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需要哪些知识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用到的知识点

机械设计用到的知识点

机械设计用到的知识点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设计师需要掌握各种机械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材料力学、机械元件设计、机构设计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一、材料力学1. 弹性力学:包括材料的弹性和刚性特性,弹性常数的计算等。

在机械设计中,弹性力学是材料选择和设计弹性元件的基础。

2. 破坏力学: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

了解材料的极限强度和韧性等参数,有助于设计更安全可靠的机械结构。

3. 疲劳与寿命预测:研究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疲劳寿命。

通过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设计师可以评估和提高机械产品的寿命。

二、机械元件设计1. 轴的设计:轴是机械元件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

轴的设计主要包括轴的选择、轴的强度计算和轴的尺寸设计等。

2.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机械装配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需要考虑螺纹的强度、螺母的腐蚀、螺纹尺寸和螺距的设计等因素。

3. 轴承选择与计算:轴承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元件之一。

设计师需要了解轴承的类型、工作原理和选择计算方法,以确保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

4. 摩擦与磨损:摩擦和磨损是机械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考虑摩擦和磨损对机械元件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润滑方式。

三、机构设计1. 运动分析:机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运动分析。

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设计师可以确定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曲线和速度等参数。

2. 齿轮传动设计: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传动方式。

设计师需要了解齿轮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计算和选择齿轮参数,以实现所需的传动比和效率。

3. 带传动设计:带传动是机械设计中另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带传动的弯曲和滑移特性,选择合适的带传动材料和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

4. 杆件设计:杆件是机构中常见的连接元件。

设计师需要考虑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形状。

四、CAD软件应用在机械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起着重要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背诵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背诵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背诵知识点机械设计是一门关于机械制造的学科,它涉及到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选择、计算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在机械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基础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背诵。

下面将介绍一些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点。

1.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

需要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

还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

2. 分析力学分析力学是机械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涉及到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以及运动学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概念、平衡条件等基本概念。

3. 等效应力与疲劳在机械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结构的强度计算。

等效应力理论是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可以将多个不同方向的应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应力。

此外,疲劳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疲劳寿命、疲劳裕度等概念。

4. 轴线零件设计轴线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轴线零件的选择与计算,包括轴的强度与刚度计算、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5.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传动装置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6. 节气部件设计节气部件设计是机械设计中与流体传动相关的一个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节气部件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包括调节阀、安全阀等。

7. 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与调试是机械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需要了解设备的安装方式以及调试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上述只是机械设计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对你在学习机械设计过程中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是一个广阔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积累,才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机械产品。

工程机械设计专业知识点

工程机械设计专业知识点

工程机械设计专业知识点工程机械设计是一门专业技术,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工程机械设计知识点,包括工作原理、设计要素、常用材料等。

一、工作原理1.1 液压传动原理:液压传动是工程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通过利用液体介质传递力和能量,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

液压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力矩大、传动平稳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机械传动原理:机械传动是指利用机械传动元件(如齿轮、皮带、链条等)传递力和能量,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

工程机械设计中,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是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

二、设计要素2.1 结构设计:工程机械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包括机身结构、传动结构、液压系统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2 材料选择:工程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工程机械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等。

根据机械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

2.3 机械系统设计:工程机械通常由多个机械系统组成,如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

三、常用材料3.1 钢材:钢材是工程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磨性等优点,适用于制造机械的承载部件。

3.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适用于制造机械的外壳和结构件。

3.3 铸铁:铸铁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常用于工程机械的零件制造。

四、工程机械设计案例4.1 挖掘机设计: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它通过液压系统驱动臂、斗杆和斗进行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挖掘机的结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4.2 起重机设计:起重机是用于起吊重物的机械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起重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机械设计需要哪些知识点

机械设计需要哪些知识点

机械设计需要哪些知识点机械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机械设计领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机械设计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知识、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1.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

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和结构的稳定,动力学研究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力学行为。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对于机械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

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命名、尺寸、公差等。

例如,命名规则中的轴、孔、键、螺纹等,尺寸公差包括平行度、圆度、轴线偏移等。

机械设计者需要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以便正确设计零件和装配。

3. 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机械设计者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条件和限制,并根据应用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机械传动系统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

机械设计者需要了解不同传动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并进行传动计算和设计。

5. 工艺技术机械设计者还需要了解各种工艺技术,包括加工工艺、焊接技术、表面处理等。

了解不同工艺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6. 计算机辅助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机械设计的重要工具。

机械设计者需要熟练掌握CAD软件的操作技巧,能够进行三维建模、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等。

7. 安全和可靠性在机械设计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机械设计者需要了解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可靠性,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故障和损坏。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通用零件、专用零件有哪些?P4通用零件:传动零件——带、链、齿轮、蜗轮蜗杆等;连接零件——平键、花键、销、螺母、螺栓、螺钉等;轴系零件——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专用零件: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的活塞、纺织机械中的纺锭、织梭等。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1.机器的组成。

P5机器的组成:原动机部分、传动机部分、执行部分、测控系统、辅助系统。

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P13①整体断裂;②过大的残余变形;③零件的表面破坏;④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3.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有哪些?P16①强度准则;②刚度准则;③寿命准则;④振动稳定性准则;⑤可靠性准则。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1.交变应力参数有哪些?应力比r的定义是什么?r = -1、r =0、r=1分别叫什么?P27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σmax+σmin2、应力幅度σa=σmax−σmin2、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r=σminσmax。

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之比称为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

r = -1:对称循环应力、r =0:脉动循环应力、r =1:静应力。

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1.连接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1①普通螺纹。

牙型为等边三角形,牙型角α=60°,内、外螺纹旋合后留有径向间隙。

同一公称直径螺纹按螺距大小可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②55°非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管螺纹为英制细牙螺纹。

可在密封面间添加密封物来保证密封性。

③55°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螺纹旋合后,利用本身的变形就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型。

④米制锥螺纹。

牙型角α=60°,螺纹牙顶为平顶。

2.传动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2①矩形螺纹。

牙型为正方形,牙型角α=0°。

传动效率比其他螺纹高。

②梯形螺纹。

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α=30°。

机械设计基础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内容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基本功。

它涉及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于掌握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材料力学基础、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等内容。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是机械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机械工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

其中,机械工程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机械、机械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等的概念和定义。

机械工程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热学等基本理论。

机械工程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进行机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力学基础是机械设计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力学基础知识、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关系、疲劳强度等理论和方法。

力学基础知识是材料力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等内容。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材料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力学参数等。

应力应变关系是材料力学基础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疲劳强度是材料力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它是评价材料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

掌握这些材料力学基础,对于进行机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是机械设计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指机械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目标、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设计的基本规律等。

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指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机械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机械设计的基本试验方法等。

掌握这些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进行机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是机械设计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准备阶段、机械设计的设计阶段、机械设计的制造阶段和机械设计的应用阶段。

机械设计的准备阶段是进行机械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机械设计的目标、分析设计任务和确定设计要求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的一种,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的能力。

以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和技能:
1.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机械零件及装配、机械原理等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机械设计: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轴系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包括CAD、CAM、CAE等软件的使用
和机械产品的三维建模、装配、仿真、优化等技能。

4. 制造工艺与装备:包括数控加工技术、焊接技术、热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制造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5. 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包括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系统与控制、机器视觉与感知、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包括3D打印技术、激光加工技术、
柔性制造技术、机器人集成等的知识和应用技能。

7. 工程实践与项目管理: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践、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实践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的能力,包括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模型制作到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择等各个环节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掌握的知识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掌握的知识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掌握的知识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基本掌握的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零件与装配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等。

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如CAD软件的使用等。

2. 材料力学与选择: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刚度等,以及材料的选择原则,如何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3. 制造工艺与工程:熟悉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如铣削、车削、钳工等,了解不同工艺的优缺点,能为设计提供制造可行性分析和优化建议。

4. 流体力学与热传导:对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的分析和计算。

5. 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与控制:了解机械系统中的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的应用,能够进行基本的机械控制系统设计。

6. 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了解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等,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

7. 机械制造工程:掌握机械工程中的生产计划、调度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优化。

以上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掌握的知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需要哪些知识一,机械设计所要了解的周边知识以及所要具备的观察视角。

1,熟练翻阅机械设计手册。

对于标准件以及常用件的一些技术特征要了熟于心。

比如要清楚各类轴承,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丝杠传动,蜗轮蜗杆等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技术特征。

对于具体应用时的选型计算则可对照设计手册的图表和公式进行具体确定。

2,知道N家常用件供应商并熟练翻阅其产品样本。

现在机械设计趋向于模块化,对于机械设备制造工厂的整体技术要求更侧重于对于一些配件和部件的组装应用。

比如台湾HIWIN,日本THK,德国FAG,FESTO。

对于此,要做到当你在设计某个零件或部件或要完成某个动作或功能的时候必须得知道目前是否有专业的厂商在生产或提供能实现某个部位的功能要求的成熟的零配件。

3,熟悉原材料情况。

比如你要知道目前市场上有卖的冷轧或热轧铁板以及各类型材的规格尺寸,有经验的工程师往往都会知道你安排给采购的单子往往到最后是会变得面目全非的。

因为在钢材市场,普遍存在变薄,变窄,变短这些情况,采购买回来的东西往往是和你坐办公室根据设计手册里选出来的相关数据存在比较大的折扣。

4,深度了解各类常用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机床亦是如此。

设计一台机器的过程可类比是小孩堆积木一般,一个部件一个组件进行堆积,然后把这些具备不同功能的部件或组建遵循某种规律联系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你熟练掌握一些常用机构或装置的功能和特性。

而我们所常见的车,铣,钻,刨,磨,镗。

等机床上应用的结构或原理都是经过了数十上百年的考验,对于其稳定性和可应用性我们无需过多地怀疑。

比如车床的刀架结构,卡盘结构,尾座的锁紧机构,主轴轴承布置,磨床主轴密封结构,刨床的连杆机构等等。

其实说这么多,想表述的就两字,对于这些稳定的常用的结构我们要学会在设计新机床时“借鉴”或者说是“参照”。

从另一方面来说了解各类常用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是出一张零件图纸的前提基础。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当你完成一张图纸时最起码你自己要知道这张图纸上的这个零件的大体加工过程。

这个所谓的大体了解楼主个人认为是好比要加工一条常见的轴类零件,当你了解车床,铣床,磨床的一些特性后就不会在图纸上出现没有了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等情况,同时也不会对轴类零件的长度方向尺寸随意标注个IT6,IT7的公差要求。

5,具备一定的机床装配能力。

很多人会问,这完全是装配工的活了,我做为一个设计人员过多地了解这方面知识干什么?当然,会这么问的往往都是些刚入行的新手。

当你永远不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时就永远理解不了针对一条长轴进行过渡或过盈装配时因为你那图纸上的左轴承位和右轴承位相距太大而轴承却只能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装配时,那两轴承位之间那么长一段装配距离所带来的痛苦。

当然,你也肯定不会想起当这条轴最后要进行轴端螺纹锁紧时,因为你图纸上缺少了限制这条轴锁紧时转动用的夹持平面而导致无法顺利锁紧。

当然,你就更想不到或是理解不了哪个位置哪些孔或哪些销位是需要装配时定配的。

6,具备一定的电气,液压,气动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工作方向越来越专。

当然,这里强调这些“旁系”学科并不是要求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人员必须得能够根据机床功能进行液压或气动的集成块的油路布置或进行强电线路的规划或弱电程序的编写。

但至少我们要能看懂人家提供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或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等。

但能读懂或编写通用的PLC程序或一些运动控制器的C程序是更为妥当。

了解这些交叉科目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和专业负责液压,气动或电气控制的工程师进行技术沟通和协调。

往宽泛了说,当你了解透彻了这台机床的液压和电气后就能进行合理的“预留”。

在你设计初期就在头脑里把液压和电气所要连接的线路和管道进行了交叉排布,在设计时就能充分考虑这些管道和线路的空间位置问题。

7,养成在生活中捕捉,发现,简化,总结,借鉴的能力。

对于一个搞机械设计的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更擅长去发现“动”的事物和现象。

我们举些简单的例子,比如冰箱,就算你不知道它的制冷原理,但我们可以去观察学习冰箱的门的密封结构,再如榨汁机,它是利用刀盘的旋转进行物料的切削,同样是利用刀盘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进行过滤和分离。

再比如汽车后轮差速器,去琢磨当汽车转弯时候左右轮为什么出现速度差。

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捕捉去发现并去琢磨然后再进行提炼最后都是可以在设计中进行借鉴的。

当然,最好的学习和领悟的机会是在机床展会上,相信很多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对此深有体会。

机械设备会展既是销售人员的一个良好的拓展舞台和机会,同时也是机械设计人员学习别人优秀设计经验和认知当前机械设备发展概况的良好机会。

所以,楼主希望广大同行应当多多去参加相关展会,并不辞劳苦在展会上多走,多看,多拍照。

8,略知钣金知识。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应当是让外行人来观看时,能让他们在头脑里第一印象做出“美观”,“先进”,“牢固”,“稳定”等判断。

很多机械设计工程师往往侧重关注于机床功能,效率,精度等一些技术性层面的东西。

往往对于机床钣金设计,液压管道和电气线路布局采取忽略,忽视的姿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是把奥拓车的外围钣金套弄到奥迪车上,我相信很大比例的客户无法认同和接受。

苹果手机之所以卖得差不多人手一机,除了它的完善功能以及运算速度的优异,当然其“美感”的产品外观设计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突出在机械设计中要求注重机床的外围钣金设计以及线路管道布局或油漆色彩的协调。

当你不熟悉不了解各类钣金加工设备情况时,往往会出现在能进行折弯的地方采用铁板焊接处理,能进行弯管的部位采取直线管道拼接,能进行裁剪的地方出现弯弯扭扭的气割痕迹。

略窥机械设计的宗旨,那就是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设计来实现,以及如何做到让外行的人看到这个设计作品是持肯定和褒奖态度。

9,略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

对于事物或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可分为认知—略知—掌握—熟练这么些阶段。

我们作为机械设计工程师,因为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交叉性的学科比较多。

所谓业精于专,当然我们的前提是做好自己设计范畴内的事情,而这里所要求知晓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并不是要求你能熟记铁碳合金相图以及各类金属在不同温度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金相组织形态。

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是需要了解或掌握的。

比如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常见合金钢一些常见的特性,通用性材料的屈服点,抗拉强度,热处理前后硬度特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车间的师傅请你帮他弄一条刚性好些的车床用的深孔镗杆,你一听是要弄一条又粗又壮的高刚性的东西,结果在图纸的材料栏里写了个40Gr,等采购买回来,加工,热处理后,一焊接,发现YG6的刀粒铜焊怎么都焊不到那条又粗又壮的刀杆上去。

10,设计软件只是工具,而非使用它就是目的。

楼主曾面试过好多一些学校刚毕业的热血小伙,简历上很多都有这样那样的等级证书,尤其常见AUTOCAD,PRO/E。

一类中级制图员,高级制图员等等头衔。

楼主也加了好些像SOLIDWORKS应用群一类的QQ群。

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往往都沉浸和陶醉在讨论或研究采用何种建模方法,采用怎样的渲染或动画技巧一类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你去研究和深挖某个软件的各项功能是错误的,只是觉得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向应该正确把握。

我们做机械设计的要明白软件只不过是替代了传统的图板和丁字尺的一个工具而已。

应当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纯粹的设计构想当中,而不是让自己被这些功能庞大的软件给捆绑。

二,机械设计过程概述。

1,形成设计构想和完善整体策略。

机械设计的过程往往是从整体到局部细化的过程。

所谓整体,就是指一个总的全局观。

比如拿到某个课题(设计某样功能的机器),首先要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总体的模糊性的设计概念(这时要考虑的是一些全局性因素)。

比如要考虑客户要加工的料的材质(各项物理性能/硬度/强度/屈服点/耐磨性/韧性/比热/密度。

),形状(板材还是型材还是铸件锻件。

),再比如要考虑你所将设计的机床的大体尺寸,总高,总长,总宽(考虑到实际车辆和道路运输情况再决定该机是散装运输还是整机运输)。

在考虑这些大致方向性的基础要素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初步的机床功能实现方式。

也就是采取何种工艺或方法来成型,就目前的成型方式来说可分不去除材料的方式和去除材料的方式以及增加材料的方式。

不去除材料的方式有:铸造/锻造/挤压/冷轧/折弯/滚压/卷圆/弯管/旋压。

去除材料的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磨削/拉削/锯削/插削/冲压/裁剪/激光切割/水切割/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火花电蚀。

增加材料的方式有:焊接/分层轮廓加工(3D打印机)在如此多的成型方式里借鉴和确定某一种最合适的成型方式作为所要设计的机床的最基础理论架构。

2,确定机床初步结构方式。

基于上述内容确定一个初步的机床结构布置性方案。

比如客户提供的要由你所设计的机器加工的料是类似工字钢一类的较长型材(此时要综合考虑在机床加工时客户上料以及下料的便捷性,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考虑客户是单条加工还是成捆多条同时加工。

)在此状况下我们可能就会倾向于确定大概设计思路是在加工时候采取被加工件固定(静止)而采取刀具以及刀具总成移动的初步策略(类如激光切割机)。

当然,结合实际情况也可以采取工作台(物料)移动形式(类如龙门铣床)。

有了个大致性的初步策略后,再接着就要考虑机床的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

对于此两项要求肯定是要结合设备造价来确定。

例如是否采用多工位结构,是否采用多机头结构,是否需要加快各部位工进或快进的速度(速度高了对于驱动的功率要求就大了,又要考虑速度高了机构惯性大了,定位精度下降了,若采用大功率大惯量的电机就直接意味着成本的上升。

)此时也要兼顾机床整体的刚性以及重心问题或考虑必要的结构共振频率问题。

同时还要兼顾人体工程学要求。

(对于操作位或某些需要经常调整和操作的位置要考虑正常人操作时的便利性。

)3,确定各部件或总成的结构形式和功能。

在确定了机床成型方式和整体初步结构后就要对各部位进行初步规划,这时要比较清晰和明了各部位的功能以及确定采用何种机构来实现这些部位的功能。

做这些规划的前提的前提就是要先考虑这个组件或部件的安装和拆卸问题。

比如对于易损件或耗材或对于一些需要经常调校的装置和机构就要求考虑合理的拆装和维修时的便利性。

比如要更换一条三角皮带,则要对该机进行杀牛剥皮式的拆卸和更换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设计。

例如当我们确定采用常用的直线进给机构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有如下方面:(结合实际的效率和精度需求明确某种实现形式,常用的当然有导轨加丝杠这种形式,至于是采用滑动摩擦丝杠还是滚动摩擦的丝杠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传动效率,定位精度,动态响应性,负载情况,速度特性,螺纹升角,丝杠所能承受的轴向载荷,导程,造价成本,等因素都要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