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_胡振明

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_胡振明
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_胡振明

5-首件工程成果总结报告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人员、设备、材料配备情况 (2) 四、施工进度计划和安排 (3) 五、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4) 七、施工经验总结 (6)

地系梁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1、G240岳阳县段拓改工程招、投标文件; 2、G240岳阳县段拓改工程施工图纸; 3、G240岳阳县段拓改工程Y2合同段合同协议书及谈判纪要; 4、根据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1-2006 7、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相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坪中中桥共有地系梁2道,地系梁断面尺寸为1.4*1.2m,端部圆弧直径φ1.5m,一个地系梁C30砼方量为9.05m3,钢筋822.84kg。 三、人员、设备、材料配备情况 1项目部地系梁施工技术人员一览表 2.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到场挡土墙施工队伍及劳动力表

3.到场机械设备表 4.材料准备 地系梁施工点所需钢材可经原S201进场进入主线施工纵向便道运抵。地系梁所需水泥等经试验检测合格后调运入场;所需卵石、砂将在就近开辟的多个料场和供应点择优采购,这些料场材料经我试验室取样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四、施工进度计划和安排 坪中桥1#墩系梁施工时间 本地系梁开始时间:2016年11月17日,工期7天。 五、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地系梁开工前,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技术、质量和安全培训。凡没有经过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工程项目不得开工。首先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国家和地方强制执行的安全规范、规程,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编写明确的《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手册》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手册》,发放到

港区4号泊位码头工程结构设计

港区4号泊位码头工程结构设 计 第1章设计依据 1.1 设计文件 1、业主与我院签定的 2、; 2、本工程1:1000水下地形图(镇江市长江测绘研究院,2013年10月); 3、《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有限公司常州录安洲港区夹江码头二期工程(陆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常州市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4、《录安洲长江4#泊位码头工程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报告》(常州市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5、《录安洲夹江7~9#泊位码头工程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报告》(常州市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6、《常州录安洲港区夹江码头二期工程(陆域部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常州市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7、《常州港录安洲港区4号泊位码头工程(陆域部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2014年1月); 8、初步设计批复暂缺。 1.2 依据规范 ?《水运工程施工图文件编制规定》(JTS110-7-2013); ?《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 141-2011);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1-2010);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2010);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2012);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 ?《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6-9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 ?《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 150-2007);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TJ 320-9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港口地区有线电话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JTJ/T343-199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或参数》(第三版);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其配套定额; ?国家颁发的其他相关设计规程、规范。

某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市直党校东润-公园壹号5#楼地基处理编制: 审核: 编制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一)组织机构 (二)施工准备 四、素土换填施工操作要点 五、CFG桩施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一)施工设备 (二)CFG桩施工工艺流程 六、施工技术参数 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八、施工安全措施 九、施工工期措施 十、雨季施工措施 十一、附表:资源配置计划 一、编制依据: (1)图纸:市直党校东润-公园壹号5#楼CFG桩平面布置图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二、工程概况: 市直党校东润-公园壹号5#楼地基处理,基坑开挖至-5.50m,然后换填1500mm 厚素土至-4.0m,再进行CFG桩施工,桩径400mm,桩数为529根,有效桩长10.5m,施工桩长11.0m,施工桩顶标高-4.0m。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回填土技术指标为:采用素土分层回填碾压,回填厚度为1.5m,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0.3m,控制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桩基技术指标为: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30Kp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80KN。 三、施工准备 (一)组织机构 工地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质安员、施工员。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其他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统一安排下相互协作、全面协调工地的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二)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规划 本工程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已就绪,具备开工条件。 2、技术准备 (1)在开工前做好图纸的熟悉和自审以及会审工作; (2)编制好技术安全交底以及质量计划; (3)编制施工预算,做出工料分析; (4)积极储备材料,做好原材料检验及各种试验报告; (5)作好放线准备; (6)开工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机械清单准备好机械设备并作好检验和维修工作。 四、素土换填操作要点 (1)基坑开挖 用装载机清除或处理场地内的杂土、碎砖块、垃圾、植物根等,并对场地进行平整,然后开挖至设计标高-5.50m。 (2)基底清理

浅谈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浅谈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01T14:29:00.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林雪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建设在不断的增多,而软基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得到我们的重视,软基处理是港口工程中的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完善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但依旧存在着不足和一定的缺陷,本文对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基本原则、处理方法进行了解析。 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1073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建设在不断的增多,而软基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得到我们的重视,软基处理是港口工程中的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完善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但依旧存在着不足和一定的缺陷,本文对港口工程中的软基处理基本原则、处理方法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港口工程;软基处理技术;问题;方法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因而港口运输也逐渐发达,由此带来码头工程的数量不断上升,码头工程中软基施工是非常常见的施工项目。软基施工中控制强夯技术是关键,控制好强夯技术就可以控制好港口码头的整体施工质量。 一、软土的工程性质及软基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软土地基主要为灰色、深色细粒状土,地基中天然含水量一般大于或者等于液限土质,天然孔隙比一般大于或等于1.0的土质。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存在着以下共性:土壤中天然含水量较高、压缩性较大、孔隙也较大,天然软弱土层一般为正常固结土,有部分土层处于超固结状态,而近代海相或河湖相沉积物,一般处于欠固结状态;土的成分粘土矿物、有机质含量高,同时抗剪切强度较弱、承载能力较小;渗透性很小,在外荷作用下渗透固结速率很慢,一般软弱土层渗透性具有明显各向异性,水平向渗透系数往往高于垂直向的渗透系数,尤其是存在水平砂夹层;流变性显著,在外载作用下,土体主(渗透)固结完成后,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剪切应变缓慢发展,流变的工程问题,既可导致强度衰减;又可产生可观次固结沉降。 软基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问题。在使用荷载(静力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地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影响正常使用,引起破坏或边坡失稳。(2)沉降、水平位移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荷载作用下(静力和动力荷载),地基产生变形。当沉降、水平位移、或不均匀沉降超过相应的允许值时,将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引起破坏。沉降量较大时,不均匀沉降往往也比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更大。 二、港口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因为软土是掺杂着一些薄层粉、细砂的混合物,其渗透性相对比较差,会严重影响着地基的排水功能以及承载力低,所以在港口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影响着地基的强度,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的危害一般表现在港口设施工程中的公路方面,如果桥头高路堤发生滑移、沉降或者单边膨胀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到桥梁使用的寿命和价值。 三、软土地基处理基本原则 市政工程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通常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以达到稳定地基的目的;第二,改善地基土质的动力性能,以防地基震裂或坍塌,稳定地基。第三,为降低地基沉降的速度,要降低土质的压缩性;第四,降低地基土质的渗透性,以避免水土流失。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将上覆较好的土层覆盖在软土上或淤泥上作为地基的持力层,若上覆的土层较薄,则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扰动淤泥或软土。当然均匀性或密实度较高的工业废料及建筑垃圾也可填充在软土中作为地基的持力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质含量高或者具有较高腐蚀性的生活垃圾等不宜作为填充土,若只能使用这些填充土则要事先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才可以用作地基的持力层。 四、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1)挤淤置换处理。依靠换填材料的自重以及借助其他外力,如:压载、振动、爆破、强夯或卸荷等,使软弱层遭受破坏后被强制挤出而进行的换填处理。这种方法不可能把软弱层完全挤出,需要考虑一定的沉降。 (2)排水固结法是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地基,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通过加载系统在地基中产生水头差,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3)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然后埋设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其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砂垫层内埋设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其优点是:工期短,效果好安全可靠,施工便利,节约资源,利于环保。注意事项:①堆载前要注意保护密封膜,防止堆载时刺破;②堆载层底部应选用较细且不含硬块状的堆载物;③选择合适的堆载时间和荷重。 (4)降水(联合堆载)预压法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使降低地下水位范围内土的浸水重度变为饱和重度,因而产生了附加荷载,使土体固结、沉降、土的性质得到改善。降水预压不会使土体破坏,因而不需控制加荷速率,可一次降至预定深度,从而加速固结时间。 (5)加固土桩 ①水泥土搅拌桩:用带有回转、翻松、喷粉与搅拌功能的机械,将胶结材料与地基的软土搅拌,使软土地基局部范围的某一深度,某一直径内的软土用固化材料予以改良、加固,形成加固土桩体,这种桩称为水泥粘土桩、石灰粘土桩或某胶结物粘土桩,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性。水泥搅拌桩或粉喷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饱和粘性土地基。当地基土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粉喷桩。当水泥搅拌桩或粉喷桩用于处理有机质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②高压喷射注浆: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或水称为不小于20MPa的高压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击破坏土体,一部分细小土粒随浆液冒出水面,其余土粒在喷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与浆液搅拌混合,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的重新排列,浆液凝固后在土中形成固结体,从而改善土的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 旋喷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饱和粘性土地基,特别适宜在施工场地狭窄、净空低、上部土质较硬而下部软弱时采用。当用于处理有机质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完整版)秀村隧道初期支护首件工程开工报告

海西高速公路网厦沙线三明段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A8 监理单位: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开工项目:秀村隧道右线首件工程初期支护所属分项工程:洞身初期支护桩号:YK167+321~YK167+311 申请开工日期:2014年10月13日 计划完工日期:2016年11月10日 此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张海春质量负责人:张俊辉安全负责人:王东 致监理工程师: 上述分项工程已具备条件,申请开工。 承包人:日期: 附 件 1、秀村隧道右线洞身初期支护首件工程开工报告 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结论: 监理组长: 日期:

厦沙高速公路(三明段)A8合同段秀村隧道右洞首件工程YK167+321 ~311段初期支护 开 工 报 告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厦沙高速A8项目部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九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1、设计概况 ............................................................................................................ - 1 - 2、施工技术参数 .................................................................................................... - 1 - 三、施工资源配置........................................................................................ - 1 - 1、人力资源配置 .................................................................................................... - 2 - 2、施工机械配置 .................................................................................................... - 2 - 四、施工工艺............................................................................................... - 3 - 1、锚杆 .................................................................................................................... - 3 - 2、钢筋网 ................................................................................................................ - 4 - 3、钢支撑 ................................................................................................................ - 6 - 4、喷射混凝土 ........................................................................................................ - 8 -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 10 - 1、隧道钢筋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0 - 2、隧道锚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1 - 3、钢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2 - 4、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3 - 六、安全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 14 - 1、质量保证措施 .................................................................................................. - 14 - 2.安全保证措施 .................................................................................................... - 15 - 3、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 16 -

打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全面]

银川阁笛湖回迁区1号、2号、11号-13号、19号-26号、32号-35号、37号楼 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河北华佳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施工依据 3 施工组织部署 4 施工准备 5 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措施 6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7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8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 试块的留置工作 10 雨季施工措施

银川阁笛湖回迁区地基处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南临规划的新华街、西临大兴渠、东临燕庆路.因天然地基不满足承载力要求,需对该工程采用长螺旋钻孔泵压素砼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10kpa,详细见下表: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参数表表1 2 施工依据 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2 《桩位布置图》; 2.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5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1-2001. 2.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 施工组织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 3.1.1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和副经理组成,主管技术、质量、生产、安全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重大事宜.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见图1.

⑴工程材料部: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编制并实施材料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机械、工具等. ⑵技术质量部:编制贯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材料检验和施工试验,检查监督工程质量,调整工序矛盾,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等施工资料. 3.1.2质量保证体系

论港口工程淤泥质土地基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论港口工程淤泥质土地基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17-09-26T15:28:31.2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作者:刘晓春[导读] 但是在沿海地区因为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淤泥质软土,造成工程建设中地基结构的技术性难题。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建设中地基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而港口工程地基多为淤泥质土,地基处理难度大。对淤泥质地基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换填法、挤密桩法和排水固结法,本文对港口工程淤泥质地基处理的真空排水预压技术进行分析与讨论。关键词:港口工程;淤泥质地基;地基处理;真空预压引言 我国疆土广袤无垠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种类很多。港口作为我国资源交流贸易的枢纽,其工程建设得到国家重点关注。但是在沿海地区因为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淤泥质软土,造成工程建设中地基结构的技术性难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针对淤泥质软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就会导致加载过程中地基失稳、地基使用期间工后沉降量过大,从而对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和生命周期造成巨大影响。 1 淤泥质土的结构和工程特性 淤泥质土是海滨、湖泊、河滩、沼泽、农田中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淤泥质土粘性矿物成分主要是水云母和蒙脱石,含有大量负电荷,其颗粒外围有较厚的薄膜水,且在沉淀过程中由于土粒间静电荷与分子引力的互相作用,让其微观状下形成絮状或蜂窝状结构。所以,淤泥质土在结构性上含有大量的结合水,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粒间连结,这就会导致淤泥质土结构强度低、固结时间长、渗透性大。由于淤泥质土在结构上的显著特征,在自然环境中呈软塑状态,难以依靠自重作用压缩密度,因此必然具备高压缩性和高孔隙性,这就导致其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流变性、触变性和不均匀性。在工程建设中,地基的沉降包含固结沉降、侧向挤出和次固结沉降。在相同条件下,淤泥质土因为其结构强度弱、压缩性高,所以比一般粘性土天然地基的沉降量更大,这就导致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淤泥质土的地基载荷能力十分低下。短时间缓慢加荷,比如住宅和小型建筑,是看不到什么明显效果的;一旦加快加荷效率,或者载荷重量过重时,建筑物极容易倾斜或倒塌。固结沉降后,淤泥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都有了很强的提高,在固结沉降之后还有很长时间的次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持沉降速度较小,但持续时间可多达几十年。因此,在工程建设阶段,相关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土质地进行调查与试验,测试土层的压缩系数、密度、含水量等物理力学指标,针对性地对软弱地基采取相应加固处理技术措施。 2 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 当前港口工程,针对淤泥质地基主要处理方法有三种:换填法、挤密桩法和排水固结法。 2.1 换填法 换填法也叫做换土法,一般作用在较小的工程项目中。具体过程是将淤泥质地基范围内淤泥质软土清除,换为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结构稳定的砂石土回填并夯实。 2.2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主要使用于中小型水工建筑物的淤泥质地基处理。通常是用冲击或震动的方法,把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钢管桩等刚性桩打入原地基,或使用沉管法形成桩孔,然后用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材料的回填和夯实,形成桩体,然后通过桩体横向挤压淤泥质地基密度提升载荷能量,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如果地基范围较大,桩基法的成本就过于高昂。 2.3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施工就是在预加固地基中通过布置竖向排水管道,同时不断对地基施加压力,使淤泥质土中孔隙的水渐渐被排除,密度变大,地基发生固结形变,地基土强度增长。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分类标准是根据排水方式和预压方式的不同。堆载预压就是布置好排水管道后,通过堆放砂石对淤泥质地基进行加荷预压,加快淤泥质地基的沉降过程,并通过淤泥质土的凝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但是堆载预压法耗时偏长,影响施工效率,且效果不易控制。真空预压是在淤泥质地基顶部铺设一层排水作用的砂层,然后用薄膜密封,并使用真空泵将膜内抽真空,使膜内外形成气压差,挤压淤泥质地基加速其固结沉降的过程已达到减小密度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与堆载预压法相比,真空预压法具有加载速度快,不需要堆放砂石,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因为利用气压差,加载过程中不会出现地基失稳的现象。真空预压法因为工期短、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是目前淤泥质土软基处理的主流技术[1,2,3]。 3 真空预压技术的施工方法 3.1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流程 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可按图1进行: 图1 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 3.2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3.2.1滤管的制作与铺设 (1)用直径为Ф63mm的塑料管,采取工厂化集中生产,管体打孔外包1层透水滤布,成卷运到施工现场。为保证滤管质量,不允许现场加工。 (2)铺设滤管的位置应由测量人员按要求放线定位。

首件工程实施明细介绍

G207线道县祥霖铺至江华界牌井公路改建工程项目 “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质量(内在质量、外观质量、档案质量)的管理,努力消除质量事故隐患,杜绝质量通病,进一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依据《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指导意见》(湘路工建[2010])241号,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及省、市公路局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主要按“指导意见”,对其部分章节进行细化、补充、完善而编制成。 一、关于“首件工程的目的和作用”的深层认识 1、由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材料、人员、设备、工艺、地理条件、安全环保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质量,通过首件制工程,可以评价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 2、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便于承包人施工工艺组合,总结经验,加强管理,为规范化施工创造条件。 3、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可预见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

解决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了承包人的损失,避免施工后期造成返工。 4、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熟悉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表面质量等级及验收标准,落实业主对具体分项的特殊要求。 二、首件工程认可组织机构 首件工程检评工作组由以下单位的全部或部分组成: 1、项目业主质量监督组(总监办); 2、监理单位:驻地监理处; 3、施工单位项目部 总监办及驻地监理处负责对施工方案、工艺方案、安全措施、工程材料进行审核并监督实施,统一报检程序和检表格式,对首件工程进行初检。经施工单位初检后,驻监处初检后,总监办牵头由相关单位组成质量检评组,对首件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三、“首件工程认可制”的评价标准 1、业主用于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文件规定,及业主对所属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和有关规范; 3、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有关制度和办法。 四、首件工程申报、实施、检查验收流程

海南炼化码头8#泊位工程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系列工程扩建8#泊位工程水工结构部分主要包括:防波堤延长段、新建一座1万吨级油码头。 1、码头结构 8#泊位1万吨级油码头工作平台:长50m,宽30m,采用混合直立堤结构。 (1)港外侧为防波堤斜坡结构,挡浪墙顶标高13.5m,采用14吨扭王字块体护面;垫层块石采用1000~1200kg块石,抛理两层厚1.56m,抛理边坡1:1.5;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块石,厚0.70m。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 (2)港内侧码头面高程6.0m,结构采用预制沉箱为基础,基槽开挖边坡为1:2,挖除表层松散细砂层后,抛填10~100kg块石基床至标高-9.4m (夯实)。在基床上安放沉箱,沉箱底宽8m,沿码头长度方向9.96m,高11.4m。沉箱底板厚度为0.50m,前壁厚为0.35m,后壁厚为0.30m,隔板厚0.20m,前趾宽1m,单块沉箱重量为472(464)t,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胸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胸墙顶宽2.5m。沉箱内进行回填砂。 沉箱前趾采用栅栏板护底,抛石基床采用100~150kg块石护底,厚度为0.70m。 港内侧码头靠船设施采用DA-A800H竖向护舷及DA-A300H水平向护舷,系船设施采用450kN单钩快速脱缆钩。 系缆墩:共设5个系缆墩,系缆墩设置于防波堤上,与L型挡浪墙现浇为一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每个系缆墩安装1套450kN单钩快速脱缆钩。 2、防波堤结构

(1)防波堤堤头段:堤头段长45m,斜坡堤堤顶高程为8.5m。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两侧以1300kg~1500kg块石作为人工块体的垫层,厚1.69m,抛理边坡1:1.5。护面块体为18t扭王字块。采用200~300kg块石护底,护底块石顶宽15.0m,厚0.90m;垫层石和护底块石下碎石垫层厚0.30m。施工过程中,原防波堤堤头段18t扭王字块体需暂时吊移,在形成新的堤头断面后重新利用,并考虑50%的破损率,破损的扭王字块不再利用。根据地质钻孔,堤头处MK12孔揭示表层有7.1m的淤泥质土,为保证堤身的稳定性,需将该软弱土层挖除。 (2)防波堤堤身段1:该段长度为65m,斜坡堤堤顶高程为8.15m。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两侧以1000kg~1200kg块石作为人工块体的垫层,厚1.56m,抛理边坡1:1.5。护面块体为14t扭王字块。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块石,厚0.70m,护底宽度港外侧为10m,港内侧为5m,港内侧-3.0m以下护面块体为1000kg~1200kg块石,垫层石、护底块石下碎石垫层厚0.30m。 (3)防波堤堤身段2:该段长度为124m,堤顶为净宽5.5m的管廊通道,通道顶高程为9.5m。斜坡堤堤心石采用1~1000kg开山石,堤身段护面块体为14t扭王字块,以1000kg~1200kg块石垫层,厚1.56m。内侧护面块体为1000kg~1200kg块石。护底块石采用100~150kg 块石,厚0.70m,护底宽度港外侧为10m,港内侧为5m。 (4)防波堤堤顶设现浇L形挡浪墙,挡浪墙按不允许越浪考虑,顶高程为13.5m。 3、港池炸礁及疏浚:本工程包括8#泊位港池炸礁及疏浚,8#泊位港池炸礁工程量为3.6万m3;8#泊位疏浚量约为29万m3。 二、工程规范及标准 1、《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215-98) 2、《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 1. 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针对第二章评标办法中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标准,可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部署 第四章平面布置 第五章施工准备 第六章试验施工方案 第七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防风、防雨、防雷施工措施第十二章降低成本措施 第二部分附表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结合以下规、标准、法规和管理制度作为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3.《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等规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土工试验方法》GB/T50123-99 6.我公司按照GB/T 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GB/T 28001-2001标准制定的《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7.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8.我单位现有可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类似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建设

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镇江港大港港区三期工程集装箱及多用途泊位工程包括水工工程(新建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和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引桥3座(4#、5#、6#)、闸门墩3座、驳岸、陆域形成及地基加固、道路堆场工程(含给排水管沟、电缆管沟、灯基础等)。 陆域形成面积约38万m2,是由码头驳岸后方清表回填开山土进行地基处理后形成,回填料主要为砂质粉土,陆域形成起夯面标高为+6.53~+8.43m,道路及堆场设计标高约+6.8~+9.0m;陆域按功能分区为1#、2#集装箱堆场,钢铁、矿石堆场,3#集装箱堆场,空箱堆场,查验场,道路及散卡停车场及绿化地等。按地基加固分区及工程量详见下表。 地基加固一览表 区域位置地基加固方 案 强夯能量 (KN.M) 加固面积 (m2) A 1#、2#集装箱堆场区域强夯 2500 89782 B 2#集装箱堆场区域强夯 2000 35908 C 钢铁、矿石堆场区域强夯 2500 71431 D 3#集装箱堆场\查验场区域强夯 1500 68181 E 空箱堆场区域强夯 1500 27144 普夯区部分道路和散卡停车场区域普夯 1200 50205 碾压区绿化等振动碾压 29563 总计强夯面积:342651 m2,碾压面积:29563m2。 2、质量要求 2.1、鱼塘、河浜内清除淤泥至较好土层,以清淤泥后基底立人陷入深度 不大于5cm为宜;

2.2、对堆场及道路区域清除地表杂填土约30cm,并将树根、杂草及芦苇等腐植物清除干净; 2.3、回填适当分层,最上一层应平整并碾压至起夯面标高,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cm,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应不小于6%; 2.4、地基处理后验收标准:对于非绿化区域的回填区域,陆域回填设计标高以下0~0.3m以内压实度达到95%,陆域回填设计标高以下0.3~0.8m 以内压实度达到93%。 2.5、相关规范标准: ①《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②《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2) ③《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④《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8-2000) ⑤《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及局部补充规定 ⑥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和道路堆场工程《技术规格书》 3、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总体思路 1)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分区进行,施工安排由C-D-B-A-E-其它区,陆域开挖、回填与地基处理等施工形成流水作业。首先组织队伍进场分块进行清表、抽水及清淤工作,对鱼塘清淤后验收一块回填一块;对于试验区,在回填工作开始后,首先按照设计指定位置进行回填,并及时进行试夯工作,在大面积开始强夯之前一定要完成试验区的强夯工作;对于其它区域的开挖及回填按照以上顺序进行;碾压区最后分层碾压回填。 2)陆域形成回填计划工期为8个月,平均每月有效工作天数为25天,这样每有效工作天完成的回填量为4000m3/d,现配备挖掘机12台,载重汽车36辆,装载机4台,推土机6台、洒水车2辆进行作业,根据工作效率计

防护工程首件开工报告及组织方案

旬麟二级公路 首件工程施工许可证

旬麟二级公路 首件工程开工申请的报告

K30+500~K30+600段二灰碎石基层首件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全长4.177公里,起始桩号为K30+500~K34+677,共有20cm厚二灰碎石基层54239.3m2。 K30+500~K30+600段长度为100m,属于新建段,二灰碎石基层的铺筑厚度为20cm,宽度为12.40m,面积为1240m2。 二灰碎石基层首件工程选在K30+500~K30+600段右半幅,计划施工时间为2012年5月10日。 二、施工组织 1、现场主要人员表 2、现场施工机械设备

3、测量、试验及检测仪器的配置 三、基层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基层混合料采用机拌法拌制,20T 以上的大吨位自卸汽车然后运至现场,采用摊铺机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 一、原材料 石灰:应采用符合规范规定的生石灰,石灰应用于工程之前7天,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石灰应设棚存放,并能防风避雨,在用于工程之前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碎石:应满足规范要求,重点注意碎石强度,其压碎值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各类型碎石应分级

堆放,界限清楚。 水:凡人或牲畜饮用的天然洁净水均可使用。遇到有可疑水源时,必须先进行试验鉴定,避免对拌和物产生不利影响。 二、配合比组成设计 试验室通过试配五组不同剂量的混合料,分别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测定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根据规范要求的强度标准,经比较选定的混合料级配曲线应在要求的级配曲线内,并使拌合好的混合料不仅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要求的指标,还要综合考虑灰土碎石的温缩性、干缩性以及经济性。 三、混合料的拌和 石灰稳定土碎石混合料搅拌站:没有好的拌和设备,不能生产出技术指标合格的稳定土混合料,而好的拌和设备好坏的关键就要看其骨料、粉料、水等各种物料的配比精度是否能得以保证。我们拟采用粒料拌和设备,该设备配有电子计量装置,属按重量比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机型。该设备能很好的控制混合料的配比精度,且拌和均匀、性能稳定,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拌和站应有足够大的料场,贮存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碎石,并有充足的水源,有准确的水量器。 严格控制石灰剂量:石灰剂量太小,不能确保二灰碎石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也产生相对应的反射裂缝。考虑到施工时各种损耗,工地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以确保石灰稳定碎石的质量。 严把碎石级配关:采购级配碎石时,一定要按规格料收购,分别堆放,不能进混合料,规格料的种类由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来决定。采用分级上筛的方法确保级配准确,对超粒径碎石颗粒拌和机料仓前要设专人剔除。 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1-2%,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含水量过大,既会出现“弹软”、“波浪”等现象,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增大混合料的干缩性。含水量过小,混合料容易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也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来控制含水量,实际施工中要根据气温情况及时调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项目 幼儿园地块软基处理方案 一、场地基本状况 1.1拟建的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区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南湖景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17944平方米(约176.9亩),总建筑面积约为87105平方米。场地西南角拟建幼儿园,建筑物约1~2层。现幼儿园区块地基主要为淤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泥浆,放置时间约5~6年,泥浆深度约为7~10m,面积约25600m2。 1.2填土区泥浆呈流塑状,长满芦苇,土质极软,承载力基本为0,含水量很高,颗粒极细,不能直接上人和设备。 场地现状图 本次淤填土区地基处理主要针对泥浆层及3层淤泥质粘土层。 1.3施工平面布置

二、软基处理工程条件 2.1拟处理地层 根据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0月提供的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应予以处理的软土地层为④1粘土以上的地层,处理的厚底为10.1~14.1米。拟处理的各土层状况如下。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揭露厚度1.1~5.3m,西侧厚度大。①2淤填土(塘泥):灰、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由原状鱼塘淤泥与外来排放施工泥浆组成,岩性相变大。本场地普遍存在,揭露或可见厚度1.2~6.3m,相邻孔的最大厚度差为4.9m,层顶坡度达19.2%。粒度成份以粉性粘粒为主,渗透系数为7.6×10-8cm/s,

Es为2.14MPa,为极高压缩性、极低渗透性软土。本地块因仅北侧、西侧有10个钻孔,大多范围的层后及物理学性质不祥。 ②粉质粘土:为原状沉积土,灰黄色、饱和,软可塑状,揭露厚度1.1~3.9m,一般为1.2~1.4m,层厚较小。W:35.7%,e:1.030, E s1~2:4.58Mpa。fak:120kPa。 ③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局部夹层粉土。揭露厚度0~4.9m,厚度变化较大。W:49.3%,e:1.386,Ip:18.3,E s1~2:3.11MPa,fak:70kPa,属高压缩性粘土。 拟处理地层为极高压缩性的①1层和高压缩性的③层及杂填土,处理深度为10.1~14.1m。 2.2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场地北侧的地表水沟深度不详,宽度大于15m;东侧有人工开挖的水坑,其深度大于2m,降雨时地表水从南侧流于水坑中。 地下水:杂填土中有受降雨补给的上层滞水,表层芦苇根系土层中有孔隙潜水,使①2层淤填土的含水量高而甚稀软。浅表地下水从淤填土面渗出向水坑排泄。 2.3地面地形与地貌条件 由于人工堆填和开挖,导致地表高差大,东、北地面低,南侧高。因地面稀软和芦苇丛生,地面高程不明。 三.地基处理工程条件分析 3.1地基处理前准备工程量大 1)清表与平整工程量大:具体为大量芦苇割除,苇根清除,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