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皂苷类

合集下载

第八讲 皂苷分析yf

第八讲 皂苷分析yf

【生药性状】
1、主根类圆锥形或圆锥形。 2、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 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周 围有瘤状突起。 3、体重,质坚实,难断。
4、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 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5、气微,味苦回甜。 习称“铜皮铁骨狮子头”。
筋条: 圆柱形,长2-6cm,上 端直径约0.8cm,下端 直径约0.3cm。
3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约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 正丁醇5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 上清液,加以正丁醇饱和的水3倍量,摇匀,放置使分层 (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 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 g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 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 -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液,于105℃烘约10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4 用于症瘕。常配三棱、莪术、鳖甲。治血 瘀经闭、痛经,兼阳虚有寒者,配桂枝、艾叶、 川芎、属气虚血亏者,配黄芪、当归、鸡血藤, 以益气补血、通经止痛。
【经典处方】
1、化血丹:花蕊石三钱(煅存性),三七二钱,血余 炭一钱。共研细末,分二次服,开水送服。治咳血、吐 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衷中参西录)
比色法测定黄芪
取供试品及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适量,加入新鲜配 制的5 %香草醛冰醋酸液- 高氯酸(1∶4) 1mL ,85 ℃水浴20 min ,取出,冰浴5min ,加入冰醋酸5 mL ,摇匀,放置2 h ,以试剂作空白,分别在400~ 800 nm 范围内测定吸收曲线。

第8章 皂苷

第8章 皂苷

F
20 22 23 24
18
E
O
19
C
H
D 16 H
A
H
H
B
(二)甾体皂苷1
F
20 22 23 24
4. 25位甲基有两个差向异构体。
18 E
O
C25-CH3为直立键时,为β-构型
19
C
H
D 16 H
,绝对构型为L型,称为螺旋
螺旋甾烷
A
H
H
B
H
25
26
O
27
21
发泡试验
表的久件可两 如 如 长面p性下区根 果 果 :H含活泡能别条试 两 碱甾性沫形甾件管 管 管体的,成体下, 泡 泡皂性中较皂,分 沫 沫苷质性稳苷振别 高 比;与皂定和摇加 度 酸苷的三p后H相 管酸的泡萜才有同高和水沫皂能关:数碱溶,苷产,含倍,液利。生只三在用大有,振萜碱此量在保摇皂性性的适持1分苷条质持宜时;钟间。
(三)色谱法
硅胶吸附色谱: 常用溶剂系统:石油醚—氯仿、苯—乙酸乙酯 氯仿—乙酸乙酯、氯仿—丙酮 氯仿—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
反相硅胶吸附色谱(RP C18) 常用溶剂系统:甲醇:水,乙腈:水等
大孔树脂吸附法 D101, Diaion HP20, AB-8等
粘液腺分泌,用于祛痰止咳。 ➢少数有显著的甜味 例外:甘草酸:甜味,粘膜刺激弱
二、溶解度
皂苷: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乙)醇 ,含水正丁醇或戊醇。不溶或难溶于低极性有机溶剂 皂苷元: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三、表面活性作用
皂苷的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 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与蛋 白质区分)。 皂苷能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因此可作为清洁剂、乳化剂。

皂苷-PPT课件

皂苷-PPT课件
甘草酸三钾盐细粉 加冰醋酸热溶,冷却,析晶
冰醋酸
甘草酸单钾盐
75%乙醇重结晶 精制甘草酸单钾盐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和甘草次酸
3.甘草次酸 的制备:
甘草酸单钾盐
加5%H2SO4,加热10h水解, 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
甘草次酸粗品 溶于热三氯甲烷中,趁热过滤
三氯甲烷不溶物 三氯甲烷溶液 放冷,通过氧化铝柱色谱, 用三氯甲烷溶液洗脱
第八章 皂苷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皂苷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皂苷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 皂苷的提取分离 第四节 皂苷的色谱鉴定
第一节 皂苷的结构类型
概述
➢ 皂苷(saponins):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 合物。由于它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 似肥皂样的泡沫,故名皂苷。
➢ 组成:皂苷是由皂苷元和糖两部分组成。 ➢ 分类:常按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将皂苷分成两大类:
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
一、甾体皂苷
➢ 甾体皂苷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与糖结合而 成的苷类。
➢ 此类皂苷元均为含27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 分子中一般不含有羧基,呈中性,又称中性皂 苷。
➢ 基本骨架为螺旋甾烷和异螺旋甾烷。
一、甾体皂苷
(一)螺旋甾烷类
剑麻皂苷元(sisalagenin)
一、甾体皂苷
2.皂苷多味苦而辛辣,对黏膜有刺激性 3.皂苷多具有吸湿性,易吸潮,应干燥保存。
二、溶解性
1.皂苷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含水稀醇、 热甲醇和热乙醇
2.皂苷在含水正丁醇或戊醇中有较大溶解度 3.次皂苷由于糖的数目减少,水溶性降低 4. 皂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乙醚、三氯甲
烷等低极性溶剂
三、表面活性
1.多数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后可产生大量持 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

天然药物化学肖崇厚版第九章皂苷

天然药物化学肖崇厚版第九章皂苷

方法(2) 少量苯洗涤 (除去亲脂性较强成分)
第五节 中药实例
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中药粉末
95%乙醇提取 浸膏 石油醚/水 石油醚层 水层 氯仿萃取 药渣 稀醇提取 浸膏 同左方法 药渣 水提取 水提物
氯仿层
水层 正丁醇萃取 正丁醇层 水层
实 例 1
一、穿山龙
穿山龙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穿山龙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腰腿痛 。其苷元俗称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和甾体避 孕药的重要原料。 薯蓣皂苷属甾体皂苷,单糖链苷,中性皂苷( 分子中无羧基)。白色针晶或无定型粉末, mp.275-277℃(分解),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 乙醇、醋酸,微溶于丙酮、戊醇,难溶于乙醚、苯 、石油醚。
0.1mol/L NaOH 5mL
四.溶血作用

皂苷水溶液能与红细胞壁上的胆甾醇结合,生成不 溶于水的分子复合物,破坏了红细胞的正常渗透, 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而发生崩解,从而导致溶血现 象,故皂苷又称为皂毒素(saptoxins)。因此,皂 苷水溶液不能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但并不是所有的皂苷都具有溶血作用,如以人参二 醇为苷元的皂苷则无溶血作用。 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 溶解的最低皂苷浓度。如甘草皂苷,溶血指数1: 4000,溶血性能较强。
第四节
1.皂苷的提取
提取与分离
皂苷提取通法: ① 甲醇或乙醇提取。 ② 回收溶剂(约1/3),转溶于水。 ③ 水溶液用石油醚,氯仿等萃取。除 去油脂和脂溶性成份。 ④ 正丁醇萃取,将皂苷转溶出来。与 亲水性杂质分离。 ⑤ 回收正丁醇,得粗制总皂苷。
其他方法: • 先用石油醚脱脂,再用醇类溶剂提取, 冷却后,皂苷难溶于冷乙醇而析出。 • 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酸性皂苷的提 取,某些酸性皂苷难溶于冷水,易溶于 碱性水溶液,采用碱提取、酸沉淀的方 法。

皂苷—结构类型(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皂苷—结构类型(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 ”百合科 3、生物活性 3.4 降血脂
“柴胡”伞形科 3、生物活性 3.5 保肝活性
对抗溶血作用 人参总皂苷是否有溶用作用???
来源于雪胆属植物雪胆的根。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用于胃痛,
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肠炎, 泌尿系感染,败血症及其他多种 感染。
中药抗菌药,适应症清热解毒,抗 菌消炎。用于菌痢,肠炎,支气管 炎,急性扁桃体炎。
第八章 皂苷(一)
概述 第一节 结构类型 第二节 理化性质 第三节 提取分离 第四节 鉴定 实例分析 课后复习
概述
1、含义
皂苷(saponins),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 由于它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 皂样的泡沫,故称为皂苷。
泡沫越多、持续时间越长,证明皂 苷含量越多,这也是鉴别三七粉真 假及纯度的一个简单方法。
主要提取来源木犀科植物齐墩的叶。
该品系肝病辅助药,临床用于治疗
传染性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明显
COOH
的降低谷丙转氨酶及退黄效果,改
HO
善病毒性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
齐墩果酸
症状,体征和肝功能;还可用于银 屑病,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
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
浊,血崩,跌打损伤,痈肿,腰膝
酸软,胎动不安等症。
甾体激素类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 是临床上一类重要的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
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临床的有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醋酸 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等。
性激素分为雄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等,例 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快雌醇、黄体酮等药物。中国药典收载的 本类药物及其各种制剂共有97个品种。

第八章 皂苷

第八章  皂苷

第八章皂苷第一节结构与分类皂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皂苷元的化学结构不同,可以将皂苷分为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按照皂苷分子中糖链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糖链皂苷(只含1条糖链的皂苷)、双糖链皂苷(含有2条糖链的皂苷)和三糖链皂苷(含有3条糖链的皂苷);按照皂苷分子中是否含有酸性基团(如羧基),可将皂苷分成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

一、甾体皂苷(一)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1.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原子组成,分子中都含有A、B、C、D、E和F六个环,其中A、B、C、D环组成甾体母核(环戊烷骈多氢菲)。

E环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相联接。

2.一般B/C和C/D环反式稠合,A/B环稠合有反式(5α-H)和顺式(5β-H)。

3.大多数在C-3上有羟基。

4.E、F环中有三个不对称碳原子C-20、C-22和C-25。

C-20位上的甲基都是α结构,C-25甲基则有两种构型,当C-25位上的甲基为直立键时,为β型,其绝对构型为L-型(25S、25L、25βF、Neo);当C-25位上甲基为平状键时,为α型,其绝对构型为D-型(25R、25D、25αF、Iso)。

D-型化合物比L-型化合物稳定。

L-型的衍生物成为螺旋甾烷,D-型的衍生物为异螺旋甾烷。

(二)呋甾烷醇类是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F环开环,26-OH苷化形成的呋甾烷皂苷,均为双糖链皂苷。

(三)变形螺旋甾烷醇类基本结构与螺旋甾烷醇类相同,唯F环为四氢呋喃环。

二、三萜皂苷三萜皂苷的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

(一)四环三萜皂苷羊毛脂甾烷型如猪苓酸A达玛烷型如人参皂苷Rb1(二)五环三萜皂苷齐墩果烷型又称β-香树脂烷型。

此类皂苷元以齐墩果酸最为多见。

乌索烷型又称α-香树脂烷型或熊果烷型,其代表性化合物为熊果酸(乌索酸)。

羽扇豆烷型最常见的化合物有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1)皂苷大多为白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晶体,皂苷元大多为结晶。

皂苷

皂苷

8.1.3 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总皂苷的提取可以先用甲醇、乙醇或稀乙醇提 取,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或用丙酮、乙醚沉淀。 1.正丁醇提取法; 2.溶剂沉淀法:用丙酮或乙醚; 3.碱水提取:对酸性皂苷可用; 4.皂苷元的提取: (1)先提总皂苷,再水解; (2)植物原料直接酸水解,再用有机溶剂提取。
原菝契皂苷

二、三萜皂苷 含有30个碳原子。苷元分为四环三萜和五 环三萜。组成苷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鼠李糖、 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夫糖、芹糖以及葡 萄糖酸、半乳糖酸等。 (一)四环三萜皂苷: 鼠 由A.B.C.D四环30个碳原子组成,与甾醇相 似,也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的四环,但在碳 C4.C4.C14上多三个甲基取代,结构中有侧链。
一、甾体皂苷 结构特点:皂苷元由27个碳组成,共有 A.B.C.D.E和F六个环.其中E和F以螺缩酮的 形式连接,共同组成螺旋甾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螺旋甾烷
根据碳25的构型将螺甾烷类分为螺甾烷 醇类(C25S)25L(绝对构型),25βF(直立 键),neo。 和异螺甾烷醇(C25R)类,25D (绝对构型),25αF(平伏键),iso. 25R 稳定性大于25S。
第八章 皂苷类化合物
8.1 皂苷
组员:王玉贵;懂林祥;杨泽伟
学习目标 1、掌握皂苷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2、掌握皂苷的理化性质。 3、掌握皂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沉淀分离法。 4、掌握皂苷的显色反应。 5、熟悉甾体皂苷元的红外特征。 6、熟悉分离和纯化皂苷化合物的吸附和分配 色谱法。

(4)质谱
THE END
重点: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皂苷的性质与
提取。 难点:皂苷化合物的结构。
一、基本含义:

第八讲 皂苷分析

第八讲 皂苷分析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水约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以正丁醇饱和的水3倍量,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液,于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2、颜色、荧光: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1小时)。取滤液1ml,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枸橼酸溶液各1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质量标准】传统认为: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
2005年版药典规定: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6.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l和三七皂苷R1三者的总量不得少于5.0%。
示例2:茅莓的化学成分、有效部位提取工艺
2.1实验部分
Industrial Scale工业制备Preparative制备Semi-Preparative半制备
2.2色谱条件
分析色谱柱:Kromasil C18 (250 mm×4.6mm,5μm )流动相:甲醇–水(46﹕5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9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分类:螺旋甾烷醇类(菝葜皂苷元和剑麻皂苷元)异螺旋甾烷醇类(薯蓣皂苷元和沿阶草皂苷D苷元)呋甾烷醇类(原蜘蛛抱蛋皂苷)变形螺旋甾烷醇类(燕麦皂苷B)[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07:针对本讲义提问]引申知识点——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结构特点。

(1)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六个环,其中A、B、C、D环为环戊烷骈多氢菲结构的甾体基本母核,E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相连接。

(2)一般B/C和C/D环的稠合为反式,A/B环有反式也有顺式。

(3)分子中可能有多个羟基,大多在C-3上有羟基。

(4)在甾体皂苷元的E、F环中有三个不对称碳原子C-20、C-22和C-25。

C-20位上的甲基都是α构型,C-22位对F环也是α构型。

C-25甲基则有两种取向,直立键时为β型,其绝对构型为L型;平伏键时则为α型,其绝对构型为D型。

(5)甾体皂苷分子中不含羧基,呈中性,故又称中性皂苷。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08:针对本讲义提问]多项选择题甾体皂苷的结构特点有A.苷元由27个碳原子组成B.E环和F环以螺缩酮的形式相连接C.C-25位甲基有两种取向D.分子中多含羧基E.分子中多含羟基[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12:针对本讲义提问]二、皂苷的理化性质大纲要求:(1)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2)皂苷的水解反应和显色反应(一)性质1.性状: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鼻内黏膜尤其敏感;具有吸湿性。

2.酸性:多数三萜皂苷多呈酸性;大多数甾体皂苷呈中性。

3.溶解性: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在含水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有助溶性能,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

4.发泡性: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

5.溶血性: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产生溶血,这是因为多数皂苷能与胆固醇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后,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为苷元(B型和C型)的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以人参二醇为苷元(A型)的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

)溶血指数:在一定条件(等渗、缓冲溶液及恒温)下能使同一动物来源的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溶血浓度。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13:针对本讲义提问]多项选择题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A.苦味及辛辣味B.吸湿性C.易溶于氯仿D.能产生泡沫E.溶血性[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14:针对本讲义提问]最佳选择题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的化合物是A.黄酮苷B.香豆素苷C.皂苷D.环烯醚萜苷E.蒽醌苷[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15:针对本讲义提问][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24:针对本讲义提问]配伍选择题A.△12齐墩果烷结构B.13β、28-环氧醚键结构C.同环双烯结构D.异环双烯结构E.齐墩果酸结构1.Ⅰ型柴胡皂苷具有2.Ⅱ型柴胡皂苷具有3.Ⅲ型柴胡皂苷具有4.Ⅳ型柴胡皂苷具有[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25:针对本讲义提问]最佳选择题结构属于异环双烯类的皂苷是A.柴胡皂苷aB.柴胡皂苷b3C.柴胡皂苷b2D.柴胡皂苷gE.柴胡皂苷d[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300000126:针对本讲义提问] 第14讲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十四)第九节强心苷一、强心苷的结构特点与分类大纲要求:(1)强心苷苷元部分的结构分类及特征(2)强心苷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4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06[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07[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08[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09[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0[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1[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2[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3[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4[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5[讲义编号[讲义编号116117H H OCH 3马兜铃酸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细辛、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下文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3味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药用标准。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二、鞣质(一)定义与结构分类鞣质又称鞣酸或单宁,是植物界中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酵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06: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鞣质的性质1.性状:多为无定形粉末,具有吸湿性。

2.溶解性: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甲(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

3.还原性: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多伦试剂和斐林试剂。

4.与蛋白质作用: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可使用明胶进行鉴别、提取和除去鞣质)。

5.与三氯化铁作用:可与三氯化铁作用呈蓝黑色或绿黑色(蓝黑墨水的制造就是利用鞣质的这一性质)。

6.与重金属作用:鞣质的水溶液能与乙酸铅、乙酸铜、氯化亚锡等重金属盐产生沉淀。

7.与生物碱作用:可与生物碱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常作为生物碱的沉淀反应试剂)。

8.与铁氰化钾的氨溶液作用:鞣质的水溶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深红色,并很快变成棕色。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07:针对本讲义提问]多项选择题鞣质的理化性质有A.可与重金属作用产生沉淀B.可与生物碱结合生成沉淀C.可与还原剂作用呈现氧化性D.可与三氯化铁作用发生颜色反应E.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118[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08:针对本讲义提问](三)除去鞣质的方法1.冷热处理:高温可破坏鞣质胶体的稳定性,低温可使之沉淀。

2.石灰法:利用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性沉淀,故可在中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氢氧化钙,使鞣质沉淀析出。

3.铅盐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的乙酸铅或碱式乙酸铅溶液,可使鞣质沉淀而被除去。

4.明胶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适量4%明胶溶液,使鞣质沉淀完全,滤除沉淀。

5.聚酰胺吸附法:将中药的水提液通过聚酰胺柱,鞣质与聚酰胺以氢键结合而牢牢吸附在聚酰胺柱上。

6.溶剂法:利用鞣质与碱成盐后难溶于醇的性质,在乙醇溶液中用40%氢氧化钠调至pH9~10,可使鞣质沉淀,再过滤除去。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09:针对本讲义提问]多项选择题去除中药提取物中鞣质的方法有A.石灰法B.水蒸气蒸馏法C.聚酰胺吸附法D.铅盐法E.升华法[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0:针对本讲义提问]配伍选择题A.聚酰胺吸附法B.单纯加热法C.明胶法D.石灰法E.冷热处理法1.除鞣质利用高温破坏胶体稳定性,低温使鞣质沉淀的方法是2.利用钙离子与鞣质结合生成水不溶物的除鞣质法是3.利用与鞣质形成氢键的除鞣质法是[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1:针对本讲义提问](四)含可水解鞣质的中药五倍子119五倍子中主要鞣质及其化学结构:五倍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我国药典上收载的五倍子鞣质,称为鞣酸,又叫单宁酸。

因五倍子盛产于我国,国际上又将五倍子鞣质称为中国鞣质。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2:针对本讲义提问]三、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溶解性: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2.发泡性:振摇蛋白质水溶液能产生类似肥皂的泡沫。

3.变性:加热煮沸则变性凝结而自水中析出。

4.两性:蛋白质分子两端有氨基和羧基,具有酸碱两性。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3:针对本讲义提问]多项选择题中药的酸水提取液碱化后用氯仿萃取,留在水层的物质主要有A.蛋白质B.可待因C.鞣质D.小檗碱E.氨基酸[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4:针对本讲义提问]四、多糖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糖,通常是由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和D-葡萄糖醛酸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几十至近千个单糖形成的水溶性多糖:①如淀粉、菊糖、黏液质、果胶等。

(多为动、植物体内贮存营养的物质)②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昆布多糖等。

(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产物,常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水不溶性多糖:直链糖分子,如纤维素,甲壳素等。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5:针对本讲义提问]五、蜕皮激素120蜕皮激素是一类具有强蜕皮活性的物质,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表皮而使昆虫蜕皮,它对人体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蜕皮激素的主要结构特点:甾核上带有7位双键和6-酮基,此外还有多个羟基,因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生物活性:蜕皮激素对人不仅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还有可排除体内的胆甾醇、降血脂以及抑制血糖上升等生物活性。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6:针对本讲义提问]含蜕皮激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牛膝牛膝中蜕皮激素及其结构特点:牛膝含有甾体化合物,包括蜕皮激素和植物甾醇等,蜕皮激素主要为羟基促蜕皮甾酮和牛膝甾酮。

《中国药典》以β蜕皮甾酮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要求其含量不得少于0.03%。

牛膝的生物活性:现代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具有抗凝血、延缓衰老、调脂、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同时对生殖系统有影响,怀牛膝水煎液灌胃,可降低小白鼠胚泡着床率,并使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

[讲义编号NODE70267800231600000117:针对本讲义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