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菌在发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醋酸菌在发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醋酸菌在发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醋酸菌在酿醋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食醋的生产在我国历史悠久。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不乏名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福建红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几大名醋名播华夏, 行销海内外, 颇受欢迎。

关键词:醋酸菌、名醋、工艺特点、应用

从古至今, 食醋一直是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古籍《周礼·天官》、《荀子正名》、《隋书酷吏传》中对其均有描述, 而《本草钢目》中则记叙了它的药效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饮食结构合理性的认识提高, 食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 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调

味品被食用, 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食疗和保健功效的关注。例如, 它能促进人体胃液分泌, 恢复疲劳, 预防高血压, 降低体内过氧化脂质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另外, 还有增强肝脏机能、防治肥胖、美容护肤等功能。因此, 食醋的销量逐年递增, 新产品层出不穷, 具有十分诱人的开发前景。

1 醋酸发酵的两种不同产品

就现阶段醋酸发酵的现状, 醋酸发酵应区分为两大类, 即食醋工业发酵和醋酸

工业发酵。虽然两类发酵的原理相同, 均是在醋酸发酵阶段以酒精为基质, 醋酸菌参与产物的生成, 但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从发酵终产物组成来讲, 食醋发酵的产物是以醋酸为主, 以乳酸、琥珀酸、苹果酸、延胡索酸等有机酸为辅、多菌种参与发酵而形成醋香味突出, 具有酸、香、绵、甜特色的终产物。并且根据所用菌种的不同, 形成的食醋典型风格各异, 醋酸工业发酵是以单一纯菌种或

酶制剂参与发酵, 单纯追求醋酸得率而不考虑其风味的醋酸发酵。这种工艺具有产品纯度高、酸度高的特点。从发酵方式来讲, 食醋发酵以固态发酵和固液结合两种方式为主, 而后者不只是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还有七十年代发展起来并不

断完善的固定化细胞发酵方法。从终产物的提取方法来讲, 食醋是水浸套淋或分离, 没有提纯工序, 后者则是靠精馏、恒沸脱水蒸馏、萃取等几种方法提取纯化。食醋的色泽由于工艺不同, 呈无色、黑色或棕色, 而后者提取纯化后的产品则无色透明

2 食醋发酵工艺现状

我国的食醋酿造工艺大体上分为固态法酿醋工艺、液态法酿醋工艺和固液结合酿

造工艺。绝大多数酿造厂采用固态酿造工艺生产食醋, 这种工艺占地多, 转化率低, 设备利用率不高, 但产品风味优良。传统的工艺有以下几种:

1 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的特点

这种酿醋工艺以高梁为主要原料, 用曲量因曲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一般

在12 一62.5 % 范围内, 麸皮用量约为原粮的巧150 % 左右, 辅料以谷糠、高梁壳、稻壳混合使用, 以谷糠为主, 出醋率为每斤主粮出酸度为4.5 % 的食醋4 kg , 醋糟中残淀粉含量为7 一9 %。此工艺中有熏酷工序, 因而赋予淋出的食醋以特殊的熏香味。

2 镇江香醋工艺的特点

以大米为原料, 以麦曲为糖化剂, 辅料以稻壳为主, 麸皮用量大, 约为主粮的

17 倍。此工艺中虽无熏酷工序, 但有米色作为辅助材料增加食醋的色香

3 四川老法陈醋工艺的特点

四川为天府之国, 产粮大省, 封皮是其粮食加工后的主要副产品, 在酿醋中麸

皮的使用量大而大米用量较少, 若以大米为主粮, 则麸皮的用量为主粮的2 2 倍。由于麸皮使用多而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进行, 虽无熏酪工艺, 但食醋仍是色泽黑褐, 有特殊的芳香。

福建红曲老醋工艺的特点

这种工艺以糯米为原料, 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用炒米色调味及色。红曲霉菌种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种产品较长的生产周期及食醋特有的浓郁香气和醇厚感。另外, 江浙玫瑰醋与辽宁喀左陈醋也是传统工艺, 前者的特点是以大米为原料,

糖化、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的微生物全靠自然接种, 微生物种群多而杂,生产受

季节限制。后者是以高梁为原料, 微生物纯种培养, 因而质量稳定。液态酿醋工艺中多采用回流制醋及深层发酵制醋法。回流工艺, 克服了固态酿醋工艺中的一些缺点, 但又由于回流塔中载体分布的不均匀性, 导致温度传递变化的不均匀, 而使局部升温过高, 随着乙醇的耗尽, 所生成的醋酸一步被氧化。液体深层醋酸发酵工艺最早报道于五十年代, 采用强制通气、酒醒喷淋等措施提高了传导效率及转化率, 醇酸转化率可达理论值的90 % , 在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食醋酿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设备的改良、纯种微生物、酶制剂的应用,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节能型工

艺(如生料酿醋法)及新型技术(如细胞胞固定化技术) 正在不断的完善。

3 参与食醋发酵的醋酸菌生物学

特征

在食醋发酵的诸多工艺中,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发酵, 醋酸菌的参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此类菌种的变异性较强而显现出它的种类繁多、分类复杂, 在食醋酿制中常见的醋酸菌按其发育最适温度和特性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发育适温在30 ℃以上, 氧化酒精为乙酸的称为醋酸杆菌, 一类发育适温

在30 ℃以下, 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的称为葡萄糖氧化杆菌, 其后, 也有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新的分类观点, 将醋酸菌分为四个群, 即过氧化菌、氧化菌、中氧化菌和弱氧化菌。随着生物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和深人, 对醋酸菌的分类也由外部形态、生理代谢水平进入了基因水平。19 80 年,Gillis和和D el ey 将基因技术应用于醋酸菌的分类。他们用14C 标记的一株氧化葡萄糖杆菌的16 S 的rRNA与各种细菌的DNA 杂交后测定两个参数, 一个是5 0 % 杂交体变性时的温度, 另一个是r R NA 的结合度。结果表明醋杆菌属与葡糖杆菌属在遗传物质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因而在19 84 年新版的《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 将醋酸菌科分为两个属即醋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 属中共包括五个种国内广泛使用的菌种AS1.41和沪酿101等菌种均属醋杆菌属, 而国外使用的速酿醋菌种则属葡糖杆菌属。醋酸菌的分类在微生物学界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课题, 而对于食醋发酵行业来讲, 最关心的是醋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对产品的影响。

醋酸菌的一般特征为: 细胞椭圆到杆状, 直或稍弯曲, 大小为0. 6 -3.0μm, 单生, 成对或成链。有些退化型的菌种可呈球状、分枝、棍棒型等其它形态。鞭毛周生或极生, 运动或不运动, 无芽抱形成, 革兰氏染色性、属化能异氧菌, 严格好氧。在中性或酸性时氧化乙醇为醋酸, 氧化乙酸盐和乳酸盐为CO2和H20, 乙醇是良好的碳源, 能利用己糖和甘油、不水解淀粉、糊精乳糖, 一般不产色素。最适生长温度30 ℃ , 生长最适p H 5.4-6.3。醋酸菌具有高度的变异特性, 在平板分离的时候就可能改变其性质, 因此, 醋酸菌的存方法应在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

4 纯培养醋酸菌的应用

4 . 1 培养方式

醋酸菌的培养一般以试管菌种为基础, 液态逐级扩大, 需要投人的主要设备有恒温摇床、种子罐等, 培养基成分为酵母膏、葡萄糖、酒精。经验表明,在低度酒液中加人营养成分会使醋酸菌生长旺盛。也可进一步进行固态育种, 设备可自制, 只是这种方式容易感染杂菌。现在市场上还有固态醋酸菌纯种制剂销售, 这种制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无需扩大培养可直接使用。我所在19 9 7 年承担了省科委《高活性醋酸菌的选育》课题, 选育出一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近几年试制了固体活性菌种小样, 经实验证明, 在八个多月的贮存后, 固体活性菌种的活力持仍较好。这种菌种的应用为生产厂家提供了方便之处, 免除了培养过程的许多不便。

2 纯培养醋酸菌的应用

纯培养醋酸菌在国外速酿醋和液体深层发酵中应用较早, 技术成熟、效率高。细胞固定化技术作为一种纯培养方式也渗人醋酸发酵这一领域, 在带来生产速率高、操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的同时, 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基质浓度酸浓度低,转化不完全等缺陷。

醋酸菌的纯培养物在固态食醋发酵中的应用研究也在进行中。在食醋生产的固态工艺法中加人醋酸菌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使发酵周期缩短2 天左右, 醇酸转化率较高, 为理论值的95 % 左右, 但也有缺点, 如发酵终点较难掌握, 淋出的挥发酸较高, 刺激性大。果醋发酵多为液态发酵方式。若用自然接种的方法发酵果汁, 除易带人杂菌使发酵失败外, 主要的方面是终产品发酵风味欠佳、后期调配困难, 成本加大, 而纯培养醋酸菌则能使发酵物酸度提高, 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 为后期调配成本降低打下基础。总之, 纯种醋酸菌的应用有利有弊, 如何场长避短, 有待于从工艺中的各个角度深人研究。

参考文献:l草莓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孔繁东等

板栗果实过氧化酶与多酚—陶月良等

食醋生产—陶正升

有机酸发酵工艺学—金其荣等

食品酶化学—王章等

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食品科学

浅谈乳酸菌在食品工程中应用

浅谈乳酸菌在食品工程中应用 摘要: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民的生活水平,随着食品行业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型的食品逐渐占据了市场。乳酸菌的诞生给我国的食品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目前我国的乳酸菌种类之多,不同种类的乳酸菌都能够适应我国的食品生产过程。乳酸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也利用其在食品领域取得了许多的进展,给食品行业引领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乳酸菌种类,同时分析各自的特点并详细分析乳酸菌对我国食品工程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乳酸菌技术;食品发展;应用技术;前景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基本准则,饮食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具备的食品工程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现如今人们更加追求食品的种类及入口的感觉,大家都十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追求,乳酸菌的诞生解决了食品领域的这一问题,可以说乳酸菌是食品行业的一种有效工具,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述内容仅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各位工作者有所助益。 1乳酸菌背景简介 乳酸菌是我国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越来越多的乳品行业用该项技术能够制造出不同的奶制品,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口味需求,同时也丰富了食品种类。目前乳酸卷在制造酸奶、奶酪等食品领域发挥了重要性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食品工程来说,乳酸菌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乳酸菌的作用之大,与此同时,乳酸菌更加广泛的应用能够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应用成本,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利润空间。 2常见的乳酸菌种类 乳酸菌在我国的食品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种类也十分繁多,下面笔者将介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几种乳酸菌。 第一种乳酸菌:啤酒片球菌。该球菌主要在香肠的生产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生产香肠过程中,此种菌主要能够控制反映过程的pH值,pH值低的环境能够有利于香肠的生产,啤酒片球菌能够抑制反应过程中的腐败菌,降低食品发生腐败的情况,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啤酒片球菌还能够确保香肠的入口感良

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的酿造工艺 摘要:食醋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不但具有调味作用 ,同时兼具生理药理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食醋的种类,组成,功能,发酵工艺类型,生化发酵过程及详细的介绍了食醋生产工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醋,价值,发酵,醋酸 概述 1、定义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2、营养价值 食醋不仅含有醋酸,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物质。因此,食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增进食欲;②防止疾病;③提高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④杀菌作用。 3、食醋的种类 ⑴按原料分类 米醋、麸醋、果醋、酒醋、代用原料醋等。著名的有四川保宁麸醋、广东果醋。 ⑵按所用糖化曲分类 大曲醋(山西老陈醋)、小曲醋(镇江香醋)、红曲醋、麸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 ⑶按发酵工艺分类 固态发酵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液态发酵醋:福建红曲醋、广东果醋 固液发酵醋:北京龙门醋、四川麸醋 ⑷按成品的色泽分类 熏醋、淡色醋、白醋 白醋:传统酿造白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以白酒为主要原料,添加营养液,以喷淋法塔醋工艺生产的白醋;另一个是以白酒、米酒醪为原料,采用分

食品中的酵母及应用

食品制造中的酵母及其应用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利用酵母菌制作出酵母 菌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味美的食品和饮料。目前,许多营养丰富、地位。利用酵母菌生产的食品种类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产品。面包2.1 它是以面粉为主要几乎世界各国都有生产。面包是产小麦国家的主食, 原料,以酵母菌、糖、油脂和鸡蛋为辅料生产的发酵食品,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酵母 2.1.1 1 酵母菌种1) 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 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椭圆形的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用于生产较好。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酵母耐高温的能力。pH为5.0~5.8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下仍具有活力。℃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鲜酵母是生产上应用的酵母主要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及即发干酵母。 鲜酵母发酵力较低,分离、压榨而制成。酵母菌种在培养基中经扩大培养和繁殖、℃可保存二个月,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活性0~5发酵速度慢,不易贮存运输,干酵母是鲜酵母经低温干燥而制成的颗粒酵母,发酵活力及发酵速度都比较快,是活性干酵母的即发干酵母又称速效干酵母,且易于贮存运输,使用较为普遍。换代用品,使用方便,一般无需活化处理,可直接生产。安琪牌、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活性干酵母有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梅山牌、 东莞牌等产品,另外还有进口法国、荷兰、德国的产品。在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且必须注意选购适合配方要求的酵母如耐高糖与低糖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密封,1 / 24 对于贮存时间过长的酵只有酵母质量有保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面包。的酵母。母在生产前要对其活力进行测定。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2) 体积大、组织松软。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使面团体积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a- 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生产面包的主要原辅料 2.1.2 面粉1) 面筋延伸性大、面粉的质量通常表现在面筋的量和质上。质量好的面粉, 弹性好,做出的面包体积大而膨松;反之面筋延伸性小、弹性差,调制的面团板以互所以生产中常将面筋量大质差和量小质优的面粉搭配使用,结,不易起发。相弥补不足。 2) 糖葡萄使用最多的为蔗糖,糖是面包的重要辅料之一。其次为淀粉糖浆、

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段振楠梁华忠罗国超王沁峰谢建将曾泽生 (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1732)摘要:乳酸菌是食品发酵工业中重要的细菌,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发酵泡菜、郫县豆瓣、传统豆酱、酱油、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所起到的作用及其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制造的制剂通过人工接种在发酵过程所显现出的效果。同时,阐述了乳酸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发酵机理和一些特性功能。并对乳酸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食品,泡菜,豆酱,郫县豆瓣,肉制品发酵 Application Of Lactobacillus In The Fermented Food DUAN Zhen-nan, LIANG Hua-zhong,LUO Guo-chao, WANG Qin-feng, ZENG Ze-sheng,XIE Jian-jiang (SiChuan Gaofuji Bio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1732,China) Abstract:Lactic acid bacteria is a important bacteria i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raditional fermented kimchi , Bean paste, Pixian traditional miso, soy sauce, fermented meat product and the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s demonstrated in the results. The article also demonstrate the ferment mechanism and certain features of lactic acid, prospect its applications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Lactobacillus; Fermented Food; Kimch; Bean paste ;

食醋的生产工艺

食醋生产工艺 1.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答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2.食醋色、香、味、体是如何形成的? 答 ①酸味的形成: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 ②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③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 ④咸味的形成: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⑤苦味、涩味的形成: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

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⑥香味的形成: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 ⑦色素的形成: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色,以增加色泽。 ⑧醋体的形成: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3.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各有哪些?其生理特性如何? 答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广泛,在食品加工中已被应用了几千年,从酿酒、制醋到生产酸奶、面包发酵,人们生活中各种风味各异的各色食品的生产几乎都离不开他们。 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在食品中应常用的菌种主要是醋酸杆菌,乳酸菌,非致病棒杆菌等。 醋酸杆菌: 醋酸杆菌主要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酸果汁、醋和饮料等物质中,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兼性好氧。醋酸杆菌能把乙醇氧化为乙酸。醋酸菌如果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葡糖糖变成醋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从而制成醋,因此常用于制造食醋,果醋等方面的发酵。乳酸菌: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发酵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和奶酪两大类,生产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乳酸乳杆菌(L.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它常用于酸牛奶、果蔬发酵饮料、酸泡菜等方面。具有提供营养,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功效。 非致病杆菌: 非致病杆菌主要以谷氨酸棒杆菌,力士棒杆菌,解烃棒杆菌等,它们经常从土壤、空气、水等分离出。常用于味精的制作。它们能将糖分解成有机酸,并将含氮物质分解成铵离子,再进一步合成谷氨酸并积累于发酵液中。 酵母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是酵母菌属中的典型菌种,也是重要的菌种,广泛应用与啤酒、葡萄酒、白酒、果酒的酿造和面包的制造中。由于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因而可作为药用,也可用于饲料,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面包酵母: 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椭圆形的用于生产较好。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pH为5.0~5.8。酵母耐高温的能力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下仍具有活力。生产上应用的酵母主要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及即发干酵母。 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霉菌在食品制造中用途非常广泛,许多酿造发酵食品、食品原料的制造,如豆腐乳、豆鼓、酱、酱油、柠檬酸等都是在霉菌的参与下来进行生产的。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酱类和酱油两个方面。 酱类: 酱类包括大豆酱、蚕豆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及其加工制品,都是由一些

醋酸发酵设备设计

目录 引言 (1) 1工艺流程的确定 (2) 1.1工艺路线 (2) 1.2 流程确定 (2) 2醋酸发酵 (2) 2.1 醋酸发酵步骤 (2) 3设备的选择 (3) 3.1操作参数的确定 (3) 3.2 物料衡算 (3) 3.3 设备的选择 (3) 4结论 (5)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食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录2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

引言 食醋发酵是继酒精发酵之后,在醋酸菌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醋酸的过程。食醋原料,按照工艺要求一般可以分为主料、辅料、填充料和添加剂四大类。主料大致是含淀粉、含糖、含酒精的三类物质。本设计对醋酸生产的发酵车间进行了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性能:味酸、甘,性平。归胃、肝经。能消食开胃,散淤血,止血,解毒。 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醋的成品风味迥异。醋是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 食醋品种虽然繁多、工艺条件各具特色,但食醋酿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包含淀粉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三个阶段。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大米—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食醋酿造工艺中的醋酸发酵阶段需要的发酵罐。 关键词: 食醋、发酵罐、深层发酵。

1 工艺流程的确定 1.1工艺路线 食醋生产工艺流程:碎大米→浸泡→磨浆→调浆→液化→糖化→冷却→酒精发酵→酒醪→醋酸发酵→醋醪→压滤→消毒→成品 醋酸发酵流程:菌种试管斜面接种培养 --—> 大三角瓶纯种扩大培 养 --—> 醋酸菌种子液态培养 1.2 流程确定 1.2.1食醋工艺流程的主要仪器: 1锤式粉碎机、2螺旋输送器、3调浆罐、4粉浆高位槽、5液化罐、6糖化罐、7补糖罐、8酒精发酵罐、9醋酸种子罐、10鼓风机、11空气过滤器、12机械搅拌发通风酵罐、13板框压滤机、14滤液配兑池、15贮存罐。 1.2.2 食醋工艺的生产原料消耗及产物 (1)原料:大米 (2)水 (3)糖化选择黑曲霉 成品为食醋 副产物为醋渣 2醋酸发酵 2.1醋酸发酵步骤 向酒精发酵醪中接入醋酸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乙醇经醋酸菌的作用氧化为乙酸的过程称为醋酸发酵,它是酿醋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到食醋的产量与食醋的风味。醋酸发酵工序由醋酸菌种子培养、醋酸发酵和陈酿等组成。 酒液酒度5%~6% 醋酸发酵液酸度 4.5%~5.5% 接种温度28~30℃ 培养时间65~67h 醋酸菌含有乙酰辅酶A合成酶,能催化醋酸氧化,反应生成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氧化为CO2和H2O。 在液态深层发酵中,可采用分割法去醪进行“半连续式发酵”,即取出1/2~1/3量的发酵成熟醋醪,同时补加相应量的酒醪。这一方

乳酸菌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系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摘要 (3) Abstract (4) 1乳酸菌概述 (5) 1.1乳酸菌种类 (5) 1.2乳酸菌基本特征 (6) 1.3乳酸菌发酵类型 (6) 1.3.1同型乳酸发酵 (6) 1.3.2异型乳酸发酵 (6) 1.4乳酸菌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 (6) 1.4.1产生有机酸 (6) 1.4.2产生细菌素 (7) 1.4.3产生过氧化氢 (7) 1.5乳酸菌保健功能 (7) 1.5.1产生特殊酶系 (7) 1.5.2具有粘附性和定植能力 (7) 1.5.3产生抑菌活性代谢产物 (8) 1.5.4降低胆固醇 (8) 1.5.5具有抗变异原性 (8) 1.5.6增强免疫功能 (8) 1.5.7具有营养作用 (9) 2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9) 2.1乳酸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9) 2.1.1酸奶 (9) 2.1.2凝固型酸奶 (9) 2.1.3乳酸菌奶粉 (9) 2.1.4酸奶油 (10) 2.1.5酸蛋奶冰淇淋 (10) 2.1.6酵母乳酸菌复合发酵奶 (10) 2.1.7干酪 (10) 2.1.8发酵果冻 (10) 2.2 在蔬菜深加工中的应用 (11) 2.3在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11) 2.4乳酸菌在酒类产品中的应用 (11) 2.4.1乳酸茵在白酒中的应用 (11) 2.4.2乳酸菌在葡萄酒中的应用 (12) 3乳酸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4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5发展前景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乳酸菌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邢春卿 (黑龙江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黑龙江鸡西 158100 ) 摘要:乳酸菌通过产生乳酸、分泌乳酸菌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与腐败微生物的活性,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生素替代物。乳酸菌发酵的食品更是具有改善风味、延长保质期等特点,因此,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不再限于传统发酵的乳制品。本文对乳酸菌及乳酸菌的抑菌作用机理和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列举了乳酸菌发酵的新型乳制品及其他一些食品。 关键词:乳酸菌;抑菌作用;乳酸菌发酵产品;应用前景

果醋的发酵及其酿制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果 醋 的 发 酵 及 其 酿 制 生科1202 1212014033 孤独鳏寡

果醋的发酵及其酿制 生科1202 摘要: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作为食醋之一,果醋是以果实、果渣或果酒为原料酿造而成的。果醋含醋酸 5%~7% ,与粮食醋相比,具有更好的芳香风味、更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更加良好的保健作用。目前,我国用水果酿醋的企业不多、规模不大。果醋在欧美及日本发展很快,如英国苹果醋年产量达 0.1 亿 L、占食醋年总产量的 10%,美国的苹果醋年产量占食醋年总产量的 16.6%。我国水果资源丰富,若用果实、果渣、残次果、果酒脚作为原料酿制果醋,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果品资源,节约粮食;另一方面在果品产业化生产及综合利用上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果醋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制作的方法以及对果醋的发酵进行阐述。 关键词:苹果醋;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Abstract:the vinegar is an indispensable condiment in People's Daily life. As one of the vinegar, fruit vinegar is a fruit or fruit wine, fruit slag as raw material brew. Fruit vinegar contains acetic acid 5% ~ 7%, compared with the food vinegar, better aromatic flavor, more abundant inorganic salt and vitamin, and better health care effect. At present, the use of fruit vinegar enterprises small, small.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o develop soon, fruit vinegar, such as the UK apple cider vinegar annual production of 010 million L, 10% of the total in the vinegar production, apple cider vinegar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unted for 16.6% of the vinegar annual production. Abundant fruit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f use fruit, fruit slag as raw materials, defect fruit, fruit wine foot brewed fruit vinegar, on the one hand, can make full use of fruit resources, saving foo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fruit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lso ha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ruit vinegar fermenta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s, and elaborates the fermentation of fruit vinegar. Key words: apple cider vinegar;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苹果醋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和降血压、促进肠胃消化、增强食欲、防止肠胃疾病、消除或减轻疲劳的功效H o,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据统计,我国形形色色的醋!包括传统醋!保健醋和果醋的人均年消费量为0.19kg,而日本为7.88kg,美国为6.51kg,仅相当于日本的

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发酵工程是以非纯种微生物进行的自然发酵,或以纯种微生物进行的工业化发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以下将介绍微生物发酵在新食品的配料、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等相关的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对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做了展望。 关键词:发酵工程;食品领域;应用 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广泛。如啤酒是用大麦芽和酒花经啤酒酵母发酵而成。酒类饮料生产中常以谷物或水果味原料经不同的微生物(酵母菌、曲霉等)发酵,加工制成不同的酒。酸奶是在鲜奶里加入了乳酸菌经发酵而成。醋是利用米、麦、高粱等淀粉原料或直接用酒精接入醋酸杆菌发酵加工而成。酱是利用麦、麸皮、大豆等原料经多种微生物(曲霉、酵母菌和细菌)的协同作用制成。现代发酵工程包括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培养;固定化细胞技术;生物反应器设计;发酵条件的利用及自动化控制;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技术。 1、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传统的发酵产品是指传统食品发展中一直存在的应用发酵技术的食品,如料酒、酱油、酒精等。在传统食品的生产中,发酵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发酵技术的是否成熟,时刻关系到产品的好坏[1]。 1.1酒类酿造 酒类主要是酿造酒和蒸馏酒。原料经发酵后,不需再蒸馏而可直接饮用的酒称为酿造酒,如啤酒、葡萄酒、黄酒、日本清酒、果酒等。将发酵液或酒酿经过蒸馏得到蒸馏酒,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伏特加等。传统的发酵方法在时间上较长,无法有效地满足啤酒厂家在现阶段啤酒生产的实际需求。但利用固定化酵母的连续发酵工艺,可有效地减少啤酒所需要发酵的实际时间。 1.2调味品生产 运用发酵工艺可以生产酱油、酱品、豆腐乳、豆豉、醋等调味品[2]。现阶段,发酵工艺也有很大提高,发酵工程在我国的酱油、酱类、豆腐乳等传统的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发酵工程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有效地缩短发酵的周期,大大地提升原料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产品的品质[3]。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发酵工程在食品的发酵过程中能生产出天然色素和天然香味型剂,这些天然色素和天然香味型剂可以取代人工合成色素与味精,是未来食品添加剂发展的方向。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各种食用色素以及香料等都是通过发酵工程技术而生产的食品添加剂[4]。江苏化工学院全易等[5]自制得选择性优良且价廉的糖化酶和异淀粉酶,生产出低甜度、低热量、高粘度、不被微生物发酵的甜味麦芽糖醇。食品防腐剂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非致病型细菌,在生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抗菌肽,可抑制食品中真菌、细菌、酵母菌的生长,且无毒、无残留、抑菌效果显著、无耐药性[6]。 3、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我们不仅需要将药用的天然真菌直接作用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上,而且还需要批量的生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有机物占细胞干重的90%~9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5%~6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角固醇、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酵母由于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被开发为营养食品,还可进一步制成多种营养活性物质,作为营养食品的载体,进一步深加工则成为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品。 1.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 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a-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 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 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 2.酵母菌在酒工业中的应用 1啤酒酿造 啤酒酿造是以大麦、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未发芽的谷物、酒花为辅助原料;大麦经过发芽产生多种水解酶类制成麦芽;借助麦芽本身多种水解酶类将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糖类、糊精以及氨基酸、肽、胨等低分子物质制成麦芽汁;麦芽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成酒精和CO2以及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最后经过过滤、包装、杀菌等工艺制成CO2含量丰富、酒精含量仅3%~4%、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酒花芳香、苦味爽口的饮料酒即成品啤酒。 2果酒酿造 果酒酿造是以多种水果如葡萄、苹果、梨、桔子、山楂、杨梅、猕猴桃等为原料,经过破碎、压榨,制取果汁;果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形成原酒;原酒再经陈酿、过滤、调配、包装等工艺制成酒精含量8.5%以上、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称为果酒。在各种果酒中葡萄酒是主要品种,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饮料酒种。 3白酒酿造 酒曲的主要种类 (1)大曲大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大曲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曲料,经过粉碎、加水拌料、踩曲制坯、堆积培养,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酿酒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制成成曲,再经贮存后制成陈曲。大曲有高温曲(制曲温度60℃以上)和中温曲(制曲温度不超过50℃)两种类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著名的大曲白酒均采用高温曲生产,如茅台、泸州、西风、五粮液等。 (2)麸曲麸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麸曲白酒的糖化剂。它以麸皮为主要曲料,以新鲜酒糟为配料,经过润水、蒸煮、冷却后,接种黑曲霉和黄曲霉混和(混和比例为7:3),再经通风培养制成成曲。 (3)小曲(米曲)小曲(米曲)是半固态发酵法酿造小曲白酒(米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经过浸泡、粉碎,接入纯种根霉和酵母

果醋加工工艺

水果醋简介 醋饮料与家用烹饪的醋完全是两个概念。醋饮料可分为杂果醋饮,冰醋饮和橙,柠檬,桂圆,犟子,香蕉,苹果等十几种水果醋饮,还有由糯米,首乌,珍珠粉,花粉等制成的养颜醋、美人醋、贵妃醋等。喝法也不尽相同,有果醋加冰,称为冰晶xo,也可以果醋兑雪碧,这种喝法被称为“南国红粉佳人”。还可以像调制鸡尾酒一样调出不同的风味。有人说,醋饮料可以将水果中的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许多人认为水果醋中含丰富的氨基酸,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作用,防止脂肪堆积,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喝醋减肥法曾风行一时,日本、台湾流行过将黄豆泡在醋里腌渍成醋豆,据说每天早晚吃10~20颗能达到瘦身效果,但日本科学家已证实,长期饮用天然发酵醋,能使人体酸碱值维持弱酸状态,使病毒不易上身,免疫力也无形中增强。 由于添加了不同的果蔬,醋饮料的保健作用也不尽相同。苹果醋可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番茄醋则能清热解毒、平肝、解暑、止渴:芦荟醋有抑制心律、扩张血管、增长红血球以及防癌等效果。饮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选择。 晨起一杯天然醋饮料,可促进大肠收缩,迅速排出宿便,而使人神清气爽,睡前喝一杯醋饮料则有助于入眠。 水果醋的功效 (1)分解体内乳酸、消除疲劳。 (2)稳定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3)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 (4)分解过剩的营养素,有效预防肥胖。 (5)促进消化、改善便秘。 (6)促进胆汁及肾上腺皮质荷尔蒙的生成。 (7)优秀的利尿作用,能促进过剩的盐分排除。

(8)具有防腐、抗菌的作用。 (9)帮助处理体内因为饮酒所形成的氧化物。 (10)促使其他食品的营养成分有效利用。 请问关于植物学上中果皮(果肉)的作用 标签:中果皮果肉植物学水果营养 回答:2 浏览:1402 提问时间:2007-05-17 08:38 我们通常说的果肉(一般是植物学上的中果皮),也就是水果可以吃的那部分,它在植物学上的作用是什么是提供给种子营养吗 补充问题 谢谢超级大豆,可是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问的是它的作用,为什么会生成那种多汁的结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资料:植物学基础知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评论 小于9871 [学者] 作用很多 1 保护种子坚硬/恶臭/带刺等等 2 肥硕的果肉给种子萌芽的营养 3 好味道吸引鸟儿来吃然后到处传播种子 4 特化的其他功能 不一而同……

乳酸菌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乳酸菌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陈杰 (宜宾学院食品与科学工程2011级) 摘要:阐述了乳酸菌的定义、基本特征、分类、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抗菌、降低胆固醇、维持微生态环境、抗肿瘤、抗变异原和增强免疫力功能。综述了乳酸菌在酒类、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蔬菜深加工、肉制品生产、食品防腐及保鲜中的应用。 关键词:乳酸菌;分类;发酵特性;食品工业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乳酸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微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免疫学家和医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乳酸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也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菌种,乳酸菌具有抗菌、降低胆固醇、维持微生态系统平衡、抑癌和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生物学功能,赋予食品特殊的风味,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所以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的运用。 1 乳酸菌的定义 乳酸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指一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或杆菌的统称。它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细胞为革兰氏阳性;2)细胞形态为杆菌或球菌;3)过氧化氢酶为阴性;4)消耗的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5)不形成内生孢子;6)无运动性,或极少运动;7)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腐败产物;8)脂肪分解能力较弱。 培养特征:乳酸菌能够在空气或氧气下生长,是厌氧菌,耐氧。一方面乳酸菌的生长需要辅助因子,它们大多需要某些维生素(核黄素、硫胺素、泛酸、烟酸、叶酸、生物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另一方面乳酸菌具有大部分微生

物所没有的利用乳糖的能力。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一般仅形成少量的菌体生物量,仅长出淡色小菌落,直径1~2mm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浓度很低,这些是由营养、代谢等生理特性所决定。 2 乳酸菌的分类 对于乳酸菌的分类,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9版第2卷(1986年),乳酸菌主要归于6个属。另外,工业上应用的肠球菌属和乳球菌属也包括在内。因为双歧杆菌所产的乳酸不足50%,所以双歧杆菌不归于乳酸菌,而单独另辟双歧杆菌属。但考虑其保健作用,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也包括到乳酸菌中。 3 乳酸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乳酸菌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合成维生素,对脂肪也有微弱的分解能力,能显著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改善风味,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营养价值,避免乳糖不耐症的发生,促进钙、磷等元素的吸收。乳酸菌是定居在肠道中的有益菌群,通过代谢产酸降低肠内pH值,或产生抗菌的细菌素,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维持生态平衡和正常机能。乳酸菌产生的有机酸还能刺激肠管蠕动,增加粪便含水量,有润肠通便功效,对小儿下痢、成人溃疡性肠炎、细菌性下痢有显著治疗效果,并能有效缓解老年人和孕产妇的便秘症状。肠道微生物的水解酶类可以将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前体转化为致癌物,乳酸菌的抑癌能力发挥作用的是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这些酶类(如B一葡萄糖7a-羟化酶、胰蛋白酶等)的抑制作用。乳酸菌细胞直接吸收胆固醇;乳酸菌的胆盐水解酶的活性使胆盐结合态转变为脱合态与胆固醇发生共同沉淀;菌体吸收和共同沉淀的联合作用,不同条件下乳酸菌会表现出某一种作用方式为主的能力。乳酸菌是一种被公认的益生菌,能够刺激免

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一、发酵食品微生物及发酵方式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称之为发酵食品。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近年来,我国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白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豆豉、酱油、发酵肠等,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必须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1 发酵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 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有酵母菌、霉菌、细菌等。如中国的著名大曲酒一茅台酒,其发酵所用的大曲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保温培菌制得。曲中的微生物由曲霉、红曲霉、根霉等霉菌,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等酵母菌,以及乳酸菌、丁酸菌、耐高温芽抱杆菌等细菌组成;酸奶及发酵乳饮料是由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等发酵制得;啤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发酵肉制品主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片球菌、霉菌等。黄酒发酵利用毛霉、根霉、酵母;酱油生产则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醋的生产主要是醋酸菌的作用。 为提高发酵水平,很多发酵食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发酵。如英国采用转基因啤酒酵母进行啤酒的生产,可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提高了发酵产率。目前国内外酸奶生产大多使用直投式乳酸菌粉,发酵剂产品质量均一,接种量可精确控制,同时省去了菌种车间,减少投资,简化了生产工艺。 2 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 . . 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主要有液态或固态发酵和自然或纯种发酵。 固态发酵广义上讲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 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 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与液态培养方式相比,固态发酵具有如下优点: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泛,多为便宜的天然基质或工业生产的下脚料;投资少,能耗低,技术较简单;产物的产率 较高;基质含水量低,可大大减少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不需要废水处理,环境污 染较少,后处理加工方便;发酵过程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通气一般可由气体扩散或间歇通风完成,不需要连续通风,空气一般也不需严格的无菌空气。

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食品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略) (4) 第三节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7)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7)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9)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9)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结构 (10) 第三节放线菌(Actinomyces) (20) 第四节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酵母菌 (21) 第五节霉菌 (24) 第六节病毒 (26)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 (29)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元素和细胞的化学组成 (29) 第二节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32) 第三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3) 第四节培养基 (35) 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 (39) 第一节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39) 第二节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0) 第三节能量转换 (41) 第四节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42)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44) 第一节微生物生长 (44) 第二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50)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63)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63)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65) 第三节微生物基因重组 (67) 第四节菌种的保藏及衰退与复壮 (70)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74)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75)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78)

第三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80) 第八章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2) 第一节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2) 第二节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4) 第三节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6) 第四节微生物酶制剂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7) 第九章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89) 第一节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 (89) 第二节食品的细菌污染 (89) 第三节霉菌及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90) 第十章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92) 第一节食品的腐败变质 (92) 第二节腐败变质的控制 (95)

醋发酵工艺

食醋是以淀粉质为原料,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三个主要过程及后熟陈酿而酿制成的一种酸、甜、咸、鲜诸味协调的酸性调味品。 食醋的种类 1.按所用原料分类:用粮食为原料酿制的食醋称为粮食醋或米醋;用薯类原料酿制的食醋称薯干醋;以麸皮为原料酿制的食醋叫麸醋;以含糖原料,如废糖蜜、糖渣、蔗糖等为原料可配制糖醋;用果汁和果酒可酿制果醋;用白酒、酒精和酒糟等可配制酒醋;用冰醋酸加水兑制成醋酸醋;而用野生植物及中药材等酿制的叫代用原料醋。 2.按原料处理方法分类:粮食原料不经过蒸煮糊化处理,直接用来制醋,所得的为生料醋;经过蒸煮糊化处理的原料酿制的食醋为熟料醋。 3.按生产工艺分类: 3.1.按制醋用糖化曲分类 (1)麸曲醋:以麸皮和谷糠为原料,人工培养纯粹曲霉菌制成麸曲做糖化剂,以纯培养的酒精酵母作发酵剂酿制的食醋称为麸曲醋。用麸曲作糖化剂优点很多,如淀粉出醋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对原料适应性强等。但麸曲醋风味不及老法曲醋,麸曲也不易长期贮存。 (2)老法曲醋:老法曲是以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以野生菌自然培养获取菌种而制成的糖化曲。由于曲子的酶系统较复杂,所以老法曲配制的食醋风味优良,曲子也便于长期贮存。但老法曲耗用粮食多,生产周期长,出醋率低,生产成本高,故除了传统风味的名牌醋使用外,多不使用。 3.2.按醋酸发酵方式分类 (1)固态发酵醋:用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食醋,风味优良,是我国传统的酸醋方法。其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2)液态发酵醋:用液态发酵工艺酿制的食醋,其中包括传统的老法液态醋、速酿塔醋及液态深层发酵醋,其风味和固态发酵醋有较大区别。 (3)固稀发酵醋:食醋酿造过程中的酒精发酵阶段为稀醇发酵,醋酸发酵阶段为固态发酵,出醋率较高。 4.按颜色分类:熏醋和老陈醋颜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可称为浓色醋。如果食醋没有添加焦糖色或不经过熏醅处理,颜色为浅棕黄色,称淡色醋。用酒精为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涉及到人类食品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其中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功能,这使得酵母菌在食品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一定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酵母菌应用前景 酵母菌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依照荷兰科学家Loddoy在1970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将有无形成有性孢子作为分类的起点,属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种的规划主要依据生理的特性,将酵母菌分为三个亚门:1.能形成子囊孢子的酵母属子囊亚门,共4个科22个属139种酵母。2.能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子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共9个科。3.能产生掷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东孢子纲、掷包酵母科、科内有三属。4.不能产生有性孢子,尚未发现有性过程的酵母属于半知菌亚门,共12个属170个种。但就我国目前所常用的分类是将酵母菌分为: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酵母。酵母菌在生物界中的种类繁多,其在人类生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科学家推测,早在史前三千多年,人类就已经懂得酵母的发酵技术,虽不知原理,但却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史前2500年的埃及Theban法王填墓内找到经发酵的面包实体和证明酒和啤酒酿造的壁画和宝物,以及在公元前2698年中国史记记载了自黄帝开始已有教民烹煮面食的记载,都证明人类在这之前就已懂得种植稻米、小麦以及储存、磨粉和利用酵

母调制不同的食物。由此看来,酵母菌的利用已深入人类的发展史。 1.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在酿造、奶制品、焙烤食品等有着飞速的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贺银风教授探究了国内外传统的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了酵母菌在发酵品中的与乳酸菌有着同样的作用,菌种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控制产品的风味特点、营养特征、医疗和保健作用。这为研究酵母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不同的乳制品中的酵母菌存在着多样性,往往是多种酵母菌的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风味,不同的品质,而不同地区也有着自己特有的酵母菌,这是由于酵母菌的多样性所决定的。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存在着许多的优点,主要是对于干酪的成熟有着诸多作用,例如:“(1)酵母菌能利用凝乳中由于乳酸菌的乳糖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使凝乳的pH值有所提高,由起初的5到6左右。酸度的降低,刺激了对干酪成熟也有促进作用的细菌的生长繁殖;(2)某些酵母菌能产生胞外蛋白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分解干酪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速干酪的成熟,使干酪中可溶性含蛋物和辛酸、癸酸等其他高级脂肪酸增加L3J,对干酪的风味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干酪内部的某些酵母菌能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产生少量的CO,影响干酪的组织结构;(4)某些酵母菌能影响干酪某些风味物质如甲基酮的形成[IJ];(5)酵母菌能产生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增加干酪的营养价值;(6)酵母菌在干酪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作用,还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LIJ5。酵母菌在乳制食品中的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