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合集下载

周易中的智慧管理与领导力发展

周易中的智慧管理与领导力发展

周易中的智慧管理与领导力发展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变化之道”。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管理与领导力发展的价值。

首先,周易中的“易”意味着变化。

变化是管理和领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周易强调了变化的规律和方法,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之谓变化”的观点。

这告诉我们,在管理和领导中,应该善于把握变化的规律,适时调整策略和方法,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其次,周易中的“易”也意味着变通和变革。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象征着人生的各种境遇和情景,每一卦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解释。

在管理和领导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和挑战。

通过学习和运用周易,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灵活变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此外,周易中的“易”还强调了平衡和协调。

周易中的阴阳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只有在平衡和协调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在管理和领导中,我们也需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找到平衡点,使各方共赢。

同时,周易中的“和为贵”、“至柔弱者胜”等观点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中,应该注重沟通和协调,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此外,周易中的“易”还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都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通过研读和理解这些辞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见识,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同时,周易中的“圣人”概念也提醒我们,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以德行和智慧为基础,为他人和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最后,周易中的“易”还强调了自我修养和内在修炼的重要性。

周易中的卦象和辞章都与人的内心状态和修养有关。

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同时,周易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提醒我们,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总之,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管理与领导力发展的价值。

通过学习和运用周易,我们可以把握变化的规律,灵活变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之天地人和(6)---曾仕强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之天地人和(6)---曾仕强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之天地人和(6)---曾仕强我们一方面很重视干部,一方面又很害怕干部,就是因为干部爱做一件事情——争权夺利。

争谁的权?领导的权。

所以凡是要授权就是要争权。

中国人是不可能授权的。

授权的结果,就会使老板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因为授权给了干部,授权的那部分,老板就不知道了。

只要老板有任何事情不知道,他就很难做决策。

老板是从事判断业的人,他只是做最后的判断而已,所有观察分析的事情都是干部要做的,跟老板无关,干部将所有情况分析清楚后老板来做最后判断。

老天爷最后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点头不点头而已。

老板最后也只做一件事情,点头不点头,我们把这称为最后裁决权。

当老板的,千万要记住,再怎么权力下放,再怎么不管事,再怎么无为,都要保留住最后裁决权。

要不然就被架空了。

我什么事情都尊重你们,我只要求你们尊重我一件事情,就是凡是我不点头的事情,你们不能做,我点头了,你们才能做——这是老板应该让干部明白的。

老板如果连最后裁决权都抓不住的话,还当什么老板?老板知人善任,把事情交给干部,尊重干部,不干扰干部行事。

反过来,干部也要尊重老板,把自己整个的思路、计划,先告诉老板,得到老板的同意了再做,老板不点头的事情,就再等一等,这样才不会出乱子。

当老板的,再怎么权力下放,再怎么不管事,再怎么无为,都要保留住最后裁决权。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我们要记住,老板有了意见,就听不到不同的意见了。

因为中国的干部不会笨到当面去跟老板顶嘴,说自己有不同的意见。

根据历史的记载统计,那种不管不顾直言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都死得很快。

忠言一定逆耳,不可能顺耳。

所以,当听见领导开会的时候说,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不要客气,有话直说,大家不要上当,只要你一举手,说了自己的意见,领导一定骂你。

你觉得自己很冤枉:“是你叫我说我才说的。

”领导也有话说:“我叫你说,是给你面子,没想到你还真说了!”老板永远有另一套。

如果让外国人来评判这些事情,他们一定会认为我们这样是乱七八糟,是落伍的农业社会。

浅谈《易经》与管理

浅谈《易经》与管理

浅谈《易经》与管理【摘要】《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从《易经》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出发,探讨了其历史及起源、管理智慧、变化理论、应用实例以及在当代管理中的启示。

通过对《易经》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进行分析和解读,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提升管理效果。

结合《易经》的管理智慧,可以使管理者更加灵活和包容,更加注重变化和调整,最终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团队目标的实现。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可以为当代管理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易经、管理、应用、智慧、变化理论、应用实例、启示、效果提升1. 引言1.1 《易经》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易经》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十分重要,它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易经》强调变化和适应,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

《易经》还强调平衡和和谐,管理者需要关注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稳定,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易经》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体现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培养自身的领导力和智慧。

通过学习和运用《易经》中的管理智慧,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

2. 正文2.1 《易经》的历史及起源《易经》又称《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它最初是由伏羲、后稷等古代先贤所创,后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完善和传承,逐渐形成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易经》。

《易经》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易经》是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构建的,八卦包括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每个卦象代表着一种天象、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而六十四卦则是由这八个卦象组合而成,每个卦象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

《易经》在古代是用于占卜和预测的工具,通过卜筮得到的卦象来解读天地间的变化,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从《易经》中感悟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从《易经》中感悟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从《易经》中感悟中国式的管理智慧管理由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管理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

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关系。

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而有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必然反过来又加强或修正什么样的管理观念。

于是观念、行为、关系和效果四者,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

既然要探寻符合中国人特点的管理模式,我们就得先从观念入手,基于此,我们就不得不去关注一本书―《易经》。

1.《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易经之道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了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

易经的象、数、理、占四大功能,一直是中国人解决问题的不二途径。

发现任何现象,赶快找出相同的数据,分析比较,推论出所以如此的道理。

实在想不通的`时候,用占卜来寻找象征性的卦,以便想象、领悟出其中的道理。

整个的思考过程,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寻求合理的途径,以求合理解决问题。

无怪乎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

2.研究具有中国人特性的管理学的必要性TCL集团的总裁李生曾说过:“20年前,中国企业家不看西方管理的书籍,那是无知;20年后,还只看西方管理书籍,那就是无能了。

”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科学实际上是无国界的,这样就无所谓中国式的管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分。

但是哲学就不一样,各个地区具有不相同的风土人情,就表示各地区的哲学并不相同。

管理必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增强效果。

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考察,大概谁也不会否认中国式管理的存在。

以中国的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的管理。

中国的企业先是推崇西方的管理模式,后来又喜欢日本的管理模式。

然而不论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在中国大都行不通。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中外企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组成企业的人是不一样的。

不同国度的人所受的思想源头影响不同,即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人长期以来受易经理论的影响,潜移默化在生活之中。

《易经》中的管理之道

《易经》中的管理之道

《易经》中的管理之道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已成为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管理的艺术不仅仅是在现代才有的概念,古代中国的经典之一,《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之道。

本文将通过解读《易经》的思想,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管理智慧和原则,并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现代管理实践中。

1. 变革与应变《易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变”。

《易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只有能够适应变化、灵活应对的个体或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

在管理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管理者需要具备变革和应变的能力。

只有灵活调整战略、适时改变管理方式,才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2. 阴阳平衡《易经》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阴阳。

阴阳是一对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代表着事物间不同的属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管理中,阴阳的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者需要在权力与授权、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寻求平衡。

只有平衡各种对立面,才能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

3. 以德治人《易经》中强调的道德思想也为管理提供了借鉴。

《易经》认为,以德治人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

管理者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激励员工。

同时,以德治人也意味着以公正、诚信和公共利益为导向,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

4. 虚而实《易经》中的“虚而实”思想也对管理者有所启示。

《易经》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虚与实两个方面构成的。

在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善于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并在虚与实之间找到平衡。

只有充分了解组织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

5. 共生共荣《易经》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思想提醒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集体的力量。

管理者需要善于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打造具有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团队。

只有实现团队的共生共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6. 顺其自然《易经》中的“顺其自然”思想告诉管理者,有时候放弃控制,顺应自然的发展是一种高明的管理策略。

管理者需要善于倾听员工的声音,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创造力。

《易经》中有哪些管理智慧?

《易经》中有哪些管理智慧?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本”。

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管理智慧的宝库。

在《易经》中,有许多关于管理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仅适用于古代的管理,也适用于现代的管理。

本文将就《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1.以德治人《易经》中有一句名言:“治人者必先自治,而后治人”。

这句话表明了管理者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有效地管理他人。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员工感受到他的品德和修养,从而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在企业中感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2.顺势而为《易经》中提到了“顺势而为”,这是一种管理智慧。

在企业中,管理者要能够把握市场的变化,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创造价值。

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和而不同《易经》中有一句名言:“和而不同,相得益彰”。

这句话表明了管理者要善于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员工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尽力。

在企业中,员工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分歧,管理者要善于化解矛盾,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员工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局面,推动企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易经》中有一句名言:“以人为本”,这是一种管理智慧。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把员工放在第一位,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利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尊重员工《易经》中有一句名言:“尊重员工,才能得到员工的尊重”。

这句话表明了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尊严,给予员工应有的权利和尊重。

在企业中,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管理者要善待员工,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给予员工应有的回报和赞扬。

《易经》中的管理变革智慧

《易经》中的管理变革智慧

《易经》中的管理变革智慧组织变革历来是企业和管理咨询所面对的重大问题,无论是组织结构调整还是引入绩效考核,面临变革的企业好像突然变成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表面的平静之下是各种能量的蓄积与显示。

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稳定和业绩的担心,高级管理者对自身地位的考虑,员工对自身工作变动和收入的关注等等,无不成了改革顺利实施的障碍因素。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变革最终往往演变为以下几种形式:1.来自部分高层或中层的反对呼声过高,企业领导者担心过多,犹豫不决,最后不了了之,变革方案被束之高阁;2.企业领导者变革心切,缺乏对时机的选择和把握,草率行事导致企业管理停顿,变革失败,领导人威信下降;3.变革掌握住了时机,然而在实施中缺乏有效的实施步骤和掌控机制,变革阻力逐渐增大,最后草草收场,或流于形式,变革失败;4.变革时机和步骤都把握不错,不求完美,但求关键点的把握与整体进程的推进,最后变革取得成功。

如何认识企业变革的规律,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规律进行企业变革和变革成功,是管理咨询顾问及企业领导关注的焦点。

而从《易经》中“革”卦的研究和分析入手,却能发现我们的祖先已经用简单的文字阐明了“变革”的基本规律和要点。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实际上是六十四种现象所寓义理的组合,各自喻示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处世方法、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等,如屯卦譬喻事物初生时颇为艰难。

而六十四卦任何一卦的六爻之间在义理上的联系,正是某种事物、现象的变动、发展规律的象征性表露,也是一卦哲学内容的具体反映。

下面就从包含“变革”意义的卦辞分析入手,力求揭示企业变革的规律,从而对大家有所启发。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即变革旧的事物。

变革旧的事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员工对旧的事物早已习惯了,适应了,一下子要变革员工早已习惯、适应的东西,员工是绝对不会马上理解接受的。

变革后要取得员工的理解和信服,需要一定的时间。

元亨,大亨,大通。

事物旧了,坏了,亦即穷了,才要变革。

《易经》的管理智慧研究

《易经》的管理智慧研究

宰相虞世南云“不知《易》,不可为将 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中,对 意即慎言如扎紧囊口,没有赞誉,也没
相。”可见《易经》管理智慧的博大精深, 企业的管理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是 有灾害。明代学者何良俊在《语林》中说:
为当之无愧东方管理圣经,这得到了越 企业面临重大决策之前,多听听不同的 “司马徽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
· 83 ·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管理者而言极富启迪意义,历代雄才大 以前许多的名牌产品如诺基亚手机、三 固守而不知变通,岂王者之道耶?这对
略的君王能驾驭群臣,从某种意义上来 星手机以及诸多的日本电器在我国市场 我们企业的管理很有指导意义,治理企
说不就是靠的平衡之道吗?何人该褒? 上消失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正如《易经》 业必要秉持中正之道而能因时而变,顺
师的曾仕强先生就说过“把西方的那套 没有过错。在古时民昧未开之时,史巫 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
(管理)引到中国是行不通的,凡是说 们都是当时通晓天人之变的高层人士, 君子整日勤勤恳恳,夜晚亦忧惧如危险
公司实行现代化管理,学西方那一套的, 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君王在 之时,没有过错。企业管理者如深具危
的号召,也是借鉴古圣人的管理智慧, 违必会受到惩罚。
始”,主动力可以创造万物。乾之相反
破解现代企业管理中难题。 1 决策管理智慧
2 危机管理智慧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
之卦老阴《坤》卦云“至哉坤元,万物 滋生”,说的就是“成之者性也”,也 就是用阴来成就,也就是阴阳平衡。对
在企业的管理中,决策管理是至关 战必危。《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 于管理来说,这种阴阳平衡的思想对于
就是自己骗自己。”中国的管理往往从 决策大事之时,都会多听听史巫们的意 机管理意识而有“终日乾乾”之心,“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rdquo。

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

在古代,《易经》被奉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也将《易经》作为必修之术。

先秦的孔子、鬼谷子,汉代的董仲舒、郑玄、荀爽,魏晋的王弼、何晏、嵇康,唐代的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抟、邵康节、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或修己,或安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盛世,都是易道弘扬的时代。

自文王拘而演《周易》,秦王嬴政焚书独存《周易》,到汉武大帝列《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易经》终为治世之学。

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

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可能,也有丰田、三星等企业创始人受《易经》启发而成就事业。

曾仕强教授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国学功底深厚,后又游学欧美等国。

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三十年前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

2009年是曾仕强教授赴大陆讲学20周年,已近80高龄的曾仕强教授丝毫没有懈怠之意,仍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终生使命和最大乐趣,孜孜不倦地为之忙碌和奋斗着。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即
是根据曾教授大陆讲学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培训现场实况编辑加工而成,是曾教授所开创的“中国式管理”理论的浓缩和集萃。

相信这部视频课程会为你的人生和事业经营带来很好的启迪和指引。

第一集:道法自然
内容摘要:
1、中华儿女是《易经》的民族,因为长期以来《易经》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文化基因。

2、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如果那样上天就不公正了。

3、好老板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4、凭良心你会歪打正着,而不凭良心你会正打歪着。

5、人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在职场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

6、文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使人和禽兽有所区别。

7、我们有情的文化,但我们是讲理的民族。

……
第二集:天地人和
内容摘要:
1、老板生活在未来,干部生活在现在,员工生活在过去。

2、为了自私保护自己是阴,是错的;为了工作保护自己是阳,是对的。

保护自己也有阴阳。

3、只能顺其自然,却不能听其自然。

4、如果没有威,恩就不存在。

5、老板不会骂基层不能干,只会骂他说不明白。

……
第三集:阴阳之道
内容摘要:
1、中国人不明言,没有说出来的才重要。

2、要用脸色来暗示你的干部,而不是摆脸色给干部看。

3、只要配合得合理,基本上都没有错。

4、干部会用请来来把责任推给老板。

5、《易经》读出很多君子,也读出很多小人。

6、钱是要赚的,命是要顾的,名声是最重要的。

7、我们过的是艺术道德的人生!
……
第四集:明位立德
内容摘要:
1、不明白道理,糊里糊涂去走,就是迷信;明白了道理,照道理去走,就不是迷信。

2、让所有人在工作中提升品德修养,而不是为了工作成绩而败坏品德。

3、大同的重点不在同而在异,这也是中国人阴阳思想的表现。

4、高层的责任就是帮助中阶和基层提升品德。

5、人情不讨,人情永远在,人情一讨,连本带利都讨回去了。

6、人际关系+伦理=人伦关系
7、所有的鬼都是从没有鬼开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