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

5.1 设计书是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依据,应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 下达的任务书编写。 5.2 设计书编写前准备工作 5.2.1 资料收集
2
a. 收集与测区有关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土壤 类型、生态环境、地方病等基础资料。
b. 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城镇发展、工矿企业布局、以及规划等方面的 资料。 5.2.2 根据测区不同类型疏松覆盖层、河流、浅层地下水、湖泊、滩涂、近岸海域沉积物分布情 况,研究和确定野外采样方法及采样点布局。 5.2.3 实地踏勘
a. 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情况概述; b. 调查区经济发展、农业、土壤及生态环境问题简要评述; c. 前人工作及研究程度评述。 5.3.3 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要求 a. 拟采用的野外工作方法、样品加工处理方法; b. 野外工作与样品加工的质量检查方法。 5.3.4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与监控方案:包括拟测定的元素、指标,分析方法的选定,质量标准、 质量监控方法等。 5.3.5 数据处理及编图方法。 5.3.6 重要异常查证:包括拟采用的异常圈定、筛选方法,查证方法,查证程度等。 5.3.7 实物工作量与预期成果。 5.3.8 组织管理、人员、装备。 5.3.9 经费预算。 5.3.10 质量管理与技术保障措施。 5.3.11 设计附图。 5.4 设计书应提交主管部门审查后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有较大变化需要进行修改或补 充设计时,应提出书面报告,经原设计审查部门批准后实施。
II
前言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是针对我国第四系发育的平原、盆地、滩涂、 近岸海域、湖泊、湿地、草原、黄土高原及丘陵山地等地区开展的区域性、基础性资源与环境地 球化学调查工作而制定的。
DD2006_—_01_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 80 钻孔采样登记表 ……………………………………………………………………… 81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 82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 …………………………………………………………… 84 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 ………………………………………………………………… 85 化探样品送样单 ……………………………………………………………………… 86 标本登记表 …………………………………………………………………………… 87 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 …………………………………………………… 88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 89 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 ………………………………………………… 90 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 ………………………………………………… 91 水文地质点调查表 …………………………………………………………………… 92 河流(溪沟)调查表 ………………………………………………………………… 93 坑道掘进中地下水动态观测记录表 ………………………………………………… 94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记录表 ……………………………………………………… 95
2006 年 7 月
目 次
前言 ………………………………………………………………………………………………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4.1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2 4.2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2 5 矿区地质观察点、地质剖面、探矿工程代号、编号及编录工作用品………………………4 5.1 矿区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4 5.2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5 5.3 勘探线编号 ……………………………………………………………………………………5 5.4 工程编号 ………………………………………………………………………………………5 5.5 地质编录工作用品 ……………………………………………………………………………5 6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7 6.1 实测剖面 ………………………………………………………………………………………7 6.2 实测勘探线剖面……………………………………………………………………………… 13 7 地质填图 ……………………………………………………………………………………… 13 7.1 目的任务 …………………………………………………………………………………… 13 7.2 准备工作 …………………………………………………………………………………… 13 7.3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 14 7.4 野外资料整理 ……………………………………………………………………………… 16 7.5 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 …………………………………………………………………… 17 8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 …………………………………………………………………………… 17 8.1 准备工作……………………………………………………………………………………… 17 8.2 原始地质编录 ……………………………………………………………………………… 17 8.3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 21 9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 …………………………………………………………………………… 21 9.1 园井 ………………………………………………………………………………………… 21 9.2 浅井 ………………………………………………………………………………………… 22 9.3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 25 10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 25 10.1 准备工作…………………………………………………………………………………… 25 10.2 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 25 10.3 坑道文字记录……………………………………………………………………………… 31 10.4 编录资料整理……………………………………………………………………………… 32 10.5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32 10.6 老硐地质编录……………………………………………………………………………… 33 11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 33 11.1 准备工作…………………………………………………………………………………… 33 11.2 钻孔地质编录…………………………………………………………………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XX/T XXXXX—XXXX
l) 注射器; m) 标准筛; n) 天平,感量,0.0001g; o) pH计; p) 电导率仪; q) 湿筛:0.1mm,150目; r) 秒表:分度值为1s; s) 温度计:0~100℃,分度值1℃; t) 蒸发皿:50,75ml; u) 漏斗; v) 广泛pH试纸。
3.1 方法要点 ...................................................................... 1 3.2 设备与器材 .................................................................... 1 3.3 试剂 .......................................................................... 2 3.4 粘土预处理 .................................................................... 2 3.5 黏土的分离步骤。 .............................................................. 3 4 定向片制备方法 .................................................................... 3 4.1 仪器设备 ...................................................................... 3 4.2 试剂 .......................................................................... 4 4.3 自然定向片(N)制备 ........................................................... 4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 D2010-03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修订)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3月目录1. 范围 (3)2. 引用标准 (3)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 (3)3.1 目的任务 (3)3.2 部署原则 (4)3.3 工作程序 (4)4. 预研究及设计编写要求 (4)4.1 资料收集、综合整理 (4)4.2 野外踏勘 (5)4.3 设计编写主要内容 (5)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5.1 矿产地质调查 (5)5.2物探 (10)5.3化探 (12)5.4 自然重砂测量 (15)5.5 遥感 (17)5.6 综合研究 (19)5.7 矿产查证 (25)6.质量要求 (28)7.提交成果 (28)7.1 报告编写格式及要求 (28)7.2 附表 (28)7.3 附件 (29)7.4 附图(含说明书)及图册 (29)7.5 数据库光盘及其相关的数字化资料 (29)附录A 成果指标 (30)附录B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设计编写主要内容 (31)附录C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报告编写主要内容 (33)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修订)DD2010-03━━━━━━━━━━━━━━━━━━━━━━━━━━━━━━━━━━━━━━━1. 范围1.1 本要求规定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以下简称矿产远景调查)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提交的成果等。
1.2 本要求是矿产远景调查的总体技术要求,也是该项工作质量监督及成果验收和设计编写的依据。
2. 引用标准DZ/T 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145—9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 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 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D2002—03《固体矿产预查和普查中物探化探遥感工作要求》DD 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0176—2006《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11—2010《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3.1 目的任务矿产远景调查是矿产资源勘查前期的战略性、基础性区域找矿工作,要求初步查明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矿产勘查提供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1.五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2—XX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Technical Standards of Regional Geological(mineral)Survey(Scale: 1: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2月前言本标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总结近年来大量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新形势下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目的任务、调查内容、采用的技术方法、精度要求、工作流程、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等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在《DZ/T0001-19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成矿区带中有关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相关内容。
本技术要求与DZ/T0001-1991等标准共同使用,是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编审、野外调查、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质量监控、报告编写、野外成果和最终成果数据库建设、成果评审验收、成果提交和资料归档的依据。
本标准附录A-E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庆文、张克信、伍光英、张智勇、陈克强、潘仲芳、李荣社、苗培森、朱洪森、谷永昌、司马献章、程光华、尹福光、张立东、辛后田、赵小明、齐先茂、校培喜、毛晓长、邱士东、李仰春。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3.1目的 (1)3.2任务 (2)3.3工作程序 (2)3.4基本准则 (2)4 资料收集利用 (3)4.1地形资料准备 (3)4.2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利用 (3)4.3遥感数据收集与利用 (4)4.4地球物理资料收集与利用 (4)4.5地球化学等资料收集与利用 (5)4.6钻孔资料收集和利用 (5)5 野外踏勘 (5)6 设计编审 (6)6.1设计编写 (6)6.2设计审查 (6)7 调查内容 (6)7.1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7)7.1.1 沉积岩 (7)7.1.2 火山岩 (7)7.1.3 侵入岩 (8)7.1.4 变质岩 (9)7.1.5 蛇绿岩和混杂岩 (10)7.1.6 第四纪地质 (10)7.2地质构造调查 (11)7.3区域矿产调查 (11)7.4 专项调查 (13)7.4.1 环境地质背景调查 (13)7.4.2 农业地质地质背景调查 (14)7.4.3 城市和工程地质地质背景调查 (14)7.4.4 旅游地质专项调查 (14)8 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 (14)8.1测制目的 (15)8.2布设原则 (15)8.3类型及测制内容 (15)8.3.1 沉积岩剖面 (15)8.3.2 火山岩剖面 (15)8.3.3 侵入岩剖面 (15)8.3.4 变质岩剖面 (16)8.3.5 第四纪地质体剖面 (16)8.3.6 构造混杂岩剖面 (16)8.3.7 构造地质剖面 (16)8.3.8 矿化(体)带剖面 (16)8.4测制精度要求 (17)9 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 (18)9.1部署原则 (18)9.2控制程度和调查精度 (18)9.2.1 地质点和地质观测路线 (18)9.2.2 地质观测内容标绘 (19)10 测试鉴定要求 (19)11 资料整理 (19)11.1野外调查过程中资料的整理 (19)11.2阶段性和年度性资料整理 (20)11.3野外资料的最终综合整理 (20)12 综合研究 (20)13 野外验收 (21)13.1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21)13.2野外验收要求 (21)14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22)14.1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与分析 (22)14.2成果图件编制 (23)14.2.1 地质图编制 (23)14.2.2 矿产图(成矿预测图)的编制 (23)14.2.3 其他专项调查图件的编制 (24)14.3报告编写 (24)15 数据库建设要求 (24)15.1原始资料数据库 (24)15.2最终成果数据库 (24)16 成果评审与资料归档 (24)16.1提交资料要求 (24)16.2成果评审要求 (25)16.3资料归档要求 (25)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提纲 (26)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28)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1)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3)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5)1:50 000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DD2012-ⅹⅹ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工作内容、技术方法、精度要求、综合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提交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 D2008-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中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10月目 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目的 (2)4.2 任务 (2)4.3 基本要求 (2)5 设计编写与审批 (3)5.1 设计编写准备 (3)5.2 设计书编写 (4)5.3 设计书的审查与审批 (4)6 基础调查 (4)6.1 调查内容 (4)6.2 调查方法 (5)6.3 地下水污染动态监测 (6)7 样品采集 (7)7.1 一般要求 (7)7.2 采样准备 (7)7.3 采样方法 (8)7.4 样品保存与送检 (10)7.5 现场质量监控样品采集 (11)8 样品测试与质量控制 (11)8.1 样品测试指标 (11)8.2 样品测试质量控制 (11)9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14)9.1 地下水质量评价 (14)9.2 地下水污染评价 (14)10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与污染防治区划 (15)10.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15)10.2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16)11 数据库建设 (16)11.1 一般要求 (16)11.2 数据库建设 (16)12 图件编制 (16)12.1 一般要求 (16)12.2 基础图件 (16)12.3 成果图件 (17)13 成果提交与报告编写 (17)13.1 成果提交 (17)13.2 报告编写 (17)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书编制提纲 (18)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下水污染调查表格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下水测试指标 (31)附录D(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区原则 (38)附录E(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39)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DD 2019-09 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9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试行)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co-geological survey (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基本要求 (2)4.3工作量定额 (2)5 设计书编制与审查 (2)5.1资料收集 (2)5.2资料整理分析 (4)5.3野外踏勘 (4)5.4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4)5.5设计书编制内容与要求 (4)5.6设计书审查 (4)6 调查内容 (4)6.1一般调查内容 (4)6.2不同类型区特殊调查内容 (5)7 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 (5)7.1遥感调查 (5)7.2地面调查 (6)7.3剖面测量 (6)7.4地球物理勘探 (7)7.5钻探.. (7)7.6分析测试... .. (7)7.7动态监测 (8)8 生态地质评价 (8)9 数据库建设 (8)9.1基本要求 (8)9.2建设内容 (9)10 成果编制 (9)10.1图件编制 (9)10.2报告编制 (9)11野外验收与审查 (9)11.1野外验收 (9)11.2成果审查 (10)11.3资料归档 (10)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11)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态地质调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DD2011-01)_OCR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1 - 01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 : 50 000 、1 : 2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12月目次前. .......................................................................................................................................................................... I II 弓IW ....................................................................................................................................................................... I V 1 細.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2 4.1遥感影像地图要素. (2)4.2数学基础. (2)4. 3 分幅与编号. (2)4. 4 牙楼. (2)4.5文件命名与格式. (2)4.6 基本要求. (2)4.7工作程序. (2)5资料准备. (2)5.1 遥感图像资料 (2)5.2地理资料. (3)5.3专题要素资料. (3)6遥感图像处理 (3)6.1 图像预处理 (3)6.2图像融合 (3)6.3图像几何校正处理. (4)6.4图像数字镶嵌处理. (4)6.5图像增强. (4)6.6图像切割. (5)7遥感影像地图整饰 (5)7.1图像掩膜处理. (5)7.2图廓整饰 (5)7.3 图面整饰. (6)7.4地理要素整饰. (6)8图件输出. (8)8.1合并图层. (8)8.2设置出图分辨率. (8)8.3 文件格式. (9)9质量检查. (9)I9.1文件名及数据格式检查 (9)9. 2数学基础检查 (9)9. 3平面精度检测 (9)9. 4接边精度检测 (9)9. 5影像质量检测 (10)9. 6 整饰质量检测 (10)附录A (规范性附录)1 : 50000遥感影像地图整饰样式. (11)附录B (规范性附录)1 : 250 000遥感影像地图整饰样式. (12)⑽娜 (13)表1基本等高距. (7)表2比例尺与公路级别、行政区划级别 (8)II刖本规范是在《1 : 250000全国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新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开发》等项目成果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编制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6-01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6年7月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4.1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3)
4.2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3)
5 矿区地质观察点、地质剖面、探矿工程代号、编号及编录工作用品 (5)
5.1 矿区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5)
5.2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5)
5.3 勘探线编号 (5)
5.4 工程编号 (5)
5.5 地质编录工作用品 (6)
6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 (8)
6.1 实测剖面 (8)
6.2 实测勘探线剖面 (14)
7 地质填图 (15)
7.1 目的任务 (15)
7.2 准备工作 (15)
7.3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6)
7.4 野外资料整理 (18)
7.5 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 (19)
8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 (19)
8.1 准备工作 (19)
8.2 原始地质编录 (19)
8.3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22)
9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 (23)
9.1 园井 (23)
9.2 浅井 (24)
9.3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27)
10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27)
10.1 准备工作 (27)
10.2 坑道地质编录方法和要求 (27)
10.3 坑道文字记录 (33)
10.4 编录资料整理 (33)
10.5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34)
10.6 老硐地质编录 (34)
11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35)
11.1 准备工作 (35)
11.2 钻孔地质编录 (35)
11.3 钻孔资料整理 (39)
11.4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40)
12 地球化学测量 (41)
12.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41)
12.2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46)
13 采样及编录 (47)
13.1 采样 (47)
13.2 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48)
13.3 化学分析样采样 (49)
13.4 可选性试验样采样 (54)
13.5 矿石体重样 (54)
13.6 采样应提交的资料 (56)
1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环境地质调查 (56)
14.1 简易水文地质测量 (56)
14.2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57)
14.3 坑道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58)
14.4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 (59)
15 地质勘查工程测量 (59)
15.1 一般规定 (59)
15.2 剖面测量 (61)
15.3 勘探坑道测量 (62)
15.4 勘探工程定测 (62)
15.5 工程测量应提交的资料 (62)
附录A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图件的图式及内容(规范性附录) (64)
图A.1 实测剖面图 (64)
图A.2 综合柱状图 (65)
图A.3 探槽素描图 (66)
图A.4 园井地质记录表(附素描图) (67)
图A.5 浅井素描图 (68)
图A.6 坑道素描图 (69)
图A.7 钻孔柱状图 (70)
图A.8 实际材料图 (67)
附录B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表格(规范性附录) (71)
表B.1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71)
表B.2 音像记录表 (72)
表B.3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73)
表B.4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74)
表B.5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75)
表B.6 坑道、钻孔概况表 (76)
表B.7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77)
表B.8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78)
表B.9 钻孔回次记录表 (79)
表B.10 岩矿心分层签 (80)
表B.11 岩矿心样品签 (80)
表B.12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81)
表B.13 钻孔采样登记表 (82)
表B.14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83)
表B.15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 (87)
表B.16 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 (88)
表B.17 化探样品送样单 (89)
表B.18 标本登记表 (90)
表B.19 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 (91)
表B.20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92)
表B.21 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 (93)
表B.22 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 (94)
表B.23 水文地质点调查表 (95)
表B.24 河流(溪沟)调查表 (96)
表B.25 坑道掘进中地下水动态观测记录表 (97)
表B.26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记录表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