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著名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最经典的十首诗词鉴赏

《红楼梦》最经典的十首诗词鉴赏那可真是文学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啊!里面的诗词简直就是字字珠玑,韵味无穷。
就说那首吧,“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写得多绝啊!就好像一朵娇艳的花在你面前慢慢凋零,你能不心疼吗?这就好比你看着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损坏,心里那个难受劲儿呀!还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哇,这描写得多形象啊!就跟现实中那些金童玉女似的,让人好生羡慕。
这感觉就像你看到一对特别般配的情侣,忍不住感叹他们的美好。
也特别有意思,“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啊,总是追求那些功名利禄,却忽略了身边真正重要的东西。
这就好像我们一味地追求远方的风景,却忘记了欣赏脚下的路。
呢,“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听听,这把秋天的那种萧瑟和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你置身于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那种孤独感扑面而来。
也值得一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多像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最后却把自己给坑了。
这不就跟那些耍小聪明的人一样嘛,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中“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写得真是深情款款啊,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爱意和无奈。
就好像你爱一个人却不能在一起,心里那个纠结啊。
也很不错,“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这画面感多强啊,仿佛那美丽的白海棠就在眼前。
就像你看到一幅特别精美的画,让你陶醉其中。
里的“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多有意境啊,把那种慵懒和闲适的感觉都写出来了。
就像你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懒洋洋地不想动弹。
中的“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真的是太有韵味了,把柳絮的那种凄美展现得十分生动。
就像看到一片美丽的花瓣飘落在地,让人心生怜惜。
里的这些诗词真的是太经典了,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文学之路。
我觉得这些诗词就是的灵魂所在,没有它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
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的经典诗词鉴赏

【导语】曹雪芹的《红楼梦》是⼀部诗化了的⼩说杰作。
它那⾏云流⽔般的散⽂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红楼梦的经典诗词,欢迎阅读! ⼥娲⽯上偈语 ⽆材可去补苍天,枉⼊红尘若许年。
此系⾝前⾝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词鉴赏】 《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们都熟悉的⼥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个顽⽯“幻形⼈世”的故事。
⽯头的经历,便是贾宝⽟的经历;⽯头,便是贾宝⽟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
“⽆材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对⾃⼰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悲愤和感慨。
他从⾃⾝的经历中看到他出⾝的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他曾经⼼爱的美好的⼀切也都随着⽆可挽回地破败下去了。
他从⼀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因⽽对他们进⾏了⽆情的暴露和鞭笞。
然⽽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荣华⽣活⼜不⽆留恋,特别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物(多为纯洁善良的青年⼥性)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俱焚,悲惋痛惜不已。
他也曾想有⼀番作为,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天”,但社会没有给他这样⼀个机会(有机会也未必有办法)去⼲⼀番事业。
以⾄使他“半⽣潦倒,⼀事⽆成”,在贫穷寂寞中度过了⾃⼰的后半⽣。
所以,“枉⼊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也未尝不是作者⾃⼰的慨叹。
作者把那块⽯头称为“顽⽯”,也⼤有深意。
顽⽯的特点是棱⾓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
⼈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
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
第三回书中的《西江⽉》词批宝⽟是“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章”、“天下⽆能第⼀,古今不肖⽆双”,正是宝⽟顽⽯性格的写照。
这字⾯上的嘲骂,实际是⽤反语来赞美宝⽟不同那个恶浊社会合作的叛逆性格。
题《⾦陵⼗⼆钗》⼀绝 满纸荒唐⾔,⼀把⾟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诗词鉴赏】 这⾸五⾔绝句,也写在第⼀回⾥。
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_经典的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_经典的红楼梦诗词《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吟月三首(第四十八回、四十九回)【说明】香菱跟黛玉学做诗,第一首写得不好,第二首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她不肯罢休,日夜苦吟,梦里也在做诗,第三首终于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其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注释】1.月挂——“挂”,庚辰本作“桂”,王评本改作“到”,今从戚序本。
中天——天中央。
2.皎皎——洁白明净。
3.助兴常思玩——常思玩月以助诗兴。
玩,赏。
4.野客——山野之人,多指贫居不仕或对现实不满者,所以说“添愁”。
5.翡翠、珍珠——为求措词华丽给楼和帘加上的饰词。
玉镜、冰盘——喻月。
6.银烛——银白色的蜡烛。
7.晴彩——晴空中月亮的光彩。
其二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注释】1.香欲染——形容香气之浓。
诗词中多写月夜梅花,所以用梅烘染月。
2.柳带——柳枝。
3.残粉涂金砌——阶台边沿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白粉。
古代以“金粉楼台”称华丽建筑。
粉,指金粉,即铅粉。
残,言其淡薄。
金砌之“ 金”即因涂饰金粉而言。
4.恍若——依稀彷佛,好象。
5.余容——指将要西沉的月亮。
拟人说法。
其三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注释】1.精华——月亮的光华。
这句说云雾遮不住月亮。
2.影——指月的形。
娟娟——美好。
魄——指月的质,月称桂魄。
3.“一片”二句——诗的修辞句法。
说秋闺怨女愁思不寐,直至五更鸡唱、残月西斜。
所谓“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砧,捣衣石。
参见《忆菊》等诗注。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表现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和人物心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南柯子(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注释】1.纤纤缕、络络丝——喻柳条。
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
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
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
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
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
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
【鉴赏】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
”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而说的。
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
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不是也同样适合吗?是的。
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
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去休惜,来自知,所谓随缘而化,踪迹难寻;夫妻相见之期犹如牛郎织女,不是说他做了和尚又是什么?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做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红楼梦诗词鉴赏2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注释】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
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导语:《红楼梦》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缩影,也是当时社会整个精神文化的缩影。
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古典管理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红楼梦里的诗词及赏析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诗词鉴赏】此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
贾雨村脱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样的诗。
诗的前两句平乎,并无特色;后两句却透出气象不凡,抱负不浅。
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间万姓仰头看”,你看这个落魄的穷书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热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颜无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确有人在的。
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所以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可贺!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词鉴赏】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
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
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
红楼的宿命牵着前生后事的传说,黛玉亏欠宝玉的甘露,便要换一世的眼泪,纵然是情深意长,终究还是扯不断心事终虚化的无可奈何,泪尽而归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了偿还前世的风月情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经典诗词及赏析,欢迎阅读。
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引子,是在《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出现的,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引子。
红楼梦引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总体引序,也是《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情感引序和悲惨命运终结的引序。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开始便是情字何其重要,那“鸿蒙”便是情。
演红楼梦也从这个,情字入手,更加证明“宿孽总因情”了。
谁为情种?试问世间谁是痴情的。
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人人都围这情字转,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这都是傻人在试遣愚衷而已。
这情本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是空的。
当成真去看去做,岂不是傻?岂不是愚?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有时也写作“悲金悼玉”)。
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金指宝钗和湘云,玉指黛玉和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是中国著名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判曲。
红楼梦最美诗词鉴赏十首

红楼梦最美诗词鉴赏十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以下是对红楼梦中最美的十首诗词的鉴赏,供参考:1.《红楼梦·葬花吟》这是林黛玉最著名的诗作之一,她以花喻己,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2.《红楼梦·咏白海棠》这是薛宝钗的诗作,她以白海棠为题,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和纯洁。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宝钗端庄稳重、雅致大方的性格。
3.《红楼梦·秋窗风雨夕》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风雨之夜为背景,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中情感真挚,意境凄美,展现了黛玉柔情似水、多愁善感的性格。
4.《红楼梦·咏月》这是贾宝玉的诗作,他以月亮为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意境深远,展现了宝玉聪明灵动、率真自然的性格。
5.《红楼梦·咏菊》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菊花为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黛玉才华横溢、傲然独立的性格。
6.《红楼梦·中秋夜宴》这是贾府中秋之夜的宴饮赋诗,展现了贾府繁华昌盛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展现了贾府家族的荣耀和尊贵。
7.《红楼梦·咏史》这是贾宝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他以历史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宝玉博学多才、深思熟虑的性格。
8.《红楼梦·咏雪》这是薛宝琴的诗作,她以雪为题,描绘了雪景的美丽和纯洁。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宝琴清新自然、明丽动人的性格。
9.《红楼梦·咏风筝》这是探春的诗作,她以风筝为题,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探春聪明能干、果敢决断的性格。
10.《红楼梦·咏蟹》这是林黛玉的另一首著名诗作,她以螃蟹为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性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著名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著名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所有人都十分熟悉,这是我们中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动人,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红楼梦著名诗词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赏析】
这几句俗谚口碑出现在第四回中。
贾雨村靠贾家的关系,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为争买英莲(香菱)而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的案件。
雨村不知底细,立刻就要拿人判案。
手下的门子葫芦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这份“护官符”,提醒他:金陵城这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
俗谚口碑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
称之为“护官符”,是說巴结这四家官僚贵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们不仅要丢官,连脑袋也保不住。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說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說《红楼梦》。
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說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
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說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說,“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致玛·哈克奈斯》)这就使我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变即小說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赏析】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
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
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說:“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
忆菊,其实是忆人。
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
这样看,她所忆
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
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
古人說“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赏析】
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
宝钗說:“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
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
《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贾政不在家,宝玉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诗中充满富贵闲人的情趣。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他得意极了。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赏析】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說他可为
闺阁增光。
这是說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
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除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赏析:
《葬花吟》是曹雪芹对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全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诗词鉴赏】
此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乘着酒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
贾雨村脱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样的诗。
诗的前两句平乎,并无特色;后两句却透出气象不凡,抱负不浅。
他一旦有出头之日,就要使“人
间万姓仰头看”,你看这个落魄的穷书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热切,野心多大,又多么厚颜无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确有人在的。
甄士隐此时还看不透他的品质,只是爱他的才华,所以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可贺!可贺!”在甄士隐资助下,雨村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云了。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词鉴赏】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
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
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
后来又靠走贾政的“后门”,起复做官,由于善于钻营,在官场中爬上得高位置。
脂砚斋的批语说他是王莽、曹操一类人物,可能在贾家败落时,他还要有一番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表演,可惜曹雪芹的书只给我们留下八十回,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又没完全体现作者原意,我们无法知道其具体情节了。
从书的前几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心狠手辣,敢作敢为,可说是个乱世之奸雄。
在吟上面这首诗时,他还是个旅居僧房,向和尚讨粥吃的穷措大,所以看见个长得周正一点的丫鬟也使他动心,一厢情愿地想入非非。
这首诗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穷秀才向慕女色及荣华富贵的心理。
诗写得挺像样,说明贾雨村很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