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课件包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10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ppt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ppt
是( )B
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C.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原子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4.(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8)依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
质的变化规律,推断下列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 A )
A.Na
B.O
C.Al
D.S
5.(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5)下列元素中,非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精 品课件 】
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精 品课件 】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精 品课件 】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 金属性逐渐增强(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 金属性逐渐减弱(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精 品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非金属性=氧化性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 增强,氧化性增强。
《元素周期律》-完美课件人教版【精 品课件 】
非金属性:Si<P<S<Cl
非金属性:Si<P<S<Cl
非金属性=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课堂小结
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
1.(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9)以下非金属性最强的元
素为( A)
A.氟
B.氮
C.氧
D.碳
2.(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6)根据元素周期律判
断,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C )
A.Na
B.S
C.Cl
D.Mg
3.(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35)下列关于Li、Na、K的描述不正确的

优秀课件——元素周期律(共45张PPT)

优秀课件——元素周期律(共45张PPT)
化学反应中不稳定结构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得失电子、
共用电子对)趋向达到稳定结构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质子数、电子层数 决定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电子
N +5
-3
O
F
Ne 0
最低价
元素符号 最高价 Na +1 Mg +2 Al +3
-2
-1
Si +4
-4
P +5
-3
S +6
-2
Cl +7
-1
Ar 0
最低价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F、O除外) 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引起了
课堂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1→8
• 【回顾】
• 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 2、卤素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怎 样变化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通过来学习认清这些问题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深入探讨
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最主要因素 影响原 子半径 大小的 因素 ②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增多,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人教版】

金属性
金属原子 的还原性
金属性: 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
Al
失3个电子 Al3+
如何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
1、单质跟水(或酸)反
1、反应条件是否苛刻 2、反应现象是否明显 3、反应速度是否快速
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碱性强弱
3、相互置换反应
Fe + Cu2+ == Cu + Fe2+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 【人教 版】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 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 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 周期性变化
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 满L层再排M层。注意并不以此类推。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K为最外层为2个) 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K为次外层为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实 质
结构
核 外 (电 最子 外排 层布 电呈 子周 数期 )性 变 化
决定 元 素 性 质 呈 周 期 性 变 化
性质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金属性、非金属性
原理说明
•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带正电的原子核电荷数增多,对核外 带负电的电子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收缩, 最外层电子失去能力越来越弱,得电子能 力越来越强,故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 属性增强。

人教版_《元素周期律》_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_《元素周期律》_优秀课件PPT

(2)这四种元素中能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B 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4)A元素的某氧化物与D元素的某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单 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主要包括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 (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强弱.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 (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③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
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④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
电子数相等
A.①③
B.②
C.③④
D.④
解析: ①,H原子符合说法;③,符合说法的离子
结构示意图为
,可为S2-、Cl-、K+、
Ca2+等;④,O2-符合说法.
答案:B
2.(2011·衡阳一次联考)X、Y、Z是三种短周期
1.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基础 (1)掌握四个关系式
①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质子数=原子序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 =主族序数-8
(2)熟练掌握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 ①各周期元素种数; 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③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15-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由上表可知,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小,而第二电离能突跃式变 大,也就是说I2≫I1。这说明钠原子很容易失去1个电子成为+1价阳 离子,形成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稳定状态后,原子 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变得更强。因此,钠元素的常见价态 为+1价。一般情况下,钠原子不能形成+2价阳离子。同理,镁元素 的I3≫I2,铝元素的I4≫I3,说明镁原子通常形成+2价阳离子,铝原子通 常形成+3价阳离子。
③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I1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I1越小,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16-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3.电负性及其应用 (1)电负性规律: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答案:(1)Na Ar (2)F Cs (3)Cs (4)F (5)N、P、As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8-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人教版(优秀课 件)
重点难点探究 重要考向探究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探究问题 1.(1)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稀有气体除外),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如何变化? 提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 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O2-、F-、Na+、Mg2+、Al3+的 半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 提示:r(O2-)>r(F-)>r(Na+)>r(Mg2+)>r(Al3+)。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越 大,其微粒半径越小。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常见元素主要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8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特殊:氟,无正价。
• 注意: 金属元素无负价;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的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元素化合价一般为0。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核外电子排布
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 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 个3随—由增原110加子个号1随1序增到元—原1数加素1到个子8的到,号增序2结增8个从元加数个构大L素,到的,i,,到增8而而个最从N大达达,外eN,有到到a而层最2稳到达个电稳外定A到电子定r层结有稳子数电构3定层目个子结,电数构子目层由,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 失电子难易程度的性质,即元素的 原子越易失电子,其金属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 得电子难易程度的性质,即元素的原 子越易得电子,其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原子半径大小变化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规律: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 越来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 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稀有气体除外)

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人教版
•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一: 看教材P13 第1、第2自然段
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情况,
A. 分层排布:分别用n =1、2、3、4、来5表、示6、从7内到外的电子
层,并分别用符号
K、来L、表M示、)N;、。O、P、Q
B. 各层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在离核较 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
量较 ,在离核较 的区域运动的电近子能量较 ,原子核
引申
2.微粒稳定结构以及10电子、18电子微粒
通常把最外层 8 个电子( 只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 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1)核外有 10 个电子的粒子: ①分子:CH4、NH3、H2O、HF、Ne; ②阳离子:Na+、Mg2+、Al3+、NH+4 、H3O+; ③阴离子:N3-、O2-、F-、OH-、NH-2 。 (2)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粒子: ①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 ②阳离子:K+、Ca2+; ③阴离子:P3-、S2-、HS-、Cl-。
活动四:观察课本14、15页中第二、三周期的原子半径
变化情况,找出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并把 该规律填写在导学案相应空格。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的周期性变化。
活动五:思考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 (5)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套用。
•4
[微练习]
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下载【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下载【人教版】
b.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当K层外 最外层时不超过2)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K层为次 外层时,不超过2个)。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 “点——线——面”规律
原子 电子 最外层 原子半 序数 层数 电子数 径变化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强弱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氢 氧化物
原子序数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Si
P
S
Cl
单质与H2化 高温 合的难易
磷蒸气
加热
光照或点燃 爆炸化合
气态氢化物 的稳定性
很不SiH稳4定
不P稳H定3
H2S 不很稳定
HCl 稳定
最高价氧化 H4SiO4 物对应水化 极弱酸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减 小
得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大
非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B
非金属区
Al Si
Ge As
金属区 Sb Te


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二、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 1 →8(或1 → 2)。
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
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
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化学键叫共价键
问题??
• 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 用呢? 存在
• 物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 化?不同温度下分子具有不同能量
• 不同物质为什么熔、沸 点不同?相互作用的大小不同
8 、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在意多了,乐趣就少了; 看得淡了,一切皆释然。人要知足常乐,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
2 、因为我不能,所以一定要;因为一定要,所以一定能。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6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5 、只有自强、自立、自信,你才能付得起人生的账单。 18 、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严于律己。你要求别人怎么样,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那样,身教的效果总比言传更为快捷。严于律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可信赖的 人。
2 、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12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18 、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7 、面对人生的磨难,请用你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吧! 12 、每个人都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的,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都有着各自原因。条件不会摆放在每个人面前,学会没有条件的时候自己去创造条件,才可能走近成功。 9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3 、拼搏是成功的通行证,美貌是失败的墓志铭。不要再斤斤计较于你的容貌,关键是打造自己强大的内心。朋友,凤姐就是榜样啊,你长得比她还励志,你行的! 14 、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有梦想,就要坚持扞卫它。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离开,熟悉的陌生的,曾走近又走远的。当你真心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时候,一切就会真的好了。你的目光所及,就是 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16 、有希望就会有动力,只要坚持不懈,黑暗过去,迎接的就是无限光明。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 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分子 间作用力的范畴,
(2)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 原子半径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 H2O、NH3等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3)特征:具有方向性。
(4)结果1:氢键的形成会使含有氢键的 物质的熔、沸点大大升高。如:水的沸点 高、氨易液化等。这是因为固体熔化或液 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 学 键(3)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涵义。 2、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 熔、沸点的影响规律以及氢键对某些物质 的溶解性的影响。 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涵义。 难点: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熔、沸点 的影响规律。
复习 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
(3)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很小(一般是300 -500pm),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才有。
(4)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 熔、沸点越高。如卤素单质:
又如气态氢化物:
但是:
讨论: 为什么HF、H2O和 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2、氢键
定义:由于氢原子的存在而使分子间 产生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 用——氢键。
9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肯下苦功,并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4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 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5)结果2: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性 也有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
思考: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 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
讨论 :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存在, 地球上 将会是什么面貌?
小结:
原子
分子
金属键或共价键 或范德华力
离子
宏观 物质
有几种形成方式?
作业 :P . 23 1、2 思考:5
金 原分离 属 子子子 晶 晶晶晶 体 体体体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
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是一种 微弱的相互作用,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 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中,如: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 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