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名家赏析(一)
红楼梦名人点评

红楼梦名人点评1. 哎呀,那林黛玉可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呐!就像那次她看见落花,不就哭着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你说咱要是看见花落也会这样伤心吗?就好比我有个特别喜欢的铅笔掉地上断了,我那心疼劲儿,就有点像林黛玉对落花的感觉呢。
2. 嘿,贾宝玉那真叫个心思细腻哟!他不是常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就跟咱在学校里突然觉得某个新同学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有一次我在操场看见一个同学,就觉得特别眼熟,这感觉和贾宝玉见到林黛玉时有点像呢。
3. 哇塞,王熙凤可真是厉害得很呐!她那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多霸气呀!这就好像咱班的班长,一进教室那气势,大家都得听她的。
有一回班长组织活动,那指挥的样子,真有点王熙凤的架势呢。
4. 哟,薛宝钗那可是稳重又懂事呀!像她劝宝玉读书时说的:“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
”这就像我姐姐劝我好好学习一样,苦口婆心的。
有次姐姐跟我说要努力,那认真的表情,真像薛宝钗呢。
5. 哎呀呀,贾母可真是有威严呢!她一发话,大家都得听着。
就像我们家里的奶奶,她说什么我们都得乖乖照做。
有一次奶奶让我们都去吃饭,我们谁敢不听呀,就跟贾母在贾府的地位一样。
6. 哈哈,史湘云那性格多豪爽啊!她不是总大大咧咧地说:“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这就像我好朋友,一来就咋咋呼呼的。
有次她来找我,一见面就喊,那活泼劲儿和史湘云真像。
7. 天哪,贾探春可真是有主见!她会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这就像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很有自己的想法。
有回讨论活动方案,她提出的点子可棒了,真和贾探春一样厉害。
8. 咦,刘姥姥也很有意思呀!她那句“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多逗呀!就像我们村里的一个老奶奶,说话也特别有趣。
有一次她讲笑话,把我们都逗乐了,和刘姥姥一样能带来欢乐。
9. 哼,贾环可真是让人讨厌呢!他那坏心思,就像我们班那个总捣乱的同学。
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

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着,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赞美了自由爱情,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矛盾生活解释了封建社会由兴到衰的必然规律。
一贾宝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单有一块未有,将其丢弃,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仕途道路,尖刻的嘲讽那些热衷仕途之人,称他们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一反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丑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为“草莽”,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被迫与薛宝钗成亲,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了。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
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
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赏析(一)《黛玉入府》赏析此回借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夫人,宝玉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
这也就是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
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
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二)《凤姐出场》赏析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它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
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
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10位名人对红楼梦的解读

10位名人对红楼梦的解读
1. 钱钟书,钱钟书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他强调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对社会现实的精辟观察。
2. 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可能会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小说,强调作品中的家族荣辱、爱情与友情等主题。
3. 石头,《红楼梦》中的“石头”是小说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可能会从文学角度解读小说,探讨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
4. 陈寅恪,陈寅恪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他可能会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对清代社会文化的反映。
5.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可能会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解读《红楼梦》,强调小说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6. 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可能会从文学
批评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的艺术成就和意义。
7. 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可能会从文学史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地位和影响。
8. 萧红,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她可能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的描写。
9. 钱学森,钱学森是著名的科学家,他可能会从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中的哲学思考和科学精神。
10. 朱自清,朱自清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可能会从教育与人格塑造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探讨小说中的教育意义和人格培养。
红楼梦名家评论摘抄

红楼梦名家评论摘抄
以下是《红楼梦》名家评论的摘抄:
清·王希廉:
《红楼梦》乃总从《西厢记》、《琵琶记》及元明杂剧出来。
如贵介世家,决无自居寒素而一口晋腔、楚调之事。
清·姚燮:
《红楼梦》可谓异军突起,非是文坛老将,笔墨饱酣,不易臻此。
无一闲字,无一闲笔,说事写景,纯用“工笔”画法。
清·陈其元:
读《红楼梦》不哭则已,哭则必哭到底。
刘心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既写出了贾府的繁盛,又写出了贾府的衰落,既写出了宝黛的倾心相爱和美好未来,又写出了宝黛与贾母、王夫人等人的矛盾冲突,既写出了大观园的美景和繁华,又写出了大观园的萧条和破败。
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对于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有着重要的帮助。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详解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一、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认同。
薛宝钗八面玲珑、事事力求周全,是知世故而又最世故的人了。
宝钗的妥帖和世故,让她得到了王夫人的喜爱、丫鬟们都称赞她,她的风头压过了黛玉。
宝钗的圆滑世故,获得了王夫人的好感,让孤苦无依的湘云把她当亲姐姐看待,收买了袭人。
但是宝钗却始终得不到贾母的喜爱,除了贾母偏心自己的外孙女黛玉之外,重要的是贾母对宝钗这个人的否定。
如果说宝钗是知世故而世故,那么黛玉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宝钗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己之利而为之,而黛玉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黛玉知道自己在贾府中尴尬的地位,所以事事小心谨慎、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
怕下人多嘴多舌,她宁愿自己委屈些,也不肯麻烦别人。
宝钗和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她便不再对宝钗设防,还坦然的告诉宝钗自己以前误会了她。
贾母对她的宠爱和宝玉是一个层次,她却从来不曾恃宠而骄。
王夫人对她心存偏见,她从不违心的讨好。
【详解】林黛玉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薛宝钗是它的肖子宠儿。
《红楼梦》写宝钗,其性格、容貌、言语、举止、学识、才能无一不佳,合于过去对建家庭中女子的“德、容、言、工”四德兼备的标准。
考生要列举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宝钗的世故,比如赢得湘云的认可,得到王夫人的喜爱,甚至连丫鬟们也喜欢她。
而黛玉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齿,她若是嘲讽一个人,那是比拿刀子刺人还要疼一些。
而黛玉则不同,她知世故却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黛玉其实什么都懂,却又保有了一份纯真。
因此小性儿的黛玉不仅有贾母的疼爱、宝玉的宠爱、王熙凤李纨甚至三春都跟她相处的十分融洽,就连湘云也重新亲近她而疏远宝钗。
【点睛】这类名著阅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名家对红楼梦评价

名家对红楼梦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以
其深刻的人物刻画、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享誉世界。
许多名家学者对《红楼梦》给予了高度评价,下面就来看看一些著名学者的评价。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评价《红楼梦》为“妙不可言,非同小可”,他认为《红楼梦》不仅在描写人物形象上有独到之处,更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上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
蒲松龄对于《红楼梦》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笔法赞不绝口。
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也曾对《红楼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他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于描写封建社会的人物、家族和社会关系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和揭示。
鲁迅指出,《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对封建社会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的深刻揭露,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另外,文学评论家毛泽东也对《红楼梦》进行了评价。
他认为《红楼梦》是中
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对于封建社会的描写和批判具有独特的价值。
毛泽东指出,《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腐朽现象,对于当时社会的革命和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们认为《红楼梦》不仅在
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揭示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红楼梦》的影响力和价值将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世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红楼梦》的名家赏析

《红楼梦》的名家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红楼梦》的名家赏析有关《红楼梦》的名家赏析《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名家赏析(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周汝昌先生评说《红楼梦》
当代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87年4月在他的《〈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一文中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他说,每当他与西方或外国学者们悟谈时,他总这样对他们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
周汝昌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少说也已有七千年了。
这样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
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
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
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
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
这样一个奇才绝才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
他还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心、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
所以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