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

瓦舍
亦称瓦子、瓦市、瓦肆。宋元间市井中游艺性场所的总 称。艺人的“说话”即在此间演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也。其 中有表演各种伎艺的勾栏和棚,范围大小不等。此外,还有 命相占卜、诊方卖药、杂货饮食摊铺等。两宋瓦舍数目众多, 对“说话”伎艺的表演和话本小说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 用。
重故事而不重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让人物服 从故事的倾向。 想方设法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来增强故事的刺激 性、吸引力。 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使日常生活 题材传奇化。 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使发端 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 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性格加以夸 张,使其具有传奇色彩。
本,并非供大众阅读。但后来经过文人 润色,或者模拟话本的形式写作所谓 「拟话本」,于是成了供人阅读的小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
《大宋宣和遗事》 《三国志平话》
何谓「话本」、「平话」?话本何以又称为「诗话」、 「词话」?
一、话本 指说话人说故事的底本或稿本。起源于唐代僧人讲唱佛经的 变文。宋、元时期说话是一种行业,其中的「话」是故事之意。 早期的话本是由说话人将故事的内容记下来,做为以后自己再说 故事时的依据,也有留传给亲人、徒弟参考的意图,后被人刻印 成书出版,仍称「话本」。 二、平话 「平」是「评」的简写,因为它是夹叙夹议,评论古今的缘 故。多指宋、元时期,讲史类话本的集结,如《新编五代史平话 》、《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等 。 三、另名由来 王国维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文中说:「以其中有诗有 话,故得此名,其有词有话者,谓之词话。亦即「诗话」、「词 话」是因为话本中穿插了许多诗词而得名。
宋元话本与朝鲜朝盘索里之比较

第51卷第2期 2018年3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J o u r n a l o f Y a n b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V o l. 51 N o.2M a r.2018□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宋元话本与朝鲜朝盘索里之比较朴英玉 禹尚烈[摘要]中国宋元话本小说与韩国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都是从口头文学走向书面文学的典型范例。
据研究表明,宋元话本小说的故事主要来源之一就是积极继承、改编前人的作品,并在文人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得到发展;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则主要从传统民间故事获取再创作的源泉。
宋元话本小说的主题大都很明确,并喜欢追求“教化”和“劝惩”的效果;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则具有标榜忠、孝、悌、烈等儒教之道德规范的表层主题和苦尽甘来之乐天知命的深层主题。
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宋元话本小说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各自都有非常典型的个性特征;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的女性形象大体上可分为“天使”型和“恶魔”型,个性化特点并不突出。
造成主题、人物形象如此不同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二者产生背景的不同。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平行研究[收稿日期]2017 —12 —01 [文章编号]1009 —3311(2018)02 —0054 —07[作者简介]朴英玉,延边大学朝鲜一韩国学学院在读博士;齐齐哈尔大学朝鲜语系讲师。
禹尚烈,延边大学朝鲜一韩国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延吉133002)中国的宋元话本小说来源于说话,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
因其具有注重趣 味性、描写细腻等特点,而广受市井民众的喜爱。
朝鲜朝盘索里脚本系列小说则来源于民间音乐盘 索里,“盘索里”意为在大庭广众之前演唱的歌。
说唱中以唱为主,说唱结合,具有叙事见长、情节复 杂、人物众多等特点,深得观众青睐。
高中研究性学习题目汇总

高中研究性学习1、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2、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5、武汉(或者其它地区)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6、关于武汉综合市场现状的调查7、梁实秋与闲适小品8、武汉地方报纸透视社会现象的优点与不足9、武汉市民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1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11、《诗经》中的景物描写12、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13、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14、“新概念阅读”15、从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看小品文的写作16、川端康成与《雪国》17、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18、我眼中的诸葛亮19、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20、《桃花源记》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 英)的对比21、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22、寺庙文化在武汉23、追寻在武汉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24、屈原与荆楚文化25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26、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27、韩寒现象透视28、中国行诗与外国十四行诗比较29香港新武侠小说为何难现昔日风采30、我看梁凤仪的财经小说31、台湾言情小说探幽32、港台文化的含金量有几成33、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34、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冲击35、金庸、琼瑶小说为什么会引起同学的兴趣、关注36、“韩寒”现象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哪些冲击37、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探究38、中学生有阅读名著的必要吗39、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40、《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41、唐朝田园水诗的研究42、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43、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格44、校园设计之我见45、关注青少年上网聊天46、诗词雅韵47、珍爱生命,远离毒品48、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49、80年代新生活调查50、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51、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52、我们生活中的广告53、武汉广场文化54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55广告的昨天、今天、明天56、中西文化差异探讨57、广告英语的特点58、英语习语中对称美的研究59、修辞手法在英文写作中的运用60、英语中的象形现象61饮食英语及西方餐桌礼仪62、标志英语63、趣味英语收集64、英诗赏析65、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66、性格与英语学习67、色彩在英语学习的背后故事68、英文报刊及其语言特色69、听英文歌曲有助英语学习70、阅读方法与英语学习效果71、英文广告说明书与英语学习72、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73、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74、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75、英语中的性别语言76、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77、中美交际用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78、英文歌词和中文歌词的差异79、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80、英语词汇的奥秘81、对钱的看法8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8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8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8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8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87、加入WTO对衡阳市经济发展的影响8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8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9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9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92、中学生(枫叶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9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94、中学生(枫叶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95、(枫叶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96、中学生(枫叶学生)的消费状况97、金钱与人生9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9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100、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101、武汉风景区的现状分析102、武昌城的历史沿革103楚剧的过去与未来104、民间艺术的探究105、民间节日106、婚丧、喜庆的风俗等107、噪声污染及危害108、农村耕地利用现状及处理109、学习天空图的制作1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112、钓鱼岛问题的由来113、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114、武汉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115、关于洪承畴的评价问题116、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117、武汉历史人物118、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几个问题119、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与表现120、先秦思想概述121、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122、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123、服饰的历史与发展124、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125、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126、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127、关于城镇绿化的研究128、板材厂的污染危害及治理129、关于武汉市水资源利用状况130、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1311、武汉的旅游资源132、返璞归真与自然交融133、武汉市公交现状与规划134、衡阳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135、校园绿化136、外地人怎样在武汉谋生137、研究地球的温室效应138、21世纪的交通及其交通工具139、网上获取信息指导140、武汉地区水资源探讨141、武汉大气污染及危害142、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143、中学生制使用互联网的思考144、学生制作个人主页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45、制作好班级主页需要合作精神146、谈谈中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必要必与重要性。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B

安泽一中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文言文虚词研究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4标点符号研究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8我眼中的荀子孔子、老子、庄子、孟子……9民俗探究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10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11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12唐朝田园山水诗的研究13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14古希腊神话研读15三国人物性格探析16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17高考满分作文研究18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19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20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人物研究2趣味数学研究3气象预报中的数学应用问题4我县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5超市中的数字问题6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7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8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9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10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11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12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13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14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5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6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17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研究18黄金分割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研究19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20股票基金投资中的数学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西文化差异探讨3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4性格与英语学习5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 6趣味英语收集7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 8西方国家节日谈趣9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 10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11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 12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13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影响研究14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15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2物理与能源开发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9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10厨房用具的演变11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12家用电器的安全问题13纳米科技与未来生活 14“黑洞”问题研究15杀人武器中的物理学知识探究 16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17、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18手机使用中的电磁辐射现象研究19古代中国对物理学的贡献20牛顿、爱因斯坦与霍金的物质观比较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3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 4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5碘与人类健康 6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7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8农用生物肥9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10纯净水是否“纯净”11维生素王国探秘 12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13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14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15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16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17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18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19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20学校动植物调查21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22 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23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24 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25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26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27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28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29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30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31 农药污染的影响32 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33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34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35 生活中的化学36居室污染37 厨房里的化学38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39 食品污染40生态环境的保护 41 营养饮食42植物组织培养 43 细菌44流行疾病预防 45 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46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47 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48DNA与遗传疾病49 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50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1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2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5安泽县民俗探究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7外出务工人员生存现状调查 8安泽县荀子文化发展研究9安泽县民众文化研究 10安泽县社区文化现状与未来发展11假货问题的思考 12安泽县大型超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3我校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14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15安泽县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16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17安泽县民营企业市场经营状况调查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1安泽县的过去、现在与将来2安泽县市区的沿革和未来发展3安泽县民间艺术的探究4安泽县民间婚丧、喜庆的风俗探究5安泽县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6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7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8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9难以抹灭的伤痕“九、一八”10第二次世界大战11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12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13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14对日索赔问题研究15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16某地历史遗存研究17西藏问题研究18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19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20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21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22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23新时期的创业精神24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25对李鸿章的再认识2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27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 生态环境研究2 安泽县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3继往开来的中国水利4 部分国家之间关系与地理关系5 研究地球的温室效应6 海水淡化7 气象卫星8新闻联播与“地理”9山谷风的形成10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11“三圈环流模型”制作12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14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15月相变化观测16火山模型的制作17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8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19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1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生理特征的影响2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3学校体育项目普及程度的调查4安泽县体育项目普及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5我对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发展的建议6我校学生喜欢哪些运动项目7篮球规则的演变研究8耐久跑的锻炼价值9对乒乓球运动竞技制胜的探讨10乒乓球运动击球原理探索11地方体育项目普及程度的调查12体育项目普及程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13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心理14学习中的焦虑与体育锻炼15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调查16某地市民健身锻炼方式调查17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18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综合技术中的实践运用19利用体育游戏丰富课余生活方法与策略研究20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21安泽一中学生、老师体育锻炼调查研究十、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题1“黑客”研究2“博客”研究3“播客”研究4网络游戏与教育游戏研究5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6谈谈中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必要必与重要性7谈谈你对制作班级主页的收获与感想十一、艺术欣赏研究性学习课题1创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题歌曲歌词2探讨中西方或传统与流行音乐的差异3校园艺术建设构想4美术与日常打扮5美术与家居环境6中学生能否拍写真集7中西绘画艺术的区别8素描中美的规律和表达9学校艺术人才的调查研究10学校艺术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宋元话本小说

小说话本的另一突出内容是公案故事。
这类小说话本如《错斩崔宁》、《合同文字
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 等篇 。 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叙事口 语化、声口个性化、谈吐市井化 。
二讲史话本
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评话” 。 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
话本小说之所以在宋代兴起与繁荣,是由于北宋的 百年承平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尤其城市的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兴起,使市民阶层空 前扩大。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于 是,使用当时白话的说书人,在“瓦舍”、“勾栏” 中,应运而生。 宋代的统治者也爱好并提倡“说话”,这也是话本 小说兴起与繁荣的重要原因。“小说起于仁宗朝, 盖时太平日久,国家闲暇,日欲选一奇怪之事以娱 之”(见《七修类稿》)。上述风气,一直延续到 南宋。
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说征战有刘项
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 史书讲晋宋齐梁。”其中,“新话”与“史 书”对举,可见“讲论古今”才是讲史的全 貌。 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又有王六大夫, 元系御前供话,为幕士请给,讲诸史俱通, 于咸淳年间敷演《复华篇》及《中兴名将 传》。”
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说 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
宋元“说话”的情形
说话的场所:
“瓦肆(舍)”、“勾栏”、茶楼酒肆: “南瓦、中 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 三座。常有两座勾栏,专说史书。” (《都城纪
胜· 瓦市》)
“打野呵”:“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要闹宽阔 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 (《南宋市肆记》)
正文:这是话本小说的主体。以散文为主,其中也 穿插一些’诗词。散文主要是讲述故事;诗词则帮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1.关于校园绿化的设计方案2.关于《班级日志》的建立与管理的研究3.关于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研究4.关于学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的研究5.关于学校餐厅管理与餐厅文化的研究6.关于编组、排位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7.关于对学生弱科现象及形成原因的研究8.关于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研究9.关于鲁迅杂文语言特色的研究10.关于“歇后语”语言特点的研究11.关于通俗语言、方言、不规范语言等的研究12.关于汉语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13.关于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调查与研究14.关于函数图象在经济领域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15.关于几何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16.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与研究17.关于当代高中学生理想状况的调查与研究18.关于成材与环境关系的调查与研究19.关于城乡学生(高中)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20.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研究21.关于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研究22.关于**村(镇)科学种田情况的调查研究23.关于**村(镇)房屋与道路建设的调查研究24.关于**村(镇)人口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25.关于农村新增人口男女比例的调查研究26.关于淡水资源再生状况的调查研究27.关于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的调查与研究28.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利用的调查与研究29.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30.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31.地球的温室效应32.市场经济发展与遏制腐败33.中国加入WTO与我县经济34.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影响35.彩票市场与人们的消费心态36.未来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
37.“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38.当场民间建筑风格的研究39.我县民俗的调查研究40.莒县居民服饰文化的调查研究41.莒县居民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42.莒县居民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43.春节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44.“压岁钱”收入与支出状况的调查研究45.关于农村商品化种植状况的调查研究46.美化环境对人的精神熏陶和行为约束47.太阳能及其他能源的利用48.航天事业与未来生活的展望49.20年后的土地耕种50.变压器的原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1.当代中学生最喜欢读什么书52.调查塑料品种成份性能了解塑料的识别方法53.对暖冬的成因及危害的研究54.对食品包装的调查与研究55.对中学生寒假时间安排的调查与研究56.感冒了,怎么办?57.高考制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调查研究58.关于记忆规律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59.关于节水途径的调查研究60.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调查61.关于市场蔬菜价格的调查与研究62.关于体育彩票的调查研究63.关于我们生活中情绪的调查与研究64.关于学生压岁钱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65.关于饮水与健康的调查研究66.关于中学生日常饮食合理搭配问题的调查研究67.关于中学生早恋的利与弊的调查研究68.果树冬剪技术的研究性学习69.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70.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71.激光报警系统72.莒县文化的调查与研究7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成果报告74.居民住宅如何电器火灾75.《康熙王朝》历史真实性的调查研究76.李阳疯狂英语的调查研究77.一中学生假期学习情况调查与研究78.楼道灯控制系统的调查报告79.浅谈“黑洞”80.日光灯的发光原理81.莒县春节民俗82.莒县城镇规划的调查研究83.莒县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84.莒县名胜古迹的调查研究85.莒县文化消费市场的研究86.入世后,中国农业的发展87.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88.三年困难时期的成因与启示89.商店食品质量的调查与研究90.室内装修材料的调查研究91.收集乡土文学中的民间故事92.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93.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94.水箭的制作及实验研究95.糖尿病及其检验96.“我”说广告的优与劣97.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与发展98.洗衣机的基本构造及脱水筒的原理99.学习革命的调查与研究100.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因素的调查研究101.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哪些102.由“春节晚会”探讨艺术发展趋势103.有关“绿色食品”的调查研究104.灶具的演变105.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106.中国申奥成败的调查与研究107.中国足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08.中学生读物发展趋势初探109.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10.中学生日记情结的调查与研究111.中学生的消费性格和理财能力112.中学生英语阅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113.中学生早恋现象透视及对策114.走近西部大开发115.对学生偏科现象及成因的研究116.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生活的影响问题研究117.关于成才与环境关系的研究118.关于新增人口男女比例的调查119.关于莒县城区空气污染的调查与整改策略120.对县城内沟渠卫生状况的调查及治理方略121.关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122.对我县民俗的调查研究123.从服饰变化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24.关于建国以来各时期人们着装情况的调查125.我县居民餐饮内容的变化研究126.对农村春节消费状况的研究127.对压岁钱收入与支出状况的研究。
女性形象在柳永词中的全新面貌

[收稿日期]2009-01-28[作者简介]刘云霞(1974-),女,河南镇平人,文学硕士,讲师,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 a i :l f e i yunst a r @163.c o m女性形象在柳永词中的全新面貌刘云霞(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摘 要:柳永在词中表现出对女性极大的人文关怀,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角色众多,形象丰满。
她们流落风尘,却能娴雅高贵;虽居住市井,也是敢爱敢恨;这是全新的视角,是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世俗审美趣味。
关键词:女性形象;全新面貌;世俗审美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9)02-0039-03北宋初期词坛风尚依然是承袭了花间、南唐词风,内容绮丽,典雅而含蓄。
其中,具有开拓之功的柳永,独树一帜。
在词学发展史上,他是一位开启了新的市井审美的词人,/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
0[1]作为一名长期流落于社会底层,出入于酒肆青楼的市井文人,柳永的词较之同时代士大夫的雅词小令更多地关注女性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活动,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和爱慕来,他不再把女性当成物化的审美个体和色情对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思想上的共鸣。
因此,柳词中的市俗女性迥异于封建士大夫词中的女性形象,一反温柔敦厚、听天由命的性格,更加多姿多彩,个性卓异,品味高雅,鲜活生动,这使他的词散发出积极、清新的气息。
一、她们流落风尘,却能娴雅高贵宋代是一个声妓繁华的社会。
一方面,最高统治者给士大夫们以优厚的俸禄,鼓励他们积钱蓄妓,及时享乐;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促成了市民的享乐心理和竞逐新声的社会时尚,歌妓行业由此而兴盛起来,一时北宋朝野皆溺于妓乐,上至宫庭私宴,下至勾栏瓦肆都需要声乐歌舞来满足感官刺激。
出于男性观赏者的审美需求,以妇人姿态为歌舞本色的趣味观念在唐末就基本确定。
汉语语言文学经典论文题目大全

过人口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的“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过程实现其再生。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内容及要求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内容及要求1、毕业论文总原则:①毕业论文是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和构思,资料参考,内容撰写,修改审定,打印成册,宣读答辩等内容。
②毕业论文的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假、大、空。
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论文课题完成8千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个性鲜明。
③在选题上,要求学生不要求全求大,论题要适中。
题目大了,论述不详,不能全面概括,学生驾驭不了;题目小了,内容无法展开,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论述不充分,势必贫乏单薄。
④从撰写论文始,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探讨,确定选题内容,把握好方向。
选题确定后,要拟定出论文提纲,再交由指导教师进一步审定,避免从一开始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⑤答辩时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掌握好语速节奏,语言清晰,表述准确,答辩简洁、流畅。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语言学方面:10个1"对立原则和ΧΧ 方言的音位"2"互补原则和ΧΧ 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10汉语的借词现代汉语方面:29个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2 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3ΧΧ作家(或ΧΧ作品)语言研究4网络汉语研究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8词典适意研究9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11汉语的优点和缺点:12汉字和汉文化13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14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15部件研究16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17如何整理异体字18如何整理异性词18规范汉字的研究19 汉字的前途20"修辞与语境"浅谈2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2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23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2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2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26谈"成语的活用"27谈"叠用句"28 谈"四音节语音段落"29 谈"比喻"古代汉语方面:10个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7古代汉语"之"(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28个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5论穆旦的诗6论钱钟书《围城》7论贾平凹的散文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9论余华的小说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12舒婷诗作简析13 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15评铁凝的《玫瑰门》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22《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人物
• 柳如是 • 《碾玉观音》——璩秀秀 • 《快嘴李翠莲记》——李翠莲 • 董小宛 • 总结
• 小组分工安排
柳如是生平
• 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后改姓 柳,改名是,字如是。柳如是幼年不幸。14岁时, 被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强索为妾,未及一年, 卖于娼家。后流落松江,自号“影怜”,与东林 等党人交往。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 袖、常熟人钱谦益(字牧斋,明朝官至礼部右侍 郎)与柳如是结婚,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 甚欢。明亡,柳如是劝钱谦益殉节,钱推托不允, 如是勇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钱降清后,遭忌 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 如是四十六岁时自尽。
•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说话”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
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碾玉观音》就是一篇话本。话本以
碾玉观音为线索,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浪漫色彩。全文分为上下两部
分。上篇是故事的开端和发展。碾玉观音使璩秀秀与崔宁相爱并结为 夫妻,远走他乡。正文前的“入话”,渲染出一种匆匆春将归去的气 氛。这就自然而然地带出故事中人物游春赏春的事情。下篇是故事的 高潮、结局和尾声,碾玉观音使秀秀鬼魂与崔宁又回行在,得班报仇 雪恨。内容虽不乏封建性的糟粕,但却通过璩秀秀挣扎反抗和她从脱 逃到死后婚姻爱情多次被毁灭的不幸遭遇,揭露出封建统治对劳动人
璩秀秀生平
• 她出生在封建社会下层,父亲以裱褙书画为业,家境贫寒,连出嫁的钱也没 有。咸安郡壬游春晚归路过裱褙铺,父亲叫她出来观看,这便惹下天祸,被 迫卖入帮王府做婢女。
• 她不但年轻貌美,而且有一手绣出花来“引教蝶乱蜂狂”的本领。在郡王府 里,那件皇帝赐给咸安郡王的宫廷高手绣的团花战袍,她也能依样绣出一件。
• 更突出的是她对爱情、幸福的勇敢执着和一往无前。当郡王府里失火,“府 中养娘,各自四散”的时候,她撞见崔宁,主动要求结为夫妻。在崔宁家里 的一段对话,足见其不但想爱,而且敢爱的热情大胆和无视礼法的性格。
• 年轻人婚姻自由,这在封建社会哪里容得,于是只好私奔。这时秀秀抛弃了 一切念头,毅然到了谭州,以碾玉为业,自食其力。然而,这一最低最起码 的生活要求也要遭到摧残和迫害。
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
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
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 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清人认为她的尺 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 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 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民的残酷迫害,暴露出封建统治者奢侈无度、权力无边、残忍无道的 本性,表现出劳动人民 不畏强暴 、坚持反抗、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广大妇女要求解放、追求章福的强烈愿望。
《碾玉观音》
• 通过对女主人公璩秀秀,出身于贫寒的装裱匠家庭,生得 美貌出众,聪明伶俐,更练就了一手好刺绣。无奈家境窘 迫,其父以一纸“献状”,将她卖与咸安郡王,从此,正 值豆蔻年华的秀秀,身入侯门,失去自由。其后郡王将秀 秀许给碾玉匠崔宁。秀秀和崔宁品貌相当,心灵手巧,相 互爱恋。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两人一起私奔,却屡次被郡 王迫害,后崔宁被发配,秀秀杖责而亡。其父母担惊受怕 投河而死.秀秀魂魄与崔宁又续前缘.最后,崔宁发现秀 秀非人,秀秀父母也非人。秀秀父母入水而逃。秀秀携崔 宁一起在地府做了一堆鬼夫妻.再现了宋代社会的各种矛 盾。作品中表现了秀秀追求爱情与人身自由的举动,以及 咸安郡王极端的愤怒、郭排军异常的冷漠、崔宁被动的接 受、文人高度的赞扬,折射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各自的思想 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高一九班 指导老师:王立
关于宋元话本
• 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 艺人的底本﹐但诸宫调﹑影戏﹑傀儡戏的脚本也可以称作话本﹐还有 人把明清人摹拟小说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统称为话本。
• 小说家的话本﹐据《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记载﹐从题材上分为灵怪﹑ 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八类﹐并举出了《红 蜘蛛》﹑《卓文君》﹑《三现身》﹑《十条龙》﹑《拦路虎》﹑《赵 正激恼京师》等100多种话本篇目。有的话本流传至今﹐如《红蜘蛛》 有元刻本残页﹔《警世通言》里的《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当即《十条 龙》﹔《拦路虎》见於《清平山堂话本》。还有《也是园书目》和 《述古堂书目》(抄本)所著录的宋人词话﹐有《种瓜张老》﹑《错斩 崔宁》﹑《西湖三塔》﹑《简帖和尚》﹑《合同文字记》﹑《风月瑞 仙亭》等﹐见於明人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古今小说》等书。
对柳如是的评价1
•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 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本名爱 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 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
也被世人称为“风骨嶒峻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
曹雪芹对柳如是的评价2
• 清代糅合王实甫“多愁多病身”及“倾国 倾城貌”,形容张崔两方之辞,成为一理 想中之林黛玉。殊不知雍乾百年之前,吴 越一隅之地,实有将此理想而具体化之河 东君。真如汤玉茗所写柳春卿梦中之美人, 杜丽娘梦中之书生。后来果成为南安道院 之小姐,广州学宫之秀才。居然中国老聃 所谓“虚者实之”者,可与希腊柏拉图意 识形态之学说,相互证发,岂不异哉!— —陈寅恪
《碾玉观音》
• 《碾玉观音》是一篇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作品。另外,巧妙有致的韵 语运用,也使小说别有特色。故事多处运用诗词韵语,或写景状物,
或抒发评论,或渲染气氛,或衔接结构,无不恰当自如,富有情致。 例如文中对秀秀外貌、能力及酒后面部表情的描写,对咸安郡王游春 场面的惑叹及对火势的烘托渲染,上下篇连接处的描写与暗示,结尾 处的总结与评论等。整个作品语言接近口语,明白晓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