动开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滦的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并勇敢地登上政治舞台。
1920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对开滦工人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向开滦矿区派出过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到开滦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发表在《新青年》上。
调查报告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与黑暗,提出了改良工人待遇和组织强有力的工人团体等问题。
1920年1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音》周刊。
在这个刊物的创刊号上,以大量篇幅披露了同年10月14日开滦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真相,深刻地揭露了外国资本家残酷压榨工人血汗,草菅人命,致使400多名工人死于非命的罪恶事实。
北京出版的《劳动音》定期传到开滦工人手上,启发了工人的觉悟,为开滦工人阶级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开滦传播的另一途径,是一批由俄罗斯回国的华工在唐山进行革命宣传。
1916年被英国资本家骗卖到俄国做苦役的矿工们,不但亲眼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很多人参加了俄国的工人赤卫队和红军,参加过武装斗争,有的还聆听过列宁的讲话。
在1919年前后回国的华工,把在俄国耳闻目睹的革命情况在矿区到处传扬。
这种真人实事的宣传,对激发矿工的革命觉醒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这也是开滦工人接受革命教育的一个特殊的有利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开滦传播的过程中,开滦工人阶级开始觉醒。
1920年5月1日,在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组织下,数百名唐山矿工人举行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会议,这不仅是唐山工人第一次纪念“五一”的活动,也是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纪念“五一”的重要活动。
在这之后,开滦工人运动便风起云涌般蓬勃开展起来。
从1920年5月到1921年5月仅一年的时间,就连续爆发了7次颇具规模很有声势的罢工斗争,这在当时全国各地的工运斗争中是罕见的。
因为这几次罢工是在马列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孕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特殊时期发生的,所以它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做出了“关于建立与发展党团工会组织及宣传工作的决议。
”中央在决议中提到了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唐山等12个地方,这说明,以开滦工人阶级为骨干的唐山工人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已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并被确定为开展工运的基地。
按照中央的指示,中共北京区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始了在唐山的建党活动。
1921年12月18日,铁路工厂的邓培、阮章、王麟书等31人在《工人周刊》上发表启示,宣布唐山工人图书馆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北方工人运动时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实际上是党组织对工人进行革命宣传教育的阵地,是组织和发动工人秘密活动场所。
这个图书馆的创办人邓培是广东三水县人,1900年到唐山铁路工厂做工,1921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是唐山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唐山工人图书馆成立后,会员发展迅速,许多开滦工人也成了骨干会员,为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
1922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就曾提到唐山设立的铁路工人图书馆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
1922年,邓培深入到开滦煤矿联络工友,先是在林西机厂组织了“林西工余补习社”,后又组织唐山矿工人成立了“大同社”。
这两个组织的性质与唐山铁路工人图书馆相仿,都是组织联络工人、培养工运骨干的重要组织。
在此期间,经邓培等同志介绍,开滦有了第一批党员。
据一些材料回忆,当时入党的有李星昌、只奎元、王德山、刘长顺、谢作先、陈子云、谭有信、王才、李润、庞福、武庆云等。
当时唐山矿首先成立了党支部,时间是1922年6月。
1982年8月4日,罗章龙曾复函开滦党史办,作为当时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的领袖,他证明只奎元和李星昌均系中共党员,在罢工前即已入党,并成立小组,在罢工中又建立了工会党团,指挥罢工行动。
1983年5月,罗章龙又在一次访问中,再次肯定地说:“唐山矿支部负责人是李星昌、只奎元。
”李星昌是广东中山县人,1908年到唐山谋生。
后在广东会馆结识了唐山铁路工厂的工人领袖邓培。
在邓培的影响下,李星昌逐渐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蒙,后来,经邓培介绍入党,成为开滦历史上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开滦党组织建立后,工人运动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并在1922年五矿大罢工中充分展示了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风采。
1922年10月23日,开滦五矿大罢工爆发。
五矿工人俱乐部发表宣言,通电全国。
五矿工人俱乐部的总会长,就是唐山矿党支部的负责人之一只奎元。
他原本是矿上的一个木匠,因能言善辩,敢为工人说话,被党组织培养为工运骨干,并担任了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驻开滦五矿的特派员。
唐山矿党支部的另一名负责人李星昌则担任了林西、唐山、赵各庄、秦皇岛、马家沟五矿的请愿代表。
作为公开的8名请愿代表,既说明了他们在工人当中的威信,又证明了党组织对他们的信任,但同时也孕育着斗争的危险,要随时准备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牺牲。
罢工开始后,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和华新纱厂的工人也参加到同盟罢工中来,一时间,唐山工人的联合同盟罢工达到了5万多人。
开滦资本家面对着开滦37000多工人的同盟罢工,不甘示弱,他们和军阀政府勾结,调集军警3000多人实行武力镇压。
10月26日,军警开枪打死打伤工人60余人,制造了流血惨案。
随后,开滦五矿工人俱乐部和启新洋灰公司工会被查封,罢工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受到监视。
唐山大学学生支援罢工工人,该校竟被解散。
但工人不屈不挠,仍坚持罢工斗争。
后来,资本家做出让步,答应给工人长工资,罢工才告结束。
这次罢工尽管党组织进行了认真准备。
并派来了大批干部深入矿区工作,领导工人争得了一些经济效益,但最后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残酷镇压,没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罢工虽然未能全胜,但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可低估的。
这次罢工的意义之一,充分展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这次罢工是开滦工人由自发斗争进入自觉斗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它所显示的力量令世人所瞩目。
激烈的罢工斗争造成了煤矿停产、销售停滞、新矿被淹、股票下跌,使资本家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几万名矿工在罢工斗争中敢于同前来镇压的3000多武装军警直接对抗,严重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反动军阀的统治秩序,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专门为此发表题为《中国劳动群众的觉醒》的评论文章。
文章说:“最近重大的大罢工在开滦煤矿爆发,这个罢工真值得全国人民注意……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我国近代产业的工人已经醒了,他们已经不像从前一样是一个没有意志的奴隶了。
”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也指出:看几年来香港、开滦等处工人在罢工中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处的地位的重要。
”意义之二,促进了全国工运新发展。
开滦矿工在这次罢工斗争中,善于争取社会舆论,发表宣言,进京请愿,使矿工正义之声震动全国,使资本家勾结军阀屠杀工人的罪行昭彰于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弹劾杨以德为中心的反帝反军阀的高潮。
同时,全国各地工人也磨拳擦掌,准备以罢工声援开滦罢工。
在此形势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各铁路代表会议,准备发动全国铁路总同盟罢工支援开滦工人阶级。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同志破指血书,鼓励开滦工人坚持斗争。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还特别把李立三从江西萍乡调来北京,准备帮助领导开滦罢工。
全国铁路罢工声援开滦虽因开滦罢工结束没有实现,但为以后各路罢工作了组织上的准备,并加快了各地罢工准备的步伐,促进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形成。
意义之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地位。
开滦罢工引起了共产国际及各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一年多时间,因组织尚在发展中,没有领导过像开滦罢工这样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所以在共产国际中没有引起重视。
但在几万开滦工人奋起罢工后,声势之大震惊中外。
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马林曾从上海专程到天津,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员一起研究罢工策略。
罢工结束后,共产国际和赤色国际曾派代表来唐山视察,对开滦罢工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
马林指出:“中国唐山五矿罢工,虽没有像当时铁路工人斗争一样取得预期胜利,但是由于这次罢工人数众多,时间延续颇久,在罢工中又表现出工人具有强大组织能力,引起世界舆论重视。
因此开滦大罢工在近代史上确实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1922年,开滦五矿大罢工结束后,开滦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开滦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转入地下。
特别是地下党负责人只奎元,因担任五矿工人俱乐部主任,受到资本家和工贼的双重迫害,被迫转移到农村老家,躲避反动势力的迫害。
李星昌等其他共产党员在工友们的掩护下,则坚持在矿里工作,为下一次斗争积蓄力量。
1924年1月,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为了进一步推动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利用“五卅”运动形成的大好形势,以唐山开滦煤矿为重点,开展以成立工会为中心的工人运动。
1925年6月,上级党组织派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分部主任袁达时等同志来唐山,执行中共北方区委的指示。
中共唐山地委抽调地委成员、农运部长赵玉良配合袁达时组成工作组,分头深入赵各庄矿和唐山矿,开始了筹建工会的活动。
在筹建工会的活动中,袁达时和赵玉良秘密发展党的组织,这一年,杨春霖、刘全普、王江等先后入党,至此,赵各庄矿有了党的组织。
1925年8月18日,袁达时和赵玉良在赵各庄矿主持召开赵各庄矿工会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