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公转

合集下载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

赤道:昼夜等长。
4
6月22日~ 9月23日之间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但南移
北半球地区 昼长夜短, 昼渐短 越往北昼越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南半球地区 昼短夜长, 昼渐长 越往南昼越短,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赤道:昼夜等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
66°34´N 23°26´N 23°26´S
③ 上海(31º N附近)
④ 汕头(23º 26‘N附近)
⑤ 海口(20º N附近)
汕头、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 ④ ⑤ ③ ② ① 。 夏至日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
冬至日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
海口、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 ⑤ ④ ③ ② ①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及其以南都是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都是极昼
6月22日
夏至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12月22日
冬至
(北半球) 夏至日 6/22 昼最长,夜最短
23º26´N
(北半球)昼>夜 昼渐长,夜渐短 春分日 3/21
(北半球)昼>夜 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 9/23 全球昼夜均分 (北半球)夜>昼 昼渐长,夜渐短
*
黄赤交角

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
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为66°34′
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º26′ 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为66º34′
思考:

地球的运动-公转

地球的运动-公转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夏至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极昼

春分
昼夜平分
秋分
春分 冬至 昼最短,夜最长,
23º 26´S
各个节气,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极圈极夜
[依据晨昏线判别节气]
2、正午太阳高度角
(1)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角 A、H=900-纬度差 当地纬度 直射点纬度
D
C
17、关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每年3月到10月份,太阳直射点都在北半球 B、从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到秋分日(9月 28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 C、从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到夏至日(6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北回归线 D、从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次年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
C
4.当小明从电视中看到冬奥会开幕时,温哥华所在 时区的区时是( ) A.2月13日18时 B.2月12日18 时 C.2 月13 日17 时 D.2月12日17 时
B
5.下列日照图中(图2,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能正确 反映春分日日照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 读图8“地球公转示意图”。 6.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7.广州亚运会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现象
C
二、双项选择题 1、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为夏至日 B、全球各纬度地区昼夜等长 C、济南的白昼最短 D、杭州可能正值桃花盛开时节

高考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

高考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

C D
E
读图描述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侧视图
C 北极上空俯视图
北半球: 1.昼短夜长(夜最长)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半球: 1.昼长夜短(昼最长)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南极上空俯视图
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春、秋分 夏 至 冬 至
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则哪个半 球的昼长>夜长
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12.22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
3.21
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 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 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9.23
6.22
● 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季节变化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季节变化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 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 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 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C)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一纬线各地的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等。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
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
相等。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绝对经典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绝对经典

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
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
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
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返回 3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 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北极还是南极来确定,“北逆南顺”;如果没有标注南极或
北极,则默认上端为北极,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下图
中地球自转方向均为逆时针,说明地球的上部是北极点,从
而确定地球的公转方向也为逆时针。
返回 2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2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
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
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返回 3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3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链接拓展——太阳高度日变化的描述 (1)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 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
返回 2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应用闯一关]
1.(2012·邯郸调研)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
(3)题。
返回 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1)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

练一练
下面节日,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方向?公转速度快 慢? ①今天 ②元旦 ③儿童节
儿童节 今天
元旦
春秋分日照图
太 阳 光
夏至日日照图
0° 23°26′ 46°52′ 90° 66°34′ 43°08′ 0°
太 阳 光
冬至日日照图

43°08′ 66°34′ 0°
阳 光
思考:假如黄赤交角增大为30°,五带范围将如何变化?
66.50 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300 23.50 热带范围变大 23.50 300 600 温带范围变小
600
66.50
寒带范围变大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 变化
四季更替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 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 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 动方式。据此回答:
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 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0 B.59.50 C.66.50 D.360
解析: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当地纬度±直射点 纬度(冬至日)| = |36+23.5°|=59.50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夏至日 (6月22日)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冬至日 (12月22日)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三)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地球的公转(多种演示动画)

地球的公转(多种演示动画)

昼短夜长,越 往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南昼越长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22日12月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冬至 22日12月
秋分 9月23日
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较快 远日点较慢
时间
近日点(1月初)
日地距离
1.471亿km
角速度
61′/d
线速度
30.3km/s
地轴 指向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 分46秒)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60°/年(365日)≈1°/日 近日点>远日点
角 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 速 速 度 处处相等,即15°/小时

线 速 度
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 两极点无线速度)
约30 km/s
近日点>远日点
公转
地球的运动
定义
自转
方向
周期
速度
公转
地 球 公 转 和 黄 赤 交 角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来回移 动
在太阳直射点上,
北极
北回归线 赤道
单位面积获得的 太阳辐射能量最 多。

南回归线
南极
典型例题分析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а 角叫 黄赤交角 , 目前度数是 23°26′. 2.北京地区(45°)观测到的 E恒星是北极星 ,其仰角为 45° . 3.当太阳直射在C处后一星期 内,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将变 慢 . 4.当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 a .(填字母)
典型例题分析
下面是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处时,我国正处 夏季 (季节);地 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远日点(远日点或近日点)。 (2)当太阳直射点由乙处移到丙处时,我省甘蔗制糖厂正处 (忙碌或空闲)时期。 (3)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丙处时,我国正值24节气中的 忙碌 ;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受 (具体气压名称) 控制,该气压中心产生的气流快速南下,可能给我国 亚洲高压 冬至 带来 天气灾害。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丙处时,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农场的 寒潮 23˚26´N 农事活动为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 甲 (A)犁地整地期 0˚ D 乙 (B)播种小麦期 (C)小麦生长期 丙 23˚26´S (D)收割小麦期

地球的运动公转

地球的运动公转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地球 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约等于 365天。
1、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北极 上空)
4、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转过360°, 时间约365日6时9分10秒。
2、公转的轨道----黄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二、 地球公转
接受光热 __少___,气 温_低_____ 过渡,温和
北半球白昼 时间
最长 昼夜平分
最短 昼夜平分
季节(月份)
夏季(6、7、 8)
秋季(9、10、 11)
冬季(12、1、 2)
春季(3、4、 5)
南半球季节相反
66.50
五 带 23.50 的 00 划 23.50 分
66.50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 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2象3.50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既无太阳2直3.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思考:
(2)假设地 球倾斜着自转, 但没有公转, 太阳直射点有 变化吗?
思考:(3)当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 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春分3月21日
夏至6月22日
冬至12月22日
秋分9月23日
观察动画并讨论:
1.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2.填写下表。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知识点

地球公转知识点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的概念、方向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

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

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

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恒星年地球公转的恒星周期就是恒星年。

这个周期单位是以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

在一个恒星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从以恒星为背景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然后回到天空中的同一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从黄道上某点出发,这一点相对于恒星是固定的,运行一周,然后回到黄道上的同一点。

因此,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恒星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恒星年是以恒定不动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得到的,所以,它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

回归年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

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

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

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春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一个交点,它在黄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年西移50″。

29,也就是说春分点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里,是个动点,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即顺时针方向。

而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即逆时针的。

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春分点所走的角度不足360°,而是360°—50″.29即359°59′9″.71,这就是在一个回归年期间地球公转的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秋分 位 置 A B 太阳 直射点 位置 日期 节气
D
C
获得 热量 多少 形成 季节
昼夜长短
地 球 的 公 转
较多 多 较多
春 夏 秋
C
D


总结归纳
请同学们以兖州为例, 夏至 完成表格。 B 校对《同步学习》10页对应表格
位 置 A B 太阳 直射点 位置 日期 节气 正午太阳 高度角
春分
A
冬至
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1、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3月21 前后) 春分夏至之间 夏至(6月22 前后) 夏至秋分之间 秋分(9月23 前后) 秋分冬至之间 冬至(12月22 前后) 冬至春分之间
记住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6月22日夏至 北回归线 赤道 3月 21日 春分 3月 21日 春分 夏至
记 填到《同步学习》10页“合作探究” 住
春分 秋分
9月 23日 秋分
记 到 课 本 16 页
南回归线
12月22日冬至
冬至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热 冷
天黑得早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请按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热量 由多到少排序
C>B>A
B
太阳高度 角
A
C
斜 射
斜 射
直 射
把课本第17页图“1-4-1” 标划重点记号
探究活动
◆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 点如何有规律的移动
B
A
D C
A
B
D
C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读课本第18页“实验记录和结论” 2遍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全球而言:春分到秋分即夏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全球而言:秋分到春分即冬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总结归纳
完成表格。
夏至
春分
A
冬至
二、填空题 1.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的节气是 ,此时, 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它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3、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4.你所在学校位于五带中 带,白昼最长的时间 月 日,白昼最短的时间 月 日,昼夜等长 的时间 月 日或 月 日,正午太阳高 度最高为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 月 日。
《同步学习》 第8页答案
• • • •
用红笔 把错的 改正过来
1.C 2.D 3.C 4.B 5.B 6.A 7. B 8.(1)太阳从东方升起, 在西方落下 (2)说明地球在运动 畅谈收获
方 向 周 期 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时间的差异
昼夜交替
7页自主学习 1.填表 地球 绕转 运动方向 运动 中心 自转 地轴 面对 面对 赤道 北极 自西 逆 向东 时针 运动 周期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春分
冬至
6月22日前后 夏至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夏至
秋分
9月23日前后 秋分
观察图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填写学案
联系生活
• 我校中学 “十一”长假后调整作息时间, 从2013年10月8日起,下午上学时间由原来 的14:40调整为14:10。
为什么呢?
白昼变短, 天黑得早了
兖州
77°10′
夏至日
30°18′
兖州
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冬至日
把课本第20页图“1-4-1” 标划重点记号
太阳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我们感到冷热不同
白昼长短不同
白昼时间大约14小时
夏 至
东 西
白昼时间大约9小时
冬 至
东 西
一、选择题 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4.“五一”这一天(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冬 (冬、夏)季的光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全球昼夜平分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全球昼夜平分
地球 四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低 地面得到 公转 地球斜着身子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季 移动 白昼长短变化 太阳光热多少 地轴 变 倾斜 化
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 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 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 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 直于轨道平面

身边的地理
• 阅读下图,你能说出今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
位置吗?

• 今天的昼夜长短是怎样的? 昼短夜长
① ④


11月1日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90 66.5
0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北 极 圈
北温带
0
23.5
北 回 归 线 赤热 带 道
有太阳直 0 射现象 0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时间按照北京 每天的日出时间而定,结合我们所学的 知识和生活体验判断,下列时间天安门 广场升旗仪式时间最早的是( B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观察北半球中纬度的A地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A 图
B 图
夏日正午
冬日正午
联系生活


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正午时间的采 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 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照情况。
全球各地昼夜 等长均12小 时 昼渐长夜渐短 昼最长夜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夜等长 昼渐短夜渐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赤道 北半球 北回归线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南半球
将向北半球移 向北移 最北点 向南移 将向南半球移 向南移 最南点 向北移
居中 渐短 最短 渐长 居中 渐长 最长 渐短
5.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 射的地区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 带 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 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 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8.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 线 D.北极圈
读课本第18-20页“四季的变化” 标划出重点
知识脉络
正午太阳 高度角 变化
太阳 直射点 南北移动
昼夜长短 变化
四季 更替
学习反馈
• 多项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地球的 公转引起的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昼夜交替 E.四季交替 (
ABCE
1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 极圈 13.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4.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 )。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1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 • •
四、读图题 1.读图1.2-10回答: (1)五带分界线:① ,② ,③ ,④ (2)五带名称:A ,B ,C ,D E 。 • (3)这一天为 月 日前后,判断根据是 • (4)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 , 。
•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
•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 A ,B 。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 内有 现象。 • (3)一年中,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 •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 的方向。
• 4.图1.2-13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 答: • (1)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 列是 。 • (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作业 • 做完《同步学习》11页,12页。
读课本第21页--24页“活动课“” 了解理解领悟“太阳光直射鞋舌对 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读课本第16页“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标划出重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