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小学课程整合的几点认识

浅谈关于小学课程整合的几点认识

浅谈关于小学课程整合的几点认识

目前克拉玛依教育系统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全面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学校课程整合则是其中的一点。

大家都在谈课程整合,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网上查找了一番,解答如下: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广义课程整合: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此课程整合,由于动静比较大,学科教师和教研部门不能完成。应当由省市级以上的教育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和推广。

⑵狭义课程整合

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狭义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此课程整合,可以由区县以上的教育机构来负责支持和积极推动,由教研部门和学科教师努力实施来完成。

小学教师教育感悟-范文

小学教师教育感悟 小学教师教育感悟 从事教育工作已12载,伴随着教育教学的过程,自己也在慢慢成长,特别是来到美的小学之后,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有了明确的工作展望。说到教育感悟,我想从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两方面来谈一谈感受。 一、教育管理 班级的管理,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这就好比是NBA 篮球队员,能加入NBA的球员,一定是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而在NBA赛场上,只有技术没有力量是绝对很难施展的。必须先有力量,再谈技术。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而班级管理跟不上,又何谈教学?所以要想使一个班级各方面上得去,就必须先管理好班级。 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偶听朋友谈及李镇西老师的管理魅力,我才恍然有所感。那就是把学生当“人”看,这里的“人”指的是和老师关系平等的人。小学生虽然还小,但他们毕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个体,要管理好他们,就要先建立好平等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思维,了解他们的行为。谈一谈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个案例。 小璇是我班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因各方面都敢于表现且很出色,却缺少正确引导,所以虽然一直都是班干部,但也使她养成了目无法纪的个性。四年级一次眼保健操,为了给我这个新班主

任显示一下她班长的威信,居然趁老师不在,要求全班学生不能做眼保健操。事后学生向我汇报了情况,我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看法,原来小璇做了几年的班长,为人又比较强势,所以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很怕她,又不敢违背她的管理。找小璇谈心,她却很不在意。为了班级的和谐,于是,我提议全班同学集体选举,推选出新的班干部。小璇不出意外地落选了,得票非常低。从这以后,小学开始对我有了很强烈的抵触情绪。虽然经过多方努力,但始终没有很好地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她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为了照顾到小璇的情绪,四年级下学期,我又重新启用她做为班级的纪律班长和晨读班长。工作虽然也能较好地完成,却缺少了以往的激情。 本学期刚开学,小璇依然担任班级的纪律班长和晨读班长。一天早晨小璇迟到,我要她抓紧时间带早读,她却突然趴在桌子上说不愿当早读班长,纪律班长也不愿意担任了。我当时就猜到,小璇可能是因为早上爸爸妈妈经常送她来学校迟到,而不好意思带晨读了,因为惭愧,连带着也不愿担任纪律班长了。多么有责任心的学生!我不愿意轻易放弃,课间找她来办公室谈话,可能是因为对我这位曾经调换掉她班长职务的班主任不信任,以为我要批评她,说什么也不肯来办公室。我就在教室外叫她出来,她也不肯,反而趴在桌子上哭泣着说:“我就是不当班长了,我就是不愿出去,你给我家长打电话吧。”这一幕让我想起上次因为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课程整合的思考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文、诗词的比重,小学语文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容。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环节。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哪些容适合与小学语文教材整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汉语言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化交流、名人故事、风景名胜、节日民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从呈现方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语文教材时,也要体现便教易学的特点,巧妙渗透到教科书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熏。具体言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通过专题、识字课、课文、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等形式得以体现。 一、专题

语文教材大都按照专题来组织单元,所有教材容、各项语文活动都围绕专题编排。人教版教材就是按照主题组织,以加强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整合。除了一年级上册以拼音、识字为主,从一下至五下,每册安排了8个主题单元,其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很多,如,设计了“热爱祖国”“爱祖国,爱家乡”“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世界遗产”“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月是故乡明”“遨游汉字王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语言的艺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旅”“祖国在我心中”“民风民俗”等单元。这些教学单元从不同的方面(如,风光名胜、神话传说、汉字文化、古典名著、古今诗歌、民风民俗,历史名人等),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专题“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例,该专题安排了一组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诗人受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启发而作的古诗《乞巧》《嫦娥》,有讲述古人凭借智慧惩治巫婆和官绅、为民除害的课文《西门豹》,有描写古代先民们探索天地万物起源和世界奥秘而创造的瑰丽神话《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二、识字课 人教版教材低年级单编识字课。识字课很重视吸收中华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教育改革的浪潮,科学教学的改革是其中心内容之一。各国对科学教育的改革都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些进展是革命性的。尤其是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的、计划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的科学教育的系统改革,提出了“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的口号和目标。这些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委托于2000年初正式启动并实施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01年3月已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绝大多数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几经小范围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修改,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期获得更多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各科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是完成的众多课程标准之一。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大学科研人员、教研人员、教学专家等8人)在项目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郝京华博士的带领下,广泛搜集了国内外该领域改革的多种资料,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还有国内历年来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在广泛比较研究(支撑性研究——①国际比较②国内现状调查③国内需求④小学科学教育理论新进展研究四个方面)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共同特征与基本趋势,并广泛调查国内自然教学状况和社会需求,总结50年来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在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征求自然教学专家学者对小学自然课程改革的建议的情况下,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开展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联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 2.1 课程性质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首先,培训扎实“有料”。王瑞芳院长和戴一峰副院长的理念沟通、院情总览使我们认识到独立学院的特性、优势及劣势;嘉庚学院的位置、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等,使我们的脑海里马上有了一幅图景。由此树立了危机意识,也认识到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把学院办好,才是与这个组织共同成长。 其次,注重效率和公平,王院长在讲话中多次使用“组织”一词,让我们体悟到院领导十分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及对组织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等,也让我们体会到组织的强大力量,组织的合力远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比的,关键还在于“组织”,也即组织规范的制定及其执行力。 第三,作风细腻、务实。此点从教务部、教学与科研促进部及人力资源部的报告中可以体现出来,其它诸如ppt技巧、教务管理系统等软件的培训也使我们尽快熟悉了学校日常教学所需要的技巧。 第四,注重“以心传心”。新老教师见面会独具特色,几位来自一线的、已脱颖而出的老师的教学经验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用心”,工作用心处,各种自创或借鉴的招数用起来才到位,

也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第五,构建服务文化。学院各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强化了服务意识而淡化了管理的色彩,如学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学院各部门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等等,服务的意识使各部门真正配合起来,顺利运转,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宗旨。 总之,培训期间体会非常多,相信各位新同事也有同感。通过培训,学院的愿景、“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及“有效教学见长”的办学特色已得到广泛认同,学院已有的组织文化使新进人员在思想上与组织保持一致,也是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培训的效果是好的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曾经参加过许多教材培训会,但从未参加过这种形式的培训。 今天是x月xx日———小学数学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会议结束后看到教师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不舍。与其说是培训,倒不如说是盛会! 作为小学数学中心团队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有全县教师的艰辛付出和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全县的教师这十几天来的付出,让我震惊! 记得第一次听说暑期培训时,我有些担心,老师们能认真地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石庙镇中心小学语文组张忠云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由于孩子们对钱塘江大潮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理解“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对于“万马奔腾、天崩地裂”等词语不能很好地理解。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光靠老师讲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击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五、案例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完整版)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

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 广西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李欣然 在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越来越来普遍。以活动为基础的科学课是一项丰富的资源,可使它自己与小学课程中所有其他学科结合为一体。科学课是由许多科学活动组成的一门探究课程。在活动中,许多探究学习活动和其他学科教育计划和内容相互重叠,因此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来传授学生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娴熟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地描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必须随时捕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链接点,整合科学与学科资源,促进课程与教学优化。 下面是我对《科学》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作的相关梳理,整理出了科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探究学习的契合点(见表一)。 表一:

就科学学科本身来说,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科学的一个方面,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它为学生提供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少,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单一的学科教学缺少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应用。因此,为了整合科学与学科资源,促进课程与教学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对“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进行了研究,在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堂教学中,均能找到科学活动的影子。(见表二)。 表二: 一、科学与语文整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语文学科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课文,这便成为《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切入点,并且从课内探究向课外探究延伸。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恐龙的灭绝》一课,老师设计了许多小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恐龙的食性、探索恐龙灭绝之迹、恐龙的转化,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延伸到科学探究中。又如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蟋蟀的住宅》。毕生致力于昆虫研究的法布尔,以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特色的文笔,将昆虫的习性和特征人性化、情感化,当我们读到它的时候,感觉是双重的,即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了解。同时,在语文课中引导学生寻找科学探究的途径,养成自主寻找素材的习惯,又如,《环境保护》,让孩子们围绕“沙尘暴”、“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几个话题交流一下对环境污染的看法。为了让孩子们在课上有丰富的交际内容,我首先请孩子们到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相关资料。于是在课上,有的孩子拿出了报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受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派遣,我于8月17日前往贵阳龙洞堡贵州教师教育学校参加“贵州省2007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学科骨干省级培训”。由于堵车,我赶到贵阳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这时已经没有去龙洞堡的车了,我只好在市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赶往培训点。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让我对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训分别由“教师教育学校”、“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教育学院”的专家及老师作了“校本研修”、“小继教”、“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下面我结合我们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教育厅曾宁一老师讲“立足课堂倾斜农村认真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教工程” 他分别从四个方面讲了我省“十一五”期间的小继教工作。 1、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目标。 2、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两项主要任务。 3、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工作思路。 4、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作的两个重点。在这十一五期间他强调从以下几点去开展我省的教育教学工作: (1)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从培训对象看)

(2)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从培训内容看,这是教育部的要求,国家标准) (3)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这是培训的重要、关键环节,是省情要求,实际需要) (4)以省、市(州、地)县各级骨干教师培训为引领(对中小继教起推动、引领、深化的作用) (5)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培训的方法、训练的特点) 他说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倾斜于农村,明年省里再举行优质课比赛会分批进行,一是农村教师的评比,二是县城及以上的教师评比。这样就给农村教师多争取了一个机会,以前我们农村教师大多因设备落后,教育观念跟不上,相对落后于城市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总是走到县城就被淘汰了,这样分开进行,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比赛也相对平等多了。另外这会在向农村教师中抽取1000名参加省级培训,这种培训时间长、内容多,会对我们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去争取这一个机会,要想赢得这个机会,我们得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教学做起。 二、贵阳师范学校的张宗伊老师讲“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 她用了一天的时间来讲这两个话题,在汉语拼音这一块中,关于“y、w”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把它当作声母来教,并且说它就是声母,教材上最后总结时也把它列入声母一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发展趋势及意义》论文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发展趋势及意义》论文 一、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点 当今世界诸国充分认识到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注重促进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改革与发展重要目标之一。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得课程的整合性下降,所以学科整合主要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应地,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则以综合课程为主。显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整合”便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而学科课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类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态,也是较为适合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形式之一,因此,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研究,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缺乏 许多学校意识到学科间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不断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或者将实践中成功的学校经验与成果应用于自身学校,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关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往往导致学校教师、家长等关涉人员无法厘定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内涵、目的与途径,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内涵认识存在错误理念。 2.缺乏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注重移植 虽然在实践探索中,有些小学学校成为课程整合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学科间课程整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样,也为其他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提供了典范与启示,但是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也不相同,这就是说,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强调学校利用自身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不可能去盲目去移植和复制成功学校的经验,当然不是成功范例一无是处,而是小学学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作为指导,从成功的范例中获得启示。 3.整合过程过于关注的是科目结构的平面调整 小学阶段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目的即希望学科知识能够促进小学生完整发展,防止小学生因为学科分立而产生偏科现象,科目过多而增加小学生负担。事实上,单纯的某一学科课程不能够完成促进小学生的完整发展,如果各门学科之间彼

心得体会 小学跟岗学习体会,感悟养正教育

小学跟岗学习体会,感悟养正教育 感悟养正教育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20xx4月24日,我有幸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进行为期四天的跟岗学习。此次学习,我们主要是参加了城北中心小学四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活动,在此要特别感谢城北中心小学四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及真诚无私的帮助。 城北中心小学的养正教育文化理念已坚守25年,学生在养正教育的沃土中,好习惯得以养成,能力得以提升,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以下是我对养正教育的几点感悟: 1.养行——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正文化理念浸润在城北中心小学各所学校的每个角落,干净整洁的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一处的安排布置都那么的规范有序。不论是校园文化墙还是班级文化布置,都处处彰显着浓浓的养正文化。 课间活动伴随着节奏明快、并带有时尚气息的音乐全体师生一起在操场上跑步做操。在体育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师生跑步的队形进行有序的变换着,时而呈s型,时而呈o字型,让人看的是赏心悦目。 课堂上,教师规范化的教学让我感触很深,几位数学教师就连板书一个加号和等号都要使用三角尺,教师规范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校园内外,孩子们见到老师都会鞠躬问好,课堂上学生不光坐姿

端正,就连回答问题时也是站的特别直,声音洪亮。总之,师生在举手投足间都展现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行走坐卧间显露出是的是优秀的品质。相比之下,这一点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2.养德——用有温度的爱去做有良心的教育 4月28日下午,我们和六街小学的部分班主任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每位教师的工作量都很繁重,但每个人都很敬业,也很专业,都有着较强的责任心,把教师工作当成是一份事业来干。 三(2)班的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27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她讲的《太阳和北风》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付出真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学生才会懂,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她用“三心”来总结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有心,用心,真心”。 二(4)班的许丽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在家校沟通方面的一些有效举措,从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家校沟通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是极为有利的。一分钟跳绳是许老师她们班每天的常规作业,家长每天都会按时将孩子跳绳的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而许老师每天都会看,而且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看,并进行及时的点评。由此可以看出,许老师对工作是多么的认真负责。用许老师自己的话说“你一定是要真心对待学生,这样家长们都会看到,你是真心对她孩子好的,家长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不理解老师的工作呢?”这也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一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整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整合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例如,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杨文华) 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第二,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按照教参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一律,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有老师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我们不妨用具体的课文来代替文本的概念,进而准确理解这一阐述。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当我们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笔者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人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 (李振村) 互动 互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所谓互动,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它的意义有了升华和丰富。笔者理解,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最新版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 实施新课程以后,小学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虽对以前的自然学科有所延承,但整合了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其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有着深刻的变革,使任课教师很难适应。而且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差异大,校长往往把精兵强将安排在语数外学科上,而让一些老教师顶替勉强为之,这些老教师是在文革期间接受基础教育,所学基本不能胜任教学。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把该课程分散排在各年级,没有相对专职,以至于有的教师将该课程挪作他用,未能实现国家规定教学计划。这种状况,并非我学区如此,凡农村小学大多这样,但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必须把小学科学课程落实到位,而教好该课程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合格的科任教师。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决定开办小学科学教师短训班,现制定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培训工作,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科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市进修学校为主要组织管理者,坚持面向全员,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全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对象

全校所有科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我学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堪、生动活泼、结构合理的科学教师队伍,促进农村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培训原则 1、加强对科学教学理论学习,培植先进的科学教学观念。 2、注重在科学课堂教学实效,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 3、立足各校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以课研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我市科学教师交流反思,提升教师的综合科学素养。 5、进行科学知识系统培训,扩展教师知识视野。 五、培训内容 1、小学科学教学法 2、中长期科学探究的探索与实践 六、培训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通用)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前两天,我参加了学校的语文课标培训学习课程,通过这次的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下面就是我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境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

小学课程整合的保障条件

小学课程整合的保障条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课程整合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有整合的参与主体,整合的配套措施等。整合条件的优化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整个学校层面的共同努力,发挥其作为整合配套系统中的动力支撑作用。学校应完善整合的配套设施,建构校本主题文化及课程氛围。在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按照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意发挥教师主体的创造性,激发教师群体的内在动力,让教师自觉主动的积极参与课程整合,维持教师的整合热情与活力,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与课程整合能力。教师在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应突出主题,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以此来保障整合策略的良好实施,促进小学课程整合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而持续地培养。 1.学校层面需为整合探索提供支持(1)完善整合的配套设施小学课程整合的支撑点在于学校,只有集整个学校自身资源及外部支持于一体的课程整合才能顺利开展。目前许多学校的课程整合本身是依赖于本校的优势资源来展开,整合的风险与阻力并存。从访谈中得知,以往一些改革的做法,如尝试分层差异教学等也遭遇家长的不理解和投诉;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施压最终导致改革计划的夭折。在缺乏相对完善的配套支持系统情况下,如课程资源、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及时间安排等,更令整合的实践探索举步维艰。整合探索总体呈现出零散无序、机械低效的状态,缺乏内外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需要一系列配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专门的课程研究与管理部门,保障整合策略的良好推行。小学课程整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并建立保障整合内容长效实施的评价机制。课程整合也使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加强了外界对学校改革的关注,这就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界资源和外部支持。小学课程整合既需要物质条件的保障与支持,同时也依赖于学校的整个大环竞的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建构合理的学校主题文化。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秉持怎样的办学理念与价值文化,包含着管理文化、师生文化、果程文化和教学文化等一系列内容。小学课程整合需要立足于本校的文化传统和万史积淀,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确立科学合理的主题,建构起主题型的校园文化本系。这里的主题是整个学校的办学方针和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从宏观层面来反映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构建课程文化的主题,让课程成为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载体是建构主题型学校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实现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教学文化之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一体的融会贯通,才能使课程成为学校长久发展的特色,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以学生核心素养统领整合的顶层设计整合的目标定位是进行课程整合设

2020年小学教育感言一句话

小学教育感言一句话 同学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动力资源、能量之库、成功之本。以下是好的小学教育感言一句话,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绵绵的爱意像涓涓的溪水,缓缓地流进孩子的心里。 2、生本课堂,老师当一回同学,同学当一回老师,非一般的感觉。 3、今天艰苦创业,明天迎接辉煌。 4、生本课堂体现了同学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课程标准思想。 5、超越经验,挑战自我,金中人撑起金山教育的蓝天。 6、传承华夏人文脉络,塑造金中精神。 7、关爱每一位同学是身在博爱之都的老师应有的风范。 8、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9、大雁高飞,不是为了炫耀翅膀;教师育人,不是为了鲜花掌声。 10、我的生本感悟语是: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原于生活。 11、生本,让课堂走向透辟与高级,让同学走向纯洁与卓越。 12、有些时候,在改变之前先适应会更有效。 13、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目标是否最终达到,而在于为达到目标所作的奋斗。 14、如果把课堂比作一盘菜,那么同学是主菜,教师是调味剂。

15、课堂教学,老师与同学的感觉,要像自己穿着的鞋那样舒服。 16、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17、宁改变自己的习惯,不改变同学的个性。 18、以同学为本,让自己站的更高。 19、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0、让孩子享受童年,快乐成长。 21、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 22、以学定教是活的灵魂。 23、多给同学自由发挥的空间,你会发现他们更多的亮点。 24、教育,让我们变得更真。 25、教育人——肩负时代的辉煌。 26、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心。 27、当同学喜欢老师,想着老师上的课,我想就是最基本的生本了。 28、教学中生成的鲜活案例往往出现在你的教学设计之外。 29、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30、爱心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31、尊重孩子从细节入手。 32、课堂,让孩子的心灵在智慧的田野上放飞。 33、尊重孩子的成长,用平和的心态教育孩子心态平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松鼠和松果》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此次我借小学科学国培计划的良机,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收益颇多,下面就简要的谈谈收获。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它跨学科,综合性极强,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平时积极的学习才能够驾驭好这门课程。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也不是部分大脑聪慧学生的专利,每一名普通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积极动手、动脑参与,都能学习好这门学科。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

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的理解 1、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一 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汪主任的一席话和几位老师的说课演示,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d9766718.html,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研究 作者:庚振英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式,也是课程整合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是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典型的体现。 【关键词】学科整合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6-02 一、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点 当今世界诸国充分认识到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注重促进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改革与发展重要目标之一。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得课程的整合性下降,所以学科整合主要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应地,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应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则以综合课程为主。显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整合”便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而学科课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课程类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学科间课程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初级形态,也是较为适合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形式之一,因此,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研究,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缺乏 许多学校意识到学科间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不断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也或者将实践中成功的学校经验与成果应用于自身学校,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关小学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理的引导,往往导致学校教师、家长等关涉人员无法厘定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的内涵、目的与途径,对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内涵认识存在错误理念。 2.缺乏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注重移植 虽然在实践探索中,有些小学学校成为课程整合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学科间课程整合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样,也为其他学校进行学科间课程整合提供了典范与启示,但是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也不相同,这就是说,小学学科间课程整合强调学校利

小学生读《爱的教育》心得感悟5篇

小学生读《爱的教育》心得感悟5篇 心得体会一 它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讲述了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读完后给我的最大感触,那就是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受动不已;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同学和同学之间的谊 那里,有高尚的卡隆、刻苦的泼来可西、虚荣的华悌尼 其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好影象:为了还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妈妈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家里人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帮忙,马可尔最终找到了几乎要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坚强地活了下来,在医生的帮忙下,马可尔和妈妈最终重逢了 马可尔这种对母亲深深的爱令我感触良深,自愧不如。平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我会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丝毫

没有研究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当了和马可尔相比,我显得那样的无知和渺小 爱这个字,每一个人都会说。每一天,我们感受着不一样的爱:有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教师对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爱、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可是,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甚至我们会忽略这些爱,把父母的爱当作唠叨和反感。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必须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忙我,我很期望我在享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也会付出我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忙的人,让世界充满爱。 心得体会二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齐来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今日的天气格外的好,小鸟在枝头歌唱,骏马在园中奔跑,老虎在走来走去,长颈鹿颈子伸的老高,很欢乐。孔雀展开尾羽,就像穿上了花衣服,原先是再和游园的小朋友比美呢! 我们来到了猴园。只见大大小小的猴子在玩耍,有一只老猴子用手抓在树干上荡来荡去,好像在荡秋千,可好玩了!我发现,有的人在往猴园里扔香蕉、花生等食物,我也往猴园里扔了一根香蕉,被一只母猴子接到了。它接到之后,自我不吃,而是把皮剥了下来,将香蕉撕成一块一块,喂给它的孩子。忽然一只小猴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