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要点探究
要点 人脑的高级功能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
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②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提示: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呼吸急促与呼 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 协调运动的功能。
W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写字 .
S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讲话 .
H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听懂话 .
V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看懂文字 .
[思考与讨论] 甲听不见别人讲话,乙能听得见但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却 可以讲话。推测甲、乙可能是哪个区出现问题? 提示:甲是听觉中枢出现问题,而乙是H区出现问题。听觉中枢和H区是不 同的中枢。
[归纳总结]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 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知识点三 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20~21页,完成下列填空: 位于人大脑表层的 大脑皮层 ,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 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 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这些 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 言语区 。常见 的功能障碍如下表:
4.当你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D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 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 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第2章第1节课时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重、难点)一、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 18~P 19)1.结构基础:突触由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构成。
2.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
3.传递特点及原因 (1)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神经递质存在的部位: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二、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阅读教材P 19~P 20)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下丘脑和E.脑干等,它们分别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三、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阅读教材P 20~P 21)1.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如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不同区域名称的英文字母,分别对应相关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W(write)、S(speak)、H(hear)、V(vision)。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连一连判一判(1)突触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分析:通过胞吐方式。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反射的完成以神经元上兴奋的传递为基础,阐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
——生命观念2、借助物理、化学和生物相关知识、利用分析方法,理解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思维3、能用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或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
——科学探究4、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能够向他人宣传这些危害,拒绝毒品。
——社会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突触的结构2、神经递质的特点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教学难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2、理解兴奋在突触处的单向传递教学过程毒品视频引入课堂(PPT1)播放一个1min左右的视频,激发大家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看看吃了毒品后对人造成的影响。
引入主题(PPT2)教师:吃了毒品后人为什么会那么兴奋,那么嗨呢?如果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学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所选图片:有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右上角有个突触的放大图,暗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PPT3)合作探究P28-29分小组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突触小体, 突触的结构包括哪些?2、在纸上画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标出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及信号转变,并简述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
3、神经递质的种类,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的去向?(教师提前在教室分好组,每组发一张A4纸,标好组号。
这张ppt以学生自学,互相教为主,有些书上简单易懂的学生自学可以立马获取,互相教的时候也加深了印象,所以老师就不再啰嗦,比如问题1.问题2:学生边看书边说边画,体现出合作探究能力,老师下堂巡视,顺便拍几组的成果图,准备实时投屏到电脑上,再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最好有错误的),让那组的同学派出代表来说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老师再点拨,同时老师对着学生的图引出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①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②突触处兴奋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原因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再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神经递质的介绍(PPT4)神经递质:(1)释放方式:胞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案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 掌握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再摄取机制。
3. 了解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4.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神经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2. 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再摄取3. 突触的结构和功能4. 实例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 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兴奋传递的机制。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突触的功能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4. 设计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相关动画、图片等资源3. 教学道具(如模型突触等)4. 实例分析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介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重要性。
2. 讲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再摄取机制。
3. 介绍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掌握突触的基本知识。
4.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兴奋传递的机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突触的功能,加深对兴奋传递过程的理解。
6.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关键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神经递质释放、扩散和再摄取机制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突触结构和功能的了解。
4. 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机制。
2. 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再摄取过程。
人教生物必修三课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归纳总结] 人脑的功能
脑各部分功能区
大脑 皮层
感觉中枢 运动中枢 言语区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功能 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反射活动 语言功能,涉及听、写、读、说 维持身体平衡 维持体温恒定 维持水盐平衡 控制生物节律等
维持呼吸等
[要点整合]
核心知识小结
[关键语句]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由突触来完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 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在突触传递经过两次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 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脑(大脑、脑干和小脑、下丘脑等)和脊髓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 定的生理功能。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 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大脑皮层特有言语区,涉及听、写、读、说。
讨论: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 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 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 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要点探究
要点1 兴奋以神经递质形式通过突触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已知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 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 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 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 、 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 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 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
10
5、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 、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 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 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 个完整的突触 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图中共有 B.强刺激 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可变为内正外负 强刺激b点 强刺激 C.强刺激 点, 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强刺激c点 、 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强刺激 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
兴奋 轴突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膜电位的变化 神经递质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
触前膜释放, 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突触 突触
神经递质 种类: 种类:乙酰胆 碱 、多巴胺等
1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的供体 神经递质的供体 突触小体内的 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B
2、下图通过突触连接的三个神经元,当在箭头指处施 、下图通过突触连接的三个神经元, 加强刺激时, 加强刺激时,能够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 A、abcde处 B、c处 、 处 、 处 C、bcde处 D、ab处 、 处 、 处
2.3.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1. 简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 说出突触的结构。
(生命观念)3. 通过兴奋传递特点的分析,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重点:突触的结构及类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吸毒为什么会上瘾》。
多巴胺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第二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引出本节课主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板书)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是直接接触的。
【提出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吗?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末端时,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通过什么结构?【概念讲述】兴奋在神经元内部以电信号形式移动叫兴奋的传导,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需要借助化学物质,叫兴奋的传递。
【预习反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预习p28-29页,了解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等结构,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突触结构图的名称及突触常见类型的填写。
板书:突触结构图,画出突触的常见类型:轴突—细胞体型,表示为轴突—树突型,表示为讲述兴奋传递过程播放动画,理解本节课重点。
传递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思考:突触小泡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通过什么方式?由动画可以看出,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注意:突触间隙内为组织液,神经递质在组织液中通过扩散的方式运输。
师生共同总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号转换模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中信号是如何转换的?2.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打开Na+通道,突触后膜电位将怎样变化?如果打开的是Cl-通道,突触后膜电位如何变化呢?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吗?【分析归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9/22
兴奋
突触小体 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突 触
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特点: 单向性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0/22
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导、传递区分
神经纤维上传导
传导方式 传导方向
电信号 (神经冲动)
双向
神经元之间传递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单向
传导速度
较快
较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1/22
神经系统分级调整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脑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12/22
2、各级中枢示意图
资料分析(分析书本20页资料)
(3)编号③是____突__触_后__膜_____膜,上 面有各种特异性______受__体_蛋__白_(。或受体)
(4)编号④是___线_粒__体_内__膜___ 膜,上
面分布着与______有_氧__呼_吸___相关酶,为 神经冲动传导提供能量。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2/2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7/22
2、学习和记忆是脑高级功效之一。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
外界信息输入 (经过视、听、触觉等)
停受到刺激,取得新行 为、习惯和积累经验过
瞬时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程。
注意
②、记忆是将取得经验进 行贮存和再现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刺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胞膜上的电位 局部电流方向
膜外 膜内 膜外 膜内
静息时 兴奋时
+
―
―
+
未兴奋→兴奋
兴奋→未兴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书写语言中枢(W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
受损则患: 书写障碍
受损则患: 视觉性失
(能看、 能听、能 说、不能 写)
语症 (能听、 能写、能
说、看不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懂)
受损伤则患:运动性失 语症(能看、能写、能 听、不能说)
受损则患:听觉性失 语症(能看、能写、 能说、不能听)
外界信息输入
__乙_酰__胆_碱_和__单_胺_类_物__质________。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 颅腔中的脑 ➢ 脊柱中的脊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各级中枢示意图
资料分析(分析课本20页资料)
讨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 都在脊髓,但成人受大脑控制。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传递特点: 2、原因: 3、方向 4、信号转化
课堂巩固: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神经纤维处于静资息料仅供参状考,不当态之处,时请联系改,正。 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
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负______(正、
负或 零)电位。
4、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
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C______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1.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
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C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03年江苏)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 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 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 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大脑 的记 重复 忆功 能
瞬时记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注意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遗忘 遗忘
永久记忆
所以在学习中,要经常复习,对学过的知识多加 注意,才能把学过的知识转变为长期记忆,不然 很快就会遗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练习
1、右图表示联接起来
C
的两个神经元,⑴指出
图中ABC的名称。⑵如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C.突出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⑵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⑶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
⑴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 触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 膜之间的间隙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 应的另一个神经 元的胞体膜或树 突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问题
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 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 出现了问题?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脑皮层的言语功能区:大脑皮层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定区域损伤,将失去相应的功能。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特点:是双向的,速度快,以电信
号的形式传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 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递质
⑴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
⑵ 单胺类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主要是抑制性
5-羟色胺
⑶氨基酸 r-氨基丁酸 甘氨酸 丙氨酸---抑制性
谷氨酸 天冬氨酸 ---兴奋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兴奋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传递: 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递质作用: 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
果B处受到刺激,兴奋
将传导到图中的什么地
方?
⑴A·树突 B·轴突 C·突触
⑵如果B处受到刺激,兴奋将传导到图中的D处并
继续传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 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感__受__器____,乙图是甲图中 ___d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胞__体__膜__或__树__突__膜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____递_质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_只__能__由__突__触__前___膜__释__放__递__质__,__然__后__作__用__于__突__触__后_。膜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 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 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B_神__经__元__持__续___兴__奋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