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道路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解读l
兰州车改方案

兰州车改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兰州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兰州市政府制定了一个全面的车改方案。
2. 目标和原则兰州市的车改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堵塞,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在制定方案时,市政府遵循以下原则:•以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因素•逐步实施,稳步推进3. 实施措施兰州市的车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措施:3.1 公交优先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兰州市将优化公交线路和增加公交车辆数量,保证公交车辆高频率运行,并增加公交车辆的首末班时间。
此外,兰州市还将建设更多的公交专用道,以便公交车辆快速通行。
3.2 出行平台建设兰州市将推动出行平台的建设,包括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建设一个综合的出行平台。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优化道路交通流量;通过综合的出行平台,市民可以方便地查询公交线路、预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提高出行便捷性。
3.3 建设停车场和停车楼为了减少道路停车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兰州市计划在市区内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停车楼,方便市民停放私家车,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4 限行措施为了减少私家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兰州市将实施限行措施。
具体的限行规定将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市民出行需求来制定,并逐步实施。
4. 预期效果兰州市政府制定的车改方案预期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提升交通安全性•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方便市民出行,提高生活质量5. 实施进度和安排兰州市政府在制定车改方案时已考虑到实施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车改方案将分阶段实施,确保稳步推进。
具体的实施进度将在方案正式发布后公布。
6. 风险与对策兰州市政府在制定车改方案时也充分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可能的风险包括市民对限行措施的不满和交通改善效果的不明显等。
兰州交通整改方案

兰州交通整改方案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和城市化的发展,兰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市政府决定实行一系列交通整改方案。
目标本次交通整改方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交通资源,缓解交通压力,提升交通效率,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优化。
具体措施环城路快速路兰州市政府将加快推进环城路快速路的建设,完善城市的主干道路网,减少道路交通堵塞的现象。
目前,快速路的建设已在加紧推进中,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所有建设,实现环城路快速路的闭合。
此项工程预计将有效地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公交路线垄断为了加强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兰州市政府将对公交路线进行垄断管理,控制运营企业数量,规范线路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调整公交车的车次和线路,从而优化公交出行体验。
建设新的立交桥随着城市交通量和道路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兰州市在一些交通要道设置新的立交桥,以满足道路通行压力加剧的需求。
市政府将以建设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稳定可靠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细心建造,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更加安全的交通出行方式。
减少车流量在加强公共交通发展的同时,市政府将进一步着手减少车流量,鼓励市民绿色、低碳地出行,对私家车设置限行区域、绿色通道限制,增加自行车道、步行街等人性化交通设施的建设,并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理念,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
意义和影响此次交通整改方案将为兰州市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优化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市民出行和生活的质量,加速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结论此次交通整改方案的实施将为兰州市交通行业发展和城市经济提供有力保障,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给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体验,实现优化城市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兰州市城区交通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2011-2020年)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规划期末全方 式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45%。 兰州市轨道网由市域轨道线与市区 轨道线组成。远景预留4条市域线, 规划期内市区轨道线建成轨道1号 线,启动2号线建设。规划5条BRT 线路
改善兰州城市交通的几点建议
加快企业搬迁兰州新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可以开辟水上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快速处理城市交通事故 切实加快停车场建设 统一规划,严格审批,加强对道路开挖的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提高交通意识
主要问题 1、机动车增加迅猛,道路容量不足 2、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 3、泊位紧缺,车辆乱停 4、交通事故、道路施工加大交通压力 5 、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法规滞后,交通执法力度不强
解决措施RESOLVENT
兰州市交通体系规划
根据《兰州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 系规划》,兰州市城区公路规划形 成系"统一;环形、成一"联射、线六+联射络"的线高"等速级公匹路 配的干线公路网系统。 规划"两 横三纵"的市域快速路系统支撑兰 州城市向新区拓展。
兰州市境内公路分布较多,有国道6条,省道5条,县道22条, 乡道44条,总 里程6952公里。基本形成以兰州为中心;11条纵 横干线为框架,辐射全省的网络。兰州作为甘肃高速公路网 的中心,与全国高速公路联网,形成公路运输主通道。初具 规模的公路网,外联陕、川、青、宁、新、内蒙等省区,内 通14个地州市,并以市区为中心,相连县区乡镇、辐射广大 城乡。
兰州交通整改方案

兰州交通整改方案背景位于甘肃省的兰州市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问题逐渐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交通堵塞、车辆拥挤、行车速度缓慢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城市道路狭窄和交通流量大,加之道路管理和规划不够科学,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解决兰州市交通问题和提升市民出行质量,兰州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交通整改方案,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推行。
具体方案1、扩建公共交通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兰州市将逐步扩大公共交通服务。
这包括增加公交车数量,加强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和频率,引入新型电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针对道路拥堵、交通流量问题,兰州市将逐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这包括拓宽部分城市道路和提升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优化道路交通流线,加强路面交通标识和警示标志等措施。
3、完善交通管制措施针对城市中心区域和主要道路交通压力,兰州市将采取一系列交通管制措施。
这包括限制部分车辆通行、建立交通流量监测系统、推行路权交通管理等,以保证交通流畅和交通安全。
4、促进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在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同时,兰州市还将逐步推行绿色交通方式。
这包括推广公共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鼓励市民采用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提升城市绿色交通的普及度。
5、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除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流量管制外,兰州市还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该市将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备和系统,提升治超执法和管控能力,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结论兰州市政府的交通整改方案拟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推行,旨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提高市民出行质量,同时促进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
该市将采取包括扩建公共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善交通管制措施、促进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和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措施,以建设更加繁荣和宜居的兰州市。
兰州道路交通改善规划方案解读l

为实现“三年有效缓解、五年明显改善”的畅交通目标,近日兰州市邀请省内外交通规划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兰州市道路交通改善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明确,打出七记“组合拳”,拟着眼于城市功能结构调整,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系列工程的实施,构筑全市“一横、三环、九纵”的骨干路网体系。
NO.1高速xxxxxx高速公路打通城区外围交通结合国家高速路网建设布局,以南绕城高速和北绕城高速公路为兰州的高速外环线,与柳忠、兰海高速公路形成兰州向外发射性路网,对内规划建设南、北快速路,构筑城市“三环路”,连接和平组团与沙井驿地区,快速连通兰州新区,打通外围交通,将过境车辆引向城市外围通过,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南绕城高速是连霍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即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在兰州市区南侧的过境段,又是青岛至兰州国家高速公路终点——兰州市城市南环线。
东起榆中县定远镇,途经和平镇、西果园、梁家湾,终点至黄羊头,接兰海高速公路,建设里程58.249公里,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划于下半年开工,2015年建成通车。
北绕城高速路东起皋兰县忠和镇,途经吴家湾、彦家坪,终点至黄羊头,接兰海高速公路,总体东西走向,约24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NO. 2快捷xx提升改造xxxx启动建设xx隧道南、北滨河路是兰州市内外衔接的重要通道,近期将全面推进南、北滨河路提升改造,将其打造为城市快捷路以形成城市“一环路”,并以立体交通组织形式切入城市,力争实现拥有独立的路权且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城市道路,主要解决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xxxx主要改造措施:车道优化,对银滩大桥至小西湖桥瓶颈路段通过拆除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带增加车道数,形成双向六车道路;路段处理,南滨河路白云观至静宁路口段,为机非混行的双向四车道,是南滨河路的交通瓶颈,计划在今年马拉松赛事前,建设非对称或可变车道,以优化交通。
交通拥堵改善研究—以兰州市个别拥堵改善方案为例

44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1 项目背景兰州市中心城区高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引发向心交通量的加剧,其交通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城市的机能难以正常发挥。
中心城区道路结构失衡、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同时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道路车流量居高不下,甚至难以控制,造成中心城区内部出现多处出现交通拥堵点。
根据调查分析,兰州市交通受地形影响,拥堵呈现出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特点。
据此,本文主要选取兰州市的深安大桥-T088#通道、南滨河路路段(白云观—静宁北路)及天水路与雁滩路交叉口提出拥堵改善方案。
2 城市交通现状2.1 道路设施概况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地理形态,黄河穿城而过,把城市一分为二,整个城市受到铁路、自然水系的阻隔,城市道路主干路稀疏,次干道呈现城关区集中、外围分散的特征。
兰州市中心城区现状拥有各级道路410 km,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2.61 km/km 2,城市道路网密度比较低,而且城市断头路分布较多。
2.2 机动车发展现状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07年的26.3万辆,至2019年的109.5万辆,2007-2019年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2.5%,增长迅速。
尽管兰州市机动车增长快速,但是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形态以及居民出行习惯,机动车拥有率仍然偏低,未来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2.3 居民出行时间分析兰州市居民的出行时间有两个大高峰,分别为早高峰和晚高峰。
早高峰为7:30-8:30,占全天的出行量比例为17.16%;晚高峰为17:30-18:30,占全天的出行量比例为14.07%。
2.4 交通运行现状兰州市由于城市的交通道路形态,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未能有效分离,其过境车辆对城区交通干扰非常大,严重的交通拥堵已经严重阻碍城市组团间的交流,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
目前城市交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市区道路服务水平偏低,交通拥堵严重;②市区东西交通瓶颈突出,制约组团间经济交流;③黄河两岸跨河交通压力增大,难以满足现状交通需求。
兰州新区交通规划方案-最新版

兰州新区交通规划方案介绍兰州新区是甘肃省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兰州市区以东约1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区域之一。
为了促进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交通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对兰州新区的交通规划方案进行阐述。
总体规划根据兰州市政府的规划要求,兰州新区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交通网络建设2.公交线路覆盖3.地铁线路规划4.快速公路建设5.机场建设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地面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是兰州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交通道路的贯通是整个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
根据兰州市交通规划,兰州新区将建设多条主干道路,包括:1.G30兰海高速公路2.G75兰海高速公路3.兰新高速公路4.兰州外环线公路5.兰州新区环线公路这些道路可以将兰州新区与兰州市中心、周边地区贯通,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
公交线路覆盖公交线路覆盖是兰州新区交通规划的一部分。
根据兰州市交通规划,兰州新区将建设多条公交线路,其中包括:1.101路:贯穿兰州新区东西两端,连接榆中和皋兰。
2.102路:贯穿兰州新区南北两端,连接嘉峪关和武威。
3.103路:连接兰州新区东西北三端,为兰州新区内部主干线路之一。
公交线路的建设将为新区居民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地铁线路规划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最舒适的交通工具之一,兰州市将在兰州新区建设地铁,计划建设以下地铁线路:1.地铁1号线:贯通兰州新区南北向,经过新区行政中心区。
2.地铁2号线:连接兰州新区的西南和东北,经过河西新区、兰州新区北部新城区。
地铁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兰州新区的交通状况。
快速公路建设兰州市政府还计划在兰州新区建设快速公路,并构建出兰州市到西安市、成都市、乌鲁木齐市和银川市四省一自治区的快速公路主通道。
机场建设兰州新区到兰州中川机场的距离较远,为了提高兰州新区的交通便利度,兰州市正在规划在兰州新区建设新的机场。
结论交通规划是兰州新区城市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建设科学合理、便利快速的交通网络,才能更好的促进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兰州交通拥堵现状

兰州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治理方案******班级:土木085班学号:*********一、交通拥堵现状分析兰州市近郊四个行政区域内共有主次干道、支路共计285条,长401.06公里,面积1218.08万m2。
其中城关区主次干道、支路128条,长171.03公里,面积500.69万m2;有各类桥梁、地下通道174座,其中跨河桥梁7座,人行立交桥18座,地下通道23处,路网密度为每2.7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6.23m2,道路用地率仅占7.77%,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远远低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15%~20%的标准。
由于黄河和铁路分割,兰州路网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
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各组团区域发展迅速,但是道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规划城市主次干道746公里,目前建成不足50%。
东西主干道不足且兼顾过境、生活等多样性交通功能,路网系统性功能缺陷明显,没有形成联系各个组团区域的快速道路网络,通道上形成的瓶颈路段多。
同时,城区各组团区域内路网系统功能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缺乏起集散作用的次干路和支路,断头路、瓶颈路普遍存在,道路网密度指标明显偏低,缺少城市快速干道,且路网系统中主、次、支道路网的比例失衡。
跨河交通设施不足,跨河桥梁少均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兰州市地形也制约了公共交通发展。
受河谷型城市地形的限制,兰州东西狭长,南北不阔。
黄河和铁路线横穿城市,致使兰州市区交通东西拥挤,南北不畅。
兰州市区没有一条东西方向完全畅通的城市主干路,东岗路→庆阳路到中山路终止,向西形成断头路;解放门立交桥→西津东西路→西固路到西沙桥终止,东西两头都是断头路;定西路→民主路→白银路到解放门终止,白银路西头为断头路;北滨河路东至徐家山公园,西至西沙桥;南滨河路东至莱茵小镇,西至西沙桥,东头为断头路。
南北方向主干道主要有:天水路、平凉路、金昌路、静宁路、酒泉路、中山路、敦煌路等,但受黄河和铁路等因素的影响,断头路较多,“毛细血管”不畅现象较为普遍,均为导致兰州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实现“三年有效缓解、五年明显改善”的畅交通目标,近日兰州市邀请省内外交通规划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兰州市道路交通改善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明确,打出七记“组合拳”,拟着眼于城市功能结构调整,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系列工程的实施,构筑全市“一横、三环、九纵”的骨干路网体系。
NO.1高速绕城南北绕城高速公路打通城区外围交通结合国家高速路网建设布局,以南绕城高速和北绕城高速公路为兰州的高速外环线,与柳忠、兰海高速公路形成兰州向外发射性路网,对内规划建设南、北快速路,构筑城市“三环路”,连接和平组团与沙井驿地区,快速连通兰州新区,打通外围交通,将过境车辆引向城市外围通过,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南绕城高速是连霍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即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在兰州市区南侧的过境段,又是青岛至兰州国家高速公路终点——兰州市城市南环线。
东起榆中县定远镇,途经和平镇、西果园、梁家湾,终点至黄羊头,接兰海高速公路,建设里程58.249公里,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划于下半年开工,2015年建成通车。
北绕城高速路东起皋兰县忠和镇,途经吴家湾、彦家坪,终点至黄羊头,接兰海高速公路,总体东西走向,约24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NO. 2快捷串城提升改造南北滨河路启动建设白塔山隧道南、北滨河路是兰州市内外衔接的重要通道,近期将全面推进南、北滨河路提升改造,将其打造为城市快捷路以形成城市“一环路”,并以立体交通组织形式切入城市,力争实现拥有独立的路权且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城市道路,主要解决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南滨河路主要改造措施:车道优化,对银滩大桥至小西湖桥瓶颈路段通过拆除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带增加车道数,形成双向六车道路;路段处理,南滨河路白云观至静宁路口段,为机非混行的双向四车道,是南滨河路的交通瓶颈,计划在今年马拉松赛事前,建设非对称或可变车道,以优化交通。
北滨河路是兰州市黄河以北地区唯一一条东西向通道,承担着大量的过境交通和城市组团间的交通联系。
除金城关—城关大桥段为双向4车道布置外,其余均为双向6车道。
为此,计划启动建设白塔山隧道以疏解交通。
白塔山隧道将使北滨河路全线统一按双向6车道断面规划实施,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人车分离。
NO.3快速环城打通南山路北环路构筑兰州“二环路”全面加快南山路和北环路建设,推进T511#和T607#、T608#等连接南山路和北环路的辅助道路建设,使南山路和北环路共同构成环绕城区的城市“二环路”。
同时,高效衔接城区内、外路网,整体形成内外衔接、区域连通、多点循环的路网体系。
南山路是城市货运干路,具有城市快速过境路的功能。
今年确保南出口以东段全面通车,2013年实现全线通车,完成兰州市规划的第四条东西向大通道建设。
北环路路线全长约30公里,西起安宁沙井驿,通过修隧道,东接九州T458#路,经罗锅沟大桥与大砂坪北出口109国道道路互通立交,继续向东延伸至雁青黄河大桥,从而形成贯穿兰州城区外围的北环路。
NO.4畅通东西拓宽西津路庆阳路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启动西津路、庆阳路道路挖潜改造,建设西站至盘旋路什字公交优先道和人行过街设施,提高通行能力,构筑东西大通道。
西津路、庆阳路道路挖潜改造方案,通过局部路段拓宽改造和车道划分,在拆除两侧绿化带的基础上,将现非机动车道改为公交专用车道,由双向4车道、6车道拓宽为包括公交专线在内的统一的双向10车道,并以设置交叉口渠化设计、优化标志标线、改造现状占路式公交车站为港湾式公交车站等方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NO.5接通南北形成九条南北干道再建四座黄河大桥打通交通瓶颈,完善“九纵”南北干道,新建石化、世纪、固安和金安四座大桥。
兰州南北向交通在空间上被铁路和黄河两次分割,现有路网路幅窄,结构不合理且断头现象严重。
今后将加快完善“九纵”南北干道,推进T018#、T088#、E162#、T188#、T420#、T592#、T602#、T606#、T608#、T674#等道路建设。
据介绍,所谓“九纵”主干道,主要围绕城市中心区的南北向跨河桥梁展开。
兰州市将在建设金雁、元通、深安3座黄河大桥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石化、世纪、固安和金安大桥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南北不畅的交通现状。
NO.6区域立交优化提升五大交通节点疏通城区一级拥堵面平交的道路交叉口是造成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后将逐步启动建设南北滨河路小西湖段高架左转匝道,实现小西湖立交桥全互通;中山路南向北单向下穿隧道、安定门什字立体交通等区域立交,有效改善西关什字区域交通拥堵现状。
同时,配合金雁黄河大桥建设,实施平沙落雁立体交通项目工程。
金城关—解放门—西关什字—安定门是城区一级拥堵断面,也是兰州市的交通瓶颈。
完善“九纵”南北干道区域较为拥堵的节点主要有白云观节点、解放门立交、西关什字、庆阳路-中山路节点和中山路-白银路节点,规划方案结合五个主要拥堵节点的交通功能和流量特征,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白云观节点:将利用解放门立交匝道设置南向西方向的左转匝道路,疏解白银路至南滨河路的左转流量;解放门立交:将在现有立交转向匝道的基础上,增设东侧西津路转向南侧白银路的高架匝道;西关什字:结合公交专用道建设,拓宽临夏南路,优化公交枢纽,改造优化交叉口;庆阳路-中山路节点:在庆阳路东向南方向左转设置左转匝道,实现庆阳路向白银路的快速交通转换;中山路-白银路节点:沿白银路方向设置主线上跨高架,保证东西向直行交通快速通过。
NO.7内部循环实施单向交通组织循环整治小街巷和断头路实施城关黄河大桥周边地区,静宁路、金昌路、武都路和甘南路以及小街巷,雁滩什字及东湖宾馆地区,读者大道、南河路、段家滩路、南昌路及瑞德大道、武威路-南山路节点单向交通组织循环。
整体提升包括盐场路、甸子街在内破损严重的道路;打通南城根路、柏道路、S628#、T636#路、和政路东段、皋兰路南段等断头路;实施永昌路、鼓楼巷、兰工坪南路、小西湖西街、七里河桥南街、七里河桥北街和西站西路等“退市还路”工程,改善城市交通内部循环。
尾号限行:纳入智能交通系统特殊时段汽车单双号限行2012年,随着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将尾号限行管理纳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严格执行限行措施,使限行措施能持续发挥作用。
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在施工场地小、交通疏解难度大的局部路段和区域,在特殊的时间范围内需采取更为严格的进行单、双号限行措施,以确保城市整体交通系统畅通。
在开展诸如兰洽会、马拉松等大型节会赛事活动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要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
电话网上“预约”出租车完善出租车GPS定位监控调度系统,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
加速全市出租汽车指挥调度中心建设,逐步推广电话预约订车、网上预约订车等手段,转变当前“扫街”式拉客方式,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停车服务:三年建5座大型停车场2012年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各修建一座停车场,城关区在陆都花园空地修建一座地下二层停车场,建设规模2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停车近600辆;七里河区结合小西湖公园改造,建设一座地下停车场,建设规模2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停车近600辆。
2013年在城关区兰州剧院改造时修建一座地下二层停车场,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停车近300辆;七里河区对西站公交总公司停车场进行改造,建设一座地下3层停车场,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停车近300辆。
2014年对城关区西关什字东南侧绿地进行改造利用,建设一座地下二层停车场,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停车近300辆。
在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大力新建停车设施的同时,要鼓励单位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并科学规划合理使用路内停车设施。
同时调整现行停车计费、收费模式,逐步建立时空差价收费体系,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
条件成熟时积极探索“自备车位”的私家车拥有模式,适当降低机动车高速增长的速度。
车辆限行:5类货运车限行范围划定《规划》对兰州市区高峰时段禁止各类货运机动车通行进行了细致划分。
要求每日7时至22时,货运机动车在城区道路通行须遵守下列规定。
0.75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限行范围解放门以东,南滨河路(平沙落雁至白云观)、读者大道、南昌路以南,定西东路(瑞德大道)以西,定西路、民主东路、民主西路、白银路以北范围内,以及天水北路、团结路、南滨河东路、雁滩路、城关大桥及其东西引道、西津路、建兰南路、西站西路、敦煌路南段、安西路、七里河北街,禁止核载0.75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通行。
每日交通高峰时间(11时至13时和17时至19时)并禁止各类货运机动车通行。
1.5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限行范围东岗东路(东升饭店以西)、嘉峪关路(二热什字以西)、嘉峪关北路、段家滩路、火车站东、西路禁止核载1.5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通行。
每日高峰时间,并禁止0.75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通行。
3吨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限行范围东岗东路、甸子街、段家滩路、608#路、南河南路、南河北路、雁滩路、雁北路、雁西路、焦家湾南路、嘉峪关东路、市政大坡、白银路、解放门立交桥、南滨河路(白云观至七里河大桥)禁止核载3吨以上(含)或悬挂大型汽车号牌货运机动车通行。
8吨以上(含)或3轴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限行范围秀川路以东,黄河以南(含城区各黄河桥,西沙大桥除外),桃树坪三叉路口以西,战备路、工林路、兰工坪路、晏家坪北路、西津西路(柳家营什字以西)以北范围内(含上述路段),以及北滨河路全段、盐场路、靖远路、佛慈大道(兰州北高速公路收费站以南)、安宁东西路、西固东西路、福利东西路,禁止核载8吨以上(含)或3轴以上(含)货运机动车通行。
35吨以上(含)或四轴(含)以上大型货运车限行范围西柳沟水厂三岔路口以东、北滨河路以南、桃树坪三岔路口以西,战备路、工林路、兰工坪路、晏家坪北路、西津西路(柳家营什字以西)、福利东西路以北范围内(含上述路段),安宁区安宁东西路以南、北滨河路以北、刘家堡广场以东范围内(含上述范围),以及徐家湾路、靖远路、盐场路、佛慈大道,昼夜禁止总质量35吨以上(含)或四轴(含)以上大型货运车辆、环保部门认证的黄标车辆及尾气排放超标车辆、三轮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通行。
上述限行时间、范围内,运输城市生产生活物资确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通行证,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通行。
出租车单双号限行范围每日7时至20时,敦煌路以东,南滨河路(平沙落雁至七里河大桥)、读者大道、南昌路以南,定西东路、红星巷以西,火车站东、西路、白银路、西津路以北范围内(含上述路段),以及南滨河东路(新港城丁字路口至平沙落雁)、天水北路、雁宁路、雁滩路(古玩城什字以西)、城关黄河大桥及其东西引道、建兰南路、西站西路,本市各类客运出租车一律按号牌尾数单、双号通行(节假日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