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当今世界政治特点?2、当今世界不稳定的原因?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4.认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重要力量都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而不应该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两极格局瓦解:1、瓦解:(1)苏联解体:解体:①80年代陷入困境②戈氏改革,改革的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提出③东欧剧变加速了苏联的解体④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解散,苏在欧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⑤8〃19事件——催化剂⑥标志影响:至此,苏联完全解体,,冷战结束(2)东欧剧变:(3)德国统一:2、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特点是什么?)(1)世界形势总体上(2)并存局面:当今世界不稳定的原因?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②新的不稳定因素出现: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③南北差距加大(3)新旧格局交替:(4)美国的单边主义:(5)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二、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⑥发展中国家2、影响:①有利于②有利于③有利于【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东欧剧变瓦解 德国统一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解体影响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国欧盟表 日本多极化趋势加强 现 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影响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师生纠正与巩固预习案1、当今世界政治特点?2、当今世界不稳定的原因?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求: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形势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苏联开始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
同时,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
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与此同时,东欧发生剧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自身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
在苏联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变化了根本性变化。
罗马尼亚甚至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政府被推翻。
东欧新政权与昔日的盟主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
1990年,德国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同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至此,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缓和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维持世界和平的因素增长。
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继美国和苏联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之后,1993年,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经济政治高度集中,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多次改革末能奏效,戈氏经济改革遇阻。
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同时苏联谋求与美国缓和,(2)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3)主要内容: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大搞私有化政治: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思想:实行普遍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外交:缓和苏美关系,放松对东欧控制军事: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4)重大影响:政局失控、民族纷争、派系争斗、走向解体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
(5)失败原因:改革既不彻底,又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苏联解体(1)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政局混乱“8.19”事件(催化剂)“独联体”(走向解体)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式解体)【拓展】八一九事件起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影响: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明斯克协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1)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2)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直接原因)3)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4)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5)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6)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
(3)影响:苏联的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出动B-52轰炸机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北京时间2003年3月 20日凌晨,美英对伊拉 克开始实施军事打击, 巴格达市区发生爆炸后 起火。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1日,
美军对巴格达发动新 一轮空袭,至少有3 幢建筑被毁坏。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 形成多极化格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结 束 语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两 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格局 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另 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与发展 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建 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理想还 任重道远。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八一九事件独联体建立戈尔巴乔夫辞职
俄罗斯国旗取代苏联国旗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内容、结果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3、两极格局的瓦解 标志、实质、原因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
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 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哪些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 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
②恐怖主义 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中美国的航空母舰
海湾战争中美国的F-14型重型战斗机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99年4月8日,贝尔 格莱德市中心遭到北约的 再一次轰炸。一座原为南 军队指挥部的大楼被导弹 击中。这是市中心的一幢 建筑物中弹后冒起浓烟。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 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 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 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欧剧变
柏林人民在拆毁柏林墙。 柏林墙的第一个缺口。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 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
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⑵欧盟、日本、
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 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⑶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
多极化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是由两 大前提决定的: 1)美国单极主义遇到了困境 2)世界上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 败现象,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④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两极格局的瓦解
原因及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思考: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局势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日本: 经济飞速发展
第三世界国家: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 外交上逐渐走向成熟,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形势: 和平与动荡并存
练习:
C 1.东欧剧变的“变”是指( )
A.政局的改变
B.经济结构的改变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国家政体的改变
2.下列对有关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评述.不正
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戈尔巴乔夫的表情在诉说着什么?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二、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 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
这张脸曾经使世界为之感伤,它在诉说着一种制度在一 个超级大国的幻灭。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 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缓缓落下,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苏联的解体,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意 味着 格局的终结。
第八单元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从此开始。1954年美国在太平洋 马绍尔群岛上进行的核试验,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 的1000倍,其结果是爆炸中心及附近的三个岛屿在瞬间化为乌有, 爆炸中心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公里,深约80米的大坑。然而这样 的核试验并不是唯一一次。为了在冷战中居于优势,美、苏两国 不断研制新型武器。到80年底,美、苏共有8000个核弹头,威力 相当于119.66亿吨TNT炸药。全世界可以人均分摊1.8吨。整个地 球好像处在一个大炸药桶上。这种高度紧张的局势源于两极对峙 的结果。 • 这种对峙直到什么时候结束了?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
材料一:东欧除少数国家如南斯拉夫是靠自己 的力量推翻德国的统治外,其余均是由苏联解 放,并在苏联支持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材料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希望摆脱苏联控 制,进行改革,被苏联派军队镇压。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东欧各国局势开 始动荡,与此同时苏联逐渐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并最终从东欧国家撤军。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说出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 原因的不同之处吗?)
总共出现了以下三组观点:
不断插手各国事务,扮演世界警察,左右全球大事,可以说现在的世界实际意义 上是美国的单级世界) 主导全球发展,它们力量悬殊不大,实力不分伯仲,而其他国家与他们实力悬殊 太大,所以当今的世界是美、俄、中、欧共同主导的多极化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汇报展示
学习活动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问题3:苏联解体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点拨提升
判断:苏东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失败了。
错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 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以中国 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挫折教训,正在 进行不同层次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汇报展示
学习活动三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问题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朝着一超多强的局面发展,具体表现有哪些? (1)美国成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极力构建单极 世界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1993年欧盟成立 (3)日本、俄罗斯积极谋求、恢复大国地位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建立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汇报展示
学习活动三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问题2:世界格局朝着“一超多强”局面发展,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有何积极意义?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拨提升
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了吗?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 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 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直到今天, 世界格局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巩固落实
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 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 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 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 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国 家 主 席 胡 锦 涛
印 度 总 理 辛 格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中国家: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巴西、印度、墨西哥 的成就。随着综合国力 等国家,随着经济的 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也 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应对多极化
1、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 2、谋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 4、反对恐怖主义。 5、加快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
本课小结:
苏联解体(原因3、影响:东欧剧变,两极瓦解) 世界形势:和平3与动荡3并存 世界格局: 多极化加强,新旧交替,
暂时的“一超多强”
评价3与应对5
课 堂 训 练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 69年 C. 73年 D.74年 3、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的 直接后果是 A. 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 使苏联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 导致苏联经济大滑坡 D. 使苏联民族分裂愈演愈烈
2001年,震惊世界的“9· 11”事件。
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1、两极格局瓦解,军备竞赛减弱。 2、多极化加强有利于和平发展。 3、美国由奉行单边主义开始转向注重多边合作。
缓和与动荡并存,总体趋向缓和
1.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民族、宗教、领土)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威胁金融安全等 非传统安全威胁
多极化加强、新旧交替、 暂时“一超多强”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与表现。 苏 联 解 体
戈 尔 巴 乔 夫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 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 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 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 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
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
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 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C ) 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提供了前提。
(4)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 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4.苏联解体的教训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4)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
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
2.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 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
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C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同时苏联谋求与美国缓和关系。 (2)指导: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3)内容: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4)影响: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
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 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 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加上恐怖
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实行单边主义行动
式。
请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苏联的解体? 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主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方向) 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西方国家)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结合以上资料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 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原因:多极化的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
历史潮流?
(1)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献; (2)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 力提高综合国力;
(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 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4.当代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美军坦克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多极力量对美国单边主义的牵制
法国总统希拉克
德国总理施罗德
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法、德、 俄领导人公开发表讲话,反对美国单边行动。
想一想: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戈尔巴 乔夫改革 缓和与 动荡并存
苏联 解体
两极格 局瓦解
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1.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 “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
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
肯定不能包括( C )
A.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 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
请思考:东欧剧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政治:摆脱了苏联的控制,转向西方 经济:经互会解体 军事:华约解体 2.苏联解体的经过 “8.19”事件 “独联体” (走向解体) 最高苏维埃会议
(催化剂)
(正式解体)
3.苏联解体的影响 (1)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 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2)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3)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 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成为独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