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胆系疾病影像下
超声内镜在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的初步应用

·论著·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20年1月第6卷第2期当前,无论医疗设备,还是技术,发展速度都非常快。
部分胆胰系统疾病,经体表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便能够诊断出来,但由于受解剖部位影响,部分胆胰疾病无法确诊,需发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用,进一步明确,其诊断特异度高,在胆胰疾病中备受青睐。
在我国,超声内镜技术普及度非常高,应用范围广,为微创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近年,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肿瘤射频、激光治疗等均取得了显著效果[1]。
在临床诊断中,部分疑似胆胰管疾病,经B超、CT等方式检查,仍很难作出明确诊断,可尝试以ERCP为依托,进一步开展临床诊治工作[2]。
然而,ERCP技术特点决定了其操作过程复杂,实施难度大,并发症多,导致临床应用受限。
现如今,超声内镜已在各个医院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其诊断特异性高,并发症少,在可疑胆胰疾病临床诊断中适用性强[3]。
针对该情况,当可疑胆胰疾病患者在接受ERCP诊断治疗之前,需接受超声内镜检查。
该研究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21例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患者临床资料,简要论述超声内镜在可疑胆胰疾病术前的初步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对象为21例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患者,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46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61.54±3.67)岁。
依次实施体表腹部超声、CT检查可疑胆胰疾病,诊断结果尚不明确,需进一步开展ERCP术。
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配合。
纳入标准:①B超、CT检查结果提示胆总管扩张,诱因不明;②患者曾患胰腺炎,疑似胆管、胰管疾病所致;③怀疑壶腹部占位等病变。
上述标准符合1DOI:10.19368/ki.2096-1782.2021.02.004超声内镜在可疑胆胰疾病ERCP术前的初步应用黄霜湘,陈丽芬,黄理,杨月华,覃家凭河池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河池547000[摘要]目的探讨在可疑胆胰疾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超声内镜的应用效果。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在胰胆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方法:使用最新扫描机扫描自旋回波重T2加权数据,使用最大强度的投影,建立相应的影像资料库,围绕50名疑似胰胆管疾病病人,开展胰胆管成像检查,采取一些手术实践,对比和分析临床数据。
结果:胰胆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定位与定性的精准度也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相比于B超和CT检查更有效。
结论:胰胆管成像能够更好地把握胰胆管疾病的位置,做好定性的诊断和分析,比CT和BU检查更加有效,并且无放射线的损伤,它还可以取代十二指肠镜的逆行胆胰管造影方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磁共振成像;胰胆系疾病;CT引言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分别有胰胆管成像技术、磁共振泌尿系统成像技术、磁共振椎管造影技术、磁共振内耳成像技术和磁共振涎腺管成像技术等。
相关科室对胰胆管疾病进行定位和定性的时候需要使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方式,但是还会受限于临床应用,这属于有创性检查,随时容易出现并发症。
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广,技术发展更加完善,能够代替逆行胆胰管造影技术。
所以我们医院选择了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我院接受胆管梗阻性疾病治疗的50名病人,为他们开展胰胆管成像检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我院接受胆管梗阻性疾病治疗的50名病人,入院前对病人开展分泌物检查、逆行胆胰管造影和CT检查。
分别有26名男病人和24名女病人;他们的年龄范围大致在34岁-51岁之间。
其中,患有胆管结石的病人有18位,患有壶腹癌的病人有7位,患有胰头癌的病人有16位,患有胆管癌的病人有6位,患有胰体癌的病人有3位。
病患都通过手术、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分泌物检查和病理检查,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
放射科专科护理习题(附答案)

放射科专科护理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CT灌注扫描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多期扫描B、动态扫描C、动脉血管成像D、静脉血管成像E、高分辨力CT扫描正确答案:B2.螺旋扫描,螺距0.5,层厚10mm,床速为A、2.5mm/sB、10mm/sC、20mm/sD、4mm/sE、5mm/s正确答案:E3.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A、头颅病变B、颅颈移行区病变C、肺部病变D、肝脏病变E、骨关节病变正确答案:B4.心脏和冠脉DSA技术的目的不包括A、评价左心室功能B、冠心病及心肌缺血的诊断C、冠脉狭窄部位进行搭桥术前及术后的评价D、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准备做瓣膜置换前的检查E、风湿性心脏病的检查和评价正确答案:E5.青枝骨折以哪种X线检查为宜A、血管造影B、MRIC、透视D、平片E、椎管造影正确答案:D6.在MRI系统中,均匀性是以主磁场的多少作为一个偏差单位来定量表示的A、千万分之一B、百万分之一C、十万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千分之一正确答案:B7.脾栓塞的并发症是A、发性脾亢B、肝癌C、败血症D、胰腺梗死E、肾衰正确答案:D8.近年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技术,尤其适用于PTA后出现并发症者A、血管内支架技术B、球囊血管成形术C、激光血管成形术D、粥样斑块切除术E、使用同轴导管行血管成形术正确答案:A9.急性脑卒中宜选择A、颅骨平片B、脑室造影C、血管造影D、CT扫描E、MRI正确答案:D10.腰椎扫描时,给病人腿部垫起的目的是A、使扫描机架可以少倾斜角度B、避免病人的脚弄脏检查床C、减轻病人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D、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少E、让病人躺着更舒服正确答案:D11.明胶海绵颗粒用于A、较长时间阻塞肿瘤实质血供B、使血管闭塞24~48小时C、机械性永久性栓塞物D、使血管闭塞2~4周E、液态高分子聚合物,可长期闭塞血管正确答案:D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磁场对环境的影响范畴A、依机械原理工作的仪器、仪表B、具有电真空器件和光电耦合器件的设备C、建筑物中的钢梁、钢筋D、磁记录装置E、心脏起搏器、离子泵等体内植入物正确答案:C13.CT检查前的工作程序,不包括A、禁食B、预约登记C、划价、交费D、编写索引E、审阅申请单正确答案:A14.采用电子束扫描技术产生X线的是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正确答案:E15.腹膜后空腔器官穿孔A、网膜囊积气B、腹膜后间隙积气C、网膜囊积气、腹膜后间隙不积气D、网膜囊不积气、腹膜后间隙积气E、两者均无正确答案:B16.胸部CT扫描时,患者应该A、深呼气后屏气扫描B、深吸气后屏气扫描C、平静呼气后扫描D、平静吸气后扫描E、腹式呼吸扫描正确答案:B17.下列哪项是静脉肾盂造影注射对比剂后的第1张拍片时间A、5minB、7minC、30minD、15minE、2min正确答案:B18.下面哪项不是CT的扫描方法A、普通扫描B、增强扫描C、重叠扫描D、动感扫描E、目标扫描正确答案:D19.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最先显影的是A、肾动脉B、肺动脉C、上腔静脉D、门静脉E、主动脉正确答案:C20.观察关节软骨损伤,请问选用何种影像学检查A、透视B、血管造影C、椎管造影D、MRIE、平片正确答案:D21.关于灌注的基本概念,正确的是A、某一体积组织内血液的含量B、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床所需的时间C、单位体积内血液的含量D、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体积组织的血容量E、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体积的血容量正确答案:E22.大量血胸为A、X线胸片呈肺野毛玻璃样变或面纱征B、X线胸片呈多发边缘锐利、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C、X线胸片呈一侧胸腔一片致密均匀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D、X线胸片呈纵隔气肿,大量气胸,皮下气肿E、X线胸片呈心影明显增大,心脏各弧消失正确答案:C23.胸壁出血A、颌内动脉栓塞B、颈外动脉栓塞C、髂内动脉栓塞D、内乳动脉栓塞E、支气管动脉栓塞正确答案:D24.手背穿刺行上肢静脉造影的流速为A、1~2ml/sB、3~4ml/sC、5~6ml/sD、2~3ml/sE、4~5ml/s正确答案:A25.患者,男,73岁。
胆囊和胆道系统疾幻灯片

⒉ 囊壁弥漫性增厚、模糊,其间可出现间断或连 续的弱回声带,而形成胆囊的“双边影”或“多边 影”表现,是囊壁内充血、水肿、渗出、出血、化 脓所致。
⒊ 囊内透声性差,可见分布不均的细小或粗大的 斑点状影漂动,呈云雾状,为胆囊内积脓的表现。
⒋ 胆囊内有时可见结石声像。
⒌ 超声墨菲征阳性,即将探头压迫胆囊区 病人感到局部疼痛,甚至不敢呼吸。
1
门静脉左支的“ 工 ” 字结构
1.横部 2.左内叶支 3.左外叶上段支 4.左外叶下段支 5.矢状段
⒉ 右肋缘下斜 切探测所显示 的标准切面为 通过第一肝门 的切面声像图 。
GB LPV
PV
右肋缘下斜切通过第一肝门的切面声像图
⒊ 右肋间斜切探 测所显示的标准 切面为门静脉右 支的“飞鸟征” 声像图 。
胆囊内充满结石
胆囊内泥沙样结石:当泥 沙样结石颗粒较小,沉积 层较薄时,胆囊的外形和 内部的回声显示正常,仅 表现为胆囊后壁粗糙,回 声增强,而无明显声影。
胆囊颈部结石:当小结石 嵌入到胆囊颈部时,有时 由于囊壁与结石紧密接触 而使小结石的强回声团显 示不清,仅表现为胆囊增 大或颈部伴有声影。
(二)、急性胆囊炎
•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重者可有畏寒高 热,恶心呕吐。胆囊区有压痛(即墨菲征阳性)及反跳痛。
超声表现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超声显像胆囊
无明显改变,仅表现为胆囊稍增大,囊壁轻度增厚。 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后其超声显像改变明显, 表现为:
⒈ 胆囊增大,前后径超过4cm,轮廓线模糊,外 壁线不规则。
• ⒉ 肝内胆管: • 超声可显示肝内胆管的1-2级分支(即左右肝管及其
腹部影像诊断

直肠癌(145282)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消 化 道
检查方法 正常表现
病理影像
常见疾病 急 腹 症
直肠平滑肌肉瘤(154207)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消 化 道
检查方法 正常表现
Acute Abdomen
X线检查:腹内脏器和组织多为中等密度,缺乏自然
对比。但当发生病理变化时,其密度发生变化,可能 观察到异常X线征象。急腹症时尤为明显 透视(胸腹联透)、平片(立卧位双片)主要观察游 离气体、胃肠道积气积液 – 胸部:排除胸部病变(下叶肺炎、胸膜炎) – 腹部:注意有无异常气体或液体、膈肌动度和胃 肠蠕动情况
病理影像
常见疾病 急 腹 症 创作人员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消 化 道
检查方法 正常表现
•龛影(niche)
胃肠道壁局限性 溃疡形成的凹陷 为钡剂充盈,在 切线位呈局限性 向胃轮廓外突出 的钡斑影像,轴 位钡剂填充表现 为类圆形钡斑
病理影像
常见疾病 急 腹 症 创作人员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充盈缺损:淋巴瘤
PET-CT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检查方法
CT正常表现 MR正常表现
男 性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检查方法
CT正常表现 MR正常表现
男 性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检查方法
CT正常表现 MR正常表现
女 性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检查方法
CT正常表现 MR正常表现
女 性
前进
后退
返回 结 束
检查方法
CT正常表现 MR正常表现
肝脓肿诊断中的影像学优选方法

肝脓肿诊断中的影像学优选方法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超声波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等。
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肝脓肿的诊断中,超声波检查和CT检查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我要谈谈超声波检查。
作为一项无创、安全、便捷的检查方法,超声波检查在肝脓肿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超声波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内部的病灶。
在肝脓肿的早期,超声波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低回声区,随着病程的发展,低回声区逐渐变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超声波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肝脏周围的炎症反应,如肝周积液等。
这些都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然而,超声波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肥胖、腹水、气体干扰等情况下,超声波检查的图像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波检查对于微小肝脓肿的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超声波检查相比,CT检查在肝脓肿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的细节。
CT检查可以发现更小的肝脓肿,对于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等都有更准确的显示。
CT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肝脏周围的炎症反应,如肝周脂肪坏死、脓肿周围炎性浸润等。
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肝脓肿。
然而,CT检查也有其局限性。
CT检查是一项有放射线的检查方法,长期反复进行CT检查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放射线损伤。
CT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不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对于一些对放射线过敏的患者,CT检查可能不适宜。
在肝脓肿的诊断中,超声波检查和CT检查各具优势。
超声波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对于大部分肝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一些超声波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肝脓肿或者病灶,CT检查则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选择超声波检查或者CT 检查,有时甚至可以联合应用这两种检查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
先天性胆道闭锁演示文稿

断方法形式繁多,手段各异,均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 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辅以核素检查,胆道造影及肝穿 刺活检,对诊断困难者主张早期手术探查。
5.辅助检查
现有的实验方法较多,但特异性均差,胆道闭锁时,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分钟胆红素的比例亦相应增高 ,硷性磷酸酶的异常高值对诊断有参考价值,Υ-谷氨 酰转酶 高峰值高于300IU/L,呈持续性高水平或迅 速增高状态,5′核苷酸酶在胆管增生越显著时水平 越高,测定值>25IU/L,甲胎蛋白高峰值低于40μg/ml ,其他常规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均无鉴别意义。
闭锁131I随粪便排泄量在5%以下,而新生儿肝炎患儿几乎都在
10%以上,99mTc-PL扫描亦有助于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的鉴别
。
2.新生儿溶血症 此症早期与胆道闭锁相似,有黄疸,肝脾肿大等,但
患儿有严重贫血表现,末梢血象大量核红细胞,随病儿长大,血象多 自行恢复正常。
3.新生儿哺乳性黄疸 病因为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力受到 母乳中某些物质的抑制,一般于出生后4~7天黄疸加重,2 ~3周最深,血胆红素可达时,虽然肝细胞功能较差,但肝外胆道通畅,因而肠道显影 。
当前第15页\共有28页\编于星期三\21点
(四)脂蛋白-X(Lp-x)定量测定 脂蛋白-X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在胆
道梗阻时升高,据研究所有胆道闭锁病例均显升高,且在日龄很小时 已呈阳性,新生儿肝炎病例早期呈阴性,但随日龄增长也可转为阳性
库普弗细胞动员象,肝内型病理改变在出生后2~3个
月可表现为胆汁滞留,肝硬
当前第6页\共有28页\编于星期三\21点
化,出生5~6个月,多数小叶间胆管破坏消失,小 胆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新生胆管明显减少 ,在汇管区域几乎见不到胆管,肝外型胆管闭锁的 肝内胆管开放,而肝外部分或完全闭锁,由于梗阻 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胆道闭锁的病理改变也有差异 ,闭锁的胆道在组织学上符合炎症改变,有少许细 胞浸润的结缔组织组成其内面覆盖肉芽组织,在肉 芽组织中可见到很多圆形细胞浸润和吞噬胆色素的 组织细胞,而具有内腔的胆总管见不到上述病理改 变,组织学结构正常,其内衬以圆柱形上皮,有学 者发现2/3以上的胆管闭锁病儿有巨肝细胞出现,与新
上消化道肿瘤诊治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上消化道肿瘤诊治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 ESD围手术期护理 (1)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3)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操作技巧与护理配合要点 (5)四、上消化道肿瘤靶向药研究进展 (7)五、超声内镜 (9)六、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10)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 (12)八、 ESD规范化操作及进展 (14)九、 ESD手术操作技巧 (16)十、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治进展 (18)十一、内镜色素染色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 (20)十二、高效完成ESD剥离的关键 (21)一、ESD围手术期护理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适应证()A.明确有淋巴转移的早期胃癌B.肿瘤侵犯固有层C.正在服用抗凝药的患者,D.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E.直径≥2cm的息肉参考答案:E2.单发性息肉摘除后()年随访内镜检查1次,阴性者()年1次,再阴性者()年1次,如发现息肉则重新开始A.1;3;5B.2;3;5C.1;2;5D.1;1;2E.1;2;3参考答案:A3.根据病变大小,ESD术后给予禁食()小时,情延长A.6B.8C.12D.24E.36参考答案:D4.ESD术后迟发出血和穿孔通畅发生于术后()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48小时E.1周左右参考答案:D5.关于食管黏膜特点叙述有误的是()A.上皮层薄B.黏膜下层组织少C.血管分布多D.术中出血多E.食管肌层厚参考答案:E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1.我国食管癌的病理多为()A.腺癌B.鳞癌C.小细胞癌D.腺鳞混合型癌E.腺棘癌参考答案:B2.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解剖交界以下()以外的胃部区域按胃癌进行分期A.1cmB.2cmC.3cmD.4cmE.5cm参考答案:B3.根据第8版UICC/AJCC的TNM分期系统,食管癌pTNM分期预后分组因素包括()A.T,N,MB.TNM和组织学类型C.TNM和部位D.TNM和部位,组织学类型E.TNM和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参考答案:E4.食管癌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A.肝脏和脑部B.肝脏和骨C.肺部和脑部D.肺部和骨E.肝脏和肺脏参考答案:E5.目前食管癌化疗常用一线方案()A.顺铂+氟尿嘧啶B.多西他赛C.紫杉醇D.伊立替康E.铂类+熊去氧胆酸参考答案:A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操作技巧与护理配合要点1.下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时宜用针长()A.2mmB.3mmC.4mmD.5mmE.6mm参考答案:C2.ESD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什么疾病的手术()A.胃癌B.胆结石C.胰腺炎D.脑出血E.宫颈炎参考答案:AESD手术中使用的止血钳的工作原理是()A.牵引组织B.输送药物C.使蛋白质凝固,阻断血液循环D.分离粘膜层E.测量组织厚度参考答案:C3.ESD手术前,对于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需要禁食禁饮()A.2到4小时B.4到6小时C.6到8小时D.8到10小时E.10到12小时参考答案:C4.关于内镜下止血夹止血方法叙述有误的是()A.属于化学方法使黏膜组织的凝固变性B.损伤小C.止血速度快D.再出血发生率低E.并发症少参考答案:A四、上消化道肿瘤靶向药研究进展1.关于分子靶向治疗叙述有误的是()A.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B.与放化疗协同作用C.对化疗及放射治疗失败的病人无效D.具有细胞调节和稳定性作用E.不同靶点的新药合用可产生抗癌协同作用参考答案:D2.下列关于食管癌的内镜检查及评估不正确的是()A.白光内镜检查可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如糜烂、溃疡、结节等B.白光内镜检查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指导活检部位选择C.染色内镜检查可提高病变检出率,指导活检部位选择D.超声内镜检查可评估病变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情况E.活检技术包括钳取活检、针吸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参考答案:B3.下列对于胃癌靶向药物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胃癌靶向药物研究众多,目前在中国获批适应证的限于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和维迪西妥单抗B.曲妥珠单抗是靶向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最初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C.雷莫芦单抗是靶向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多项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其有助于延长一线化疗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D.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作用于VEGFR2的小分子化合物E.玛格妥昔单抗是一种具有高亲和力的抗HER2抗体参考答案:C4.目前,针对HER2的主要治疗药物是()A.帕尼单抗B.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C.吉非替尼D.尼妥珠单抗E.西妥昔单抗参考答案:B5.HER-2过表达、PS评分≤2的食管及EGJ腺癌一线推荐()A.曲妥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顺铂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D.安罗替尼+免疫治疗E.雷莫西尤单抗+紫杉醇参考答案:A五、超声内镜1.超声内镜下消化道管壁至少分()A.3层B.4层C.5层D.6层E.7层参考答案:C2.关于食管癌超声内镜检查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观察局部淋巴结大小B.可判断肿瘤侵犯深度C.可观察局部淋巴结内部结构D.可观察食管周围组织有无受侵E.可适用于各种食管癌病例参考答案:E3.胃窦部0.8*1.0cm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超声内镜检查该病变起源于粘膜下层,呈均匀高回声,首先应考虑()A.平滑肌瘤B.间质瘤C.异位胰腺D.脂肪瘤E.囊肿参考答案:D4.胃癌T2表现为()A.侵犯至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基本完整B.侵犯至粘膜肌层,局部粘膜下层显示不清C.粘膜层至粘膜下层增厚,固有肌层局部增厚D.病灶与奇静脉间的高回声界限消失E.胃壁全层结构消失、增厚,病灶外缘呈锯齿状向腔外突破参考答案:C5.以下关于超声内镜描述正确的是()A.超声内镜不适用于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检查B.超声内镜不适用于胰腺及其周围血管的检查C.超声内镜适用于胆道疾病的检查D.超声内镜不适用于胃周围病变的检查E.超声内镜不适用于纵膈内病变的检查参考答案:C六、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1.抗HER-2代表药物()A.曲妥珠单抗B.帕尼单抗C.依维莫司D.替雷利珠单抗E.雷莫芦单抗参考答案:A2.综合考量疗效、安全性和治疗费用,对于IHC2+晚期胃癌人群三线治疗的优选药物()A.维迪西妥单抗B.恩沃利单抗C.替雷利珠单抗D.斯鲁利单抗E.帕博利珠单抗参考答案:A3.目前,下列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研究结果成功的是()A.曲妥珠单抗-ToGAB.拉帕替尼-LOGiCC.贝伐珠单抗-AVAGASTD.拉帕替尼-TYTANE.西妥昔单抗-EXPAND参考答案:A4.HER2阴性胃癌2024年新增的一线免疫药物是()A.舒格利单抗B.帕博利珠单抗C.信迪利单抗D.替雷利珠单抗E.奥那妥珠单抗参考答案:A5.晚期转移性胃癌应采取()A.化疗药物B.以全身抗肿瘤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靶向治疗E.手术治疗参考答案:B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1.根据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食管鳞癌高风险人群不包括()A.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B.一级亲属有食管鳞癌病史C.既往有食管病变史D.无吸烟史E.长期饮酒史参考答案:D2.食管早癌的内镜下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A.席纹征B.银色征C.粉色征D.局部血管纹理消失E.局部粘膜发红、发白,边界清楚参考答案:A3.推荐高风险人群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为()A.40岁B.45岁C.50岁D.55岁E.60岁参考答案:B4.下列哪项不属于食管癌前疾病()A.食管白斑症B.反流性食管炎C.贲门粘膜撕裂D.食管憩室E.Barrett食管参考答案:C5.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A.5B.2至3C.1.5D.1至3E.3至5参考答案:D八、ESD规范化操作及进展1.早期食管鳞癌放大内镜下AB分型不包括哪项()A.AB.B1C.B2D.B3E.C参考答案:E2.关于ESD术后穿孔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胃ESD穿孔的风险最低(胃远端)B.研究发现,ESD的穿孔率在食管为2.6%,胃为4.2%,结肠为14.1%,C.张力性气胸或气腹是罕见的,但担心穿孔并发症,需要紧急减压D.穿孔的发生率和切除的难度(大小、位置)无关E.如果出现穿孔,建议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参考答案:D3.早期食管癌、食管炎诊断可采用()A.卢戈氏碘反应法B.甲苯胺蓝染色法C.靛胭脂散布法D.冰醋酸染色法E.结晶紫染色法参考答案:A反应性染料不包括()A.卢戈氏碘液B.刚果红C.酚红D.肾上腺素E.亚甲蓝参考答案:E4.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牵引法()A.钛夹-牙线法B.磁珠锚法C.双通道内镜法D.夹上夹牵引E.双镜联合法参考答案:D九、ESD手术操作技巧1.不属于注射的方法()A.右手注射法B.左手注射法C.内镜注射法D.出针注射法E.旋镜注射法参考答案:E2.标记时一般采用的顺序()A.由近及远,由低至高B.由远及近,由高至低C.由近及远,由高至低D.由远及近,由低至高E.由近及远,由口至肛参考答案:D3.关于预切开的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由低到高B.由近及远C.避免回拉切割D.病灶大小、位置、术者水平决定切开范围E.需环周切开参考答案:E4.ESD操作时镜子握持方法正确的是()A.小指无名指握持内镜B.小指握持内镜C.无名指握持内镜D.小指无名指中指握持内镜E.无名指中指握持内镜参考答案:B5.关于注射技巧叙述有误的是()A.注射位置:邻近标记点外侧进行,原则是使标记点外侧隆起最高B.注射方向:由近及远,先高位后低位,后一针在前一针的“山脚”进针C.注射量:注射后要保证标记点外为同一高度、同一平面,食管黏膜,不宜注射过高D.注射范围:??根据术者预切开速度及预切开策略而定,而并不需要一次性将全周完成注射E.注射方法:先穿刺到黏膜下层深部,然后一边拔针一边注射;先穿刺到黏膜下层浅部,然后一边进针一边注射参考答案:B十、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治进展1.早期食管癌ESD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空间小,但是可以翻转操作B.蠕动快,尤其卢戈氏液染色后C.心脏、主动脉搏动,壁外器官压迫D.肌层薄,易穿孔参考答案:A2.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T1a 淋巴结转移为0%B.T1b-SM1淋巴节的转移几率为9%-20%C.T1b-SM 2的病变,淋巴结转移风险高达50%左右D.T1b-SM2为MM距离SM200μm以内参考答案:D3.食管癌的发病因素()A.亚硝酸胺类化合物B.真菌毒素C.遗传因素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4.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呈0-III型病变时浸润深度多为()A.黏膜肌层B.黏膜固有层C.黏膜下层D.固有肌层参考答案:C5.关于早癌食管癌AB分型下列哪项说法错误()A.该分型是常用分型B.出现难形成环形的异常血管考虑B2型C.出现B3型也可以考虑行ESD术D.出现小的AVA时要考虑病变发生在EP/LPM参考答案:C十一、内镜色素染色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1.不属于染色剂基本要求()A.本身具有颜色B.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C.被染色的染色体或者胞浆有被染色的特性D.无致癌性参考答案:D2.哪一种不是醋酸染色观察病灶的方法()A.醋酸轮廓法B.醋酸冲洗法C.醋酸NBI观察法D.醋酸动态观察法E.醋酸三明治法参考答案:B3.碘染色不适宜的人群()A.孕妇B.儿童C.甲亢患者D.碘过敏者参考答案:B早期胃癌内镜下粘膜特征有()A.发红、苍白、糜烂、出血、颗粒、结节B.血管走形紊乱、消失C.异常肿瘤血管形成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4.醋酸三明治法配比方式()A.0.2%靛胭脂10ml+1.5%醋酸10ml+清水30mlB.0.2%靛胭脂30ml+1.5%醋酸10ml+清水10mlC.0.2%靛胭脂10ml+1.5%醋酸30ml+清水10mlD.0.2%靛胭脂10ml+1.5%醋酸10ml+清水10ml 参考答案:A十二、高效完成ESD剥离的关键1.下列哪项不是ESD操作的优势()A.可控制病变的切除形状B.整块切除率较高C.便于进行病理评估D.并发症风险更小参考答案:D2.早期胃癌目前较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是()A.开腹手术B.内镜下氩气刀治疗C.内镜下EMR治疗D.内镜下ESD治疗参考答案:D3.下述哪种不是Erbe电外科设备常用的模式()A.Endocut QB.Dry cutC.Spray电凝D.慢速电切参考答案:D4.ESD操作时理想的剥离层次()A.黏膜层B.黏膜肌层C.黏膜下浅层D.黏膜下层下1/3参考答案:D5.ESD操作时止血采用的模式首选哪种()A.电切模式B.软凝模式C.强凝模式D.APC参考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表现
1.胆总管结石 平扫表现为: ①胆总管内高密度影,伴有或不伴有周围低密度胆汁 影环绕。 ②管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可环绕低密度区。
③管腔内中心低密度区,边缘为高密度影;或者是管 腔内低密度区的中心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影。 ④胆总管梗阻,梗阻近肝侧的胆管扩张。 2.肝内胆管结石 平扫表现为肝内管状、点状、不规 则状高密度影,沿胆管走行分布。
般延迟强化。转移表现:肝脏、肝门淋巴结 、远处
• 鉴别诊断:转移癌,肝血管瘤,肝脓肿,少见 原发肿瘤,肝细胞癌
肝门区胆管癌
• 肝门区胆管癌 • ①肝门区软组织肿块; • ②肝内胆管扩张; • ③增强扫描肿块呈轻一中度强化。 • ④转移表现:肝脏、肝门淋巴结、远处
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
• ①病变近端的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 于梗阻部位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大部分急性胆囊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可初步确立诊断。超声诊断迅 速准确,是急、慢性胆囊炎首选的影像方法 。CT和MRI较少用于胆囊炎的诊断。
慢性胆囊炎需与胆囊癌鉴别。胆囊癌引 起的胆囊壁增厚显著且不规则,同时胆囊内 可见软组织肿块,。如有邻近肝实质侵犯则 可明确诊断。此外慢性胆囊炎还应与胆囊腺 肌样增生症鉴别。后者有胆囊壁增厚,其特 点为囊壁内有较多小囊腔。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胆囊结石表现典型,可经USG明确诊断;CT 和MRI仅用于少数鉴别诊断困难者。不典型 结石需与胆囊内粘稠的脓汁或胆泥团、胆囊 癌等鉴别。结石的特点为回声较强,后方伴 声影,变动体位后随重力方向移动。
胆道梗阻-胆管结石(biliary stone)
胆管结石分为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 管结石。当结石移动或嵌顿于胆管内 时可引起绞痛症状,若结石停留于胆 管内则引起梗阻产生黄疽。
胆系结石
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
胆囊结石以中年女性多见,可分为胆固醇结 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临床上表现 为胆绞痛和阻塞性黄疽,伴有胆囊炎者可有 胆囊炎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表现
CT: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平扫 可表现为: ①高密度结石; ②等密度结石; ③低密度结石; ④环状结石。等密度结石平扫不易发现, 采用胆影葡胺增强扫描可协助诊断,表现 为胆囊内可移动充盈缺损。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USG为首选方法。胆管结石主要与胆管癌鉴 别,后者一般为低回声至中等回声,后方无 声影,可见胆管壁受侵犯等征象,少数鉴别 困难者需进一步行MRCP或CT检查。
胆管癌
• 胆管细胞癌和胆管癌病因不明,与以下因素有 关:胆囊结石与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感染, 先天性胆系囊肿,儿童胆道闭锁征,硬化性胆 管炎,胆管乳头状瘤恶变,等。与胆管癌相关 的胆道原发疾病包括:胆道结石、肝吸虫病、 反复发作的病原性胆管炎、原发硬化性胆管炎 、先天性肝囊肿、胆总管囊肿、良性胆管瘤、 氧化铊中毒、胆肠吻合术后和胆道畸形(胆管错 构瘤、多囊性疾病、先天性肝纤维化和Caroli 病)
胆囊癌 (Gallbladder Carcinoma)
原发性胆囊癌以腺癌多见,腺癌又 可分为乳头状、浸润型和粘液型等。 约70%的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①胆囊壁不规则增厚; ②单发或多发结节突向腔内;
③肿块可充满整个胆囊,并侵犯邻近肝组 织,此时肝内见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
④增强扫描示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或肿块 有明显强化。 间接征象 ⑤可出现胆道梗阻;
• ②部分病例在中断处可见腔内软组织肿 块;
• ③增强扫描肿块轻、中度强化。 • ④转移表现:肝脏、肝门淋巴结、远处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胆管癌主要应与胆道结石鉴别。超声检查 可确立有无胆道扩张、胆道梗阻及梗阻的 原因并排除结石。CT和MR作为补充方式 能进一步明确梗阻的部位及病因,尤其是 MRCP显示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 确性均高于超声和CT,是诊断胆管癌的可 靠方法。
优选胆系疾病影像下
影像学表现
CT:急性胆囊炎,平扫可显示胆囊增大, 囊壁增厚,可超过3mm,胆囊周围水肿, 可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平扫胆囊 多缩小,急性发作时可增大,囊壁均匀增 厚,可见囊壁钙化,常合并胆囊结石。增 强扫描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均匀强化,囊腔 和结石无强化。
case2
case3
胆管细胞癌和胆管癌的分类
分类较复杂,不统一,目前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 1.按组织学类型分类:导管型;乳头型;粘液型;印
戒细胞型;粘液表皮型;腺鳞癌;鳞癌;囊腺癌; • 2.按大体病理分:结节型,浸润型,乳头型。 • 3.按影像表现分类:外生型,浸润型,息肉型,混合
型。外生型胆管癌,形成大的不规则低密度团块,瘤 体内可以有条状或点状高密度灶。浸润型胆管癌,为 沿胆管壁爬行的环形肿物,息肉型胆管癌,为腔内生 长的息肉样肿块。 • 4.按部位分类:周围型,又称为肝内型;肝门型,肝 外型(肝外胆管型和壶腹型)。这种分法临床意义较 大。
周围型胆管癌
• 相关临床:起源于肝内小的胆管或末梢胆管, HBsAg一般呈阴性,AFP阴性或弱阳性,可有弛 张型的高热,黄疸可进行性加深,一般有转氨 酶升高。
• 影像表现:好发于肝左叶,右叶也可发生,病 灶一般较大,直径>5cm,平扫为低密度病灶可 有钙化,动脉期病灶边缘或中心强化,延迟期 病灶持续强化有缩小,病灶中心可有液化及坏 死区,有或无病灶远侧的胆管扩张,实质性病 灶坏死淋巴结转移,囊实性病变,实质部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