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合集下载

特色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特色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特色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一、引言夏秋茶是中国茶叶的重要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生态生产已成为茶叶生产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二、夏秋茶特点及其价值夏秋茶是指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到夏季和秋季再次采摘的茶叶。

因为它们是在高温多雨的季节里成长和采摘,所以它们的口感与春茶有所不同。

夏秋茶有以下几个特点:1.香气浓郁:由于高温多雨,夏秋季节中空气湿度大,使得茶树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使得其香气更加浓郁。

2.口感丰富:由于气候变化,夏秋季节中日晒夜凉现象比较明显,使得茶树内部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得茶叶口感更加丰富。

3.药用价值高:夏秋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降脂、抗氧化、预防癌症等功效。

三、绿色生态生产的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生产已成为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趋势。

绿色生态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公害: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不使用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确保茶叶安全卫生。

2.环保节能: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3.资源循环利用:将茶园废弃物和剪枝芽落等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地肥力。

4.提高品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和土壤改良: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2.病虫害防治:采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保证茶叶品质。

3.科学管理: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如精细化施肥、水分管理、温度控制等,提高茶树产量和品质。

4.加工技术改进: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如低温杀青、全自动揉捻机等,保持茶叶原有香气和营养成分。

五、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应用示范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应用示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夏秋茶绿色生态示范基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夏秋茶种植区域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关于抓好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关于抓好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关于抓好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夏秋茶产量、产值均占全年一半左右,抓好夏秋茶生产对于夺取全年茶叶丰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茶农经济收入至关重要。

因此,各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夏秋茶叶品质,要用抓春茶生产劲头,认真抓好夏秋茶生产。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条技术措施。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

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

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2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

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雾施。

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

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

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

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

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猖獗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

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

因此,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害的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可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

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

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而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

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

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必须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

浅谈湖州茶叶的发展方向

浅谈湖州茶叶的发展方向

浅谈湖州茶叶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传统名茶的产地之一,湖州茶叶自古以来就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湖州茶叶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产品创新、营销策略、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湖州茶叶的发展方向,为湖州茶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产品创新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茶叶行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湖州茶叶作为传统名茶,应该注重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推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产品。

1.推出特色茶品湖州茶叶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茶树品种,推出有着特色的湖州茶叶。

可以创新研发一些带有湖州地域特色的茶叶产品,如杭州细叶绿茶、无患子茶等,突出湖州茶叶的地方特色,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2.发展茶叶深加工产品除了传统的茶叶产品外,湖州茶叶还可以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等,拓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对茶叶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加工推出方便携带的茶叶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产品质量和安全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湖州茶叶生产企业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茶叶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可以通过认证等手段,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湖州茶叶业来说也不例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湖州茶叶需要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重视电商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渠道。

湖州茶叶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网店、入驻知名电商平台等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2.开展线下体验式销售线下体验式销售是一种吸引顾客的有效方式。

湖州茶叶可以在当地开设专卖店或者茶艺馆,为消费者提供品鉴与体验服务,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和好感度。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按照茶树一年萌发四轮新梢的生长规律,夏秋茶产量要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

随着茶类加工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夏秋茶青叶资源的利
用率正在逐年降低。

【总页数】2页(P64-6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夏秋茶的增值利用途径研究 [J], 李建华;丁清平;陈元良;何乐芝
2.从栽培的角度论夏秋茶的提质增值 [J], 赵沙鸥;李文金;陈宜;曹挥华
3.夏秋茶的增值利用 [J], 无
4.对罗山县夏秋茶资源利用的探讨 [J], 邹泽国;林祖恩;李潮;姜明波;韩国琼;刘先明
5.夏秋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度开发夏秋茶 充分利用茶资源

深度开发夏秋茶 充分利用茶资源
茶利用现状与开发思路 。
关 键 词 夏秋茶 ; 开发
中图 分 类 号 : S 7 T 22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5 7 9 1 2 0 ) 1 4 一 O 0 7 —8 2 (0 7 0 一O 6 2
竹 山县地 处 鄂 西北 山区 秦 巴 山 区 , 内植 被 茂 境
拓市场 , 鼓励 茶 叶企 业 在诸 暨城 里 及外 地 开设 云剑
名茶 专 买店 , 便 消费 者 购 买 , 一 步增 加知 名 度 。 方 进
并 且 为 了更 好地 打 响云剑 品牌 , 镇里 将理顺 关 系 , 以
2 钟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林
强 , 林 颖 , 正 科 . 高 针 形 绿 名 茶 色 泽 的 技 术 要 袁 周 提
的2 % 。 2 照此 推算 , 2 1 , 到 0 0年 当竹 山县茶 叶产 量达
到3 0 0 0吨时 , 夏秋 茶损 失将 提 高到6 0吨 。 6 如果 夏秋 茶 每公斤 平均 价 按5 0元 计算 , 产值 损失达 3 0 年 3 0万 元 。反 之 , 果搞好 夏 秋茶 开发 , 山县茶 叶产 业 的 如 竹
( 接 第 4 页) 上 5
参 考 文 献
1 Ma t G. , 月 荣. 尼 亚 与 中 国 茶 业 比较 . 叶 . 04 3 mai E. 梁 肯 茶 20 ,0
( :9 — 2 2 4) 1 7 0
纸 等媒 体进 行宣 传 , 大影 响 。 扩 四是建 立销 售 网络 开
话有 “ 春茶 香 , 夏茶 涩 , 茶好 喝无人 摘 ” 说 法 。 目 秋 之
次肥( 肥) 追 。因此 , 提 高夏 秋茶 品质着 手 , 夏 从 使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湖农发〔2024〕27号•【施行日期】2024.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湖农发〔2024〕27号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现将《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3月19日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省、市对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深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实现产业兴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塑造茶产业新辉煌,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坚定实施生态文明立市、创新发展强市、改革开放兴市战略,围绕建设“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行茶叶生态低碳生产,助力湖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茶园生态美丽”为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建成生态美丽茶园面积2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60%以上,认定生态美丽茶园星级基地100个以上,茶园累计新种树木30万株,开展相关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

通过生态美丽茶园建设,使湖州市茶叶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实施茶园生态美丽建设工程1.打造生态美丽茶园样板。

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综合运用一系列生态绿色生产管理技术,全面推进生态茶园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产品优质安全和具有湖州特色的生态美丽茶园样板,鼓励立地条件较差的主体打造生态美丽茶园。

探究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探究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探究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李林秀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茶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休闲饮品。

自古以来,茶叶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南江县是四川省21个茶产业重点县之一,全县已有21.5亩茶园。

但是,目前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茶资源不够重视,导致我县夏秋茶资源开发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我县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我国夏秋茶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县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夏秋茶;开发利用;现状;问题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日常需求不断加大,我县的茶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全市推行“茶叶双百工程”和我县积极发展“一环两园”茶叶产业。

季节不同,茶叶的品质和性能也有所不同。

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季节茶,无论是其滋味还是香味都是馨香持久,能给人们带来身体和心灵的愉悦。

夏秋季茶由于日照和气温的影响,无论是其品质、营养成分还是味道都不及春季茶。

加之,夏秋季节茶叶容易老化及病害相对比较多,也为夏秋茶的采摘和加工带来了相应的难度。

同时,由于夏秋茶苦味重,香味淡,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销售渠道不畅通,销量也相对比较差。

夏秋茶的利润相对比较低,很少有人对其进行采摘和加工,造成了我县夏秋季茶资源的浪费。

政府要认识到夏秋茶对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茶产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推进我县夏秋茶产业的发展。

一、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夏秋茶品质现状。

与春茶相比,夏秋茶味道相对比较苦涩,而香味相对春茶来说,也有所不足。

夏秋茶受温度和天气的影响,茶叶内儿茶素含量高,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含量相对比较低,导致夏秋茶的苦味太浓,芳香程度和营养成分都比不上春茶,使得夏秋茶的整体品质不高。

人们在茶叶的购买过程中对夏秋茶的选择性不大,直接影响了夏秋茶的开发和加工。

2.夏秋茶加工现状。

夏秋茶的品质不足,导致了夏秋茶的利润过低,人们不愿意花费人力和物力进行夏秋茶的采摘和加工,造成了我国夏秋季茶资源的浪费。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19•【字号】浙政办发[2012]142号•【施行日期】2012.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2〕14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茶产业是我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地积极调整优化茶类结构,扎实推进茶叶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品牌化经营,着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存在茶树品种和茶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茶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开发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国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茶产业层次,提高茶产业综合产出率和效益。

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提升发展茶产业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提升发展水平、巩固优势地位、促进增产增收的目标,顺应茶产业发展规律和消费需求趋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比较优势,以科技、经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品牌推广、文化促进为抓手,主攻茶树良种、精深加工、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的提升发展,推进茶产业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到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茶叶第一产业产值、精深加工产值和综合产值分别达到180亿元、100亿元和600亿元,名优茶集中加工比重达到60%,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超2亿元和超5亿元的茶叶企业分别达到30家、10家和2家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和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协调发展,世界绿茶生产、贸易、科研和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 使茶 树 的生理 代谢 发现 变化 ,茶 叶 中鲜 味的氨 基酸 、维 生素 的含量 明显减少 ,苦 味 的花 青 素 、咖
啡碱 ,涩味 的茶 多酚 含量 明显增 加 ,从而 使滋 味显
得苦涩。
2春茶 、夏茶 、秋茶 的特 点
春 茶 、夏 茶与秋 茶 的划 分 ,主 要是 依据 季节 变
湖州产 茶 历史悠 久 ,距今 已有 两千 多年 的历 史 ,也 是著 名 的优质 茶产 区 , 茶经 中就 有 “ 浙西 以湖 州上 ”
的论 述 。湖 州是 茶圣 陆羽 的第 二故 乡 ,是世 界上第

以生产 安 吉 白茶 、紫笋 茶 、莫干 黄芽 、安 吉 白片等 名 优茶 为主 。5月 中旬至 7月 中旬采制 的为夏茶 ,
相 关从 业人 员 2 .2万人 ;茶 叶 总产量 1 1万吨 , 03 . 2 总产 值 1.5亿 元 ,其 中名优 茶产 量 2 6 ,产 值 60 15t
1. 47 7亿 元 ;2 1 0 0年 ,出 口茶 叶 15 3 0余 批 ,41 .8余
万吨 ,8 3 9 9余万 美元 。
茶叶 科学技 术 2 1 () 2 —2 013:2 4
T a ci n e a d T c n l g e S e c n e h o o y
湖 州 市 夏 秋 茶 资 源 的开 发 和 利 用
陆文渊 ,楼黎静 ,钱文春
( 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浙江湖州 330 ) 1 0 0
秋季气 候 介于春 夏 之 间,在 秋 茶后 期 ,气 候虽 较 为温 和 ,但雨 量往 往不 足 ,会 使采 制而 成 的茶 叶
显得较为枯老。 特别是茶树历经春 、 夏两季 的采收,
基金项 目:2 0 年度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 目 ( 0 9 N0 ) 09 20G 5 。
作者简介 :陆文渊 ( 9 2) 18 一 ,男 ,农艺师 。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指导与推广工作 ,
摘要 :本文从湖 州市夏秋茶 的现状 出发 ,分析 了夏秋 茶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 问题 , 出了夏秋 茶资源开发和 利用的对 提
策与措施 ,旨在为今后 湖州市夏秋茶发展提供 参考。
关键词 :湖州;夏秋茶 ;资源;开发 ;利用
湖州 位于 浙西 北茶 区 ,茶 区主 要集 中分布 在 安
吉 、 兴两 县和德 清 、 兴两县 区 西部 的丘 陵 山区 。 长 吴
22
第 3期
茶叶科 学技术
科 技 园 地
体 内营 养亏缺 。因此 ,秋 茶 内含 物 质贫 乏 ,茶 叶滋 味淡 薄…。但 是 ,秋 天 的气 候有 利 于茶 树 芳香 物质
的合 成 ,秋茶 的香 气会 有好 的表 现 ,故有 “ 水秋 春 香 ”之 说 。
目前 ,全 市 2 . 26 5万 亩采 摘茶 园 中 ,真止 采制
夏 茶 最 差 。俗话 说 :“ 茶香 ,夏 茶涩 ,秋茶 好 喝 春 无 人摘 ” 。春 季 气温 适 中,雨 量 充沛 ,加 上茶 树经 秋冬 季较 长 时期 的休养 生 息 ,内质成 分丰 富 ,特 别
1湖 州市茶叶产业现状
截止 21 0 0年底 ,湖 州市 4 产茶 乡镇 ,茶 园 4个 总 面积 2 . 56 9万亩 ,其 中采 摘茶 园面 积 2 . 26 亩 , 5万
3 夏秋茶资源开发和利 用存在 的问题
31夏秋茶生产被忽视 ,产 品附加值低 .
从上 世纪 8 0年 代初 开始 倡 导茶 农发 展名 优茶 以来 ,全 国各地 都把 发展 名优 茶放 在 了促 进 茶叶 产
化 和茶 树 新梢 生长 的间歇 而定 的…。湖 州位 于浙 西 北茶 区 , 茶树 的生育特 性 与采制 时 间 , 分 为春 、 按 划 夏 、秋 三季 茶 。一般从 3月 中、下旬 的头 轮芽 开采 到 4月 中下 旬 以前采 制 的为春 茶 ,时 间约 1个月 ,
湖州 茶 区 山清 水秀 , 海连 绵 , 竹 生态 条件 十 分优越 。
是氨 基 酸和 多种 维生 素 的含 量丰 富 。所 以,春茶 芽 叶肥 壮 ,色泽 绿 翠,滋 味鲜爽 ,香气 强烈 ,品饮 时 的 口感很 好 。此外 ,春茶 期 间病 虫危害 极少 ,无须
使用 农药 ,大 气较 为干 净 ,茶 叶极 少受 污染 ,可 以 说春 茶 是一年 中最 优质 的季 节茶 …。 夏 茶 ,由于采 制时 正逢 炎热季 节 ,茶树新 梢生 长迅 速 ,有 “ 茶到 立夏 一夜 粗 ”之 说 ,很 容易老 化 。
无 性系 良种 茶 园面积 1 .9万亩 , 白叶一 号茶 园面 92 积 l .O万亩 ,无公 害茶 园面积 1.4万 亩 ,有机 55 1 5 茶 园面 积 23 万亩 ;现有 初制 茶厂 3 1家 ,精 深加 .1 0 工 茶厂 1 家 ,茶 叶种 植大 户 7 0 0余 0 0余户 ;茶产 业
紫笋 茶 、罗齐茶 等 。湖 州 的现代 创 新名茶 有 :安 吉 白茶 、莫干 山芽 、安 吉 白片 、三 癸 雨芽等 ,都 是湖 州茶 叶产 业发 展 的宝贵 资源 。茶 叶产 业 已被湖 州市
政 府列 入优 先发 展 的优势 农业 产业 之一 。
般来 说 , 绿茶 类 中春 茶 品质最 优 , 茶次之 , 秋
园几 乎不采 制 夏秋 茶 , 0 家初 制茶 厂及 7 0 31 0 0余, 种 植大 户 中生产 夏 秋茶 的也 寥寥 无几 ,大 量加 l _ J 房 和 设 备 闲 置 。 我 市 茶 农 全 年 只 采 一 眷 条 的现 季
时间约 2个 月 , 7月 中旬 以后 至 l 0月底 采 制 的为秋 茶 ,夏秋 茶主 要 以生产 蒸青 茶 、烘青 、炒青 、珠 茶 等 大宗 茶为 主 。

部 茶 叶专著— — 《 茶经 》 的诞生 地 ,也 是 我 国茶
文化 的发祥 地 。 州 的传 统历 史 名茶有 : 山御辩 、 湖 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