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合集下载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详解 地山谦 坤上艮下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详解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卦,象征谦虚、谦逊。

艮象征山、止,坤象征地、顺,地中有山。

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之象。

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

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

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谦卦,地山谦卦,原文《谦》:亨。

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捴谦。

《象》曰:“无不利,捴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谦卦,(白话详解):地山谦卦的象征意义地山谦卦,是由艮和坤相叠而成,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

上卦为坤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的意思,下卦为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

也就是忍让不与奸人相争,叫我们处世要谦恭。

艮为山,山是大地上的高凸之物。

坤为地,和山相比,较为平坦。

艮为内卦,坤为外卦,这表示虽然内满如山,积累得很厚实,但是外表却和平地一样,别人看不出来。

这说明虽满却不以满自居,喻意着“谦逊”、“谦虚”。

谦卦位于大有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解释道:“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在大有卦之后,要能谦逊。

做到谦逊退让,何处不能通达?《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这里指出:顺能知止,就是态度谦虚,就能够体现人格魅力了。

公务人员若能取丰补欠,均衡权重,政府也就能清正廉洁了。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

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

10节关于谦卑的经文

10节关于谦卑的经文

10节关于谦卑的经文《关于谦卑的经文》谦卑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德,在经文中也有很多关于它的描述呢。

一、《箴言》中的谦卑“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

”这就像是在说,那些总是骄傲自满的人啊,最后可能会落得个被人笑话的下场,而谦逊的人就不一样啦,他们就像藏着智慧的小宝藏呢。

因为谦卑的人懂得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他们会不断地去学习,去吸收知识,这样智慧就慢慢在他们身上积累起来啦。

二、耶稣的教导耶稣也常常提到谦卑哦。

他教导人们要像小孩子一样谦卑。

小孩子多可爱呀,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总是带着一种纯真的态度去看待世界。

我们要是能像小孩子一样,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懂得去尊重他人,那我们也能离上帝更近一步呢。

三、旧约中的谦卑在旧约里也有关于谦卑的话语。

谦卑的人知道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渺小的。

他们不会狂妄地认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

就好比一朵小花,它不会因为自己的美丽而骄傲,它知道是上帝让它生长、绽放。

我们人也应该这样,认识到自己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从而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四、新约中的例子新约里有一些故事也体现了谦卑。

那些真正谦卑的人,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不会趾高气昂地去指责,而是带着爱和宽容去帮助别人改正。

他们知道自己也不是完美的,所以不会对别人过于苛刻。

这就像是一场爱的传递,用谦卑的心去对待他人,也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善意。

五、谦卑与感恩谦卑的人往往也是懂得感恩的人。

他们感恩上帝给予的一切,无论是大的恩赐还是小的惊喜。

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得到这些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每天能看到美丽的日出日落,谦卑的人就会感恩上帝创造了这么美好的景色,而不是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

这种感恩之心也是谦卑的一种表现呢。

六、在教会中的谦卑在教会里,谦卑更是非常重要的品德。

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那些谦卑的信徒会积极地为教会做事情,不会计较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

他们把为教会、为他人服务当成一种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遵循上帝的旨意,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奉献。

越谦卑的人,越高贵

越谦卑的人,越高贵

越谦卑的人,越高贵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习惯性的高估自己,越没见过世面,越觉得自己取得的成就了不起。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知道世界很大,人外有人,所以总能保持谦卑,从不固步自封,这让他们走得更远。

谦卑,是成功的底色。

越优秀,越谦卑;越谦卑,越高贵。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依仗金钱、权力或者名声,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可一世。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当一个人开始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是,那灾祸很快会找上门来。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

庄公没即位时,武姜就试图劝说郑武公废掉太子,改立共叔段。

可是郑武公没有答应。

后来郑庄公即位,武姜又用尽各种手段,为自己的小儿子捞好处。

共叔段分到富饶的京邑后,便越来越过分,违反国家规定,肆意修筑城池。

郑庄公的手下也看不过去了,劝说郑庄公治罪。

郑庄公只回了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在郑庄公的纵容和武姜的支持下,共叔段日渐膨胀,觉得自己有坚城强兵,居然狂妄到准备造反。

郑庄公知悉此事后,派兵攻打共叔段,这时京邑的民众也起来反抗,共叔段只能仓皇逃窜,最终客死他国。

作死的方式有无数种,狂妄自大就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种。

为人,不要自作聪明,不要高人一等,把自己摆的越高,就越危险。

唐太宗李世民,在评价突厥时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旦狂妄自大,难免师心自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长此以往自然四面楚歌,又焉有不败之理?越优秀,越谦卑谦卑说到底是一种智慧。

越有修养的人,越懂得谦卑的重要性。

他们待人待物只有一个标准,不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会尊重他人;越是无能的人,越瞧不起人。

成熟饱满的麦子,是弯下腰的。

谦卑的人,会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上。

有一次,梅兰芳在台上表演,底下的观众喝彩连连,唯有一位老者大声批评道:这是什么名角,连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刚下台,梅兰芳便恭恭敬敬地到老人家中拜访,跟他讨教,老者却一口回绝: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深度好文)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深度好文)

不知你是否发现,越庸碌的人,越傲慢无礼;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谦卑。

1929年,时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发现齐白石的作品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两次请他“出山”担任学院教授,都被谢绝。

第三次请时,终于打动了齐白石。

赴任那天,徐悲鸿亲自来接。

上完课,又把齐白石送回,并搀扶他下了车。

对徐悲鸿的礼贤下士,齐白石直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

”《易经》里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成熟饱满的麦子,都是弯下腰的;而真正优秀的人,永远谦卑,有修养,不傲慢。

一次,徐悲鸿举行画展,观者如潮。

正当他向众人介绍作品时,一位老农上前说:“这幅画错了:您画的是雌麻鸭,它的尾巴哪有这么长?”旁边的人训斥说:“你乡下人懂什么?”徐悲鸿马上制止,老农接着说:“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很短。

而画中羽毛鲜艳,尾巴很长。

”徐悲鸿仔细看了看,确实如此。

他真诚地认错,并向这位乡下人鞠躬致谢。

有一句话说,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一个人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因为只有真正有修养和风度的人,才会对众生无分别心,用平等的态度善待每个人。

在这个世上,不乏得意忘形之人。

他们总以为自己当道要津、功不可没。

其实越张扬,越容易落得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下场。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年羹尧曾屡立战功,威震西陲,也曾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厚待。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大将军,到最后,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了九十二条大罪,并赐以自尽。

在第30集中,年羹尧西北大捷,回京接受恩赐。

当时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雍正派大臣去迎接凯旋的队伍。

可是年羹尧不仅让直隶总督跪在路旁迎接他,还让自己的车马走在了皇帝的御道上。

当他到了正大光明殿,雍正亲自赏穿四团龙服,戴三眼花翎时,年羹尧因为不满“一等公爵”的封号,并没有下跪,仅仅是假意弯腰低头谢封。

于是,雍正假意微笑,并对他说,按说封你个王也不过分,但自古以来,异姓封王都没有好下场,我不给你封王,是爱护你,你要体谅我,此时年羹尧才作势跪下。

解读易经(第十五卦)——谦卦

解读易经(第十五卦)——谦卦

解读易经(第十五卦)——谦卦十五、谦卦谦,卦名。

本卦是异卦梧叠(艮下坤上)。

本卦内卦为艮,艮为山;外卦为坤,坤为地。

谦这一卦是六十四卦当中唯一一个六条爻全是吉祥的卦。

它的卦象是地山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

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但现在却居在地面以下了,这就是谦虚的表现。

谦卦唯一的一根阳爻是九三爻,九三爻居在三条阴爻之下,也表示谦虚。

谦是谦虚,不自满,有德而不自居,有功而不自诩,包容大度,虚怀若谷。

《序卦传》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谦虚而不自满是保持盛大的必要条件,有亨通之道,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美德。

说实话,这种谦虚不仅是局限于人事层面的美德,而是通贯天地人三才之道,体现了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应该提升到宇宙论的层面来加深理解。

就天道而言,其运行的轨迹是“下济而光明”,“亏盈而益谦”,虽高而不自以为高,必下行与地相交以显现其光明,虽盈而不自以为盈,必亏损盈满以补益不足,这就是由谦而亨。

就隧道而言,其好气“卑而上行”,虽处卑下而上行以与天气相交,其地势则是“变盈而流谦”,高岸为谷,江河东注,也同样是由谦而亨。

就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而言,不外乎阴阳二气的往来屈伸,“鬼”是气之往,往者归也,“神”是气之来,来者伸也,因而有往必有来,有屈必有伸,为了促使这种运动得以有序地进行,保持生态的平衡,所以也表现为损有余以奉不足,“害盈而福谦”。

人性以谦虚为美德,是源于观察天地之道以及鬼神造化之迹所受到的启示,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憎恶盈满,爱好谦虚,“恶盈而好谦”。

由此看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尊者有谦有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谦也内在地蕴含着崇高的人格,不可逾越,所以这种谦虚的美德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

15.1谦:亨。

君子有终。

白话谦卦。

通泰。

筮遇此卦,君子将有所成就。

解读高亨说:“地卑而山高,地申有山,是内高而外卑。

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皆是内高外卑,是以卦名曰谦。

言行,以谦卑换来贵人指教(文案)

言行,以谦卑换来贵人指教(文案)

言行,以谦卑换来贵人指教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一个谦卑的人,更容易得到贵人相助,并打通和建立人脉。

倘若你太过傲慢,把姿态抬得太高,走到哪里都不会招人喜欢。

作家张涔汐有个朋友,早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

恰好赶上风口,他的事业顺风顺水,一路跻身行业顶尖。

此时的他开始膨胀,瞧不上身边的同行,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

每次遇到业界牛人,他都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有人好心指点他,他也不耐烦地说:“你哪有我了解这个行业?”渐渐地,大家都不愿意给他建议,也减少了跟他的往来。

最终,由于一次决策失误,他的公司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

可业内熟人都被他得罪光了,根本没人愿意出手相助。

一个人太过狂妄,只会招来他人的反感和厌恶。

当你俯下身来,放低自己,才能以足够的诚意与敬意,换来他人的指教和助力。

画家陈巨源早年名气平平,自称泛泛之辈。

偶然结识木心后,木心也不太看重他,与他没有过多交流。

但他并未因此对木心不满,依旧将木心视为值得尊敬的前辈。

木心向他和一众画家朋友,展示了自己的画作,他专门写颂词表达对木心的欣赏与敬佩。

木心不留情面地点评他的画作,指出种种不足,他也全都虚心接受,并感激对方的指点。

他的谦逊有礼,令木心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

于是,木心建议他多研究中西方的色调搭配,帮他打开了思路,突破了瓶颈。

木心还将他推荐给一些画廊负责人和收藏家,让他一下子跃升为当红画家。

《了凡四训》中讲:惟谦,方能受福。

人在言行上的傲慢,会干扰围绕在自己周身的磁场,向外界传达出难以相处的信号。

也许不经意间,你就会与旁人结下梁子,生出罅隙,最终一点点失去人心。

向上社交的过程中,态度和价值同样重要。

净化自己的言行,摒弃浮躁与骄傲,打造一个开放而包容的磁场。

懂得尊重他人,虚心广纳建议,贵人自会主动向你聚拢。

易经中的谦卑与自信心态

易经中的谦卑与自信心态

易经中的谦卑与自信心态在易经中,谦卑与自信心态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

谦卑使人保持谦逊和谦虚,善于学习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自信则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坚定信念,积极进取、自尊自重。

谦卑与自信心态的平衡相辅相成,有助于人们实现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

首先,谦卑在易经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

《易经》认为,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和谦逊的态度。

谦卑使人能够放下傲慢与自负的心态,接纳不同观点和意见,从中学习、成长。

只有谦逊的心态,才能使人变得更加开放,追求真理和智慧。

同时,谦卑也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自信心态在易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易经》认为,自信是一种实现成功的关键要素。

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深信不疑的信念。

拥有自信心态的人,面对挑战和困难,能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自信心态使人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了自己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在易经中,谦卑与自信心态并不是互斥的。

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谦卑与自信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谦卑使人保持学习和成长的谦逊态度,同时自信意味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充分肯定。

只有在谦卑和自信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与机遇。

那么,如何培养谦卑与自信的心态呢?首先,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谦逊和包容之心。

通过不断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谦卑的态度,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此外,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自信心态。

总之,易经中的谦卑与自信心态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

谦卑使人保持学习和成长的谦逊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自信则增强了个体的自我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易经》里有很多的处事哲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二气,人的身体也一样,阴阳平衡,身体就健康;一旦失去平衡,身体就会生病。

一个家庭,阴阳平衡家庭和睦,所谓阴阳平衡,就是男人要守男人之道,女人要守女人之道。

男人如天,要有阳刚之气,能够承担起责任,心胸开阔,能忍辱负重;女人的性情要柔顺,女人如地,能承载万物。

2、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一个真正有良好品德的人,才能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如果一个人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运,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

一个人要积德行善,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无论是谁,都要绷住善恶那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

3 、《易经》:“天垂象,见吉凶。

”天地有自己的规矩,万物有自己的法则。

人必须要敬畏天地,敬畏父母,敬畏生命。

人只有懂得敬畏,人生才没有祸患。

没有一点敬畏之心的人是很危险的。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做正直的事,走正见的路,心怀光明,敬畏天地,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4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才能没有祸患。

曾国藩说: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

骄傲的人,眼界偏狭,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张牙舞爪,在别人眼里,其实不过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所以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懂得谦卑自处。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活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幸福的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眼不识泰山
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声念道:“秦川”。

一位农夫听到了,赶紧向他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


读书人回头瞧瞧农夫,再往山头上瞧瞧,便说:“明明写的是秦川嘛!”
两人互不相让,于是打赌到附近找位老师来裁判。

老师看看农夫,又看看盛气凌人的外地读书人,慢条斯理地说:“是秦川!”
读书人乐坏了,得意洋洋的拿着钱走了。

这农夫楞住了,问老师:“我虽没读什么书,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啊?”
“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

你看是谁赢谁输啊?”
那位读书人因为离泰山太近,仰视“泰山”二字的下面笔画被遮住了,但是经过这曲折变化的结果,却使人无不警醒,原来一个人气势太盛不够谦虚,就会像那读书人一样,不明不白的被蒙蔽真理,而一辈子永远不识泰山。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第十五卦,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
的一卦。

在《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大吉。

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这份敬畏是源自于敬重。

“谦者,德之柄也。

”因为谦虚才能执德,骄傲则必失德。

谦卦教导人谦虚,唯有谦虚才能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

人的德行越高,心量也会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高贵。

如果处处只是看到对方缺点,那只会自找烦恼,就像那位高傲的读书人,永远不识泰山。

相反如果能处处容忍谦让,只看别人身上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谦卑一些再谦卑一些,这样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则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自己更容易成功。

二、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在老子看来,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从而水往低处流,最终汇流成江。

而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中相处得更得人心,就在于他是否能如江海这般甘于居下。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瞧不起身边的小人物,小人物也能给你很大的助益。

战国四君子中,具有爱才之心的信陵君——魏无忌最富闻名。

有一天,他过城门时,看到一个手捧兵书的老门吏。

信陵君急忙下马,亲自走到老者面前,施了个礼,恭敬问道:
“先生何故苦读兵书,不与他人饮茶闲聊?”
老门吏抬头看了信陵君一眼,不卑不亢答道:
“老朽虽年事已高,但心有报国之志!”
信陵君甚是佩服,并以礼相别。

第二天,信陵君得知,原来这个老门吏是个智谋了得的隐士高人,心中大喜,于是专程再次拜访他,请求助信陵君一臂之力。

殊知,他遭到了拒绝。

信陵君决定亲自上门邀请。

为此,他特地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等客人全部到齐坐定后,他带着随从的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前往东门邀请老门吏。

老门吏想观察一下信陵君对自己的态度,就穿着旧衣旧帽,登上车子,毫不客气地坐在左边的空位上。

只见信陵君拉着驾车的缰绳,态度更加谦恭了。

上车以后,老门吏告诉信陵君:“我有个朋友在街上肉店里,想烦劳你的车子让我去拜访他一下。


于是,信陵君亲自驾车到肉店。

老门吏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故意跟朋友讲了很久,同时斜眼偷看信陵君的表情。

只见信陵君脸色温和,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

看到信陵君的态度始终非常恭敬,老门吏这才告别朋友,登车上路。

入席后,宾客们见首席上坐的竟是一个看守城门的穷老头儿,都大吃一惊。

更为吃惊的是,信陵君特意把左边的尊位让给老头儿,宾客大呼信陵公子请了个招摇撞骗的骗子,但信陵君却笑而不语,依旧将他奉为上宾。

这位骗吃骗喝的老门吏名叫侯赢。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

信陵君要带兵救赵,魏王却按兵不动,情急之下正是侯赢为信陵君献上窃符救赵之计,信陵君依计而行,用盗来的虎符调动10万魏国兵马,救下赵国,而侯赢也用自己的死为信陵君揽下了私窃军符,以下犯上的大罪。

侯赢为何能在信陵君困难之时,为其出谋划策并以死相许?
除了他自身的大仁大义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信陵君身上得到了尊重、信任与平等。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平等的对话是前提与关键。

有时放下所谓的优越,蹲下身子,平衡与对方交往的语境与氛围,或许,那个最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需要的人。

好的关系,一切都是平等的。

庄子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天地万物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好像马的头、脚和毛等总和起来,才叫一匹马。

少了任何一样东西,都不是完整的马。

世间的人,虽然个体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马身上的毫毛一样,每一根都是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并无区别。

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佛家有云:“恭敬心是功德,恭敬一切众生,不论对错、亲远、穷富。


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挺好,不过,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


成功后的李嘉诚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拥有显赫的地位却没有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着低调、平和的心态,不论对什么人,总是态度和善。

以前,香港的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基本上都是广告商主动寻找客户,寻求合作,而客户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找不到好的广告公司。

所以,很多企业总是盛气凌人,根本就不把广告商放在眼里。

有一次,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到长江实业的总部洽谈生意。

令她诧异的是,李嘉诚想得十分周到,派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待,把林燕妮等人接到了楼上。

恰好那天下雨了,林燕妮被雨水淋湿了,李嘉诚看到这种情形,连忙帮着她脱下外衣,并亲手挂在旁边的衣架上,那感觉,他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家财万贯、一呼百应的大富翁、大老板,倒像一个谦卑又不失恭敬的服务员!
还有一次,一位内地企业家慕名前去拜见李嘉诚,向他“取经”。

李嘉诚和儿子热情地接见了他。

令他感慨的是,李嘉诚的儿子说着说着,无意识的就讲起了白话,考虑到内地朋友可能听不太懂,李嘉诚好几次要求儿子改讲普通话。

会谈结束之后,李嘉诚还特意从办公室出来,送他到电梯口。

最让他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毕恭毕敬地鞠躬,直到电梯门合上。

李嘉诚作为香港富豪榜首,他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甚至不予理睬,但他非但没有这样做,而是亲自迎接,并为对方挂衣服。

面对一个名不见经传、前来取经的人,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推脱掉,但他没有,仍然恭敬地接待来者。

最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是,年逾七旬的他,竟然亲自将客人送至电梯口,还毕恭毕敬地给客人鞠躬直至电梯门合上。

这一迎一送,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两个细节,却彰显了李嘉诚做人、做事的谦卑和细致。

这种
谦卑心态,发生在这样成功的人身上,让我们知道了成功的李嘉诚竟然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而正是这种谦卑,不仅成就了李嘉诚的事业,而且使他走向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让他的人格走向伟大。

四、人有弱德之美,自从容
浮躁的时代,我们始终不肯示弱,名与利驱使着我们一直往前走,为获得众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清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用狼性思维,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机关用尽,勾心斗角,置对方于死地,强硬的展现着自己的“荣耀”。

我们都在用各自的姿态演绎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

此时如果说“不争”,反而在众人眼中成了懦弱无能的标志。

然而还有一种生命,他们不求他人知晓,安安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谦卑躲开众人的目光,用不争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现别样的美丽。

叶嘉莹说过:“现在好多人都以强者为德,夫妻、朋友、吵架、你凶,我比你还要凶恶,都以为自己要做一个强者才是最好的,我小时侯学习的不是如此,弱德是一种德,需要坚强地持守。


无论有多么艰苦,叶嘉莹都守住了自己,不以暴还暴,始终坚守修养,“我的一生不是很顺利,有很多坎坷,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


《道德经》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中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张扬,谦卑,是宇宙中不灭的灵光。

柔弱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更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忍,是一种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态应对万事
万物,水是柔弱的,又是无坚不摧的。

用柔弱的方式应对刚强,这不是无能,而是智慧。

智慧不是知识,智慧的产生需要宁静的内心和对人生社会的洞察。

“柔弱”者因不争,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