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共17页
孕产妇心理卫生 ppt课件

1、妊娠晚期与分娩前的心理
42
(1) 对分娩的紧张、恐惧
43
(2) 担心孩子出生是否顺 利,出生后是否健康。
44
(3) 对性别的偏好或偏见
45
(4) 担心自己能否尽到做 母亲的责任,做个好母亲?
46
(5) 行动更加不便,睡眠 不安。
47
(6)怀孕后期的身体不适: 尿频,浮肿,腰酸背痛。
58
需要注意:
①定期看转科医生,积极治疗
②症状监测
③心理咨询
④尽量不要用安定类药物缓解
睡
眠
59
妊娠合并乙肝的孕妇心理与 调适
60
1、 心理特点:
61
2、 心理调适
62
(1)了解该病的传播途 径、预防和保护措施 (2) 家庭的理解和爱护 (3) 稳定患者情绪 (4) 生活建议
63
四、 产后心理与调适
73
64
1、 产后心理特点
65
(1) 喜悦和兴奋 (2) 担心和苦恼 (3) 产后心绪不良
66
2、 产后心理调适
67
(1)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过于兴奋
68
(2) 正确的生育观
69
(3) 母婴同室
70
(4)提前了解基本婴儿护理
71
(5) 家人支持
72
(6) 早期预测产后心绪不 良并及时干预
( 10 ) 情 绪 起 伏 大 , 喜 怒 无 常 1 分
15
你对婚姻满意吗? 你感到幸福吗? 丈夫对你怀孕高兴吗?
你对怀孕的苦恼,他是否安慰你或想办法帮 助你? 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丈夫吗?
是
否
16
(二) 妊娠早、中期的心理 调适
孕产期心理保健课件PPT

常见问题 妊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女性需要经历的一个应激事
件,孕期6至产后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健康 问题,需要孕产妇、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孕产期最常见的心 理问题为焦虑和抑郁状态,孕期母亲应激可以导致不良妊娠状 态和子女神经问题,且1/3有孕期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孕妇可发 生产后抑郁。
1.孕期心理保健
1.1孕早期: 孕早期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疲乏等症状,
会带来情绪不稳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从而导致其产 生敏感、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时就需要家庭成员,特别是 丈夫的陪伴、聊天等关心和体贴,辅以针对早孕反应的一 些措施,如指导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劳逸结合、适度运 动等,缓解孕早期的不适和情绪不稳。
注
意
事
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孕产妇常规保健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家属要注意观察孕产妇 的心理状态变化,关注风险因素,提高孕产妇情绪管理技能,必 要时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及时识别危机状态。有需求者可在产 前接受应对分娩的相关课程和辅导。
如发现孕产妇有一些负面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指导其适量 运动、音乐疗法、找人倾诉等方式进行减压干预,同时家庭成员 的关心支持也必不可少,还可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咨询等手段寻 求远程干预。如怀疑孕产妇有精神心理疾病,应及时指导其至精 神专科进行会诊和治疗,同时要关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特别 是孕产妇的自杀和自伤问题,留意孕产妇的情绪变化,并警惕自 杀风险。做好预防自杀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和其家属了解 自杀的相关知识和可寻求帮助的资源,关注孕产妇的情绪变化和 安全状况。
1.2孕中期: 随着孕周的增长,早孕反应逐渐改善或消失,大部分的
孕妇激素水平和心理状态会趋于平稳,这个阶段医务人员应 积极利用孕妇学校、产检门诊等,一方面通过产检了解孕期 的健康情况,并针对异常指标予以积极处理,另一方面做好 孕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解读,让孕妇认识并关注健康,用积 极的心态应对问题。
孕产妇心理保健精选参考PPT

孕产妇心理保健精选
❖ 在妊娠晚期还要教会自数胎动的方法,以便随时掌 握胎儿的健康状况,从而保证孕妇的心身健康。对 入院的孕妇应热情接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带她 熟悉环境,细心讲解待产与分娩的有关知识,使其 对产程有所了解,讲明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对恐惧心理,应以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耐心地 解释,以真正同情心,多给一句安慰和鼓励,让其 有依托感觉,对分娩全过程心中有数,增强对分娩 的信心,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以最佳 心理状态顺利分娩。
孕产妇心理保健精选
❖ 胎儿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筋疲力尽,此时可 嘱产妇休息,要注意产妇的血压、脉搏、出 血情况及软产道的裂伤情况。如新生儿有异 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但要避开产妇,以免 增加其精神负担。
❖ 分娩结束,可让产妇与新生儿多接触。产后 第二天可与产妇夫妇一起回忆分娩过程,畅 谈分娩经验。让夫妇尽量分享正面的感受, 可补充夫妇遗忘的内容。使产妇充满信心, 在全身性放松的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 度地发挥本身作用。
孕产妇心理保健精选
❖ 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致使中枢神经系统 发生功能紊乱,影响了正常的子宫收缩。焦虑使体 内儿茶酚胺增高,子宫收缩力受到影响。同时这种 心理状况影响饮食纳入,又消耗大量体力,进而能 量不足、内分泌紊乱、电解质异常,均可影响子宫 肌纤维收缩力,产程延长。有实验证实,猕猴在紧 张情况下胎盘血流量减少并可发生胎心率的改变。 所以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可以引起心理性难产, 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
孕产妇心理保健精选
❖ 分娩过程具有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参与, 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分娩接生的技术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社 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ppt课件

产后抑郁问卷内容 Βιβλιοθήκη
产后抑郁症测试题 1: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3: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4: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 喝。 6: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产后抑郁症测试题答案。第一种情况: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你有5条答“是” 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2周的时间,那么就要怀疑自己是否遭遇产后抑郁症。 第二种情况:如果这9道题的答案只有1条答“是”,但每天都出现,那么作 为新妈妈的您也应该警惕自己是否患上产后抑郁症。
目标人群
一.孕妇、产妇及其配偶 二.最小子女在3岁以内的未怀孕妇女及其配偶 三.已婚未育夫妇(潜在人群)
效果评估
评估方式:问卷调查(心理健康知识问卷 和确定重点人群用问卷) 分阶段对潜在人群和主要目标人群用不同的 问卷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并分类管理 并调整宣传策略和内容。
已经未育对象用问卷内容
抑郁症测试题第一部分:情绪表现篇 1、工作、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会 整天不言不语,自觉有坐立不安的焦虑感,曾想过自杀甚至付诸行动。 2、自感变笨了,联想困难,记忆力减弱,回答问题缓慢,懒得说话,甚 至缄默不语。 3、情绪持续低落,自感心境不佳,充满忧愁和绝望,悲观厌世,感觉度 日如年,生不如死。 抑郁症测试题第二部分:身体表现篇 1、经常失眠,会在凌晨3、4点就醒来再也睡不着,对食物和性生活失去 兴趣,体重减轻。 2、主观上经常会感到筋疲力尽,自我感觉头部、背部、胸部和胃部疼痛, 可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孕产妇心理保健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妊娠期心理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妊娠早期
❖ 接受妊娠 妊娠早期是一个自身调整的时期,调整自己面对已 经怀孕的事实,接受这个事实是早孕时期最重要的 心理任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妊娠早期
❖ 情绪变化 妊娠早期的情绪变化主要为焦虑,一方面是 对自身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对妊娠过程能否 正常进行的焦虑。怀孕影响着她们的生活 (特别是有工作者),她们不得不承担新的 责任,有着许多焦虑:是否具有成为母亲的 能力、家庭支出、家务管理以及她们的一些 亲人能否接受她们妊娠的事实等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多数孕妇在妊娠晚期会感到呼吸 困难、尿频、背痛、便秘和静脉曲 张。由于子宫的增大,性交发生障 碍,性交的位置及性满足方法的改 变都可能因为她们的不适而失败。 因此,需要夫妻之间真诚的交流以 及相互协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妊娠晚期
平静的妊娠中期过后是活跃的妊娠晚期, 这一阶段更注重即将为人父母的实践。随着 分娩期的临近,这一阶段也充满忧虑。妊娠 晚期是等待的时期,同样也是充满希望的时 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孕产妇心理保健课件

孕产妇心理保健课件xx年xx月xx日•孕产妇心理保健概述•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评估•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干预措施•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宣传教育目•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实践与案例分析录01孕产妇心理保健概述1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3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保障胎儿的健康。
有利于保障胎儿健康分娩过程伴随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保持心理健康对于应对分娩过程和疼痛非常重要。
有利于应对分娩过程孕产妇心理健康对于产后恢复至关重要,有助于避免产后抑郁和焦虑。
有利于产后恢复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孕产妇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如分娩、育儿等,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焦虑。
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社交障碍孕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活力等。
孕产妇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夜间醒来等。
孕产妇可能因为育儿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而出现社交障碍,如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等。
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基本原则为孕产妇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她们应对分娩和育儿的压力。
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孕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帮助她们应对负面情绪。
促进积极情绪为孕产妇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她们解决心理问题。
提供专业咨询鼓励孕产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02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评估情绪波动孕产妇可能经历情绪的剧烈波动,感到沮丧、焦虑、易怒或情绪低落。
孕产妇可能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影响白天的精力和心情。
怀孕和分娩过程中可能感到持续的疲劳和虚弱,导致日常活动和精力下降。
孕产妇的食欲和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改变,包括对以前喜欢的食物失去兴趣或突然渴望某些食物。
孕产妇可能感到与他人疏远或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导致孤独感和无助感。
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识别睡眠障碍食欲和饮食习惯改变社交障碍疲劳和虚弱03医生诊断医生可以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并作出准确的诊断。
孕产妇心理保健PPT课件

No3.怕生出的宝宝不健康
.
12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0/7/24
.
13
No1.担心生产中发生意外 尽管目前医生们一再向
公众解释“自然分娩的优势 几乎是无可比拟”,可还是 有好多面临生产的准妈妈一 到医院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剖腹产”。为什么呢?因 为有好多准妈妈除了害怕生 产的痛之外,还担心“万一 顺产不成,该怎么办”之类 的突发状况。不可预知的意 外,加重了产前的忧虑。
5、听听音乐放松自我 随着肚子一天天膨胀,孕妈妈的心理会因生
理上的变化而变化。如妊娠反应、身体种种不适 和心理负担都会造成孕妈咪产生委屈情绪。优美 的音乐有很好的精神安抚作用,孕妈咪不妨拿出 一本诗歌、童话或育儿书刊,伴随着轻柔的音乐 ,放松自我:或者也可以选择一部喜剧或是风光 片,声影共享,何乐而不为。
.
6
1、食物减压愉悦身心
妈咪有所不知,我们常见的很多食物,不仅营养丰富, 还能帮助妈咪们减压!
①菠菜:菠菜是难得的可以补充各种营养的蔬菜。 ②深海鱼:血清素是制造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③巧克力:巧克力不仅会让妈咪心情愉悦,但不宜多食。 ④鸡肉:妈咪适当的吃些鸡肉,能够有效改善心情状况。
.
7
1、食物减压愉悦身心
做快乐妈妈,生健康宝宝!
——孕产妇心理保健
.
பைடு நூலகம்
1
目录
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孕产期常见心理表现
给孕妈咪家人呢的的建议
.
2
1.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孕产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确实对母亲的健康、胎 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促进自然分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母亲的心态 ,还将直接影响胎儿出生后的外表、生理功能、智力、情绪及行为等。快乐 的母亲孕育的孩子个性乐观、心情舒畅、性格、能力各方面很完善。
孕产期心理保健PPT课件

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此表简单、准确,便于掌握,是临床评定抑郁状态使用最多的量表,将 抑郁症状列出24个条目,分5级评分。但有时与焦虑症不易鉴别。 4.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能区分出是否有心理症状,适用于检测是否有心理障碍、有何种障碍及 其严重程度,被广泛用于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
2、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能对人 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 3、情绪活动的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与植物神经系统密 切相关,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所以也就能帮助治疗某些心身疾病。 4、大脑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同在大脑颞叶,音乐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 交互抑制作用,同时音乐还能提高垂体脑啡呔的浓度,而脑啡呔能抑制 痛疼,所以音乐有镇痛作用。 5、音乐能改善大脑功能,协调大脑左右半球,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所以常被应用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音乐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 所以音乐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 6、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能影响人格,情感培养对人格成长至关重要, 而音乐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个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铸造人格;音乐能超越 意识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因而在心理治疗中有特殊功效;音乐活动是极有 序的行为,有助于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行为治疗。
国内普及现状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 大;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 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 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 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 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 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