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血糖的测定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糖测定技术也 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可以尝试采用 更先进的测定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加对其他影响因素的 研究,如食物摄入、运动等对血糖水平的影 响,以更全面地了解血糖代谢的规律。
可以进一步探索血糖测定与其他指 标的相关性,如糖化血红蛋白、胰 岛素等,以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 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不同受试者之间的血糖存在差异,且影响因素较多。此外,我们还发 现某些受试者在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讨论
针对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并提出 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同时,我们还对实验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定期测定血糖值,可 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
定期测定血糖值可以及时 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预 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03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记录本。
实验人员
确保实验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避免灰尘影响血糖测定结果。
数据处理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我们将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包括柱状图、折线 图和饼图等。通过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受试者之间的血糖差异以及变化 趋势。
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清洗
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我们 可以了解不同受试者之间的血糖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人体血糖的含量,了解血糖测定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血糖测定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对于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具有诊断和监控作用。
本实验采用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测定。
准备试剂和器材:血糖试纸、采血针、微量采血管、计时器。
采集样本:采集手指末梢血,用采血针刺破手指,将血液滴到血糖试纸的测试区域。
计时:从血液滴到试纸开始计时,等待5秒钟后读取血糖数值。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血糖数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正常范围:空腹全血血糖为9-9mmol/L(70-110mg/dL),血浆血糖为9-9mmol/L(70-125mg/dL)。
餐后一小时血糖正常值不超过1mmol/L (200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不超过8mmol/L(140mg/dL)。
异常范围:空腹全血血糖≥7mmol/L(120mg/dL)及血浆血糖≥8mmol/L (140mg/dL),应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6mmol/L(100mg/dL),血浆血糖超过4mmol/L (115mg/dL)时,应对糖耐量减低者的餐后血糖进行测定,以便确诊有无糖尿病。
空腹全血血糖低于是8mmol/L(50mg/dL),血浆血糖低于9mmol/L(70mg/dL)时,且可同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低糖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诊断通常需要两次以上的检测结果才能确诊。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血糖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正常范围。
血糖测定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根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部分,其活力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整体生长状态和产量。
因此,准确测定根系活力对于理解和改善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根系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应用领域,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血糖法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血糖仪、试纸等实验器材的使用;3. 了解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它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
血糖法测定血糖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确定血糖水平的方法。
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有血糖仪法、试纸法和化学法等。
本实验采用血糖仪法测定血糖,其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下与还原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血糖浓度。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血糖仪- 试纸- 采血针- 空白试管- 移液器- 吸管-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2. 实验试剂:- 葡萄糖标准溶液- 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 还原剂- 色原性氧受体- 洗涤剂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 将葡萄糖标准溶液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得到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 取空白试管,加入相应体积的还原剂和色原性氧受体;- 将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各试管,混匀;- 在一定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糖测定:- 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加入抗凝剂,混匀;- 吸取一定量的血液,加入血糖氧化酶试剂盒,混匀;- 在一定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糖浓度。
3. 数据处理:-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 计算血糖浓度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血糖测定结果:- 受试者空腹血糖浓度为4.8mmol/L。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血糖仪法测定血糖,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2. 实验结果与受试者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糖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血糖的测定方法。
2.了解血糖的正常范围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试管法进行血糖的测定,在加入试剂的作用下,将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与试剂反应,生成红色产物。
通过对红色产物的光密度测定,可以间接的判断血糖浓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所需材料:葡萄糖溶液、试管、标准比色皿、比色计。
2.将标准比色皿编号,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如0.1g/L,0.2g/L,0.3g/L,0.4g/L,0.5g/L)。
3.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和不同体积的葡萄糖溶液。
4.各试管充分混合后,在水浴中加热约5分钟。
5.取出试管,在冷却至室温后,将其放入比色计中进行光密度测定,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比色计读数与血糖浓度的对应关系,并绘制出血糖浓度与比色计读数的标准曲线。
通过对待测样品的比色计读数,可以通过标准曲线得出血糖浓度。
五、实验讨论:1.实验中采用试管法测定血糖的方法,需要用到试剂和专用设备,操作稍显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测定,更为方便快捷。
2. 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超出正常范围的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血糖测定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
因此,在进行血糖测定时需要注意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血糖的测定方法,并了解了正常血糖范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血糖的测定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掌握血糖测定的技术,以便更准确、方便地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血糖是指在人体内循环的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的含量,它是人体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
血糖的测定常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
本实验旨在探究血糖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材料与方法:所需材料:实验室提供的血糖试剂盒、全血样品。
实验步骤:1. 制备标准曲线:首先根据血糖试剂盒的使用说明,将血糖试剂盒中提供的标准溶液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测定全血样品:取一定比例的全血样品,按照血糖试剂盒的说明加入试剂,然后用试剂盒中的血糖仪测定血糖含量。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一条血糖标准曲线,从而能够通过对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推算出未知血液样品中的血糖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血糖的浓度与试剂盒的颜色反应强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即血糖浓度越高,颜色反应越深。
通过测定未知血样的颜色反应强度,我们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推算出该血样的血糖含量。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误差: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误差,如样品的加入量、试剂的加入量等。
2.试剂质量:试剂的质量和保存状态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检测仪器误差:使用的血糖仪器的精度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之一。
结论:血糖的测定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强度来推算出血液样品中的血糖含量。
本实验制备的标准曲线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参考,用于定量测定未知血样中的血糖含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试剂的质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录:标准曲线和未知血样的测定结果参考文献:[1] 陈丽华,等.医学实验技术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 李燕,王华.血糖测定实验的探究.物理实验与技术,2014,38(4):169-170.。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糖的方法,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和技术,以及了解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血糖是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浓度的高低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血糖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生化法、酶法和电化学法等。
本实验采用了酶法测定血糖浓度,其原理是将血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成葡萄糖酸,同时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酶标试剂中的间苯二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色产物,最终通过比色法测定血糖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新鲜全血、血糖测定试剂盒、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器、显微镜、吸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新鲜全血,离心得到血浆。
2. 用吸光度计预热至37℃。
3. 取血浆加入血糖测定试剂盒中,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4. 将混合液放入吸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值。
5. 用标准曲线法计算血糖浓度。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不同血糖浓度下的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出血糖浓度如下:样品1,血糖浓度为5.2mmol/L。
样品2,血糖浓度为7.8mmol/L。
样品3,血糖浓度为9.5mmol/L。
六、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血糖浓度与吸光度值呈正相关关系,血糖浓度越高,吸光度值越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被测样品中的血糖浓度。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血糖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临床血糖测定。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和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仪器的清洁和稳定。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归还实验材料。
九、实验改进。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其他血糖测定方法,比较其准确性和实用性,以及对不同因素的影响。
十、参考文献。
1. 王明. 生化实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张华. 临床检验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十一、致谢。
血糖测定的实验报告

血糖测定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血糖浓度,了解血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血糖测定的技术要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血糖测定的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和血糖仪法等。
葡萄糖氧化酶法的原理是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血糖浓度。
己糖激酶法是在己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和三磷酸腺苷(ATP)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和二磷酸腺苷(ADP),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 6-磷酸葡萄糖酸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通过测定 NADPH 在 34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血糖浓度。
血糖仪法则是利用血糖仪上的试纸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血糖仪通过检测电信号的强度来计算血糖值。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新鲜血液样本(_____提供)葡萄糖标准溶液葡萄糖氧化酶试剂过氧化物酶试剂显色剂己糖激酶试剂血糖仪及配套试纸2、实验设备分光光度计移液器离心机恒温水浴锅血糖仪四、实验步骤(一)葡萄糖氧化酶法1、取适量新鲜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离心分离血浆。
2、用移液器吸取一定量的血浆和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3、向各试管中加入葡萄糖氧化酶试剂和过氧化物酶试剂,充分混匀,置于 37℃恒温水浴锅中孵育 15 分钟。
4、孵育结束后,加入显色剂,混匀,静置 10 分钟。
5、使用分光光度计在 505nm 波长处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6、根据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
(二)己糖激酶法1、取适量新鲜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离心分离血浆。
2、用移液器吸取一定量的血浆和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3、向各试管中加入己糖激酶试剂,充分混匀,置于 37℃恒温水浴锅中孵育 30 分钟。
血糖测定的实验报告(共6篇)

血糖测定的实验报告(共6篇)实验目的:通过血液测定方式,测定不同情况下血糖的浓度。
实验器材:血糖仪、血液采集器、琼脂糖、氧气水、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1. 洗手,戴上手套。
2. 用消毒棉球消毒指尖,用血液采集器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
3. 将血液样本滴在试纸上,并用血糖仪测定结果。
4. 记录测定结果,并研究不同情况下血糖的浓度差异。
实验结果:不同情况下,血糖的浓度也不同。
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 范围内;进食后 1 小时内,血糖浓度应在 7.8-11.1mmol/l 范围内。
实验结论:血糖的浓度与身体的状态有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注意运动等对于控制血糖水平非常有帮助。
实验目的:探究外在环境因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1.选择不同环境,比如不同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
2.在同等时间和相同条件下,进行血糖测定。
3.记录不同环境下的血糖浓度,绘制实验数据据。
实验结果:外在环境因素对血糖浓度会有影响。
室内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下,血糖浓度较为平稳,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血糖浓度较为不稳定。
实验结论:室内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的变化会对血糖浓度造成影响。
手动血糖监测一般在室温下进行,且应保持测量前后的环境条件相对稳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选择不同季节的不同时间,例如在夏季和冬季进行血糖测定。
实验结果:季节对血糖浓度会有影响。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代谢系统也会更加活跃,相对的血糖浓度也相对较高;而冬季天气寒冷,机体代谢缓慢,血糖浓度相对较低。
实验结论:季节的变化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这会直接影响到血糖浓度的变化。
血糖测定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进行适量运动,例如快走、跑步等。
实验结果:运动会对血糖浓度产生影响。
适量的运动会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身体有更多的能量需求,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实验结论:适量的运动对身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血糖得测定
血液中得葡萄糖称血糖。
正常人血糖浓度较恒定,维持在3.9mmol/L~6.1mmol/L之间。
血糖浓度得相对恒定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得前提条件之一,有着双重实际意义:其一,维持稳定得能源供给,满足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对能量得需求。
其二,保证机体不因进食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得丢失。
因此,血糖得测定就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得常规检测项目。
血糖测定按其发展过程及反应原理得不同,大致分三类:氧化还原法 ,缩合法(主要有邻甲苯胺法),酶法(主要有己糖激酶法与葡萄糖氧化酶法)。
下边介绍两种方法供选择。
一、葡萄糖氧化酶法
【目得】
1、了解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得原理,能进行血糖测定得操作。
2、掌握血糖测定得临床意义。
【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GOD) 能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与过氧化氢。
后者在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POD)作用下,分解为水与氧得同时将无色得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氧化缩合生成红色得醌类化合物,即 Trinder 反应。
其颜色得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糖得浓度。
反应式如下: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 氢氧化钠(或1mol/L盐酸)调节pH至7、0,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酶试剂
称取过氧化物酶12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叠氮钠100mg,溶于上述磷酸盐缓冲液80ml中,用1mol/L NaOH调pH至7、0,加磷酸缓冲液至100ml。
置冰箱保存,4℃可稳定3个月。
3、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红色,可先配成500g/L
得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时稀释),用棕色瓶贮存。
4、酶酚混合试剂
取上述酶试剂与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一个月。
5、 12mmol/L苯甲酸溶液
溶解苯甲酸1、4g于蒸馏水约800ml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L。
6.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称取已干燥恒重得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12mmol/L苯甲酸溶液约70ml中,并移入100ml容量瓶内,再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加至100ml。
7、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12mmol/L 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取3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表312 血糖测定操作步骤
加入物 (ml)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
血清--0、02
葡萄糖标准液-0、02 -
蒸馏水0、02 --
酶酚混合液3、0 3、0 3、0 混匀,置 37 ℃水浴中保温 15分钟,在波长 505nm 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血糖(mmol/L)= ×5
标准管吸光度
【注意事项】
1.测定结果如超过20mmol/L,应将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若酶酚混合试剂呈红色,应弃之重配。
因标本与标准用量少,其加量就是否准确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故其加量必须准确。
3.GODPOD法得第一步反应特异性高,而由POD催化得第二步指示反应就是非特异性得,易受标本中尿酸、维生素C、谷胱甘肽、胆红素等还原物得干扰,这些物质与色素原竞争H202,使测定结果偏低。
4.Trinder反应由Trinder于1969年提出。
后经许多学者改进,采用2,4二氯酚、2羟3,5二氯苯磺酸等代替苯酚,由于这些化合物氧化生成得色素得摩尔吸光系数均高于苯酚,使反应灵敏度得以提高。
【正常参考范围】
3、9~6、1m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2、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得糖尿病患者。
⑵对抗胰岛素得激素分泌过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得高血糖:如呕吐、腹泻与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3、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4、病理性低血糖
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
⑵对抗胰岛素得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1、血糖有哪些来源与去路,机体就是如何调节血糖浓度恒定得?
2、酶试剂为什么要用磷酸缓冲液配制,用蒸馏水就是否可以,为什么?
二、邻甲苯胺法
【目得】
了解测定血糖得原理与方法,要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得作风与准确地进行实际操作得能力。
【原理】
葡萄糖在热得醋酸溶液中与邻甲苯胺缩合生成葡萄糖邻甲苯胺,后者脱水生成雪夫(Schiff)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化合物。
颜色得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其反应式
如下:
葡萄糖 + 邻甲苯胺葡萄糖邻甲苯胺
H2O
葡萄糖邻甲苯胺雪夫碱
【器材】
试管、吸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
1.邻甲苯胺试剂
于940ml冰醋酸中加入硫脲1、5g, 邻甲苯胺60ml,混合,直至硫脲完全溶解,置棕色试剂瓶中,室温保存。
新配试剂应放置24小时后(待老化)使用。
此试剂腐蚀性强,避免接触皮肤,应用自动吸管加液。
2.12mmol/L苯甲酸溶液
于900ml 蒸馏水中加入苯甲酸1、4g,加热助溶,冷却后置于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3.葡萄糖标准储存液(100mmol/L)
称取无水葡萄糖(预先置80℃烤箱干燥至恒重,移置干燥器内保存)1、802g,溶解于80ml苯甲酸溶液中,移置100ml容量瓶中,再加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4.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
取葡萄糖标准储备液5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苯甲酸溶液至刻度。
【操作】
1.取16×150mm试管3支按下表进行操作:
表313 血糖测定操作步骤
试剂(ml) 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
血清或血浆0、1 ——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0、1 —
蒸馏水——0、1
邻甲苯胺试剂3、0 3、0 3、0
2.将上述各管混匀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取出用自来水冷却5分钟。
注意在煮沸时水浴中得水面必须高于试管内得液面。
否则则温度不均而影响比色。
3.用波长630nm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空白管调零点,读取测定管与标准管吸光度。
4.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血糖(mmol/L)= ×5
标准管吸光度
5.本测定法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89~6、11 mmol/L(70~110mg/dl)。
【临床意义】同上。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讨论血糖升高与降低得临床意义及其维持恒定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