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一、引言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文献综述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操作步骤。
二、文献综述法的定义文献综述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利用获取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分析和综合描写,以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反映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研究空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法的特点1.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和步骤,确保从获取文献到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全面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全面梳理已有文献,不能片面选择性地进行综述,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批判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四、文献综述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文献综述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历史综述: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2.理论综述:聚焦于某一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
3.方法综述:对某一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4.主题综述: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文献综述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综述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文献检索和筛选:使用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3.文献梳理和整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档案。
4.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梳理好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撰写综述报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包括综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展望。
什么是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项目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对所要进行的研究或项目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而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过程。
本文将对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探讨,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的系统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文献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作用1.阐明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该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时有条不紊,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揭示研究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关联性和创新点。
4.引导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定自己研究的合适路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开始综述前,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有助于筛选和检索相关文献。
2.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键词,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途径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选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通用7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1. 归纳总结法呀!就像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收集到一个袋子里一样。
比如研究教育改革,你把不同学者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都归纳起来,哇,一下子就清晰明了啦!
2. 演绎分析法呢,如同根据线索去破案。
比如说探讨某个经济现象,从基本的理论出发,一点点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不是很厉害!
3. 比较分析法呀,就好像比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像是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把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哇塞,差异一目了然!
4. 案例分析法哦,这不就像拿着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讲道理嘛。
比如以某一个成功企业为案例,深入研究它成功的因素,超有意思的呢!
5. 历史研究法呢,像回顾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例如研究科技发展的历程,从过去到现在,哇,就像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
6. 系统综述法呀,和整理一个杂乱的房间一样。
像是要对某个领域进行全面梳理,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7. 定量分析法哟,类似拿着精确的尺子去测量。
比如分析一些数据来得出结论,是不是很严谨呀!
8. 定性分析法呢,就如同感受一幅画的氛围。
比如探究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很有趣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怎么在文献综述中巧妙运用啦,能让你的研究更加精彩呢!。
了解这14种文献综述类型, 让你的综述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类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预防心理问题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4. 促进家庭和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早,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2.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2. 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
(3)社会支持: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40Gb/s光纤传输系统中调制格式研究)1、绪论带宽和传输容量的飞速增长带来的是对光纤通信系统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当前的光通信系统追求的目标是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距离随着单通道速率的提高和信道间隔(波长数量提高)减小,但大容量长距离传输面临着许多的极限性挑战,如光信噪比低,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及其非线性效应影响严重,以及由此引发的多种传输损伤如码问干扰,多通道干涉,抖动等等。
为了克服这些传输损伤就需要综合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型光调制格式的作为新涌现的传输技术不仅使系统容量和传输距离进一步增加,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新型的调制格式不需对现有的传输线路作改动,只需在收发端作一定改造就能完成,简单方便而又不增加系统成本,特别适合系统的升级。
因此深入开展对它的研究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将对提高光纤通信技术水平有重大意义。
在高速光通信中引进或寻找一些新的调制格式是必要的。
第一,有些调制格式的抗色散能力非常强,这对于那些色散得不到补偿或是根本没有补偿的系统来说很有价值。
第二,在高速系统中,引入一些调制格式如归零码(RZ)、载波抑制的归零码(CSRZ)等,可以使系统抗偏振模色散和抗非线性能力增强,提高系统的性能。
第三,现如今商用化的EDFA的带宽仅为10THz左右,要使一个EDFA能同时放大尽量多波长的光信号,应减小信号的谱宽,提高频带利用率(SE),而采用某些调制格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第四,有些信号的频谱不是很宽,这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减小信道间隔来提高单根光纤的速率的情况来说是很用的。
当前存在许多种光调制格式,各种不同的调制格式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及其性能各不相同,也各有利弊,因此需要人们深入研究,以寻求一种或几种在某种环境下展佳的调制格式。
本文利用美国Optiwave公司开发的光通信专业设计软件Optisystem7.0仿真几种调制格式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它们的性能。
2、主体2.1 基于LINbO3调制器的几种常见调制格式模型建立图2.1为基于MZ 电光调制器的调制原理图,输入为正弦信号,当偏置电压不同时,输出信号格式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图2.1 调制原理设输入光场为E in =E O e jw0t ,其中ωc 为光信号载波波长,则调制器输出信号为:设输入电压为v 1和v 2,由此导致的相位变化为:图2.1 调制原理设输入光场为E in =E O e jw0t ,其中ωc 为光信号载波波长,则调制器输出信号为:设输入电压为v 1和v 2,由此导致的相位变化为:式中V π为调制器单臂工作时输出光强由最大变为最小所需的开关电压,所以 ,Eout(t)=Ein(t)×COS{∏/V ∏[(V1-V2)/2]e j ∏/V ∏[(V1-V2)/2] (1) P OUT (t)=|E OUT |2=Pin(t)COS 2{∏/V ∏[(V1-V2)/2] (2)故输出调制信号有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啁啾)两部分所组成。
当V2=-Vl 时,即MZ 调制器工作在推挽方式,输出电场随上下驱动电压的差值(V1-V2)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V ∏≤V1-V2≤2V ∏时,只进行输出电场的幅度调制,COS 项的值为负值,输出电场相对于输入电场既相移∏;②当0≤V1-V2≤V ∏时,也只进行输出电场的幅度调制,cos 项正值,输出电场E0相对于输入电场相移为0。
当V2=Vl 时,只对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产生啁啾),如后面讲到的DPSK 、 等调制格式都需要用到相位调制。
如果v1、v2设置恰当的话,可同时对光信号进行光强调制和相位调制,某些情况下可降低调制器的使用数量。
通过对输入输出关系表达式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偏置电压和输入信号的选择,调制器可以工作在数据加载或时钟产生方式,以下是几种特殊工作方式:(1)半比特率工作方式偏置点设置在零点,时钟信号的幅度频率分别为V ∏/2,B/2,则两臂的电压分别为:V1(t)=V ∏/2×COS(∏Bt) V2(t)=V ∏/2×COS(∏Bt+∏)带入(2)式可得,P OUT =P in COS 2[∏/2×COS(∏Bt),t=0时功率最大,t=1/3B 时为最大功率的一半,所以得半频率RZ 调制格式的半高全宽1/3B ,因此输出脉冲占空比为33%,(2)载波抑制归零调制格式偏置在V ∏,时钟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分别为V ∏/2,B/2,两时钟信号极性相反,则两臂电压分别为:V1(t)=V ∏/2+V ∏/2×COS(∏Bt-∏/2) ,V2(t)=-V ∏/2+V ∏/2×COS(∏Bt+∏/2)带入可得P OUT =P in Sin 2[∏/2×Sin(∏Bt)],可知半高全宽为2/3B ,即输出脉冲占空比为66%。
(3)偏置电压为V ∏ ,输入信号为V1=V ∏/2,V2=-V ∏/2时输出为NRZ 信号。
(4)偏置电压为0,输入信号为V1=V ∏,V2=-V ∏时输出为DPSK 信号。
对NRZ 调制格式,用一个MZ 光调制器,并设置在方式(3)的电驱动下即可产生。
NRZ-DPSK 调制格式也可只用一个MZM 产生,且MZM 工作在方式(4)。
对RZ 、CSRZ 、RZ-DPSK 和CSRZ-DPSK 调制信号,通常采用级联的MZ 光调制器来产生。
对RZ 和CSRZ 两个调制器分别工作在(1)(3)、(2)(3)的组合形式。
对于RZ-DPSK 和CSRZ-DPSK 码。
两调制器分别工作在(1)(4)、(2)(4)组合方式,且组合顺序可以改变。
2.2 单信道传输仿真模型如图1为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其中光发送端主要由光源,调制器组成,它主要的功能是将电信号调制到光波的强度(或者相位、频率)上,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把光信号利用耦合技术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链路中。
光信号经过光学信道后传送到光接收端。
光学信道也即光纤传输链路由传输光纤、中继放大器EDFA和色散补偿模块等组成。
光接收端主要完成电信号的解调和接收这个功能,由光电探测器和电接收机组成,将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损伤而造成的有畸变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经放大和处理后恢复成发射前的电信号。
图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在仿真过程中发射机的信号,均基于LINbO3产生,产生方法见2.1节中的模型。
传送模块由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由SMF+DCF以及EDFA组成,DCF 放置于整个系统的中间,用最常用的SMF+DCF 的配置方式进行色散补偿. 具体参数的设置会因为系统的的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
接收端按调制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强度调制的可用直接检测解调,即将传输过来的光信号传输到PIN光电检测器进行光电转换,然后经一个LPB(Low Pass Bessel)Filter滤除噪声光信号,通过误码率分析仪进行观察;相位调制通常需要附加Mach-Zehnder 干涉仪(MZI)将相位信号转换为强度信号,然后再用光电二极管做平衡式接收。
图4.1(c)所示为相位调制(NRZ-DPSK、RZ-DPSK、CSRZ-DPSK)的接收模块,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传送过来的光信号首先经过比特延迟Mach-Zehnder 干涉仪(MZI)对DPSK信号在光域内进行相关编码,将光信号转换为强度信号,然后MZI的2 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到2个PIN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相减之后再根据差值正负来判决应该输出的数据。
其中判决电路的阈值电压为0与输入功率无关。
解调之后的电信号仍然通过一个LPB(Low Pass Bessel)Filter滤除噪声光信号,再利用误码率分析仪进行观察、分析。
2.3 仿真结果分析针对传输系统中存在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光谱图、Q因子和误码率等参数。
通过对光谱图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到调制格式的一些特点,比如频谱宽度:NRZ<CSRZ<RZ;NRZ-DPSK<CSRZ-DPSK<RZ-DPSK。
又由于色散容限的大小和信号的频谱宽度有关,信号的每个频率分量以不同的群速度在光纤中传输造成不同的时延,从而导致色散的产生,在传输的初期展宽光脉冲,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将严重扭曲信号。
信号频谱越宽,信号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的传输时延相差就越大,信号受色散的影响就越严重,色散容限就越低。
所以就可以得到在所讨论的强度调制格式中NRZ色散容限最大、相位调制中NRZ-DPSK最大。
另外还可以结频谱中峰值功率看出非线性效应容限:NRZ<RZ<CSRZ,NRZ-DPSK<CSRZ-DPSK<RZ-DPSK,这是因为由频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峰值功率NRZ>RZ>CSRZ,NRZ-DPSK>CSRZ-DPSK>RZ-DPSK,因为峰值功率与非线性效应有关,峰值功率越高,非线性效应越严重,信号失真越大。
所以可以得到在强度调制中CSRZ的非线性容限最大,强度调制中是RZ-DPSK。
在光通信系统中,BER 是衡量光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一个品质因数,信号的Q 因子也可来衡量信号的质量,并由它来表征系统的误码率(BER)。
由图2 可以看出,Q 因子曲线随着眼图的张开程度大小做如下变化:越靠近眼图张开最大处,其Q 因子越大,对应的BER 就越小。
在眼图张开最大时刻其Q 因子达到了111。
根据测试,当Q=6 时,BER 约为10-9;当Q=7 时,BER 约为10-12,一般要求在接收端Q值要大于6,所以通过对通过对Q的分析可以得到最大传输距离,这样在保证色散补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传输距离来研究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大,非线性效应对信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通过看最长传输距离就可以从侧面知道非线性效应对各个调制格式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排除非线性效应和PMD等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改变DCF的长度来研究色散对信号的影响。
利用Optisystem7.0仿真软件的仿真,我们可以发现仿真结果基本和之前对信号的理论研究相吻合。
图23 结束通过对各种调制格式的产生原理入手,利用仿真软件Optisystem7.0来产生各种调制格式,比较他们的光谱图,在不考虑非线性效应下的色散容限,以及非线性容限得到各个调制格式的特点,为在实际选择调制格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限于作者的学识、理解水平和时间限制,论文中的一些论点尚需要详细斟酌,一些问题尚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武晓霞基于DPSK的新型调制格式在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0511[2]吕亮新型光调制和光复用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0101[3].刘增基周洋溢主编.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11[4].张劲松,陶智勇,韵湘编著,光波分复用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6[5]杨邦湘.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所电子展望与决策 95 6[6].王金瓶.光纤通信系统仿真. 宁夏银川.宁夏大学实验中心 750021[7].胡章芳席兵. 光纤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电脑开发与应用:第18卷第9期 2005[8].吕秀品欧阳艳东.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的仿真模拟.科技创新导报:2008 NO.30[9].曾甫泉.光纤理论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0].顾畹仪.WDM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第一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ISBN 7-563511 70-9.[11].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 2001[12].赵梓森,等.数字光纤通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3]傅炜,40Gbps光纤传输系统中的调制格式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14]徐坤.周光涛.伍剑.林金基于 LiNbO3 光波导调制器高速光码型调制技术的比较 2004(04)[15]潘青40Gbps单信道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技术的研究硕士论文 2006[16]赵琳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先进调制格式研究硕士论文2009[17]黄艳花,强世锦高速光纤通信系统调制格式的仿真研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18]胡辽林.刘增基.杨国庆40 Gb/s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系统中四种调制格式的性能比较 -光子学报2003,32(10)[19]Robert I. Killey, Vitaly Mikhailov, Shamil Appathurai, and Polina Bayvel Optical Networks Group,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channel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Ultra-high Bit-rate Transmission Systems Invited Paper[20]Yuan Li · Wei Li · Qingsheng Han · Junyao Mei ·Jun Sun,Accurate computations of the nonlinear phase noise and BER in DPSK modulation-balanced direct detection high-spee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21]LI Wei MEI Jun-yao , HAN Qing-sheng, and WANG Teng,Influence of the nonlinear phase and ASE noise on DPSK balanced optical receiver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ed 20 October 2008)[22]翟万腾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调制格式及其性能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0101[23]吴建红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调制格式及其性能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1[24]郜晋玲,梅文丽 DWDM 系统中先进光纤传输调制格式的调研北京邮电大学数字通信与信息网络实验室(100876)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光电子学研究室(1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