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我最欣赏的一句教育格言

罗仁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怎样的,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最欣赏的是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肯定是教育非强制和改造,体现着对受教育者独立人格的认可与尊重,承认了受教育者有自己的生命和发展权利,受教育者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宜从自己的主观需要出发,强制孩子必须如何如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通过经历一段生命历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验生命的独特感受。如果一个人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而是完全由教育来强制约束,那么生命本身就沦为社会、家庭实现其功利目的的工具,生命的价值也会黯然失色。

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是肯定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善、努力实现自我的天性,即使是现在很不遵守纪律、桀骜不驯的问题学生,其天生的本质仍然是好的,都有改变其不良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潜质。这就为教育发挥其引导、教化作用提供了可能。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性,问题学生最终会转化为好学生。

格言的第三层意思,是教育是通过激发、调动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的潜能来发挥作用的。只有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或者说教育只有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利用孩子的天性,才能真正见到效果。真正的教育艺术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温不火、不急不躁,水到渠成的。惩戒、谩骂、责备、埋怨只能让教育离开自己的本源越来越远。

唤醒家长的力量,让教育更简单

唤醒家长的力量,让教育更简单 ------垦利区永安中学家长学校工作纪实近年来,山东省垦利区永安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秉承以“养正”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涵养正道,方正为人,雅正处事”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围绕“给学生一个乐意上学的理由”、“给教师一个专业自主发展的平台”和“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三个发展目标,做有信仰的教育。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和“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等两项重点工程,坚持以“学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教育教学过程”,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中心,以家长学校为主基地,以精选讲师为教学骨干,以家长学校集中培训、多种家长活动、家教专题科研为三大创新平台,以家庭教育领导机构为组织保障的教育体系,增强家长的科学育人意识,提高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质量及效果,推动我校家长学校活动的良性发展。 一、家长学校管理目标和组织形式 我校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实行民主、透明、规范化、创新式学校管理,健全管理的制度与规则,细化管理程序,营造浓厚的家教氛围,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育的有效度。

第一,各部门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明确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将之纳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常规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以家长学校为中心,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责的家长学校教育模式。家长学校的工作由校长负责,政教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包级领导、班主任负责年级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学校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工作任务,协助家长学校共同完成教育内容,使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目标、有内容、有重点、有系统、有评价,确保教育效果。明确家长学校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代表会议制度,家长会制度,家庭、社会反馈制度,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教育方式。明确家长学校的工作性质和方向,对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活动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优化育人环境。 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是根据家长的特点,对每部分的工作重点做出明确安排。明确了不同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了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二是制定家长学校的教育专题——创建学习型家庭、书香型家庭,将学生中时常出现的心理焦虑、逆反心理及后进生转化教育等作为家长学校研究的重点,使家庭教育更深入实际,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三是制订完善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学校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 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 1、把我校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 1、重视“再培训”工作。做好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培训工作。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 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 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实效年级教学视导。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初,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 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 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 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一年内新模式开课率达到100%,二年 内达到县内示范水平,三年内在榆林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 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总体目标 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 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 状态和生命状态。

教学激励机制建设

教学激励机制建设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管理与时俱进,使课堂融入社会,真正办一所不雷同,区别于其他中职学校,现就激励机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教师激励机制建设 (一),建立校内讲师(指导师)考核制度: 1,我们把讲师(指导师)可以分为4个档次,即初级讲师(指导师)中级讲师(指导师)高级讲师(指导师)特级讲师(指导师)。 初级:才从大学毕业进入我校未满一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课时津贴为8元/课时。 中级:在我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满一年的且无重大教学事故,学生反映教学质量良好可以申报中级讲师,课时津贴为15元/课时。 高级:在我校的教师获得中级讲师职称且年满三年可申报高级讲师,课时津贴为25元/课时。 特级:在我校的教师获得高级讲师职称且年满五年可申报高级讲师,课时津贴为35元/课时。 2,学历补贴:专科毕业100,本科毕业200,研究生毕业300(研究生转正后直接转入中级),如果进校特别优秀者可以破格获得相应的认定。 3,岗位基础工资:根据岗位不同制定不同岗位基础工资,如初级1500元/月,中级2000元/月,高级2800元/月,特级3500元/月 4,初级讲师不用申报,如申报更高一级讲师需每年的1月间,由教学校长组织讲师申报评审小组完成评审工作。申报形式为第一:资格审查。第二,公开课试讲。第三校园论文发表。 5,申报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学校长推荐 (2)授课效果经教务处调查后得到85%以上学生的认可。 (3)无教学事故出现。 (4)无教学质量投诉。 (5)教师绩效考核在80分以上(具体绩效考核分析在下) (二),工龄激励机制: 1,前五年每年递增的工龄工资为100元/月,后五年每年递增的工龄工资150元/月。 2,每年寒暑假参加校外培训学校出50%培训费,个人出50%培训费,培训后满二年学校补助50%培训费。 3,无重大教学事故,学生反映教学质量良好年终奖前五年每年两千,后五年每年递增一千,考核不合格无年终奖。 4,年终奖发放机制:第一年一千,每年递增500,每年的春节前发放。 5,转正后年满一年的教师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免费旅游。 (三)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与监督机制 1,学生监督考核机制 每个月发放教师评分表到学生处,让学生给教师评分,具体内容如下: (1)带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且对学生提问10分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发生重大影响的,绝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共鸣与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周国平在《开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个观点,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我想,这就是心灵被唤醒的体验。真正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凑巧的是,我在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外缘与心灵相似,是唤醒得以发生的根本条件。当外缘与心灵相似时,这时产生的体验是澄明、愉悦或者兴奋,当外缘与心灵的真实相背时,产生的体验则是拒绝和抗争,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很难教给别人任何东西,我们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恰当的善缘,让别人借此去发现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教育不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外呼应。它先是点燃,而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中国禅宗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时、拈花微笑等,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 人心如镜,具有“光明能见”的特性。其实一切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在向上的善行环境中人心就变善,在下堕的恶行的环境中人心就变恶。我认为,人心对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种物理上的反射作用。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时,他人也会报之以风雨、黑暗和悲观。同样的,人为什么冷漠?“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学得快乐,那么你就应该用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来唤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体验到美感,那么你就应该用阅读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

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他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关于教育的知识名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带给你们启发与帮助。更多资讯尽在名人名言栏目! 1.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2.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3.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4.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5.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7.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8.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9.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10.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1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12.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13.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

实施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 ——在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动员会。主题很明确,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动员全县中小学立即行动起来,在抓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必须坚定这样一个理念: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堂,课堂的核心是效率。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动员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构建高效课堂,打响新一轮教育质量攻坚战,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批名师,同时实现我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从去年我们就提出了361模式和小组化管理模式,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从今年开学我们将全面彻底深化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模式,因此我们要理清概念,认清形势,明确目标,高效实施,强化措施。 一、理清概念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对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有一个较全面、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高效课堂?目前,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权威刊物,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中国教育学会初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炳亭、《中国教师报》首

席记者在《高效课堂22条》一书中定义,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属于“有效教学”范畴,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有专家评价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构建的课堂。总之,无论怎样定义与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其实就是遵循教育规律,抓好、抓实教学常规,有效、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使每节课,课堂气氛融洽,节奏明快,效益最大化。 二、认清形势 为什么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这不是提口号,搞花样,走形式,而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首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由此可见,今后教育的重点就是加大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就是打造高效课堂。 要改革,就必须深刻理解新课标新理念。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基础教育各学科教材区别与老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设置学生自主探究的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近期我阅读了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民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全书分别讲述了: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 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 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通读下来,我认为不光是唤醒教师,同时还要唤醒家长。我作为 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 一、唤醒教师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 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 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教师,唤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 任和期待,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 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 生时,教师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 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唤醒也是教育的艺术。面对学生,教师要有一双赏识 的眼睛,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 时时、事事贴近学生,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 出来。 二、唤醒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 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 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因为选择什么样 的目标,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朝着某个目标奋斗时,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的旁观。告诉孩子:当一个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梦想,无 论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个乐章奏得 响亮,这就是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 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学会 负责,对国家发展、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责任感是支 持孩子人生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 人格的保证和动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 重要品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 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至今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因此,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我们编写这本《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家长、教师“唤醒”孩子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则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算是“重视”教育的,只不过在重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区别于欧美等国家。中国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得以发展的原因。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也是普遍重视教育的,但结果如何呢?文凭普遍升高,文化水准不见高;知识量不断增加,但能力未见长;证书一大堆,素养却未变。这样的教育显然既不是国家想要的,也不是教育者想要的,更不是家长想要的。 如果说做什么都应该讲究“依道”而为的话,那么,教育的“依道”更难,因为教育的宏观规律相对好找,而微观规律或者说具体个人的成长规律太难找。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科学性离我们还较远,教育的艺术性更需要加强。这一方面源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还未能揭示出人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规律及其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即便这些知识可以随手拈来,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又不可能拿过来就用。历史上,孔子、苏格拉底等尚可以“因材施教”,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习惯于面对所有人的“同一教育”,试图让每个人“一边高”地发展;教师和家长似乎很容易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宁肯牺牲某个孩子某一方面的拔尖表现,也不愿接受“偏科”或某一方面低于他人。“硬灌”、“强压”就是“硬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反而成了多余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应当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而非简单经验积累之上的教育,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孩子得到了这样的教育之后,便会做到:是龙,可上九天揽月,是鱼,便乐于小川遨游;能研究,便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摘取科学桂冠;会工作,便学会一种技术或从事一种活动,安安分分、平平静静。生活顺利了,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自食其力,然后善待弱者;生活不顺,仍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仇富仇官,顺其自然,怡然自得。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 1、把我校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 1、重视“再培训”工作。做好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培训工作。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实效年级教学视导。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初,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一年内新模式开课率达到100%,二年内达到县内示范水平,三年内在榆林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总体目标 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三、高效课堂实施内容 1、构建“五步导学”课堂模式。(1)目标导学: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重点自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3)问题探究:围绕问题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梳理章节内容知识链,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教师适时点评;(4)反馈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小学课堂中的评价激励措施

小学课堂中的评价激励措施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水平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准确而充分的激励,水平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 一、以“需要”激励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说得好:“需要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属个性倾向。它是客观事物引起一个人情绪的重要中介物,同样的客体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的原因,在很大水准上与需要相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的产生,其机理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必须艺术地去启发学生形成这种需要,使它产生激励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的作用。教《火烧赤壁》这个课,如何激励学生认认真真地去总结课文?我就从设计引发学生的“需要”入手:“赤壁之战可真是一场不简单的战斗,仗是打完了,可总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怎么总结大获全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你理应吸取哪些失败的教训?谁愿意当周瑜?谁愿意当曹操?”我的一席话,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产生了想当众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愿望。于是同学们兴致来了,大家都想当“周瑜”,都想当“曹操”,便争上讲台总结起这场战争来。正是因为我引导学生发生了“需要”,才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涨的情绪下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以“情趣”激励学生 以“情趣”激励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情趣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立体性”的调节作用:情趣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内在活力和敬慕、仿效心理,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草原的描写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涂抹”,体会到小丘线条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我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草原的美景。这时,老师提出:你能根据图画,想象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吗?用比喻句来描述。这时学生已有了创作的欲望,思维活跃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就像天空中飘浮的朵朵白云。有的同学说:羊儿在悠闲散步,像在大海中扬起了点点白帆…… 三、以“环境”激励学生 以“环境”激励学生,以“环境”协助学习,实现课内外结合,这无疑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这是因为,所谓学习过程,换个角度说,也就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以“环境”激励学生,有的可借用社会“大环境”的激励,如配合课文的参观、访问。更多的可借用课堂“小环境”。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第一节,则在初学课文基础上创设了如下情境:打出开追悼会的幻灯片,幻灯片中有鲁迅的遗体,有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学生、工人在遗体前肃立、默哀,遗体周围摆放着很多花圈。与此同时,哀乐响起。于是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课堂鸦雀无声,人人表情庄严;学生口述幻灯片内容时,声音低沉、哽咽;朗读课文时,沉痛的感情自然流露,有的学生还边朗读边流泪;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思想高度集中,发言十分踊跃。这就是感情的共鸣,给整堂课构筑了一个极大的起点,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以“竞争”激励学生 古人云:“并逐曰竞,对辩曰争。”语文课堂教学,理应充分使用竞争的激励

教育就是雕刻与唤醒

甘肃教师学苑甘肃教师学苑 教育就是雕刻与唤醒 ■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每块石头里都有一尊佛,每个学生都是沉睡地巨人,教育就是雕刻与唤醒! ■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与其给鱼一双翅膀,不如给鱼一方池塘.你不能让西红柿结出苹果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在传统地课堂教学中,“学会”是教师像“搬运工”那样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学生地头脑中,好地“搬运工”可能效率高点,搬地是精华,差地“搬运工”不仅可能搬错运乱,还可能捡芝麻丢西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会学”呢,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主宰着课堂,在老师地引导辅助下,学生有独立思考地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地“学”和老师地“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把掌握地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学习生活地实践中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学理应追求地境界.形象地说,教师应逐渐实现由“抱着学生走”到“扶着学生走”,并最终实现“让学生独立行走”.一般说来,“学会”容易些,而“会学”则相对要难.“学会”关注地是结果,“会学”重视地是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自己都不知道,课堂上告诉学生地是错地,此不能为师;把自己知道地告诉给学生,此为庸师;把自己是怎样知道地告诉学生,此为常师;把自己是怎样知道地不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理解,此为良师;引导学生去理解,学生能够超出自己地理解,此乃高师;引导学生去理解,学生能够超出自己地理解,而这种引导以及学生表现出来地结果能指向学生未来地发展,此乃大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地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地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地思维和智慧,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地阻力.它把学习建立在人地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地一面上,导致了人地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严重压抑了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了新生一代地健康成长.因此,提倡以弘扬人地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地自主学习,成为课程改革地首要目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意义建构过程.根据先前地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地知识结构.每个学生地背景知识地不同,也由于每个学生地情感活动地特殊性,所以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地建构也是各不相同地.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在学生主体中双向作用地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地,是别人无法替代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评价一节课、一位老师,标杆可以定得很低,就看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积极性,能否给学生展示地机会,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识得到检阅,光彩得到放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生普遍在乎自己地形象,在充当小老师地过程中,自然全神贯注,积极投入,竭尽所能.学生在敢说、能说、会说、愿说中,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掘.当然,在人数越过地班级中,要想人人都有“表现”地机会,需要分组展示,需要借助黑板、专栏、手抄报等平台,需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我就不写选项了,直接写答案。可能选择题不全,你再看看你自己的。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的是哪些,并陈述理由: B.每天浏览报纸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陌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能力或行为倾向上变化 2.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 B.知道书又叫book 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智是对应的。 4.按加涅和奥苏泊尔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符号表征学 6.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7.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代替而丧失。 8.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举一反三”最适当的解释是派生类属学习。 9.下列不属于动作技能的例子是:吞咽食物 A.婴幼儿叫“ma ma” B.在教练的指导下缓慢地进行深呼吸运动 C.走楼梯 D.吞咽食物 10.连续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D.跑动运动 11.开放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这道题没有了。 A.做广播体操 B.排球中的扣球动作 C.三大步上篮 D.引体向上 12.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有四种方法:前抛练习,后抛练习,下抛练习,双脚夹抛练习。在进 行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时,合适的练习形式是整体练习。 13.下面是反馈的例子,请指出增补的反馈 a.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写字时手很酸痛 b.教练对运动员说:“请你告诉我,你的防护帽是否太紧” c.妻子对丈夫说:“你拿刀的方式不对。” d.老师告诉学生:“两手侧平举时你的手举得太低。” 14.判断某一动作技能是否适合采用整体练习法的主要依据是技能的组织性。 15.下面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他总是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16.下属轻轻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景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看书;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7.下面几种说法中,哪几种说法代表内控特征: A.老师出的怪题哪次难道我了? B.我从来不想老师怎样评分。 C.我准备好,我能应对考试。 D.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18.外部奖励对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内部动机的影响可能是因任务不同可能是积极的,可 能是消极的。 19.研究发现,教师温和、热情的人格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年级学生,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低年级儿童更容易从长辈的赞许和关怀中获得学习动力。 20.成长性需要不同于缺失性需要之处在于:它在满足以后会产生新的需求。他指代? 21.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作多种分类,一般认为,动机因素是非智力因素。 22.表扬的使用原则是一有进步就表扬。 24.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知能力与人格表征。 25.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知识传授者角色。 26.教语文的张老师下班回家时,学生看见他闯红灯,学生对老师很有看法,这意味着教师 充当了模范公民角色。

高效课堂考核奖励制度

高效课堂考核奖励制度--规章制度 高效课堂考核奖励制度一 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奖励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延伸,是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的必要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提高我校教师素质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特制定考核奖励制度。 一、奖励范围 1、全体一线教师。 2、参与主体班次教学组织的项目负责人、阶段(单元)教学主持人。 二、奖励项目和条件 1、精品课奖:名额2名。基本条件是:积极进行课改,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教学,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 2、教学新秀奖:名额2名。基本条件是:在主体班次承担并完成年度教学工作量在教学中,能使用导学案教学,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讲课水平提高较快,教学质量评估学员测评分在93分以上,参评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教学组织奖:名额为2名。基本条件是: (1)教学项目负责人或阶段、单元教学主持人。 (2)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创新等。 (3)认真组织本校教师的集体备课、并组织开展教学分析和总结; (4)积极开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评奖的程序和办法 1、自愿申报。由个人根据各奖项基本条件自愿申报。 2、民主测评。教务处组成的测评小组对申报人进行民主测评。 3、奖项的确定。教务处评估测评(占40%)、民主测评(占60%)。确定各奖项的候选人,报请分管校长批准,并予以公示。 4、奖励。各奖项的候选人公示结束后,在年度教学总结会上予以表彰奖励。评奖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评选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高效课堂考核奖励制度二 一、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学校研究,制定本办法。 二、奖励名称:明星小组,学习明星 三、评选办法: 1、每两周评选一次明星小组,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平时课堂活动表现,征求所有任课教师的意见,每班评选一个明星小组,上报教务处。 2、每月评选一次学习明星,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平时课堂活动表现,征求所有任课教师的意见,每班评选两个学习明星,上报教务处。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利用寒假,认真拜读了彭兴顺老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彭老师分八讲分别从如何唤醒教师、如何唤醒家长、如何唤醒孩子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做了具体的讲解。本文着重要谈的是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 一、教育本质之辩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多数人热衷于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就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效果。 一段时期以来,我始终在思索“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觉得,要想做好教育,必须首先要从宏观上弄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学校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惟其如此,教育才不会偏离正常的轨道。 教育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想家,对此一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中国古代文字的形成过程中,“教”和“育”字在甲骨文中都已出现,篆字表意更接近现代。甲骨文时期,=(爻,算筹)﹢(子)﹢(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发展到篆文时期,“爻”代表《易经》等传统文化典籍,“教”意为施教者通过严格的教学组织纪律而向受教者传授传统的文化典籍。篆文的=(头朝下出生的婴儿,象征先天具有叛逆性)﹢(肉),表示生子并养育。《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不难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现代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更是众说纷纭,中西亦有着显著差异。“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辩,“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传递知识、文化、生命意义)之辩,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爱,教育就是唤醒等等,似乎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教育本质并不是一贯的、稳定的、唯一的,不是非此即彼。因为教育是人为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往往从各自生存处境出发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总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的需要。这样看来,教育本身无时不在变化发展中,教育本质是教育特定发展阶段的本质,并不是“一”而是“多”。 那么,当前应该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有必要搞清“达到什么目的”和“培养什么人”两个问题。要明确“教

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剖析.doc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 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任。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教育在于唤醒——课改教师的职业追求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牛顿发现了物质世界的万有引力,它是宇宙大自然内在的科学规律;而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王国的万有引力,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需。 师爱,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潜移默化;似阳光之播撤,均匀流布。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涸、黯淡。教育者只有首先对学生充满博大无私的师爱,再加以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理解,宽容和谅解,赏识和鼓励,期待和督促,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跨越情感的壕沟去唤醒年轻的心灵。 一、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刚放学,忽然下起了雨,唉,真是倒霉,昨天考试,学生的平均分不如别的班;现在,我没带伞,老天居然又下起了雨。我心灵的天空也正淫雨霏霏。雨越下越大,我走进雨幕,任由风雨吹打着我疲惫的身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