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问题血清调查及原因分析
影响蛋鸡血液指标检测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影响蛋鸡血液指标检测的因素及解决措施邓卉【摘要】通过对饲养试验中处于产蛋高峰期的海兰褐壳蛋鸡进行血液采集和指标检测,探究蛋鸡采血、验血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解决,为提高禽类血液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标准.【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年(卷),期】2013(040)009【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蛋鸡;血液采集;指标检测;准确性;应对措施【作者】邓卉【作者单位】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11 检测指标列举蛋鸡血液指标包括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等;生化指标主要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RO)、白蛋白(ALB)、尿素氮(UN)、肌酐(CRE)、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I)等。
2 影响血液指标测定结果的因素及解决措施2.1 样品采集前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处理方案2.1.1 饮食因素由于采血对象进食会对许多血液指标分析产生光学干扰作用,所以采集标本前,实验人员需对试验蛋鸡做下列处理工作:在鸡只进食12~16h后空腹静脉采血,临采血前禁止饮水。
2.1.2 生理因素试验蛋鸡在生理上具有个体差异性,每只鸡的机体功能和代谢水平都不尽相同,并且由于生理波动性的存在,其不同时段的血液理化指标值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的、必然存在的。
基于上述原因,实验人员需在采集血样前观察各蛋鸡的健康和精神状况,为蛋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每天有规律的饮食作息,避免发生异常状况。
2.1.3 抗凝剂使用量与采血量的比例关系对于血常规检测,采血样本需加入抗凝剂,且样本量与抗凝剂用量的比例要合适。
血液比例过高时,容易出现微凝块,可能阻塞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影响一些检验结果;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也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 养鸡技术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养鸡技术蛋鸡脂肪肝,又称脂肪肝综合征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它主要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分堆积,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甚至引起肝细胞破裂,最终导致肝内出血而死亡。
会给蛋鸡养殖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1、发病原因营养因素。
主要指蛋鸡摄入过量的饲料,而使能量的摄入水平过高,过剩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从而引起肝脏的生理功能异常,表现为脂肪肝综合征。
另外,当日粮中的能蛋比较高时,蛋白质无法满足与脂肪结合的需求,而导致脂肪无法从肝脏中运出,从而引起脂肪肝综合征;当营养不足时尤其是参与合成脂蛋白的营养物质缺乏时,会导致肝脏内的脂肪无法运输,而使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引发脂肪肝疾病。
遗传因素。
不同的蛋鸡品种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程度不同,蛋鸡由于产蛋的原因代谢强度大,高强度的激素代谢会加快脂肪的沉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表现出脂肪肝综合征的症状。
环境因素。
目前蛋鸡养殖多采用笼养方式,在高密度的饲养环境下蛋鸡的运动量减少,这就会导致蛋鸡体内多余的能量无法消耗而转为大量的脂肪,形成脂肪肝;在夏季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高温会促成脂肪酸的形成,而高温时蛋鸡对能量的需求量较少,从而增加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当蛋鸡受到应激时会消耗大量的机体能量,使合成代谢速度降低,脂肪的转化率降低,使脂肪大量的沉积,最后会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激素水平。
雌激素会对能量代谢产生影响;过高的生长激素会使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皮质醇会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而甲状腺激素会使蛋鸡对致病因子表现的极为敏感,这此都是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有毒物质。
这里主要是指霉菌毒素和药物毒素。
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引发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毒素。
另外,对蛋鸡用药不合理时也会对肝脏内的脂蛋白质合成产生影响,使脂肪无法合成脂蛋白质,造成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引起脂肪肝综合征。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一,非传染性因素方面:应激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1,应激因素:温度;惊吓;注射疫苗或投药不当;换料不当及其他因素.(1)温度:主要症状:产蛋鸡最适宜温度10-25'C,最佳温度为16'C,如超过30'C或低于8'C能引起产蛋的变化,持续高温,高湿天气,鸡群采食锐减,直接导致鸡群的产蛋下降.在25-30'C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C产蛋率下降1.5%,蛋重下降0.3克,长期高于22'C,会使蛋壳变薄,蛋重降低.防治方法:1,注意天气预报,及时预防;2,夏季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0.3克/只);3,如为热应激,应改到清晨喂料,立即用深井水喷洒地面,墙壁;4,作好连续通风换气,安装降温设施,如水帘,吊烟囱;5,屋顶铺盖一层石灰等.如为冷应激,再设法提升舍温.(2)惊吓:主要症状:鸡场周围突然放炮,爆破,打猎,甚至雷鸣,或狗,猫突然惊扰,噪音竺都可造成鸡群产蛋率下降.防治方法:随着应激因素消除,产蛋逐渐恢复.(3)注射疫苗或投药不汪:主要症状:产蛋鸡抓鸡注射疫苗,会引起产蛋下降;在产蛋期连续投药如喹乙醇或痢特灵等抗菌药物或投服抗球虫药,也会造成鸡群产蛋下降.防治方法:产蛋鸡尽量避免注射疫苗,可改用饮水或气雾免疫;药物防治,要正确用药,按规定量和程序用药,勿乱用或过量用药.(4)换料不当及其他因素:主要症状:不按要球采取过渡方式换料,可引起产蛋下降,尤以轻型鸡表现明显,还有许多应激因素,如更换饲养人员,工作衣的变换,转群等,均可造成蛋鸡的产蛋下降.防治方法:为提高鸡群的讥应激能力,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饮服速补18或速补20或在饲料中拌入VC,VE氯丙嗪,延胡素酸等,或投入适量的抗生素及增蛋剂.2,环境因素:有害气体;光照不足;设施不全.(1),有害气体:主要症状:鸡舍氨气浓度超过15PPM,硫化氢10PPM,对鸡健康不利,可引起产蛋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粪便,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2)光照不足:主要症状:产蛋鸡对光照要球比较严格,开放式鸡舍光照强度不足,人工补光时间不足或突然停电,有时有的鸡舍光照强度很强,有的光照很弱,鸡舍阴暗,或光照不均匀等均可引起产蛋鸡不能正常生产,或产蛋下降.防治方法:按光照要球进行操作,搞懂,搞清楚一年四季光照变化,使鸡舍光照符合产蛋需求. (3),设施不全:主要症状:鸡群密度大,鸡笼不足,养鸡蛋箱不足,料槽不足,供水设施不足均可对鸡群正常产蛋造成不利的影响.防治方法:按规模计划饲养,不能盲目,随意.3,营养因素:日粮不够;缺水或断水;能量缺乏;蛋白质氨基酸不足;维生素缺乏;钙磷缺乏;盐分过量或不足(1)日粮不够:产要症状:有的养鸡户首次养鸡,出现较多的问题是日粮供给不足,造成产蛋率下降.1999年在甘肃,青海两省曾调查8个养殖户鸡群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发现其中4户每只鸡日粮仅为110克/日-118克/日,明显不足,特别在产蛋高峰期.防治方法:产蛋鸡日粮不论用任何厂家的配合饲料,在目前多维持在120-125克/日以上,否则,影响产蛋.(2)缺水或断水:主要症状:轻弃缺水可导致鸡群产蛋率下降2-4%,如果断水24小时鸡群的产蛋下降30%,水质低劣也会影响产蛋.防治方法:供给足量清洁饮水,每天检查乳头式饮水器,以免乳头阻塞而断水.(3),能量缺乏:主要症状:鸡群产蛋率与能量关系密切,必须选用优质饲料或料精,养殖户在配料时,必须按厂家提供的说明书配料,不能随意减少料精,否则,营养失衡,导致产蛋率下降.防治方法:选用优质饲料或料精按规定配制,不能任意增减,避免配料的随意性.育成鸡6周龄体重达标,16周龄均匀度达80%以上,这两个指标达不到,将会影响鸡群全程的产蛋率.(4),蛋白质氨基酸不足:主要症状:配料时豆粕用量太多,饲料原料掺假或使用了劣质鱼粉,豆粕,氨基酸不足等蛋白饲料均可导致蛋白质,氨基酸不足,造成鸡群产蛋量下降,同时蛋重下降.防治方法:配料时选用优质豆粕,鱼粉,使之营养平衡,产蛋鸡配合饲料粗蛋白应不低于16-17%.(5),维生素缺乏:主要症状:由于维生素不足,造成机体的生理代谢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对蛋鸡产生影响,因此饲料中要添加各类维生素.防治方法:维生素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脱羽,腿痛,爪曲伸不开,蛋壳变白等,均应补以相应治疗量的维生素.(6),钙磷缺乏:主要症状:由于一些养殖户使用预混料或自配料,无法检查原料的质量,常发生钙磷不足,造成产蛋量下降,同时还出现软壳蛋,砂皮蛋,小蛋等.防治方法:日粮中补充维生素AD3,调整钙磷比例.(7),盐分过量或不足:主要症状:日粮中盐分过量或不足,均可引起产蛋量下降,例如日粮中食盐含量超过1%,出现产蛋量下降,超过3%时,鸡群可出现食盐中毒而死亡.防治方法:保证产蛋鸡日粮中含盐量为0.37%-0.5%,不宜过量或缺乏.二,传染性因素(一).病名病原产蛋呼吸道肠道神经免疫抗体检测抗生素下降病变病变症状方法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冠状病毒++++ ++ + - 活苗VN-新城疫(ND) 副粘病毒I型++++ ++ ++ ++ 活苗HI-减蛋综合症(EDS76) 腺病毒++++ - - - 油苗HI-禽流感(AI) 正粘病毒++++ ++ ++ + 油苗HI-禽脑脊髓炎(AE) 肠道病毒++ - - +(雏鸡) 活苗AGP-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疱疹病毒+++ +++ - - 活苗AGP-禽痘(FOX) 痘病毒++ + - - 活苗AGP-鸡肿头综合症(SHS) 肺病毒+++ + - - 活/油苗ELISA(+)鸡霉形体病(MG) 败血霉形体++ + - - 活/油苗RPA+鸡传染性鼻炎(IC) 副鸡嗜血杆菌++ + - - 活/油苗AGP+禽霍乱(FC) 巴氏杆菌++ ++ + - 油苗VN+注:表内+,++,+++,++++表示症状,病变的不同强度.三,传染性因素方面(二).1,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减蛋综合症(EDS);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传染性喉气管(ILT);禽痘(FOX);鸡肿头综合症(SHS).(1)传染性支气管炎(IB):主要症状: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鸡群,产蛋率下降25%-50%,严重者可达60%,蛋品质下降,软皮蛋,砂皮蛋,畸形蛋,蛋壳色变浅,变灰,变白,蛋清衡薄如水,蛋黄色变浅,蛋黄易与蛋清分离,蛋壳上还出现色素沉着,黑色或红色小麻点,有时还可见到褐色小麻点,蛋壳变薄,一抓就破.呼吸型传支伴随呼吸道症状,肾型传支则出现拉稀,呈白色,黄色,或绿色水样,患过本病鸡群高峰期往往达不到.防治方法:1,用IB肾型功或ND+IB二联苗,于1-3日龄免疫接种,二免用多价苗.2,病鸡每天每千克体重用乌洛托品0.1克,氯化铵0.04克拌料饲喂,连用2-3天,也可用利尿剂.3,发病鸡群用肾型苗或H120作紧急免疫接种.4,提高舍温2-3'C,增加维生素A,C或速补18.5,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促进尿酸盐的排除.6,本病常有混合感染,可用抗菌药物,也可用呼喉霸,赐闰美健等.(2),新城疫(ND):主要症状:产蛋鸡群发生新城疫后,一般情况下产蛋下降20%-30%,个别的可下降50%-60%.蛋品质下降,软壳蛋,畸形蛋数量增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病鸡排绿色粪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扭脖,转圈等,产蛋量恢复需要2-3个月,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非典型性DN病死率0.5%-5%.防治方法:1,紧急免疫接种,ND苗最好用I系苗剂量加倍.2,用速补,拜固舒,饮水3-5天.3,用抗生素药物以防继发或混合感染.(3),减蛋综合症(EDS):主要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产蛋鸡和青年母鸡,其它日龄鸡可感染,但无病状,也见于25-35周龄产蛋高峰期鸡群,发病鸡群产蛋率下降20%-70%,产蛋下降1-2天后,蛋品质也发生一些变化,如无壳蛋,软壳蛋一般持续1-3周,然后缓慢回升到预定产蛋水平,本病一般无其他病状.防治方法:1,对10-14周龄后备鸡用EDS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2,淘汰阳性鸡,病鸡蛋禁止作种蛋.3,由健康鸡场引进雏鸡或种蛋.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卫生,消毒质量.(4),禽流感(AI):主要症状:临诊症状呈现多样性,有人从临诊上分为呼吸型,神经型,腹腔型,生殖型等,此种情况与病毒的毒力,应激,品种,口龄入饲养管理有关.本病不分年龄,品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病鸡体温高,精神沉郁,流泪,冠,肉髯发紫,脚鳞发紫,出血,头肿,拉稀呈粥状,有的有神经症状,产蛋率急剧下降30%-70%,甚至停产.10-15天降到最低点,软蛋增多,褪色蛋可达2%-10%,蛋品质下降,腺胃出血,脂肪出血,全身出血,气囊炎,输卵管变细,内含蛋清样物质.防治方法:1,本病尚无有效的化学药物,肉仔鸡右用安乃近,阿斯匹林.2,用抗菌药如500PPM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3,在发病区周围,应用当地分离的AI毒株制成的单价或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给鸡群免疫接种.4,定期用AI或多价油乳齐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肉仔鸡在1日龄,蛋鸡在35日龄和90日龄左右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AI的发生. (5),禽脑脊髓炎(AE):主要症状:对本病抵抗力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产蛋鸡群感染本病后,表现轻微腹泻或无明显症状,饲料消耗量不减或略有下降,产蛋量表现为暂时性下降5%-10%或20%,可持续2-3周,褐壳蛋色变浅,蛋重下降5-6克,约3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防治方法: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预防本病用弱毒苗,在10-15周龄之间,饮水或喷雾免疫,灭活苗用于产蛋鸡.(6),传染性喉气管(ILT):主要症状:发生传喉的产蛋鸡群,产蛋量下降10%-45%,病鸡呼吸急促,有喘鸣音,有的发出"咯咯"叫声,咽喉有粘液或干酪样物堵塞,咳出血痰,排绿色或白色稀粪,病程5-7天,病死率达10%-75%.防治方法:1,按免疫程序作好预防接种.2,一旦确定本病后,应采取紧急扑灭措施,对该场鸡群立即用ILT弱毒苗,用点眼法进行免疫.3,对病鸡采取对症治疗,肌注樟脑水,或用镊子仔细地除去鸡喉头伪膜,避免窒息死亡4,用环丙沙星等药物按治疗量饮水.5,饮水中添加多维,以减轻应激.(7),禽痘(FOX):主要症状:以头部为主的全身皮肤上形成痘疹,常见于冠,肉髯,口角,眼皮和耳球上形成结节,初呈灰色后呈黄色,逐渐增大如豌豆大硬结节,如形成溃疡后残留一个黑疤.病重小鸡,体重减轻,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或停产.粘膜型多见于中小鸡,可见鼻炎,结膜炎或咽喉炎.防治方法:1,用1%高锰酸钾液冲洗患部后,再涂以5%碘酒.2,平常做好卫生防疫.3,接种鸡痘苗,免疫效果好.(8),鸡肿头综合症(SHS):主要症状: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为肺病毒.肉仔鸡常见于4-5周龄,出现打喷嚏,结膜炎,脸肿,头肿,发病低,病死率为1%-5%.在蛋鸡群中,多见于刚进入产蛋高峰期,引起产蛋率下降5%-30%,如在种鸡群里发生孵化率也会同时降低.防治方法:1,用维生素治疗可减轻本病危害程度.2,改善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密度,垫料及环境卫生等.3,用弱毒苗及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10-12周龄用弱毒苗点眼,15-20周龄用灭活苗肌注.2,细菌性传染病:禽霍乱(FC);霉形体病(MG);鸡传染性鼻炎(IC).(1),禽霍乱(FC):主要症状:本病多呈急性,常有拉稀呈黄色,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病鸡体温高,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和肉髯变青,有的肉髯肿胀,蛋鸡停止产蛋,最后衰竭,昏迷而死.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以肺炎,呼吸道发炎和胃肠炎多见,一侧或两侧肉髯水肿,局部关节肿,脚趾麻痹,跛行,病程可拖至1月以上.防治方法:1,发病初期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良好.2,青,链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也有一定疗效.3,喹乙醇对禽霍乱有治疗效果,但应注意中毒.(2),霉形体病(MG):主要症状:以咳嗽,喘气,喷嚏,鼻炎,关节炎为本病的特点,张口呼吸,流鼻,流泪,眼内有泡沫状分泌物,病变不明显,或鼻气管,肺内有粘液,气囊水肿.常有发病,本病的发生与应激有关.产蛋鸡群发生本病,病死率较低,产蛋率下降10%-40%,种蛋孵化率下降10%-20%,弱雏增加10%.如有混合感染,不仅产蛋率严重下降,而且病死率也可升高.防治方法:可选用泰乐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饮水或用恩诺沙星饮水.大群治疗用土霉素1-2克/千克料,连用一周.泰乐霉素3克溶于400毫升水中,连用7天,北里霉素,支原净均为防治本病的特效药物.采取全进全出制,鸡舍彻底消毒,6周龄以上鸡注射败血霉形体疫苗.(3),鸡传染性鼻炎(IC):主要症状:本病秋冬季多发,4周龄至成年鸡均易感,病鸡表现减食,间有下痢,流鼻涕,结膜炎,脸肿,眼睑肿或失明,冠肿,公鸡肉髯肿,甩头,呼吸困难,被毛污秽不净,咽部有分泌物或凝块,偶有肺炎及气囊炎,卵泡变形,环死和萎缩,母鸡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产蛋率下降10%-40%,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防治方法:1,病鸡用链霉素100-200千克肌注,连用3天,治疗有效,用红霉素,土霉素也有疗效.2,磺胺噻唑0.5%比例混于饲料中,连用1周(产蛋鸡忌用).3,用灭活苗免疫接种,于17周龄首免,间隔2周后进行二免.4,防止引进病鸡,防止应激,加强消毒和环境卫生.肉用种鸡限饲技术随着肉种鸡育种技术和营养水平的提高,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经过对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的饲养实践,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技术的一系列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系列套种鸡产蛋数由1989年的137枚,提高到目前的179枚.一,限饲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财,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稳步增长,符合标准要球,均匀度高,在25周前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并达到高产,稳产,保持较高的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提高入孵率,健雏率.限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重适宜,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防止形成"脂肪鸡",增强鸡群的生活力,降低死淘率.由于限饲和管理不当,喂料偏多,增重不均,往往在鸡群中形成所谓的"脂肪鸡".这种鸡用手抓翅膀提起时有一种沉重感,体重大大超过标准,一般超标在500克以上,触摸可知胸骨较短,体内脂肪沉积比正常鸡多20%-30%,从耻骨周围到整个腹部以及内脏周围均有较多的脂肪沉积.这样的鸡不但饲料消耗增加,产蛋生理机能失调,产蛋明显减少,甚至停产.脂肪沉积多的鸡易出现难产,同时引起脱肛和吸啄肛,使种鸡淘汰率明显升高.肥胖的鸡由于脂肪存积于母鸡输卵管子宫部,引起钙的分泌机能发生障碍,产薄壳或软壳蛋增多,尤其在笼养鸡最明显.过于肥胖的公鸡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性欲差,精液品质不良,交配困难,种蛋受精率明显降低.2,节约饲料,降低成本,整个育成期可节约30%左右.3,节省人工,限饲期间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鸡舍次数,减少对鸡的应激,尤其是停料日.二,实行综合的限饲程序.(一),常用的限饲方法肉种鸡的限饲方法主要有限质和限量两种.目前生产中常用限量法,即使用全丛而平衡的配合饲料,通过减少喂料量或限制喂料时间,来实现限饲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每日限饲法:每天喂一定数量的饲料或规定喂饲次数和采食时间,适用于3-6周和20-24周的育成鸡.2,隔日限饲法:把两天的饲料合在一天喂给,一天停喂.此法限制强度大,适用于7-11周生长速度较快的育成鸡,也可用于体重超标的鸡群.3,每周限饲法:包括"五二"限饲,"四三"限饲,"六一"限饲法等,适用于12-19周的育成鸡,也可用于冬季舍温低,湿度大晨,或全程采用此法.以上的各种限饲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生产中要灵活掌握,隔日饲喂一般有利于提高均匀度,每批鸡有4周左右的隔日饲喂,对提高前期的鸡群均匀度很有好处.其他限饲方法都非常平稳,易掌握,不易发生大的问题,可根据生产实际掌握使用.(二),综合限饲程序.肉种鸡生产中使用综合限饲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同的限饲方法是相当成功的.在设计限饲程序时,应参照不同品种推荐的程序结合鸡群状况,饲养条件,体重均匀度,饲养方式,密度以及自己的经验全面考虑,一批鸡要有一个完整合理的限饲程序.1,母鸡:1-2周,自由采食,每2小时喂1次,每次采食1.5小时;3-4周定量供料,2周末体重达标后,以14日龄料量为基础加2-3克,共使用3周;5-11周隔日限饲利于提高鸡群均匀度;12-17周采用"五二"或"四三"限饲,减少应激,提高体况均匀度;18-23周采用"六一"或"五二"限饲,做好开产前的准备;24周,每日限饲在使用本程序时,要掌握自由采食的喂料量不能过于宽松,否则2周末料量太高,不利以后的限饲.一般应以1日龄料量为基础,以后每天加2克,2周末时料量在30-32克/只.日,2周末称重体重达标,即改为定量供料,体重不达标,应进行第一次分群,到9-10周如均匀度高,可提前改为"四三"限饲如鸡群在18-23周期间上笼饲养,在提前改为每日限饲以免发生鸡只采食过多致死现象.2,公鸡: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种蛋受精率和每只母鸡的产雏率,所以公鸡的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不同的限饲方案,会直接关系到育成公鸡的质量.下面是两种不同的限饲方案,第一种方案用于产蛋期笼养的鸡群,第二种用于产蛋期平养的鸡群.方案一:1-3周自由采食,3周末体重达标后改为定量供料.从第5周起,其限饲方案改同母鸡一样.上笼后要改用公鸡料,并加加适量多种维生素,0.1%的硫酸锰,同时要补充维生素E(每50千克料加3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掌握,初次饲养肉种鸡的技术人员多使用.方案二:1-6周自由采食,维持到6周末.7-13周改为隔日限饲,7周时料量60克/只.日.这样隔日喂120克(喂料日),以后每周加料3克左右.14-20周为"五二"限饲或改为同母鸡一样.这种方法比较严格,6周后意在减缓增重速度,使其锻炼一个强壮的肌腱,提高腿的承受能力,利于产蛋期的配种.综合限饲程序的设计和作用,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工作,技术人员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可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三,体重控制目标.限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控制种鸡有一个理想的体重,所以在制定限饲程序的同时要制定出鸡群的体重标准,体况控制目标,以达到鸡群体成熟,性成熟同步,并适时开产.1,育雏期(1-4周):本期的目标是以体重为主,要求在3-4周时体重达到标准,尤其是公鸡体重可略超标准,以培育出体重较大的种鸡群.4周末母鸡体重达430克,公鸡750克.2,育成前期(5-11周):本期仍以体重为主,具体要求为5-6周体重控制达到标准,7-11周使体重逐渐向生长曲线下限靠拢.生产中可掌握母鸡4周末体重达430克,以后每周增重100克,到12周体重达1200克;公鸡4周末体重达750克,以后每周增重125克,11周达1700克.3,育成中期(12-22周):15周前仍以体重控制为主,在13-15周使体重逐渐向标准体重靠拢,期间母鸡每周增重100克(公鸡140克/周),15周末体重达1500克(公鸡达2200克).15周后以提高性成熟均匀度为主,主要以鸡群的体况(胸肌的发育程度和主翼羽脱换程度)作为限饲的主要依据.生产中可掌握,母鸡16-22周,每周增重135克,到22周末体重达2400克胸肌发育丰满,主翼羽2-2.5根.公鸡16-22周,每周增重150克,到22周体重达3400克以上,胸肌丰满,腿长直.22周末如鸡群达到上述标准,则在23周加光照,鸡群一般能适时开产,并有一个高产,稳产的产蛋期.4,育成后期(预产期,23-25周):本期为产前的准备期,体重控制目标为母鸡每周增重135克以上,到25周体重2850-2900克,公鸡每周增重160克,到25周体重达3750-3800克,这时的鸡群应第二性征明显,鸡冠鲜红.母鸡在25周见蛋,公鸡已有配种行为,这时育成期的限饲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四,限饲的注意事项.1,限饲期间,及时淘汰母鸡群中的病弱残鸡,公鸡在第一次挑选(5-6周)时淘汰低于标准100克的鸡和有明显缺陷的鸡.2,公母分开饲养,到23周转群时混群,这样比较利于各自细心管理,利于体重控制.3,称重要准确而无误,按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各栏鸡数要准确,确保限饲成功.4,配备足够的料位,水位,尽量减少密度,饲喂时,上料速度要快要均匀,合理地实施限水方案. 5,遇到天气突变,转群,免疫接种等强应激时,可加喂1天的饲料,育成料要营养全面,能量不能低于11.50兆焦/千克.6,限饲技术要与光照程序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7,限饲期间要做好分群,调群等工作,努力提高鸡群均匀度.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期的生产性能,而育成期的限饲是整个工作的重点,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限饲技术,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蛋鸡抗体检测报告

重要说明
1本中心检测报告仅对本次送检样品负责,不作其他证明。
2报告涂改无效。
3如有异议,应于10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4.养殖场信息只供数据分析使用,不向外散发任何信息。
血清学检测报告单
送检单位:
报告编号:
送检时间:
完成日期:
附表1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单位:log2〕
样品编号
新城疫〔ND〕
禽流感〔H9〕
2、H9抗体分析:H9抗体水平到达临界保护值,但极差和离散度偏大,抗体水平不太均匀,对局部鸡群的保护作用较强。
3、H5-4抗体分析:抗体水平到达临界保护值,且极差和离散度较小,抗体水平较均匀,对鸡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4、H5-6抗体分析:抗体水平到达临界保护值,极差和离散度较小,抗体水平较均匀,对鸡群的保护作用较强。
禽流感〔H5-4〕
禽流感〔H5-6〕
1
11
10
11
9
2
10
11
11
10
3
10
10
11
10
4
10
11
9
10
5
11
8
8
8
6
10
11
10
10
7
9
9
8个产蛋下降原因及分析(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

在蛋鸡生产中,经常碰到一群蛋鸡不能进入产蛋高峰,表现为产蛋期短,全期料蛋比在3:1以上,经济报酬很低,经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饲养管理方面1.饲养密度太大我国蛋鸡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小规模、大群体。
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雏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30只,而实际高一倍者比较普遍,甚至高2-3倍。
有的户从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早期不能按时分群,6周龄的胫长、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
在多年的蛋鸡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饲养密度为限制蛋鸡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
2.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均封得很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粉状料的使用,羽毛、皮屑的脱落,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出现流泪、打喷嚏、患关节炎等,处于一种疾病状态,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3.饲喂有效位置不够,鸡群均匀度差由于育雏的有效空间严重不足,早期料桶、饮水器的数量不可能很多。
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鸡只体格的发育,在料桶与饮水器不增加的情况下,鸡只能分若干次轮换采食、饮水,每只鸡采食的数量、质量有所差异,造成鸡群均匀度差。
4.同一鸡舍饲养不同批次的鸡个别养殖场(户),在同一鸡舍饲养不同日龄的鸡群,由于不同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很容易造成整栋鸡舍鸡产蛋不见高峰。
5.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10%以上,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下限,见蛋日龄相对偏早,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表现为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亡淘汰率高。
另一种是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l0%以上,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上限,见蛋日龄偏迟,全期耗料量增加,料蛋比高。
6.产蛋阶段光照不稳定或强度不够实践证明,蛋鸡每天有14—15小时的光照就能满足产蛋高峰期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考虑到其它影响因素,一般采用16小时光照时间。
江西部分地区鸡白痢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 .Istt o A ia H sadyadV tr ay Jagi cdm f g cl rl cecs N cag 3 20 C ia 2 e— 1 ntue f nm l ubnr e i r, i x A ae y r ut a Sine, a h n 0 0 , h ; .C n i n en n oA i u n 3 n
蛋媒传递感染 , 成为危险传染源 。近年来部分地区报
道了鸡 白痢在一些饲养管理条件相对落后、 防疫措施不 当的鸡场广泛流行 , 对养鸡场造成严重 的危害。江西省 鸡群 中的感染情况未见报道 , 因此笔者对我省部分地 区 开展了一次调查 , 以期为控制与防治鸡 沙门氏杆菌病提
缓冲盐水制成菌液 , 乙醇处理后加结晶紫乙醇溶液和甘 油制成。阴性血清 由健康兔血分离制成 , 阳性血清系用 灭活 的标准型和变异型沙门氏菌免疫健康兔 , 采血、 分离
s o e o i v e cin a n 1 hc e e m a ls a dt e p s ie rt e c e 2 ;te if ce ae o i ee t y e d h w d p s ie r a t mo g6 4 c ik n s r t o u s mpe , n o i v aer a h d3 % h t h ne td r t f f r n p sa df t n d f rn a it so h c e r u sh d g e tdf r n e ay n o 1 % t 5 .T e a o e rs t h we h h c e s i o i e e t rei fc ik n go p a a i e e c ,v r i g f m 4 v e r f r o4 % h b v e u ss o d t e c i k n n s me l
鸡的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措施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0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 和检测结果分析的结果,兽医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02
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鸡、消毒鸡舍和周围环境、提供营养均
衡的饲料和水源、给予免疫接种等。
在实施防控措施后,需要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措施的
03
有效性和可行性。
鸡的疾病诊断的基 本方法和程序-流行 病学调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 •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 流行病学调查的程序 • 流行病学调查的难点和挑战 • 案例分析:某鸡场禽流感的诊断与防控
01
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
了解病史
了解鸡的品种、年龄 、性别、饲养环境、 饲养管理方式等。
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和治疗效果等。
03
流行病学调查的程序
确定调查目的和问题
01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 题,例如,了解疾病的分布和严 重程度,确定病因和传播途径等 。
02
提出假设和预期结果,以指导调 查的设计和实施。
设计调查方案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 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
确定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包括调 查人员、交通工具、采样器材等
案例报告
总结词
通过收集和整理鸡群疾病的典型案例,总结其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
详细描述
案例报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详细情况,为诊断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 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疾病的潜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室检测
总结词
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等特征。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 以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等特征,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蛋鸡血液指标检测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标本 溶血 引起检 测结 果 明显 异常 的影响是 多 方
面的 : 标 本 溶血 后 , 红细胞 明显升 高 。当红细 胞 内浓
板 受环境 干扰 会造成 血 小板计 数假 性增 高 或假性 降 低; 核 红 细胞增 多会 使 白细胞 计数 假性 增高 ; 而淋 巴 细胞 中可能存 在体积 稍 小 的嗜 碱 性粒细 胞 ,使得 淋 巴细胞分 类计 数假 性增 高。检 测 人员采 用 人工 分类 镜检 可 以有效 避免 上述 影 响。 ( 3) 测 定 血糖 ( G L U) 指标 , 排 除胆 红 素 的干 扰 。
一 7
彦 z . ∞ 期 憾 第 z , I U l
品后要 予 以分 类 , 准 备离 心。 加 抗凝 剂 的血液标 本 可
形态和 体积 的一 些改 变 , 也 会导 致结果 不准 确。 基 于
上述 缘 由 ,采血前 应 根据试 验所 需 的标 本 量选 择适
当比例的抗凝剂加入采样管荠密封好≯事先做好准 备工作 , 避免产生检测误羞。 .
5 3 1 n m和 5 5 5 r i m 波长 附近会使 比色 法、比浊法检 测
种 还原 剂会 与氧 化 反应 过程 中过 氧 化氢 ( H 0 ) 分解
产 生 的新生 态氧发 生反 应 ,从 而 使得 新生 态氧 与氧
的吸光特性和吸光度发生改变或使滴定 法测定 的滴 定
2 . 2 样 品采 集 过 程 中影 响 检 测 结 果 的 因素 友 应 对
措 施
以立即离心:加促凝剂的标本可于采血后 5 - - 1 5 m i n 尽早离心。离心标本前如发现试管壁和管塞上有凝
块, 请尽量避免使用, J 、 木棒或 类似器材去剥离 , 否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报告
调 查报 告
蛋鸡 问题 血 清 调 查 及 原 因分 析
管凤 霞 黎 敏 刘 玲 温 纳相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 570) 240
中 图 分 类号 :¥ 5 . 8 2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7 32 1)20 5 —2 0 7 13 (0 0 1-0 30 22 临 床 症 状 、剖 检 变 化 _ 鸡 精 神 沉 郁 、鸡 冠 苍 白、 头
1 . 组织病理观 察 3 分 别 取 心 、 肝 、脾 、肺 、 。 织 进 肾组
图3 肝 脏 色黄 ,内 有出血 点 图4 肝周 围有血 凝块
23 组 织 病 理 取 肝 脏 病 理 切 片 观 察 , 可 见 肝 细 胞 质 内 _ 充 满 大 小 不 等 的 脂 肪 空 泡( ) 图5 ,细 胞 核 位 于 中央 或 被 挤 到 一 侧 ,有 时 可 见 局 部 肝 细 胞 坏 死 ,肝 小 叶 中 弥 漫 分 布 脂 肪 滴 ,并 且 有 大 小 不 等 出 血 部 位 ;脂 肪 变 性 程 度 与 肝 脏 颜色 有 一 定相 关性 ,颜 色 越 黄 脂 肪 变 性 越 严 重 。
表 l 肝脏 脂肪 含量
行 固定 ,石 蜡 切 片 , 取病 变 组 织 观 察 。 1 肝 脏 脂 肪 含 量 测 定 分 别 选 取 血 清 样 品 呈 高 血 脂 、 . 4 血 液 凝 固 不 良的 鸡 2 、 血 清 呈 胶 冻 状 的 鸡 2 , 眼 观 色 只 只 泽 正 常 的 1 ,共 5 鸡 剖 腹 , 取 适 量 肝 脏 剪碎 , 1 5 只 只 0 ℃烘 至 恒 重 后 研 成 粉 末 , 称 取 3 , 放 入 索 氏提 取 器 中 无 水 乙 g 醚 抽提 1h 2 ,烘 至 恒 重 后 称 量 测 定 肝脏 脂 肪 含 量 。 1 . 血 液 生 化 检 测 不 同 鸡 群 随 机 采 血 3 份 , 制 备 血 5 0
颈 前 伸 , 站 立 不 稳 ,喜 卧 , 卧 时 常 以 胸 骨 触 地 。 剖 检 见 腹 腔 和 肠 系 膜 大 量 脂 肪 沉 积 ( 2, 肝 脏 肿 大 ,色 黄 ,质 图 ) 软 易碎 ( ) 肝 破 裂 有 出血 点 , 肝 周 围有 血 凝 块 ( ) 图3: 图4 ,
心 包 积 液 、 心 肌 变 性 呈 黄 白色 。
胶 冻 样 物 质 并 凝 结 :高 速 离 心 后 ,表 面 附 一 层 白色 油 乳 状 物 质 ,一0C冻 存 后 呈 现 不 溶或 溶 解 后 分 层 。( 1。 2* 图 )
脂 、胶 冻 样 现 象 , 将 问题 血 清 和 眼 观 正 常 血 清 的 生化 检 验 结 果 分 别 统 计 ( 2 。参 照 正 常 蛋 鸡 的 生化 指 标 , 问 题 表 )
清 。 利 用 生 化 分 析 仪 分 别 对 甘 油 三 酯 (G) 总 胆 固 醇 T 、
C h ) 丙 氨 酸氨 基 转 移 酶 ( T ) 指 标 检测 。 (ol 、 A L等 2 结 果 21 血 清 物 理 性 状 . 血 清 混 浊 , 呈 灰 或 者 淡 黄 色 半 透 明
_
2
3
4
血清 中的胆 固醇 、谷丙转氨 酶甘 油三 酯含量偏 高 ,且 甘
油 三 酯 含 量 高 于 正 常水 平 的2 倍 左 右 。 0
表 2 血 液生 化检测 结 果
图l 问题 血清 性状 1 常血清 23 . . 正 _. 问题血清 4
图2 肠 系膜 大 量脂肪 沉积
53
山东畜牧兽 医
21 0 0年第 3 眷 l
祁 连 县 牛 羊 布 氏杆 菌 病 血 清 学 及流 行 病 学初 步 调查
晁 宜林 (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宁 800 ) 10 0
中图分类号:¥5. 2 85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7 32 1)20 5.2 0 713 (0 0 1.0 40 邻 , 东 西 长 3 05m ,南 北 跨 15m ,呈 一 长 条 形 , 面 积 4. k 8k 46 k , 有可 利 用 草 场 10 余 万 亩 。东 西 部 以草 地 畜 牧 .万 m 40 业 为 主 ,牲 畜 以藏 羊 、 牦 牛 为 主 ; 中 部 小 块 农 业 区 以 半 农 半 牧 为 主 , 饲养 有 部分 黄 牛 。 全 县 共 辖 3 4 ( 宝 镇 、 牧 勒 镇 、 峨 堡 镇 、 扎 麻 什 镇 乡 八
/l _
编 号 含量f %) 图5 肝脂 肪 变性( 4 0  ̄0 )
血清 析 出情 况
2 肝 脏脂 肪含 量 . 4
5 只鸡 测 定 肝 脏 脂 肪 含 量 结 果 都 超 过
状 , 严 重 者 呈 蛋 黄 不 透 明 : 部 分 血 液 不 凝 集 , 表 面 析 出
正 常 值 5 ,脂 肪 含 量 超 标 , 含 量 的 高低 和 血 清 眼 观情 况 % 基 本 相 符 ( 1。 表 ) 25 血 液 生 化 . 3 份 血 清 中 的2 份 不 同 程 度 出现 了 高 血 O 3
某 蛋鸡 场 从 2 0 年 8 开 始 陆续 发 生 送 检 血 清 不 同程 09 月 度 浑 浊 、 高 血 脂 、 胶 冻 状 等 问 题 ,尤 其 以开 产 前 后 更 为 严 重 , 比例 可 高 达 到 9 % 以上 ,血 清 问 题 给 常 规 血 清 学 检 0 测 带 来 干 扰 ; 导致 假 阳 性 、 假 阴 性 结 果 出现 。 血 清 状 态
的好坏直接 反映鸡 群 的健康状 况,为分 析造 成 问题 血清
的 原 因 ,具 体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进 行 了检 测 。
l 材料 与方法 11 血 清物理性状观察 . 分别采集鸡血2 3 ,室温 放置 ~ ml
12 ,3 0 f n 离 心 5 1mi,将 血 清 分 成 05 / , 各 ~ h 00 mi ~0 n . 管 ml 2 ,分 别室 温 放 置 和 0C冻 存 后 观 察 。 管 2* 1 临 床 症 状 、 剖 检 变 化 观 察 鸡 群 的 精 神 状 况 、 食 . 2 欲 ,并 对 部 分 鸡 进 行 剖检 观 察 各器 官组 织 的变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